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民俗

于的意思和用法(于的意思)

于的意思和用法(于的意思)

百家姓-“于”

于 读音 yú部首 二 一 笔画数 3 五笔 GFK参考:於 丂 亐 于 (於-yú-介词)

⑴ 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意义相当于“在”、“到”或“在…方面(上、中)” [in, at, etc.]

捐金于野。——《后汉书·列女传》 成于机杼。射于家圃。——宋·欧阳修《归田录》葫芦置于地。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于:介词,到。)——清·姚鼐《登泰山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于以(在何处);于兹(在此);于时(在此) ⑵ 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向”、“对”、“对于” [for, etc.] 告之于帝。——《列子·汤问》 何有于我。——《论语》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唐·韩愈《师说》 言于李愬。——《资治通鉴·唐纪》 语于富者。——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他做的事于人民有益 ⑶ 表示动作、行为的所从,意义相当于“从”或“自”、“由” [from]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⑷ 在被动句中,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相当于“被” [by] 不拘于时。——唐·韩愈《师说》 苦于多疾。——宋·苏轼《教战守》 伤于缚者。——清·方苞《狱中杂记》 择于自然。——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我限于水平,未能对这篇文章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 ⑸ 引进比较对象,意思相当于“比” [than] 甚于妇人。——《战国策·赵策》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同于真。——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同于幻。近于自然。——蔡元培《图画》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⑹ 表示把动作、行为加给对方,相当于“给” [to, etc.]荣誉归于教练 ⑺ 表示相对的位置 [in]垂直于肋板的脊柱 ⑻ 姓 于 (yú-动词)(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⑴ 往;去 [go]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周南·桃夭》毛传:“于,往也。”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书·大诰》 ⑵ 取 [take] 昼尔于茅,宵尔索陶。——《诗·豳风·七月》 ⑶ 如;好像 [look] 《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易·系辞下》于何(如何) 于yú

⑴ 介词

a.在,如“生于北京”;

b.到,如“荣誉归于老师”;

c.对,如“勤于学习”;

d.向,如“出于自愿”;

e.给,如“问道于盲”;

f.自,从,如“取之于民”;

g.表比较,如“重于泰山”;

h.表被动,如“限于水平”

⑵ 后缀

a.在形容词后,如“疏于防范”;

b.在动词后,如“属于未来

⑶ 姓。 起始:

于姓,得姓始祖为于邘叔。

分布:

主要分布在山东、黑龙江、吉林、辽宁等东北地区。

于姓在2002年全国人口普查中于姓人口有1141万人,占全国人口的0.92%,姓氏排名仍为第二十八位。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周武王之子邘叔的封地邘国,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史籍《新唐书》的记载,周文王的继承者周武王姬发成功克商之后,大举分封诸侯。他将其第二个儿子姬诞封在故邘国旧址(今河南沁阳西万镇邘邰村),重新建立了姬姓邘国,称邘叔。后来,邘叔的子孙后代就以故国名为姓氏,有的称邘氏,有的则去邑称于氏,史称于氏正宗,是为河南于氏。

于yú

词缀。嵌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不必译出

以至于寸。——《后汉书·列女传》 越于诸侯。——《国语·晋语》以免于难。可以免于难。 “於” 另见 yū 包含“于”的词语

◆ 于今 【yújīn】  

[ up to the present since ] 至今  

例: 车站一别,于今十年  

[ nowaday now ] 如今 到现在

◆ 于思 【yúsāi】  

[ thick moustache ] 常叠用,表现胡子极多

◆ 于时 【yúshí】  

[ for the moment then at that time ] 介宾词组。在这个时候,当时  

例: 于时冰皮始解。——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 于是 【yúshì】  

[ as a result therefore whereupon ] 紧接上事之后并由于上事而出现某种结果 包含“于”的成语

◆ 不齿于人 【bù chǐ yú rén】

释义: 齿:象牙齿一样排列。不能列于人类。指被人看不起。 (Cannot be listed in human beings. Refers to being looked down upon.)出处: 宋·沈括《梦溪笔谈·杂志》:“以为士人不齿,放弃终身。”

示例: 燕人马植,本辽大族,仕至光禄卿,行污而内乱,不齿于人。(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宋纪·徽宗政和元年》)

◆ 毁于一旦 【huǐ yú yī dàn】

释义: 于:在;一旦:一天。在一天的功夫全被毁掉。多指长期劳动的成果一下子被毁掉。 (All the kung fu in one day was destroyed. It means that the fruits of long-term labor are destroyed in one fell swoop.)出处: 《后汉书·窦融传》:“百年累之,一朝毁之。”

示例: 百余年辛苦经营的圆明园,毁于一旦,更是令人椎心泣血的莫大恨事。(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 嫁祸于人 【jià huò yú rén】

释义: 嫁:转移。把自己的祸事推给别人。 (Blame others for your misfortune.)出处: 《史记·赵世家》:“韩氏所以不入于秦者,欲嫁祸于赵也。”

示例: 他们这样说,固然也许是因为失败之后,嫁祸于人,或者因为自己变计,须有借口之故。(鲁迅《两地书》一○六)

◆ 业精于勤 【yè jīng yú qín】

释义: 业:学业;精:精通;于:在于;勤:勤奋。学业精深是由勤奋得来的。 (Academic profoundness is derived from diligence.)出处: 唐·韩愈《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 伊于胡底 【yī yú hú dǐ】

释义: 伊:句首助词;于:到;胡:何,哪;底:尽头。到什么地步为止(对不好的现象表示感叹)。 To what extent ( exclamations of bad phenomena ).出处: 《诗经·小雅·小旻》:“我视谋犹,伊于胡底?”

《说文解字》第282课:细说“迂”字

先奉上标题里问题的答案:成语“迂谈阔论”中,迂的意思是“夸诞不实”。详情请见内文。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今天说“辵”部的三个汉字,这三个汉字中,只有“迂”是常用汉字,因此,今天的重点汉字是迂。

1、迂。读yū。《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迂,避也。从辵,于声。”这个“避”字需要说说,王筠的《说文句读》称:“此避仍是僻字。迂曲是偏僻也。”不过段玉裁的解释更靠谱,《说文解字注》称:“迂曲、回避,其义一也,”略考察一下字形发展:

(《字源》中迂的字形发展)

迂最早见于甲骨文,甲骨文从止,金文从走,我们前面说过,在古文字里,止、走、辵三个是义近形符,常常通用。迂是形声字,本义是迂回、曲折。比如《书·盘庚中》:“恐人倚乃身,迂乃心。”孔传称:“迂,僻。”孔颖达疏称:“迂是迦也,迴行必僻,故迂为僻也。”恐怕有人会使你们的身子不正,使你们心地曲折(即心术不正)。又比如《孙子·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军争”中最困难的地方就在于以迂回进军的方式实现更快到达预定战场的目的,把看似不利的条件变为有利的条件。

(武圣孙子像)

又比如《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十二》:“骑夫以家在荞甸,故强余迂此。”因为骑夫家的原因,走了迂回的路线。

本义之外,迂还有很多引申用法,比如:(1)远。因为迂回所以远。比如《荀子·荣辱》:“失之己,反之人,岂不迂乎哉!”错误在自己身上,却反而去责求别人,岂不是绕远了吗?

(2)广大。《玉篇·辵部》:“迂,广大也。”比如《礼记·文王世子》:“况于其身以善其君乎”郑玄注称:“于读为迂,迂,犹广也,大也。”

(3)迂腐,不切事理。《字汇·辵部》:“迂,阔也。”比如《论语·子路》:“有是哉,子之迂也!”有这个必要吗?老师太迂腐了。这个用法现代汉语也用,比如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他的迂渐渐的改变起来,终于也敢和女性的同乡或朋友一同去走路了。”指柔石足够迂腐,足够不切事理。

(柔石像)

(4)夸诞不实。比如《国语·周语下》:“郤犨(chōu)见,其语迂。郤至见。其语伐。”郤犫谈吐夸诞不实,郤至则自吹自擂,齐国的大臣国佐说话毫无忌讳。又比如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九回:“驺衍等迂谈阔论,虚而无实。”后来,“迂谈阔论”后来发展为成语,就是高谈阔论,但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含贬义),其中的迂,即“夸诞不实”的意思。

(迂谈阔论)

(5)邪。比如《国语·晋语一》:“不度而迂求,不可谓义。”韦昭注:“迂,邪也。不度利害之本,而以邪夺正,不可谓得其义。义,宜也。”

(6)缓慢。比如王粲《儒吏论》:“竹帛之儒,岂生而迂缓也?”

此外,迂还是姓氏,《万姓统谱》有载。

迂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迂字的小篆写法)

2、<辶+聿+彡>,现在的GBK字库已不收录这个字,字形描述困难(<辶+聿+彡>),只能上图:

(<辶+聿+彡>的楷书写法)

读音有两个:

(一)jiān。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的解释是:“<辶+聿+彡>,目(自)进极也。从辵,<聿+彡>声。形声字,本义是至。桂馥《说文义证》:“自进极也者,《坤苍》:‘至也。’”《玉篇·辵部》:“<辶+聿+彡>,至也。”未见典籍有应用实例。

(二)jīn。这个读音出自《集韵》。同“津”。渡。也只存在于字典辞书里。《集韵·真韵》:“津,《说文》‘渡也。’古作<辶+聿+彡>。”《篇海类编·人事类·辵部》:“<辶+聿+彡>,古文津字。”

<辶+聿+彡>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辶+聿+彡>字的小篆写法)

3、邍。读yuán。《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邍,高平之野。人所登,从辵、备、录、阙”。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称:“人所登,从辵、备、录、阙。此八字疑有脱误,当作从辵,从略省,从录。”这个拆解也并不详细,徐锴的《说文系传》则认为:“臣锴以为人所登故从辵,登而上故从夂,夂,止也。《春秋左传》曰:‘原田每每’,《诗》曰:‘周原膴膴’,故从田,未知何故从录也。”王筠的《说文系传校录》又有补充:“《石鼓》作邍,从辵、从夂、从田以会意,彖则声也。”汇总一下,到王筠这里,算说清楚了,但“彖”后来又改作“录”似乎又成了问题,现在一般认为“彖”后来讹写为“录”,它是邍字的声部。

邍是形声字。本义是地之高平者。即平原的“原”,实际上,在经传里,也多写作“原”。《古今韵会举要·元韵》引作“高平曰原,人所登。”,并云“本作邍”。《集韵·元韵》:“邍,通作原。”《周礼·夏官·邍师》:“掌四方之地名,辨其丘陵坟衍邍隰之名。”贾公彦疏称:“高平曰原,平濕曰隰。”又高又平的地方叫“原”,又低又湿的地方叫“隰”。原,在《石鼓文》里来就写作“邍”,就是古原字。比如《农政全书·农本·诸家杂说》:“高下邍隰,燥湿寒燠之气宜候也。”又高又平的地方叫“原”,跟现在的原有区别,我们看李商隐《登乐游原》,其实就是登到了又高又平的乐游“原”上。

(《登乐游原》)

《说文解字》没有收“原”字,篆刻用篆如果用到“平原”的原,就是篆作“邍”。如果用到“原来”的原,就篆作“元”。

邍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邍字的小篆写法)

本课三字,后两个字是生僻字,了解即可。

(【说文解字】之282,部分图片引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句话出自论语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说的,古人用这句话劝诫大家,朋友之间交往要守信用用。如果一个人言而无信,连小孩子都可以当面批评他,不信就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个故事。

在东汉时期,有一位叫陈石的男士,有一次和朋友约定好中午在家门口碰面,一同外出,当天上午诚实、早早地收拾好东西,在家门口,满心期待,等待朋友。可是这位朋友不知在做什么,一直都没来,半个时辰过去了,一个时辰过去了,等,又过了约定的时间,朋友还是没有出现,终于诚实坐不住了,便自己一个人动身先行出发了。

又过了好长时间,那位朋友终于乘车到了,诚实家门口,试了一下,看了看,还有诚实的身份证,人不是约好在家门口相见的吗?人怎么人?不见人,到哪去了?不然那位朋友看见是家门口有一个小孩,自顾自地玩着,这个小孩是谁呢?仔细一看,原来是诚实的儿子,血气方方,只有元芳当时只有七岁,但十分聪明,知道这就是父亲相约出门,却误了时辰的人。

元芳,你父亲在家吗?见元芳不打理自己,这位客人只好主动向元芳打探诚实的消息。你们约定了正午相见,可是我父亲等了您很久都没等到早就你出发了,元芳说完继续玩耍,连头也不抬,那位朋友听说诚实不懂自己,当着元芳的面忍不住大喊道:诚实算什么君子,明明和我约好一起出门,结果却丢下我自己先走,这不太过分了。

元芳一听,这不守信用的客人竟然还好意思辱骂自己的父亲,也生气来立即站起来,抬头盯着他一字一顿地认真说道,您才是那,您才是过分的那个人。那位朋友一听觉的吹胡子瞪眼的问道:你这小孩怎么如此不讲道理?原来是你父亲不遵守道理,缺乏诚实信。怎么还说起我来了南方抑郁症,辞言的对那位客人说:我们来说说道理。

·第一,与我父亲明明相约正午十分见面,结果您自己迟到了这么久,究竟是谁不守信用与朋友往后就应该重新守诺,您竟然没有准时到达约定地点,那就是临时性,临时性在先怎么如此,蛮不讲理。这句话一出,那位朋友顿时哑口无言,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元芳继续说道。

·第二,迷迷糊糊在先,现在却当着我孩子的面辱骂我的父亲,这么做礼貌的吗?朋友之间的相处方式是这样的。

现在元芳的年年结问,那位朋友羞红的脸,赶忙下车,想上前去拉住元芳。可元芳头也不回的,满头也不回的径直径直走进大门,根本不搭理这个不守信用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