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命理

东北坟地风水图解大全(坟地风水图解大全)

东北坟地风水图解大全(坟地风水图解大全)

我们所说的坟、墓、冢、陵究竟有什么区别?看完涨知识了

中国历史五千年以来,孕育出无数灿烂的文明,而其中还包括神秘奇特的便是丧葬文化。

自古以来,中国人都认为死亡是人生大事,因此对于人死后也是极为重视的,而中国传统讲究五行八卦,风水龙脉。因此在已死之人的丧葬礼仪上,就有诸多不同的讲究说法。

最简单最普通的丧葬习惯,便是在墓穴中放入死者生前喜爱的物件,再复杂一些的会算好风水地段,冢内放入华贵的陪葬品,而一些有钱有势的人则会设置更加奇特的陵墓,比如说为一个人建筑多个陵墓,用来混淆视听。

再比如为了找到所谓风水宝地,便会将这个人的陵墓想方设法的放置在难以企及的地方,像其中有些人算到某片海域是个风水宝地,那在海中如何修建陵墓呢?于是他们就先将陵墓修在船上,将船驶到指定地方将船砸破,以沉船为墓。

而我们对于墓也有多种叫法,如坟、墓、冢、陵。虽然它们都指死去之人所埋葬的地方,但这么多种区别叫法,它们之间又有什么不同呢?

坟、墓

现在我们通常是将“坟”和“墓”,合在一起称为坟墓,但其实两者也有区别。

埋葬死人之地,筑土为坟,穴地为墓,这便是在说,坟是指的高出地面的土堆,而墓则是平与地面的。

一般来说坟是最为简陋的一种,多是普通的老百姓用的,对于坟墓的要求不太高,也没有什么陪葬品,通常只能将草席一卷,入土为安,在上面堆起一个小土堆,表示这是一座坟。

而墓则稍稍比坟要好一些,墓与坟相比,首先它没有高高隆起的土堆,它放尸体的地方主要是地下的墓室,且一般配备棺材,墓的选址也会精挑细选,下葬的时间也会先让人算好,甚至会专门请人修筑墓碑。

但坟和墓的区别还有一种说法,说在商周时,纣王将比干挖心,而后面武王伐纣,就下令将比干的坟墓加高,以此来表示比干死不瞑目。所以也有人说,含冤而死的人就要在他的坟墓上堆出高耸的土堆。

当然,随着后来人们生活普遍提高,坟与墓也被我们合成了一个词语,坟墓。

冢,高坟也。——《说文》冢的本义便是指,高而大的坟。如今我们所熟知的冢,例如诸葛亮衣冠冢、曹操七十二疑冢。因此可见,冢的规模是比坟墓大很多的,而且多数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修建的,并不是平民百姓所能企及的。

而所谓衣冠冢,多数是为征战沙场的将士军官所准备的,战场上人数众多,若是战死,尸体一般找不回来。所以就会将死去之人留下的衣物,来代替本人下葬,所以被称为“衣冠冢”。而衣冠冢内没有尸体,但陪葬品却不会少,因此衣冠冢也成了盗墓贼的首要目标。

冢的规模已经是很大了,因为它一般是王侯将相才能修筑,但陵却比冢的规模还要大很多。

陵的本义是“翻越大山的意思”,而这个字是作为皇帝的坟墓所专用的。古时候都认为天子的运势,便代表着国家的运势,因此对于皇帝的埋葬之处可以说是费尽心思。

我们一般说陵都会说;皇陵、陵寝、陵墓群,由此可见陵的规模可以说无人能及的。规模大的皇陵堪比一个大型的宫殿,为了彰显皇家的威严,自然也有数不清的奇珍异宝用于陪葬。

更为凶残的还会用活人进行陪葬,为了防止被人偷盗,通常还会在陵墓中设置无数的机关陷阱。

一般一个皇帝的陵寝会在他还在世时就开始修筑,据说为了配得上皇帝的身份,大多数的皇帝都会挖山做陵。我们熟知的秦始皇陵,就是依于骊山,秦始皇陵规模之大,我们至今也没有将其完全挖掘出来。

而秦始皇陵里,还有着“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可谓气势恢宏。

这些便是几种叫法之间的不同了,但除此之外,在墓葬上还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神秘说法,虽然随着土地的开垦、火葬的兴起。如今已经没有了多少墓葬的文化,但我们依旧能从一些史料记载,和小说作品中窥见这独特文化的神秘面容。

农村“办白事”,立碑讲究多,故、显、考、妣及三不立,啥意思?

生活在农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的外流,很多古老的传统渐渐消失,但是,很多地方的农村,丧葬习俗却延续了古人的传统,虽然,受移风易俗影响,农村丧葬习俗也逐步简化,但是,很多传统的仪式依然延续,比如说,老人故去,大致仪式分为,烧到头纸、告庙、报丧、扯孝帽、设灵、拉菜单、泼汤、破土、吊唁、摔老盆以及路祭、圆坟、烧七等等!

当然,农村办白事,多延续古人的传统,但是,各地风俗不一,仪式也多有不同,而在丧葬仪式中,“落葬”完成后往往会立碑,墓碑上多刻有“故、显、考、妣”之类的文字,很多人不明就里,其实,这也大有学问!

据村里老人说,所谓“考、妣”指代立碑人的父母,在古文记载中,诗经尔雅中有云,“父曰考,母曰妣”!因此,父亲过世多使用“显考”,“显”有显赫、显著的含义,是子女对于父母的尊崇,多彰显父母的德惠,另外,“显”字的使用部分地区也有不同的习俗,有些地方只有逝者之后,家族中没有更高的辈分的“生人”,才能使用!而“先”和“故”字则一般,指的是老人逝去的现实!

当然,对于立碑,各地也有不同的习俗,如今,很多地方的农村,老人故去也鲜有立碑的现象,立碑多为祖先而设,不过,有些地方也会为逝去的老人立碑以示忠孝传承!

但是,立碑也有很多的讲究,有些地方立碑有“三不立”的说法!

据村里老人说,在古代有“三不孝”,其中“无后为大”,倘若不能生养,往往会通过“过继”的方式,但是,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早已没有了这种说法!但是,立碑也有新的讲究!

所谓“三不立”!其一、年幼以及死亡年龄不超60岁不能立碑!年幼夭折的孩提,白发人送黑发人,不能立碑。有些地方认为,按照天干地支等思想影响,人的年龄每60年为一甲子,年龄不及60岁而逝去,不能谓之高寿,也多不立碑!

其二、对于非正常死亡的!在民间,讲究“寿终正寝”,而对于非正常死亡的人,比如说因灾祸、疾病以及横死等因素死亡,不能立碑;

其三、后继无人的不能立碑!人死如灯灭,但是,为了传承孝道,生人会给逝者立碑,以此来告慰后人,因此,俗话有“坟地照向子孙”的说法!而立碑最为重要的原因是反映子孙的传承有序,而对于后继无人的人,自然也就没有立碑的用途!

综上所述,在农村,丧葬习俗虽多有不同,但是,各地仍有立碑的习俗,对于立碑的讲究,不仅体现在墓碑文字的书写方式上,还体现了慎终追远的孝悌文化。而对于立碑“三不立”的说法,各地也多有不同!不过,总体来看,立碑是后人对于先人的追思,是一辈又一辈人对于“根”的传承,是孝道文化中的最为重要的表现方式!

农村“办白事”,立碑讲究多,故、显、考、妣及三不立,啥意思?对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以上为笔者个人观点!

东北王张作霖墓地实拍:破败荒凉,张学良至死没能祭拜,抱憾终身

张作霖,字雨亭,奉天海城人,奉系军阀首领。1927年6月18日,张作霖在北京就任北洋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1928年6月4日,当张作霖在乘坐北京返回奉天专列时在皇姑屯附近的京奉、南满两铁路交汇处桥洞时,被日本关东的炸弹炸伤,当日逝世,享年53岁。照片中是身穿大帅服的张作霖。

由于张作霖去世的突然,所以在其生前没有修建墓地。葬礼结束后张学良决定先将父亲灵柩停灵,等陵墓修好后再将父亲风光大葬。于是奉天大帅府差风水先生遍寻整个东北,最终选择了抚顺县东部沈吉线铁背山站附近,在这里修建了元帅林。照片中是张作霖墓园的正门。

张学良为了厚葬张作霖,就在铁背山站附近修建了元帅林。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寇侵入沈阳,元帅林被迫停工,张作霖安葬元帅林一事搁浅。由于考虑到日本人日后搞清算或挖墓掘坟,因此张作霖的遗骸一直未得迁葬于此,后葬于锦县驿马坊辽宁锦州市凌海市石山镇南驿马坊村。照片中是张作霖墓园的大门,在墓园的大门两侧各有一个门柱,在门柱面刻着正楷宋体楹联一副:佳兆千秋开驿马,孝思百世仰慈乌。

1937年吴廷奎和张作霖妹妹的儿子重孝护灵,将张作霖的灵柩由沈阳用火车运到羊圈子车站,再由人抬到驿马坊茔地与其妻赵氏合葬。当时张作霖的姐夫吴永恩在驿马坊主持迎灵安葬仪式。迎灵安葬仪式非常隆重,当时的伪报纸报道了这一移灵事件。照片中是张作霖墓园里64米的甬道,从照片中可以看到甬道两旁的果园里长满了杂草。

这墓园原本是张作霖自己选定的祖坟,他的亡母以及原配夫人赵氏,都葬于此地。据墓园旁驿马坊村村民介绍,张作霖墓园西面正对着三座山,分别叫马鞍山、印山和猴山,暗合古人"马上封侯"、"封侯挂印"的寓意。这张照片中是墓体破损的张作霖墓。

张作霖墓园在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土地改革、“文化大革命”以及风剥雨蚀,墓园里已是杂草丛生,一片荒凉。除了两甬座碑外,其它建筑大都已经倒塌毁坏。照片中是张作霖墓园旁边田地。

建国后期张作霖墓园在辽宁省和锦州市政府3次拨款、3次修缮,张氏墓园愈发显得肃穆森严。 张作霖墓园业经地方政府大力修缮的消息很快传到海内外,张氏后人深深感谢地方政府对张家墓园的修缮。据知情人士透露,上个世纪90年代少帅张学良也曾打算回国扫墓,但因种种原因未能成行,所以扫墓便成了张学良终生抱憾的事了。照片中是张作霖与夫人的墓地。

照片中是元帅林张作霖两座无字墓碑。元帅林国家公园位于辽宁省东部抚顺市区东38公里处,地处大伙房水库东北岸张作霖空墓陵区,是张学良夫妇及张作霖五姨太等人为其父张作霖修建的陵墓,陵园坐北朝南,由方城、圆城、墓室三部分组成。 元帅陵的全部工程虽未竣工,但建成部分已可观其概貌。

大帅林按照过去皇帝登基就位始修陵墓之例,以北陵为模式,从北平西郊石景山隆恩寺以及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七子阿巴太等人的墓地运来一些石马、石狮子以及翁仲等62件。建筑风格沿袭了历代帝王陵园习俗,又有中西结合的新意。因上世纪50年代当地修建水库,很多建筑大都不复存在,目前只剩下一些遗迹。照片中就是空无一物的张作霖墓冢。

坟、墓、冢、陵四者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看完后涨知识了

“发丘印,摸金符,搬山卸岭寻龙诀。人点烛,鬼吹灯,勘舆倒斗觅星峰。水银斑,养明器,龙楼宝殿去无数。窨沉棺,青铜椁,八字不硬莫近前。竖葬坑,匣子坟,搬山卸岭绕着走。赤衣凶,笑面尸,鬼笑莫如听鬼哭。”

在天下霸唱的系列小说《鬼吹灯》中有四大盗墓派:摸金校尉、发丘将军、搬山道人以及卸岭力士,以摸金校尉胡八一为首的小队从精绝古城到海底古城一路探险,也揭开了属于地下故世界的神奇面纱。

多数的“墓”都有各种奇珍异宝作为陪葬品,他们的存在也衍生出来盗墓贼,说起我国历史上盗墓鼻祖,那必然是魏武帝曹操,他组织的“阴兵”昼伏夜出,专门研究盗墓,也就是《鬼吹灯》里面的发丘将军。

我国古代的埋葬方式除了“墓”还有“坟”、“陵”、“冢”,那么这四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盗墓贼最爱的是哪一个?

一“土之高者谓之坟”

古代的“坟”是一个高高的土堆,“坟”也是最不受盗墓者盗墓的地方,因为“坟”的埋葬者通常是百姓。

古代的棺材最便宜的也得五两银子,相当于上千元人民币。

但那个时候的老百姓靠着仅有的几亩地或者简单地摆摊度日,五两银子对他们而言就是天文数字,生活都勉强度过,何况给自己买口棺材。

为此绝大多数的百姓死后都是家人用草席或者类似于草席的东西包裹住尸体,选择一个荒山就埋了起来,就是一个高高的土堆,也就是“坟”,一个连棺材都买不起的老百姓哪有什么奇珍异宝,盗墓贼自然不愿意前往。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将“坟”和“墓”放在一起使用,但其实,“坟”和“墓”并不一样,“坟”是高高隆起的土堆,有的土堆会有一个毛笔写的牌子,有的土堆甚至连牌子都没有,但“墓”却是实实在在有石碑的。

二“墓而不坟”

“墓”的埋葬者是士大夫,墓地是与地面同高的,通常来讲,“墓”的旁边会立一个石碑,用石材做成的平台上会记录死者生前的经历,士大夫的“墓地”与“坟地”的选择也不一样,“坟地”是随意找一处荒山野岭,但士大夫的“墓地”却是精挑细选的。

士大夫生前都会找风水大师看风水,选择一块好的墓地安葬,一方面是这里的风水不会与自己犯冲,保佑子孙,另一方面也是想要有个好一点的安葬之地。

士大夫的死称为卒,一般士大夫死后会放在提前买好的棺材里下葬,棺材的木材越贵,也就证明这个死者的社会地位越高。

士大夫社会地位的高与低是同科举考试挂钩,“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古代社会,寒门子弟想要摆脱贫穷的生活状态,唯一的一条路就是参加科举考试,考取名次。

虽然出身比不上世代富贵的“公子哥”,但凭借着读书能谋个小文职生活,有声望,有名誉也足以支撑自己的生活,当然,生活的质量肯定要比普通百姓高。

士大夫的权力虽然没有诸侯或者皇室成员那么大,但是士大夫的地位也是很高的,像宋朝苏辙、唐朝诗人白居易都属于士大夫的典范。

苏辙是苏轼的弟弟,苏辙18岁参加科举,获得进士,他的哥哥苏轼是宋朝时期极有名誉的诗人,但苏辙的文采并不比苏轼差,丝毫不逊色于苏轼。

但苏辙的仕途路并不顺利,为救哥哥,五年都没有升官,宋徽宗继位后,苏辙也没有得到重用。

因此士大夫满腹诗书经纶,这也是成为许多高官出谋划策的军师的原因,这也证明士大夫的地位要比普通人高,安葬的规格自然也要比普通人好。

三“高而大的坟”

“高而大的坟”说的是“冢”,它的主人的地位要高于士大夫,也就是诸侯和有声望的贵族,“冢”的建造十分高大,除了有记录生前经历的石碑以外,还包括很多珍宝作为陪葬物,这也是盗墓贼对“冢”喜爱的原因之一。

魏武帝曹操是一个拥有专业盗墓的队伍“阴兵”的皇帝,他手下的这支队伍专门研究盗墓之事,曹操本人对盗墓也很是了解,他清楚地知道盗墓贼喜欢偷盗什么的墓。

为此,他在自己生前就想好对付后世盗墓贼的方法,为防止盗墓贼惦记自己的陪葬品,曹操便建立七十二疑冢用来迷惑盗墓者,但这七十二疑冢究竟是否存在还有待考究,毕竟曹操的遗令上明确要求不要厚葬。

但并不是所有的贵族、诸侯都可以建造“冢”,古代社会想要建“冢”是很严格的,不仅要有声望还要有功名才可,最著名的“冢”还得是霍去病。

“冢像祁连山”说的就是埋葬霍去病的“冢”,高大的石碑记录着霍去病生前对汉朝的功名,附带着整个“冢”还带有楼梯和台阶,规格要大于很多贵族,也足以见得汉朝对霍去病这名猛将的重用。

由“冢”联想到“衣冠冢”,那么“衣冠冢”究竟是为谁而建立的?

“衣冠冢”的埋葬者是那些为国捐躯、无法寻回尸体的将军,他们为国献出自己的生命,但因无法找回尸体,思念他们的家属就用死者生前的衣服、物品为其建立衣冠冢。

衣冠冢也是吸引盗墓贼的,衣冠冢里虽然没有尸体,但却有很多死者生前使用的东西,毕竟是将军级别的,陪葬物品自然是少不了的。

二十世纪以后,衣冠冢的埋葬者多数是牺牲在战场上无法寻回尸体的英雄,很多烈士四分五裂,没有遗体也没有遗憾只能选择衣冠冢的方式来纪念他们。

在辽宁抚顺三里桥的苏军烈士陵墓里有一个墓群,这个墓群都是抗美援朝时牺牲在我国的苏军飞行员,他们与战机共存,战机毁灭后,他们的遗骨也无处可寻。

2023年1月27日,肖思远烈士的战友“带着”肖思远烈士的弟弟肖荣基到康西瓦烈士陵园看望肖思远烈士的衣冠冢。

2020年6月,中印边境加勒万河谷地区爆发冲突,肖思远在激烈的战斗中突出重围,但又义无反顾营救队友,直至被冰河淹没。

四“九五之尊”的高级安葬

皇帝被称为“九五至尊”,他们的陵墓规格也是最高级的,也就是“陵墓”,陵墓是盗墓者最喜欢的地方,皇帝死后不仅会陪葬大量的金银珠宝,皇帝本人的身上也会带着极其贵重的物件。

但是偷盗陵墓也是危机重重,为了防止盗墓者偷盗,有的陵墓会设置各种各样的机关,让盗墓者知难而退。

“陵”意为攀登到高山之上,这里的“高山”指的是天上,皇帝是真龙转世,九五至尊,拥有着高贵的身份,皇帝离世叫“驾崩”,意味着皇帝死后是要回归天上,这是件震惊天地的大事,这也就是为什么要举国哀悼的原因。

但是“陵墓”除了是皇帝安葬的地方以外,还有皇帝的七十二嫔妃,皇帝的正宫皇后死后是要与皇帝合葬,其他的嫔妃要么是葬在妃子陵,要么是成为皇后的陪葬。

为此皇陵的规模很是宏大,陵寝、陵墓加上陪葬的,可谓是四种安葬规格里级别最高的一种,“陵”规模是否宏大还要看当时皇帝的统治。

封建统治越增强,皇陵修得越高,也就越宏大,皇陵也从另一方面代表着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权力越高占地面积也就越大,陪葬物也就越多,但也有皇陵的陪葬物极少的。

北宋以薄葬为主,在礼义廉耻观念的影响下,北宋皇陵的陪葬物并不多,这也是盗墓者绕着北宋皇陵盗墓的主要原因。

墓葬群级别最高的还得数秦始皇陵,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的皇陵依靠骊山,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皇陵,里面的珍宝数不胜数。

但到现在为止,秦始皇陵的“大”还是个未解之谜,考古专家也只挖掘出秦始皇陵的一角。

秦王政元年,秦始皇打造巨大皇陵,这座皇陵从动工到完工长达39年,耗人力72万,整个陵墓有象征着咸阳城的独特设计,也有各种各样的宫殿,最壮观的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兵马俑,豪气蓬勃,象征着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权力和地位。

结语

这么看来“坟”、“墓”、“冢”、“陵”四大安葬规格中,最受盗墓者欢迎的还得是“陵”,它也是最高级别的安葬规格,但其实安葬规格的实质是等级制度的体现。

从安葬的主人来看,“坟”为普通人,“墓”为士大夫,“冢”为诸侯和贵族,“陵”为九五至尊的天子,足以见得封建等级制度一直贯穿着整个封建社会,渗透到古代人们的生活。

风水师在线“寻龙点穴”墓地乱象为何“久治难愈”?

来源:经济参考报

豪华墓超标墓仍在售卖 风水师在线“寻龙点穴”

墓地乱象为何“久治难愈”?

随着殡葬改革的推进和法律法规的完善,各地经过多次摸排,查找、整改了一大批豪华墓、活人墓等违法违规现象。但《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个别地方仍在公然售卖占地百亩、售价百万的豪华墓,占地超标的墓地还披上了“亲情”的外衣。一些地方墓穴占山毁林,也有的通过网络售卖,隐蔽难查,还有所谓的大师在线看墓穴风水……

多位受访人士表示,从根本上整治墓地乱象,需要加强部门联动,探索第三方暗访、评测等手段,加强对殡葬服务机构经营服务行为的事中事后监管。

超标墓披上“亲情”外衣

《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在西南某省一个地级市采访发现,这里占地面积超过100亩、售价过百万的墓地正在售卖。

据一位销售人员介绍,这个公墓总占地面积2300亩,总投资10.2亿元,共有40万个双墓地,能够下葬80万人,是省里最大的经营性公墓。这位销售人员说,目前正在卖的是裸地,买主买下后可以根据需求选择适合的墓碑,单个墓地面积从几平方米到160平方米不等。

这位销售人员指着一块覆盖草坪的墓地说:“这块已经卖出去了,这也是我们打造的样板墓地,我们在卖出去的墓地上放一块刻石,表示它已经有了主人。”记者看到,该销售人员介绍的这块墓地占地面积超过100平方米,被开发商用小型植物划分界限。在这块已经卖出去的大型墓地两边,还有数块大小相似的墓地被划分开。

一块占地面积150平方米左右的墓地报价近190万元,销售人员还极力推荐“亲情墓”。销售人员指着一块空地说:“这是我们公司推出的亲情区,一块大型墓地上,买主可以自主选择下葬的人数,但是这样的地块不能超过12个人,下葬一个人也是可以的。”

除了大型“亲情墓”之外,记者发现,在这个公墓,占地面积在10平方米左右的墓地也不在少数。据介绍,这里很多墓地设计成双人墓,买主也可以下葬单人,这样一块墓地的占地面积就能够宽松许多。

“风水宝地”网上售卖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闲鱼平台上搜索“墓地”,出现了全国各地数十个卖家的相关信息。记者随机找了几个卖家,他们均表示出售的是“自家地”,“村里同意,可建墓地”。

一位来自山东枣庄的卖家声称:“位于卓山公墓北邻,很多人已经买了。我们周围的地都卖完了,都是做墓地用的,村里同意的。”当记者问及价格,她回答“一亩10万元,单人墓3万元”,并热情邀请记者“上门查看再商谈”。

一位广西南宁的卖家拍摄了墓地所在的环境视频,记者看到,青山环绕、树木成林,风景非常优美,被卖家称为“上等风水宝地”,“单人墓价格2万元起”。当记者表示担心“被查处”时,卖家回答:“你的担心多余了,已经有很多人买下来了。”

一位来自广西来宾市的卖家,提供的墓地种类多样,有的是山林,有的是田园,还有的是山洞穴位。当记者询问地的属性时,卖家坦然回答“这不是自己家的地,而是国家的山,可以葬坟,没人管的”。在卖家发的多张照片中,标注了墓地“穴位”“出水口”“深水潭”“去水”“来水”等风水术语,还手绘了部分葬墓风水图,与部分意向买家探讨“龙脉”“霸王卸甲”“水破天心”等风水术语。

记者看到,在一个配有所在地高空俯视图的“风水宝地”宝贝页内,当有人问“这是什么地方?”卖家回答“这个地别人要了,你需要的话可以上门帮你寻地”“外地的要寻地私发地址给我”“现场点穴,价格私聊”。

整治面临重重困难

不久前,西南某省进行过一次违规私建墓地、豪华墓和活人墓专项摸排工作。当地民政部门发现,部分地区仍存在违法违规私建墓地、豪华墓和活人墓的情况,且主要集中在偏远的乡镇、农村。

在中部某省农村销售花圈纸扎的一位店主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除了公开的业务范围,他还能帮人介绍买卖墓地。“周边山上荒地、耕地都有。”这些土地都是附近村民的耕地,一亩地售价在3万至4万元,可以作为墓地使用,每年清明节前后都有不少外地人来咨询。记者在多省走访发现,一些墓地公然售卖活人墓。多名销售人员表示,只要交钱就可以买到。

基层民政人员表示,一些人迹罕至的野外公共领域,也成为信奉风水人士手里流转的“墓地”。这些地方往往环境优美,且不属于集体经济,无人看守。一些“风水师”依据“买主”要求野外寻地,要价根据位置的“风水”好坏,从几万到几十万元不等。他们为了追求“风水阴宅”,在这些自然环境中建墓、下葬,将公共环境变为私人牟利,不仅破坏了自然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记者采访发现,部分地区仍存在违法违规私建墓地、豪华墓和活人墓的现象,这一方面是由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物质上的富裕引起了一系列的攀比风,加之受到传统丧葬陋习的影响,农村隆丧厚葬、轻生重死的情况尤为突出;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带回一些丧葬陋习,加之攀比心理,违法私建逐渐出现。比如,上述西南某省的一个县整治拆除的“住宅式”墓地,基本都是外出务工人员家庭违法私建。整治对象家庭宗族势力影响较大,其普遍认为是在自己的土地上建墓地,投入也较大,不愿意拆除,给整治工作带来难度。

一纸“整改通知书”难解顽疾

一位受访民政部门人士表示,民政部门基本只能管已知的公墓、骨灰堂等,但是很多乱搭乱建公墓地处山林,涉及林业、国土等部门,仅依靠一个部门很难解决到位,需要加强部门联动,进行日常巡查。

中部某省民政厅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民政部门有行政执法权,但是没有强制执法权。比如,遇到殡葬违法事件,民政部门能做的仅仅是批评教育,下达行政整改通知书,很难解决实际问题。

基层民政部门相关人士表示,各地整治墓葬乱象,要分类治理,稳妥推进,逐步减少问题存量,挂牌督办直到问题解决为止。比如,针对涉及农村硬化大墓、活人墓等问题,要加强宣传教育,把握节奏,逐步分类治理。同时,又要挂牌督办,稳步推进。针对公然售卖豪华墓、占地毁林等问题,地方政府要高位推动,由当地党委政府制定工作方案,协调多个部门,以“零容忍”态度,坚决依法整治,从重从快彻底解决。

“引入第三方力量,加大对执法检查的抽查。”中部某市一位民政局局长建议,探索试行第三方暗访、评测等手段,加强对殡葬服务机构经营服务行为的事中事后监管,及时查处各类损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行为。

贵州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相关人士建议,加大对群众殡葬移风易俗的引导。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强化殡葬文化宣传,积极推行殡葬习俗改革,将整治硬化大墓、活人墓与乡村人居环境结合,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同时,具体工作中要注意疏堵结合,既要大力整治“住宅式”等违法违规私建墓地,又要加大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力度。(记者 魏飚 蒋成 谢樱)

殡葬专业学生晒课表 含墓地风水知识 建议不要冲动报考

视频加载中...

(来源:齐鲁晚报·果然视频)

编辑:刘亚妮

责编:刘兴存

审核: 常毅博

总监制:涂文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