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亮新时代|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编者按: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我们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正昂首阔步行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经据典、援古证今,赋予典故鲜活的时代内涵,深刻阐释中国共产党初心如磐、历久弥坚的精神密码。央视网《天天学习》特别策划“典”亮新时代系列,与您一起学习领会。
【释义】
由诗题可知,这是首题壁诗,为晚唐诗人杜荀鹤为其侄子所作。
首联“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是说面对动荡时局,侄子虽然处境困窘,却能谨守礼道,勤奋修业。句中两个“穷”字含义不同,“居穷”的“穷”指“穷困”,“道不穷”的“穷”作“穷尽”讲。颔联“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两句形成对比,“干戈”借指战争,“礼乐”指儒家所遵奉的道德规范。意思是,故乡虽处战乱,侄子却能静心研学、修身养德。颈联“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由人及景,再现了侄子伏案苦读、砚池笔耕的修学情景。尾联“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意思是说,年少时勤奋努力必将终身受益,岁月匆匆,切莫懒惰懈怠,虚度光阴。这既是诗人对侄子的勉励之词,也是长者的人生感悟。
品读全诗,其意也深,其情也真,循循善诱,语重心长。
【解读】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努力。广大少年儿童只有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练就过硬本领,将来才能成为可靠、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少年儿童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和“黄金期”,其最大特点就是易于接受新事物,在此期间养成勤奋学习的好习惯对其今后成长至关重要。“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通过读书学习来增长知识、增加智慧、增强本领,是新时代每一位少年儿童成长的必由之路。
2015年6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时寄语全国各族少年儿童:“幸福不是毛毛雨,幸福不是免费午餐,幸福不会从天而降。人世间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源于劳动和创造。时代总是不断发展的,等你们长大了,生活将发生巨大变化,科技也会取得巨大进步,需要你们用新理念、新知识、新本领去适应和创造新生活,这样一个民族、人类进步才能生生不息。从现在起,你们就要争当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小标兵。”
广大少年儿童要牢记总书记的谆谆教导,让勤奋学习成为少年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人生搏击的能量,努力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当代中国少年儿童既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经历者、见证者,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力军。在星星火炬指引下,在党的阳光照耀下,广大少年儿童正勤学向上、刻苦磨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刻准备着。
(作者 杨立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来源: 央视网
三皇之一人皇—伏羲
今天我们分享一个人皇-伏羲创建八卦的故事。
伏羲氏是古代的一位杰出人物。。据说伏羲出生于现今甘肃天水一带,母亲华胥氏是风兖部落首领的女儿。一天,华胥氏在雷泽发现一个巨大的脚印,好奇地踏上去后,便怀孕了,十二年后生下了伏羲。伏羲和他的母亲、族人一起过着游牧生活,他们的居住地被称为成纪。。
伏羲长大后,因其善于观察和总结,成为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传说渔网就是他的发明。当时人们缺乏有效的捕猎工具,野兽难以捕捉,植物生长缓慢,人们常常饥饿。伏羲决定寻找改善这种情况的方法。他尝试过下河捉鱼,但鱼儿非常滑溜,很难捕捉。
一天,他躺在树下休息,看到一只蜘蛛正在结网。网结好后,蜘蛛躲到一旁。不久,一些小虫子撞上网,被粘住了,蜘蛛便出来享用这顿美餐。伏羲深受启发,心想是否能像蜘蛛结网一样,用网捕鱼呢?他开始行动,找来材料制作粗糙的渔网,用它捕鱼,结果效率大大提高。
伏羲不仅发明了“渔网”,还创造了书契,取代了过去的结绳记事;他发明了最早的乐器琴瑟和陶埙,创作了乐曲《驾群》;他还创造了古代历法,让人们在种植庄稼时有规律可循。人们甚至将许多重要发明归功于他,如婚姻制度的制定和蓄养家畜等。
由于伏羲的伟大贡献,他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和古代帝王之首。他最大的成就之一是创立了八卦。在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一无所知,因此对大自然既害怕又敬畏。人们常常向圣人伏羲寻求关于自然灾害的解答,但伏羲也不明白。于是,他开始观察星辰、大地、动物和植物等,试图找出自然变化的规律。
一天,他再次来到山上沉思,坐在方形台子上,感受着周围的一切。突然,从山对面传来一声奇怪的吼声,接着出现了一头拥有马身、龙鳞和翅膀的龙马。龙马跑到伏羲身边,绕了三圈后跳到了山下的渭水河中一块大石上,然后迅速消失不见了。龙马身上有奇特的花纹,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五十居中。而那块大石像一块太极。
回到家后,伏羲仔细回想起这个图案,得到了灵感,并赶紧根据记忆画了一个草图。后来,他在经过洛水时,突然从水中浮出一只白色神龟,龟背上也出现了与龙马身上相似的花纹。于是,他将两套图案结合起来,再加入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个符号,分别代表天、泽、火、雷、风、水、山、地八种自然现象,形成了先天八卦。
八卦是伏羲的伟大创造,用它来预测和判断大自然的变化,并根据观察到的现象,为八卦增加新的解释和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八卦的内容不断丰富,可以解释的现象也越来越多,最终成为了一部“百科全书”,这就是周易文化的开端。它代表了古人对世界的理解和认识,深深影响了整个中华文化。
为了纪念伏羲的伟大贡献,他画八卦的那座山被称为卦台山,龙马和白龟背上的花纹分别被称为河图、洛书,它们成为了神话传说中强大的法宝。神通广大的仙人们凭借它们斩妖除魔,留下了许多精彩的传说故事。
喜欢的朋友点点赞、点点关注,谢谢大家。
熨怜这个词一般人不知怎么写
理解“熨怜”一词的关键,在于搞明白“熨”的含义,要搞明白“熨”,先得从“尉”说起。《马王堆汉墓帛书•古医方•五十六方•牡痔》:“燔小隋(椭)石,淬醯中以尉。”就是把小卵石放火上烧灼,再往醋里一蘸,像淬火一样,然后放到病痛的部位烫。这种疗法古代称为“熨疗”。《说文解字》:“尉,从上案下也。从、又,持火以尉申缯也。”徐铉等曰:“今俗别作熨。”邵瑛《群经正字》:“今俗又加火作熨。”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百官公卿表》应劭注曰:‘自上安下曰尉。武官悉以为称。’《张释之传》曰:‘廷尉,天下之平也。’《车千秋传》:‘尉安黎庶。’师古曰:‘慰安之字本无心,后俗所加。’……《说》手持火之意也,字之本义如此。引申之为凡自上按下之称。”由上述文字可知,“尉”的本义是烫,后引申为自上按下,如秦时太尉负责军事,廷尉负责司法。再引申为安抚,如抚慰、安慰,为了区分,加上“心”旁造一“慰”字。而其本义为与“尉”字区分,加上“火”旁造一“熨”字,如熨斗、熨烫。“尉”与“慰”“熨”为古今字。
《韵会》:“尉,《说文》‘持火所以申缯’,音畏。今俗又加火作熨,音郁。”《韵会》是元代的韵书,这说明作熨烫讲的“熨”一开始是读作yù的,后来不知为什么读成yùn了,不过读yù音的词语在普通话里仍有一个遗留:熨帖,意思是舒服。比如:他身上不熨帖,早早躺下了。还有一个意思是事情处理得妥当、完备。比如:事情办不熨帖我不走。在黄县话里,也有熨帖这个词儿,但“熨”读作yǔ,“帖”轻声减音,“ie”读作“i”,“大爷”“歇歇”“皮鞋”“烙铁”都是这样读的。有的人将之写作“熨体”,这是错的,是不懂黄县话的音韵造成的。熨帖在黄县话中的用法更加丰富,除了包含普通话里的意思外,还有一个意思是平整,比如:衣服熨一下就熨帖喽。也可以作“合身”讲,比如:这衣裳你穿儿身上够儿熨帖喽。另外还可以重叠使用,熨熨帖帖就是整洁利索的意思,比如:身上收拾嘞熨熨帖帖嘞。由这几个例子可以看出,“熨帖”中的“熨”仍然保留了部分“尉”字的本义,给人的感觉是温暖的,柔和的,非暴力的,让人如沐春风的。
“熨”字的这种用法在黄县话里并不是孤例,还有一个词是“熨治”,意为妥贴,无一处不到位,比如:孩儿在你怀里真熨治。“熨熨治治”是妥妥帖贴、利利索索的意思,比如:放心吧,我保证把这事给你办嘞熨熨治治嘞。“熨送”是黄县话里的特有名词,指的是人特别是小孩被邪祟“蹚蹚”了,为驱邪而举行的一种仪式,一般是点着几张黄表纸或一把麦秸草,一边划着圈儿一边嘴里“念诵”着,连批评责备带说服教育把邪祟“熨送”走,而非暴力驱逐。
“熨怜”也是黄县话里“熨”字家族的一员,普通话里很难找到相对应的词,它不是一种强烈的情绪,而是温和委婉的感受,它不是被人羞辱斥责后的当众出丑,也不是对别人的身世和遭遇的同情怜悯,它不是一对一直接产生的情感,而是有第三者在场的、间接发生的情绪体验。它的大体意思是说,当你和某人一块现身于人前时,会因其不当的穿着打扮、言行举止、卫生习惯等而为其感到害臊,当事者本人并不觉得什么,是你因有这样一个同伴而为之羞愧,觉得有点可怜他,并为他感到难过。比如妈妈带儿子走亲戚,儿子拖着两管清鼻涕,而且动不动就用袖口擦两下,或者不遵守餐桌礼仪,不该动筷子的时候筷下如雨,背后妈妈就会骂儿子说:“我真让你熨怜死喽。”后来“熨怜”的使用范围扩大,比如摆弄了一年的果树,却只结了几个果子,只好自我解嘲说:“你望望,熨怜不熨怜死个人嘞?”考试不及格,老师会说:“考这么点分,你也不嫌熨怜嘞慌。”看电影时,见到里面的女人衣着暴露,忍不住说:“你看她露儿个大腿,也不嫌熨怜人。”“熨怜”与“丢人”“丢脸”相比,意思有些近似,但后者是当事人的主观感受,前者更侧重旁观者的心理感受,有点感同身受、推己及人的意思,可以说是一种同理心。有句俗语叫“看三国掉眼泪,替古人担忧”,所体现的情感与“熨怜”庶几近之。这里“怜”轻声减音,“ian”读作“in”,“今年”“近便”“豆面”“听见”均作如是读。有人把“熨怜”写作“入林”或“雨连”,让人看了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黄县话里的这几个词语,“熨”是核心字,只有领会了“熨”的含义,才能更好地把握这些词语的感情色彩,才能深入而细腻地理解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