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生肖

骢是什么意思(骢)

骢是什么意思(骢)

骡马惊了称为“狘”,人受惊是否可用“狘”呢?

“狘”,读作xuè,兽走貌,《说文新附·犬部》:“狘,兽走貌。”《广韵·月韵》:“狘,走貌。”《礼记·礼运》:“凤以为畜,故鸟不獝;麟以为畜,故兽不狘。”郑玄注:“獝、狘,飞、走之貌也。”孔颖达疏:“狘,惊走也。”黄县话至今还是这种用法,只不过要读作三声。“狘”也不是所有走兽都可以消受的,在我印象中,只有牛马驴骡等大牲畜可以用到“狘”,像猪羊鸡狗之类的级别不够,没有资格使用。“狘”还必须是畜类受惊暴走无法控制的那种状态,像欧阳海、刘英俊等好几位烈士都是勇拦“狘”了的惊马而牺牲的,他们的事迹曾经传诵一时,也从侧面说明马骡之容易“狘”及“狘”了的危险。

小时候我也经历过一次马“狘”了的事件,印象非常深刻。马在过去是战争、农耕和交通运输最重要的工具,没有之一,我们的古人创造了“骠、骝、骃、骅、骊、騧、骐、骓、骢、駹、骍、驳、駓、騧、騜”等几十个字专门来描述马的毛色(有好多电脑输入法打不出来,感兴趣者可查字书),可见其重视程度。那年月没有手机和网络,也没有课外作业,放学之后到生产队的饲养场看马也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情,我喜欢拔草喂马,听马咀嚼青草的声音,喜欢看马吃草料时皱起的嘴唇和额角那深深的凹陷,喜欢听马不时发出的突突的喷鼻声。最喜欢看小马驹蹦蹦跳跳、无忧无虑的样子(不过要小心马驹的无影腿),喜欢看小马驹吃奶后留在嘴唇上的白沫。饲养场的十几匹马中,有一匹个子小小的母马非常与众不同,它长了一身青白相间、斑斑点点的毛,饲养员说这叫海青色,我们便称这马为“小海马”。

后来才知道这种毛色叫作“骢”,唐代诗人王维《洛阳女儿行》:“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杨炯有首诗名字就叫《骢马》:“骢马铁连钱,长安侠少年。”唐玄宗所乘的骏马名为“玉花骢”,杜甫《丹青引》赞之曰:“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可见骢马颜值颇高,自古就招人喜欢。

有一年,村里从北方草原买回几只马,其中有一匹差不多有人头高,身体强壮,浑身疙里疙瘩的全是肌肉,一身火红发亮的皮毛,只有鬃毛和马尾是黑色的,脑门正中直到唇部有道白斑,看上去非常神气。这匹马一下子赢得了孩子们的心,我们称它为“枣红马”。

按古人的分类,这种毛色应该称之为“骝”,唐代王昌龄写有《出塞》二首,我们经常读的是“秦时明月汉时关,千里长征人未还”,还有一首不常读的:“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骅骝”是周穆王的八匹骏马之一,《庄子·秋水》:“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

马跃檀溪

其额上有白斑者,又可称作“馰”,或作“的卢”,刘孝标注引伯乐《相马经》曰:“马白额入口至齿者,名曰榆雁,一名的卢。奴乘客死,主乘弃市,凶马也。”但也有不信邪的,三国时刘备骑的就是一匹的卢马,曾一跃而过檀溪,救了刘备一命。辛弃疾的名作《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提到的就是这个典故。或许马也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吧,枣红马来了之后就喜欢上小海马了,有事没事总往前“靠擦”,别的公马要是接近小海马,枣红马便反客为主,又踢又咬把它们赶开。

那会儿正赶上秋收完了之后耕地耙地抢种麦子,大牲口整天泡在泊里拉犁拉耙,这几匹没训熟的生马也得下地干活。那天小海马身体不舒服,没有出工,枣红马干起活来状态明显不对,不听指挥,扶犁的人被他拽得跟头把式的,气得照着它屁股来了两鞭子,这下可不得了了,枣红马暴怒起来,拖着犁就跑,犁在石头上磕掉了,只剩下挂子在身后蹦蹦跳跳的。枣红马干活的地块在村南,饲养场在村北,枣红马就往北一直奔去。幸好村口有人看到了,一边跑一边拼了命地喊:“马狘喽!马狘喽!!”我们几个小子当时正在河崖上玩,河崖边上就是村南通村北的土路,我们听到报警,顿时鸡飞狗跳地找地方躲,会上树的上树,我不会上树就趴草垛后面,看到枣红马鬃毛飞扬,马蹄嘚嘚,顺着土路绝尘而去,一直跑到饲养场小海马的马棚里才停下,那气势真是“大车掉儿轱轮——没有挡喽”。我不记得枣红马和小海马的爱情故事是怎样的结局,但是一提到“狘”,那天的情景就历历如在眼前,震惊中有着震撼。

在黄县话里,“狘”还用在人身上,这在修辞学上叫作“拟物”,是俚语俗谚中常用的手法,比如当妈妈的说不听管不住孩子,会发狠道:“还狘儿你喽,看恁爹回来砸不死你!”“狘”有挡不住的意思,所以植物长得欢势也可以之形容,比如:八月初一动动镢,地瓜萝卜长嘞狘。小孩子十几岁开始拔个儿,黄县话叫“起儿身喽”,夸称别人家的孩子长得快可以说“今年一年长狘喽”。壮小伙儿干起活来你追我赶,互不相让,也可以说他们“干活干狘喽”。饭量很大,可以说“饭量狘喽”,一顿饭吃的很多,也可以说“吃狘喽”。

部分图片引自网站,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这才是真国学!这些古代指代名马的生僻字,你能认识几个?

就象现代人对名车熟悉一样,中国古籍中对马毛色、身高、及年龄也有专有名称。冷兵器研究所之前在《战马毛色区分基本法:同样是纯黑马为啥有的叫黑骊有的叫黑骝?》中较为系统的介绍过现代马科学对马的描述。本篇文章,我们将从中国古籍、名画及文物角度上谈谈中国古代名马称谓。

和西方毛色分类不同,中国古籍中记述的马的名称有时是模糊甚至重复的,本文也只是列举下名称并稍加简述,以供同好参考。驳(bó):毛色不纯的马:李自成进入北京时骑的就是乌驳马。图为武必端、陆鸿年画作《李自成进北京》画中李闯王胯下的应该是5-6岁的菊花青马。即后面讲的骢马。

馰(dí):额白色的马。现代马学把马头上的少量分布的白毛叫额刺毛。额中间的圆形白班叫星,星向鼻梁延长的叫流星。古人就用一个字馰概括形容了,两个字的卢马应该就是这样的马。骧(xiāng):后右蹄白色的马。馵(zhù):后左脚白色的马。騱(xí):前脚全白的马。騚(qián):四蹄全白的马。驓(céng):膝下白色的马。驠(yàn):臀部毛色白的马。騴(yàn):尾根白色的马。駺(láng):白尾马。骢(cōng):青白色的马。下图为宋代李公麟画作《五马图·凤头骢》

下图为《五马图·锦膊骢》

骓(zhuī):毛色苍白相杂的马。一说是专指河曲马。乌骓是指毛色还是品种还存在争议。下图为金代赵霖画作《昭陵六骏·青骓》

骃(yīn):浅黑杂白的马。駂(bǎo):毛色黑白相杂的马。駩(quán):黑嘴白毛的马。駯(zhū):黑嘴的马。驙(zhān):脊背黑色的白马。骆(luò):尾和鬣毛黑色的白马。駹(máng):面、额为白色的黑马。现代马学叫白脸。下图为国家博物藏唐代关林出土黑釉马

驈(yù):股间白色的黑马。騽(xí):背脊黄色的黑马。驔(diàn):黄色脊毛的黑马。騩(guī):毛浅黑色的马。駽(xuān):青黑色的马。騥(róu):多鬃的青黑色马。骐(qí):有青黑色纹理如棋盘格子纹的马。驖(tiě):赤黑色的马。骊(lí):纯黑色的马。下图为徐悲鸿画作局部:《九方皋》,对应成语为“牝牡骊黄”。徐先生为了艺术的创造给纯黑的骊马加了个白鼻梁。马学管这样的别征叫长广流星。除长广流星外,还有细长流星,断流星等。

騢(xiá):毛色赤白相杂的马。现代马学叫红沙毛。桃花马:应该就是天生白马,详情请见《白马的皮肤其实是黑的?趣谈古代精锐骑兵爱骑的白马》一文。騵(yuán):赤毛白腹的马。也叫赫白驒騱:匈奴人眼中的普氏野马 。下图为《岩画 中国马》

骅(huá):赤色马。也许赤兔马应该就是这样。下图为《五马图·好头赤》

好头赤,挺有意思,它的头型就是兔头:从额至鼻端连线呈弓隆状。如果赤兔马的解释成为是红色兔头马,那好头赤就是赤兔马。不过我听说有人把兔解释称於菟,就是老虎的意思。这个也是存在争议的。骝(liú):黑鬃黑尾四肢下端黑色的马。下图为元代任仁发画作《二马图》局部

骅骝:连用指的是枣骝马。騝(qián):黄背线黑鬃黑尾的红马。骍(xīng):赤色的马亦泛指赤色。这个和骅有什么区别,我估计古人也分不清。騜(huáng):毛色黄白相杂的马。駓(pī):毛色黄白相杂的马。这两个名称也是可以通用的吧?骠(biāo):黄马银鬃。下图为元代赵孟頫《浴马图》局部,左下为骠,右侧为騜或駓。

騧(guā):黑嘴的黄马。下图为金代赵霖画作《昭陵六骏·拳毛騧》

騟(yú):紫色马。下图为《昭陵六骏·飒露紫》

馼(wén):红鬃、白身、黄眼的马。其余如骥为名马的通称。历史上明代卢象升有五明骥,可惜暂时找不到对应的名画,暂且不表。以下是古籍中对马身高的简称。骄(jiāo):六尺高的马。騋(lái):七尺高的马。駥(róng):八尺高的马。以下是古籍中对马年龄的简称。驹(jū):两岁以下的儿马。国家博物馆藏周代文物蠡驹尊,其驹体颈胸之处有铭文94字,盖内有铭文11字,记述某年十三月(闰月)甲申,周王举行执驹典礼,周王亲赐盠两匹马驹,盠拜赐后,称颂周王不忘旧宗小子,给予他辉煌的荣誉。盠为颂扬周王之恩德,并祭祀其亡父而作其器,以此纪念。“执驹”典礼是幼马升级成为役马的仪式,就是将两岁左右的小马牵离母马,教其驾车服役时举行的仪式。周王亲自参加执驹之礼,可见西周时对马政的重视。下图为国家博物馆藏 蠡驹尊。

騑(fēi ):三岁的马。駣(táo):三四岁的马。本文中的很多与马有关的汉字来自《说文解字》。汉代是马政兴盛时期,从汉初“天子不能具钧驷”(自天子以下备不齐一辆四匹同样颜色马拉的车)到“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而乘字牝者傧而不得聚会”(普通街巷中的百姓也有马匹,田野中的马匹更是成群,以至乘年轻母马的人受排斥不许参加聚会)时间很短,马业的兴起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时至今日有些形容马毛色的有的字基本已经成了死字,不再用了。笔者希望通过这篇短文,把我们带回那个金戈铁马的时代。

我先列举这些,难免挂一漏万,期待亲爱的读者有所补充,谢谢。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冷艳锯,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白鱼解字》:易惊的马以及与马相关的字

牛羊字正面看,马字侧面看。甲骨文和金文以马眼代马头,鬃毛背毛,双脚有蹄,还有尾巴。篆文眼变头颈,凸显鬃毛,四脚,尾巴。隶变承袭篆文,一笔不差。

牡马称騭(简体骘),从马,陟声。陟义为登高,意思是牡马登牝马交配。牝马叫騍(简体骒),《本草纲目》径称课马,因为有产驹的课程。

马以毛色命名,青白色叫驄(简体骢),就是葱色。浅黄发白叫驃,漂白色。驃若读一声,则为骁勇。马毛色不纯叫驳,意思是像爻一样多色交差。

马颈安置枷具(轭)以便挽车,称驾。车夫右手执绳控马,左手挥鞭赶马就叫驾驭。驭字正是右手控马。

两马并列,共挽一车,叫骈,即一车驾二马。二马并列,一左一右,步调一致,用力相当,全靠车夫控制有术。自六朝至初唐,文章盛行字句两两对偶成趣,如驾二马。同时要求文字讲究音韵协和,词藻务求丰赡靓美,后世称骈文。文多四六字句,所以又叫四六文,或称骈四骊六。骊与骈同义。骈字并声,篆文并为二人。骊字丽声,篆文丽为两鹿。

马体大叫骏,像俊杰一样。马身高称骄,乔即高。马低能叫驽,像奴才。马懒惰叫骀,暗指衔铁以怠工。

驚駭(简体惊骇)指马易受惊而骇。后移用于人,表吃惊恐骇。

闖(简体闯)是马棚开门,群马争出。作形容词,说某人太莽闯。做动词说某人闯江湖。李自成号闯王。

騙(简体骗)字从马,偏省声,义为从旁一跃上马。偏即旁。欺骗应该是諞(简体谝)。谝嘴近吹牛,言多不中。不中则偏。

騷(简体骚)字从马蚤声。篆文蚤字拿掉虫,剩下爪,象手指戴指甲形,意思是人伸手用指甲给马搔痒。骚马近似用棕刷刷掉皮毛间的寄生虫和卵。有骚必动,所以生出骚动、骚扰等词。

象形可以从不同角度。每种动物有各自的秉性和用处。人才是万物之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