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民俗

梗的意思和读音(柄的意思)

梗的意思和读音(柄的意思)

解读古玉柄形器——王建泉

古代玉器【百日识百器】之十五 [看] 黑色柄形器

黑色柄形器

01、玉器材质

燧石, 含碳、褐铁矿等矿物、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产地较多。

02、玉器形制

素器,弦纹装饰,尺寸:全长231毫米。

03、玉器工艺

由黑色燧石磨制,有两层弦纹,顶端方榫,有榫孔,孔为双面钻。有明显弦痕,全器美观大方。

04、玉器年代

夏商与西周时期。距今4200~3000年之间。

05、玉器作用

黑色柄形器,由于其形状未见于任何史籍的记载,关于名称,在以往的报告中存在各种名称,如玉琴拨、玉圭、玉柄形器等等,一直以来,大家对这种器物的用途作了各种解释。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05-1、第一种认为是装饰品,

05-2、第二种认为是古人为纪念祖先亡灵所琢制的一种高级祭祀性礼仪玉器。

05-3、第三种是李学勤先生认为柄形饰是《周礼·春官·典瑞》中所记载的“裸圭有瓒”中所说的“裸圭”。

05-4、第四种是王永波先生认为是以起军旅的牙璋或是平首圭。

虽然各有不同,但后三种说法,都认为玉柄形器是一种礼仪用玉,只是具体用途有些不同。另外有的学者其功能除了作为礼仪用玉之外,不排除作为装饰品的可能性。

06、玉器特征

黑色柄形器,研磨相当精细,表面十分光滑,包浆浑厚,质地细腻,未见沁色。

07、时代背景

柄形器可分为单体或复合体两大类。单体柄形器,即出土时为单件,无附加部分,该类数量最多,是柄型器中最常见的形态,符合柄形器系由单体柄形器与其下端的附加部分套接而成。附加部分一般作为鞘型,似竹木材质,其中有镶嵌物。单体的玉柄形器存在的时间较长,三代皆有出土,多出土于大中型墓葬。复合型玉柄形器仅限于西周时期,流行于西周中晚期,多出土于大型墓葬。组合型柄形器大都长于单体。且造型丰富,制作精美。

08、备注

1、柄形器,存世量较多。是当今收藏家们最宠爱的佳品。

2、在古代玉器行业中,用制玉工艺琢磨的,以石质材料制作的器物,也称玉器。

(每日一课)寒假预习:泰戈尔、冰心《散文诗两首》学一学

小墨:

语文是最注重基础的学科,打好语文基础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任务,下面这篇课文学习送给大家,爸爸妈妈们为孩子收藏吧!

《散文诗两首》《七色花》泰戈尔《荷叶﹒母亲》 冰心

1.词语:

匿名(nì míng) 林阴(lín yīn) 敷衍(fū yǎn)

膝盖(xī gài) 并蒂(bìng dì) 浓阴(nóng yīn)

莲蓬(lián péng) 菡萏(hàn dàn) 敧斜(qī xié)

慈怜(cí lián) 荫蔽(yīn bì) 荫庇(yìn bì)

覆盖(fù gài) 祷告(dǎo gào) 姊妹(zǐ mèi)

木梗(mù gěng) 沐浴(mù yù) 遮蔽(zhē bì)

徘徊(pái huái) 嗅觉(xiù jué) 揣摩(chuāi mó)

2.多音字

荷:荷叶(hé) 负荷(hè)

闷:闷热(mēn rè) 闷闷不乐(mèn mèn bú lè) 烦闷(fán mèn)

会: 会计(kuài jì) 会议(huì yì)

卷:试卷(shìjuàn) 卷入(juǎnrù)

便:便宜(piányí) 方便(fāng biàn) 大腹便便(dà fù pián pián)

3、《散文诗两首》生字词

匿笑、并蒂、桔(jié)梗、摇摆、沐浴、祷告、阴影、姊妹、繁杂、烦闷、徘徊、遮蔽、覆盖、心绪、荫蔽、乘凉、莲蓬、嗅觉、花瓣、攲斜、菡萏、慈怜

4、《散文诗两首》词语解释

①祷告:向神祈求保佑。

②沐浴:洗澡。

③匿笑:偷偷地笑。

④花瑞:指特异而不常见的奇花,或花带来的好兆头。

⑤慈怜:慈爱怜惜。

⑥菡萏:荷花的别称,这里指含苞待放。

⑦攲斜:倾斜、歪斜。

5.文学常识:

散文诗: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

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像,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

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散文其形,诗意其质”。

6、作者简介

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被称为诗圣。他的诗集有《园丁集》《新月集》《飞鸟集》,长篇小说有《沉船》《戈拉》。1913年他的散文诗集《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冰心,原名谢婉莹。有散文集《寄小读者》《往事》,诗集《繁星》《春水》。她的创作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7、《金色花》描写了三次嬉戏:

①让母亲嗅到花香

②投影到母亲读的书页上

③跳到母亲面前变成孩子

8、《金色花》中心思想

《金色花》这首散文诗是以一个活泼、调皮、可爱的孩子的口吻写的。以“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进行想象,描绘了儿童与母亲的三次嬉戏,表达了儿童对母亲的爱和依恋,表现了家庭之爱以及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9、《荷叶 母亲》中“我”的情绪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

10、当“我”注意到雨中的荷叶覆盖红莲时,为什么“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因为“我”看到荷叶护莲,就像坚强的母亲对儿女深情的关爱和勇敢无畏的守护一样。

11、文章第⑧段的在结构上的作用是 承上启下。

12、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理解:本段是文章的主旨。把母亲比喻成荷叶,把“我”比喻成红莲,“心中的雨点”象征着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抒发了对伟大无私的母爱的赞美之情。(托物言情的写法)

13、《荷叶 母亲》中心思想

这首散文诗借雨天里勇敢慈怜的荷叶隐蔽着红莲,联想到母亲对子女的呵护和关爱,歌颂了伟大的母爱。

小墨留给大家最后的话:

做一个快乐的人,

对自己感到快乐,

展现真实的自我,

无论是对着镜子还是对着你的爱人。

愿你我心中有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