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黄鹤楼
登黄鹤楼
登黄鹤楼
﹝宋﹞张 咏①
重重轩槛与云平,一度登临万想生。
黄鹤信稀烟树老,碧云魂乱晚风清。
何年紫陌红尘②息,终日空江白浪声。
莫道安邦是高致,此身终约到蓬瀛。
注:①张咏:字复之,号乖崖,北宋太宗、真宗朝名臣。此诗作于荆湖北路转运使任上。②紫陌红尘:紫陌,帝京的道路;红尘,尘埃。合指京城道上热闹非常,尘土飞扬。比喻虚幻的荣华。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鹤楼高高矗立,在黄鹤矶头,一重重的栏杆,上与浮云齐平。
B.登到楼顶上,远眺碧空,俯瞰长江,怀古伤今,不免感慨万千。
C.传说中的黄鹤一去,终不复返;汀洲上的烟树已老,人何以堪?
D.碧云冉冉点缀蓝天,引人遐想;晚风习习拂过脸上,倍感清凉。
2.“何年紫陌红尘息,终日空江白浪声”一联中,“紫陌红尘”的意象中蕴含着作者的出世之想。下列诗句中情感内容与此相似的一项是( )
A.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刘禹锡《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B.紫陌红尘无一点,绿毛仙骨有千龄。(陈尧叟《洞霄宫》)
C.鹿裘藜杖偏宜老,紫陌红尘不称闲。(司马光《新买叠石庄再用前韵招景仁》)
D.扫空紫陌红尘梦,收得烟蓑雨笠身。(陆游《溪上小雨》)
3.同样是写到“蓬瀛”,“莫道安邦是高致,此身终约到蓬瀛”与下面的诗句相比,在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蓬瀛不可望,泉石且娱心。(李世民《秋日二首》)
参
考
答
案
1.B(“怀古伤今”不对。这不是咏史怀古诗,诗人登临黄鹤楼,虽难免怀古,但没有伤今,只是表达了今后必当归隐之念。)
2.D(“何年”一联为流水对,意为何时才能消除荣华之念,毅然弃官而去,终日徜徉空江之上,静听白浪之声呢?陆诗情感内容与此十分相似,只是遣词造句有所不同而已。A项用的是“紫破红尘”的本义,说京城道路上的热闹繁华;B项是赞美洞霄宫的清洁干净,一尘不染;C项是说京城中红尘扰扰,非闲居所宜处之地。)
3.①“莫道”二句表达了功成身退、隐居江湖的思想。“蓬瀛”指蓬莱和瀛洲,是传说中的神山名,后比喻人间仙境,是隐士理想的隐居之处。诗人认为,在为国效力之后,终当辞官归隐,唯有不恋权位,追求自由之境,才可谓高雅的情致。②“蓬瀛”二句表达了不愿妄想成仙,但求以山水美景愉悦身心的思想。这里的“蓬瀛”,是长生不老、成为神仙的代名词,“泉石”则指代山水美景。李世民作为古代明君,看清了前代帝王求仙的虚妄,因而只愿欣赏山水之美,这种态度是十分可取的。
— END —
来源 | 《语文报·高考版》
跟着唐诗宋词去旅游 | 穷目千里鹳雀楼
媒体作为传递主流价值的“信使”,担负着承载文化、引领价值、成风化人的使命。我们希望找到符合当代审美、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古”与“今”的对话,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民日报》假日生活版开设了“跟着唐诗宋词去旅游”栏目,栏目刊登的稿件以诗词景物、意境为线索,将古典诗词赏析、文化背景普及与山水游记写作、个人情感抒发等有机结合,呈现一种“沉浸式诗词赏析”的效果,成为《人民日报》上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唤起万千读者的情感共鸣。
作为集萃与延展,与栏目同名的《跟着唐诗宋词去旅游》一书近日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本书选取30篇文章,分为“山岳篇”“登楼篇”“临水篇”“胜迹篇”“寻古篇”等五个部分,并充实诗词赏析与地名介绍等内容,力求引领读者多角度感受古典诗词的精华与魅力。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登楼篇中的“穷目千里鹳雀楼”。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词小注
此诗是一首为人们所激赏的览胜名篇,历来评家论此诗,都赞叹其宏阔而富于哲理。当诗人登上鹳雀楼,举目眺望,壮丽河山尽收眼底。在苍茫暮色中,一轮明晃晃的夕阳,正从山的背后慢慢落下去了,而脚下滔滔黄河奔腾不息,雄浑阔大,气吞宇宙。“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仅把高瞻远瞩的壮观提到一个新的更高的境界,而且表现为极富哲理的情趣,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这首诗在写法上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此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流水对,虽两句相对,而没有对仗的痕迹,可见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之纯熟。
诗意旅游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位于晋秦豫三省交界的山西永济蒲州古城西郊外的黄河岸畔。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一首《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使其名扬天下声播四海,成为黄河流域的标志性建筑。
鹳雀楼始建于北周时期,为一座军事戍楼,历唐经宋存世七百余年,于元朝初年毁于战火,直到1997年得以第一次重修,于2002年9月正式对游人开放。新修的鹳雀楼通身采用唐代油漆彩画装饰,为四檐三层的仿唐式建筑,楼体高73.9米,坐南朝北,北依黄河水,南枕中条山,远可眺舜都遗址,近可瞰黄河之水天上而来。
目前,鹳雀楼景区占地面积2.064平方公里,以鹳雀楼为中心,四周以古典园林分布,呈“四区十二点”布局结构,包括楼游览区、黄河风情游览区、山水游览区、康乐游览区等,整个景区以鹳雀楼独特的人文底蕴和厚重的黄河文化为根基,以弘扬爱国主义为主题,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磅礴气势为主旋律,开成“上下五千年,放眼看世界”的高远意境,成为国内外游人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的国家级旅游景区。
身临其境
山西永济
穷目千里鹳雀楼
孟 扬
“十个字”,尺幅千里,让登高才能望远的朴素哲理拥有了余韵千年的诗意;“一首诗”,传诵千载,让蓄集着激情才思的鹳雀楼长久地留在视线里——
走进山西永济市蒲州古城,正是“白日依山尽”的傍晚时分,远远望去,黄河岸畔的鹳雀楼更多了一分诗意。登楼凭栏,极目远方,襟怀山河的舒畅瞬间将我带入诗中的意境。此时,夕阳给河岸滩涂铺洒着温暖柔和的光晕,荡漾的河水凝成金色的波痕。大河汤汤,荡气回肠。近处,苍翠的中条山静谧安详,让飞檐高耸的楼阁有了稳固的屏障与依托。远处,河对岸深黛的华山,凝重雄浑,起伏着悠远的苍茫。据说,“中华”二字正来源于这两山间。黄河岸边,眼前的这一片土地,古称蒲坂,曾为尧舜都城,正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回想起曾在这片土地上描绘出的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不禁感慨……
鹳雀楼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被誉为我国的四大历史文化名楼。据《蒲州府志》记载:“鹳雀楼旧在城西河洲渚上,周(按,即北周,公元557—581年)宇文护造。”筑为层楼,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鹳雀楼楼体壮观,结构奇特,高台重檐,黑瓦朱楹,加之立晋望秦,独立中州,前瞻中条山秀,下瞰大河奔流的优越区位,吸引了历代名流登临作赋,在唐代已是登高胜地。“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唐代诗人李益和畅当的诗句生动描绘了鹳雀楼“遐标碧空,影倒横流”的秀美景色。唐代李瀚在《河中鹳雀楼集序》中也记载了该楼建造情况以及其备受文人骚客青睐的情形。当时,正当而立之年的山西才子王之涣游历蒲州,登楼赏景,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五言绝句《登鹳雀楼》。这首诗以缩万里于咫尺的磅礴气势,将壮美景象与深远意境相交融,表达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令人襟怀豪放,成为鹳雀楼上不朽的绝唱,独步千古。
在诗中,鹳雀楼穿越古今,彰显着文化魅力。现实中,它却历经了岁月风霜,从北周,到隋、唐、宋、金。700余年后,公元1222年金元光元年,金兵与元兵争夺蒲州,“夜半攻城以登,焚楼、橹,火照城中”。鹳雀楼毁于战火,仅存故基。元代文学家王恽在《登鹳雀楼记》中写道:“至元壬申(公元1272年)三月,由御史里行来官晋府,十月戊寅,按事此州,获登故基,徙倚盘桓,逸情云上,虽杰观委地,昔人已非,而河山之伟,云烟之胜,不殊于往古矣。”此后,因黄河泛滥、河道迁移等原因,鹳雀楼故址难以寻觅。据记载:“明初时,故址尚可按,后尽泯灭,或欲存其迹,以西城楼寄名曰鹳雀。”其间,虽仍有慕名而至登临作赋者,但文字中已不见昔日王诗中那种积极进取才情洋溢的“盛唐气象”。正如一位清代诗人所道:“千里穷目诗句好,至今日影到西楼。”
数百年来,许多文人雅士望着滚滚黄河水空留遗憾。2002年,“登鹳雀楼”又成现实。这座重建的鹳雀楼在建筑形制上充分体现了唐代风格,为高台建筑,外观四檐三层,内分六层,总高73.9米,总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楼体为钢筋混凝土框架,通身采用唐代油漆彩画装饰。楼内陈设以黄河文化和河东文化为主题,时代跨越中华上下五千年,采用浮雕、蜡像、雕像等形式,艺术地表现了舜耕历山、大禹治水、嫘袓养蚕等历史传说典故,介绍了武圣关公、一代文宗柳宗元、司马光等秦晋历史名人,使华夏文明,特别是盛唐景象得到了充分展示。而以“楼”为中心、采用古典园林式布局的鹳雀楼景区,规划面积3300亩,已建成550亩,将形成“四区十二点”的空间结构,使“登鹳雀楼”的内容更加丰富。
吟着唐诗感受华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极目千里体会“更上一层楼”的美好境界,在今天,登鹳雀楼不仅愉悦身心,更是一种象征,鼓励着人们放开眼界、志存高远。
文章节选自:
人民日报出版社
《跟着唐诗宋词去旅游》
编辑:刘雨萱
校对:崔晨
审核:霍伟民
崔颢《黄鹤楼》赏析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先说说作者的情况及与这首诗有关的3个故事。
崔颢(hào)(704~754),唐代诗人,汴州(今河南开封)人。他曾考中进士,当过太仆寺丞与司勋员外郎(据说是六品)。现在讲3个小故事。
第一个是评价《黄鹤楼》的故事:崔颢的《黄鹤楼》是一首七言诗。据元代人辛文房所著《唐才子传》记载,说李白壮年时到处游山玩水。一次,他登上黄鹤楼,楼上楼下的美景使他应接不暇。于是他诗兴大发,同来的朋友也等着欣赏他的大作。可就在这时,他忽然看到楼壁上崔颢的题诗。李白读罢,说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另外,南宋有位文学评论家叫严羽,号沧浪逋客,他在《沧浪诗话》中写道:“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灏《黄鹤楼》为第一。”可见,崔颢这首诗的确不同凡响。
第二个是关于黄鹤楼的故事:黄鹤楼为什么叫黄鹤楼呢?这是因为这座楼建在武昌黄鹤山(即蛇山)上。史书上有两个传说:一是《齐谐志》这本书记载说,古代有位叫子安的仙人乘黄鹤路过此地;二是《太平寰宇记》引《图经》里的话说,三国时期的费祎(yī)登楼成仙后,乘黄鹤而去。
第三个是关于鹦鹉洲的故事:相传三国时期,有个叫祢(mí)衡的才子,他在江夏太守黄祖手下做事。一次,黄祖的儿子黄射让祢衡陪他到长江中的江心洲打猎。那天,名叫碧姬的歌女斟满一盅酒棒到祢衡面前,请他“满饮此杯”。祢衡接过酒杯一饮而尽。此时,有人献给黄射一只鹦鹉,黄射又把鹦鹉转赠祢衡,并请他写一首咏鹦鹉的文章。祢衡一挥而就,写了一篇《鹦鹉斌》。那赋的意思是说:鹦鹉是一只神鸟,可是没有人认识它,只把它当作笼中的玩物。后来,黄祖看到了《鹦鹉赋》,觉得是在影射自己,于是借故把祢衡杀了,时年26岁。祢衡死后,黄射把他埋葬在江心洲边。后人为了纪念祢衡,就把江心洲改叫鹦鹉洲了。鹦鹉洲,唐朝时在汉阳西南长江中,后来被水冲没。
接着,我们来解释部分词语。
1.黄鹤楼:三国时建成,历代屡建屡毁。1957年建长江大桥武昌引桥时,占用了黄鹤楼旧址;1981年重建黄鹤楼时,选址在距旧址约1000米的蛇山峰岭上。1985年建成,历时5年。2.悠悠:飘荡的样子。3.川:平原。4.历历:十分清楚,如在眼前的样子。5.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现在用白话翻译这首诗。
昔日的仙人早已驾着黄鹤飞走了,
这里只留下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飞走一去不返,
千百年来只剩下白云在这里飘游。
晴天平原上,青翠的树木清晰可辨;
鹦鹉洲旁,茂盛的芳草也美不胜收。
而此刻,暮色已经来临,
我的家乡又在何处?
只有江上雾蒙蒙的水波,
勾起我心头的烦愁。
最后赏析这首诗。
一.讲讲“古律相配”的评论。
历来,不少评论这首诗的学者,认为这首诗妙就妙在做到了“古律相配”。所谓“古律相配”,指的就是“古体诗”与“律诗”相配合。有人这样说:“此诗前半首用散调变格,后半首就整饬归正,实写楼中所见所感,写从楼上眺望汉阳城、鹦鹉洲的芳草绿树并由此而引起的乡愁,这是先放后收。倘只放不收,一味不拘常规,不回到格律上来,那么,它就不是一首七律,而成为七古了。但崔颢的《黄鹤楼》确实也别出机杼,所谓古律相配,浑然一体,遂难以超越。”这一类评论家下了很大力气,似乎都想说明这首诗所以获得古今读者的欣赏,主要在于崔颢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古律相配”。
对此,笔者实在不敢苟同。从不名作者的《诗经》到屈原的《离骚》,到汉代以来的《乐府》,再到唐代的诗词等,其中脍炙人口的诗作汗牛充栋,请问:哪一首诗是因为其在格律上有所突破,才受到读者的青睐的?况且就唐代而言,不少为当时与后世欢迎的诗作也不完全遵守所谓格律的限制呀。曹雪芹通过他写的《红楼梦》中林黛玉之口说道:“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我想,用这句话来评论崔颢《黄鹤楼》锤炼语言的艺术,恐怕更有说服力。
二.讲讲我对《黄鹤楼》所以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的几点思考。
1.登楼之见闻正好触动诗人之胸怀。
这首诗写于何时,已无从查考;所以诗人通过《黄鹤楼》要表达什么情感,也似乎无从谈起。但幸亏古书上有些记载,可以帮我们结合诗中所写,窥视诗人的胸怀。一是《旧唐书》与《唐才子传》等书中都说,崔颢中过进士,有才能,但品德不怎么样,好赌博,好饮酒,向往游侠生活……二是不管中进士后还是做官后,也未发现他有什么建树,却有机会到各地游荡;三是他留下的诗有40多首,其中几乎找不到什么昂扬向上或关注民生的内容。
纵观《黄鹤楼》全诗,诗人的悲喜是被外物左右的,决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的情怀。前四句写“鹤去楼空”“白云悠悠”,流露出来的是他由于不得志而心里空荡荡的感受。五、六两句写历历在目的“晴川”与茂盛美好的“芳草”,使他眼前为之一亮,流露出一丝欣慰。可是,好景不长,最后两句的“日暮”与“烟波”,一下子勾起他的思乡之情,心中泛起无限的烦愁。这恐怕是崔颢《黄鹤楼》所表达出来的全部思想感情!
2.消极情绪难以掩盖诗人的艺术造诣。
这首诗很难在内容方面读出什么激励人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但在诗词的写作艺术上却给读者以豁然开朗甚至美不胜收的感觉。
(1)想象中的意象与现实中的意象相结合。
这首诗一开头就在读者面前呈现出远古时仙人驾鹤而飞的景象,可当你正沉浸在这个美好的境界之中时,诗人突然一掌打来,使你顿时清醒:原来眼前只是白云下面的一座空楼而已。在此种瞬息而变的意象面前,可以肯定,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感受,而无论什么感受,都是由诗人所创制出的结合在一起的两种意象所引发的。后四句也是这种写法,这里不再赘述。
(2)善于用对比的手法成就情景交融的艺术。
这首诗前两句是对比,后两句也是对比。对比的结果,使“驾鹤而去”“不复返”的想象之景与“空楼”“白云”的现实之景结合起来,形成了片刻的美好幻想与残酷的现实之间的反差。试问:用对比手法写景,在写景时进行对比,又在对比写景中自然流露诗人与景物相吻合的情感,却毫无雕琢之嫌,这该是怎样一种高超的艺术!后四句中的“晴川”“芳草”与“日暮”“烟波”之间,也运用了这种手法,不赘。
(3)“欲言又止”的弦外之音。
这首诗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诗人很想通过诗句吐露他的满腹心事。你看,他的最后一句诗毫无顾忌地写道:“烟波江上使人愁。”他似乎告诉读者,前面所写的一切,都是为了表达他的烦愁。但是,到底愁从何来?诗人却欲言又止。那么,诗人的“愁”字里究竟隐藏着什么呢?我想,细心的读者已经从他写的诗句中猜出几分了。先问:“黄鹤”一词为什么在诗中一连出现了3次?再问:黄鹤楼周围景物多多,诗人为什么只写“汉阳树”与“鹦鹉洲”呢?读者如果仔细看了拙文前面所写的故事,就会豁然开朗:啊,原来崔颢想说,他有飘飘欲仙展翅高飞的追求却实现不了,他有出众的才能而不被重用。恐怕这就是“愁”字的弦外之音吧?
以上拙见,敬请不吝指教!
《登黄鹤楼》
黄鹤归来始登临,
欲学仙道功未成。
吕岩御剑游天下,
李白挥笔传古今。
武穆丹心昭日月,
伯牙瑶琴酬知音。
浪花淘尽英雄事,
更掀后浪洗乾坤。
李白最著名的两首黄鹤楼诗,第一首小学生都会背,第二首鲜有人知
李白,是一个诗人,更是一个旅行家,他走过许多名胜古迹,并留下他的杰作。
其中黄鹤楼是不得不说的一处。
关于黄鹤楼,李白曾写下两首名作,一首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此诗入选小学课本,小学生都会背。而另一首即是《黄鹤楼闻笛》,却少有人知。
两首诗一首写于开元盛世,烟花三月送别友人,李白的心情是相对愉悦的;而另一首写于安史之乱时,充满去国思乡之悲。诗意虽不同,两首诗却同样经典。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开元十八年(730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此时,正值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季节是烟花三月、春意最浓的时候,从黄鹤楼顺着长江而下,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
这次送别孟浩然去扬州,是愉悦的。但是,友人就要离开,他也有悲伤,当看着孟浩然乘坐的小舟逐渐远去时,李白默默地望着那船渐行渐远,久久不回。
隐娘想起白居易的一句诗:此时无声胜有声。所有的不舍都在李白的这一眼之中了。
这首诗备受后世称道,是李白的代表作。“烟花三月下扬州”更被学者称为“千古丽句”。
李白另一首黄鹤楼佳作,就是下面这首《黄鹤楼闻笛》。
《黄鹤楼闻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听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从诗意中可以看出,这是李白被贬谪时所做,有学者考证,此诗是乾元二年(759年)李白流放夜郎遇赦东归,途经江夏时所作。当时老朋友史郎中在江夏特意陪他游览了当地名胜黄鹤楼。
黄鹤楼头,那悠悠笛声给凭栏远眺的诗人李白平添了无限思绪,兴会之余,他写下了这首诗。
世事难料,我竟一下就成为贬官,远谪长沙;西望长安,云雾迷茫,何处才是我的家乡?
黄鹤楼中传来阵阵《梅花落》笛声,如怨如诉,仿佛五月江城落满梅花,令人倍感凄凉。
作为一个曾流放的人,李白以曾被贬官到长沙的贾谊自居,充满了愤懑与不平。
坐在黄鹤楼中,听着耳边传来《梅花落》笛曲,感觉江城五月梅花满天飘落。梅花虽美,可却是是寒冬开放的,江城五月落梅不免给人以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是诗人冷落心情的写照。
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通感交织,描绘出与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苍凉景色,从而有力地烘托了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
读完这首诗,我仿佛看到李白坐在黄鹤楼中,看着天上的一轮明月,听着耳边的《梅花落》,布满皱纹的脸上,全是疲惫与沧桑。
这首七言绝句,正是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见长,使读者从“吹玉笛”、“落梅花”这些眼前景、口头语,听到了诗人的弦外之音。
清代沈德潜曾评价李白:“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贵,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使人神远,太白有焉。”(《唐诗别裁》卷二十)
隐娘每每读李白的诗,诗意简单,词句简洁,可每每读完,总是感到意犹未尽,有无限的情意在诗外。
譬如送别孟浩然时,那默然望着小船背影的伤感与不舍;譬如在黄鹤楼中听玉笛时,那历经人生悲戚之后的沧桑与恋乡。
千年之后,依然能够打动人,而这应该就是李白诗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