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吉日

1973年是什么年庚(1973年是什么年)

1973年是什么年庚(1973年是什么年)

73年出生的“属牛人”的后30年,佛说都是天意

人生百年,命数已定,但运势却时刻在变,而真正能富起来的人,多数在前半生都很穷困,也正因为前半生经历过辛苦,方知富贵不易,自然可以开悟富贵,得财在手,哪怕之前的日子再穷,后半生也能让他人仰望自己的富贵,而73年出生的属牛人,一辈子就多半会走这样先穷后富的道路。

1973出生的属牛人是什么命?

从出生时辰对属牛人人生的影响来看,白天出生的牛比安静的夜晚出生的牛更积极、更好斗。与此相仿,夏天出生的牛比冬天出生的牛生活更轻松、更富有。

这个属相的本性是脚踏实地,从不感情用事。单凭感情很少能改变属牛人的想法。在一些事情上,如果别人征求属牛人的意见,属牛人总是支持有可靠、确切把握的方案。如果别人想在与属牛人打的官司中胜诉,就需要充分地利用耐心与智慧。属牛人的体质很好,不易生病。属牛人很自信,不妥协,你蔑视别人的软弱。如果属牛人能注意培养更多的幽默与热情,你的人生将会更幸福。

栏内之牛(癸丑年——2018年实岁45岁,虚岁46岁)一生的命运简析:

为人平生能晓是非,不理闲事,一生衣食充足,初年财帛不聚,中运图力发展,晚运克成家业,六亲冰山难靠,手足分为西东,女命口快心直,夫妻可白首到老,子女聪明,一双得力。春、夏生人衣食无忧,秋、冬出世福寿绵长,日生得禄,夜生享安乐,六月生人为八败。

水牛的事业:水牛之命为人很能吃苦,很努力工作,不喜欢招惹事非,见善不欺,见恶不怕,很有正义感,是一个好领导。性格较为主观,不易服人,但心思不够,如果与鼠年生人或蛇年生人成为伙伴,或结为伴侣,可望事业成功。需求防范的是留神有小人的妒忌和从中作梗,学会应变求存来战胜能够呈现的不利因素。

水牛的财运:1973年属牛的人:“夺财不吉”。天干癸水、壬水为劫财帮身,地支辰丑为劫财。发横财的际遇很小。往往容易得到朋友的协助而发财,有的朋友可能介绍你做兼职工作或者合做一些小生意。然而劫财也为夺财,钱财不借,小心合作。

1973年属牛人有着满满的后福,尤其在未来的30年,他们享福不断!

这一年出生的属牛人,出身家境一般都不是特别富裕,正如财神并非天生就是财神,他们的前半生难免经历一段漏财缺钱的日子,事业失败,借钱度日的经历,他们十之八九都经历过。然而前半生犹如龙潭虎穴的他们,后半生却是“掉进了钱眼”,经历波折越多,这年出生的人就越有贵人运,也注定改穷致富,家境殷实,后半生到了,不是自身转运,就是遇上善缘,能享夫妻福分,日子自然就慢慢富贵起来了,是能笑到最后的人。

总归73年属牛人一生燃尽自身,奉献他人,是很顾家而且很有责任感的人。早年运程不开,辛苦到青年,小时候都没有享过一天福,甚至连父母的疼爱都比别人少,这也造就了73年属牛人过人的坚强与自信,以至于现在人到中年后更懂得敬老疼子孙。而接下来的后半生,73年的属牛人可谓是苦尽甘来,50岁前事业还能再兴旺一回,家财更是与日俱增,生活的变好是实实在在的。

1973年出生属牛的人2018年总体运程:

1973年出生的属牛者今年财运亨通,有财喜可得,置业、结婚是良机,有朋友相帮,外出有贵人,名利双收,凡事如鱼得水,精神也为之一振!今年宜积极进取,所谋必利,投资、合作等均佳。但今年是可胜而不稳之年,故做任何事情皆应先以自己的思维好好分析、作为依归,理应三思方可后行,切勿盲从附和他人的意见,做事谦逊、低调、心平气和方可避免口舌是非、败运,幸今年为劳而有功之年份,虽然初时见有阻碍,事情运度大起大跌,但只要遇难不退,多学多做,加强自己的人际网络,自有一番光景。

大师提醒牛朋友:

吉凶祸福,缘来缘去财来财去,其实都与自己年轻时的努力密不可分的,现在努力学习与工作,将来的命运肯定是会很好的。不管现在牛朋友你的生命多么卑微,你要勇敢地面对生活,不用逃避,更不要用恶语诅咒它。牛朋友只是要多多注意小细节,严防小人,防止锋芒太露,顾及协作共处之道,不要掺合无谓的争端,如此方能够在工作上更进一步。运势年年有变,有吉有凶,了解自己的运势之后,才能未雨绸缪、逢凶化吉、遇吉更吉。

建议你可以请一个【牛朋友专属 守护手链】,并且佩戴在手上或贴身携带。而手链通灵能力强,能够透过,听到你的所愿所想,能够默默地保佑你,度过各种难关,消除各种障碍,化解各种灾难,遇吉增吉,逢凶避凶,达到一生幸福,平安吉祥。

购买

正所谓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不管命运如何,都应该积极向上,奋力前行,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勤劳智慧是改变命运的基石。俗话说的好大财靠命,小钱靠挣,财富七分还是靠自身的努力来争取,但剩下的三分我们也要把握好,譬如虔诚奉请自己的守护佛像,去转变一下运势,天道酬勤加上天助我也,两者结合,方能成功!

为什么说日本经济的衰退1973年就开始了?中国会步日本后尘吗?

本文素材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50年前,日本上映了一部电影《日本沉没》,这部电影以小松左京同名小说为基础,堪称日本电影史上制作费最高的作品。当时,这部影片吸引了约880万观众,而在2006年,它甚至被重新翻拍。

《日本沉没》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以日本的地理、历史、社会、经济、人性和国民性为背景,虽然是虚构的,却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世风和人心。对于1973年的现实社会和经济来说,这部电影似乎预示了一些不祥之兆。

在战后的30年里,日本不仅没有崩溃,反而实现了所谓的“日本战后经济奇迹”,其平均经济增速在1945年到1973年期间一直保持在9%以上。然而,这种经济增长在1973年戛然而止,随后的日本经济增长率急剧下降,一直持续到1986年,尽管在泡沫经济崩溃后,它略有回升,但日本再也没有恢复到1973年之前的经济增长速度。

对于日本人来说,这种情况无疑是一种“日本沉没”的另一种表现。然而,在那个时候,日本依然沉浸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自信之中,没有人能够准确预测未来的发展方向。

然而,如果我们仔细观察1973年的日本经济数据,就会发现潜在的问题早已存在。1972年,日本的实际经济增长率高达11.5%,远远超过美国和英国。但到了1973年,尽管名义增长率仍然很高,但实际增长率却下降到了5.4%。这一年,日本经历了通货膨胀的高涨,CPI高达16.1%,较1972年上涨了三倍以上。食品价格上涨是由于1972年全球性农业歉收造成的,这导致了食品价格的上升,特别是米面、畜牧业产品和蔬菜等领域。与此同时,工业制成品的价格也迅速上涨。

1972年6月,田中角荣在即将担任首相之前,发布了他的政治纲领《日本列岛改造论》,这本书迅速成为畅销书,许多人寄希望于这本书,认为它可以继续推动日本的经济高速增长。然而,这个计划实际上加速了城市化进程,优化了产业结构,刺激了内需,但也导致了过度投资,生产设备过剩,产品积压,最终引发了房地产热。房地产价格在70年代前期达到了高峰,但当时国际形势的变化却给日本带来了严重挑战。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阿拉伯成员国宣布提高石油价格,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石油危机。这一危机对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导致日本工业生产下降了20%以上,GDP下降了7%,经济增长明显放缓。

石油危机迫使日本调整其产业结构,政府提出了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具有较高的附加值,有助于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与此同时,日本实施了宽松的金融政策和减税措施,以促进企业投资和技术创新。然而,石油危机后的日本也面临着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美国多次对日本的汽车和钢铁产业提出反倾销起诉,导致贸易紧张局势。

此外,日本的环境污染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引发了社会的广泛担忧。污染企业的特殊地位和法律限制曾经阻碍了环境诉讼,但随着公害事件的爆发,日本社会逐渐觉醒,开始采取行动。

然而,日本的经济问题并没有迅速解决。在经济高速增长期结束后,日本面临了泡沫经济,房地产价格飙升,但最终崩溃。这导致了长达十年的低迷期,即所谓的“失落十年”。

总的来说,1973年的日本经济波动并非突如其来,而是在前期积累的基础上逐渐显现出来的。这一时期的经济变化和挑战使日本不得不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应对国际

在现代社会,历史常常是一个有趣的参照点,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当下的挑战和机遇。50年前,日本上映了一部电影《日本沉没》,这部灾难片不仅是一部制作费最高的电影,还是一次深刻的社会警示。虽然它以虚构的方式描绘了日本的毁灭,但其背后的社会、经济和政治背景却让人不禁联想到当时的现实生活。

原文中提到,《日本沉没》的成功之处在于,它以日本的地理、历史、社会、经济、人性及国民性为基础,模拟了一场旷世之灾“日本沉没”,虽为虚构,却直指世道人心。这一点非常有趣,因为我们可以将这种模拟灾难的方式视作一种警示,提醒我们时刻关注社会发展的迹象和隐患。

1973年的日本经济形势,正如原文所提到的,看起来更像是一个谶言。在二战后的30年里,日本实现了所谓的“日本战后经济奇迹”,平均经济增速一直保持在9%以上。然而,这种经济增长在1973年戛然而止,随后的年份里,日本一直没有恢复到1973年前的增长速度。这一时期被称为“平成萧条期”,对于日本人民而言,这无疑是一种“日本沉没”。

这个经济转折点的背后,隐藏着许多伏笔。原文中提到了1972年日本通货膨胀的问题,特别是食品价格的上涨。这一问题实际上是世界性的,由于1972年的农业歉收,全球食品价格上涨,而日本也不例外。政府采取了措施提高米和面粉的价格,同时畜牧业产品和蔬菜价格也大幅上涨。这一通货膨胀问题使得日本经济面临了压力。

1973年,日本政府在政策上也有所调整,提出了“列岛改造论”,旨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优化产业结构,并刺激内需增长。然而,这一政策也导致了过度投资和生产设备过剩的问题,最终引发了房地产市场的热潮。

另一个关键因素是石油危机,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导致了石油输出国组织宣布提高石油价格,这对于世界各国的经济都产生了严重冲击,尤其是对日本。日本的工业生产下降了20%以上,GDP下降7%,经济增长明显放缓。这个时期的经济危机对于日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成为了经济转折的一个关键节点。

在面对这一系列经济问题时,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以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困境,但也引发了新的挑战。

原文中提到了日本在经济高速增长期忽略了环境污染问题,导致了严重的污染事件,如水俣病和骨痛病。然而,在经济增长放缓后,日本开始着手解决这些环境问题,推动环境保护立法和社会运动,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另一个有趣的点是,尽管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但民众的社会生活环境却有所改善。这反映了在追求高速增长的同时,社会和人民的生活质量也应该受到关注。这一点在今天的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然后,文章提到了美国对日本经济的挑战,尤其是在汽车产业方面。美国对日本汽车产业提出反倾销起诉,并采取贸易保护措施,这引发了一场激烈的贸易争端。同时,美国政府采取了放弃金本位和进口附加税等措施,对日本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

文章还提到了日本的汇率政策,包括从固定汇率制转向浮动汇率制,以及广场协议的签订,这一系列措施影响了日本的出口和国际竞争力。这些挑战和调整使日本经济陷入了泡沫经济时期,虽然表面上经济繁荣,但实际上存在严重的问题。

最后,文章提到了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的后果,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1971年和2021年日历一样,真的是“50年一遇”?真相来了

网上最近几天流传着一张1971年和2021年的日历对比图,引发了网友热议。仔细观察,在这两年的日历上,日期和星期正好重合,1月1日都始于星期五,12月31日也都结束于星期五。大家在感叹时光流逝、岁月无情的同时,也产生了好奇心:这种巧合难道是50年才能一见的奇遇?

读者李女士回忆,小时候家家都有挂历,那些挂了一年的精美挂历常会被父母小心地收好,送给乡下的亲戚继续挂。“我当时还挺纳闷,用了一年的挂历已经过期了,再挂怎么看日期呀?”销售挂历四十年的金安光老人说,虽然他的顾客中没有人用旧挂历,但他确实听顾客说过,每隔几年就会出现日历完全一样的情况。

记者通过万年历查询后发现,这种巧合并不是相隔50年才会遇到。事实上,除了1971年,1982年、1993年、1999年以及2010年的日历都和2021年一模一样。

知乎天文学领域答主、华南师范大学天文协会发起人温涛介绍,相隔几年的日历是否会重复,取决于两个年份之间相隔的天数是否为7的整数倍。

比如从1971年1月1日到2021年1月1日,一共经过了18263天;18263正好是7的2609倍,同时两个年份都是平年,这就意味着1971年和2021年的每一天都相隔了完整的2609周。体现在日历上,就是1971年和2021年的日历是一模一样的。

事实上,只要每年比7的倍数多出来的天数攒够7天,就会发生日期与星期完全对应的情况。因此,不仅是1971年,1982年、1993年、1999年还有2010年,这几个年份的日历和2021年也是完全相同的。

北京铁路实验小学退休数学老师刘朝阳进一步解释说,其实从数学的角度看,这种巧合更像是一道趣味数学题:假如某一平年的1月1日是星期一,那么同年的12月31日也是星期一——因为平年有365天,52个星期是364天,因此52个7天后,正好是一个新周期的开始。不过对于闰年来说,因为2月多了一天,所以如果1月1日是星期一,那么同年的12月31日就是星期二,下一年的1月1日就是星期三,错后了两天。按照这样的算法,闰年后的第一年,每经过五年后的第六年,日历就会重复;闰年后的第二年和第三年,每经过十年后的第11年,日历才会重复。对于闰年来说,则要经过27年后的第28年,才会出现日历重复的现象。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李环宇 王子豪

编辑:匡峰

流程编辑 吴越

端午 | 迄今关于端午节的最早文字记载

| 上世纪70年代,甘肃居延肩水金关遗址出土了万余枚简牍。其中一枚日历简上,第五栏出现了“重节……”的“历注”。“重午”并以“节”称之,这应该是迄今关于端午节的最早文字记载。

端午节,在中国乃至整个东亚文化圈都有重要的地位。甚至围绕端午属于谁、谁有资格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话题,人们还热闹地吵过一阵。之所以争论不休,是因为端午这个节日本身有许多待解之谜。

首先,端午起源于何时,目前仍不清楚。传世文献中最早的“端午”见于西晋周处《风土记》。这是公元3世纪的文献,原书已经亡佚,幸而这段记录保存在唐人徐坚编纂的《初学记》中:“仲夏端午,烹鹜角黍……”。角黍就是粽子。《初学记》还引到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端午源于祭屈原的传说。这个说法在民间影响甚大,但《续齐谐记》是志怪书,写的都是七夕牛郎织女会、重阳费长房登高之类的故事,可爱而不可信。不少学者认为,端午节起源没有早至先秦,但也不会晚至西晋,毕竟文献中能见到东汉时针对五月五日的祭祀与礼仪。《后汉书·列女传》提到烈女曹娥的巫师父亲在五月五日这天“于县江溯涛迎婆娑神溺死”。同书《礼仪志》说“以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为门户饰”。但这些算不算过节?书里没有明言。

其次,“端午”是什么意思,也有争议。《初学记》等训端为始,将“端午”解释为“第一个午日(或五日)”的。也有人反对此说,认为“端”是“正”的意思,并以端午又名天中节、正阳节为证。或又引《论衡·乱龙》“阳遂取火于天,五月丙午日中之时”,说东汉时以五月丙午日为“正午”。再者,端午与夏至的关系,也是一团乱麻。各种古书记载的端午、夏至习俗多有重合,例如《荆楚岁时记》说夏至吃粽子,《玉烛宝典》说夏至竞渡。今天各地民俗也有纠葛,比如有的地方端午吃鸡蛋,有的地方则是夏至吃蛋。端午为什么和夏至有许多类似的风俗?学界并无定论。以上这些讨论,各有各的道理,然而文献不足征,谁也说服不了谁。

若想推进端午节的相关研究,还得靠新资料。上世纪70年代,甘肃居延肩水金关遗址出土了万余枚简牍。历经四十年的整理,这批资料终于由上海中西书局陆续出版。其中有一枚编号73EJT24:305+497+498A的木简,看似普通,却有着重要意义。

简上的文字是:“十八日:丙申|乙丑|乙未|乙丑|甲[午]重节……|甲子八鬼节|癸巳……”

这是一枚典型的日历简,下半截残损,中段被削去一块,上端完整,原应编于一册汉代年历中。这种格式的年历由31支简组成,第一支简自上而下书写一月至十二月,其后30支简,每简最上端书写日期序数,其下分栏书写与第一简中各月对应的日期干支。例如图中这支简是第十八日,它下面第一行的“丙申”是指该年第一个月的第十八日为丙申日,第二行“乙丑”则是第二个月的十八日,余可类推。

这种年历除列举日期干支外,还会对一些特定的日期添加注释,称为“历注”。现代日历在日期旁标出节假日,正源于此。这支简出现了两个历注,即第六栏的“八鬼节”和第五栏的“重节……”。“八鬼节”即“八魁”,是个古代历书常见节日,学者多有讨论,此不赘述。这里要隆重介绍的是第五栏的“重节……”。从照片上看,“重节”两个字写得偏右,其左或许还有两字。虽然木简此处被破坏,但这个节日的干支日期可以通过前后月的日期推算出来——是甲午,该月的第二个午日。当时历法以寅月为一月,一寅二卯三辰四巳五午,月份也对应午。午月的甲午日被称为“重节……”,“重”的只能是地支“午”,这和重阳节日月重复阳数九的命名方式一致。“重午”并以“节”称之,这应该是迄今关于端午节的最早文字记载。

可惜“重节”后面连字带简都被削去了——不知道会不会是“重节端午”呢?为何会留下这个遗憾,我们稍后再讲,先来说说这则材料的意义。肩水金关的这支木简为端午节的起源提供了新知。经日期推算可知,这份年历的年代为孺子婴居摄三年(公元8年),所以至少在王莽摄政的西汉晚期,西北民间已经有了端午节的雏形。考古发掘的西北日历简数量很多,但此节日仅一见,说明尚不普及。两汉是中国传统节日的“孕育期”,即便当时已十分流行的节日,如伏日、腊日等,日期尚且游移不定,这个原生态的端午节当然更是远未定型了。

这个原始的端午节,用的不是五月五日,而是午月午日,而且是第二个午日。前面将“端午”解释为“第一个五日”或“第一个午日”的说法不攻自破。一个月有29至30天,地支是十二个,所以一个月会有两个或三个午日,其中第二个午日一定在五月十三日至二十四日之间,是正中的午日。“午月的第二个午日”符合“正午”的观念,所以将“端午”解释为“正午”是正确的。

这个日子在汉代宇宙观中有特定意义。之所以选用午月的第二个午日,本质上是在当时的干支纪日历法体系中,以尽可能简便的方式选取一个数术内涵和历法关系都尽可能接近夏至的日期。夏至是天文历法意义上的极阳之日,而地支午则在阴阳五行理论中属极阳,午月的第二个午日是理论模型中的极阳日。以这个日子作为夏至日的替代者,既能做到理论上接近极阳的夏至概念,又能兼顾到历日推算的简便,无疑是一种较合理的设定。这也可以解释为何后世端午与夏至多有纠葛——它们本来就同出一源。

当然,此时端午节远未定型,不排除还有别的择日形式,比如选五月的丙午日或初五日。从现有文献看,端午节逐渐定型为五月五日,大概是在东汉时。从午月午日到五月五日的变化,与历法的变化息息相关。两汉魏晋时期,纪日法发生了重大变化,干支纪日逐渐被淘汰,数字纪日开始兴起,这必然带来选择节日的变化。比如上巳节,本来在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变为三月初三。又如腊日,本来是冬至后的某个戌日,后来固定为腊月初八。端午也经历了同样的变化,由取地支午转为取数字五。

为什么会选用五月五日呢?午和五同音是原因之一,当然还有更深层次的缘由。中国传统历法为阴阳合历,纪月纪日用月亮周期,节气则是太阳周期。二十四节气中,序数奇者为“节”,偶者为“气”,如立春为正月节,惊蛰为二月节,芒种为五月节,等等。由于阴阳步躔不一,节气在各月之序数日期中漂移不定。部分地区大概在由干支纪日向序数纪日的转换过程中对节的选取作了简化——一个朔望月取29.5日,一个太阳月取30.5日,两者相差恰好一日,若正月初一日为正月节立春,则二月节恰为二月二,三月节恰为三月三,依次类推,直到九月节为九月九。后面的三个月大概误差太大,就很少有人算了。这样方便好记,也成就了中国的“重节”传统——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上巳,七月七乞巧,九月九重阳——五月初五五月节也在这一体系内。从历法意义上说,这个日子本质上对应的是芒种而非夏至。这种节的设置,带有明显的阴阳历相互迁就的色彩,体现了中国传统历法中阴阳调和的思想。奇数的节用重节推算方便,偶数的气却不方便,因此也有其他简化方式——例如中秋取秋分所在之八月的中间日十五日。节、气这些概念,老百姓搞不明白,最后干脆都叫节日。

很多文明都有于四季各设一个大节的习俗。现已定型的中国传统大节,春节正月初一、秋节八月十五、冬节冬至——夏节原本应用五月气夏至,但中间经历了复杂的取舍过程,最后定型为五月节初五。不过民间还是保留了节日转变过程中的一些痕迹。比如今天仍有部分地区称端午为重午,说明这个节日曾用午月午日。另外还有一些地区将五月十五称为大端午,以十五日对应中气夏至,这和以八月十五对应秋分类似。

这支日历简为何被削去一块?又为何孤零零出现在肩水金关遗址的探方中?最后,让我们来还原一下这枚木简的经历,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居摄二年年末的一天,肩水金关的烽火台下。驿马带来一块木牍,交到一位戍卒手中。这是一份官方颁布的“历朔”文件,内容是第二年各月初一日的干支。该做年历了!戍卒取出31支划好格子的木简,先在第一支简上写下月份,再在随后每支简端写上日期,然后依照各月朔日干支,依次推算,写下各月各日对应干支。写好日期,接下来写历注。比如正月以寅日为“建日”,就在正月每个带寅的干支日下写个“建”字。再比如夏季甲子为“八魁”,就在四、五、六三个月中找到干支日甲子,在其下写上“八鬼节”。写到“重节”了,从上至下数五栏,五月午月,再数第二个午日,甲午……写好了。戍卒拿出绳子,打算把年历编起来。突然,他意识到了一个错误——居摄三年是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闰正月,所以后面的月份顺延了——第五栏不是五月午月,而是四月巳月,节日应在下面一栏,并且不是十八日甲午,而是二十四日庚午。日历已经抄了那么多,全部扔掉太可惜。不过还好,只需替换十八日这一支简。于是他抽出这支错简,将抄错处用削刀毁坏,掰断,随手丢在了烽火台旁的垃圾堆中……公元1973年,一个晴朗的日子,一群考古队员来到烽火台的废墟下。重重堆积的沙土被揭开,这枚木简静静躺在这里。一位队员小心翼翼地捡起了它。在它沉睡的日子里,人间已经度过了一千九百六十六个端午。

作者:程少轩

编辑:任思蕴

来源:2016年6月3日《文汇学人》,原题为《肩水金关汉简中的端午节》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