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精心整理」历代帝王年号与公元纪年、干支纪年对照表
在华夏数千年的历史中,史籍资料浩如烟海,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可是在翻阅这些史料时,经常会看到例如“太初二年”、“辛未年”等年份,让人有种不知是何年的困惑。这是因为我国古代采用帝王年号、干支纪年的方式,来标识年份。
年号是由汉武帝发明的纪年方式,被后世历代帝王采用,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此之前,经常采用帝王的执政年份,来标识年份。例如“秦昭襄王八年”、“汉高祖四年”等。
干支纪年法是我国古代的主要历法,由岁星纪年法变换而来的。它由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组合而成,六十为一周期,周而复始,循环记录。
下面为历代帝王年号与公元年份、干支年份对照表,图表的比例和A4纸的比例差不多,喜欢的小伙伴,可以自己打印收藏。
(1)秦、西汉帝王年号
秦、西汉帝王年号
(2)东汉帝王年号
东汉帝王年号
(3)三国帝王年号
三国帝王年号
(4)晋朝帝王年号
两晋帝王年号
(5)南朝帝王年号
南朝帝王年号
(6)北朝帝王年号
北朝帝王年号
(7)隋、唐帝王年号
隋唐帝王年号
(8)五代十国年号(部分)
五代十国帝王年号
(9)宋朝帝王年号
宋朝帝王年号
(10)辽、金帝王年号
辽、金朝帝王年号
(11)元朝帝王年号
元朝帝王年号
(12)明朝帝王年号
明朝帝王年号
(13)清朝帝王年号
清朝帝王年号
明,清朝皇帝年号公元日期干支日期
明(公元1368-公元1660)皇帝年号公元日期干支日期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 1368年戊申年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年公元 1369年己酉年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三年公元 1370年庚戌年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四年公元 1371年辛亥年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五年公元 1372年壬子年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六年公元 1373年癸丑年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七年公元 1374年甲寅年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八年公元 1375年乙卯年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九年公元 1376年丙辰年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年公元 1377年丁巳年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一年公元 1378年戊午年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二年公元 1379年己未年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公元 1380年庚申年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四年公元 1381年辛酉年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五年公元 1382年壬戌年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六年公元 1383年癸亥年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公元 1384年甲子年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八年公元 1385年乙丑年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九年公元 1386年丙寅年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廿 年公元 1387年丁卯年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廿一年公元 1388年戊辰年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廿二年公元 1389年己巳年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廿三年公元 1390年庚午年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廿四年公元 1391年辛未年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廿五年公元 1392年壬申年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廿六年公元 1393年癸酉年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廿七年公元 1394年甲戌年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廿八年公元 1395年乙亥年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廿九年公元 1396年丙子年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三十年公元 1397年丁丑年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戊寅年
明惠帝朱允炆建文元年公元 1399年己卯年
明惠帝朱允炆建文二年公元 1400年庚辰年
明惠帝朱允炆建文三年公元 1401年辛巳年
明惠帝朱允炆建文四年公元 1402年壬午年
明成祖朱棣永乐元年公元 1403年癸未年
明成祖朱棣永乐二年公元 1404年甲申年
明成祖朱棣永乐三年公元 1405年乙酉年
明成祖朱棣永乐四年公元 1406年丙戌年
明成祖朱棣永乐五年公元 1407年丁亥年
明成祖朱棣永乐六年公元 1408年戊子年
明成祖朱棣永乐七年公元 1409年己丑年
明成祖朱棣永乐八年公元 1410年庚寅年
明成祖朱棣永乐九年公元 1411年辛卯年
明成祖朱棣永乐十年公元 1412年壬辰年
明成祖朱棣永乐十一年公元 1413年癸巳年
明成祖朱棣永乐十二年公元 1414年甲午年
明成祖朱棣永乐十三年公元 1415年乙未年
明成祖朱棣永乐十四年公元 1416年丙申年
明成祖朱棣永乐十五年公元 1417年丁酉年
明成祖朱棣永乐十六年公元 1418年戊戌年
明成祖朱棣永乐十七年公元 1419年己亥年
明成祖朱棣永乐十八年公元 1420年庚子年
明成祖朱棣永乐十九年公元 1421年辛丑年
明成祖朱棣永乐廿年公元 1422年壬寅年
明成祖朱棣永乐廿一年公元 1423年癸卯年
明成祖朱棣永乐廿二年公元 1424年甲辰年
明仁宗朱高炽洪熙元年公元 1425年乙巳年
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元年公元 1426年丙午年
明宣宗朱瞻基宣德二年公元 1427年丁未年
明宣宗朱瞻基宣德三年公元 1428年戊申年
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四年公元 1429年己酉年
明宣宗朱瞻基宣德五年公元 1430年庚戌年
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六年公元 1431年辛亥年
明宣宗朱瞻基宣德七年公元 1432年壬子年
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八年公元 1433年癸丑年
明宣宗朱瞻基宣德九年公元 1434年甲寅年
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十年公元 1435年乙卯年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元年公元 1436年丙辰年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二年公元 1437年丁巳年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三年公元 1438年戊午年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四年公元 1439年己未年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五年公元 1440年庚申年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六年公元 1441年辛酉年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七年公元 1442年壬戌年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八年公元 1443年癸亥年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九年公元 1444年甲子年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十年公元 1445年乙丑年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十一年公元 1446年丙寅年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十二年公元 1447年丁卯年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十三年公元 1448年戊辰年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十四年公元 1449年己巳年
明代宗朱祁玉景泰元年公元 1450年庚午年
明代宗朱祁玉景泰二年公元 1451年辛未年
明代宗朱祁玉景泰三年公元 1452年壬申年
明代宗朱祁玉景泰四年公元 1453年癸酉年
明代宗朱祁玉景泰五年公元 1454年甲戌年
明代宗朱祁玉景泰六年公元 1455年乙亥年
明代宗朱祁玉景泰七年公元 1456年丙子年
明英宗朱祁镇天顺元年公元 1457年丁丑年
明英宗朱祁镇天顺二年公元 1458年戊寅年
明英宗朱祁镇天顺三年公元 1459年己卯年
明英宗朱祁镇天顺四年公元 1460年庚辰年
明英宗朱祁镇天顺五年公元 1461年辛巳年
明英宗朱祁镇天顺六年公元 1462年壬午年
明英宗朱祁镇天顺七年公元 1463年癸未年
明英宗朱祁镇天顺八年公元 1464年甲申年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元年公元 1465年乙酉年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二年公元 1466年丙戌年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三年公元 1467年丁亥年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四年公元 1468年戊子年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五年公元 1469年己丑年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六年公元 1470年庚寅年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七年公元 1471年辛卯年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八年公元 1472年壬辰年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九年公元 1473年癸巳年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年公元 1474年甲午年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一年公元 1475年乙未年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二年公元 1476年丙申年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三年公元 1477年丁酉年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四年公元 1478年戊戌年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五年公元 1479年己亥年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六年公元 1480年庚子年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七年公元 1481年辛丑年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八年公元 1482年壬寅年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九年公元 1483年癸卯年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廿 年公元 1484年甲辰年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廿一年公元 1485年乙巳年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廿二年公元 1486年丙午年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廿三年公元 1487年丁未年
明考宗朱偌樘弘治元年公元 1488年戊申年
明考宗朱偌樘弘治二年公元 1489年己酉年
明考宗朱偌樘弘治三年公元 1490年庚戌年
明考宗朱偌樘弘治四年公元 1491年辛亥年
明考宗朱偌樘弘治五年公元 1492年壬子年
明考宗朱偌樘弘治六年公元 1493年癸丑年
明考宗朱偌樘弘治七年公元 1494年甲寅年
明考宗朱偌樘弘治八年公元 1495年乙卯年
明考宗朱偌樘弘治九年公元 1496年丙辰年
明考宗朱偌樘弘治十年公元 1497年丁巳年
明考宗朱偌樘弘治十一年公元 1498年戊午年
明考宗朱偌樘弘治十二年公元 1499年己未年
明考宗朱偌樘弘治十三年公元 1500年庚申年
明考宗朱偌樘弘治十四年公元 1501年辛酉年
明考宗朱偌樘弘治十五年公元 1502年壬戌年
明考宗朱偌樘弘治十六年公元 1503年癸亥年
明考宗朱偌樘弘治十七年公元 1504年甲子年
明考宗朱偌樘弘治十八年公元 1505年乙丑年
明武宗朱厚正德元年公元 1506年丙寅年
明武宗朱厚正德二年公元 1507年丁卯年
明武宗朱厚正德三年公元 1508年戊辰年
明武宗朱厚正德四年公元 1509年己巳年
明武宗朱厚正德五年公元 1510年庚午年
明武宗朱厚正德六年公元 1511年辛未年
明武宗朱厚正德七年公元 1512年壬申年
明武宗朱厚正德八年公元 1513年癸酉年
明武宗朱厚正德九年公元 1514年甲戌年
明武宗朱厚正德十年公元 1515年乙亥年
明武宗朱厚正德十一年公元 1516年丙子年
明武宗朱厚正德十二年公元 1517年丁丑年
明武宗朱厚正德十三年公元 1518年戊寅年
明武宗朱厚正德十四年公元 1519年己卯年
明武宗朱厚正德十五年公元 1520年庚辰年
明武宗朱厚正德十六年公元 1521年辛巳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元年公元 1522年壬午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年公元 1523年癸未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年公元 1524年甲申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四年公元 1525年乙酉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五年公元 1526年丙戌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六年公元 1527年丁亥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七年公元 1528年戊子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八年公元 1529年己丑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九年公元 1530年庚寅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年公元 1531年辛卯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一年公元 1532年壬辰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二年公元 1533年癸巳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三年公元 1534年甲午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四年公元 1535年乙未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五年公元 1536年丙申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六年公元 1537年丁酉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七年公元 1538年戊戌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八年公元 1539年己亥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九年公元 1540年庚子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廿 年公元 1541年辛丑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廿一年公元 1542年壬寅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廿二年公元 1543年癸卯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廿三年公元 1544年甲辰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廿四年公元 1545年乙巳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廿五年公元 1546年丙午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廿六年公元 1547年丁未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廿七年公元 1548年戊申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廿八年公元 1549年己酉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廿九年公元 1550年庚戌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 年公元 1551年辛亥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一年公元 1552年壬子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二年公元 1553年癸丑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三年公元 1554年甲寅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四年公元 1555年乙卯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五年公元 1556年丙辰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六年公元 1557年丁巳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七年公元 1558年戊午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八年公元 1559年己未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三十九年公元 1560年庚申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四十 年公元 1561年辛酉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四十一年公元 1562年壬戌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四十二年公元 1563年癸亥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四十三年公元 1564年甲子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四十四年公元 1565年乙丑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四十五年公元 1566年丙寅年
明穆宗朱载垕隆庆元年公元 1567年丁卯年
明穆宗朱载垕隆庆二年公元 1568年戊辰年
明穆宗朱载垕隆庆三年公元 1569年己巳年
明穆宗朱载垕隆庆四年公元 1570年庚午年
明穆宗朱载垕隆庆五年公元 1571年辛未年
明穆宗朱载垕隆庆六年公元 1572年壬申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元年公元 1573年癸酉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年公元 1574年甲戌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年公元 1575年乙亥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年公元 1576年丙子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五年公元 1577年丁丑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六年公元 1578年戊寅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七年公元 1579年己卯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八年公元 1580年庚辰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九年公元 1581年辛巳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年公元 1582年壬午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一年公元 1583年癸未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二年公元 1584年甲申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三年公元 1585年乙酉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四年公元 1586年丙戌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五年公元 1587年丁亥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六年公元 1588年戊子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七年公元 1589年己丑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八年公元 1590年庚寅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九年公元 1591年辛卯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廿 年公元 1592年壬辰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廿一年公元 1593年癸巳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廿二年公元 1594年甲午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廿三年公元 1595年乙未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廿四年公元 1596年丙申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廿五年公元 1597年丁酉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廿六年公元 1598年戊戌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廿七年公元 1599年己亥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廿八年公元 1600年庚子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廿九年公元 1601年辛丑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年公元 1602年壬寅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一年公元 1603年癸卯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二年公元 1604年甲辰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三年公元 1605年乙巳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四年公元 1606年丙午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五年公元 1607年丁未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六年公元 1608年戊申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七年公元 1609年己酉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八年公元 1610年庚戌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九年公元 1611年辛亥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 年公元 1612年壬子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一年公元 1613年癸丑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二年公元 1614年甲寅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三年公元 1615年乙卯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四年公元 1616年丙辰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五年公元 1617年丁巳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六年公元 1618年戊午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七年公元 1619年己未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四十八年公元 1620年庚申年
明光宗朱由常泰昌元年公元 1620年庚申年
明喜宗朱由校天启元年公元 1621年辛酉年
明喜宗朱由校天启二年公元 1622年壬戌年
明喜宗朱由校天启三年公元 1623年癸亥年
明喜宗朱由校天启四年公元 1624年甲子年
明喜宗朱由校天启五年公元 1625年乙丑年
明喜宗朱由校天启六年公元 1626年丙寅年
明喜宗朱由校天启七年公元 1627年丁卯年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元年公元 1628年戊辰年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二年公元 1629年己巳年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三年公元 1630年庚午年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四年公元 1631年辛未年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五年公元 1632年壬申年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六年公元 1633年癸酉年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七年公元 1634年甲戌年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八年公元 1635年乙亥年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九年公元 1636年丙子年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十年公元 1637年丁丑年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十一年公元 1638年戊寅年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十二年公元 1639年己卯年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十三年公元 1640年庚辰年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十四年公元 1641年辛巳年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十五年公元 1642年壬午年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十六年公元 1643年癸未年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 1644年甲申年
南明穆王朱由菘弘光元年公元 1645年乙酉年
南明唐王朱韦建隆武元年公元 1645年乙酉年
南明唐王朱韦建隆武二年公元 1646年丙戌年
南明唐王朱韦金绍武元年公元 1646年丙戌年
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元年公元 1647年丁亥年
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二年公元 1648年戊子年
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三年公元 1649年己丑年
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四年公元 1650年庚寅年
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五年公元 1651年辛卯年
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六年公元 1652年壬辰年
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七年公元 1653年癸巳年
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八年公元 1654年甲午年
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九年公元 1655年乙未年
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十年公元 1656年丙申年
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十一年公元 1657年丁酉年
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十二年公元 1658年戊戌年
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十三年公元 1659年己亥年
南明桂王朱由榔永历十四年公元 1660年庚子年
--------------------------------------------------
--------------------------------------------------
清(公元1616-公元1911)皇帝年号公元日期干支日期
后金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天命元年公元 1616年丙辰年
后金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天命二年公元 1617年丁巳年
后金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天命三年公元 1618年戊午年
后金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天命四年公元 1619年己未年
后金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天命五年公元 1620年庚申年
后金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天命六年公元 1621年辛酉年
后金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天命七年公元 1622年壬戌年
后金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天命八年公元 1623年癸亥年
后金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天命九年公元 1624年甲子年
后金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天命十年公元 1625年乙丑年
后金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天命十一年公元 1626年丙寅年
后金大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天聪元年公元 1627年丁卯年
后金大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天聪二年公元 1628年戊辰年
后金大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天聪三年公元 1629年己巳年
后金大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天聪四年公元 1630年庚午年
后金大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天聪五年公元 1631年辛未年
后金大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天聪六年公元 1632年壬申年
后金大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天聪七年公元 1633年癸酉年
后金大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天聪八年公元 1634年甲戌年
后金大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天聪九年公元 1635年乙亥年
后金大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天聪十年公元 1636年丙子年
后金大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崇德二年公元 1637年丁丑年
后金大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崇德三年公元 1638年戊寅年
后金大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崇德四年公元 1639年己卯年
后金大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崇德五年公元 1640年庚辰年
后金大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崇德六年公元 1641年辛巳年
后金大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崇德七年公元 1642年壬午年
后金大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崇德八年公元 1643年癸未年
清世祖福临顺治元年公元 1644年甲申年
清世祖福临顺治二年公元 1645年乙酉年
清世祖福临顺治三年公元 1646年丙戌年
清世祖福临顺治四年公元 1647年丁亥年
清世祖福临顺治五年公元 1648年戊子年
清世祖福临顺治六年公元 1649年己丑年
清世祖福临顺治七年公元 1650年庚寅年
清世祖福临顺治八年公元 1651年辛卯年
清世祖福临顺治九年公元 1652年壬辰年
清世祖福临顺治十年公元 1653年癸巳年
清世祖福临顺治十一年公元 1654年甲午年
清世祖福临顺治十二年公元 1655年乙未年
清世祖福临顺治十三年公元 1656年丙申年
清世祖福临顺治十四年公元 1657年丁酉年
清世祖福临顺治十五年公元 1658年戊戌年
清世祖福临顺治十六年公元 1659年己亥年
清世祖福临顺治十七年公元 1660年庚子年
清世祖福临顺治十八年公元 1661年辛丑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元年公元 1662年壬寅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二年公元 1663年癸卯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三年公元 1664年甲辰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四年公元 1665年乙巳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五年公元 1666年丙午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六年公元 1667年丁未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七年公元 1668年戊申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八年公元 1669年己酉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九年公元 1670年庚戌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十年公元 1671年辛亥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十一年公元 1672年壬子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十二年公元 1673年癸丑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十三年公元 1674年甲寅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十四年公元 1675年乙卯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十五年公元 1676年丙辰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十六年公元 1677年丁巳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十七年公元 1678年戊午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十八年公元 1679年己未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十九年公元 1680年庚申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二十年公元 1681年辛酉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二十一年公元 1682年壬戌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二十二年公元 1683年癸亥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二十三年公元 1684年甲子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二十四年公元 1685年乙丑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二十五年公元 1686年丙寅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二十六年公元 1687年丁卯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二十七年公元 1688年戊辰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二十八年公元 1689年己巳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二十九年公元 1690年庚午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三十年 公元 1691年辛未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三十一年公元 1692年壬申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三十二年公元 1693年癸酉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三十三年公元 1694年甲戌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三十四年公元 1695年乙亥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三十五年公元 1696年丙子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三十六年公元 1697年丁丑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三十七年公元 1698年戊寅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三十八年公元 1699年己卯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三十九年公元 1700年庚辰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四十年 公元 1701年辛巳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四十一年公元 1702年壬午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四十二年公元 1703年癸未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四十三年公元 1704年甲申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四十四年公元 1705年乙酉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四十五年公元 1706年丙戌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四十六年公元 1707年丁亥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四十七年公元 1708年戊子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四十八年公元 1709年己丑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四十九年公元 1710年庚寅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五十年 公元 1711年辛卯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五十一年公元 1712年壬辰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五十二年公元 1713年癸巳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五十三年公元 1714年甲午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五十四年公元 1715年乙未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五十五年公元 1716年丙申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五十六年公元 1717年丁酉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五十七年公元 1718年戊戌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五十八年公元 1719年己亥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五十九年公元 1720年庚子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六十年 公元 1721年辛丑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六十一年公元 1722年壬寅年
清世宗胤禛雍正元年公元 1723年癸卯年
清世宗胤禛雍正二年公元 1724年甲辰年
清世宗胤禛雍正三年公元 1725年乙巳年
清世宗胤禛雍正四年公元 1726年丙午年
清世宗胤禛雍正五年公元 1727年丁未年
清世宗胤禛雍正六年公元 1728年戊申年
清世宗胤禛雍正七年公元 1729年己酉年
清世宗胤禛雍正八年公元 1730年庚戌年
清世宗胤禛雍正九年公元 1731年辛亥年
清世宗胤禛雍正十年公元 1732年壬子年
清世宗胤禛雍正十一年公元 1733年癸丑年
清世宗胤禛雍正十二年公元 1734年甲寅年
清世宗胤禛雍正十三年公元 1735年乙卯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元年公元 1736年丙辰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二年公元 1737年丁巳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三年公元 1738年戊午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四年公元 1739年己未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五年公元 1740年庚申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六年公元 1741年辛酉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七年公元 1742年壬戌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八年公元 1743年癸亥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九年公元 1744年甲子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十年公元 1745年乙丑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十一年公元 1746年丙寅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十二年公元 1747年丁卯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十三年公元 1748年戊辰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十四年公元 1749年己巳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十五年公元 1750年庚午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十六年公元 1751年辛未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十七年公元 1752年壬申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十八年公元 1753年癸酉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十九年公元 1754年甲戌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二十年公元 1755年乙亥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二十一年公元 1756年丙子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二十二年公元 1757年丁丑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二十三年公元 1758年戊寅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二十四年公元 1759年己卯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二十五年公元 1760年庚辰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二十六年公元 1761年辛巳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二十七年公元 1762年壬午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二十八年公元 1763年癸未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二十九年公元 1764年甲申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三十年公元 1765年乙酉年清
高宗弘历乾隆三十一年 公元 1766年丙戌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三十二年公元 1767年丁亥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三十三年公元 1768年戊子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三十四年公元 1769年己丑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三十五年公元 1770年庚寅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三十六年公元 1771年辛卯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三十七年公元 1772年壬辰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三十八年公元 1773年癸巳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三十九年公元 1774年甲午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四十年 公元 1775年乙未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四十一年公元 1776年丙申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四十二年公元 1777年丁酉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四十三年公元 1778年戊戌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四十四年公元 1779年己亥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四十五年公元 1780年庚子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四十六年公元 1781年辛丑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四十七年公元 1782年壬寅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四十八年公元 1783年癸卯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四十九年公元 1784年甲辰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五十年 公元 1785年乙巳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五十一年公元 1786年丙午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五十二年公元 1787年丁未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五十三年公元 1788年戊申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五十四年公元 1789年己酉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五十五年公元 1790年庚戌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五十六年公元 1791年辛亥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五十七年公元 1792年壬子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五十八年公元 1793年癸丑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五十九年公元 1794年甲寅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六十年公元 1795年乙卯年
清仁宗顺琰嘉庆元年公元 1796年丙辰年
清仁宗顺琰嘉庆二年公元 1797年丁巳年
清仁宗顺琰嘉庆三年公元 1798年戊午年
清仁宗顺琰嘉庆四年公元 1799年己未年
清仁宗顺琰嘉庆五年公元 1800年庚申年
清仁宗顺琰嘉庆六年公元 1801年辛酉年
清仁宗顺琰嘉庆七年公元 1802年壬戌年
清仁宗顺琰嘉庆八年公元 1803年癸亥年
清仁宗顺琰嘉庆九年公元 1804年甲子年
清仁宗顺琰嘉庆十年公元 1805年乙丑年
清仁宗顺琰嘉庆十一年公元 1806年丙寅年
清仁宗顺琰嘉庆十二年公元 1807年丁卯年
清仁宗顺琰嘉庆十三年公元 1808年戊辰年
清仁宗顺琰嘉庆十四年公元 1809年己巳年
清仁宗顺琰嘉庆十五年公元 1810年庚午年
清仁宗顺琰嘉庆十六年公元 1811年辛未年
清仁宗顺琰嘉庆十七年公元 1812年壬申年
清仁宗顺琰嘉庆十八年公元 1813年癸酉年
清仁宗顺琰嘉庆十九年公元 1814年甲戌年
清仁宗顺琰嘉庆二十年公元 1815年乙亥年
清仁宗顺琰嘉庆二十一年公元 1816年丙子年
清仁宗顺琰嘉庆二十二年公元 1817年丁丑年
清仁宗顺琰嘉庆二十三年公元 1818年戊寅年
清仁宗顺琰嘉庆二十四年公元 1819年己卯年
清仁宗顺琰嘉庆二十五年公元 1820年庚辰年
清宣宗旻宁道光元年公元 1821年辛巳年
清宣宗旻宁道光二年公元 1822年壬午年--
清宣宗旻宁道光三年公元 1823年癸未年
清宣宗旻宁道光四年公元 1824年甲申年
清宣宗旻宁道光五年公元 1825年乙酉年
清宣宗旻宁道光六年公元 1826年丙戌年
清宣宗旻宁道光七年公元 1827年丁亥年
清宣宗旻宁道光八年公元 1828年戊子年
清宣宗旻宁道光九年公元 1829年己丑年
清宣宗旻宁道光十年公元 1830年庚寅年
清宣宗旻宁道光十一年公元 1831年辛卯年
清宣宗旻宁道光十二年公元 1832年壬辰年
清宣宗旻宁道光十三年公元 1833年癸巳年
清宣宗旻宁道光十四年公元 1834年甲午年
清宣宗旻宁道光十五年公元 1835年乙未年
清宣宗旻宁道光十六年公元 1836年丙申年
清宣宗旻宁道光十七年公元 1837年丁酉年
清宣宗旻宁道光十八年公元 1838年戊戌年
清宣宗旻宁道光十九年公元 1839年己亥年
清宣宗旻宁道光二十年公元 1840年庚子年
清宣宗旻宁道光二十一年公元 1841年辛丑年
清宣宗旻宁道光二十二年公元 1842年壬寅年
清宣宗旻宁道光二十三年公元 1843年癸卯年
清宣宗旻宁道光二十四年公元 1844年甲辰年
清宣宗旻宁道光二十五年公元 1845年乙巳年
清宣宗旻宁道光二十六年公元 1846年丙午年
清宣宗旻宁道光二十七年公元 1847年丁未年
清宣宗旻宁道光二十八年公元 1848年戊申年
清宣宗旻宁道光二十九年公元 1849年己酉年
清宣宗旻宁道光三十年公元 1850年庚戌年
清文宗奕詝咸丰元年公元 1851年辛亥年
清文宗奕詝咸丰二年公元 1852年壬子年
清文宗奕詝咸丰三年公元 1853年癸丑年
清文宗奕詝咸丰四年公元 1854年甲寅年--
清文宗奕詝咸丰五年公元 1855年乙卯年
清文宗奕詝咸丰六年公元 1856年丙辰年
清文宗奕詝咸丰七年公元 1857年丁巳年
清文宗奕詝咸丰八年公元 1858年戊午年
清文宗奕詝咸丰九年公元 1859年己未年
清文宗奕詝咸丰十年公元 1860年庚申年
清文宗奕詝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辛酉年
清穆宗载淳同治元年公元 1862年壬戌年
清穆宗载淳同治二年公元 1863年癸亥年
清穆宗载淳同治三年公元 1864年甲子年
清穆宗载淳同治四年公元 1865年乙丑年
清穆宗载淳同治五年公元 1866年丙寅年
清穆宗载淳同治六年公元 1867年丁卯年
清穆宗载淳同治七年公元 1868年戊辰年
清穆宗载淳同治八年公元 1869年己巳年
清穆宗载淳同治九年公元 1870年庚午年
清穆宗载淳同治十年公元 1871年辛未年
清穆宗载淳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壬申年
清穆宗载淳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癸酉年
清穆宗载淳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甲戌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元年公元 1875年乙亥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二年公元 1876年丙子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三年公元 1877年丁丑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四年公元 1878年戊寅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五年公元 1879年己卯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六年公元 1880年庚辰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七年公元 1881年辛巳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八年公元 1882年壬午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九年公元 1883年癸未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十年公元 1884年甲申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十一年公元 1885年乙酉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十二年公元 1886年丙戌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十三年公元 1887年丁亥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十四年公元 1888年戊子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十五年公元 1889年己丑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十六年公元 1890年庚寅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十七年公元 1891年辛卯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十八年公元 1892年壬辰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十九年公元 1893年癸巳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二十年公元 1894年甲午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二十一年公元 1895年乙未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二十二年公元 1896年丙申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二十三年公元 1897年丁酉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二十四年公元 1898年戊戌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二十五年公元 1899年己亥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二十六年公元 1900年庚子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二十七年公元 1901年辛丑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二十八年公元 1902年壬寅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二十九年公元 1903年癸卯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三十年 公元 1904年甲辰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三十一年公元 1905年乙巳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三十二年公元 1906年丙午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三十三年公元 1907年丁未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三十四年公元 1908年戊申年
清溥仪宣统元年公元 1909年己酉年
清溥仪宣统二年公元 1910年庚戌年
清溥仪宣统三年公元 1911年辛亥年
民国元年公元 1912年壬子年
民国二年公元 1913年癸丑年
民国三年公元 1914年甲寅年
民国四年公元 1915年乙卯年
民国五年公元 1916年丙辰年
民国六年公元 1917年丁巳年
民国七年公元 1918年戊午年
民国八年公元 1919年己未年
民国九年公元 1920年庚申年
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辛酉年
民国十一年公元 1922年壬戌年
民国十二年公元 1923年癸亥年
民国十三年公元 1924年甲子年
民国十四年公元 1925年乙丑年
民国十五年公元 1926年丙寅年
民国十六年公元 1927年丁卯年
民国十七年公元 1928年戊辰年
民国十八年公元 1929年己巳年
民国十九年公元 1930年庚午年
民国二十年公元 1931年辛未年
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壬申年
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癸酉年
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甲戌年
民国二十四年公元 1935年乙亥年
民国二十五年公元 1936年丙子年
民国二十六年公元 1937年丁丑年
民国二十七年公元 1938年戊寅年
民国二十八年公元 1939年己卯年
民国二十九年公元 1940年庚辰年
民国三十 年公元 1941年辛巳年
民国三十一年公元 1942年壬午年
民国三十二年公元 1943年癸未年
民国三十三年公元 1944年甲申年
民国三十四年公元 1945年乙酉年
民国三十五年公元 1946年丙戌年
民国三十六年公元 1947年丁亥年
民国三十七年公元 1948年戊子年
民国三十八年公元 1949年己丑年
真的是涨知识了!唐朝21位皇帝在位时间及评价一览!
唐朝,这个充满繁荣与辉煌的朝代,前后历经近三百年的统治,孕育了无数英明神武的皇帝。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一张表格,来了解唐朝21位皇帝的在位时间以及后人对他们的评价。
一、初唐时期唐高祖李渊(618年-626年在位):作为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在位期间实现了全国统一,为唐朝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唐太宗李世民(626年-649年在位):被誉为“贞观之治”的开创者,他在位期间实行了许多有益于国家发展的政策,为唐朝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盛唐时期唐高宗李治(649年-683年在位):唐朝的第三位皇帝,继续沿用太宗时期的政策,使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
武则天(683年-705年在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执政期间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
唐中宗李显(705年-710年在位):虽然在位时间较短,但他的仁政爱民使得唐朝社会再次繁荣起来。
唐睿宗李旦(710年-712年在位):他在位期间继续推行中宗时期的政策,使唐朝得以持续繁荣。
唐玄宗李隆基(712年-756年在位):又被称为“唐明皇”,在位前期实行了许多有益于国家发展的政策,缔造了“开元盛世”。然而在位后期却因贪图享乐而导致政治腐败。
三、晚唐时期唐肃宗李亨(756年-762年在位):他在位期间努力挽救唐朝的危机,但最终因病早逝。
唐代宗李豫(762年-780年在位):被誉为“安史之乱”后的中兴之主,虽然平定了内乱,但唐朝国力已大不如前。
唐德宗李适(780年-805年在位):在位期间推行改革,但因触及贵族利益而遭到反对。
唐顺宗李诵(805年-807年在位):他在位期间试图推行改革,但由于贵族的抵制而失败。
唐宪宗李纯(807年-820年在位):被誉为“元和中兴”的开创者,他平定了各地的割据势力,使唐朝得以统一。
唐穆宗李恒(820年-824年在位):他在位期间沉迷于享乐,导致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
唐敬宗李湛(824年-827年在位):和穆宗一样沉迷于享乐,使唐朝的社会矛盾进一步加剧。
唐文宗李昂(827年-840年在位):他在位期间努力改革政治,但因贵族的抵制而未能取得显著成果。
唐武宗李炎(840年-846年在位):他在位期间崇尚道教,大兴土木,导致民不聊生。
唐宣宗李忱(846年-859年在位):又被称为“小太宗”,他在位期间勤政爱民,实行了许多有益于国家发展的政策,使唐朝出现了一段较为繁荣的时期。
唐懿宗李翼(859年-873年在位):他在位期间沉迷于享乐,导致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
唐僖宗李儇(873年-888年在位):他在位期间因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而多次被迫离开都城长安。
唐昭宗李晔(888年-904年在位):他在位期间试图改革政治,但因贵族的抵制而未能取得显著成果。
唐哀帝李柷(904年-907年在位):他在位期间因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而多次被迫离开都城长安,最终因被迫禅让而结束唐朝统治。
我们可以看到唐朝21位皇帝的在位时间以及后人对他们的评价。
初唐时期英明神武的皇帝们为唐朝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盛唐时期则出现了许多被后人传颂的明君,而晚唐时期则因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导致国力逐渐衰退。
这些皇帝们的功过是非,历史已经给出了公正的评价。而对于我们这些后人来说,了解历史、学习历史,才能更好地把握现在和未来。
江南省造光绪元宝之:老江南及干支纪年“辛丑”、“乙巳\"光绪元宝
大清时期,有一个有名无实的无建制省份叫江南省,现为江苏省辖地。“老江南”俗称是一种江南省造,没有干支纪年标誌的一种早期银币。光绪22年(1896年)大清政府引进英国铸造机器,开始铸造"龙洋"。主币为“库平七钱二分",辅币有三钱六分、一钱四分四厘、七分二厘等。老江南版别也多,有省字“目”字及“日”字版,有鹰洋边齿、直齿、光边三种。干支纪年从“戊戍”开始(光绪24年,1898年),依次为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已年止计八年八种。江南省造“辛丑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直径为39毫米,重26.8克。正面内珠圈镌“光绪元宝",中间为满文小字,上镌“江南省造″,下镌“库平七钱二分”,左右分镌“辛、丑″二字,“丑"字旁有英文“HAH″;背面为蟠龙图案,沒有珠圈,英文为“KING NAN",下为“7.MACE AND8CANDAREENS”,左右为六点星花,图中的龙眼、龙爪、龙珠凹凸分明,配有祥云衬托,整体设计合理,给人感觉良好,充分体现出龙的地位至高无上,直齿边。江南省造"乙已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直径39毫米,重26.7克,正面图与“辛丑"版相同,不同之处是在"乙″旁有英文“SY″,右边“巳"字没有“HAH″。背面蟠龙也与“辛丑″相近,就不再详细介绍。江南省造干支纪年共有八种,收藏者想要收集完整成系列,困难较大。是大清龙洋系列中最热门品种之一。本文图片为个人藏品所摄,反对侵杈。
二
明代年号钱币大全,你集齐了吗?
明代(公元1368-1644年)以钞票为主。洪武初期,铸币较多,风格类似宋元时期。渐渐地钱文的艺术性也逐渐下降,永乐、宣德以后,匠气渐浓,到了晚期(天启、崇祯)因纸币贬值,加上战乱频仍、财政吃紧,铸币又多了起来。同时代的还有南明钱,明末起义军钱和三藩钱。
明钱
大中通宝
洪武通宝
永乐通宝
宣德通宝
弘治通宝
嘉靖通宝
隆庆通宝
万历通宝
泰昌通宝
天启通宝
崇祯通宝
南明钱
大明通宝
弘光通宝
隆武通宝
永历通宝
明末起义军钱
永昌通宝
大顺通宝
西王赏功
兴朝通宝
三藩钱
利用通宝
昭武通宝
洪化通宝
裕民通宝
文章来源转载:古钱币交流圈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