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目录一览:
香港作词人“林夕”港独实锤!曾写《北京欢迎你》,竟然是叛徒
创作不易,可以的话麻烦点击一下右上的关注
你的关注我是创作最大的动力,我一定用最优秀的文章来回报你的关注!
近日
陈奕迅广州演唱会被紧急叫停
官方给的解释是提供的歌单有问题
但是聪明的网友们
懂的都懂
真正的原因就在于
陈奕迅的御用作词人“林夕”港独身份实锤
疑被封杀!
对于林夕的种种“港独”行为
我们可以从一些蛛丝马迹中得知
逃亡英国的乱港分子头目罗冠聪
黄之锋 罗冠聪 周庭
近日多次在社交媒体上宣称自己仍在英国
心系香港
居然得到了香港作词人林夕的回应
你没看错
就是那个给张国荣写
我就是我
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给王菲写
相聚离开都有时候
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
为北京奥运会写
我家大门常打开
的那个林夕
林夕把《约定》改了词
跟罗冠聪来了个隔空对唱
就算你去过胸怀不敌天气
你的敌人都可认得你
还记得当天抗争多难挨
仍未忘跟你约定心念没有死
林夕的复杂性
是香港流行文化乃至整个香港社会复杂性的一个缩影
林夕他的港独言论在内地曝光后
仍有不少人为他说情
林夕这个笔名来自他看红楼梦时
受梦的简体字的启发
他的词作
大多是中国传统诗词
婉约派情绪的延伸
他为天龙八部写的难念的经
其中所包含的佛理
和中国传统文化译曲
被网民推崇为其最经典的词作
然而
林夕最终走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
林夕经常在苹果日报的专栏
撰写称本土立场的文章
批评嘲讽内地的人和事
受港独追捧也常被网媒转载
在2020年的七一香港回归纪念日上
林夕发表文章
嘲讽那些庆祝不再被英国殖民
可以做回堂堂正正中国人的港人
他说:
“我尊重却不认同他们的天真”
不仅如此
他还在文中狂言
“你高唱了我是中国人之后
就轮到唱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了”
又指
“一国吞噬了两制,回归变成港殇乃历史的必然”
进一步否定一国两制的政策
实际上
林夕一直参与着政治相关的运动
而且从香港移居到了台湾
2014年非法占中期间
林夕为声援参与占领的学生
和罗晓彬共同创作歌曲《撑起雨伞》
该歌曲由何韵诗、黄耀明、叶德娴、谢安琪、卢凯彤
等一众港独歌手共同演唱
10月4号
林夕亲身去到中环集会上形容
此次战争运动结果可能是徒劳无功
但是已经播下种子
这种子会一直传开
将来或者再聚
这一些就不是徒劳无功了
那时候的他
就在为之后的
各种反正乱港活动做铺垫了
同年12月
林夕应港独周刊《100毛》邀请
登上该杂志的封面
并在内文中表示撑学生
赞扬他们
后生运动
无畏无惧
2019年又有林夕的身影
他与台湾的灭火器乐团
共同创作一曲《双城记》
来暗讽香港
歪曲逃犯修例是“送中条例”
比二十三条还要恶毒
在采访中他也毫不掩饰自己的立场
表示不会违背自己的初心
还认为自己被内地下架音乐
被节目除名是一种光荣
2020年的6月
定居台湾的他
不仅出席台独组织
还再次为港独创作歌曲《自由之夏》
以纪念“反修例”风波一周年
一位熟悉林夕的老师
这样总结林夕的爱国与港独
林夕所代表的一类香港人
他们希望的不是一个中国的香港
而是一个香港式的中国
他们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
却不认同内地的政治体制
内地突飞猛进的发展
却没有按照他们所设想的模式来走
这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
由不认同体制到不认同国家
到希望以港独来自守
无论是曾被视为左派的黄秋生
还是自由派的林夕
最后都在这一条路上殊途同归
老师说
这些人对待内地人最热情和气的时候
是上世纪的90年代初
有很强的自豪感和优越感
他所接触的林夕
跟很多香港人一样彬彬有礼
但可以感觉到他心里对内地的看法
虽然很谨慎的从不表现政治观点
但可以感到
他内心的深度不信任和不服气
林夕走红于香港流行文化最旺盛的时期
这种旺盛的场面
实际已是内地张力向香港辐射的结果
随着内地改革开放的进程
香港的影响力
很快被融入到
整个大中华崛起的庞大势头中去
香港流行文化圈需要做出选择
要么北上彻底融入
要么选择日益强调本土
在这个过程中
香港流行文化经历了一个很大转变
把政治当流行文化来玩
做政治人物才有流行性
艺人也成了政治对抗的玩家
林夕说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
的确
没有哪一个人的生命会永生不灭
但我们的祖先在这块大地上
已经延续了几千年
大家作为炎黄子孙
如果对自己的祖国都没有认同感
而是选择做“汉奸”
那即使你再有能力
再有才华
也只会成为丧家之犬
受尽14亿国人的唾骂
和祖宗的唾弃
要做“港独”?
那就拿着你创作的3500首歌滚吧
拜拜了你
如果觉得小编写的还不错
麻烦给个小小的赞支持一下!
谢谢
当年没人给张学友写歌,无奈亲自写下这首
跟大家介绍过很多关于张学友的事情,如果有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这些文章。歌神这些年来,一直都在坚持音乐,很少看到张学友做其他的事情,所以我们很少看见张学友活跃在乐坛,不过歌迷已经习惯了。张学友踏进乐坛开始,就已经做好准备了,平时除了唱歌就是在家里,十足的好男人,只是话说回来,今天要介绍的是,当年没人给张学友写歌,无奈亲自写下这首,结果红了18年零差评。
张学友是四大天王中的一位,知名度和国名度非常高,他唱的《吻别》,就让他得到了“有风吹过的地方,就有张学友的歌声”。而且张学友早在十几年前,拿下了金针奖,是四大天王中唯一的一位。张学友作为乐坛中殿堂级的人物,这些年来有合作过很多出色的幕后音乐人,比如林夕,前段时间大火的《烦恼歌》,就是林夕写给张学友的。可是张学友也曾有过无人为他写歌的情况,恰逢千禧年四大天王的时代已经不再,有谢霆锋、任贤齐、周杰伦等人崛起,所以张学友就没有受到多大的关注,可是歌神不会就此消沉。
他也早就想好了要转型,所以张学友就抓住了这个机会,没人为他写,自己就尝试着写了一首《似醉还未醉》,不过仅是作曲而已。然后手机在专辑《天下第一流》中,是张学友用了一年的时间才完成的。《似醉还未醉》听起来,跟歌名差不多,张学友有点慵懒和颓废,还有点迷离,最后这首歌用在了《酒是故乡醇》电视剧作片尾曲,不得不佩服张学友,能唱好悲伤的《吻别》,也能唱好特别的《饿狼传说》。虽然当时写《似醉还未醉》,是自己逼迫自己写的,可是现在来看已经成为了一首金曲。
而且距离这首歌发表的日子,已经过了18年,可是还能听到在传唱,甚至一直都是零差评,所以这就是张学友的实力。也希望大家能够更加的了解张学友,知道他音乐背后的故事,毕竟一首歌的发表,背后是需要很多人的努力和配合,只是你们怎么看呢?
来源:小元容
港乐十大金牌作词,黄伟文无缘榜单,林夕未入三甲
上个世纪80、90年代,伴随着一批巨星的涌现,香港娱乐行业迎来了全面发展,港影、港乐、港剧,引领华语娱乐圈近20个年头。
“二王一后”、“四大天王”是港乐80、90年代最知名的两个符号,除此之外还有“四大天后”、“歌神”、“歌隐”、“男女歌霸”这样的专有名词。
其实光鲜亮丽的是这些天王天后,但离开词曲创作者好的作品,这些王与后也没办法巩固自己的乐坛地位。
今天,走进港乐,走进港星身后的制作团队,一起来感谢香港乐坛十位知名词作家,来欣赏他们为华语音乐所创作的经典篇章。
10、简宁
在这个名额的选择中,个人有些纠结,是给黄伟文呢,还是留给简宁,思前想后,写下简宁的名字。
黄伟文是现在港乐天王级的作词人,可与林夕并列,“两个伟文”是港乐现在的招牌填词,《可惜我是水瓶座》、《浮夸》、《好心分手》、《最佳损友》、《野孩子》等作品在乐坛也是排的上号的。输给简宁的唯一理由:黄伟文代表了现代,简宁代表了传统,而写文章的个人是位老音乐歌迷。
《人生何处不相逢》、《水中花》、《飘雪》、《相思风雨中》、《孤单的心痛》等作品是简宁的代表作,作为宝丽金中文部经理,简宁并非高产之人,而且淡出乐坛也较早,但他的作品,简单直白,直入人心,也许他早早就领悟到了大道至简的道理,人生也早得通透。
9、刘卓辉
谈起港乐,BEYOND乐队是一个绕不开也不能绕开的名字,那作为BEYOND乐队“御用作词人”的刘卓辉,还是要在这份榜单上占据一个名额的。
《大地》、《灰色轨迹》、《情人》、《长城》、《岁月无声》等BEYOND乐队代表作均来自刘卓辉。此外,林子祥的《天地》,黎明的《我来自北京》,张学友的《只想一生跟你走》,郑伊健的《友情岁月》等均出自刘卓辉。
8、潘源良
港乐中,“二潘”的名气不可谓不大,他们的经典作品也是不少,选择潘源良还是潘伟源呢,论作品知名度,给到潘源良。
作为80年代进入填词行业的潘源良,他一生活得潇洒,除了与知名影星李丽珍分分合合的恋情外,他与泰迪罗宾、林子祥、谭咏麟、陈百强等一干“大佬”均有合作关系。
《爱情陷阱》、《遥远的她》、《谁明浪子心》、《情人知己》、《容易受伤的女人》等作品是他的名作。
7、陈少琪
陈少琪是上榜者中产量惊人的作词人,到目前为止创作了近3000首作品,活动轨迹从上世纪80年代一直延续到现在。
1989年,一首《夕阳之歌》迎来“千夕之争”,PK的对象,不仅有梅艳芳、陈慧娴这二位天后,还有词作者陈少琪和金针奖作词人林振强,能与成名已久的林振强放在一起,陈少琪的大名一时响彻香江。
《夜机》、《不浪漫罪名》、《我等到花儿也谢了》、《执迷不悔》、《当男人爱上女人》是陈少琪80、90年代的佳作,进入新千年后,《夏日FIESTA》、《芭啦芭啦樱之花》、《画心》、《小酒窝》(粤语版)、《随它吧》等歌曲也来自陈少琪。
陈少琪厉害的地方在于,他可以“见人下菜碟”,适配性很强。
6、向雪怀
金针奖的填词人中,个人感觉还未获奖的向雪怀就是其中的“遗珠”。
港乐巨星中,似乎很多歌手都有自己的黄金搭档,比如黄霑之于叶倩文,比如李安修之于刘德华,比如林夕之于王菲、杨千嬅。而港乐“教皇”谭咏麟的黄金搭档,似乎就是向雪怀。
作为许冠杰“一骂成名”的向雪怀,为谭咏麟写了许多首谭氏金曲,比如《迟来的春天》、《雨夜的浪漫》、《朋友》、《一生中最爱》、《讲不出再见》等。
他与邓丽君、徐小凤、陈百强、张国荣等80年代的巨星都有合作。《月半小夜曲》、《难得有情人》、《痴心换情深》、《对不起我爱你》、《一人有一个梦想》等港乐金曲均出自向先生笔下。
把向雪怀排在这个位置,只是因为他未获金针而已。
5、卢国沾
港乐有词坛三杰一说,卢国沾就是其中之一,一生中大多数时间都致力于电视剧歌曲创作的他有着“词坛圣手”的美誉。
卢国沾的作词,如同歌曲的成品一样,充满着浩然正气和江湖侠义,所以很多人背后叫他“卢大侠”,《小李飞刀》、《愿君心记取》、《人在旅途泪洒时》、《大地恩情》、《明日话今天》、《万里长城永不倒》等电视歌均来自他。
卢国沾活跃期主要在70年代和80年代前中期,此后他逐渐淡出。2015年,卢国沾获得金针奖,成为港乐到目前为止最后一位获此奖项的词作者。
4、林夕
2008年,林夕获得金针奖,成为最年轻的金针作词。
近年来,随着港乐的势微和许多天王天后的退出,陈奕迅、杨千嬅等人一度成为港乐的中流砥柱,而与两位歌手关系密切的林夕就此“封神”,成为“词神”、“夕爷”,一度被歌迷鼓吹超越黄霑,是香港第一作词人。
林夕的作品,是有深度的,尤其是写到小情小爱,他的那种细腻,真的拿捏得惊为天人,然而家国大爱、社会民事类的作品,林夕几乎没有涉猎,似乎这类话题的作品,不是现代流行乐的主流。林夕与黄霑的差距,似乎就像是李宗盛与罗大佑的差距。
林夕的代表作太多,据说他写的词有近4000首,选择《似是故人来》、《红豆》、《至少还有你》、《再见二丁目》、《十年》表之。有人说林夕的《难念的经》,代表了最高的创作境界,此处特别点出。
3、林振强
港乐作词界有“两个伟文”,也有“二潘”和“二林”,二林中的林振强不得不说,林振强真可谓现代流行乐的作词大师,几乎与港乐巨星们都合作了一个遍。他于2003年去世,去世当年被授予金针奖,成为黄霑、郑国江之后作词界的第三人。
林振强的词不同于黄霑、郑国江、卢国沾、向雪怀,他的作品有很强的适配性,几乎每位港乐大巨星都有一首林振强为之创作的代表作,比如陈慧娴的《傻女》和《千千阙歌》,比如叶倩文的《零时十分》和《秋来秋去》,比如林忆莲的《野花》和《假如让你吻下去》,谭咏麟的《暴风女神L0relei》、刘德华的《暗里着迷》、张国荣的《共同度过》、陈百强的《摘星》、张学友的《每天爱你多一些》、吕方的《流浪花》。。。
林振强的作品,陪伴了港乐从青春年少到英雄迟暮,担得起他“一代鬼才”的美名。
2、郑国江
郑国江在港乐作词界的地位,似乎不用多说些什么,第二位获得金针奖的作词,香港词坛三杰之一,1941年出生的他与同年的黄霑双星闪耀,照亮了香江的夜空。
罗文的《好歌献给你》、邓丽君的《漫步人生路》、徐小凤的《随想曲》、林子祥的《真的汉子》、陈百强的《偏偏喜欢你》、张国荣的《风继续吹》、梅艳芳的《似水流年》。。。
郑国江能排在此位置,是因为他值得!
1、黄霑
对于霑叔,不多说什么,个人一个月前曾撰文《金戈铁马,独占潇洒,香港词坛宗师黄霑的十首代表作》,专门写了黄霑。
他与乔羽、庄奴并称华语歌坛的“词坛三杰”,与顾嘉辉并称“辉黄二圣”,与金庸、倪匡、蔡澜并称“香港四大才子”,可以说见证了港乐的成长,担得起香港词坛宗匠的称呼,对得起他首位金针奖作词的提名。
不同于以上9位的是,霑叔除了作词是一绝外,他还精通作曲,曾用最简单的宫商角徵羽古典音阶创作出《沧海一声笑》的旋律。
黄霑的代表作,《笑看风云》、《男儿当自强》、《倩女幽魂》、《当年情》、《海上花》、《狮子山下》等均可。
除了以上10位,小美(梁美薇)、邓伟雄、黎彼得、林敏骢、周耀辉等知名填词人均有入选榜单的资格,只是个人选择问题,没有出现在上述文字中。
您还记得港乐有哪些值得提点的作词人呢,欢迎评论区补充,求赞求关注,感恩!
林夕更改《约定》歌词支持罗冠聪,香港网友:眼盲心更盲
近日,正在被通缉的“乱港分子”头目罗冠聪多次在社交媒体上宣称自己“人在英国,心系香港”,这一虚伪说法居然还得到了香港作词人林夕的回应,7日,林夕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写下“还记得当天抗争多难捱”、“仍未忘跟你约定心念没有死”等,文末带上了罗冠聪的话题,并配图“约定”。
《约定》原是由林夕填词,王菲演唱的一首歌,林夕在帖子中将歌词做了修改。
林夕,香港知名文字工作者,尤以填词人及多媒体创作人身份为人熟悉,是香港乐坛创作作品最多的填词人之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北京欢迎你》就是出自他手,但他后来竟称为奥运歌曲填词是“人生污点”,香港非法“占中”期间,他曾为挺“占中”歌曲《撑起雨伞》填词。
罗冠聪是“港独”组织“香港众志”的前主席,6月30日,他在港区国安法生效前连夜乘飞机逃往英国伦敦,此后他与前港督彭定康及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见面,并扬言将继续在国外从事乱港活动。
港区国安法实施后,又有多名“港独”分子逃亡海外。7月31日,港警以涉嫌煽动分裂国家、勾结外国或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名,正式向罗冠聪等6名潜逃海外的乱港分子发布了通缉令。
当晚,罗冠聪在脸书上宣布“正式与亲人断绝关系,不再往来”,后又卖惨称“我们的罪名,只是太爱香港。”
近日,他又换了个花样开始“表演”,7日,他改编了林夕填词的歌曲《约定》,称“还记得家中晚餐的脸庞,还留着告别如今的脉膊,就算我与你分离,不愿舍弃,待那天微笑,我亦会一起”,帖子末尾带上了“林夕”、“尊重作者”的话题。
随后,林夕再次更改《约定》歌词,隔空与罗冠聪“对唱”了起来,“仍未忘跟你约定心念没有死,就算你去国胸怀,不敌天气,你的亲人都可认得你。”
二人的对话也让不少香港网友表示很无语:以扭曲事实的心写出的歌词,这是眼盲心更盲。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