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命理

显的意思和含义是什么(显的意思)

显的意思和含义是什么(显的意思)

墓碑上“故、显、考、妣”是什么意思?不懂的来看一下,各有意义

清明节去给爷爷奶奶扫墓的时候,注意到墓碑上有故、考、妣的字样,奶奶是前年过世的,这个合墓在爷爷十多年前过世时就给奶奶留了位,奶奶健在的时候,那个“妣”后面她的名字是漆成红色的。以前从没有注意过墓碑上的字,有的碑上还有“显”字,都不明白什么意思。回来做了一些功课,具体查了下资料,这里把自己的理解写一写。

考和妣怎么理解考

有一个成语叫做“如丧考妣”,本来形容心情非常悲伤着急,当然现在多用于贬义,有些讽刺的意思。这里的考妣,指的是已故的父母,父亲死后称为“考”,母亲死后称为“妣”。考、妣二字后来意义发生了变化,最早的意思是无论死去还是健在,都可用来指代父母。

考字称为父亲,可能有人会不明白,比如“妣”尚有女字旁,跟母亲的性别有相关,那考怎么理解呢?比较现在最常用考组词的话,就是“考试”了,这里的“考”是作为动词用的。用我们现在的语境去理解,更是一头雾水。

我们在小学语文课上就学过,汉字主要分为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指事字等。考字,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有写到,“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这句话的解释是:转注可以理解为字形、字意、字音上的性质相同或相近,这样的字立为一类,相互解释,比如考字和老字。

考字从老。老是个象形字,追溯到甲骨文时的字形,上下结构,上半部分可以看成是一个长着三根头发的人,表示头发稀少。下部分左右来拆解。左边是一个人的手,手下拄着一根拐棍,右边是一个弯腰驼背的老人的简体形象。

考字从老字衍生面来,同样是上下结构,上半部分取自老,下半部分从丂,这个丂(kǎo)字,在甲骨文中同样是一个偻背执拐杖的老人的简化形象。在中国古代最早的词典《尔雅》中则考的释意为“父为考”,等到了成书于汉代的《礼记·曲礼》中,字义发生了改变:“生曰父,死曰考。”

怎么理解妣

妣字用来称呼母亲,这个字的演变过程,既是象形字,也是会意字和形声字,读音通“比”。甲骨文的时候是“匕”,像一个跪拜的女性形象。到金文时“匕”字演变的更像女性的外形曲线,因为那时有钱的男子可以娶妻纳妾,所以用了双“匕”,前面又加了部首“女”,表示妻妾成群、和睦相处之意。子女都是这些妻妾生育的,所以妣开始意指为母亲。

父为考,母为妣,在《尔雅》中都有提到。再看《说文·女部》中解释妣的意思是:“妣,殁母也。”这里就有已故的母亲的意思了。在现代汉语中,妣字已经极少用到,现在基本只能在墓碑上看到了。

总结一下,东汉之前,考、妣是不界定生和死的,都能称为父母,东汉之后,就只用来指称去世的父母亲了。

故和显

故作为一个常用汉字,相信大多数人都能明白是什么意思。故人、故居、故事,表示老、旧和过去的意思。病故、亡故,是离去和死亡的意思。故相比较亡和死,显得更为庄重严肃。

在理解这个“显”之前,我们先来聊一聊古代的谥法制度。

什么是谥法制度?

依王国维先生的考据,从周朝开始,盛行了谥法制度,一句话解释就是生的人对于死的人的评价定论。这也是为什么电视剧里总会出现句“一切功过,后世自有定论”的台词。古代君王死后都有谥号。谥法是对一个人功过与否的评说,可以说那时候不管是做皇帝还是做官,都生怕死后背负“恶谥”,连累后世子孙颜面无光。

皇帝死后的谥号由大臣们商议评定,比如汉文帝、汉武帝,就是谥号评定的文和武。曾国藩被称作“曾文正公”,文正即是清政府给他的谥号。谥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一个人的德行,也传扬了一个人的德行。儒家文化的兴起,谥法被纳入礼教的重要范畴,而礼教对于宗法文化的影响又是很巨大的,宗法文化又进一步渗透影响到平民,人们对于死后的名节犹为在意。

所谓上行下效,谥法曾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向平民化发展,可以子议父。至明清时谥法为皇帝所独有。虽然平民没有资格受谥,但是对先人身后名的重视却流传了下来。

显考、显妣

普通人在生前,不可能有机会向社会“立功、立德、立言”,但是身为父母,可以不辞辛劳养育、尽心尽力地教导子女,子女对于父母的教导养育,可以表示尊敬和赞美。

因此即便在乡间,也可以看到墓碑上刻有“显考、显妣”的字样。“显”,可以解释为有声名、有地位,表达子女对已故父母的敬意,表示其生前的德行良好,值得远播。这也是我们“孝”文化下,对先人身后名的另一种“顺”的表达。

结语

在西周之前,因为没有祭墓的习俗,所以不起坟更不留标志。汉代开始,流行筑墓,于此同时,墓碑也应运而生。立碑起于东汉时期,在坟前立下石碑,刻下死者生前的履历,在缅怀的同时,也是一种颂扬。

墓地是民间在孝道教育下的核心的表达场所。诔文、立碑、祭奠,已经在时间的冲刷下化繁从简,尽管丧葬的仪式感在很大程度上,表达了后辈对先人的孝,也是传统礼教的一种遗留形式,同时墓葬也是我们了解历史的一大参考。但是,时代决定了丧葬的方式,一切繁冗的仪式和筑墓,都要让度给环境资源。

我们可能无法向以前的人那样,知道碑文上的字的具体含意,但是内心的缅怀与思念是不变的。就像《寻梦环游记》里的一句经典台词:死亡不是真的逝去,遗忘才是永恒的消失。所以我们的文化催生了清明节这样的节日,让我们在忙碌的一年里,去祭拜离去的人,也因为这思念,有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般可寄哀思的诗句。

-End-

更多文化相关内容分享,欢迎关注@沁说

历史自信、历史自觉与历史主动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周小毛(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坚定历史自信,提升历史自觉,增强历史主动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把握历史脉动、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勇于把握和创造历史的内在要求。历史自信、历史自觉和历史主动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我们必须更加自觉地坚定历史自信,提升历史自觉,增强历史主动,推动历史发展和历史进步。

坚定历史自信

一个政党和民族如何对待自己的历史或者说拥有什么样的历史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历史的走向以及政党和民族的命运。肯定、认同和认可政党和民族的历史,坚定历史自信,政党就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实现长期执政;民族就能汇集凝聚力、向心力,获取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而以虚无主义的态度对待政党和民族的历史,否定领袖、抹黑英雄、歪曲事实,则必然导致历史曲折乃至历史倒退。因此,坚定历史自信,是政党和民族薪火相传、兴旺发达的前提条件。历史发展从来不是简单的线性运动,而是力的平行四边形综合作用的结果,波峰与波谷、高潮与低潮、顺境与逆境总是在历史过程中周期性地交替出现。在错综复杂的历史面前,如果因为历史的辉煌而过分的自傲、自大、自封,因为历史的曲折而过分的自卑、自暴、自弃,那就必然陷入迷茫和被动,只有坚定历史自信,才能提升历史自觉,增强历史主动,百折不挠地开创新的历史。所以,我们要以史为鉴,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的经验教训中吸吮乳汁、吸收营养、吸取智慧。特别是要倍加珍惜新时代十年的历史,认清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里程碑意义,增强自豪感和自信心。

提升历史自觉

表面看来,历史的发展杂乱无章,令人眼花缭乱。其实隐藏在历史自发性之中的却是历史的自觉性,看起来无序的历史总是遵循着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有其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提升历史自觉,最根本的就是要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即创造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剧中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说到底,就是历史主体不断探索历史规律、减少认知历史的盲目性进而增强驾驭历史的自觉性的生动实践。因此,历史主体越是把握了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就越能认清历史趋势、顺应历史潮流、推动历史进步,最终提升历史自觉。当然,廓清历史迷雾、把握历史规律绝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而是历史主体高度自觉的结果。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历史主体缺失科学理论的引导,人们处在历史的必然王国,其历史自觉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彰显,却被历史的自发性所遮蔽。提升历史自觉建立在对历史客观规律科学认知的基础之上,既要在实践中探索和总结,也要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去引领。在人类思想史上,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真理,这一理论体系科学阐释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内在关系,第一次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历史主体提升历史自觉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因此,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分析历史现象、观察历史问题,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提升历史自觉。

增强历史主动

历史唯物主义在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时,既坚持唯物论,又强调辩证法;既注重历史发展的客观条件,又重视历史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主动精神,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也就是说,人们创造历史是受到客观条件制约的。所以,人们不能凭借自己的主观意志创造历史,更不可恶意篡改和歪曲历史,否则必然受到历史规律的惩罚。但是,人民群众作为历史主体在历史规律面前并不是消极被动和无能为力的,而是积极主动和有所作为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充分肯定了历史主体的主观能动性。马克思把人的激情、热情作为人的本质力量,认为最灵巧的蜜蜂也比不上最蹩脚的建筑师,强调无产阶级在革命中失去的是锁链,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在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时,更是以“何等的灵活性、何等的历史主动性、何等的自我牺牲精神”来盛赞巴黎工人阶级创立巴黎公社的革命意志和历史主动精神。在列宁看来,马克思最重视的是群众的历史主动性。列宁自觉地运用这种历史主动性领导俄国人民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并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度里拉开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序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也证明,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不断增强历史主动,书写了历史新篇章,开创了历史新境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描绘了中国未来的美好蓝图。美好的未来等不到、等不来,只能依靠党和人民群众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面对新征程上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挑战,任何消极懈怠、萎靡不振的精神状态都无法实现伟大目标,唯有增强历史主动、保持历史定力,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才能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继续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推向前进!

《光明日报》(2023年08月02日 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