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生肖

77年属蛇女在2022年的全年运势搜弧网(77年属蛇女在2022年的全年运势)

77年属蛇女在2022年的全年运势搜弧网(77年属蛇女在2022年的全年运势)

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十问十答:哪些自动下调?哪些需要申请?

9月25日,存量房贷利率调整正式落地。此次存量房贷调整波及的范围广、涉及的业主多。目前,关于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的方式和结果,还有很多业主存有疑虑。

为此,新京报推出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十问十答”,对相关热点问题进行解答。

9月25日,存量房贷利率调整正式落地。资料图片

1、此次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的范围是什么?

此次调整范围为首套住房贷款、二套转首套,以及公积金组合贷中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

2、哪些存量房贷利率无需申请就可自动统一下调?

四家国有大行此前发布公告,对于参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定价的存量浮动利率首套房贷,明确于9月25日主动批量调整利率,整个过程不需要借款人操作。

3、“二套转首套”,贷款人如何申请下调房贷利率?

“二套转首套”需要贷款人自主申请。对于贷款时为非首套房但现在已符合所在城市首套政策的购房家庭来说,由于“因城施策”原因,各城市对“二套房”认定的情形复杂多样,无法通过银行系统直接识别,所以在申请时需要借款人向银行提供首套房贷款相关证明资料。根据安排,借款人可以从9月25日起向银行提出申请并提供证明材料,收到申请后,银行将对调整申请逐笔进行人工审核。

例如,建行通知,该行将在手机银行APP、“建行智慧个贷”小程序等渠道上线“二套转首套申请复核功能”,客户可点击“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申请复核”,选择复核类型“首套、非首套认定结果”,上传申请认定为首套房贷的证明材料,并填写联系方式等信息;客户也可携带身份证件、首套房贷证明材料至该行营业网点办理。

农业银行通知,材料提交后,该行将及时审核,客户可登录该行掌上银行查询审核进度。2023年10月22日(含)之前提出申请的,如客户的首套住房标准认定审核通过,该行在2023年10月25日起纳入批量调整。2023年10月23日(含)后提出申请的,该行将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认定审核,对认定申请通过的,该行及时予以调整。

借款人如果错过了10月25日之前的集中申请期,也不用担心。多家国有大行都表示,集中申请期过后,借款人仍可以继续提交利率调整申请。

比如,北京某业主是在2020年9月“卖一买一”换的新房,当时执行的二套房贷利率为5.35%。现在,叠加当前的“认房不认贷”政策,其房贷已下调至首套房房贷利率的下限4.75%,算下来每月能少还400多元。

4、房贷为固定利率的贷款人如何申请调整?

各银行对固定利率的调整方法也做出了明确说明。例如,建设银行通知,9月25日起,客户可通过手机银行APP、“建行智慧个贷”小程序等渠道中的“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功能,进入“我的住房贷款”界面,选择需要调整的贷款,点击“申请转为浮动利率”并签署《利率条款变更确认书》,点击“确认”即可一键完成利率转换,利率调整状态栏显示为“已受理,等待调整生效”。客户也可以携带身份证件至营业网点办理。该行将按照前期公告的规则进行利率调整,根据有关规定,固定利率转浮动利率后,在剩余期限内原则上不能再转回固定利率。

农业银行明确,如果客户的住房贷款符合首套利率调整条件,但贷款定价方式为固定利率或以人民银行贷款基准利率定价的浮动利率,客户可点击“利率定价转换申请”,申请将贷款转换为以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为定价基准的浮动利率。

比如,如果你的贷款为固定利率贷款,贷款利率为5.1%,如选择转换为LPR浮动利率,相应期限LPR为4.2%,转换后贷款利率为LPR+90个基点。按照本次利率调整规则,如你的贷款适用的利率调整水平为LPR,则你的贷款利率将调整为LPR,即下降90个基点,从原来的5.1%降至4.2%。后续,你的贷款利率将按照合同约定随LPR变动。

5、为什么有的下调至当前LPR数值4.2%,有的却下调至4.3%?

若合同约定的LPR调整日期为“每年1月1日”,你的贷款目前适用的LPR是2022年12月发布的5年期以上LPR(4.3%);若合同约定的LPR调整日期为贷款发放日的“对月对日”,例如贷款发放日为2020年7月3日,LPR就在每年7月3日调整一次,你的贷款目前适用的LPR是2023年6月发布的5年期以上LPR(4.2%)。

6、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后,不同贷款人的利率会有什么区别?

记者采访多名贷款人后,总结出以下几种典型情况。

第一类,存量房贷利率降至4.3%和4.2%。也就是说,当地的政策利率下限为LPR,那么此次存量房贷利率下调至LPR。而由于重新定价日的不同,可能为4.3%或者4.2%。

第二类,最新利率在4.85%。这部分人主要是2020年以后在北京和上海购房的群体,目前房贷最低仍执行LPR+55基点,即4.85%。

第三类,“二套转首套”的借款人,叠加“认房不认贷”政策的利好,可以申请将二套房贷利率转为首套房贷利率,享受到当地首套房房贷利率的政策下限。

第四类,本身买房的时候因为银行提供折扣等,房贷利率低于4.3%的,不参与此次调整。

7、存量房贷利率下调,最受益群体是谁?

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认为,本次存量首套房贷利率下调,更加利好贷款时非首套房但当前已符合所在城市首套房政策的房贷。此前部分地区二套房贷利率加点数偏高,购房者购房时房贷利率有些甚至在6%以上。简单测算,假设购房者存量房贷剩余200万元,还有25年还款期,若本次房贷利率下调80个基点,则购房成本将减少27万元,每月还款金额可减少913元。

根据新的政策,大部分城市首套房贷发放时间在2019年至2022年5月的购房者下调空间较大。据贝壳研究院测算,2019年-2022年5月重点城市发放的首套个人按揭贷款当前执行的平均利率为4.97%。

本轮调整除北京、上海等个别城市外,大部分城市2019年-2022年5月期间发放的存量首套房贷利率,最低可调整为LPR的水平,最高降幅可达77个基点。个别城市2021年下半年的存量房贷最高下调空间可达172个基点,本次利率下调后可显著减轻居民月供压力。

8、本次存量房贷利率调整是LPR部分变了,还是加点部分变了?

本次房贷利率仅就加点部分进行调整,房贷利率的LPR部分在下次重定价日之前不会发生变化。

比如,一笔5年期以上房贷,重定价日为每年1月1日、利率为4.5%(4.3%+20个bp),4.3%为2023年1月1日LPR。该笔房贷符合本次存量房贷利率下调条件,可下调20个bp,则下调后利率由4.5%(4.3%+20个bp)调整为4.3%(4.3%+0个bp)。

9、本次调整适用的LPR值是多少?

LPR会随市场利率变化而变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和人民银行网站一般会在每月20日公布最新的LPR,一年内可能变动多次。存量个人住房贷款适用的LPR也会变化,根据政策规定和合同约定,每年调整一次,通常在每年1月1日或贷款发放日的“对月对日”调整(具体在贷款合同中有约定),调整时适用当时的LPR。由于每个借款人选择的LPR调整日期可能不同,当前每笔贷款实际适用的LPR值可能存在差异。

10、存量房贷利率还有下调空间吗?

存量个人住房贷款与5年期以上的LPR挂钩。LPR调整,后续存量房贷利率在每年的重新定价日也会迎来调整。

9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3年9月20日1年期LPR为3.45%,5年期以上LPR为4.2%。相较上月,1年期LPR、5年期以上LPR均保持不变。

尽管9月份LPR“按兵不动”,但是,业内人士认为,不排除今年第四季度降息的可能性。镜鉴咨询创始人张宏伟表示:“不排除未来几个月内,因为刺激宏观经济的因素,整体性降息,届时LPR会再有一次统一的下调。”

新京报记者 徐倩

编辑 杨娟娟 校对 刘军

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十问十答:哪些自动下调?哪些需要申请?

9月25日,存量房贷利率调整正式落地。此次存量房贷调整波及的范围广、涉及的业主多。目前,关于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的方式和结果,还有很多业主存有疑虑。

为此,新京报推出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十问十答”,对相关热点问题进行解答。

9月25日,存量房贷利率调整正式落地。资料图片

1、此次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的范围是什么?

此次调整范围为首套住房贷款、二套转首套,以及公积金组合贷中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

2、哪些存量房贷利率无需申请就可自动统一下调?

四家国有大行此前发布公告,对于参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定价的存量浮动利率首套房贷,明确于9月25日主动批量调整利率,整个过程不需要借款人操作。

3、“二套转首套”,贷款人如何申请下调房贷利率?

“二套转首套”需要贷款人自主申请。对于贷款时为非首套房但现在已符合所在城市首套政策的购房家庭来说,由于“因城施策”原因,各城市对“二套房”认定的情形复杂多样,无法通过银行系统直接识别,所以在申请时需要借款人向银行提供首套房贷款相关证明资料。根据安排,借款人可以从9月25日起向银行提出申请并提供证明材料,收到申请后,银行将对调整申请逐笔进行人工审核。

例如,建行通知,该行将在手机银行APP、“建行智慧个贷”小程序等渠道上线“二套转首套申请复核功能”,客户可点击“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申请复核”,选择复核类型“首套、非首套认定结果”,上传申请认定为首套房贷的证明材料,并填写联系方式等信息;客户也可携带身份证件、首套房贷证明材料至该行营业网点办理。

农业银行通知,材料提交后,该行将及时审核,客户可登录该行掌上银行查询审核进度。2023年10月22日(含)之前提出申请的,如客户的首套住房标准认定审核通过,该行在2023年10月25日起纳入批量调整。2023年10月23日(含)后提出申请的,该行将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认定审核,对认定申请通过的,该行及时予以调整。

借款人如果错过了10月25日之前的集中申请期,也不用担心。多家国有大行都表示,集中申请期过后,借款人仍可以继续提交利率调整申请。

比如,北京某业主是在2020年9月“卖一买一”换的新房,当时执行的二套房贷利率为5.35%。现在,叠加当前的“认房不认贷”政策,其房贷已下调至首套房房贷利率的下限4.75%,算下来每月能少还400多元。

4、房贷为固定利率的贷款人如何申请调整?

各银行对固定利率的调整方法也做出了明确说明。例如,建设银行通知,9月25日起,客户可通过手机银行APP、“建行智慧个贷”小程序等渠道中的“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功能,进入“我的住房贷款”界面,选择需要调整的贷款,点击“申请转为浮动利率”并签署《利率条款变更确认书》,点击“确认”即可一键完成利率转换,利率调整状态栏显示为“已受理,等待调整生效”。客户也可以携带身份证件至营业网点办理。该行将按照前期公告的规则进行利率调整,根据有关规定,固定利率转浮动利率后,在剩余期限内原则上不能再转回固定利率。

农业银行明确,如果客户的住房贷款符合首套利率调整条件,但贷款定价方式为固定利率或以人民银行贷款基准利率定价的浮动利率,客户可点击“利率定价转换申请”,申请将贷款转换为以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为定价基准的浮动利率。

比如,如果你的贷款为固定利率贷款,贷款利率为5.1%,如选择转换为LPR浮动利率,相应期限LPR为4.2%,转换后贷款利率为LPR+90个基点。按照本次利率调整规则,如你的贷款适用的利率调整水平为LPR,则你的贷款利率将调整为LPR,即下降90个基点,从原来的5.1%降至4.2%。后续,你的贷款利率将按照合同约定随LPR变动。

5、为什么有的下调至当前LPR数值4.2%,有的却下调至4.3%?

若合同约定的LPR调整日期为“每年1月1日”,你的贷款目前适用的LPR是2022年12月发布的5年期以上LPR(4.3%);若合同约定的LPR调整日期为贷款发放日的“对月对日”,例如贷款发放日为2020年7月3日,LPR就在每年7月3日调整一次,你的贷款目前适用的LPR是2023年6月发布的5年期以上LPR(4.2%)。

6、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后,不同贷款人的利率会有什么区别?

记者采访多名贷款人后,总结出以下几种典型情况。

第一类,存量房贷利率降至4.3%和4.2%。也就是说,当地的政策利率下限为LPR,那么此次存量房贷利率下调至LPR。而由于重新定价日的不同,可能为4.3%或者4.2%。

第二类,最新利率在4.85%。这部分人主要是2020年以后在北京和上海购房的群体,目前房贷最低仍执行LPR+55基点,即4.85%。

第三类,“二套转首套”的借款人,叠加“认房不认贷”政策的利好,可以申请将二套房贷利率转为首套房贷利率,享受到当地首套房房贷利率的政策下限。

第四类,本身买房的时候因为银行提供折扣等,房贷利率低于4.3%的,不参与此次调整。

7、存量房贷利率下调,最受益群体是谁?

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认为,本次存量首套房贷利率下调,更加利好贷款时非首套房但当前已符合所在城市首套房政策的房贷。此前部分地区二套房贷利率加点数偏高,购房者购房时房贷利率有些甚至在6%以上。简单测算,假设购房者存量房贷剩余200万元,还有25年还款期,若本次房贷利率下调80个基点,则购房成本将减少27万元,每月还款金额可减少913元。

根据新的政策,大部分城市首套房贷发放时间在2019年至2022年5月的购房者下调空间较大。据贝壳研究院测算,2019年-2022年5月重点城市发放的首套个人按揭贷款当前执行的平均利率为4.97%。

本轮调整除北京、上海等个别城市外,大部分城市2019年-2022年5月期间发放的存量首套房贷利率,最低可调整为LPR的水平,最高降幅可达77个基点。个别城市2021年下半年的存量房贷最高下调空间可达172个基点,本次利率下调后可显著减轻居民月供压力。

8、本次存量房贷利率调整是LPR部分变了,还是加点部分变了?

本次房贷利率仅就加点部分进行调整,房贷利率的LPR部分在下次重定价日之前不会发生变化。

比如,一笔5年期以上房贷,重定价日为每年1月1日、利率为4.5%(4.3%+20个bp),4.3%为2023年1月1日LPR。该笔房贷符合本次存量房贷利率下调条件,可下调20个bp,则下调后利率由4.5%(4.3%+20个bp)调整为4.3%(4.3%+0个bp)。

9、本次调整适用的LPR值是多少?

LPR会随市场利率变化而变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和人民银行网站一般会在每月20日公布最新的LPR,一年内可能变动多次。存量个人住房贷款适用的LPR也会变化,根据政策规定和合同约定,每年调整一次,通常在每年1月1日或贷款发放日的“对月对日”调整(具体在贷款合同中有约定),调整时适用当时的LPR。由于每个借款人选择的LPR调整日期可能不同,当前每笔贷款实际适用的LPR值可能存在差异。

10、存量房贷利率还有下调空间吗?

存量个人住房贷款与5年期以上的LPR挂钩。LPR调整,后续存量房贷利率在每年的重新定价日也会迎来调整。

9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3年9月20日1年期LPR为3.45%,5年期以上LPR为4.2%。相较上月,1年期LPR、5年期以上LPR均保持不变。

尽管9月份LPR“按兵不动”,但是,业内人士认为,不排除今年第四季度降息的可能性。镜鉴咨询创始人张宏伟表示:“不排除未来几个月内,因为刺激宏观经济的因素,整体性降息,届时LPR会再有一次统一的下调。”

新京报记者 徐倩

编辑 杨娟娟 校对 刘军

口述|7位70岁以上老人的新冠康复经历

冬季是北半球呼吸道疾病的流行季,家中的老人能否平安迎来春天,是我们很多人的牵挂。

新冠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后,作为易感人群,老人受到更多关注。如何避免被感染?感染后怎么办?如何治疗?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近日,7位曾被确诊为新冠阳性的老年感染者或其亲属接受了澎湃新闻采访。这些老人年龄最大的91岁,最小的70岁,但都在与病毒的较量中取得了胜利。他们的经历,或许可以解答公众的部分关切。

以下为受访者自述。

高龄夫妇感染后居家自愈,拒绝亲属陪护

感染者:梁先生夫妇,年龄分别为83岁、77岁

感染时间:2022年12月初

所在地:河北保定

讲述人:感染者外孙女

12月3日,我姥姥突然给我打电话,说她这几天不过来看娃娃了,好像感冒了。同一天,我又收到了家里其他人抗原阳性的消息。最近几天家里从老到小都不带口罩相互接触过,我怀疑我姥姥感染了新冠,就嘱咐她吃感冒药,又让她做了抗原,果然是阳性。

和我姥姥一起感染的还有我姥爷,我姥爷今年83岁,姥姥77岁。两人都有基础病,姥爷身体不是很好,有肺栓塞,做过结肠切除术,姥姥有糖尿病。

感染新冠后,姥姥和姥爷的症状很轻,主要表现是乏力、咳嗽、流鼻涕、头皮发紧、轻微畏寒,并没有胸闷气短的表现,因为症状很轻又没有高热,就没去医院。

他们吃的是感冒清热颗粒和感冒冲剂,大概在5天后就转阴了。两人都接种了三针疫苗,我觉得他们症状较轻和接种三针疫苗有很大关系。

姥姥和姥爷一直住在自己的房子里,自从阳性之后就没再和外人接触,连小狗没狗粮了都是让家里人放在门口。因为症状比较轻,他们拒绝家里人陪护。两个人转阴后我们去探望,因为刚刚痊愈,他们仍然会感觉到疲劳,但食欲、睡眠、大小便并没有受到影响,目前也没有后遗症。

我们是个大家庭,除了姥姥姥爷被感染了,家里还有9个成年人也被感染了。最严重的是我妹妹,她今年24岁,烧了36个小时,体温最高烧到39.5度,布洛芬基本每12小时吃一次。除了大人,家里三个小孩也被感染了,最小的是我侄女两岁半。我女儿的症状是全家人里最早出现的,最初是吐了一次,但谁也没在意,后面就出现高烧不退、反复高烧的情况,她发烧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还没有症状。

家里人共同的症状就是第一天低烧头痛,浑身酸痛,没有食欲。第二天仍然会低烧头痛,但有好转。第三天浑身酸痛,食欲不振的症状有所缓解,但有乏力嗜睡,咳嗽痰多的症状。第四天、第五天症状减轻。第六天、第七天就转阴了。我们家的成年人都接种了疫苗,但小孩都没有接种疫苗。

79岁老人从确诊到转阴历时19天

感染者:朱先生,年龄79岁

确诊时间:2022年11月12日

所在地:河南许昌

讲述人:感染者孙女

我爷爷今年79岁,一直在河南许昌的农村自己居住。从确诊到转阴一共用了19天,之前没有打过疫苗。

他被感染前我们村已经封了大概10多天,在这期间他一直一个人在家,也没有好好吃东西,一直吃方便面,营养可能也没跟上。11月11号他的核酸被检测异常,12号就确诊了。

我爷爷被查出感染后,一直不相信也不在意。确诊的第一天晚上,他因为浑身无力摔了一跤,当时家里没人,他摔的那一下很重,没有起来,一直到第二天10点,邻居给我爷爷打不通电话,才去我们家把他扶起来。当时已经是确诊的第二天了。他因为起来浑身没劲,也不会走路,我姑姑就过来照顾他。

他感染的前8天都没有症状,就是浑身没劲。但精神状态挺好,不发烧也不咳嗽,因为我们村的药不够了,所以一直没给他吃药。

我姑姑和我爷爷相处的第三天,就被传染了,她的症状是咳嗽,喉咙痛,但我爷爷仍然没症状。一直到第八天晚上,他开始发高烧,烧到40度,我姑姑给他找了点退烧药,还帮他擦身子,折腾到凌晨4、5点,烧就退下来了,但有点咳嗽,还喘,呼吸非常快。往年冬天他也会喘,这次喘得格外厉害。家里人有点害怕,第二天就把他送到了当地一个定点医院。

感染第九天受访者爷爷情况变严重需要送医,救护车停在了家门口。图片由受访人提供

到医院后,医生给做了CT,说他肺部严重感染,还有胸积水,可能扛不过来,问我们要不要转院。当时阳性确实很多,别的医院都不接收,家里人就决定继续在这个医院治疗。医生说我爷爷是重症,强阳患者,说他毒性很大。

在医院的第二天,所有医生给我爷爷做了会诊,因为我爷爷有糖尿病,医生说给他尽力治,但让我们做好准备。

我爷爷是第九天去的医院,第10天感觉说话还好,第11天说话开始捋不直舌头,让人听不清楚。到了第12天就更严重了,脸色蜡黄,牙齿一下子松动了,跟他视频,他也不想说话,他可能想听,但听着听着就睡着了。医生说他这个情况比较危险,让家里亲人做好准备。

他自己可能也觉得撑不过去了,第13天打视频的时候,哭着跟我爸说,能不能回来,觉得自己撑不过11月了。

当时因为老家疫情回不去,家里人非常无助不知道怎么办。没办法后面大家只能鼓励他,编故事告诉他,说北京有一个90多岁的老太太情况和他差不多,得了新冠都扛过来了。每天家里人轮番给他打电话,用很多这样的案例鼓励他,他就信了。

第13天和第14天,是他最难受的时候,那几天晚上他开始说胡话。因为我奶奶去世了,他一直叫我奶奶的名字,我姑姑就很害怕。他自己不知道,没意识,现在他完全想不起来。当时他已经不发烧了,但喘得厉害,瞌睡,浑身没劲,一点饭都吃不下去,水也喝不下去。他刚进医院的时候血氧饱和度是88,后面病情加重,血氧饱和度数值下降得很快,从88掉到80又掉到70多,最严重的时候只有70。当时他基本说不出来话,很吓人。

治疗期间我给医生打电话,医生说你爷爷有生命危险,可能扛不过来了,但没想到他竟然扛过来了。

过了第14天,第15天早上他说话好了一点,跟我爸说你们回来的时候能不能给带个拐棍。那时候我们基本上一整天都在跟他打电话,家里亲戚都在鼓励他,他就燃起了信心,说自己要多喝水多吃饭,要听医生的。

到了第17天,整个人说话一下就变好了很多,舌头能捋直了,脸色也红润了,血氧饱和度到了80以上。

第19天早上他的核酸转阴了,因为当地床位比较紧张,就让他出院了。出院的时候还做了肺部CT,他的肺还是老样子,医生说可能之前肺就不太好,这次也有影响。第9天住院的时候,肺部CT显示严重感染,第19天出院的时候,肺部还是没有好转,但也没有变严重。

回家以后没有再输液,就是正常吃饭。从出院到现在,他喘得没那么厉害了,吃饭也很多,精神头很好,但还是没劲,不能走路,走路需要人扶着。当时我们那最严重的就是他,其他的人比如60多岁的都没什么问题。

我爷爷比较犟,最初很不以为然,觉得感染上也没啥问题。等到最难受的时候他说,没想到要栽在这个病上了,特别后悔没打疫苗。现在就非常庆幸自己扛过来了,他和别人说,你们知不知道,这个病得了有多难受。

回家后他自己主动提出来要打疫苗。他现在除了没劲,没有其他后遗症。我建议老人感染了新冠,一定要多吃饭,多喝水,保持良好的心态。70岁以上的老人要多关注他的血氧饱和度,有条件的话可以买台血氧仪。如果老人感染了,要及时看血氧饱和度,数值低于90的话,要及时去医院。

多种基础病加身,台湾91岁感染者住院治疗后痊愈

感染者:陈先生夫妇,年龄分别为91岁、89岁

感染时间:2022年5月初

所在地:中国台湾

讲述人:感染者孙女

我阿公阿嬷分别是91和89岁。我们是一个大家庭,大家住在一起。2022年5月初的时候,我爸爸,姑姑,阿公阿嬷同一时间出现咳嗽、喉咙痒不舒服的症状,之后做了抗原检测,当天除了阿公阿嬷,家里人都出现了两条线。第二天早上阿公阿嬷又做了一次检测,结果测出了两条线。

那时候台湾的规定是,新冠阳性后不管是轻症还是重症,70岁以上的老人,必须去医院观察。因为老年人有基础病,担心老人后续会出现问题。当时家里其他人都已经阳了,不方便陪同,所以抗原测出阳性当天就专门请防疫计程车把他们送到医院去了。

两个老人都有基础病,我阿嬷一直都有高血压,会长期吃药。我阿公更严重,他之前得过前列腺癌,一直在治疗。因为中风身体行动不便,加上本身有点失智,还有高血压,很多病都在一起。

受访人阿公在天气好的时候和家人外出散步。图片由受访人提供

第一天没测出阳性的时候,我阿嬷声音已经变得很沙哑,我说她一定阳了,但她不承认。她当时也很担心自己阳了,我们算是比较早被感染的人。阿嬷害怕街坊邻居指指点点,不想去医院,想在家吃药自己好,但我们还是把她送去了医院。

我阿嬷跟我说,他们被送到医院后,护士每天会在固定时间来查看情况。他们的病房和普通病房是隔开的,专门治疗他们的护士也和一般的护士不一样,会把全身包起来。

阿公中风后本来就不太能说话,我们只知道他有点咳嗽。他被送到医院后出现了低烧,但我阿嬷一直都没有发烧,她只有喉咙痛,咳嗽。我阿嬷打了三针辉瑞疫苗,我阿公一支疫苗也没打,他年纪比较大,担心出现不良反应。阿嬷是自己想去打,后来就打了。

不知道我阿公是因为一直身体不好,还是因为没有打疫苗的原因,他有低烧、咳嗽的症状。感染新冠前就有肺炎,阳了之后更严重了。

我阿嬷大概1-2个星期就转阴了,她的CT值超过30以上就让她出院了。阿公在医院的时间比较久,超过半个月才出来,因为他的CT值一直没达标。他最初去医院的时候CT值很低,到后面CT值才勉强超过30。转阴回家后,我阿嬷还让他跨火盆,这是台湾的一种风俗,跨火盆是把一些坏运气跨过去。

他们刚回来时喉咙还是会痒,会咳嗽,过去一段时间就好了,到现在为止也没有其它的后遗症。

我是去年8月接种的第一针疫苗,阿嬷应该比我更早。台湾最开始就是优先老人打疫苗,从90岁、80岁、70岁、60岁、50岁这样往下排,之后是十几岁的孩子,20、30岁是最后接种的,因为年轻人的身体素质比较强,抵抗力比老人、小孩好。

阿嬷一开始很害怕,她看新闻觉得这好像是个严重的病,很容易传染人。从医院回来后,她给好姐妹打电话说,哎呦这也没什么嘛,好像也没有想像中那么严重。但也可能是她自己没有很严重。

今年5月初台湾的致病率还比较高,大家没得过会害怕。但当身边的人慢慢都被感染后,就不会害怕了。基本都是通过吃药在家自愈,医生会通过视频看诊,依据个人症状开药,药会被送到家里。我们家有9个人都确诊了,大家都待在自己的房间,之间没有接触。

我们家是附近最早确诊的,当时周围的邻居不太敢来我们家,很害怕。等到邻居被感染后,就会来请教我们当初是怎么做的。大家的情绪,对病情的理解,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我觉得人都不想生病,但是当你没办法逃避的时候,就只能去面对。

我建议老人感染后即使没有症状,也要持续观察他的身体状况。家里有不能动的老人,最好自备血氧仪和制氧机,因为叫救护车也需要时间。

70岁老人在韩陪读1年被感染2次

感染者:赵女士,年龄70岁

感染时间:2022年3月7日/2022年11月14日

所在地:韩国

讲述人:感染者儿子

我母亲是在2020年9月份来的韩国,因为我在韩国读博,所以孩子和我母亲就跟过来算作陪读。我母亲是来韩国以后接种的疫苗。去年9月10日打了第一针,10月中旬打了第二针。打第一针的时候,她出现了头晕、发烧和呕吐的症状。因为三个症状都很明显,后面就直接去了医院。接种第二针的时候就没有这么强的反应了。

今年3月7日,我母亲被确诊感染了新冠。当时韩国的感染率特别高,那时候大家基本都在得,身边没有不被感染的。孩子在学校上学,阳性患者很多,我母亲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然后就被感染了。

她最初的症状是,发烧,咳嗽,没有力气。在家做抗原没测出来,之后去了附近的医院,被确诊为新冠阳性。确诊后医院直接给开了7天的药,包括治疗肺炎的,止咳的,但没有退烧药,因为当时韩国出现了退烧药不够用的情况。当时韩国的防控政策要求,只要有家庭成员被确诊为阳性,不管家里有几个人,只要是同一个地址,在一起住,就需要全部居家隔离。

我记得很清楚,从医院回来后,她的体温上升的很快,但我们已经被隔离了,我还在担心没有退烧药怎么办。后面政府给送过来一个盒子,里面有快检试剂、退烧药、温度计,还有一个小型血氧仪。

我母亲被感染后,韩国的保健所打电话过来,告诉老人需要重点关注,血氧饱和度不到90的时候必须送医,建议血氧饱和度要多次测,要不断去了解血氧浓度。我母亲的血氧饱和度最低的时候是95,平均情况是97—98。还有一个重要的提示是,发烧要赶快吃退烧药,如果两天之内退不下去的话,要给保健所打电话及时送医。

新冠确诊后,受访人母亲到医院检查身体,发现血压数值较平时有所上升。图片由受访人提供

我母亲本身有高血压和高血脂,没感染前,她吃降压药高压一直稳定在130左右,自从确诊后,高压就升到了140。解除隔离后,我们去医院把之前的降压药换掉了。

我记得我母亲是在确诊后的第四天转阴的,第一次阳性出现的症状还没第一次接种疫苗出现的症状严重。

2022年11月14日,我母亲第二次感染了新冠,这次我和我母亲是一起被确诊的。当时韩国已经取消了阳性人员居家隔离的硬性要求,但我们仍自觉在家隔离。第二次的症状特别轻,和第一次相比还是会发烧,但是是轻微发烧,会嗓子疼,浑身没力气。

因为有了之前的经验,家里提前准备了连花清瘟,出现症状的当天就吃了药,晚上出了很多汗,第二天就已经好转了。我是在确诊第三天转阴的,我母亲是在第四天。第二次感染新冠前,我母亲还接种了第三针疫苗。

那个阶段我们在外面仍然戴着口罩。我怀疑她还是在接送孩子上下学的时候感染的。第一次感染时,我妈确实会担心害怕,第二次就不当回事了。两次感染相隔了8个月,痊愈后我妈跟我说她的记忆力没有以前好了,我也不知道这算不算后遗症。

九旬老人在美国感染,居家自愈

感染者:刘先生,年龄90岁

确诊时间:2022年1月1日

所在地:美国俄亥俄州

讲述人:感染者本人

去年12月30日晚上我上床睡觉,下半夜感到有些不适,觉得身上热乎乎的。第二天一整天也都是这样,量了几次体温都是38度,晚上躺在床上也没有睡着,喉咙痒,两腿肌肉不时抽痛。

刘先生的房间,确诊后他在住处自觉隔离。图片由受访人提供

我起初以为是感冒,因为附近有人确诊阳性,我准备几天后到医院做新冠测试,但咨询了认识的华人医生后,他建议我自己测试一下。1月1日早上自测,确定是新冠阳性。

因为我不会英语,请年轻人给医院的新冠热线打电话,护士接电话后,马上安排了医生的电话问诊,医生说现在都是奥密克戎病毒,他同意我吃布洛芬降温,提醒我要注意补充液体。还说现在医院既没有抗体药也没有口服药,去医院只有支持治疗。他提醒我要注意进水量和尿量,说太疲乏也可能是脱水。而且尽量不要去急诊,现在急诊室病人很多,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确认新冠阳性后,我就自觉关门隔离,听医生的建议喝牛奶吃油煎蛋。虽然精神很差、没力气,有一点流清鼻涕,但没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几天后,我的症状逐渐缓解,精力也恢复了。

我在发烧时吃过两片布洛芬和一片降血压药,不过我发烧时间短,大约一整天。我平时也会吃多种维生素,大概也有好处。喉咙痒,双腿肌肉抽搐的症状,两三天以后就好了。新冠确诊后我没觉得有什么后遗症,我觉得后遗症更多是心理作用。

被感染后,我的对策是,睡觉,吃高蛋白食物,多喝水。我有血压计、体温计、血氧仪,早晚各测一下,然后将数据告诉家庭医生。

我觉得心理素质很重要,阳了之后我没怎么重视它,也就不觉得有什么不一样,照旧过日子。至于我是什么途径感染上的,我也不知道。我已经十分小心了,很少出门,人多的地方一概不去。上下电梯时,宁可在外面等待,剩下我一个人时才进去。出门戴口罩,进门就洗手。

关于美国的疫情,我们老年人很少知道。因为本来就与外界接触少,又不会开车,像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而且从美国人的整个活动中,也看不出有多大改变。公交车坐的人挺多,疫情刚开始的时候有人戴口罩。我们住的公寓里,中国人都认真戴口罩,这反而影响了同住的美国人,很多美国人也戴上了口罩。

自从生产出疫苗,美国的规定是优先给老年人打。我前后接种了5次,都是辉瑞。每次打疫苗,都是根据相关部门的规定,我一次也没错过。

我阳了后,随即设法让周围的人都知道,免得传给他人。我不觉得这个病有什么见不得人,估计大家都要阳一次的,彼此彼此。我建议老年人要相信科学,有疫苗时能打就打,不要错过。阳了之后尽量在家休息,得了新冠害怕没用,多弄点好吃的享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