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起名

樽的意思和含义(樽的意思)

樽的意思和含义(樽的意思)

莫使“金樽”空对月,一文带你认识“樽”

樽的释义

樽[zūn],指古代的盛酒器具。中国的酒文化发展繁荣,从酒诞生以来,酒皿器具随之而生,酒樽文化便开始崭露头角。众多文学作品中都提到了“樽”,如:有酒盈樽。——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金樽清酒斗十千。——唐· 李白《行路难》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全图绣像三国演义》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苏轼《赤壁赋》

樽与“尊”,两字读音相同,字形相似,樽字的原形其实是“尊”。“尊”字表示“尊重、尊敬”古来有之,表达的是尊敬之意。随着酒文化的发展,便演变出了与酒相关的“樽”。总而言之,“樽”,有以美酒敬贵宾之意。

樽的历史发展

早在夏商时期,铜樽的身影就已经出现在了历史长河中。酒樽最初只是祭祀的参与者,它一般为圆形,青铜所制,内腹较深,壁直有盖,兽衔环耳,三足而立。樽在商代晚期成为了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一般只有最重大的祭祀才会呈献作为礼器,平日里也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享用。樽盛行于汉代。《陇西行》有云:“清白各异樽,酒上正华疏,酌酒持与客,客言主人持”。这段话生动的描写了酒宴上客人们推杯换盏,农妇热情大方招待客人饮酒的情景。

樽沿用至唐代。唐代以后,陶瓷酒杯逐步代替了酒樽的地位,酒樽已经慢慢淡出了大众视野。一是由于酒蒸馏技术的发展,酒质也大大提高,体型更小的盛酒器如壶和注子变得更加流行;二是桌椅的出现,原本适合席地而坐置于案几之上的酒樽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三是唐宋时期瓷器冶炼技术趋于成熟,陶瓷杯作为酒具也流行了起来。

发展至明清,只有在仿古玉器中还能偶尔看见玉樽的身影。

樽与宴饮文化

樽材质以铜器、漆器为主,装饰风格往往很华丽,鎏金、错金银、浮雕等工艺并不鲜见,也有少量玉器和陶瓷器,一般用作宴饮时的盛酒器。

樽主要应用于贵族的日常生活,器体往往比较灵巧轻便,纹饰细致。樽的形象常见于汉晋时期的画像石或画像砖中,如成都昭觉寺汉墓画像砖、嘉峪关晋画像砖中均有樽、承盘、勺配套使用的画面。有的还与耳杯相配,置于精致的案几之上。饮宴时,要先将贮藏在瓮、壶中的酒倒在樽里,再用勺酌入耳杯奉客。

五粮金樽

五粮金樽酒,名字来源于诗仙李白的“莫使金樽空对月”。五粮金樽之“樽”字用得最为精妙,一是与浓香型白酒的主题相呼应,二是传承了流传千年的酒器文化,三是表达美酒敬贵客之意。“樽”为五粮金樽附加了重要的品牌文化价值。

五粮金樽之“樽”,既代表德高望重、知行合一,也完美融合华夏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蕴涵了中华民族的品格和精神。五粮金樽,承天时地利,得人和协调。

五粮金樽根植中华传统君子文化,传承中华白酒文化,通过极具文化厚重与丰满的白酒产品来呈现浓香型白酒的多元价值。“鸿”运当头、蓝图漫卷、紫气东来,五粮金樽将传统吉祥文化与美学的完美融合,带来创意表达上的惊艳。

说文解字:古代的“尊”与“杯”区别!

我们现在喝水或者喝酒的器皿一般叫杯子;但在古代,喝水或者喝酒的器皿一般按照身份来分:普通老百姓不拘于礼节,一般用“瓢、勺或者木碗”;而皇宫贵族一般用“尊或漆杯”,当然还有各种“觚、爵、觯、斝、卣、觥、罍、盉”等,而其中还有一种估计很少人见的一种茶具叫:建盏,传闻是宋代皇室专用的茶具,颜值可谓相当高!如下图:

而今天我们也简单分享一下刚刚上文提到的各种器皿:觚、爵、觯、斝、卣、觥、罍、盉。然后在通过说文解字去详细分析尊与杯的文化!希望大家喜欢!

觚(读作gū),是中国古代一种用于饮酒的容器,也用作礼器。圈足,敞口,长身,口部和底部都呈现为喇叭状。觚初现于二里岗文化,到西周中期已十分罕见。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早期。如果能拿着这种杯子喝酒,确实霸气侧漏

(觚爵套装)

爵是中国古代一种用于饮酒的容器。爵在商代和的西周青铜礼器的考古发现中是非常常见的。三足,以不同的配套形状显示使用者的身份。(另外也是君主国家贵族封号,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觯(zhi)

觯(zhi)是中国古代传统礼器中的一种,做盛酒用。流行于商朝晚期和西周早期。圆腹,侈口,圈足,形状小瓶,大多数有盖。这种形状的觯多为商代器。西周时有作方柱形而四角圆的。春秋时演化成长身、侈口、圈足觯,形状像觚。

斝(jiǎ)是古代中国先民用于温酒的酒器,也被用作礼器,通常用青铜铸造,三足,一鋬(耳),两柱,圆口呈喇叭形。商汤王打败夏桀之后,定为御用的酒杯,诸侯则用角。

《周礼·考工记·梓人》贾公颜疏引《韩诗说》云:“爵一升,觚二升,觯三升,角四升,散(斝)五升。”斝在等级上则比较低,《礼记·礼器》上说:“尊者献以爵,卑者献以散(斝)。

圉卣,西周早期文物。(摄于首都博物馆)

卣(读作“有”)是中国先秦时期盛酒器。口椭圆形,足为圈形,器形是椭圆口,深腹,圈足,有盖和提梁;腹或圆或椭或方,有也作圆筒形。

觥[gōng]

觥[gōng]是中国古代盛酒器。流行于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椭圆形或方形器身,圈足或四足。带盖,盖做成有角的兽头或长鼻上卷的象头状。有的觥全器做成动物状,头、背为盖,身为腹,四腿做足。且觥的装饰纹样同牺尊、鸟兽形卣相似,因此有人将其误以为兽形尊。然觥与兽形尊不同,觥盖做成兽首连接兽背脊的形状,觥的流部为兽形的颈部,可用作倾酒。

罍[léi]

罍[léi]是中国古代大型盛酒器和礼器。流行于商晚期至春秋中期。体量略小于彝,罍有方形和圆形两种,方形罍出现于商代晚期,而圆形罍在商代和周代初期都有。从商到周,罍的形式逐渐由瘦高转为矮粗,繁缛的图案渐少,变得素雅。

盉[hé]

盉[hé]是汉族古代盛酒器,是古人调和酒、水的器具,用水来调和酒味的浓淡。盉的形状较多,一般是圆口,深腹,有盖,前有流,后有鋬(音畔),下有三足或四足,盖和鋬之间有链相连接。

突然觉得好神奇的中华文化,喝个酒都能喝出新花样!并且在古代技术匮乏前提下制作出这么多精美的青铜器来确实不简单,也不得不令人惊叹佩服我们先人的伟大与智慧!那现在我们来看看尊和杯吧!

(图片来源:象形字典网)

尊的甲骨文、金文和小篆 : 字的上部是表示酒樽的部件,下方形同两只手,表示双手持樽,向别人敬酒的意思;如下文:

甲骨文

(酉)

(双手),像双手捧着

酒坛

在《说文》里面,尊是盛酒的器皿。字形采用“酋、廾”会义,像双手捧举酒坛。

尊,今作樽,是商周时代中国的一种大中型盛酒器。较著名的有四羊方尊。如下图:

古时的饮酒器很多,造型不同,名称各异。有爵、觯、觚、觞、杯等。杯是饮酒器的通称,也作(木否)。在《说文》里面就是桮,字形采用“木”作边旁,“否”作声旁!木我们比较容易理解,但是否是怎么解释呢?而在《易经》里有个 否卦,象曰:天地不交。不知道能否联系上!

(来源象形字典网)

人类饮酒的历史颇为久远,但早先的酒和我们今天的酒并不相同。最早人们用谷物酿造的酒是未经过滤的酒醪,呈糊状和半流质,与其说是“喝酒”,不如说“吃酒”更为贴切。酿酒业的发展,饮酒者身份的高贵等原因,使酒具从一般的饮食器具中分化出来。而今天的分享希望对大家对中华酒文化有一点了解!谢谢大家!晚安。

​“封神”独特的文化内涵

作者:原平方(文化学者)

上映14天,票房突破13亿,热映中的院线大片《封神》,似乎仍在续写国产电影“神话”,但赞誉和讥评也相持着。赞誉者夸赞《封神》当得起“国民神话”的自诩,讥评者却嘲讽其不过是“低配版指环王”。

但无论如何,一件艺术作品一经产生就会拥有自己的命运,就像子女长大成人,养育他们的父母也无法掌控他们的人生。

不管是许仲琳的《封神演义》问世后,历朝历代对于这部神魔小说的争议也好,还是电影《封神》上映后,观众对电影各种各样的理解评论也罢,都是如此。

作为小说的《封神演义》,或是作为电影的《封神》,都有一个关键情节“封神榜”。无论毁誉,读懂这个“榜单”,也都是理解“封神”故事的关键。

一座“纪念碑”

“封神榜”,顾名思义是要“封神”。

根据礼记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意思是说,商朝崇尚鬼神,鬼神高于一切,甚至天天轮番祭祀,人事礼俗居于其次。即使后来孔老夫子谆谆教诲“敬鬼神而远之”,也无法切割人们与鬼神的关系。

不同的是,一般人心理上是害怕“鬼”而尊重“神”,所以才有了曹雪芹的总结,“世人只晓神仙好”。

“封神”的前提是先得“成神”,只有先成神,才有可能被姜子牙“封神”。因而,《封神演义》里“封神”的模式通常是这样:某人阵亡,一道灵魂奔封神台而去,等武王伐纣成功后,姜子牙统一封神。

这在广成子三谒碧游宫时,通天教主明确给出的上榜封神的标准也可以看出。对此,《封神演义》原文写道:吾三教共议封神,其中有忠臣义士上榜者,有不成仙道而成神道者,各有深浅厚薄,彼此缘分,故神有尊卑,死有先后。

也就是说,“成神”意味着先得“死”,死后成神才顺理成章——当然,更多的普通人死后也只能做鬼。

“封神”计划是和改朝换代同步实施的。改朝换代的结果,是商朝灭亡、周朝建立。在此过程中,人间大乱,征战连年。征战中被死去的散仙道人、文臣武将,魂魄就被引上封神台,在大结局时被封神。

由于“神”代表着尊重与敬畏,“封神”是活着的人对死去的人进行定位和排名,“封神榜”就是一座悼念阵亡将士的纪念碑。

超越了“成王败寇”思维

不过,“封神榜”也有一个令人费解的地方:只要是死了的有名人物,几乎都封了神,无论是周朝阵营的,还是商朝阵营的。

周朝黄天化、伯邑考这样的忠臣孝子被封神,当然可以理解。但商朝都是敌人,为何也能封神?比如,大反派纣王是不折不扣的暴君,也是圣君武王讨伐的对象,封神之战后却被封为主管人间姻缘婚配的天喜神。

事实上,史书把纣王描写得如同一个青面獠牙、十恶不赦的暴君,连孟子也愤愤不平地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桀纣之恶未有为此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均归焉”。

因为,根据荀子在《非相篇》里的记载,纣王是“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超劲,百人之敌也”。这一点,在电影《封神》里也得到了纠正。

其实,武王伐纣时指责纣王的首要罪状无非是“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也就是责备纣王宠爱妲己了。

纣王首罪不过如此,其他罪状可想而知。

因此,纣王是武王征伐的对象,是周朝兴起的敌人。但也或许正是因为纣王“不爱江山爱美人”这一突出特点,才让姜子牙“知神善任”地把纣王封为主管人间姻缘婚配的“天喜神”。

纣王既如此,闻太师、申公豹这样的反派,自然也符合“封神榜”要求“忠”的标准。只不过,这样的“忠”是各为其主、各自忠于自己所在阵营而已。

在此意义上讲,《封神演义》就是以一种人道主义的平等视角对待一切在战争中死去的人,不管是为哪一方而死,也无论胜败。也因此,“封神榜”成为了一座悼念所有阵亡将士的纪念碑。

这也就是说,《封神演义》没有用胜利者的姿态来书写胜利者的历史、没有抹杀失败者的成神可能。仅此观念,就突破甚至超越了“成王败寇”的思维,成为中国小说史上以悲悯的人道主义态度平等对待敌对双方的罕见范例。

中国式英雄的选择

如果说,“封神”是对所有阵亡将士的加冕和尊重,是幸存的人对于死去的人的缅怀与纪念,那《封神演义》是怎么对待那些活着的英雄的呢?

比如,不要说功劳盖世的姜子牙本人,就是同样辅佐过姜子牙的杨戬、哪吒、雷震子、李靖、金吒、木吒以及韦护这七人,也战功卓著。无疑,他们都是不进入“封神榜”的活着的英雄。

对此,在姜子牙封神完毕后,《封神演义》原文写道,“臣等原系山谷野人;奉师法旨下山,克襄劫运,戡定祸乱。今已太平,臣等理宜归山,以复师命”。也就是说,在帮助姜子牙完成封神大业后,这七位英雄便向武王和姜子牙辞行,各自回山复命去了。

“回山复命”的意思是,回深山,归老家,没有级别待遇,也不要荣华富贵。如果说西方式英雄结局是面对大众、接受欢呼,那中国式英雄则是背对大众、悄然归去的“功成身退”。即使战功彪炳,他们最后也会选择“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式的隐退。

这是中国传统英雄的理想形象,也是中国人对于传统英雄的审美思维。

有人可能要问,没给自己封神的姜子牙,最后不是被封了“侯”吗?这个级别很高,不算功成身退吧?

的确,姜子牙被封侯爵了,但也是被封在齐地,级别虽高,位在五侯九伯之上,可封地是今天的“烧烤之都”山东淄博,与“凤鸣岐山”的周朝首都陕西宝鸡相距遥远。

在如此偏远之地颐养天年,姜子牙的选择,自然也称得上是飘然而去、主动隐退。

战争有胜负,但战场无赢家。对于战争中逝去的生命,不管是胜出者还是失败者,都予以尊重,是致敬牺牲者,是对生命的惋惜,更是尊重生命本身。

而浴血战争后依然活着的英雄们,选择功成身退,同样是对生命的无意识尊重。这既符合老子所说“功遂身退、天之道也”的道家伦理,也开启了后来东方式英雄归隐的审美风格。

据说,清朝有个叫梁章钜的经学家,在其《封神演义》读后感里写了一些背景考据,说作者写作《封神演义》,是“意欲与《水浒传》《西游记》,鼎足而三”。这或许是后来的文人觉得许仲琳自视甚高,也太自信了。

在我看来,《封神演义》即便存有种种不足,但在去除善恶、尊重生命本身的人道主义价值观上,这也是一部被低估的小说。持有这样现代价值观的“封神”故事,也值得我们继续书写、述说。

史上最有名的一首饮酒词,开篇就是千古名句,读着读着你会唱起来

酒与中国古典诗词的呈现总是形影不离。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们饮酒赋诗、赋词,留下了一首首流传千古的饮酒诗词。曹操在《短歌行》中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李白在《将进酒》中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晏殊在《浣溪沙》中说:“一曲新词酒一杯”。古典诗词与酒的因缘,似乎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一个传统,传承至今。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这首《水调歌头·中秋》,便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名气最大的一首饮酒词,也可以说是史上最有名的一首饮酒词。它是苏轼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中秋在密州时所作。至于这首词的创作背景,苏轼在词前的小序中,做了详细说明:“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它的意思是说:丙辰年的中秋节,苏轼喝酒一直喝到天亮,喝到大醉,写下这首词,也是为了思念他的弟弟苏辙。这里需要留意的是,当时在密州的苏轼,与弟弟苏辙已经是分别七年未见。所以可以想象,当苏轼面对中秋节的一轮团圆之月,心中是何等的忧愁。于是便有了这首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上升到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的佳作。

《水调歌头·中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诗的开篇两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便是千古名句,它从普通的中秋望月,升华到了对明月起源、宇宙起源的追溯上。意思是说,天上的明月究竟是何时才开始有的呢?我举起酒杯遥问苍天。从这两句诗中,我们便可以体会到苏轼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而迫切想要知道答案的语气,也为下文苏轼飞往月宫的狂想做了铺垫。

接下来的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则紧承开篇两句的句意,意思是说,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何年何月?持有这个疑问,苏轼便开始了他的狂想,即“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我想要乘着今夜的清风回到天上去,但又怕在天上美玉砌成的楼宇中,承受不了高耸九天的寒冷。

从这三句的意思来看,苏轼之所以会有想要上天的狂想,一方面是源于他对明月起源、宇宙起源的好奇,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对现实人间的不满,所以想要脱离人世。但最终苏轼还是“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即与其飞往天上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与自己的清影起舞呢。可见苏轼依然忘不了人间,也就意味着出不了世。

那么,苏轼为何会有如此矛盾的想法呢?这便是下文中所要表达的主要思想,即苏轼在人间还有无法忘怀的亲情。“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在中秋节因为怀念弟弟苏辙而难以入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呀明月,你不应该有怨恨吧,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由此可见,苏轼心中的离愁之深。同时,也表达了苏轼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意思是说,我知道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也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以来就难以周全。这里苏轼既是为明月而开脱,也是对自己豁达乐观人生态度的表露,即对未来抱有希望。故他在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希望这世上所有人都能长久的健在,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同一片月光。

综观苏轼的这首词,他不仅逸兴壮思,流露了人类自古以来就对月亮的无限美好的憧憬与理想,也表达了对弟弟苏辙的怀念之情。同时还抒发了对在中秋之夜,苏轼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的美好祝愿。对于这首词,人们历来都是推崇备至。即便在今天,它也是一首人人都会背,甚至你还会唱起来的千古绝唱。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初中语文古诗词常见意象(十六)

古诗词鉴赏是中学语文重要学习部分,但我国古代诗歌数量众多,诗人情感复杂,了解和掌握古诗词中的常用意象能让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一、射影

传说一种叫蜮的动物,在水中含沙喷射人的影子,使人生病。比喻暗中攻击或陷害人。

1.“含沙射流影,吹蛊痛行晖。”——南朝宋·鲍照《苦热行》

2.“水虫能射影,山鬼解藏形。”——唐·白居易《送客南迁》

二、掣肘

比喻办事受牵制,不顺利。

1.“间关逐常调,遇事亦掣肘”——明·于谦《无题其二》

2.“闻子车马南,欲饯辄掣肘。”——宋·黄庭坚《送钱一杲卿》

三、青鸟

青鸟,传说西王母有三只青鸟,一只选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西王母身旁。后来青鸟象征为传情达意的信使。

1.“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唐·李商隐《无题》

2.“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唐·杜甫《丽人行》

四、高山流水

也作“流水高山”。相传春秋俞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每当伯牙弹到描写高山、流水的典调时,钟子期就感到他的琴声犹如巍峨的高山、浩荡的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叹无知音,不再弹琴。后常借指知音或乐曲的高录。

1.“流水高山弦断绝,怒蛙声自咽。”——宋·辛弃疾《谒金门》

2.“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唐·牟融《写意二首》

五、涂鸦

比喻书画或文章不像样子。

1.“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唐·卢仝《添丁诗》

2.“兴来写菊似涂鸦,误作枯藤缠数花。”——清·石涛《画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