您的位置:首页 > 起名

2018年清明节放假时间(2018年清明)

2018年清明节放假时间(2018年清明)

2019清明节是几月几日放假 今年清明节放假时间安排表

[闽南网]

2019清明节是几月几日呢?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一般传统节日是按照农历时间来算的,但是,清明同时也是一个节气,所以清明时间是在阳历的4月4日到6日之间,而2019年清明在阳历4月5日。一般清明每年都会有三天法定假期,具体我们来看看清明节放假安排2019最新通知。

2019清明节放假时间安排表图

2019清明节是几月几日 清明节放假安排2019最新通知

2019清明节时间:2019年04月05日 星期五 (己亥年(猪年)三月初一)

清明节气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即春分后第15日。清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期内。清明节与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9年清明放假安排:4月5日-4月7日(星期日),共放假3天。

2019清明节高速免费时间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规定,2019年清明假期放假时间为4月5日-4月7日,4月8日上班,共3天。从4月5日0时至4月7日24时,全国高速公路将对七座(含七座)及以下小型客车实施免费通行的政策。

清明出行如何避开拥堵?

从地区上看,北京、重庆、上海、广东等省高速拥堵程度较高,预计人口更为密集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这四大城市群及周边城市拥堵将更为明显。报告显示,去程中沪昆高速、济广高速、京哈高速等压力相对较大,而返程中京沪、京港澳等高速等也需警惕拥堵发生。清明期间,由于高速免费通行,车流量较大,预计京承主线站、花桥收费站、杜家坎主线站流量较大,收费站车流量较大时段主要集中在上午7-11时,下午14-17时,建议公众合理规划好出行时间,错峰出行。

从全国整体来看,广州、北京、深圳等城市预计将成为清明热门目的地,杭州西湖、太湖鼋头渚、颐和园、南京夫子庙等预计将成为热门5A旅游景区,与之相伴的将会是大量游客的摩肩接踵。此外,北京从上地公园到香山公园、上海从港汇广场到佘山、厦门从演武大道到五遇客运码头等,预计都将成为骑行踏青的热门路线。

我要找到你丨一段跨越79年的思念

清明节是思念亲人、祭奠英烈的日子。目前,全国有196万余名登记在册的烈士,由于种种原因,一些烈属只知亲人牺牲,却不知道安葬的地址。为了让这些英雄能够魂归故里,很多人都在为他们寻找回家之路。退役军人事务部成立后,已为6300多位烈士找寻到亲属。今年清明,我们继续推出“我要找到你——为烈士寻亲”系列节目。先来看为一位战地记者寻亲的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有一个群体为了民族解放“一手拿笔,一手拿枪”,他们就是活跃在各个抗日战场的战地记者。1944年8月,一位24岁的战地记者崔朝昆,牺牲在了山西吕梁的抗日战场上。79年来,他的母亲、弟弟一直在寻找他,但是没有结果。母亲和弟弟先后带着遗憾去世了。今年,烈士的侄儿为了帮父亲和奶奶圆梦,又踏上了寻亲的路。这次,他们能如愿吗?

视频加载中...

这封已经泛黄的家书,崔朝昆烈士的侄儿崔晓凯已经珍藏了多年。

崔朝昆烈士的侄儿 崔晓凯:这是我伯父留下的唯一遗物。

他是这样写的:朝仑弟弟,我到你工作地区这次去转了一下,可是没见上你,甚是遗憾!这次敌人出来,你们也很辛苦,尤其淋了几天雨,又是每夜连阴,我很关心!告诉你临县有个照相馆,我希望能有机会咱们合摄一个。

兄弟俩合影的愿望,最终没能实现。因为写完信不到一个月,崔朝昆就牺牲了。当时,崔晓凯的父亲崔朝仑在山西方山县担任武工队队长。而他的哥哥崔朝昆,在八路军120师担任特务团政治干事,也是晋绥军区《战斗报》的特约通讯员,当时在山西兴县驻防。尽管方山和兴县相邻,距离只有一百多公里,因为战斗繁忙,加上信息不畅通,崔朝仑很久后才得到哥哥牺牲的消息。哥哥安葬地在哪里?新中国成立后,崔朝仑也曾多方联系、寻找,但始终没有结果,这也成了崔朝仑心头永久的痛。

崔晓凯:我奶奶时常在梦中坐起掉眼泪。我父亲为避免刺激奶奶,多年不提伯父的事儿。

在崔朝仑的遗物中,家人还发现了这首悼念哥哥的诗。“捐躯抗战魂何去,断肠过甚泪流难。欲寄尺书谁人送,梦中仍是旧时颜。屈指光阴流卌载,依然无计慰心田。”

崔晓凯:时间已经过去四十年了,心头仍然惦念着哥哥,无法慰藉,而且梦中仍然是哥哥年轻时的容貌。

一封信,一首诗,让崔晓凯理解了父亲的心事。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崔晓凯一边托在山西工作的朋友寻找,同时也在网上搜索伯父牺牲的地点和名字,但是找了几年也没有进展。崔晓凯并不知道,在几百公里外的山西兴县,也有人始终在寻找崔朝昆烈士的亲人。

王波退休前是晋绥解放区烈士陵园主任。近几年来,王波一直在收集整理《抗战日报》《战斗周刊》上刊登过的相关通讯报道,准备结集成册出版。正是在《抗战日报》的一篇报道中,王波了解到了官庄垣战斗和崔朝昆烈士的故事。

山西晋绥解放区烈士陵园原主任 王波:这次战斗总共毙伤日伪军100多名,咱们也付出了比较重大的牺牲,有30多位伤亡,当时《战斗日报》的战地记者,叫崔朝昆。在这次战斗当中英勇地牺牲了。

2018年,在官庄垣村刘眼元老人带领下,王波和同事找到了官庄垣战斗的烈士安葬地。刘眼元告诉王波,他的二爷爷生前一再叮嘱,一定要记住烈士的安葬地,以便以后有人找寻时指认。

2018年清明节前夕,柳林县隆重举行了送烈士回家的仪式,包括崔朝昆在内的五名烈士灵柩,被送往兴县晋绥革命烈士陵园安葬。

近几年来,随着党中央高度重视对革命烈士的褒扬工作,红色历史文化不断升温,崔晓凯和家人重新燃起了寻找伯父下落的希望。

今年3月,崔晓凯通过搜索伯父牺牲的地点官庄垣,搜到了这篇关于官庄垣战斗的报道,得知伯父的遗骸已经被当地政府找到的消息,全家人欣喜万分。通过兴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崔晓凯联系上了王波。清明节前夕,他决定去山西寻找已经79年没有音讯的伯父。

在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爬了一个多小时山路,崔晓凯终于找到了伯父崔朝昆烈士的安葬地点。

崔朝昆烈士的侄儿 崔晓凯:最后这几百米走得非常吃力,也很辛苦,但是更让我真切地感受到,我们的前辈在这里战斗和敌伪进行斗争的艰苦和卓绝。

通过王波的帮助,崔晓凯在兴县党史办的档案里,找到了伯父崔朝昆写的这篇战地通讯。这篇发表于1944年3月的《十一支队大练兵》,生动地再现了八路军“干部亲自动手”的火热练兵场景。

在王波带领下,崔晓凯在兴县晋绥革命烈士陵园,拜谒了已经迁到这里的伯父的墓葬。

参加官庄垣战斗的烈士中,还有五位没有找到亲人,兴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和志愿者们还会继续寻找。

山西晋绥解放区烈士陵园原主任 王波:没有他们的牺牲,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以人都应该有良心,不要忘本。人之常情,谁不思念自己的亲人是吧?给他们找到他们亲人,这是我们的使命。

五位待寻亲烈士名单

丁少柏,江西,特务团三营教导员,党员;

胡昌国,湖北,特务团九连排长,党员;

高世昌,河北省安平县,九连班长,党员;

崔振德,河北省,九连班长,党员;

陈学增(会),山东,十连战士。

(总台央视记者 文为明 王陈陈 王曦 张逸凡 山西台)

清明节的历史传统与当代价值

作者:杜志强(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清明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历史悠久,影响广泛,早已成为维系和促进中华民族孝亲伦理的重要纽带,成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理所当然地成为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了解清明节俗的历史传统,深刻阐发其当代价值,不仅是对这一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更是对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弘扬。

清明节俗的来源考究与正式形成

一是上巳节(三月三)。上巳节是个非常古老的节日,时间在阴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由于巳日每年都不确定,不便推广,所以魏晋以后就固定在三月三日。从文献记载来看,上巳节至少周朝就已经存在了。节日这天,人们前往水边祓禊,以求吉利而除不祥。《诗经·郑风·溱沩》是描写上巳节的典型篇章,其内容是郑国青年男女在溱水、沩水边互相悦慕、调笑戏谑,情定当时。可见,上巳节俗在求吉利的同时,也有“中春之月,令会男女”(《周礼》)的恋爱、促婚配意味。魏晋时,三月三节俗中“会男女”的风俗已经消失,而水边祓禊、踏青游艺的内容却被加强了,王羲之那饮誉千古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就诞生在三月三日;唐代杜甫“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诗句,也说明踏青郊游成为三月三节俗的主要内容。三月三与三月初的清明节时间极为接近,所以,唐代以后,三月三习俗逐渐淡出百姓生活,记载北宋开封风俗的《东京梦华录》中,已经没有“三月三”条目,说明三月三节俗在开封地区已经消失了,相应地,清明节俗盛行起来,原来三月三的踏青郊游等内容也就合并进清明节中来了。

二是“二十四节气”的“清明”。汉初文献《淮南子》第一次完整地记载了“二十四节气”,这标志着“二十四节气”的完全确立。“清明”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在阴历3月初、阳历4月5或6日,取天气晴朗和明之意。在这个季节,中华大地尤其是二十四节气产生的黄河流域气温变暖,雨水增加,百物生长,耕田播种,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七十二候”中清明物候“桐始华”、“牡丹华”、“虹始见”,民间谚语“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清明雨渐增,天天好刮风”等,也都符合这个季节特点。但是,作为节气的“清明”只是古人用来标识物候、分别季节、指导农业生产的时间坐标,是“钦若昊天,敬授民时”(《尚书•尧典》)古老思想的具体实践,与后来的重祭祀、尚踏青的清明节俗之间还有着明显距离。不过,“清明”节气凸显了风和日丽、春光烂漫的季节特点,对于促进人们的春天审美,促进士女踏青郊游的诗性体验,有着基础性意义。

三是寒食节。寒食节在清明前一日(亦即冬至后一百零五日),起源于汉代的山西太原一带,其节俗内容是禁火与祭祀。唐代时,由于李唐统治者与山西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将这个原本流行在山西地区的节日推广到全国,寒食节因此而盛极一时。元代以后,寒食节退出了历史舞台,其原有的冷食习俗再无人遵守,其祭祀礼俗则被整合进了仅仅相隔一日的清明节中来。

关于清明节的祭祀习俗,其来源还可以讨论。有学者认为,寒食节的禁火应当根源于古老的星辰信仰——对“大火”的崇拜与恐惧。“大火”,即“二十八宿”中“心宿”三星之一,《豳风·七月》中的“七月流火”,就是大火西流。从古代天文分野来看,“大火”所在的心宿,对应地理上的宋地(今河南一带),“大火”就成了商人观察天象的标准星;与心宿有着密切关联的参宿,对应地理上的晋地(今山西地区),参宿也就成了唐人(今山西人)观察天象的标准星,时至今日,山西临汾地区还有观参宿的习俗。心宿、参宿是一对“冤家”,为高辛氏之二子阏伯、实沉各自的封地,因二人争斗不已,高辛氏遂将其永久分隔、分封开来。每年三月之初,当阏伯所主之大火自东而西逐渐升空时,实沉所在的晋地人就开始忌讳、恐惧,担心他们传说中的人文始祖实沉受到侵扰,所以,他们禁火、断火、祭祀,以祈求先祖平安。正因此,寒食节禁火习俗最早主要流行在晋地尤其是太原一带。而古代天文分野观念之产生,恰好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与人们将晋文公与介之推的故事比附于寒食节,时间逻辑恰好吻合。唐高祖李渊最初分封于太原,起兵于太原,其入关前的三万骨干军队亦皆招募于太原,所以,就形成了初唐朝廷鲜明的山西势力和山西习惯。李唐统治者仍然将参宿看做自己统治的守护星辰,为了祈求自己的守护星辰平安、不受干扰,他们依然固执地坚持着禁火、祭祀的习俗,进而推广到全国。这是对寒食起源的又一种解释。

由上可见,清明节俗的形成,是上巳节、清明节气、寒食节三方面因素的合而为一。具体来说,原本注重祓禊和“会男女”的上巳节,逐渐转化为临水洗浴、雅集,这为清明节注入了踏青郊游的充足理由;当祓禊和“会男女”的习俗逐渐被儒家伦理过滤掉之后,上巳节就在唐宋之际让位、合并给了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之“清明”,给“清明节”贡献了名字,其对物候的关注也促进了清明节审美自然、踏青郊游的诗性人文。西汉时出现在太原一带的寒食节,原本是地方性节日,却因为李唐王室的因缘际会而一跃为全国性礼俗,其禁火、祭祀的内容便成了后来清明节俗的重要内容。

而唐代则是清明节形成的一个重要节点。首先,唐代官方认可并规范了寒食节的扫墓行为。开元二十年四月,唐玄宗专门为寒食扫墓下敕文:“寒食上墓,礼经无文,代世相传,浸以成俗。士庶既不合庙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许上墓,用拜扫礼,于茔南门外奠祭。撤馔讫,泣辞,食余于他所,不得作乐。仍编入礼典,永为常式。”(《唐会要》卷23)这显然是专为“士庶”祭祖思亲而定的礼制,上墓成为国家礼典所肯定的行为。其次,唐还安排了节假日以支持士庶上墓,或四天,或五天,或七天。大历二十二年规定:“自今以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唐会要》卷82)再次,“烧纸到黄泉”是清明节取代寒食的社会心理基础。在唐代,“寒食家家送纸钱”(张籍《北邙行》),“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那得到黄泉”(王建《寒食行》),这说明人们普遍为逝者送纸钱,而且,只有焚烧后,纸钱才能送到逝者手中。杜牧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正说明了清明节祭祀的普遍情形,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更能见证北宋开封城内清明节的盛大与繁华。

清明节俗的文化价值

在漫长的历史中,清明节俗丰富多彩,除祭祀、踏青而外,尚有荡秋千、植树、插柳、吃米糕或艾团、斗鸡斗草等活动,各地不一,其他文学、曲艺中的清明,亦丰富多彩,美不胜收。今天来看,清明节俗始终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

第一,清明节俗中深蕴着极富生命力的儒家伦理诉求,这对于促进民族凝聚力有着重要意义。清明节俗的形成过程,本来就是在儒家伦理支配下,对远古以来遗留风俗的扬弃与选汰。淘汰“仲春会男女”之风,祭祀介之推之忠诚,进而推广至祭祖,不仅士大夫祭祖,更是要普及到“士庶”百姓的最基层,这必然将“忠孝”观念和行为推广及社会的任一角落,对于强化家国一体观念、增强民族凝聚力,意义不言而喻。近现代以来,清明节祭奠革命英烈、志士仁人,上自国家,下至中小学生,极为普遍;还有祭黄帝、祭伏羲、祭孔子等,其目的至为明确,就是要引导人们尊亲敬祖,热爱家国和民族。对于我国这样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历史和现实发展不均衡的大国来说,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就显得尤为重要。清明节正可以很好地发挥引导、加强之功。

第二,清明节俗本身已经化身为文化符号,并促生了众多的艺术精品,为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回望清明节日的一路烟雨,从诗到词,到曲艺小说,到书画佳作,确有“山阴道上行”的“应接不暇”之感。《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中“介之推不言禄”早已成为我国古代散文的典范,元明清多有关于介之推的剧本、小说;著名的《兰亭序》与《清明上河图》,可称是我国古代书画领域内的压卷之作;仅仅《全唐诗》中,关于清明的诗作有三百余首,宋元以来的清明诗词、祭文更是难以计数。显然,清明节俗成了滋润和促生艺术精品的沃壤,成了艺术家陶冶精神的家园。

来源: 光明网-学术频道

最新放假安排来了!

小伙伴们

不知不觉

春节假期已经接近尾声了!

今年春节1月21日(除夕)至27日(初六)

放假调休,共7天

1月28日(星期六)

1月29日(星期日)上班

也就是说,春节假期结束后

将连上7天班。

你期待下一次假期吗?

今年劳动节,连休5天!

今年其他节假日如何调休?

怎么拼假最划算?

清明节放假1天

今年清明节是周三,4月5日放假,共1天,没有调休。

拼假攻略:如果选择在4月3日至4月4日、4月6日至4月7日请假4天,与清明节相连,再加上前后两个周末,就能形成9天假期了。

劳动节放假5天

今年劳动节4月29日至5月3日放假调休,共5天。4月23日(星期日)、5月6日(星期六)上班。

拼假攻略:如果选择5月4日至5月6日请假3天,加上5月7日周日,就可以形成9天的假期。

端午节放假3天

今年端午节6月22日至24日放假调休,共3天。6月25日(星期日)上班。

拼假攻略:如果在6月19日到6月21日请假3天,再加上6月17日和6月18日周末,跟端午假期相连,就能形成8天长假。

中秋、国庆放假8天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合体”,形成8天的超级黄金周,但节后需要连上7天班。9月29日至10月6日放假调休,共8天。10月7日(星期六)、10月8日(星期日)上班。

拼假攻略:如果选择在国庆假期后的7天请假,再连上后面的周末,则可拼出17天长假。

正确的拼假“姿势”

需要注意的是,拼假姿势一定要正确,尽量使用带薪年休假,这样既能享受更长假期,也能避免影响工资收入。

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综合:中国政府网、黑龙江日报、福州日报等

来源: 大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