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运势

癸卯年是哪年(癸卯)

癸卯年是哪年(癸卯)

天干地支

在中国传统历法中,甲(jiǎ)、乙( 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被称为“十大天干”,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叫作“十二地支”。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天干中甲、丙、戊、庚、壬为阳,乙、丁、己、辛、癸、为阴。地支中子、寅、辰、午、申、戌为阳,丑、卯、巳、未、酉、亥为阴。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相配是阳配阳,阴配阴,如甲为阳,子为阳,可配成甲子,乙为阴,丑为阴,可以配成乙丑,甲为阳,丑为阴,不能相配,以此类推,天干用六轮,地支用五轮,正好配一周为60年,这叫一个甲子,也叫六十花甲。

一、十天干

1、含义

甲是拆的意思, 指万物剖符而出。

乙是轧的意思, 指万物出生,抽轧而出。

丙是炳的意思, 指万物炳然著见。

丁是强的意思, 指万物丁壮。

戊是茂的意思,指万物茂盛。

己是纪的意思,指万物有形可纪识。

庚是更的意思,指万物收敛有实。

辛是新的意思, 指万物初新皆收成。

壬是任的意思, 指阳气任养万物之下。

癸是揆的意思,指万物可揆度。

由此可见,十天干与太阳出没有关, 而太阳的循环往复周期, 对万物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2、天干喻人含义

甲木属阳,一般指森林大树,性质强壮。甲木有恻隐之心,具上进心,好华美的事物而有风雅的性格,进退有情有义,处事负责,但缺乏应变能力,又因常烦恼故做事多老苦。

乙木属阴,指小树花草之类,性质柔软。乙木富同情心,性情和蔼,外表谦虚,但内心占有欲强,虽有才能,但常烦心。

丙火属阳,指太阳,炎炎炳照之意。丙火为火之兄,含有朝气蓬勃,热情开朗之意。还含有适合各种社交活动,但也易被误解为好大喜功。

丁火属阴,指灯火、炉火等,火势不稳定,得时有力,失时无力。丁火为火之妹,具有外静内进,思想缜密的性格。但是多疑与心机是其缺点。

戊土属阳,指大地的土,广厚茂盛,又指堤坝之土,可有力地防止河川泛滥。戊土诚实,厚重,性情笃实沉稳,为人憨直。

己土属阴,指田园之土,不如戊土广厚但易栽植。己土重视内涵,多才多艺,行事依循规矩,但度量欠广,易生疑心。

庚金属阳,指铁、刀剑、矿石等,性质坚硬。庚金精神粗犷豪爽,意气轻燥,性情刚烈而重义气,个性好胜,具有破坏性,人缘佳,容易相处。

辛金属阴,指珠玉、宝石、砂金。辛金性较阴沉,温润秀气,重感情,虚荣心强而爱好面子,有强烈的自尊心。但缺乏坚强的意志。

壬水属阳,指大海之水。壬水为水之兄,含有清浊并容,宽宏大度之意,能潜伏和包容,富于勇气。但也有依赖性强,凡事漫不经心之意。

癸水属阴,指雨露之水,也有闭藏和内在萌生之意。癸水为水之妹,其人平静,柔和,内向,勤勉力行

二、十二地支

1、含义

子,孳也,谓阳气至子,更孳生也。万物孳生萌子。

丑,纽也,言阳气在上而未降,万物厄纽,纽芽于丑,未敢出也。

寅,引也,万物始生螾然也。

卯,茂也,冒也,言阳气生而孳茂,万物茂于卯。

辰,震也,万物经震动而长。

巳,阳气之已尽也,阳气盛之尽,万物盛于巳。

午,阴阳交,故曰午。

未,万物皆成,有滋味也。

申,身也,万物的身体都已成就。

酉,犹也,已老也,万物皆犹缩而熟于酉。

戌,灭也,谓此时万物衰灭也。万物毕而入戌。

亥,刻也,此时阴阳刻杀万物,阳气藏于下,万物收藏。

三、干支纪法

01.甲子 02.乙丑 03.丙寅 04.丁卯 05.戊辰 06.己巳 07.庚午 08.辛未 09.壬申 10.癸酉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 14.丁丑 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 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24.丁亥 25.戊子 26.己丑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己亥 37.庚子 38.辛丑 39.壬寅 40.癸卯 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 50.癸丑 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巳 55.戊午 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

甲子年在历史上不止一个,离我们较近的甲子年是1924年和1984年还有2044年。在六十甲子当中,10个天干,12个地支。甲子年是循环的第一年,每60年一循环。以下各个公元年份,年份数除以60余4,自当年立春起至次年立春前止的岁次内均为甲子年,前一位是癸亥,后一位是乙丑。论阴阳五行,天干之甲属阳之木,地支之子属阳之水,是水生木相生。

四、时辰八字

时辰八字,简称八字,是指一个人出生时的干支历日期;年月日时共四柱干支,每柱两字,合共八个字,故称。生辰八字在汉族民俗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代汉族星相家据此推算人的命运的好坏。八字预测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从李虚中的三柱、到徐子平的四柱,到的四柱太阳律月亮律。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die)、晡(bu)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十二时由十二个特定的时间名词构成。人们可以从先秦时代的中国古籍中溯寻出这些词语的渊源。汉代之前,这些称谓多有不同,直到汉代太初年间,中国实行了太初历,“其以一日分十二时,而以干支为纪。”(赵翼《陔余丛考》卷34)才基本定型定名。十二时表时独特、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也是灿烂的中华文化瑰宝之一。

十二时辰把《黄帝内经》的十二时辰养生法,通过计时工具,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随时提醒人们科学养生,从而让每个人都懂得用《黄帝内经》养生,让科学养生得以普及,这对改善人们体质,提高人们生存质量,无疑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十二时辰相当于24小时,每个时辰等于2小时。《新唐书·历表》中明确指出:“古历分日,起于子半”,以子时的中点,即现今零时(24时),为一日之始。

古人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用十二地支名加上“时”字表示。即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

每一时刻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这十二时辰与现今计时法的关系是:子时--23点至1点,丑时--1点至3点,寅时--3点至5点,依此类推,亥时是现实中的21点至23点。《智取生辰纲》中有说到:“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中的“辰牌”就是“辰时”,古时报时时用“牌”,所以常用“牌”代时。辰时就是上午的7点至9点钟;申时是下午的3点至5点(15时至17时)。

与天干地支计时法类似的,还有十二时段计时法。这种方法是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段,每个时段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各时段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夜半”相当于“子时”,就是23点至1点;“鸡鸣”就是1点至3点;“平旦”就是3点至5点;“日出”就是5点至7点。《孔雀东南飞》有这样两句诗:“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黄昏”就是19点至21点;“人定”就是21点至23点。

生肖

五、十二生肖

1、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2、生肖作为悠久的民俗文化符号,历代留下了大量描绘生肖形象和象征意义的诗歌、春联、绘画、书画和民间工艺作品。除中国外,世界多国在春节期间发行生肖邮票,以此来表达对中国新年的祝福。

3、十二生肖什么时候开始有的。从文献记载来看,黄帝时代就有十二地支,它跟白羊、金牛、双子、巨蟹等十二星座有关,最早的十二地支、十二星座都代表着每年十二个不同的月令、节令。殷商时期发明了甲、乙、丙、丁等十个计算与记载数目的文字,后来研究命理的人把它称为天干,并使之与地支结合运用,如甲子、乙丑等,用于计年、月、日、时。

4、相传以十二种动物取代十二地支,来代表十二个月令,是汉朝东方朔的想法。有明确记载的是东汉王充所写《论衡》中的《言毒篇》,他提到了十二种动物的名称。用十二生肖来计年,也起于东汉。至于为什么要选定十二种动物作标志,最早可能与图腾有关。古代各部落都选一种特别惧怕或特别喜爱的动物,以其图案作为本部落标志。

5、也有人认为,十二生肖首先出现于记时。一昼夜是二十四小时,古代天文学家将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同时他们在观天象时,依照十二种动物的生活习惯和活动的时辰,确定十二生肖。

6、十二生肖的故事。夜间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属子时,正是老鼠趁夜深人静,频繁活动之时,称“子鼠”。凌晨一点至三点,属丑时。牛习惯夜间吃草,农家常在深夜起来挑灯喂牛,故称“丑牛”。凌晨三点至五点,属寅时。此时昼伏夜行的老虎最凶猛,古人常会在此时听到虎啸声,故称“寅虎”。清晨五点至七点,属卯时。天刚亮,兔子出窝,喜欢吃带有晨露的青草,故为“卯兔”。早晨七点至九点,属辰时。此时一般容易起雾,传说龙喜腾云驾雾,又值旭日东升,蒸蒸日上,故称“辰龙”。上午九点至十一时,属巳时。大雾散去,艳阳高照,蛇类出洞觅食,故作“巳蛇”。中午十一点至一点,属午时。古时野马未被人类驯服,每当午时,四处奔跑嘶鸣,故称“午马”。午后一点至三点,属未时。有的地方管此时为“羊出坡”,意思是放羊的好时候,故称“未羊”。

下午三点至五点,属申时。太阳偏西了,猴子喜欢在此时啼叫,故为“申猴”。下午五点至七点,属酉时。太阳落山了,鸡在窝前打转,故称“酉鸡”。傍晚七点至九点,属戌时。人劳碌一天,满们准备休息了。狗卧门前守护,一有动静,就汪汪大叫,故为“戌狗”。夜间九点至十一点,属亥时。夜深人静,能听见猪拱槽的声音,于是称作“亥猪”。就这样,一天的时辰和动物搭配就排列了下来: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后来人们把这种纪时法用于纪年,就出现了十二生肖。

7、对十二种动物配十二时辰,还有一类似的说法。据说天地生成于子时,生之初,没有缝隙,气体跑不出来,物质无法利用,被老鼠一咬,出了缝隙,才使气体跑出来,物质便能利用了。老鼠有打开天体之神通,子时就属鼠了。老鼠打开了天地之缝,牛便出来耕耘在地,于是丑时就属牛了。传说人生于寅,“寅”字有敬畏之意,古时人最怕老虎,寅时便属虎了。卯时已经进入清晨,但太阳还没有出来,照亮大地的还是月亮,而月宫中唯一的动物是“玉兔”,于是卯时便属兔。传说辰时正是群龙行雨的时候,此时自然属龙了。蛇善于利用草掩藏其行踪,据说巳时蛇不在人行走的路上游动,不能伤人,所以巳时属蛇。午时阳气达到极限,阴气刚欲产生,马跑离不开地,是属阴类动物,故午时属马。传说羊吃了未时的草,并不影响草的再生,未时就属羊了。

8、申有“伸”的意思,而猴子最善于伸屈攀登,故申时属猴。本时鸡开始归窝,此时当属鸡。戌时天渐渐黑了,狗开始“工作”,看家望门护院,这时就属狗。亥时已入夜,万物寂静,天地混沌,而猪和天地混沌一样,除“吃”以外一无所知,亥时自然就属猪了。

2023癸卯年,古书预示“癸卯半忧喜,四时恶风起”,忧喜分别指啥

人们对于《推背图》等预测书各执一词。有人认为它是周易文化的珍品,能够揭示唐代之后两千年的历史走向 。有人则认为它是历代人捏造和修改的作品,没有科学依据和准确性,只是一种巧合和幻想。我自己觉得,这些预测书挺有趣的,可以当作文化艺术来欣赏和研究,但不要盲信或者过度解读。我们还是要理性和客观地看待历史和未来,不要被这些模棱两可的话语所误导。像这样流传至今的还有很多,诸如《孔圣枕中记》与《地母经》等等。这些书籍大多都是托古之作,内容也比较浅显,然而其带有的神话玄幻色彩却让人流连忘返。

一,古书中的癸卯年

题中俗语在《孔圣枕中记》中的原话是这样的“癸卯半忧喜,四时恶风起。春夏多雨雹,秋来缺雨水。燕赵好桑麻,吴地禾稻美”。大意是说癸卯年的年景风云变幻,喜忧参半。春夏之际,雨水频繁,冰雹不断,时而刮起狂风暴雨,令人心惊胆战。不过前两句写忧,后一句道喜。燕赵一带和吴地似乎依旧有所收成,所谓喜忧参半大抵如此了。

在《地母经》中也有相似的描述:

《地母经》传为黄帝所著,一部上古总结或预测农事和养殖的指导古籍,排序根据干支依六十甲子。很显然,《枕中记》的作者参考过《地母经》,内容和排序原则都很类似。

比如,大唐儒道通家杜光庭也有类似说法,如“癸卯岁,晋魏逢灾害。值旱隔三秋,向应成两载。田畴多乏水,高低失准拟。人物竟喧争,厄据中城里。”不知是不是杜道人写了《枕中记》。

为了作品广为流传,古人常模仿圣人大贤的手笔,写出一本书,再冠上他们的名字。《枕中记》就是这样一本书,原名《孔圣枕中记》,作者伪托孔子之名所著。

二,《枕中记》的来源

干支五行说

天干分阴阳,甲丙戊庚壬属阳,乙丁己辛癸属阴。纪年碰上阳天干,力量则强大;碰上阴天干,力量则不及。2023年癸卯年,就是"不及"之年(癸为阴)。

癸卯年,阳金之年,这是《黄帝内经》的说法。书中还说"戊癸合化火",戊土为阳,癸水为阴。戊年则火太过,癸年则火不及,所以癸卯年为火气不及之年。火不及,则寒气重,土干而风燥横运,阳多阴少,寓意癸卯年秋天容易干旱。据天干地支五行,癸卯年也涉及恶风和秋旱,古书所谓年景预测也与此说契合。

星宿说

老祖宗把二十八星宿广泛应用于古代天文、文学、宗教、星占、风水、农事、择吉等领域,古代星宿文化非常庞杂。

癸卯年情况,四颗星文曲星开始进入主星位,通常说法,寓意新年文运昌盛。

木星也随四颗星入主中央,在东方天空被两颗星压制,这两颗星分别主土和主木。由此,古人可以观测气象和雨势的关系。类似古书很可能也借鉴了星宿文化。

三,后记

类似古书譬如《枕中记》,所谓预测之说当是后人的噱头,它更像是一种分析和总结,以一甲子为轮回,对60年逐年作了分析和汇编,用以指导生活和农事。

古人的经验主要来源于生活实践和感性认知,天时和自然属于感性认知的一面,《枕中记》显然不是胡编乱造,作者应该参考了不少历史文献,比如《汉书》等,才能写出如此系统的预测之书。比如《汉书》中的这段话:

(建元)三年春,河水溢于平原,大饥,人相食。秋七月,有星孛于西北。

四年夏,有风赤如血。六月,旱。

五年夏四月,平原君薨。五月,大蝗。

六年春二月乙未,辽东高庙灾。

以上就是《汉书》的模式。逐年记录当时气候、天象、水汛、灾害、农事、战乱和各种大事件,具体到月份,很详细(引用有省略)。这无疑是《枕中记》一类书籍好的参考。

笔者以为,《枕中记》参考了传统文化,借鉴了前人典籍,查阅了诸多年志,再结合当时的气候和环境条件,后总结而成,再冠以孔圣人之名,在虚托一个子贡,自问自答自编出了一本《孔圣枕中记》。

四,结语:

回望远古生活,我们应当敬畏老祖宗的实践探索,理解老祖宗的感性认知。

周易阴阳五行和天干地支,是古代生活的指导思想,尽管它不能成为真正的科学指导,但要承认这种系统化的思想,在古代是巨大的进步,是远古质朴又璀璨的文明成果。

我们当秉承感性和理性,敬畏和求实的心态来看待老祖宗的文化,了解远古生活风貌,理解古人的心路历程,并去芜存菁不断传承。

明年闰二月,农村老人说“癸卯迎水兔,春秋晴天少”是什么意思?

#秋日生活打卡季#明年是2023年,用干支记年法是癸卯年,今年是壬寅年。

提起壬寅、癸卯、甲辰、乙巳……大家有很多人不懂,这是古代人的智慧,是用10天干和12地支依次并列循环往复排列而形成的记年方法。

这10天干和12地支并列循环往复排列到第60组排列,就是一个来回“甲子”年。

那么,古人使用这种60组“甲子”排列,既可以用来记年,又可以用来记月,还可以用来记日,如壬寅年,甲辰日。

为什么明年有闰月,是闰二月呢?我国的农历是阴阳合历,以月亮绕地球运行为核心的记日法叫作阴历,以地球绕太阳运行为核心的记日法叫作阳历。

阴历是以月亮运行为基础的记月法,月亮从朔月到望月整个周期是29.5天。

月亮绕地球转动一周,为一月,绕地球转动12个周期的月相,即朔望月天数是354~355天,若是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是365.25天。

因此,每一自然年,阴历与阳历记日法相比,相差的天数,阴历记日法要少11天左右,有人叫做“日差”,因此,三年的“日差”就会达到30天左右的时间。

古人把一年分成春夏秋冬四季,每季又分成6个节气,每个月又分两个节气,如春季,农历正月有立春、雨水,二月有惊蛰、春分,三月有清明、谷雨,一年分成二十四节气。

农历这二十四节气,都是依据地球绕太阳公转来决定的,是永远不会改变的,那么阴历每年与阳历相差11天左右,怎么办呢?

因此,古人就把阴历每3年,就要多出月亮绕地球旋转一周的时间,大约30天,就按阴历计算,这多余的30天时间,就加在阴历月份上,叫做“闰月”,并且依据干支记年法,明年闰月加在阴历二月份后,叫做“闰二月”。

农村老人依据干支记年法的规律,说“癸卯迎水兔”,又是什么意思呢?

癸卯是指2023年按照干支记年法的排列年号,今年是壬寅年,明年是癸卯年,后年是甲辰年。

“癸”在五行中是属水的,因为,甲、乙是属于东方五行木的,丙、丁是属于南方五行金的,戊、己是属于中间五行土的,庚、辛是属于西方五行火的,壬、癸是属于北方五行水的,所以癸的五行是水。

“卯”是12生肖中是属“兔”的,这一个大家比较熟悉,子属鼠,丑属牛,寅属虎,卯属兔,辰属龙,己属蛇,午属马,未属羊,申属猴,酉属鸡,戌属犬,亥属猪,所以“卯”是属兔的。

这个时候“癸卯迎水兔”,就是“癸”属五行水,“卯”属兔,即癸卯年就是水和兔融合在一起。

“春秋晴天少”,这句是古人的经验之谈,古人认为明年癸卯年是五行属水,意味着明年春季和秋季的雨水非常多,晴天偏少。

春季雨水多,晴天少,有利于小麦和油菜的生长发育,农村有句俗话说,“春雨贵如油”,所以,明年春季雨水偏多,有利于春季作物的生长。

但是,春季雨水偏多,小麦的赤霉病、粉锈病、根腐病会严重发生,油菜的菌核病、茎腐病、霜霉病等病会增多,因此,要严加注意,认真防治,确保明年夏粮丰收。

明年秋季雨水偏多,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

在初秋时节,天气炎热,庄稼正在茁壮成长的关键时候,雨水偏多,对作物生活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在中秋节以后,夏玉米、中晚稻、大豆、红薯等作物,正是收获的时候。

因此,必须趁晴天,抢好天,抢收抢割抢晒,是非常关键的事情,避免到手的粮食,因雨天而报废受灾。

到了深秋,在寒露节和霜降节期间,雨水偏多,必须抢时间搞好小麦和油菜的播种,对小麦和油菜的出苗生长,是非常有利的,能够确保冬季土地的墒情良好,为翌年夏粮丰收奠定了基础。

总而言之,春秋两季雨水偏多,并不是坏事,因为不会形成洪涝灾害,降雨非常平稳正常,对农作物生长是有非常大的好处的。

但是,春季要注意作物的病害防治,秋季要注意作物抢收和抢种,总体来说,明年从天气状况来说,对农业生产是非常有利的。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农民生活观,一起探讨三农生活问题,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除。】

癸卯学制。

①背景:张之洞、张百熙、荣庆等人基于对西方学制的认识提出了更为系统的学制设想,以《壬寅学制》为蓝本,对《壬寅学制》进行了增删修改,形成了学堂章程。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1904年1月13日),清政府颁行了《奏定学堂章程》,也称为《癸卯学制》。

②地位:《癸卯学制》是我国近代施行的第一个学制。

③内容:

根据《癸卯学制》,整个教育仍为三段七级,整个学制长达25年,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修业年限、入学条件、课程设置及相互衔接关系:

初等教育9年(初等小学堂5年、高等小学堂4年)、中等教育8年(中学堂5年、高等学堂3年)、高等教育8年(分科大学或大学选科3-4年,通儒院5年)

从一定意义上讲,该学制反映的是“中体西用”的思想。例如,在学校课程设置中,既规定了读经课程,也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开设一定数量的西学课程,促进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政治思想学说在中国的传播。

④教育目的:1906年3月,根据学部的建议,清帝下谕,正式确定以“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为教育宗旨,体现了“中体西用”精神,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正式颁布的教育宗旨。宗旨的前两项强调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和儒家礼教,体现了封建教育的根本性质。后三项分别与德育、体育和智育对应,但出发点都是国家本位的。“尚公”强调国家利益和公民道德,“尚武”的目的是强兵,“尚实”的目的是使国家富强。

⑤对女子教育的态度:首先介绍女子教育在学制上地位的确立。《癸卯学制》颁行后,对其批评的焦点之一,便是男子独享教育权,而将女子完全排拒于官学校门之外,这显然与男女平享教育权的世界民主潮流不符,因而亟待改进。

1907年3月8日,在慈禧太后的干预和授意下,学部颁行《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使女子教育首次在学制上占领地位,从而冲破了中国数千年来学校教育的“女禁”。

《女子小学堂章程》规定,女子小学以单设为原则,不得男女合校。女子小学堂也分初等、高等二级,修业年限各为4年,较男子小学堂减少了1年:女子小学的课程中,增加了“女红”一门,并一律规定,就读于女学者严禁缠足。女子小学的堂长、教习,均须以女性担任为原则。该章程的内容重心,为各门课程的“要旨程度”和“教授时刻”所规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规定,女子师范学校也以单设为原则,不得男女合校。初办时,可暂于省城及府城筹设一所。其后,则限定每州、县必设一所;修业年限为4年,较男子师范学校减少了1年;女子师范课程中,专设“家事”、“裁缝”和“手艺”三门课程;入女学时已编足者,须劝令其逐渐解除。每校均须附设女子小学堂和蒙养院各一所,以便师范生实习。女子师范毕业生的服务期限,规定为3年。该章程的内容重心,也为各门课程的“要旨程度”和“教授时刻”所规定。

这两份章程的颁行,无疑表征了中国教育的重大进展。但是,修业年限的减少,说明对女子教育依然相对轻视尤其是对“女德”的反复强调,诸如服从父母、夫婿,不准参加公共集会,不得赴会表演,长衫必须过膝等规定,也依旧透露出陈腐的气息。

⑥义务教育:初等小学堂为强迫教育,首次明确提出了义务教育的思想观念,并把义务教育和强迫教育视为同义概念。

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公教师招聘考试”

书法作品落款有讲究,不能任性乱盖章

落款,是在书画作品主体内容完成后,作者的签名、签印、年月、轩号等,以示作品的完整性。

落款的分类

1、 单 款

亦称〔下款〕,是作者自题款。一幅作品完成之後必须题款,一示礼貌,一示对作品负责。

短款:即简单签上姓名或年月,最多不过十字。

一字款:书法落款中有用一个字者称一字款。

二字款:只签作者名字,若一字名则书姓名。

三字款:大多书己之姓名,若一字名者多加一〔书〕字。

四字款:多为姓名叁字再加〔书〕字或用二字姓名上加年,年则多用干支。

五字款:五字多叁字姓名上加年或二字姓名上加年,下加〔书〕。

六字款:六字中多以叁字姓名上加某年或两字姓名上加某年某月;月之用法甚多。

七字款 :七字中以年月四字加上姓名叁字,或姓名二字下加一〔书〕字。

长款:即在落款中除年月姓名外另加入许多文字,一求变化,二求作 品均衡,叁可补空位,四可写出作者感情。

加作者斋轩号者,加作者地名者 。地名有用今名,如清,吴昌硕,浙江安吉人氏,落款中常用〔安吉吴仓石〕。

加作者字或别号者 ,加字者如:清,吴昌硕,原名俊卿,原字仓石,常用〔仓石吴俊卿〕。别号众多。

加作者官名者 ,古人在题款时亦会加上官衔,以唐人写碑最为常见,如:欧阳询书九成宫醴泉铭之署名〔兼太子率更令勃海男臣欧阳询奉书〕。

2、 双 款

双款:是单款之外再加上这幅作品之受者名号称谓,职位,敬词等文字。

受者名号:对别人以称字,号较为尊敬,如无字号者可称名,但最好不要连名带姓受者官衔 古人常用〔大人〕,如〔观察大人〕、〔阁老〕等,今人对教师称〔老师〕、〔校长〕、〔教授〕等。

受者称谓:如受者与书者有亲戚关系;长辈多用〔姻伯〕、〔姻丈〕。 敬词:如雅属、雅赏、雅正、雅评、雅鉴、雅教等。

书画题款常识

中国画是融诗文、书法、篆刻、绘画与一体的综合艺术,这是中国画的独特的艺术传统。

中国画上题写的诗文与书法,不仅有助于补充和深化绘画的意境,同时也丰富了画面的艺术表现形式,是画家借以表达感情、抒发个性、増强绘画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诗文、书法和绘画的结合,历来有\"三美\"和\"三绝\"之称,\"三美\"、\"三绝\"是对诗文、书法、绘画艺术结合的赞誉,也中国画普遍追求的艺术境界。题款,就是实现诗文、书法、篆刻与绘画相结合的艺术形式。

题款,又称落款、款题、题画、题字。形或称为款识。

中国画题款,包含\"题\"与\"款\"两方面内容:在画面上题写诗文,叫做\"题\"。题画文字,从体裁上分有题画赞、题画诗(词)、题画记、题画跋、画题等。

在画上记写年月、签署姓名别号和钤盖印章等,称为\"款\"。有的款文还记写籍贯、年龄以及作画所等等,如系赠人之作,又须写上受赠者的姓名字号、称谓以及应酬语和谦词等等,内容与格式变化纷繁。

题款不仅要求诗文精美,同时也要求书法精妙,因此,题款必须在文学和书法上同时具备较高的修养。

中国画的题款除讲究诗情画意外,一般书年号一般用中国历干支(岁阳、岁阴) 题款,至于季令,月令,时令、节令,异名甚夥,代相沿用,遂成风尚。特别是古书画多采用岁阳、岁阴(即所谓大干支),故列表附于卷末,以备检索。

干支纪年

甲子(阏逢 困敦)

乙丑(旃蒙 赤奋若)

丙寅(柔兆 摄提格)

丁卯(强圉 单阏)

戊辰 (箸雍 执徐)

已巳(屠维 大荒落)

庚午(上章 敦戕)

辛未(重光 协洽)

壬申(玄 难)

癸酉 (昭阳 作噩)

申戌(阏逢 阉茂)

乙亥(旃蒙 大渊献)

丙子(柔兆 因敦)

丁丑(强圉 赤奋若)

戌寅(箸雍 摄提格)

己卯(屠维 单阏)

庚辰 (上章 执徐)

辛巳(重光 大荒落)

壬午(玄 敦戕)

癸未 (昭阳 协洽)

甲申 (阏逢 君滩)

乙酉 (旃蒙 作疆)

丙戌 (柔兆 阉茂)

丁亥(强圉 大渊献)

戊子 (箸雍 困敦)

己丑 (屠维 赤奋若)

庚寅 (上章 摄提格)

辛卯(重光 单阏)

壬辰 (玄 执徐)

癸巳(昭阳 大荒落)

甲午(阏逢 敦戕)

乙未(旃蒙 协洽)

丙申(柔兆 君滩)

丁酉(强圉 作噩)

戊戌(箸雍 阉茂)

已亥(屠维 大渊献)

庚子(上章 困敦)

辛丑(重庄 赤奋若)

壬寅(玄 摄提格)

癸卯(昭阳单阏)

甲辰(阏逢 大荒落)

乙巳(旃蒙大荒落)

丙午(柔兆郭)

丁未(强 协洽)

戊申(箸雍 滩)

己酉(屠维 作噩)

庚戌(上章 阉茂)

辛亥(重光 大渊献)

壬子(玄 困敦)

癸丑(昭阳 赤奋若)

甲寅(阏逢 摄提格)

乙卯(旃蒙 单阏)

丙辰 (柔兆 执徐)

丁巳(强 大荒落)

戊午(箸雍 郭 )

己未(屠维 协洽)

庚申 (上章 滩)

辛酉(重光 作噩)

壬戌(率 阉茂)

癸亥(昭阳 )

月 令

一月:正月,孟陬,春王,陬月,孟春,肇春,端春,早春,初春,上春,初月,三正,十三月,新正,华岁,肇岁,月正,太簇,岁岁,芳岁,献岁,寅月,开岁,杨月,首阳,春阳,妆阳,三之日,泰月,征月,端月,孟阳,三微月。

二月:仲春,仲钟,大装,花进,卯月,竹秋,夹钟,丽月,杏月,甜春,四之日,令月,中春。

三月:季春,暮春,杪春,花月,辰月,姑洗, 月,桃月, 月,晚春,末春,蚕月,嘉月,桃浪,桐月,雩风,尖月,樱笋时,小清明。

四月:孟夏,初夏,首夏,槐夏,梅月,维夏,麦月,槐月,纯阴,乏月,阴月,麦侯,余月,麦秋,巳月,中吕,清和月,正阳。

五月:仲夏,恶月,郁蒸,中夏,鸣蜩,蒲月,皋月,榴月,蕤宾,午月,端阳,超夏,小刑。

六月:季夏,暮夏,杪夏,暑月,且月,林钟,精阳,伏月,季月,荷月,焦月,溽暑,组暑,未月,极暑。

七月:孟秋,新秋,首秋,兰秋,早秋,初秋,上科,初商,兰月,巧月,瓜月,瓜时,霜时,申月,相月,京月,夷则,肇秋。

八月:仲秋,挂秋,正秋,大清明,壮月,南吕,桂月,酉月,怀月,竹小春,仲商。

九月:季秋,凉秋,杪秋,穷秋,暮秋,晚秋,玄月,咏月,朽月,菊月,季白,青 ,戌 月,杪商,无射,暮商,霜序,季商。

十月:孟冬,初冬,开冬,吉月,阳月,坤月,良月,亥月,正阳月,小春月,应钟,小阳春。

十一月:仲冬,中冬,子月,畅月,辜月,葭月,龙潜月,黄钟。

十二月:季冬,末冬,残冬,严冬,杪冬,穷冬,暮冬,腊冬,腊月,涂月,嘉平月,蜡月,严月,冰月, 月,丑月, 月,穷节,大吕,星回节,除月。

季 令

春:阳春,青春,三春,九春,芳春,青阳,艳阳,阳中。

夏:朱夏,三夏,九夏,昊天,长嬴,朱明。

秋:金秋,商秋,素科,三秋,九秋,素商,素节,高商,商节,金天。

冬:三冬,九冬,寒冬,安宁,玄英。

节 令

正月初一:元旦,元日,元朔,元正,元春,元辰,正朝,三朝,改旦,三元,岁朝。

初七:人日。

正月十五:元霄,元夕,元夜,灯节,上元。

二月初一:中和日。

三月初三:重三,上巳,三巳,令节,上除。

四月初八:浴佛日。

四月十九:浣花天,浣花日。

五月初五:端午,午日,蒲节。

六月初六:天贶节。

七月初七:七夕,乞巧节,星节。

七月十五:中元。

八月十五:中秋节。

九月初九:重阳,重九,菊花节。

十月十五:下元。

十二月三十:除夕,宁岁。

每月初一至十称:\"上浣\"

每月初一称:\"朔\",\"旦\"、\"额\"

每月十五称:\"望\"

每月十六称:\"既望\",\"望后\"

每月末日称:\"晦\"

每年清明节前一至二日为:\"寒食节\"

常用落款用词

长辈:吾师,道长,学长,先生,女士(小姐)

平辈(或小一辈): 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贤兄(弟),学兄(弟),道兄,道友,学友,方家,先生,小姐,法家(对书画或某一方面有专长之称)

关系较亲密:学(仁)弟,吾兄(弟)

老师对学生:学(仁)弟,学(仁)棣,贤契,贤弟

同学:学长,学兄,同窗,同砚,同席

上款客套语或敬辞

雅属,雅赏,雅正,雅评,雅鉴,雅教,雅存,珍存,惠存,清鉴,清览,清品,清属,清赏,清正,清及,清教,清玩, 鉴正,敲正,惠正,赐正,斧正,法正,法鉴,博鉴,尊鉴,肠鉴,法教,博教,大教,大雅,补壁,糊壁,是正,教正,讲正,察正,请正,两正,就正,即正,指正,指 ,鉴之,正之,哂正,笑正,教之,正腕,正举,存念,属粲,一粲,粲正,一笑,笑笑,笑存,笑鉴,属,鉴,玩

下款客套语或敬辞

书法题款用:敬书,拜书,谨书,顿首,嘱书,醉书,醉笔,漫笔,戏书,节临,书,录,题,笔,写,临,篆

绘画题款用:敬赠,持赠,画祝,写祝,写奉,顿首,题,并题,戏题,题识,题句,敬识,记,题记,谨记,并题,跋,题跋,拜观,录,并录,赞,自赞,题赞,自嘲,手笔,随笔,戏墨,漫涂,率题,画,写,谨写,敬写,仿

篆刻边款用:刻作,记,制,治石,篆刻

书画用印的禁忌

书画上落款盖印,印比字大不可以。大幅盖大印,小幅盖小印,理所当然。

国画直幅落款字下盖印,直下底角,不可再盖压角闲章。如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闲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盖闲章。如上款字印接近下角,闲章就不需盖了。

国画横幅落款,左右两头角边,不可盖闲章。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方形闲章,左下落款,右下角可盖方形闲章。此处如不需要盖闲章,而勉强盖上,反而弄巧成拙。

长方形,圆形,长圆形闲章,尔不可盖在下角方形压角闲章处之地位。

方形闲章,不可盖在书画上端空白处,否则,就喧宾夺主了。

国画直幅落款,字行末行末字,与他行字长短,不可整齐,盖印亦如此。

盖二印,一方形,一圆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

盖二印,一大一小,不可匹配,同样大小可匹配。

盖二印,一长方形,一椭圆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

落款盖印之下,不可再题字,印章上下有字掣肘,就失去自然现象。

已经落款盖印字画,款后不可再落上款赠人,否则,就失敬了。

花头,鸟尾,树枝,山顶上,不可落款盖印。这是画家最起码的常识,不可不懂。

匠刻印章,不可用於书画上,需用艺术篆刻家,所刻石章最佳。

普通印泥,不适用于书画上,要用八宝印泥。

盖二印,距离不可太远太近,相隔一个印距离正好。

盖二印,印文,章法,刀法各异,不可匹配。要用相同刀法所刻印章。

画上不可题打油诗,一来识者奚落,二来作品就贬为低俗。

上款上端不可盖闲章,压在人名头上,人家很忌讳。一来失礼,二来破坏了画面。

盖压角闲章,不可太小,宣纸四开,用方形石印,大约叁公分,比较适中。

盖压角闲章,不可盖二方上,一方正好。印与边距离约一。五公分为适中。

落款字下不盖印,而偏要盖在款字左右,脱离字行,而成画外物,特殊情形例外。

书画上,不可盖上劈头大印,即成巨印炸弹,毁灭了美丽的画面,令人看了很恐怖。

小画不可题大字,大画不可题小字。小空不可题字多,大空不可题字少。

书画上姓名印,不可连盖叁印以上,应盖二印,或一印妥当。

书画上下左右,不可任意盖印。盖多不当,不如少盖,印章印泥不佳,倒不如不盖好。

盖二印,不可东倒西歪,如何盖法,用力轻重,印章印泥保养,一切要潜心研究,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画上不可题上粗俗字题,致影响画面美感,就未能免俗了。

书法四联首幅,右上可盖印首小长形章,其馀不可盖,如统统盖上,行气就破坏了

【文章来自网络,尊重原创,如有出处私信我册除】

明-米万钟书法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