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145例(上)
1. 亲戚
古义:内外亲属,包括母系亲属和父系亲属。
例: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意思:我们之所以离开亲人来侍奉您,是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呀。)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缘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不包括家庭成员及父系亲属。
2. 丈夫
古义:①古时称成年男子。②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③女子的配偶。
例1: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谷梁传·文公十二年》(意思:男子二十岁的时候,要佩戴冠作成年礼仪。)
例2: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国语·越语上》(意思:生男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只狗;生女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只猪。)
今义:妻子的配偶。
3. 妻子
古义:妻子和孩子。
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意思:率领妻儿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此他们再没有人出去了。)
今义:男女结婚后对女方的称谓,与丈夫相对应。
4. 师徒
古义:军队士兵。
例: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勾践灭吴》(意思:我们越王的军队,不值得屈辱大王再来讨伐了。)
今义:师傅与徒弟。
5. 所以
古义:①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手段、方法、东西等)”。②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例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意思:我们之所以离开亲人来侍奉您,是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呀。)
例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意思: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例3:所以遣将守关者。《鸿门宴》(意思: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6. 无论
古义:不用说,(更)不必说。
例:无论魏晋。《桃花源记》(意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
今义:不管;不论。假设条件关系的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7. 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意思:率领妻儿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此他们再没有人出去了。)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8. 行李
古义:出使的人。
例: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意思: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
今义:行装。
9. 左右
意思:①左边和右边。②旁侧;周围。③身边的人;近侍;近臣。④对对方的一种敬称。⑤表示约数,相当于“上下”。⑥帮助;辅佐。⑦支配;控制。⑧反正;横竖。
例1:左右欲刃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侍卫人员)(意思:秦王的侍从们想要杀蔺相如。)
例2: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报燕惠王书》(不直称对方,而称其执事者,表示尊敬)(意思:臣不才,不能奉承先王的遗命,顺从大王左右的心意。)
例3: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易·泰》(帮助;辅佐)(意思:护佑天下百姓,使他们安居乐业。)
例4:你左右将到村里去卖《智取生辰纲》(反正)(意思:你反正都要挑到村子里去卖。)
10. 非常
古义:①意外的变故。②不同寻常的,作形容词。
例1: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意外变故)(意思: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的变故。)
例2: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不寻常)(意思:篡夺帝位的阴谋难于立刻发动。)
例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游褒禅山记》(不平常,不一般)(意思: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
今义:很、特别。
高中语文(ID:gzyw11)精编,转载请注明此来源
11. 东面
古义:脸朝东。
例: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庄子·秋水》(意思:顺着流水向东方行走,一直到达北海,面向东看去,看不到水的尽头。。)
今义:方位名词。与南面、西面、北面相对应。
12. 稍稍
古义:渐渐地、慢慢地。
例: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口技》(意思:宾客们的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端正了坐姿。)
今义:稍微。
13. 更衣
古义:上厕所的委婉说法。
例: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意思:孙权起身去厕所,鲁肃追到廊檐下。)
今义:换衣服。
14. 殷勤
古义:情意深厚。
例: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赤壁之战》(意思:鲁肃转达孙权的意思,和他讨论天下大事的势态,表示恳切慰问的心意)
今义:热情而周到。
15. 豪杰
古义:有声望、有地位的人。
例: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世家》(意思:陈胜下令召集当地管教化的乡官和才能出众的乡绅一起来集会议事。)
今义:才能出众的人。
16. 往往
古义:处处,到处。
例1: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项脊轩志》(意思:在室内外设置了许多小门,墙壁到处都是。)
例2: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陈涉世家》(意思:第二天,士兵们中间议论纷纷,只是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看着陈胜。)
今义:常常。
17. 何苦
古义:哪怕,怕什么,怎怕
例: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意思: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
今义:用反司语气表示不信得。
18. 鱼肉
古义:鱼和肉,意为被欺凌的对象。
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意思: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和肉。)
今义:鱼的肉。
19. 卑鄙
古义:卑,指出身低微;鄙,指学识浅陋。常用作谦辞。
例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意思: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见识短浅,而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
今义:言行恶劣、不道德。
20. 不过
古义:不超过
例1: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意思:现在按实际情况查核,他所率领的中原军队不过十五六万,而且早已疲惫。)
例2: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鸿门宴》(意思:从这条路到我们军营,不过二十里罢了。)
今义:表转折的关联词。
21. 其实
古义:①它的果实。②那实际上。
例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它的果实)(意思:只是叶子相像罢了,他们的果实味道却不同。)
例2: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赤壁之战》(那实际上)(意思:曹操虽然在名义上是汉朝丞相,其实是汉朝的奸贼。)
例3: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那实际上)(意思: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实际多百倍。)
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而含转折。
22. 春秋
古义:①一年,四季。②年龄③书名④编年史的通称⑤时代名
例1:蟪蛄不知春秋。《逍遥游》(春秋:四季)(意思:夏生秋死的寒蝉,不知道一年的时光)
例2:且陛下春秋高。《苏武传》(春秋:年龄)(意思:并且皇上年纪大了)
今义:①春天与秋天。②春秋战国时期
23. 白露
古义:白茫茫的水汽。
例:白露横江。《赤壁赋》(意思:白茫茫的水汽横贯江面)
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24. 奔驰
古义:奔走效劳。
例:臣欲奉诏奔驰。《陈情表》(意思:我很想奉旨为皇上奔走效劳。)
今义:很快地跑。
25. 宾客
古义:门客。
例: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意思:由宾客引领,来到蔺相如的门前请罪)
今义:客人。
26. 布衣
古义:平民。
例如: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出师表》(意思:我本来是平民百姓,在南阳务农亲耕)
今义:用布做的衣服。
27. 不必
古义:不一定。
例: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意思: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
今义:用不着,不需要。
28. 不行
古义:①不能走路。②不去(应荐)
例1: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陈情表》(不行:不能走路)(意思:臣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不能走路。)
例2: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不行:不去应荐)(意思:永元年间,他被推举为孝廉,却不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都没有就任。)
今义:不可以或能力不够。
29. 不肖
古义:不才。
例:臣等不肖,请辞去。《廉颇蔺相如列传》(意思:我们这些人没有出息,请让我们辞去吧!)
今义:品行不好。
30. 操持
古义:操和持,两个词,拿着的意思。
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苏武传》(意思:拄着汉朝的旄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
今义:料理,办理;筹划,筹办。
高中语文(ID:gzyw11)精编,转载请注明此来源
31. 猖狂
古义:狂放,不拘礼法,不含贬义。
例: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滕王阁序》(意思:阮籍为人放纵不羁,我们怎能学他那种走到穷途的就哭泣的行为呢!)
今义:肆无忌惮。
32. 逢迎
古义:迎接。
例1: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滕王阁序》(意思:每逢十日一旬的假期,来了很多的良友,迎接远客,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
例2: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孔雀东南飞(并序)》】(意思:兰芝熟悉那匹马的鸣声,踏着鞋急忙走出家门去相迎。)
今义:指说话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含贬义)。
33. 上路
古义:高高的道路。
例:俨骖騑于上路。《滕王阁序》(意思:在高高的山路上驾着马车,在崇山峻岭中访求风景。)
今义:走上路程。
34. 学士
古义:掌管文学撰述的官。
例: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滕王阁序》(意思:文词宗主孟学士所作文章就像腾起的蛟龙、飞舞的彩凤。)
今义:常用来指学位
35. 见机
古义:事前洞察事物细微。
例: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滕王阁序》(意思:只不过由于君子能看到细微的预兆,通达的人知道自己的命运罢了。)
今义:看机会,看形势。
36. 成立
古义:成人自立。
例:零丁孤苦,至于成立。《陈情表》(意思: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
今义:(组织、机构等)正式建立。
37. 辛苦
古义:辛酸苦楚。
例: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陈情表》(辛苦:辛酸悲苦,这里指辛酸苦楚的处境)(意思:我的辛酸苦楚,并不仅仅是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所能明白知晓的,天地神明,实在也都能明察。)
今义:身心劳苦。
38. 成就
古义:栽培,提拔。
例: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苏武传》(意思:我苏武父子无功劳和恩德,都是皇帝栽培提拔起来的,官职升到列将,爵位封为通侯,兄弟三人都是皇帝的亲近之臣,常常愿意为朝廷牺牲一切。)
今义:取得的成绩;业绩。
39. 相当
古义:抵押。
例: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苏武传》(意思:匈奴使节前来,汉朝廷也扣留了人来抵押。)
今义:差不多。
40. 丈人
古义:老人,长辈。
例: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苏武传》(意思:汉皇帝,是我的长辈。)
今义:岳父。
高中语文(ID:gzyw11)精编,转载请注明此来源
41. 赏赐
古义:照顾。
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苏武传》(意思:我的母亲与弟弟都在汉,希望得到皇帝的照顾。)
今义:奖赏物品。
42. 因此
古义:凭借这;趁这时。
例1: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张衡传》(因此:凭借这)(意思:铜丸震击的声音清脆响亮,守候机器的人因此得知发生地震的消息。)
例2:欲因此时降武。《苏武传》(因此:趁这时。)(意思:想借这个机会使苏武投降。)
今义:因为这个。
43. 实在
古义:确实存在。
例:武等实在 。《苏武传》(意思:苏武等人的确还活着。)
今义:诚实、老实。
44. 货物
古义:财物,礼品。
例: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苏武传》(意思:张胜许诺了他,把财物送给了虞常。)
今义:出售的物品。
45. 明年
古义:第二年。
例1: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苏武传》(意思:苏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李陵投降匈奴,不敢访求苏武。)
例2: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意思: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46. 赤子
古义:①百姓②婴儿。
例1:皆吾东南赤子膏血也。《方腊起义》(意思:这些都是我们东南百姓的脂膏和血汗啊。)
例2: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离娄下》(意思:伟大的人,不偏离他的纯洁、善良的心。)
今义:对故土怀有纯真感情的人。
47. 初一
古义:刚开始。
例:初一交战,操军不利。 《赤壁之战》(意思:刚开始交战,曹操的军队就失利。)
今义: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48. 处分
古义:处理,安排。
例: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孔雀东南飞》(意思:怎么安排都要顺着哥哥的心意,我哪里能够自作主张)
今义:对犯错或犯罪的人予以处罚。
49. 从而
古义:从,跟随;而,而且。
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意思: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们听闻见识事情也本来比我早,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
今义:连词,表结果、目的等。
50. 从容
古义:言语举止适度得体。
例: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屈原列传》(意思:然而都效法屈原的委婉文辞,始终没有人敢于直谏。)
今义:不慌不忙。
51. 从事
古义:官名,一般属官,名词。
例: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伶官传序》(意思:就派随从官员用猪、羊各一头祭告祖庙)
今义:干某项事业。
52. 小年
古义:寿命短的。
例: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逍遥游》(意思:小智比不上大智,短命比不上长寿。)
今义:时间单位;节日。
53. 大年
古义:寿命长的。
例: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逍遥游》(意思:小智比不上大智,短命比不上长寿。)
今义:丰收年;春节。
54. 地方
古义:土地方圆。
例: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意思: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
今义:①中央下属的各级行政区划的统称。②军队方面指军队以外的部门、团体等。③本地;当地。
55. 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例: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烛之武退秦师》(意思: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今义: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56. 斗牛
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例: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意思:在斗宿与牛宿之间来回移动)
今义:一种竞技方式。
57. 多谢
古义:多多劝告。
例: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意思:我要郑重地告诉后来的人,以此为鉴戒千万不要把它忘记。)
今义:谢谢。
58. 方丈
古义:一丈见方。
例: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项脊轩志》(意思:屋里只有一丈见方,可以容纳一个人居住)
今义:寺院的主持。
59. 夫人
古义:那个人。
例: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意思: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就没有我的今天。)
今义:多用于外交场合,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60. 告诉
古义:申诉苦衷。
例: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陈情表》(意思: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不被允许)
今义:①说给人听,使人知道。②受害人向法院告发。
61. 钩心斗角
古义: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
例:各抱地势,钩心斗角。《阿房宫赋》(意思:各自依着地形,四方向核心辐辏,又互相争雄斗势。)
今义:常用来比喻各自用尽心机,互相排挤。
62. 固然
古义:指本来就是这样。
例: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离骚》(意思:雄鹰不与那些燕雀同群,原本自古以来就是这般)
今义: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或表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
63. 故事
古义:先例、旧事。
例: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意思: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比不上六国了。)
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
64. 果然
古义:饱的样子。
例: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逍遥游》(意思:到近郊去的人,只带当天吃的三餐粮食,回来肚子还是饱饱的。)
今义:副词,与事实相符。
65. 浩荡
古义:指荒唐。
例: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离骚》(意思:怨就怨楚王这样糊涂啊,他始终不体察别人心情。)
今义:指水势大,泛指广阔或壮大。
66. 何意
古义:怎能料想。
例: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孔雀东南飞》(意思:兰芝对府吏说 想不到你会说出这样的话。)
今义:什么意思。
67. 会计
古义:聚会商议。
例: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世家》(意思:过了几天,陈胜下令召集当地管教化的乡官和才能出众的乡绅一起来集会议事。)
今义:管理财务计算的人。
68. 婚姻
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
例: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鸿门宴》(意思:刘邦捧上一杯酒向项伯祝酒,和项伯约定结为儿女亲家。)
今义:多指结婚的事或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69. 激扬
古义:清脆响亮。
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张衡传》(意思:铜丸震击的声音清脆响亮,守候机器的人因此得知发生地震的消息。)
今义:激浊扬清;激动昂扬;激励使振作起来。
70. 几何
古义:多少。
例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短歌行》(意思: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的岁月有多少。)
例2:几何不从汝而死也?《祭十二郎文》(意思:过不了多久就要随你死去了)
今义:数学中的一门学科。
高中语文(ID:gzyw11)精编,转载请注明此来源
71. 寄托
古义:安置,安身。
例: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意思: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
今义:把思想感情放在某人或某事上。
72. 即使
古义:就让。
例: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西门豹治邺》(意思:就叫差役们一齐抱起大巫婆,把她抛到河中)
今义:假设性让步连词。
73. 假借
古义:宽容,原谅。
例:愿大王少假借之。《荆轲刺秦王》(意思:希望大王稍微原谅他些。)
今义:①利用不是自己的名义、力量以达到目的 ②六书之一
74. 江河
古义:先秦时专指“长江”“黄河”。
例: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意思: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
今义:泛指江河。
75. 交通
古义:
①勾结。例如:因其富厚,交通王侯。《论贵栗疏》(意思:依仗自己富厚的钱财,与王侯接交)
②互相通连。例如: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并序)》(意思:各种树枝枝枝相覆盖,各种树叶叶叶相连通。)
③交错相通。例如: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意思:田间小路四通八达,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
今义:各种运输与邮电通信的总称。前者如水运、空运、铁路、公路、管道等;后者如邮递、电报、电话、传真、互联网等。有时仅指运输。
《滕王阁序》成语/典故知多少?(下)
(续上集)上集链接地址:《滕王阁序》成语典故知多少?(上)
篇幅所限,分了上下两集,喜欢的朋友可点击上面链接阅读。
《滕王阁序》不愧为千古第一美文,将我们带入一个身临其境的审美境地,收获感满满!绝对值得收藏起来,反复诵读!
《滕王阁序》全文一共分为四大段,下面逐句讲解三、四两大段,并分享其中的成语和典故。
第三段原文
▲ 【第三段】感时悲秋
正面写滕王阁宴会,由参与宴会的逸兴,引出人生遇合的感慨。
第三段18句话,16个成语。
3.1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放眼远望,胸襟顿时感到舒畅,超逸的兴致立即兴起。
3.2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清脆的排箫音乐,令清风徐徐吹来;舒缓的优美歌声,让飘动的白云为之驻足。
【成语】响遏行云
古时候,有个叫薛谭的青年拜歌唱家秦青为师。一段时间后,他对秦青说:“老师,我已经学得差不多了,想回家去。”
秦青知道薛谭的自满情绪,并未正面劝阻。他对薛谭说:“我谱了一曲新歌,本想以后教你的。现在你要走了,我就在这儿唱一遍,作为临别的纪念吧!”
接着,秦青一面打着节拍,一面唱了起来。歌声悲壮雄浑,充满了真挚的感情,路旁的树木也仿佛受到了感染,一动不动地停立倾听;天上的云彩也仿佛被吸引得止住了脚步,不再飘动。
薛谭听了老师的歌,这才知道自己和老师相比,还差得很远。于是,薛谭跟着秦青返回秦家,继续跟秦青学唱歌,从此再也没说过要回去的话。
后世常以此典故比喻学无止境。文中引用字面意思。
3.3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今日盛宴有如当年的梁王宴会,大家酒量也胜过陶渊明。参加宴会的文人学士,有如当年的曹植,写出“朱华冒绿池”一般的美丽诗句,其风流文采有如当年的谢灵运。
■【典故】
睢园,即汉梁孝王菟园,梁孝王常在园中聚集文人饮酒赋诗。
彭泽:文中指陶潜,即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世称陶彭泽。
邺水朱华:邺水,今河北临漳县,是曹魏兴起的地方,三曹常在此宴饮作诗。曹植《公宴诗》中有句“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
光照临川之笔: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代指即谢灵运。谢灵运曾任临川内史。
3.4 四美具,二难并。
良辰与美景,赏心与乐事,美好的事物都已经齐备,贤主、嘉宾也难得齐聚一堂。
3.5 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睇眄dì miǎn:看。
向天空中极目远眺,在假日里尽情欢娱。
3.6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天空高远,大地辽阔,令人感到宇宙的无穷无尽。兴尽悲来,世间万物的兴衰变化是有定数的。
【成语】天高地迥
3.7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远望长安沉落到夕阳之下,遥看吴郡隐现在云雾之间。
吴会:即今绍兴,古称吴会、会稽,是三吴之首(吴会、吴郡、吴兴),唐代绍兴是国际大都市,与长安齐名。
日下:封建社会以帝王比日,故将皇帝所在之地为 ‘日下’。
3.8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地处偏远的南海很幽深,昆仑山上天柱高耸,缈缈夜空北极远悬。
南溟:南海。
天柱:古神话中昆仑同有铜柱,高耸入天,称为天柱。
3.9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关山重重难以越过,有谁同情我这不得志的人?偶然相逢,举座尽是他乡之客。
【成语】关山难越 萍水相逢
3.10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怀念着君王的宫门,但却不被召见,什么时候才能像贾谊那样到宣室面见君王呢?
■【典故】
帝阍:天帝的守门人,文中指入朝做官。贾谊迁谪长沙四年后,汉文帝复召他回长安,于宣室中问鬼神之事。
宣室:汉未央宫正殿,为皇帝召见大臣议事之处。
3.11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呵,各人的时机不同,人生的命运多有不顺。
【成语】
时运不齐:遭遇逆境,命运不好。也作“时运不济”。
命途多舛:命运充满不顺。指一生坎坷,屡受挫折。
3.12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冯唐容易衰老,李广立功无数却难得封侯。
■【成语典故】
冯唐易老:汉朝冯唐身历三朝,到武帝时,举为贤良,但年事已高不能为官,心有余而力不足,后世常用‘冯唐’来感慨生不逢时或表示年寿老迈。
李广难封:汉朝大将李广一生战功卓越却未得封侯,后世常用以慨叹功高不爵,命运多舛。同“李广未封”。
3.13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让才华横溢的贾谊屈居长沙,并非没有圣明的君主;令梁鸿逃匿到齐鲁海滨,不是在政治昌明的时代吗?
圣主:指汉文帝,泛指圣明的君主。贾谊在汉文帝时被贬为长沙王太傅。
梁鸿:东汉人,作《五噫歌》讽刺朝廷,因此得罪汉章帝,避居齐鲁、吴中。
明时:指汉章帝时代,泛指圣明的时代。
3.14 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只不过由于君子能洞察先机,明理通达的人知道自己的命运罢了。
【成语】达人知命
3.15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年龄大了,更应雄心万壮,怎能在白头时改变心志?处境越穷困,意志当越坚定,在任何情况下也不放弃自己的凌云之志。
【成语】
老当益壮 白首之心 穷且益坚 青云之志
3.16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喝了贪泉的水,却并不滋生贪念,反而觉得清爽可口;鲋鱼处于快干涸的车辙中,却并不灰心,依然开朗快乐。
不论顺境还是逆境,都应保持初心,矢志不渝。
■【典故】
贪泉:在广州附近的石门,传说饮用此水后,会贪得无厌,吴隐之喝下此水,操守反而更加坚定。
涸辙:干涸的车辙,比喻困厄的处境。
【成语】涸辙之鲋
3.17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北海虽然遥远,仍可乘风而达;早年的时光虽消逝,只要发愤图强,即使到了晚年也并不迟。
东隅,日出处,表示早晨,引申为“早年”。
桑榆,日落处,表示傍晚,引申为“晚年”。
【成语】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3.18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孟尝心性高洁,却空怀报国之志;阮籍为人狂放不羁,我们怎能仿效他,行到穷途就大哭的行为呢!
■【典故】
《后汉书·孟尝传》记载,孟尝字伯周,东汉会稽上虞人。曾任合浦太守,以廉洁奉公著称,后因病隐居。桓帝时,虽有人屡次荐举,终不见用。
《晋书·阮籍传》记载: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阮籍:字嗣宗,晋代名士,不满世事,佯装狂放,常驾车出游,路不通时就痛哭而返。
【成语】穷途之哭
第四段原文
▲ 【第四段】作序原因
自叙遭际,有幸躬逢盛会,自当应命作序。
第四大段10句话,12个成语
4.1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我地位卑微,只是一介书生。
三尺:衣带下垂的长度,指幼小。古时服饰制度规定束在腰间的绅的长度,因地位不同而有所区别,士规定为三尺。古人称成人为‘七尺之躯’,称不大懂事的小孩儿为‘三尺童儿’。微命:即‘一命’,周朝官阶制度是从一命到九命,一命是最低级的官职。
【成语】一介书生
4.2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虽然和终军年龄相仿,却无报国的机会;既有班超‘投笔从戎’的豪情,也有宗悫‘乘风破浪’的壮志。
【典故】
《汉书·终军传》记载,终军字子云,汉代济南人。武帝时出使南越,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时仅二十余岁等。
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称‘弱冠’。
投笔:引用《后汉书·班超传》记载的‘汉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
宗悫:《宋书·宗悫传》记载,宗悫字元干,南朝宋人,年少时向叔父自述志向,云‘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后封洮阳侯。
【成语】无路请缨 投笔从戎 长风破浪
4.3 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如今我抛弃了一生的功名,不远万里去朝夕侍奉父亲。
簪笏:冠簪、手版。官吏用物,文中指官职地位。
百龄:百年,指‘一生’。
奉晨昏:古代侍奉父母的礼节,晚间侍奉父母就寝,早晨向父母请安。
4.4 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虽然不是谢玄那样的人才,但也和许多贤德之士相交往。
【成语典故】
谢家宝树:指谢玄,比喻好子弟。《晋书.谢安传》记载,谢安曾问子侄们:“为何人们都希望子弟好?”其侄谢玄答:“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
孟氏芳邻:《列女传·母仪篇》记载,孟轲的母亲为教育儿子而三迁择邻,最后定居于学宫附近。
接:通‘结’,结交。
4.5 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
过些日子,我将到父亲身边,一定要像孔鲤那样接受父亲的教诲;而今天我能谒见阎公受到接待,高兴得如同登上龙门一样。
捧袂:举起双袖,表示恭敬的姿势。
【典故】
《论语.季氏》记载,孔子之子孔鲤曾‘趋庭而过’,接受父亲的教诲。
龙门:比喻声望高的人的门第。《后汉书.李膺传》记载:“(膺)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
4.6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假如碰不上杨得意那样引荐的人,就只有抚摸着文章而自我叹惜。既然已经遇到了钟子期,就弹奏一曲《流水》又有什么羞愧呢?
【典故】
杨意,即杨得意,汉武帝时为狗监,曾向武帝推荐司马相如。
凌云,指司马相如作《大人赋》,武帝读后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
钟期,即钟子期,春秋时楚人,善听琴。伯牙鼓琴,时而志在高山,时而志在流水,钟子期都能理解,后人以‘高山流水’比喻知音。
4.7 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呵!名胜之地不能常存,盛大的宴会难以再逢。兰亭集会的盛况已成陈迹,石崇的梓泽也变成了废墟。
【典故】
兰亭:东晋王羲之等曾在此宴集,故址在今浙江绍兴。
梓泽:西晋石崇金谷园的别称,故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北。
【成语】好景不常 盛筵难再
4.8 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
承蒙这个宴会的恩赐,让我临别时作了这篇序文,至于登高作赋,只有指望在座诸公了。
【成语】临别赠言 登高作赋
4.9 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
我只是冒昧地尽我微薄的心意,作了短短的引言。我的一首四韵小诗也已写成。
4.10 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请各位像潘岳、陆机那样,展现江海般的文才吧!
【典故】
钟嵘《诗品》记载:“陆(机)才如海,潘(岳)才如江。”,文中形容众宾客的文采。
▲
#妙笔生花创作挑战##你最喜欢的一句古诗文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