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生肖

薄的意思二年级(薄的意思)

薄的意思二年级(薄的意思)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20课《肥皂泡》知识点

第20课 肥皂泡

一、生字组词

皂zào(肥皂、药皂、香皂、不分皂白)

廊láng(走廊、发廊、画廊、廊子)

碗wǎn(饭碗、木碗、茶碗、顶碗)

若ruò(倘若、若是、若非、旁若无人)

透tòu(透明、透亮、透气、恨透了)

娇jiāo(娇气、娇艳、娇嫩、娇生惯养)

扯chě(扯下、扯破、扯开、东拉西扯)

仰yǎng(仰头、敬仰、久仰、人仰马翻)

串chuàn(串联、串通、串珠、串通一气)

越yuè(飞越、越过、超越、优越)

婴yīng(婴儿、婴孩、女婴、育婴)

希xī(希望、希求、希图、希冀)

二、多音字

薄báo(薄片)bó(薄利)bò(薄荷)

和hé (和好)huó (和面)huò (和弄)

散sàn(散开)sǎn(散文)

提tí(提水)dī(提防)

三、近义词

潮湿——湿润 破裂——分裂 飞越——越过

骄傲——自豪 希望——希冀

轻悠悠——轻飘飘

四、反义词

潮湿——干燥 破裂——完整 透明——浑浊

自由——约束 希望——绝望

五、理解词语

破裂:完整的东西出现裂缝、开裂。

玲珑娇软:本课指那些小肥皂泡小巧精致而柔软、娇嫩、美丽。

融化:固体受热变软或化为流体。

颤巍巍:(老年人身体)抖动摇晃的样子。

飘游:轻缓的飘动。

光影零乱:指光影闪烁,非常好看。

轻清脆丽:形容肥皂泡极轻而又纯净、美丽。

融化:固体受热变软或化为流体。

粘稠:液体粘性和浓度大,不易流动。

六、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开门见山,写“我”最爱玩的游戏是吹肥皂泡。

第一部分(2-5):写玩肥皂泡游戏的具体过程以及肥皂泡带给孩子们的梦想。

七、句子解析

1.小的时候,游戏的种类很多,其中我最爱玩儿的是吹肥皂泡。

这句话的作用是开篇点明题意,“最爱”揭示了“我”小时候对吹肥皂泡的喜爱程度。

2.方法是把用剩的肥皂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点儿水,和弄和弄,使它溶化,然后用一支竹笔套管,蘸上那黏稠的肥皂水,慢慢地吹起来,吹成一个轻圆的网球大小的泡儿,再轻轻一提,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管上落下来,软悠悠地在空中飘游。若用扇子在下面轻轻地扇,有时能飞得很高很高。

“放”“加”“和弄”这些词清楚的写了制作肥皂水的简单过程。在吹泡泡的过程中,“蘸上”说明动作要轻、肥皂水不易太多,接着是“慢慢地吹”“轻轻一提”,“提”强调动作不仅要轻还要快,用词准确,说明作者观察仔细。作者用“……,然后……再……”得句式把观察到的过程很有条理的写下来,让读者一目了然。

3.这肥皂泡,吹起来很美丽,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若是扇得好,一个大球会分裂成两三个玲珑娇软的小球,四散分飞。

我们通过查阅资料知道“五彩”指赤橙黄绿青蓝紫这些颜色,“浮光”说明肥皂泡表面的光泽亮和颜色多,而且泡泡摇晃不定。“轻清透明”不仅写出了肥皂泡“轻”的特点,而写出了肥皂泡纯净、清亮、透明的特点。“乱转”一词写出了泡泡的动态美。

4.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这脆薄的球,会扯成长圆的形式,颤巍巍的,光影零乱。

这段文字写了两种不同形态下的泡泡:若是扇得好……,扇得太急了……。“光影零乱”指肥皂泡处于动态中,表面的颜色和光泽变化迅速而且多样,显得零乱、不整齐,没有规律。

5.这时大家都悬着心,仰着头,停着呼吸,——不久,这光丽的薄球就无声地散裂了,肥皂水落了下来,洒到我们眼睛里。

“悬着心”“仰着头”“停着呼吸”这些是神态描写,说明我们被美丽的肥皂泡吸引了,可它终究是脆弱的,还会散裂,写出了我们的担心。

6.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地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借着扇子的轻风,它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

这既是比喻句又是排比句。作者把“小球”比作“一个美丽的梦”。四个“那么……”写出了肥皂泡的圆润、自由、透明和美丽的特点,这也是我们喜爱泡泡的原因之二。

7.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的婴儿的头发上……目送着它们,我们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没有。这是作者的想象,作者希望天上的泡泡把自己的五彩的梦想捎给太阳和月亮,想着想着,心中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所以才会说泡泡飞到天上了,这是我们喜爱泡泡的原因之三。我们还有很多想象,省略号表示想象的内容省略。

八、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肥皂泡》讲了作者回忆小时候 玩吹肥皂泡游戏的故事。

2.作者围绕吹肥皂泡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作者围绕玩吹肥皂泡写了做肥皂水、吹泡泡、欣赏泡泡和产生的联想四个方面的内容。

九、课文主题

《肥皂泡》讲了作者回忆小时候 玩吹肥皂泡游戏的故事,表现了孩子们的童真、童趣,也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代的快乐生活的留恋之情。

十一、教材课后习题

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吹肥皂泡的过程。

“我们”先准备肥皂水,然后用竹笔套管蘸上水,吹成泡儿,再让肥皂泡离开在空中飘游。

课文中有一些句子不容易读懂,如,“五色的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在课文中找一找,说说这些句子的意思。

“若是扇得好,一个大球会分裂成两个玲珑娇软的小球,四散分飞。有时吹得太

大了,扇得太急了,这脆薄的球,会扯成长圆的形式,颤巍巍的,光影零乱。”

描写了肥皂泡不同的形状。由于吹、扇的方式不同,肥皂泡的形状也不断地变化,从小巧精致、娇嫩柔软的小球到颤抖摇晃、色彩纷繁的长圆,形态多样。置身其间,令人如梦如幻,如醉如痴。

圈读句子,体会丰富的想象,再想一想:这些轻清脆丽的小球,还有哪些美丽的去处呢?

◇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

◇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

◇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

例:飘过群山,飞到大草原,落在牛羊身上……

十一、小学语文网知识园

1.描写童年的四字词语。

无拘无束 、天真无邪、生气勃勃、生龙活虎

欢声笑语、 自由自在 、天真烂漫 、无忧无虑

2.带飞的四字词语。

龙飞凤舞、大雪纷飞、眉飞色舞、魂飞魄散

雪花飞舞、神采飞扬、灰飞烟灭、不翼而飞

3.带飘的四字词语。

飘飘摇摇、飘飘欲仙、虚无飘渺、飘洋过海

风雨飘摇、雪花飘飘、桂子飘香、金桂飘香

4.说话练习

用先后顺序说说我是怎样吹肥皂泡的。说的时候用上“先……,然后……,再……”的句式。

我们先把用剩的肥皂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点儿水,和弄和弄,使它溶化,然后用一支竹笔套管,蘸上那黏稠的肥皂水,慢慢地吹起来,吹成一个轻圆的网球大小的泡儿,再轻轻一提,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管上落下来,软悠悠地在空中飘游。

5.仿写排比句

四个“那么……”是个排比句,本文用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气势更为强烈。请你模仿课文写一个排比句。

(1)一场春雨过后,远处的山那么清晰,空气那么清新,小草那么绿,好美。

(2)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空气是那么的温润、天是那么的蓝、草是那么的绿。

《诫子书》单字解析16:泊

诫子书

作者: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今天,继续解析《诫子书》:“泊”

泊 bó

左边“三点水”为欧楷特定写法。首笔撇点斜切起笔,然后顺势转锋向左下快速撇出,角度稍平,不要写长;第二个点笔位置与首点距离稍近,顺着首点出锋方向偏下处露锋入笔,随即向下提笔出锋,略带弯度,注意形态;下点位置与第二点处于同一垂直线上,距离稍远,先向下切笔,再向右上方提锋收笔,收笔延长线不要超过首点的外侧。

右部“白”字不要写宽,首撇稍重,不要写长;左竖起笔挡住撇笔的收笔,向下渐轻,稍右斜;横折起笔留有“气口”,露锋轻入,横画勿长,到位后向上稍抬笔锋然后向右下顿笔,再内擫写竖,竖身稍重,略左斜;里面小横勿重,抗肩圆收,底横实接两竖。

古汉语中的“本”字义项详解,从成语和例句轻松掌握

8.本

(1)树根

【成语】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源,水源。本,树根。没有源头的水,没有根的树。比喻没有基础的事务。

清原正本:清理水的源头,扶正树的根。比喻从根本解决问题。

【例句】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2)树干

【例句】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种树郭橐驼传》)

(3)根本

【成语】

背本就木

标本兼治

民为邦本

本固邦宁

不依本分

秉本执要

反本溯源

推本溯源

追本溯源:溯,探求。追究根本,探索源头,比喻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逐末舍本:追求细枝末节,舍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

正本清源:从根本上整顿,从源头上清理。比喻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拔本塞源;拔起树根,塞住水源。比喻防患除害要从根本上打主意。

本末倒置: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例句】

①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屈原列传》)

②王欲行之,则益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

③故有间,舍本而问末者耶?(《赵威后问齐使》)

(4)书本

【成语】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照本宣科:科,科条,条文。照着本子念条文。形容讲课、发言等死板地按照课文、讲稿,没有发挥,不生动。

一本正经: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后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有时含有讽刺意味。

(5)本来

【成语】

变本加厉

本相毕露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三句话不离本行

英雄本色:杰出人物的本来面貌。多指杰出的人物必然有非凡的行为、举动。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指本来没有事,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

【例句】

①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愚公移山》)

②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病梅馆记》)

③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陈情表》)

④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

⑤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孔雀东南飞》)

(6)本钱

【成语】

一本万利:本钱小,利润大。

小本经营:小本,资金不多。指小商贩或小手工业者所经营的买卖。也指买实做得小。

本小利薄:本钱小,利润薄。指买卖很小,得利不多。

【例句】

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刘子厚墓志铭》)

(7)农业生产

【成语】

务本抑末:从事农业生产,抑制工商业。

去本就末:谓弃农经商。

务本力穑:穑,收割谷物,还里泛指农业劳动,指努力从事农业劳动。

【例句】

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论积贮疏》)

(8)推究

【例句】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

(9)依照,依据

【例句】

虽理想派之作,亦先有所本,乃增损而润色之。(《图画》)

(10)这,那

【例句】

用芽者自从本说。(《梦溪笔谈》)

【语义提示】

“本”是指事字,指草木的根,今有词语“根本”。引申比喻为“基础、本原”。再虚化而为“本来、原来”之义。事物的“本来”不容易弄清楚,所以需要“推究”。事物的“本来”是需要依照的。再虚化为“这”。

【思维导图】

从多音字“薄”的正确读音,到因材施教

80后青春文学殿后3:从多音字“薄”的正确读音,到因材施教。

副主任:1989年11月生,原味80后,29.6岁,80后青春文学殿后人,某县某街某巷茶话会筹备处副主任。十年前幻想进入80后青春文学殿堂,却在门外徘徊虚度光阴,直至在殿堂门口殿后。2019年,最后的“二十多岁80后”即将消失,独自厚着脸皮充起80后“青春”文学正规军,散兵游勇,也可视为活化石。如同KTV包厢里,客人们似乎有什么急事走光了,在空荡包厢到期的最后十分钟,小弟拿起麦克风乱唱,保护现场。真心发挥余热,绝非赖着不走……

起因是我打算写一篇讲时代性的文章,大意是想要鼓吹社会步入了讲求质量阶段,机会主义大势已去。我写到一句:

“这已经不是冰雪消融的季节,已经不是一颗其貌不扬的石头随意打破残留薄冰就能当斗士的时代。融化是时代的宿命,春天却成了虚妄者的春天。在更早的冬季,那些想要击穿寒冰的先锋被镶进冰里,冻得和冰同样寒冷,岸上的石头门看见了,全龟缩了。春天已过,夏天都到了,投石问路的机会主义者们价值全无,扔到早已变成一江春水的主流中去,得到的只是一声滑稽的扑通……”

我回头看这段话的时候,发现拼音输入bobing把“薄冰”打成了“博饼”,疑心这也是词汇,搜索发现,博饼是闽南人在中秋节的时候聚在一起玩的传统游戏。

闽南人中秋节博饼

闽南人中秋节博饼

中小学教育网站“作业帮”给出的解释是:

“薄”字有三种读音,一种读báo ,释义为厚度小的、 冷淡、味道淡、土地不肥沃,如“薄饼”、“薄片”.第二种读bó,释义为轻微、不厚道、不强健的意思,如“薄弱”、“刻薄”.前两种读音的释义有相同之处.第三种读bò,如“薄荷”。

可以把这种解释概括一下:看得见摸得着的形象的,读成“báo(雹)”,薄如纸张,薄薄一层。看不见摸不着但能感受到的抽象的,读成“bó(博)”,薄情寡义,东风恶,欢情薄。

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可能知道我们无法理解形象和抽象,只告诉我们,这个字表示厚度的时候要念成báo(雹),用到成语里面,念成“bó(博)”,如履薄冰。

没有为什么。

微软拼音输入法打 ru lv bao bing,候选词还会矫正你的发音,是如履薄(bó)冰。

微软拼音输入法输入“如履薄冰”

薄冰当时在我的脑海中是一样玄奥的东西,它虽然本来像薄被子、薄外套一样,可是自从学了这个成语,它却带着神秘光环,让我小心谨慎地提防着这个规律和规则之外的特例。

然而,大家都欣然接受了。老师在随后的随堂提问里,一脸神秘地问到“如履薄冰”的读音,大家抢答着“bó(博)”——的时候,我感觉他们背叛了bao字。

我无法融入这场狂欢,我感觉我被整个世界抛弃了。

沙滩仍是那么遥远,穿着点点彩色泳装的肉色人群无声无息地活动,象是另一个快乐尘世的人们,蓝汪汪的海水无情地隔开了我,万籁俱寂,我沉了下去。我觉得自己变成一条鱼,在蓝蒙蒙的水里斯肆意潜游。

——王朔《浮出海面》

许多字的读音都是约定俗成的,大家都错惯了,就只好将错就错。

“呆板”的“呆”字,1987年以前的正确读音读作ái(二声)板,后来大家念习惯了dai板,字典只好和大家一起变呆,让这个词多了几分骂人的意思。

拼音输入法里来原来的读音“ai板”都不会自动跳出这两个字了。

微软拼音输入法输入“呆板”

如履薄冰的薄,无法确定是大家的错误习惯,还是什么特殊的语言环境造就,但在当时没有理由的共识课堂里,我确实迷失了。

小时候我最喜欢吃的饼干叫甜薄脆 ,我很久很久都不敢肯定地呼唤它的名字。

初中课文里郑振铎翻译的高尔基的海燕:

天上也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只有几片薄纱似的轻云……

bó(博)纱?báo(雹)纱?

初中化学知识:

铝在空气中表面会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bó(博)膜?báo(雹)膜?

抬杠:化学老师发音就必须对吗,化学老师是教语文的吗?都是为了应付考试吗,干嘛和老师们过不去,老师为了大家能应付好考试也挺不容易的。

是啊,语文课上是语文课上,化学课上是化学课上,到了化学课上,你的语文是化学老师教的。

作为一个从小喜爱语文对文字充满敬畏的孩子,每次念到“薄”字,我都如履薄冰,而且还不晓得自己履的是bó(博)冰还是báo(雹)冰。有时自己已经念成了bo,又下意识地告诉自己要读另外一个音,读出了bao,老师还会批评我没有好好做功课。

我对自己的理解力产生了怀疑,我小学是双百生,全校前十,因为我遇到知识总是认真对待。我尤其喜欢语文,这是认真的我遇到的十分难以理解的问题,我信赖着的、引领着我自信的知识,在我体内产生了矛盾。

因为有如履薄冰的bó(博)的读音存在,他就像一个五音不全又混进合唱团的走后门的孩子一样,让我如鲠在喉,我甚至开始讨厌这个字。

也许你要说,一个薄字,有那么大关系吗,考试就算填错了读音,也才在100分里扣1分而已,你是因为那1分没上的清华北大吗?

那我要说,你真的不懂一个喜爱文字并以擅长语文为荣的孩子,对一个字的认真。它可能让一个幼苗从此开始在这个分叉向上成长。

学校不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吗,为什么要缩减为考试技能培训场所?

许多年过去了,我早已渐渐脱离优等生的行列,变成学渣出了学校,起了平庸的生活。

往事随风,但我觉得这事不能没有人管。

既然这个主题是“80后青春文学殿后”,那么就让副主任再次像当年的80后们一样呼吁一下因材施教。

中国现在不缺因材施教的条件,社会氛围自由包容,文化传播丰富多元,中国人有条件去接纳和开展因材施教。

学校的定义

除了分数和达线率,学校是否真的没有别的用处?高考确实是划分社会阶层和人才去向的第一道分水岭,但是那些不擅长在体系内学习的人才,是否就应该被当成渣滓被学校所抛弃?

学校究竟是为考试服务的机构,还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机构?那些不擅长考试的人才如何培养,这是学校在社会意义上功能健全不健全的问题。

肯定老师因材施教的劳动

就像唯GDP会造成环境污染、社会风气败坏等负面作用,唯分数也会制约人才多样性。浙江丽水市试点开展了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让绿水青山也变得有了价值。老师的工作成效能否在分数的基础上,多维度考核?

吸引更多“非大多数”学生对学校的兴趣

世界上的事情永远是这样,有人能做好,就有人能做差。有人擅长考试,就有人不擅长考试。如果一所学校能够让擅长考试的孩子去上名校,让不擅长考试的孩子丰富和完善自己的优势。设想一下,一个差生虽然没能让自己通过高考的选择,也能在多年以后回头来感谢自己的母校的场景。

怀着“地位观”的老师们看到这也可能会感到委屈,仿佛没完没了想当然的批评又要来了。

确实,可能是过去对应试教育批评得太狠,也可能是过去一些年代的老师辜负了社会的信任,导致当年的学生成为了家长以后,对老师这个行业心存芥蒂,再加上忽然有了人权的中国人肆意使用人权,开放不久的社会里,自尊和傲慢不分,不尊敬老师、拿老师当外人、教唆孩子和老师两条心的家长大有人在。

老师也不要觉得委屈,如果在一段供求关系当中,信任出了问题,调整永远要从供方开始。

一个当年热爱语文却被多音字搞得纠结的差生,诚恳呼吁。

关于“80后青春文学殿后”系列的解释:80后青春文学殿后1:仅存的“二十多岁的80后”不忍坐视文化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