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星座

丁晓兵妻子的人物评价(丁晓兵妻子)

丁晓兵妻子的人物评价(丁晓兵妻子)

教授手记|丁晓兵、徐洪刚,我与英模的故事

我与两位英模的故事

▓ 许祥文

军队里有一支能点燃激情的歌——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

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

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中国军人有一支引以自豪的歌——

共和国的土壤里有我们付出的爱。

共和国的旗帜上有军人血染的风采。

英雄断臂 血洒疆场

战场上,他的右臂被严重炸伤,仅皮肉和筋还连在肩膀上,他果断用匕首割下右臂别在腰际,继续战斗……他就是1988年从南京政治学院毕业的战斗英雄丁晓兵。

战斗英雄丁晓兵(左)看望灾区伤残儿童。

几年后他带着妻子回到母校作报告,他讲述了当年血战疆场的英雄事迹,他妻子作了“作为英雄的妻子不后悔”的精彩报告。博得学员阵阵掌声。做完报告后学员们给他俩送上鲜花。没想到,此时丁晓兵左手夹着一捧鲜花从舞台上跑下来,直冲我坐的位置一把塞进我的怀里,并用左手向我敬礼,说道:“献给教授!”

我感到有点突然,便迅速站起来接过鲜花,向他还以军礼,此时,全场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2013年12月,丁晓兵被提升为武警广西总队政委、党委书记,少将军街。

敬礼!

勇斗歹徒 血气方刚

徐洪刚,云南省彝良县洛旺乡人,1990年12月入伍。1993年8月17日,他在探亲归队的公共汽车上遇到4名歹徒抢劫,其中一名歹徒当众侮辱一名青年姑娘,全车人都不敢吱声。此时徐洪刚挺身而出与歹徒搏斗,身中14刀,小肠流出体外50厘米,但仍然追赶逃跑的歹徒……

此后,他获得“见义勇为青年英雄”,“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等称号,成为全国全军学习的楷模。

徐洪刚

他提干后,部队安排他到南京政治学院深造。他十分喜欢听我的《军事社会学》课程,在课堂讨论中发言积极,并主动介绍了他与妻子刘晓莉的恋爱过程。当时他住在总政招待所,在电梯里认识了服务员刘晓莉,刘晓莉长的眉清目秀,非常崇拜英雄,徐洪刚也是小帅哥,两人心有灵犀,一见钟情,后来两人在部队举行了婚礼。

他在我课堂上的发言引起同学们的兴趣,戏称他是一个幸福的男人。后来他干脆把发言写成稿件发给《解放军生活》杂志,讲述了他和妻子相恋相爱的故事。一时“幸福男人徐洪刚背后的女人”的故事在全军流传。

徐洪刚到南京政治学院学习,妻子刘晓莉也不甘落后,积极参加南京政治学院的委培学习,因此,两人互帮互学,成为一对相敬相爱的模范夫妻。由于徐洪刚对我的《军事社会学》课程有许多悟性,也影响到他的妻子,因此,他俩常与我讨论交流问题。

徐洪刚(左)与许祥文教授合影

许教授与徐洪刚夫妇。

徐洪刚既有军人的血性,也有家庭的爱心。

如今,徐洪刚儿子徐南北已成为中国人民解放科技大学的优秀学员。学习强国》专题报道了他学习成长的事迹。

徐洪刚现任全国政协委员、西藏昌都军分区副政治委员。

涛涛历史江河,无数英雄流过。

颗颗天空繁星,光芒万丈闪烁。

但每个英雄的都有时代的内涵。

丁晓兵、徐洪刚他们不惧生死,血气方刚,展示军人英雄气摡。

他们是时代的旗帜,社会的楷模,历史的号角。

惧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祝福英雄之路雄关漫道!

祝福英雄精神永载史册!

我和夫人在徐洪刚毕业宴上互相勉励赠言。

教授手记|丁晓兵、徐洪刚,我与英模的故事

我与两位英模的故事

▓ 许祥文

军队里有一支能点燃激情的歌——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

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

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中国军人有一支引以自豪的歌——

共和国的土壤里有我们付出的爱。

共和国的旗帜上有军人血染的风采。

英雄断臂 血洒疆场

战场上,他的右臂被严重炸伤,仅皮肉和筋还连在肩膀上,他果断用匕首割下右臂别在腰际,继续战斗……他就是1988年从南京政治学院毕业的战斗英雄丁晓兵。

战斗英雄丁晓兵(左)看望灾区伤残儿童。

几年后他带着妻子回到母校作报告,他讲述了当年血战疆场的英雄事迹,他妻子作了“作为英雄的妻子不后悔”的精彩报告。博得学员阵阵掌声。做完报告后学员们给他俩送上鲜花。没想到,此时丁晓兵左手夹着一捧鲜花从舞台上跑下来,直冲我坐的位置一把塞进我的怀里,并用左手向我敬礼,说道:“献给教授!”

我感到有点突然,便迅速站起来接过鲜花,向他还以军礼,此时,全场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2013年12月,丁晓兵被提升为武警广西总队政委、党委书记,少将军街。

敬礼!

勇斗歹徒 血气方刚

徐洪刚,云南省彝良县洛旺乡人,1990年12月入伍。1993年8月17日,他在探亲归队的公共汽车上遇到4名歹徒抢劫,其中一名歹徒当众侮辱一名青年姑娘,全车人都不敢吱声。此时徐洪刚挺身而出与歹徒搏斗,身中14刀,小肠流出体外50厘米,但仍然追赶逃跑的歹徒……

此后,他获得“见义勇为青年英雄”,“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等称号,成为全国全军学习的楷模。

徐洪刚

他提干后,部队安排他到南京政治学院深造。他十分喜欢听我的《军事社会学》课程,在课堂讨论中发言积极,并主动介绍了他与妻子刘晓莉的恋爱过程。当时他住在总政招待所,在电梯里认识了服务员刘晓莉,刘晓莉长的眉清目秀,非常崇拜英雄,徐洪刚也是小帅哥,两人心有灵犀,一见钟情,后来两人在部队举行了婚礼。

他在我课堂上的发言引起同学们的兴趣,戏称他是一个幸福的男人。后来他干脆把发言写成稿件发给《解放军生活》杂志,讲述了他和妻子相恋相爱的故事。一时“幸福男人徐洪刚背后的女人”的故事在全军流传。

徐洪刚到南京政治学院学习,妻子刘晓莉也不甘落后,积极参加南京政治学院的委培学习,因此,两人互帮互学,成为一对相敬相爱的模范夫妻。由于徐洪刚对我的《军事社会学》课程有许多悟性,也影响到他的妻子,因此,他俩常与我讨论交流问题。

徐洪刚(左)与许祥文教授合影

许教授与徐洪刚夫妇。

徐洪刚既有军人的血性,也有家庭的爱心。

如今,徐洪刚儿子徐南北已成为中国人民解放科技大学的优秀学员。学习强国》专题报道了他学习成长的事迹。

徐洪刚现任全国政协委员、西藏昌都军分区副政治委员。

涛涛历史江河,无数英雄流过。

颗颗天空繁星,光芒万丈闪烁。

但每个英雄的都有时代的内涵。

丁晓兵、徐洪刚他们不惧生死,血气方刚,展示军人英雄气摡。

他们是时代的旗帜,社会的楷模,历史的号角。

惧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祝福英雄之路雄关漫道!

祝福英雄精神永载史册!

我和夫人在徐洪刚毕业宴上互相勉励赠言。

少将丁晓兵:战场上亲手割掉右臂的狠人,全军唯一敬“左手礼”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这是战士陈祥榕在入伍时写下的战斗口号。陈祥榕也是这样践行的,他的生命也在18岁的时候定格在了喀喇昆仑。

因为外军的入侵,当时戍守边防的团长和战士们一起冲上了最前线,为了守住我们的大好河山,陈祥榕和他的战友最终牺牲在了边疆。

出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觉得战争与我们很遥远,其实不然,经常会有一些外国间谍要窃取情报;外军在边境侵扰。但是有这些最可爱的人为我们筑起了坚固的堡垒。他们是一群宁愿流血也寸土不让的中国军人。

说起中国军人,他们的故事让人热血沸腾,今天我们就讲一个壮士断腕的将军——丁晓兵的故事。

军人世家

丁晓兵1965年出生在安徽,丁父是一个不爱说话的人,丁母是一个不服输的人。丁家是一个军人世家,丁晓兵的爸爸和爷爷都是军人。

一边是不服输的母亲,一边是果敢的父亲,所以丁晓兵的性格从小就很桀骜不驯,但是这也正是年轻人应该有的性格。

14岁那年,越南在中国边境总是蠢蠢欲动,丁晓兵直接瞒着父母就要报名参军。可是这么小的年纪,没有哪个部队要他?于是丁晓兵只能回家老实呆着。直到1983年,丁晓兵终于到了参军的年龄,他也如愿以偿地入了伍。

丁晓兵从小习武,底子很好,一入伍就被派到了侦察兵连。这个安排真是正合丁晓兵的心意,他在连队里可以说是如鱼得水。

后来由于丁晓兵优异的成绩,他成为了昆明军区第二侦察连的捕俘手。要成为侦察连的捕俘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要求战士必须有优秀的侦查和抓捕技能。

第二年丁晓兵就随着部队一起前往了老山前线。因为丁晓兵只是参军一年的新兵,所以部队还是很照顾他们的,也不让他们单独执行任务。

这下丁晓兵不干了,他觉得参军就是要上阵杀敌的,可是现在都到了战场,还不让他俘虏几个敌人实在是太憋屈了。

一次连里想找几个侦察兵去执行潜伏任务,丁晓兵听说后来了精神,直接找到老兵说自己想去执行任务。老兵则说,“你个小娃娃,还不是党员,执行什么任务啊?”

丁晓兵可是不能服气的,于是直接划拨手指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血书,任谁看了都要动容。最终丁晓兵为自己赢得了这次机会,他也没有让战友们失望,每次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

壮士断腕

10月丁晓兵再次和战友一起去执行侦查任务,这次他们还顺便抓了一个俘虏回来审问。就在返回营地的时候,他们被敌人发现了。

丁晓兵他们被敌人火力压制,只能找地方躲藏。然而就在这时,一个手榴弹直接落在了他们的藏身之处。丁晓兵没有犹豫,直接捡起手榴弹要往回扔,可是炸弹就在这时爆炸了。

当丁晓兵醒过来时就看到俘虏准备逃跑,他毫不犹豫地扑了上去,却发现自己的右手怎么也不听使唤了。丁晓兵这才发现自己的右臂挂在大臂上摇摇欲坠。

好在此时战友们也包抄过来,把俘虏按在地上。丁晓兵没有休息的时间,他要和队友一边反击一边撤退。因为丁晓兵的右臂一直挂在身上,行动起来很不方便。

最后为了不拖延队友的行进速度,他硬是抽出刀把自己的右臂砍断别在腰间。丁晓兵想着到了营地没准还能把自己的右臂接上,但是他不知道此时自己已经在死亡线上徘徊着。

在离营地还有3公里的地方,丁晓兵倒下了,最后是战友拖着他回到了营地。战友们以为丁晓兵已经阵亡,于是就把他和阵亡的士兵放在一起。后来有队友为他擦洗“遗体”时,这才发现他还有微弱的呼吸。

医生赶紧施救,想要给他输血,但是他的血管已经输不进血液了。在那样的情况下,医生直接用了最“粗暴”的方法,切开他的静脉血管,用直接按压的方式给他输了3000cc的血液。终于丁晓兵的命算是保住了,但是他也永远地失去了自己的手臂。

丁晓兵被抢救回来之后,直接被送到了空军医院救治。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手臂都是异常重要的,谁都不想成为一个残疾人。丁晓兵也是这样,他也情绪低落了很久,但是他从不后悔做这样的抉择。

霸道总裁

护士陶婉珠的出现让他从低落的情绪中逐渐脱离了出来,丁晓兵深深地被这个温婉的护士吸引了。

于是他大胆地跟陶婉珠表明心意,然而因为陶婉珠是干部,丁晓兵是士兵,在那时部队里干部和士兵是不能谈恋爱的;而且陶婉珠比丁晓兵还大两岁,所以陶婉珠干脆地拒绝了他。

在战场上丁晓兵从来不退缩,在追求爱人的时候丁晓兵更不会退缩,他甚至都没有想过陶婉珠会拒绝自己。

在遭到了陶婉珠的拒绝之后,丁晓兵是越挫越勇,他加大了对陶婉珠的追求力度。用丁晓兵自己的话说就是,“我就不信我追不到你!”

丁晓兵的嘴很甜,陶婉珠旁边的人都很喜欢他,于是都在暗暗地帮助他。这让陶婉珠心理压力巨大,但是却拿这个小子一点办法都没有。

终于丁晓兵身体好了,要回原单位了,陶婉珠可算是舒了一口气。谁知这个小子锲而不舍地给陶婉珠写信,汇报自己的状况。

战后丁晓兵也入了党,还荣获了第101个“边陲优秀儿女奖章”。本来这个奖章之前已经拟定好获奖名单了,但是为了丁晓兵又专门多出来一个名额,所以是第101个获奖者。

虽然有了荣誉的加持,但是丁晓兵很清楚,自己没了手臂已经不适合再在部队里了。这个时候有很多人给丁晓兵提供工作岗位,而且还给他解决住房问题。丁晓兵的朋友也劝他,“趁着现在,赶紧选一个不错的工作,在部队真的没有你什么事儿了!”

丁晓兵知道自己一直的愿望就是想当兵,他并不想因此离开部队。其实这时连里也在想办法给丁晓兵联系好的归宿,但是找他谈了几次话都是不欢而散。

最后就连老领导都出动找到了丁晓兵说,“你想要啥,除了天上的太阳我不能摘下来!”丁晓兵说:

“一我要工作,二我要学习,三不离开部队。”

话说到这里,连里也被丁晓兵感动了,不再说让他退伍的事儿了。但是也不能随便给丁晓兵安排一个位置啊,这个时候正好有一个去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深造的名额,于是组织上就给了丁晓兵。

拿到名额的丁晓兵第一件事就是给陶婉珠写了一封信,并且“威胁”她说,你要是不来送我,我就不去学校了。

陶婉珠知道丁晓兵的性格,只好前来赴约。这下可好,丁晓兵带着陶婉珠在连队里大肆介绍,这是自己的未婚妻,搞得陶婉珠实在是没了脾气。这要是搁到现在,丁晓兵少将也是妥妥的霸道总裁啊!

困难接踵而至

丁晓兵这才老老实实地去了学校,然而考验才刚刚开始。在那里是为我军培养政治人才的地方,不但要学习还要考试。

可是失去右手的丁晓兵要一点一点地练习用左手写字,这真的是太难了。丁晓兵的字典里从来没有放弃二字,不会写不要紧,他可以笔耕不辍的练习抄书。最后他竟然以全优的成绩毕了业。

这样的成绩留校当一个老师也是合格的,但是丁晓兵不但拒绝了学校的留校邀请,还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难以置信的抉择——选择去基层带兵。最后丁晓兵去凤凰山的一个基层连队当了指导员。

下了基层就要和普通战士一样训练生活,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摆在了丁晓兵的面前。以前最简单的内务也变成了棘手的事情,因为没有右手,一开始他打包行李的时候比别人慢很多。一次紧急集合的时候,全连的士兵都在等他,似乎这些灼热的目光正在烧着他一样。

这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丁晓兵都在自己练习打包行李,没有手就用嘴。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就连嘴上满是泡也没有放弃,直到他打包行李的用时比战士们还要少为止。战士们训练射击,他就跟着一起练,当然他仍然很厉害。

一次一个班长抱怨自己打靶分数下降是因为枪支没有校准,于是丁晓兵直接拿起枪打了5发子弹,共打了47环。至此他让所有人都对他这个指导员心服口服。

丁晓兵是靠着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从基层做到了少将的位置,也有人质疑他有现在的成绩是因为之前的英雄称号。但是如果看过他履历的人就不会这样说了。

作为一个没有手臂的军人,他的8项体能测试成绩是7优1良,跟正常的士兵相比毫不逊色。作为一个领导干部,他在抗洪前线带领着连队跳入水中,扛沙袋抗洪救灾,真的是鼓舞士气振奋人心。

直到抗洪结束的时候,他发现原来嵌在右肘处的弹片露了出来,他就悄悄地拿着镊子夹了出来。其实这只是他带连队极为平常的事情罢了,要想了解这位少将的话,还是要看他在家中的生活。

不靠谱的老公

话说丁晓兵与妻子结婚之后,陶婉珠大呼上当。为什么这样说呢?原来丁晓兵在追求妻子的时候甜言蜜语说了不少,对她也很上心,但是结婚后却“原形毕露”了。

陶婉珠说,自己怀孕之后丁晓兵对自己并不上心,也吃的很没有营养。有几次丁晓兵的下属看见了之后,就给陶婉珠送了点肉和蛋。

这事儿被丁晓兵知道了,把那个下属狠狠的教育了一番。陶婉珠说这个人就是只顾部队,完全不顾她。

陶婉珠在师部工作,离家很远。丁晓兵在连里工作,部队给他安排的有车。一次陶婉珠和丁晓兵就因为顺风车的问题发生了争执。

原来一次丁晓兵和陶婉珠顺路,陶婉珠就想坐着他的车一起走。谁知“执拗”的丁晓兵觉得这是公车私用,所以就是不让陶婉珠上车。气的陶婉珠一天没搭理他。

然而据陶婉珠讲,对待战士家属丁晓兵就很大方,经常让他们坐自己的车。后来还是大家一直“教育”了丁晓兵之后,他才逐渐让陶婉珠坐部队的车。

其实陶婉珠知道,丁晓兵很注重这种细节,但是丁晓兵的大公无私让陶婉珠确实觉得有点不近人情了。

最让陶婉珠郁闷的是,在对待家人的时候丁晓兵就是很严格,从来不会为家里人去求人办事儿。但是对待下属的事情的时候,他总能拉下脸来去求人。

最多的事情就是为了战士专业的问题,他总是想尽一切办法为战士考虑,为他们求人办事儿。而这个时候,丁晓兵必定要拉着陶婉珠一起去,因为他觉得有一个女士在场,别人总会给点面子的。

后来有人问陶婉珠有没有后悔和丁晓兵结婚,陶婉珠说有啊,早知道这个人这么不靠谱就不嫁给他。不过他好像也吃定我这个人,所以才敢这样对我的!

独臂书法家

最后再说说这个少将的书法造诣吧!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一个独臂军人的书法造诣?正是,丁晓兵平时的最大的乐趣就是绘画和书法,他还是广西书法协会的会员呢!

陶婉珠说,有的人喜欢花天价酒地,觉得这就是人生的乐趣。但是对于丁晓兵来说,看书画画写字就是他最大的快乐。

而且丁晓兵还喜欢在家里呆着,一下班他不爱出去,因为家里让他觉得安心。没事儿的时候丁晓兵还喜欢给妻子做几道好菜,从洗菜到切菜再到炒菜一气呵成,而且味道也是极好的。不过很少有人知道他到底是怎么办到的!

从战士到少将,丁晓兵用他独特的人格魅力赢得了战士,领导,妻子和人民的心,终于他成为了我军少有的军人,他那唯一的左手军礼先给最可爱的祖国。

战斗英雄丁晓兵:亲手斩断右臂,插在腰间回国,享左手军礼特权

在中国武警部队广西总队的宿舍里,曾住着这样一个特殊的人:他用左手打背包,用左手写字,用左手吃饭,用左手敬礼,甚至用左手射击……

他,就是被评为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的战斗英雄丁晓兵。感动中国栏目组评价他“是一位独臂英雄,更是一名军人!”

看到这里,许多人在敬佩之余可能会猜想:他应该是在某次战斗中负伤,被敌人打伤了右臂吧!

对,也不对。

他的确是在一次战斗中失去了右臂,但不是被敌人打伤,而是自己亲手斩断的。

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带大家走进独臂将军丁晓兵的故事。

左手行军礼的丁晓兵

少年立志,从军报国

丁晓兵的父亲是一名军人,叔爷爷和舅舅也都曾经当兵打过仗,一家四代都是军人。

在这种家庭氛围中长大的丁晓兵,从小就在心里埋下了“长大要当兵”的梦想。

当别的孩童只会玩泥巴时,丁晓兵已经会用泥巴做出手枪的样子,再用墨汁涂上颜色,拿在手里,假装自己是征战沙场的将军。

1983年10月,18岁的丁晓兵如愿以偿,顺利参军入伍,穿上军装,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员。

怀揣着保家卫国的梦想和一腔热血,丁晓兵走进了军营。

进入军营后,丁晓兵训练异常刻苦。

一次投掷手榴弹的训练中,丁晓兵因为右臂扭伤很难用力,投掷距离怎么也达不到标准。

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让负责训练他的排长用斥责的语气对他大声喊道:“下去!”

听到排长对自己喊出这两个字,丁晓兵的心里像被鞭子抽了一样,感到十分耻辱,他决心无论如何,一定要把手榴弹投掷到合格的位置上。

面对排长的斥责,丁晓兵硬着头皮大声请求道:“请让我再来一次!”

这一次,丁晓兵抱着孤注一掷的决心,不顾右臂的伤势,用力举起手榴弹。随着大臂的弧度越来越大,丁晓兵的右臂也越来越疼,像是被撕裂了一般。

他一边挥动手臂,一边助跑,在手榴弹被投掷出去的那一刻,因为用力过猛,丁晓兵的身体也随之飞了出去。

“嘭!”的一声爆炸,手榴弹被投掷到了46米外的地方,完美达到标准。

见此情景,排长吹起了集合的口哨。

在集合队伍前,排长撸起丁晓兵的衣袖。此时,丁晓兵本就有伤的右臂已经因为大幅度运动导致二次撕裂,已经变得又红又肿。

排长指着丁晓兵的伤臂,对其他战士们说:“看到了吧,就得这么练!”

刻苦的训练让丁晓兵快速地成长了起来,他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入党。

当时,中越边境硝烟不断,丁晓兵非常想参与到保卫国家的行动中去。但按照当时的规矩,危险任务都是要党员先上。

丁晓兵亲眼看到了部队里的党员在执行任务时,总是冲在最前面;在危机关头,也总是党员最先站出来承担责任,党员在官兵队伍中的形象十分神圣。

丁晓兵眼见党员们可以参加危险的任务,为国家安全做出贡献,心里十分羡慕,于是他暗下决心:“我也要成为一名党员。”

为此,丁晓兵更加刻苦地训练和学习着。

1984年,丁晓兵所在的队伍被编为侦查部队,承担在国境附近潜伏侦查的重要任务。

在连队接到一次非常重要的潜伏抓捕任务时,许多官兵都踊跃请战,刚刚入伍一年的丁晓兵也挤到了连长跟前,请求出战。

看着又瘦又小的丁晓兵,一些老兵对他说:“你一个新兵,还没入党呢,这种任务哪能让你去做。”

听到这话,丁晓兵的心头涌上一股热血,他随手抓起一张纸,用匕首划破了指尖,用鲜血写下了自己的入党申请书:

“敬爱的党支部,我坚决要求参加这次战斗,请党组织在战斗中考验我!”

最终,丁晓兵的坚定感动了连队干部,破例批准他奔赴战场。

但没有人想到,这封用鲜血写成的入党申请书,是丁晓兵此生用右手写下的最后一封书信。

任务至上,壮士断臂

经过自己的努力,丁晓兵终于获得了上前线的机会。他的任务是侦查和抓捕俘虏。

战争是残酷的,有时,丁晓兵和战友们在国境线附近潜伏,一呆就是一个月。

饿了就吃压缩饼干,渴了就喝生水,困极了就轮换着眯一会儿眼睛。

山林里的毒虫特别多,丁晓兵和战友们经常被一些不知名的虫子咬得满身是包,甚至时不时不知从哪钻出一条毒蛇,从他们脖子上溜过去。

为了心中的理想,丁晓兵和战友们都不为所动,照样匍匐在草丛里执行着侦查任务。

不仅如此,由于侦察兵的特殊性,他们在战前的训练也特别严格。

别的连队在战前训练中对打练习时用的是橡皮刀,不管怎么打都不会真的伤到对方,但侦察兵用的却是真刀。

因为侦察兵在执行任务时要保持时刻警惕,不能有丝毫懈怠,而用橡皮刀练习容易意志松懈。

对于前线的战士们来说,训练时一松懈,上战场就要丢掉性命。

因此,虽然丁晓兵所在侦察连的战友们平日里都亲如兄弟,但到了训练场上却毫不留情。

丁晓兵回忆说:“一次训练中,我和战友对打,我被他卡着喉咙,卡得两眼发黑,但我们谁也没有停下,照样对着打。因为我们都知道,今天对战友留了情,明天到了战场上,他就可能会丢命。”

在这种严苛的训练下,丁晓兵出色的完成了二十多次侦查和作战任务;在一次又一次的生死考验中,他的身姿变得更加挺拔,目光也更加坚定。

一日,观察所报告:“发现越军特工在我国边境活动频繁”。对此,上级指示:“去抓个活的回来。”

由于之前的出色表现,在这次任务中,丁晓兵被任命为第一捕俘组的第一捕俘手。

接到任务的丁晓兵暗暗立誓:“一定要完成任务,哪怕付出生命!”

为了完成任务,丁晓兵和战友一起潜入了距离敌人阵地不到五十米的位置。这是抓捕俘虏的最佳位置,也是最容易暴露的位置。

很快,一个越军特工从他们身边经过,丁晓兵看准时机,和战友一起顺利制服了这个越军,开始将他押送回营。

谁知,这名被俘得越军身上还带着一个巴掌大的手雷,为了逃跑,他将手雷扔到了丁晓兵的战友身边。

见此情景,丁晓兵出自本能地抓起手雷就往外扔,但还是迟了一点,手雷刚一脱手,就直接爆炸了。

此时在高度紧张状态下的丁晓兵,甚至没有来得及查看自己的伤势,就扑上去抓住想要逃跑的俘虏,却发现自己的右手怎么也使不上劲儿了。

当丁晓兵和战友重新制服了俘虏后,他才发现,自己的右臂被炸断了,仅剩一点皮肉还和身体连在一起。

即使这样,丁晓兵也来不及多想,仍旧坚持着和战友一起押送俘虏回营。

但手雷爆炸的一声巨响使敌人察觉到了这边的异动,很快,枪林炮雨从敌军阵地打来,落在丁晓兵和战友的身边。

在回程的路上,一边要押送俘虏,一边要躲避敌人的枪炮攻击,丁晓兵和战友走得异常艰难。

再加上丛林里灌木丛生,丁晓兵的断臂不时被树上的枝杈划伤,给回撤行动造成了很大不便。

为了不影响任务,丁晓兵忍痛拔出匕首,亲手割断了自己重伤的右臂,将断掉的右臂插在腰间,想回国后再把这断臂接上。

经过近三个小时的艰难行走,终于将俘虏送到了前来接应的战友手里。

而身后,则留下了一条长长的血路......

看到战友来接应的那一刻,丁晓兵再也支撑不住,重重的倒在了地上,因为失血过多,他脸色苍白的昏了过去。

战地医生抢救伤员

经过战地医院三天两夜的抢救,丁晓兵终于又活了过来,但却永远地失去了自己的右臂。

在所有人都将他称为英雄,送给他鲜花和掌声的时候,丁晓兵却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决定。

重回基层,再受考验

战争结束后,丁晓兵被评为一等功,还获得了全国优秀边陲儿女奖。

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他的先进事迹,无数青少年将他列为自己学习的榜样。

那时,许多人劝他向上级要求去机关单位任个闲职,过点清闲的日子,凭借之前的战功、荣誉和牺牲,上级一定会答应他的。

但丁晓兵却不这么认为。

在他看来,自己不仅要在战斗中当英雄,在以后的太平岁月里,还要做英雄该做的事儿。

为此,他放弃了城市机关单位的优待,回到了基层部队,从最底层做起。

在别人眼里,对残疾人优待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在部队,每个人都是军人,无论你是否残疾,都要保证完成任务。

刚到基层部队的丁晓兵可谓步步维艰,事事困难。

他用左手写字,没有人知道他写的什么;他用左手打枪,却怎么也打不中靶心;就连最普通的叠被子,在他这里都成了困难。

英雄,从来都不会被困难打倒,反而会在困难中越挫越勇。

为了练习左手写字,丁晓兵一个月用坏了九支钢笔;为了练好射击,他用左臂扛着十几斤重的枪支独自练习;为了打好背包,他用牙齿咬着绳子与左手配合,嘴角被绳子勒的血流不止也不停下。

一次,一位战友看到丁晓兵一个人在房间里练习打背包,因为嘴角被抽绳磨破,弄得满脸是血,就主动对他说:“你别练了,以后这些事我帮你做。”

可是丁晓兵却说:“谢谢你的好意,但是我得自己来,你帮不了我一辈子。”

在丁晓兵的努力下,不到半年的时间,他就可以用左手写字、洗衣服、打背包、射机枪了,他用一只手,完成了和别人用两只手才能做到的事情。

用左手打背包的丁晓兵

这种坚韧顽强的精神也让所在连队的战友们深受感动和鼓舞,大家纷纷在心中给他竖起了大拇指。

看到身残志坚的丁晓兵能做出如此成绩,其他人在训练和学习中也更加努力了。

1996年,部队进行整改,丁晓兵所在的队伍被改编成了武警机动部队,从解放军转为武警的丁晓兵再次转战新的战场。

进入武警部队后,几次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抗洪抢险行动,丁晓兵全部积极参加。

在抗洪抢险行动中,只有一只胳膊的丁晓兵不能挖土,就担起了扛包运土的任务;一只胳膊的力量不能打桩,他就潜到水里负责加固和垒围堰。

每一次行动中,丁晓兵总是身先士卒,冲在队伍的最前面。

抗洪救险中的丁晓兵

在一次抗洪救险任务中,由于长时间泡在水里,丁晓兵断臂处的伤口发生严重溃烂,皮肉里露出了当年手雷爆炸后没有及时取出的一枚小弹片,看起来十分狰狞。

但丁晓兵忍着痛苦,自己用刀子把弹片挑了出来,卫生员简单包扎后,他便又一次投入了救援行动。

回到部队的丁晓兵不仅在行动上努力争先,在思想理论上,他也努力学习,积极进取。

丁晓兵深知,自己虽然在身体上有缺陷,但依然可以发挥头脑的作用,因此他在日常训练之余,也加强了理论学习。

在他担任连队指导员时,有一位战士因患抑郁症自杀身亡。这件事给丁晓兵在思想上和精神上都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他开始意识到战士心理问题的重要性。

在丁晓兵看来,他对每一个来到军营的孩子都负有责任,希望将他们培养成合格的军人。

他将这名战士的极端行为归咎于自己工作的疏漏,久久不能释怀。

这次事故的教训,也为丁晓兵后面的工作提供了动力和方向,他开始加强心理方面的学习,希望找出一个可以帮助战士们疏导心理问题的方法。

后来,他自创了心理自我疏导十二法,全队战士人手一本。这十二法的推广实施,使部队战士的心理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也受到了部队心理专家的充分肯定。

此外,他还深入一线调研,创作了《海关监管执勤之歌》,制定了《深入持久地打好拒腐防变主动仗的意见》,总结了“四个封住、四个丰富”经验等,为部队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每一分力量。

从18岁参军入伍,二十多年里,丁晓兵上过前线,下过基层,如今已成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广西总队的政委,是公认享有“左手礼特权”的军人。

用左手敬军礼的丁晓兵

多年以来,他把对国家的热爱,对党的忠诚和对部队的热爱倾注在生活的每一个瞬间。

2006年,他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国务院、中央军委也授予他“保持英雄本色的忠诚卫士”的荣誉称号,所获奖牌多达284面。

可以说,这个用左手敬礼的战士是我们永远的英雄,他以残缺之躯为党和人民立下了不平凡的功业。

老山战场侦察英雄丁晓兵,被炸亲手割掉手臂,31年后成独臂少将

从侦察兵到武警少将,他的故事让人落泪!

【引言】

丁晓兵的故事,还要从对越自卫反击战说起。一个士兵的成长,需要经过多重困难的考验和磨砺。而真实的战场上,四处都是枪林炮雨、血肉横飞,死亡和伤情的阴影一直笼罩在上空。士兵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不怕战火、不畏牺牲、不惜舍身。丁晓兵正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为保护战友的安全,他不幸被手雷击中,从此成为独臂英雄,行走在国家使命的感召路中!

【丁晓兵与战友深入虎穴】

丁晓兵是安徽合肥人士,自1965年9月出生。1983年圆了当兵梦,骄傲地成为部队中的一员。一开始,他只是个侦察兵,隶属于昆明军区第2侦察大队侦察四连。次年,他被派往中越边境执行侦察任务。某次,丁晓兵和4位战友潜入越南高地对越南士兵施行抓捕。他们齐心协力获得5名俘虏。不料,撤退之时被越军发现。

【丁晓兵为战友以身挡雷】

丁晓兵为战友以身挡雷。丁晓兵和战友一边应付来袭,一边自行撤退。没曾想,一颗手雷从越兵手里扔了过来。丁晓兵下意识徒手去抓手雷,手雷却在抛掷瞬间引爆,虽被手雷震荡得昏沉,还不忘将越兵死死地扣在地上。据他本人回忆,清醒后发现越兵起身要逃跑,他欲要再度擒拿,但残缺的臂膀使身体失去平衡,一下子就翻倒在地,眼见手臂肘部关节已被炸飞,大臂骨头已被炸入泥土,而大臂的血管在一个劲儿向外冒血。丁晓兵早已知觉麻木,感受不到半点疼痛。

【丁晓兵随战友割臂撤退】

丁晓兵随战友割臂撤退。制服逃跑越兵后,大家准备开始撤退。只是丁晓兵的残臂,不时地被树枝所挂累,影响到行进的路程。于是,丁晓兵当即决定,自己用刀子将残余皮肉割除,在战友们的共同协助下,终于在数小时之后,返回到了安全地带。

【丁晓兵在医院接受救治】

丁晓兵在医院接受救治。由于断臂造成的失血量太大,他将越兵交付给战友之后,便无力地昏倒过去。他处于昏迷状态整整3天2夜,输血量高达2600毫升。就这样,丁晓兵从死亡线上挣扎了过来。

【丁晓兵重回一线部队】

丁晓兵重回一线部队。康复后的丁晓兵,经受住了组织上的考验,成功地入了党籍,由于表现突出英勇,又被提拔为干部,荣获一等功的嘉奖,再次重回部队的最前沿。

【丁晓兵战果辉煌】

丁晓兵入伍从未改过初心,一路过关斩将、战果辉煌。他的人生履历从侦察兵到指导员,又从指导员到团政委。现履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广西总队政委。他率领下的部队也屡获奖牌、证书和奖杯,累计多达288个,但是他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还在为争取集体荣誉奔波。2014年,他再获上级提拔,成为一名武警少将,这位独臂将军令人敬佩。

【结语】

丁晓兵身残志不残,以身先士卒的精神,树立下优良榜样。入伍三十多年如一日,不甘落后、勇往直前,祖国需要时挺身而出。有痛苦,他坚忍;有困难,他克服;有责任,他担当,谱写一曲嘹亮的军旅凯歌。他的事迹感动着同甘共苦的战友,影响着部队的士兵风气,中国为这样的好兵好将自豪。

参考文献:

《左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