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起名

谕是什么意思文言文(谕是什么意思)

谕是什么意思文言文(谕是什么意思)

“诰”、“敕”、“旨”这些皇帝专用语都是什么意思

虽说“诏”“谕旨”一类东西离我们已是相当遥远的事, 可我们今天仍能够在古装戏等一些地方见到它们。

“诏”这种文种始创于秦始皇, 他之前称“命”或“诰”或“誓”。“诏, 照也, 人暗不见事宜, 则有所犯, 以此照示之, 使诏然知所由也”, 意思很明白, 类乎现如今的命令与告示, 不过它属于所谓的君命文种, 是君王专用的, 一般人用不得, 另外它也有一些现在见不到的用法, 譬如君王荒唐, 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 玩火烧身, 弄出下台的危险, 不得已下个“罪己诏”;君王有喜事高兴放些无关紧要的犯人有“赦诏”;赏赐臣子叫“恩诏”;君王准备上天国了留个“遗诏”等等。

在古装戏里和“皇帝诏曰”一样常见的还有“谕旨”, 后者有清一代皇帝通用, 宋官员奏准后拟旨叫“敕旨”, 元诏书别称“圣旨”, 时下有的古装戏不管什么朝代都来个上谕“皇上有旨”, 那是编剧先生开我们的玩笑, 考我们历史知识。“谕旨”合一块说并不妥当, “谕”是皇帝直接发的命令或告示, “旨”与宋朝的“敕旨”相同, 为臣子有所请而发。

大体说来, “命”、“诰”、“誓”、“诏”、“谕旨”是同一文种, 只是用的朝代不同。不过得看到, 这些名称有的后来变化很大, 几乎和原来的意思完全不一样。譬如“诰命夫人”的“诰命”与这里说的“诰”或“命”就不是一回事, “诰命”是一种世袭制度, 始于宋, 明成定制。究其缘起, 得追溯到汉初, 高祖刘邦分封功臣, 给他们“丹书铁券”——把分封的内容用丹砂写在铁制的契券上, 为示慎重, 防止假冒, 刘邦还将铁券从中剖开, 与诸侯王各执一半, 诸侯王分封到的爵位和邑地是世袭的。唐人光大了铁券制度, 铁券的内容扩大到了保证生命安全方面, “卿恕九死, 子孙三死, 或犯常刑, 有司不得加责, ”这是《辍耕录》所记吴越王钱镠铁券的内容。当时的皇帝似乎挺有那么点幽默感, “九”、“三”为约数, 极言其多, 这儿也就是免死, 倘若受封者愚蒙, 犯一次死罪在墙上给自己画一划, 那也好玩。

“敕”这个字有点吓人, 古装戏和庙堂多见, 其实它原来仅是一般的训诫, 魏晋以后才逐渐成为皇帝大人的专用文种, 一般人只好用“诫”或“训”, 如“家训”、“诫子书”之类。“敕”的用途是训诫臣下, 逮及有清一代, 这基本作用也没有变, 但它的用途也有扩大的时候, 特别是唐宋两朝。

还有一种文体是今人看书看戏常见的, 那就是“策 (册) ”册封册封, 这是皇帝在重大人事方面有所兴革时使用的。

上面讲的是所谓下行文种, 臣子给皇帝上书的上行文主要有两种, 一曰“奏”, 一曰“表”。“奏”源于商、周, 相当古老, 后来的“奏本”、“奏折”、“题本”都是同一个东西。“奏本”与“题本”为明代区分, 公事称“题本”, 私事或循例奏报的事情叫“奏本”。“奏折”创于清朝, 开始时是“小报告”, 即所谓密奏, 不同于一般的“奏”, 后来“打小报告”的多了, 弄得皇上分不清哪些是“小报告”哪些是“大报告”了, 干脆把它们合一块儿。“表者, 明也, 标也, 如物之标表。言标著事序, 使之明白, 以晓上主, 得尽其忠”, 看来开始时“表”的用途相当广泛, 但凡论谏、劝请、陈乞、进献、推荐、庆贺、弹劾、讼理、陈谢皆可用“表”。六朝以降, “表”逐渐定型为贺书, 国家、皇帝有什么喜事, 下面“表”便雪片般飞来。皇帝马屁给人拍得最多, 自然也有讨厌空话的时候, 明朝时干脆将“表”的格式和用语都固定下来, 各地表文汇交礼部, 礼部弄个目录给老人家过目就完了。

我们知道“诏”“谕旨”之类虽然带着吓人的王气, 可它们大都不是国王本人的手笔, 它们是我们今天叫秘书的人写的。先秦的秘书就是史官, 国王的言行、国家的大事由他们记录, 国王的命令也由他们撰写。当然他们只能算“兼职”秘书, 他们还干着许多超出我们现在理解的秘书权限的事情。比如殷商信奉鬼神, 那时的史官是鬼神的代言人, 国王和卿士商定了什么事情, 做之前要决疑于由史官掌管的龟、筮, 如果史官说兆头不好, 国王再怎么想干, 事情也做不了。周以后敬鬼神而远之, 但那时做史官的要提国策, 还得监察百官。严格意义的职业化的秘书及其机构形成于汉朝, 即尚书。尚书原为管理皇帝文物的小官, 后来渐渐发展为秘书机构, 叫尚书台, 设令和仆射两个类似现在正副秘书长的官, 负责诏书的起草、颁布, 奏章的接受、审核。东汉尚书的权力大得很, 朝臣要参与决策得加上“录尚书事”的头衔, 尚书台 (办公厅) 统管一切, 行政总枢 (国务院) 形同虚设。

“诰”、“敕”、“旨”这些皇帝专用语都是什么意思

虽说“诏”“谕旨”一类东西离我们已是相当遥远的事, 可我们今天仍能够在古装戏等一些地方见到它们。

“诏”这种文种始创于秦始皇, 他之前称“命”或“诰”或“誓”。“诏, 照也, 人暗不见事宜, 则有所犯, 以此照示之, 使诏然知所由也”, 意思很明白, 类乎现如今的命令与告示, 不过它属于所谓的君命文种, 是君王专用的, 一般人用不得, 另外它也有一些现在见不到的用法, 譬如君王荒唐, 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 玩火烧身, 弄出下台的危险, 不得已下个“罪己诏”;君王有喜事高兴放些无关紧要的犯人有“赦诏”;赏赐臣子叫“恩诏”;君王准备上天国了留个“遗诏”等等。

在古装戏里和“皇帝诏曰”一样常见的还有“谕旨”, 后者有清一代皇帝通用, 宋官员奏准后拟旨叫“敕旨”, 元诏书别称“圣旨”, 时下有的古装戏不管什么朝代都来个上谕“皇上有旨”, 那是编剧先生开我们的玩笑, 考我们历史知识。“谕旨”合一块说并不妥当, “谕”是皇帝直接发的命令或告示, “旨”与宋朝的“敕旨”相同, 为臣子有所请而发。

大体说来, “命”、“诰”、“誓”、“诏”、“谕旨”是同一文种, 只是用的朝代不同。不过得看到, 这些名称有的后来变化很大, 几乎和原来的意思完全不一样。譬如“诰命夫人”的“诰命”与这里说的“诰”或“命”就不是一回事, “诰命”是一种世袭制度, 始于宋, 明成定制。究其缘起, 得追溯到汉初, 高祖刘邦分封功臣, 给他们“丹书铁券”——把分封的内容用丹砂写在铁制的契券上, 为示慎重, 防止假冒, 刘邦还将铁券从中剖开, 与诸侯王各执一半, 诸侯王分封到的爵位和邑地是世袭的。唐人光大了铁券制度, 铁券的内容扩大到了保证生命安全方面, “卿恕九死, 子孙三死, 或犯常刑, 有司不得加责, ”这是《辍耕录》所记吴越王钱镠铁券的内容。当时的皇帝似乎挺有那么点幽默感, “九”、“三”为约数, 极言其多, 这儿也就是免死, 倘若受封者愚蒙, 犯一次死罪在墙上给自己画一划, 那也好玩。

“敕”这个字有点吓人, 古装戏和庙堂多见, 其实它原来仅是一般的训诫, 魏晋以后才逐渐成为皇帝大人的专用文种, 一般人只好用“诫”或“训”, 如“家训”、“诫子书”之类。“敕”的用途是训诫臣下, 逮及有清一代, 这基本作用也没有变, 但它的用途也有扩大的时候, 特别是唐宋两朝。

还有一种文体是今人看书看戏常见的, 那就是“策 (册) ”册封册封, 这是皇帝在重大人事方面有所兴革时使用的。

上面讲的是所谓下行文种, 臣子给皇帝上书的上行文主要有两种, 一曰“奏”, 一曰“表”。“奏”源于商、周, 相当古老, 后来的“奏本”、“奏折”、“题本”都是同一个东西。“奏本”与“题本”为明代区分, 公事称“题本”, 私事或循例奏报的事情叫“奏本”。“奏折”创于清朝, 开始时是“小报告”, 即所谓密奏, 不同于一般的“奏”, 后来“打小报告”的多了, 弄得皇上分不清哪些是“小报告”哪些是“大报告”了, 干脆把它们合一块儿。“表者, 明也, 标也, 如物之标表。言标著事序, 使之明白, 以晓上主, 得尽其忠”, 看来开始时“表”的用途相当广泛, 但凡论谏、劝请、陈乞、进献、推荐、庆贺、弹劾、讼理、陈谢皆可用“表”。六朝以降, “表”逐渐定型为贺书, 国家、皇帝有什么喜事, 下面“表”便雪片般飞来。皇帝马屁给人拍得最多, 自然也有讨厌空话的时候, 明朝时干脆将“表”的格式和用语都固定下来, 各地表文汇交礼部, 礼部弄个目录给老人家过目就完了。

我们知道“诏”“谕旨”之类虽然带着吓人的王气, 可它们大都不是国王本人的手笔, 它们是我们今天叫秘书的人写的。先秦的秘书就是史官, 国王的言行、国家的大事由他们记录, 国王的命令也由他们撰写。当然他们只能算“兼职”秘书, 他们还干着许多超出我们现在理解的秘书权限的事情。比如殷商信奉鬼神, 那时的史官是鬼神的代言人, 国王和卿士商定了什么事情, 做之前要决疑于由史官掌管的龟、筮, 如果史官说兆头不好, 国王再怎么想干, 事情也做不了。周以后敬鬼神而远之, 但那时做史官的要提国策, 还得监察百官。严格意义的职业化的秘书及其机构形成于汉朝, 即尚书。尚书原为管理皇帝文物的小官, 后来渐渐发展为秘书机构, 叫尚书台, 设令和仆射两个类似现在正副秘书长的官, 负责诏书的起草、颁布, 奏章的接受、审核。东汉尚书的权力大得很, 朝臣要参与决策得加上“录尚书事”的头衔, 尚书台 (办公厅) 统管一切, 行政总枢 (国务院) 形同虚设。

「中高考备考」文言文考试常用词语汇总

常用词

A

1.哀:同情(吾哀之)。

2.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B

1.逋:①逃亡,逃跑;(逋逃)②拖延,迟延。(逋慢)

2.鄙:边疆,庸俗,谦词(指自己)。

3.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

4.北:打了败仗往回跑。

5.悖:违背。

6.弼:辅佐。

7.薄:靠近(日薄西山),轻视、看不起。

8.比:勾结(朋比为奸);比较(与天地兮比寿);认为与-----一样(自比于乐毅管仲);并列,挨着(鳞次栉比);及,等到(比去,以手阖门);接连地(比三年日蚀。)

9.报:断狱,;报答,报复;给回信,答复(谁可使报秦者);报告,告知(遣使者还报);报应;酬报。

10.俾:使。

11.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C

1.存:看望,问候(越陌度阡,枉用相存);抚恤(养幼少,存诸孤);思念;

2.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3.刺:斥责,指责(面刺寡人之过者);名帖,名片

4.陈:陈列,通“阵”。

5.曹:辈(类、属、侪、徒等)。

6.驰:车马疾行。

7.褫:夺。

8.冲:交通要道;冲击、撞击。

9.绌:不足。

10.舛:违背;错乱。

11.垂:临近、靠近,(敬辞)表对方高于自己。

12.擢:提拔。

13.殂:死亡。

14.徂:往。(自我徂尔)

15.蹴:踩。

16.猝:突然。

D

1.当:掌管,主持(当权);判罪(犯法当死);对着,面对。

2.党:偏袒;伙同;包庇。

3.多:赞扬,欣赏(人以此多之)。

4.短:进谗言,说坏话。

5.第:但、只管。

6.贷:宽恕(虽亲属不贷);借出;借入

7.逮:达到。

8.迨:等到。

9.殚:竭尽。

10.惮:畏惧。

11.耽:沉溺。

12.但:只、仅仅;徒然。

13.典:法则、制度;主管、主持。

14.吊:慰问。(吊民伐罪)

15.牒:文书。

16.洞:深入、透彻。

17.夺:强行改变。

18.笃:忠厚(太祖闻其笃行);坚定(笃志而体(意志坚定,并且努力去实践);深,甚(笃好文章);(病)重(孙权病笃)。

E/F

1.恶:哪里,讨厌。

2.风、化:教育感化。

3.讽: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告(讽齐王纳谏)

4.伐:功业、夸耀;讨伐,进攻;声讨(口诛笔伐);功劳;

5.给:足,丰足。

6.鲠(ɡěnɡ)、耿:直爽,正直。

7.顾:拜访。

8.过:经过;错误;探望;责备。

9.固:本来;坚持;坚固。

10.干:盾牌;冒犯;冲;干预;求取。

11.躬:亲自;身体。

12.诟:骂(诟骂);耻辱(忍辱含垢)

13.沽:买、卖。

H

1.害:嫉妒。

2.或:有人;或许、或者。

3.劾:举报,检举,揭发。

4.劾质:做人质,抵押。

5.会:恰逢。

6.曷:什么,何不?

7.和:应和。

8.恨:遗憾、不满意(古人多用“怨”表怨恨,恨不表,只有怨恨连用时才有仇恨义)。

9怙:依仗、凭借。

10. 怀:安抚(怀敌附远);(人心)归向(黎民怀之);想念,怀念(思乡怀远);关心(少者怀之)。

J

1.籍:登记(籍府库);名册,户口册;通“藉”,凭借(然往往籍是以谋私利)。

2.简:挑选(简贤选能)。

3.将:请;将要;率领,带领。

4.矫:假托,假传。

5.馑:连蔬菜和野菜都吃不上。连用时“饥”和“馑”无区别。

6.讦:攻击或揭发别人的短处。

7.觐:原指诸侯秋天朝见天子,泛指朝见帝王。

8.蹶:受挫折(一蹶不振),必蹶上将军(使受挫折);倒下,跌倒;竭尽,枯竭(天下财产何得不蹶。)

9.间:离间;隔阂,疏远;间或,断断续续地(时时而间进);秘密地,悄悄地(屏(屏退)人间语);从小路(道芷阳间行)。

10.疾:厌恶,憎恨(嫉/疾恶如仇);妒忌(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病;痛苦,疾苦;缺点,毛病(寡人有疾,寡人好货)。

11.矜:怜悯,同情(矜恤孤羸);注重,慎重(人矜节行);庄重(矜持(竭力保持庄重);骄傲;夸耀(自矜功伐)。

12.贾:买;做买卖的人;价格。

13.假:借(久假不归;假舆马者);借助(善假于物也);代理(假吏);如果。

14.鉴:镜子;引以为鉴。

15.稽:考证、考核;稽首(礼节)。

16.诘:责问,诘难。

17.靖:安定。

18.就:接近。

19.竟:完毕、终了;从头到尾。

20.绝:断绝;非常;超越;横渡。

K

1.课:考核、督促、征收;课(督促劝说去做某件事)

2.堪:忍受;能够。

3.克:能够;战胜。

4.匡:纠正;辅助。

L

1.廪:米仓;官府供给粮食。

2.馁:饥饿;五谷没有收成。

3.勒:率领(三日而勒兵)

4.伦:类。

5.论:研究,讨论(论世之事,因为之备);议论,评论(每与臣论此事);辩论;判罪(辄捕论之)。

6.罹:遭遇。

7.令:使;美好;时令。

M/N

1.弥:满;更加;弥补。

2.靡:没有;倒下;浪费。

3.敏:①聪明、机智;②努力,奋勉。

4.名:名称;命名;有名;占有;说出。

5.秣:喂马。(厉兵秣马)

6.莫:没有人;不要。

7.牧:封建统治阶级称统治人民为“牧”。

8.佞(nìnɡ):能说会道,引为巧言谄媚。

9.略:掠夺,夺取;大概;谋略。

P

1.朋:结党。

2.裨:副的;好处。

3.匹:力量相等。

4.趣、趋:①趋向、奔赴,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5.穷:①困厄、不得志;②偏僻;③走投无路;④穷尽。

6.去:离开;距离。

7.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劝学)

8.期:①满一年(一月);②期望,约定

9.抢:碰、撞。(呼天抢地)

10.戚:斧头;忧愁;亲属。

11.迄:到;完毕。

12.戕:杀。

R/S

1.稔:庄稼成熟。

2.让:责备,责怪。

3.赡:富足,充足;供给。

4.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5.虽:虽然,即使。

6.宿:素来;星宿;夜。(宿将:有经验的老将)

7.素:向来。

8.速:快;招致(始速祸焉);邀请。

9.私:偏袒。

10.司:主管;官署。

11.俟:等待。

12.数:规律;屡次;天命。

13.率:遵循;率领;大致;一概。

14.爽:差错。(女也不爽)

15.是:这;正确。

16.适:到……去(彼且奚适也);恰好;刚才;适合;女子出嫁;

17.稍:慢慢地,逐渐。(其后秦稍蚕食魏。)

18.施:旗帜(本义);设置、安放;施加。

19.售:考试得中(操童子业,久不售);实现(挟邪作蛊,于是不售);施展(奸计),(以售其奸);卖出去;买

T/w

1.听:治理,处理(兼听万事);判决(断狱听事);听从,接受;听任,任凭

2.通:交往;交换(通财货);通报,传达(不肯为通);得志;地位显贵,显达;通晓(通于兵事);共同的,通常的(前代通则)。

3.倜傥:①卓越;②不拘于俗。

4.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

5.微:深奥(微言大义);稍微;卑贱;(如果)不是。

6.为:做;作为;认为;是;因为。

7.危:高;正、端正。

8.望:埋怨,责怪(宗室贵族多有怨望者);名望;盼望,期望;农历每月十五

X

1.械:桎梏;脚镣和手铐。

2.先:祖先,上代;已经死去的(先考妣);称古代的人;先于,前于;首要的事情。3.衔:藏在心中,特指怀恨。

4.奚:什么,哪里。

5.蹊:小路。

6.悉:全、尽。

7.息:生长,繁殖,停止。

8.袭:因循,沿袭,侵袭。

9.葸:畏怯。(畏葸不前)

10.黠:狡猾。

11.狎:轻侮。

12.遐:远。

13.暇:空闲。

14.下:攻克;交给……去处理。

15.鲜:少。

16.嫌:疑惑;仇怨。

17.相:容貌;辅助。

18.向:从前;假使。

19.骁:勇猛,矫健。

20.衅:罪过;灾祸。

21.兴:发动。

22.凶:收成不好。

23.修:长;整理。

24.诩:夸耀。

25.勖:勉励。

26.恤:担忧;体恤。

27.旋:随即。

Y

1.阳:①水的北面,山的南面或南坡;②通假于“佯”。

2.涯:边际。

3.雅:很;高雅;平素;向来。

4.厌:满足。

5.赝:假的。

6.已:停止。

7.翌:明(天,年)。

8.怿:喜悦。

9.益:更加;渐渐地;利益。

10.懿:美好。

11.易:改变;交换;轻视。

12.逸:逃跑;隐逸;放纵。

13.抑:选择。

14.艺:种植。

15.诣:到。

16.因:依靠;沿袭;由于,通过。

17.殷:盛、众多。

18.荫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上的官爵而受到封赏。

19.隅:角落。

20.不虞:没料到。

21.渝:改变。

22膺:胸。

23.英:花。

24.营:经营;谋求。

25.颖:聪明。

26.用:使用;任用;因为;以;财用。

27.尤:①归咎,过错。(怨天尤人)②特别突出;珍贵的物品(尤物)

28.游:①游玩,浏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29.宥:宽容。

30.鬻:卖。(卖官鬻爵)

31.寓:寄寓。

32.谕:告诉,知道,了解。

33.狱:案件;官司;监牢

34.掾:古代属官的统称。

35.殒:死亡。

36.陨:从高处掉下。

37.愠:生气。

38.喻:告诉(故作书以喻意);知道,了解,明白(家喻户晓);比喻。

39.引:率领,引导;拉开弓(引而不发);延长,伸长(引领西望);避开,退却,(秦军引而去);取过来(引酒而饮之);引用(旁征博引)

40.与:结交,亲附;给予,授予;参加(与师);赞许(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Z

1.宰:主宰。

2.再:第二次,两次。

3.造:到……去。

4.状:描绘、陈述。

5.折:驳斥,使对方屈服。(作天说以折韩退之之说);指责(季布面折其短);折断,(折颈而死);弯曲(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挫折,损失(损兵折将)。

6.坐:①因……犯罪或犯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③因为。

7.谮:说坏话诬陷别人

8.执:捉拿9.诛:杀,责问。(口诛笔伐)

10.濯:洗。

11.祚:福;帝王。践祚:即登上帝位。

12.秩:官吏的俸禄,十年为一秩;次序。

13.衷:内心。

14.乍:突然,刚。

15.斫:砍。

16.踬:跌倒

李姓给后代取名,这四个字一定要慎用!

古人云:赐子千金不如此赐子好名。从出生名字就伴随着我们,无论是父母兄弟、配偶子女,都没有名字伴随我们的岁月长。

由于名字如此重要,影响着人一生的运势,所以李家父母在给孩子取名字的时候,一定要格外谨慎。下面这四个字,取名时一定要慎用!

一、渝

渝这个字太消极,意思是违背。例如忠贞不渝、生死不渝等。《说文》中也将“渝”解为“变污也”,即由白变黑,引伸由好变坏。

因此这个“渝”字最好不要用,由白变黑,谁希望自己孩子的名字是这个含义?

二、茵

“茵”这个字,表面意义优美,但再看、细嚼却有问题。

茵出自成语 “绿草如茵”,意思是绿油油的草好像“地毯”。“茵”就是“地毯”,五行属木。

在给孩子起名时,一定要细想这些名字的深层意义,做好把关工作,不要给自己得到孩子配上“茵”字,让他/她像地毯般被人践踏。

三、婥

婥约,是姿态柔美的意思。这是一个生僻字,有的家长会给孩子起名叫“婥约”,希望孩子的名字比较特别,把“婥约”解作“美貌”。

但事实上,“婥约”有深层意义,代表柔弱、病态。古时有些朝代把女性柔弱尊称为“美”。

《说文解字》和《辞海》都把“婥”解作“妇女病”。你愿意你的千金有“妇女病”吗?

很多家长为婴儿改名都会自己查字典,但奉劝各位要多翻几本,特别是要看不同朝代的作品。因同一个字,在不同年代,有不同解释。

四、轩

“轩”字有三种含义:

1、轩,古代一种有围棚或帷幕的车,例如轩驾(帝王的车驾)。以车为名,意头不好,孩子会容易被人驾驭。

2、轩为有窗的长廊或小屋。这里的轩带有优雅、舒适的感觉,但如果你想为你酒楼命名为xx轩看,请三思,除非你不希望把生意做大,因为“轩”指的是小屋。

落到名字上,同样如此,做父母的,谁不希望孩子能成龙成凤?取一个这样不大气的字,意头不好。

3、当然,轩也不是百分之百消极。轩亦为帝皇之曜,如轩辕星。但要配搭得宜才可用,如“昊轩”。出自宋朝王禹称《为宰相上尊号表》:“岂可执劳谦之小节,废立极之大名,居轩昊之至尊,慕巢由之独行,此臣等之所未諭也。

名字是我们自身的一个代表,没有具体的形象,却可以产生心理上的暗示,比如刘福荣和刘德华,谁优谁劣,一比可知。

李家人在给孩子起名时,一定要仔细斟酌,切不可随意选用,从而影响了孩子的一生!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十四章 饰谕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十四章 饰谕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开讲老子的“礼”,在我们思想中,礼,就是礼貌、礼数、礼教,再往上就是礼制。礼貌,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礼数,古代按名位而分的礼仪等级制度,现在指礼节。礼教,指礼的教育。礼制,是德治思想的具体化,指的是通过礼仪定式与礼制规范塑造人们的行为与思想;通过法律的惩罚维护礼法的绝对权威。可见,礼是多么的重要,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讲究礼尚往来。

孟子说礼是恭敬之心,人皆有之。对长者或宾客尊敬而有礼貌,这是人人都应该具备的。礼,是人内心情感的外在表现,也是一个人修养与品德的表相,这也就是佛家讲得相由心生。韩非子认为礼是“群义之文章”,“义”是中心思想,而“文章”就是对中心思想的表述。“君臣父子之交也”明确了关系,而礼数确定了交往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贵贱贤不肖之所以别也”明确了好坏、忠奸、上下的区别与标准,也可以理解为社会不同角色之间的区别,礼制正是这种区别的规则。

太极图,最简易的“礼”,一黑一白区别明显,界线分明,动静相宜。礼,既是划分标准,也是维护方法,更是区格界线。我们共同生活在社会中,其实,许多无形的界线将大家分割在不同的区块中,同一区块中的人们共同遵守着这一区块的规则。

礼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韩非子的解释“中心怀而不谕,故疾趋卑拜而明之;实心爱而不知,故好言繁辞以信之。”意思是内心依恋而不能表达,所以用疾趋卑拜等动作来加以表明;心里确实有所爱慕而对方却不了解,所以用美好动听的言辞来加以申述。生活中就是这样,也许,这就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地方,而不是制造工具,用表相来表达本质。“疾趋卑拜”是表相,“内心依恋”是本质,我们无法向他人表达“内心依恋”的本质,只能通过“疾趋卑拜”的表相来表现;他人也无法直接看到“内心依恋”的本质,只能通过“疾趋卑拜”的表相来感受,这就是人认知事物的局限性,首先是认知途径的局限,其次才是分析能力的局限性。

我们表达“爱人”的方式,一是通过言行,二是通过物质,“实心爱”是“爱”的本质,但对方无法感知,只能通过“好言繁辞”让对方相信。所以金钱阻断的是婚姻,不是爱情。一切人类先天本有的本性,是无法通过表相来完全真实表现的,也不能用表相来代替。金钱别墅珠宝绝对代表不了爱情,只能代表性情。礼,只是人类认知事物局限性的不得已而已,我们既不能全面真实认知事物,也不能全面真实表现事物,所以用“礼”完成认知与表现的工作,但那也只是全部的部分与部分的真实。韩非子最后总结道“礼者,外饰之所以谕内也。”意思是说,礼是用来体现内心感情的。所以老子说:礼以貌情也。

【中心怀而不谕,故疾趋卑拜而明之;实心爱而不知,故好言繁辞以信之。礼者,外饰之所以谕内也。故曰:礼以貌情也。】

在公司管理中,企业文化与公司制度中对员工的思想行为、岗位职责、工位操作的规定,就是“礼”的表现。制度,必须通过奖罚来体现,礼貌,必须通过言行来体现。礼的表相作用,才使得人们用文字与规矩将其固定下来,用来指导和规范人的言行。明白道理与实践行动是两回事,都明白原子弹的原理,但制造原子弹却是何其的难。思想的伟人,行动的矮子,就是这个意思。

世界读书日‖勤学苦读须趁早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精选有关勤学苦读古诗古文共22首(附译文)。与君共勉!

古诗部分

1、劝学

唐 · 孟郊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译〕只有击打石头,才会有火花;如果不击打,连一点儿烟也不冒出。 人也是这样,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知识;如果不学习,知识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任何事情必须自己去实践,别人得到的知识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 青春年少时期就应趁早努力,一个人难道能够永远都是“少年”吗?

2、劝学诗

唐 ·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译〕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3、柏学士茅屋

唐 · 杜甫

碧山学士焚银鱼,白马却走深岩居。

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

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译〕安史之乱的战火使柏学士失去了官职,昔日常参议朝政,直言相谏的他,将茅屋搭建在险峻的碧山之中,隐居于此。但他仍象汉代文学家东方朔一样的刻苦读书,虽然他年少,但已学业有成。观茅屋户外,那祥云如车盖一样密密地聚集,秋水顺着道路,如大水决渠一样地湍急流去。自古以来荣华富贵必定从勤苦中得到,有识之男应当如柏学士一样去博览群书,以求功名。

4、读书

唐·皮日休

家资是何物,积帙列梁梠。

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

英贤虽异世,自古心相许。

案头见蠹鱼,犹胜凡俦侣。

〔译〕家中的财产是些什么,就是那满满一屋的书籍。在环境优美安静的书斋缓缓打开书卷,徜徉书海与圣贤心灵对话。德才兼备的人们虽然没有在同一时代,但自古以来他们却是互相赞许欣赏的。在书桌上看见书的欣喜,胜过与阔别已久的好友相见。

5、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节选四句)

唐 · 杜甫

甫昔少年日,

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译〕我在少年时候,早就充当参观王都的来宾。先后读熟万卷书籍,写起文章,下笔敏捷好像有神。

6、白鹿洞二首·其一

唐 · 王贞白

读书不觉已春深,

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

周情孔思正追寻。

〔译〕专心读书,不知不觉春天过完了,每一寸时间就像一寸黄金珍贵。并不是道人过来嘲笑,周公的精义孔子的思想教导投入钻研中。

7、和董传留别

宋 · 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译〕生活当中身上包裹着粗衣劣布,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人。不喜欢陪伴着老儒一块清谈过“烹瓠叶”那样的苦日子,决定随从举子们参加科举考试。口袋里没有钱不置办那“看花”的马,但会看取令人眼花缭乱的“择婿车”。考试得中仍然可以向世俗的人们夸耀,诏书上如鸦的黑字新写着俺的名字。

8、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 ·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译〕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9、读书

宋 · 陆游

归志宁无五亩园,

读书本意在元元。

灯前目力虽非昔,

犹课蝇头二万言。

〔译〕归乡隐居的志向就算没有那五亩田园也依然如故,读书的本意原在于黎民百姓。灯下读书,眼神已大不如从前了。却还是阅读完了两万的蝇头小字。

10、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

宋·陆游

腐儒碌碌叹无奇,独喜遗编不我欺。

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

高梧策策传寒意,叠鼓冬冬迫睡期。

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

〔译〕我这迂腐的书生碌碌一生无所作为,唯独喜欢忠诚待我的古人著述。白发无情,已将我逼向老年的境地,青灯有意,还像儿时一样伴我读书。高大的梧桐簌簌有声,传来阵阵寒意;咚咚两声,那是催促我入睡 的夜鼓。秋夜渐渐漫长,饥饿跑来作祟;一杯山药,倒也似玉液琼浆叫我知足。

11、观书有感

南宋 ·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译〕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12、劝学诗 / 偶成

宋 · 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

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

阶前梧叶已秋声。

〔译〕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 没等池塘生春草的美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13、观书

明 · 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译〕我对书籍的感情就像是多年的朋友,无论清晨还是傍晚忧愁还是快乐总有它的陪伴。眼前浏览过无数的文字后,胸中再无半点尘世间世俗的杂念。新鲜的想法源源不断的涌来用之不竭,像东风里花柳争换得形色簇新。漫跨着金鞍,权贵们犹叹芳踪难寻,谅也不信这书斋里别有春景。

14、读书有所见作

清 · 萧抡谓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赏析〕这首诗举例了读书的益处与不读书的坏处,忠告人们要热爱读书,读书要持之以恒,并将其道理表达得淋漓尽致。

古文部分

15、寇准读书

宋·佚名

初,张咏在成都,闻准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供帐,大为具待。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译〕起初,张咏在成都做官,听说寇准做了宰相,就对自己的同僚下属说:“寇准是少见的人才,可惜他知识学问不够啊。”等到寇准出使到陕西的时候,恰好张咏从成都被罢官回来,寇准隆重设宴,准备酒食款待张咏。张咏将要离开的时候,寇准把他一直送到郊外,寇准问他:“您有什么话要教导我吗?”张咏慢慢地说:“《霍光传》不能不去看啊。”寇准没有领会到他的意思,回去以后拿出《霍光传》来看,看到里面有“不学无术”这句话的时候,才明白过来。笑着说:“这是张先生在说我啊。”

16、画地学书

宋·欧阳修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译〕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时便死了父亲,母亲郑氏决心不改嫁,(在家)亲自教欧阳修读书学习。因家里贫穷,以至于只能用芦荻在地上练习写字。幼年时,欧阳修就聪敏过人,读过一遍书就能背诵下来。等到成年时,更是人品超群而享有盛誉。欧阳修开始在滁州任职,自号为醉翁,晚年更改为六一居士。他天性刚直不阿,见义勇为,即使有陷阱在前面,都一往无前即使身受其害都不回头。即使被贬低多次,(他的)志向也一样不变。

17、孙权劝学

宋·司马光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志士(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18、司马光好学

宋 · 朱熹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终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译〕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所以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时,别的兄弟会背诵了,就去玩耍休息;(司马光却)独自留下来,专心刻苦地读书,一直到能够背的烂熟于心为止。(因为)读书时下的工夫多,收获大,(所以)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 “ 读书不能不背诵,当你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会非常大! ”

19、读书要三到

宋 · 朱熹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译〕只要是读书,就要每个字都读得很大声,不可以读错一个字,不可以少读一个字,不可以多读一个字,不可以读颠倒一个字,不可以勉强硬记,只要多读几遍,自然而然就顺口而出,即使时间久了也不会忘记。古人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说书读得熟了,那么不依靠别人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它的道理了。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致志,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就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 。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

20、铁杵磨针

明·郑之珍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译〕磨针溪是坐落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那老妇人自称姓武。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

21、王冕好学

明 · 宋濂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者。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选自《元史·王冕传》

〔译〕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地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有人牵着牛来责骂他们家的牛践踏田地,踩坏了庄稼。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事情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从此以后就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借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大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安阳的韩性听说以后对此感到很惊讶,收他做弟子,后来他成了大学问家。韩性死后,他的门人像侍奉韩性一样的侍奉王冕。那时王冕的父亲已死,王冕便将母亲带入越城供养。时间久了,母亲想念故乡,王冕就买了头白牛驾着母亲,自己穿戴着古式的帽子衣服跟随在车子后面,乡里的小孩都聚集在道两旁笑,王冕也笑。

22、与友人书(节选)

清·顾炎武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

〔译〕人做学问,如果不是天天进步,那就是在天天退步。如果没有学伴,见解就会片面浅显,难以学成。在一个环境里待久了,会染上某些习气而自己没有察觉。如果不幸处于穷乡僻壤,没有坐马车的盘缠,也仍要广泛的猎取学问并详细考究。要(将自己的思想)与古人的思想相合,以便知道学问的正确与否,这样一来,(才)差不多能掌握学问的十分之五六。如果又不岀门去,又不去读书,则是如面壁(不问世事)一般,对学问一无所知,即使是有子羔、原宪那样的贤能,对国家还是没有用处的。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 连孔子这样的圣人,也仍须努力地学习,现在的人难道不该以此勉励自己吗?

〔心语〕读书可以经历一千种人生,不读书的人只能活一次。 —— 乔治·马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