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中华悠久文化之《三十六计》精美插图!!!!!
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
《三十六计•第一套•胜战计》
三十六计第一计 瞒天过海
朝代:隋代
主人公:陈后主,隋朝大将贺若弼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三十六计第二计 围魏救赵
朝代:战国
主人公:孙膑,庞涓
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三十六计第三计 借刀杀人
朝代:三国
主人公:孙权,曹操,司马懿
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三十六计第四计 以逸待劳
朝代:战国
主人公:王翦,项燕
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三十六计第五计 趁火打劫
朝代:春秋
主人公:吴王夫差,越王勾践
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三十六计第六计 声东击西
朝代:东汉
主人公:班超
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三十六计•第二套•敌战计》
三十六计第七计 无中生有
朝代:唐
主人公:张巡,令狐朝
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
三十六计第八计 暗渡陈仓
朝代:西汉
主人公:韩信,刘邦,章邯
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三十六计第九计 隔岸观火
朝代:三国
主人公:曹操,郭嘉,公孙康,袁氏兄弟
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三十六计第十计 笑里藏刀
朝代:三国
主人公:吕蒙,陆逊,关羽
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三十六计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朝代:春秋
主人公:程婴,公孙许臼,赵氏孤儿
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三十六计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朝代:唐
主人公:李诉,吴元济
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
《三十六计•第三套•攻战计》
三十六计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朝代:春秋
主人公:秦穆公,蹇叔,孟明视
疑以叩实,察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
三十六计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朝代:三国
主人公:刘备,刘璋
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三十六计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朝代:东汉
主人公:虞诩,羌人
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返。
三十六计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朝代:三国
主人公:诸葛亮,孟获
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
三十六计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朝代:春秋
主人公:莫傲,屈居瑕
类以诱之,击蒙也。
三十六计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朝代:唐
主人公:张巡,尹子奇
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三十六计•第四套•混战计》
三十六计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朝代:三国
主人公:曹操,淳于琼
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
三十六计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
朝代:三国
主人公:诸葛亮,周瑜,曹仁,赵云
乘其阴乱,利其弱而无主。随,以向晦入宴息。
三十六计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朝代:三国
主人公:诸葛亮,司马懿
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巽而止蛊。
三十六计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朝代:战国
主人公:赵括,白起
小敌困之。剥,不利有攸往。
三十六计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朝代:秦
主人公:秦昭王,范睢
形禁势格,利从近取,害以远隔。上火下泽。
三十六计第二十四计 假道伐虢
朝代:春秋
主人公:荀息,晋献公,虞公
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困,有言不信。
《三十六计•第五套•并战计》
三十六计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朝代:秦
主人公:李斯,胡亥,赵高
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
三十六计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朝代:春秋
主人公:司马禳苴,庄贾
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
三十六计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颠
朝代:三国
主人公:司马懿,曹爽
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静不露机,云雷屯也。
三十六计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朝代:三国
主人公:刘琦,诸葛亮
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遇毒,位不当也。
三十六计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朝代:战国
主人公:乐毅,骑劫
借局布势,力小势大。鸿渐于陆,其羽可以为仪也。
三十六计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朝代:三国
主人公:袁绍,韩馥
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渐之进也。
《三十六计•第六套•败战计》
三十六计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朝代:三国
主人公:貂蝉,吕布,董卓
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将弱兵颓,其势自萎。利用御寇,顺相保也。
三十六计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朝代:三国
主人公:诸葛亮,司马懿
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三十六计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朝代:三国
主人公:蒋干,周瑜,曹操,蔡瑁,张允
疑中之疑。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三十六计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朝代:三国
主人公:周瑜,黄盖
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三十六计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朝代:三国
主人公:周瑜,庞统,黄盖,蒋干
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在师中吉,承天宠也。
三十六计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计
朝代:春秋
主人公:楚将子玉,晋文公
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中国古代汉族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汉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
“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公元436年),据《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意为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有退却,方是上策.此语后人赓相沿用,宋代惠洪《冷斋夜话》:“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语的人更多.于是有心人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但此书为何时何人所撰已难确考。
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其中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均系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因素。解说后的按语,多引证宋代以前的战例和孙武、吴起、尉缭子等兵家的精辟语句。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琴棋书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