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吉日

大年初十是什么日子?(大年初十是什么日子)

大年初十是什么日子?(大年初十是什么日子)

大年初十是什么节?老人说“初十石不动,不缺吃喝穿”,有啥讲究

导语:大年初十,你知道是什么节?老人说“初十石不动,不缺吃喝穿”,有啥讲究?

大家好,我是爱美食更爱生活的晓峰,“一餐一饭,心有所栖。柴米油盐,爱有所依。静看一树花开,慢享三餐四季。”

老话说“不出正月都是年”,从正月初一开始到正月十五,每一天都是节,都有它代表的独特日子,有着不同的讲究和年俗文化,明天就是大年初十了,你知道大年初十是什么节吗?很多朋友都知道初九为“天日”,也叫“天公日”、“天日节”,也就是玉皇大帝的诞辰日,很多地方在这一天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仪式,而大年初十则为“地日”,因为“十”和“石”同音,因此大年初十也叫“石头节”,是大地的生日。

老话说“初十石不动,不缺吃喝穿”,地乃万物之母,“有天还有地,比是爷娘不多异,人畜房屋都依地,米麦百谷都生地”,土地是农民生活和生存的根本,因此,大年初十“地日”这天也是有许多讲究的。

在年初十这天要忌动石头,老人们说,“石头节”这天,对石头和土地要有着敬畏和感恩之心、不要冒犯,这天不要动土和石头。尤其是在农村,劳动人民赖以生存的石头碾、石头磨、石头臼等石头器具更是不要随意搬动和使用,在过去的农耕岁月,它们为人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要敬重。在旧时,家里的老人会把家中的石头器具用红布或红纸包裹起来,或贴上福字或春联,等过了大年初十再打开使用,以祈求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庄稼有个好收成,新的一年也就不愁吃喝穿了!有的地方还会燃放鞭炮、摆上供品来进行祭拜,以此来讨个好彩头。

另外,大年初十这天除了不动石头外,也尽量不要翻箱倒柜,因为很多地区有大年初十“老鼠嫁女”的说法,传说大年初十是老鼠娶亲的日子,为了祈求新的一年有个好年景,同时使丰收的粮食不被老鼠霍霍破坏,在这一天不要去惊扰了老鼠的好事,而老鼠一般都是藏在箱子柜子中,所以不要翻箱倒柜、以免惊扰,尽量早一点熄灯、休息,也有的老人会在老鼠的洞口撒上一些谷粒或馒头碎,以表“随礼”了,也都是为了讨个“丰收年”的好彩头。

“十”不但有着“十全十美”的好寓意,还是一个特别吉利的数字,大年初十是“石头节”,老人说“初十石不动,不缺吃喝穿”,老一辈人留下的习俗和讲究,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你们那里初十还有哪些讲究呢?欢迎留言交流讨论。我是晓峰,喜欢晓峰的分享,不要忘记关注吃货峰子哦!

本文由吃货峰子原创,欢迎关注与您一起交流,让大家受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正月十二是什么节?别忘记吃“3宝”,建议了解,有特别的寓意

  正月十二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据说也是老鼠的生日。在过去,民间有很多有意思的习俗,比如藏剪刀、收旧鞋、捏老鼠嘴等等,都是跟老鼠息息相关的。

  旧时,粮食几乎是每家每户最大的财富,粒粒皆辛苦,人们是非常珍惜的。而老鼠偏偏喜欢祸害庄稼、偷吃粮食、破坏家具, “老鼠节”不仅能反应出人们对老鼠的痛恨,也代表对美好事物的期盼。

  这一天人们除了会举办一些活动以外,在饮食方面也跟老鼠有关,有3样很常见的食物在这一天会有特别的寓意,非常有趣,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 饺子(正月十二包饺子,意思是捏住老鼠嘴,不让它啃咬东西)

  推荐食谱:墨鱼饺子

  用料:

  墨鱼,五花肉,鸡蛋,面粉,葱。

  做法:

  1、 去掉墨鱼的内脏;剔除鱼骨;轻轻取出墨囊,避免弄破;把墨鱼表面的那一层皮撕掉。

  2、 将处理好的墨鱼清洗干净以后,把墨鱼肉切成丁,剁成泥,尽量剁的细腻一点。

  3、 五花肉冲洗干净,剁成肉糜,让入碗中,跟墨鱼肉泥混合在一起,再打入一个鸡蛋,加入盐、料酒、耗油、白胡椒粉和一些葱末搅拌。

  4、 准备一个大碗,倒入面粉,把墨鱼汁挤进去,用手先搅拌几下,接着少量多次的倒入清水,给它揉成团状,盖上东西放一边松弛一刻钟。

  5、 取出揉好的面团,先搓成长条状,再分成同等大小的面剂。

  6、 面积子按扁,再利用擀面杖擀成面皮。

  7、 舀出一勺挑好的馅料平铺在面皮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饺子包好。

  8、 锅中加水,水开后下入包好的饺子,直到饺子漂浮就可以了。

  二、 玉米粥(玉米粥可以用来糊住老鼠的眼睛,让它看不清东西)

  用料:

  玉米面,水。

  做法:

  1、先往锅内倒入小半锅的清水,开大火煮开。

  2、 水开以后,把玉米面倒入锅中,倒玉米面的时候要一边倒一边用勺子不停的搅拌,防止成块。

  3、 小火熬煮10分钟,直到汤汁变粘稠就可以了。(也可以先煮一点小米粥,等米煮熟后加入玉米面一起熬煮)

  三、 花生(炒花生会发出响声,可以炒聋老鼠的耳朵,让它听不见声音)

  推荐食谱:紫菜虾皮花生

  用料:

  花生米,紫菜,虾皮。

  做法:

  1、 花生米放入大碗中,加水清洗一下,捞出控水。

  2、 紫菜用手撕成小朵,放入锅中,小火烘烤,直至变色变脆后,用勺子或者直接用手搓成碎末。

  3、 接着把虾皮倒入锅中,跟紫菜一起烘烤,同样变脆就可以关火了。

  4、 另起锅,倒入少许油,把洗净的花生米倒入锅中,炒熟以后可以倒一点点白酒翻炒几下。

  5、 接着把虾皮和紫菜一起倒入锅中,加入适量的盐翻炒均匀就可以出锅了。

  关于正月十二这一天,大家还知道哪些有意思的习俗呢?欢迎在评论区一起分享讨论哦!

  (粥粥)

正月初十是什么日子有啥习俗?为何这一天要祭拜石头?

导读:正月初十是什么日子有啥习俗?为何这一天要祭拜石头?

各位网友和粉丝朋友,你们是不是已经返回工作岗位了呢?因为关注笔者的粉丝是农民比较多,而有不少粉丝还都是70后和60后,因此他们对于农村的传统习俗比较关注!

如今时间来到了正月初十,你知道这一天都有哪些习俗吗?为什么在有些地方这一天要祭拜石头呢?尤其是在古代这个习俗更是广为流传!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正月初十是什么日子?

正月初十也是传统春节之一,像现在到了初五以后农村地区就变得冷清了,因为很多人都出去打工了!而在古代的时候一直拜年要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才结束!

而在正月初十这天也不一般,它在古代也被称之为“石头节”,也就是这一天是石头神的生日!古代有些地方也叫它“石磨日”、“十子日”、“石不动”等。

看到这里估计很多人也明白了,这个就和之前跟大家介绍的初一是“鸡日”,初二是“狗日”,初七是“人日”,初八是“谷日”,以及初九是“天日”是差不多一样的道理,古人把正月里的每一天都是当成一种“生日”!

而正月初十是“石头节”,也就是石头神的生日了,而这一天在古代也是有很多习俗和讲究的,比如在这一天不能搬动石头,也不能搬动石头做的一些物件,像以前在农村家家户户都有的碾、磨、石臼等石器就不能搬动!

民间的说法是这一天如果动了,就是对石头神的不尊敬,这样接下来的一年就会伤庄稼。

同时在有些地方还忌讳这一天去打石头,或者是用石头来盖房子!另外民间还有在这一天预测一年收成好坏的习俗,具体的做法就是在正月初九这天晚上将一个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石头上,等到了初十的早上由10个小伙子或者是10个姑娘轮流抬着瓦罐奔走。

如果石头始终不落地,则预示着新的一年丰收,而如果石头很快就掉落了,也就预示着年成不太好。

为何正月初十还要祭拜石头?

这也是正月初十的一个习俗,古人认为万物有灵的,即便是一块石头也是有其灵性的!现在不少景区,公园里面都有石头雕刻的一些物件,很多人都知道它们是用来装饰的!可是在古代这些可不是为了美观,而是因为古人认为石头有灵性的,而且它们还能辟邪!

说起石头的灵性在古代的很多神话故事中都有体现,比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就是灵石所化,而《红楼梦》也俗称为《石头记》。

古人之所以都喜欢拿石头来做文章,也是因为他们对石头有敬畏之心!

在古代石头可不只是石头,它们还能起到辟邪、禳解、镇宅等的作用!像古代的很多寺庙、宫殿、佛塔、桥梁、府邸、园林、陵墓等都能看到各位石头雕刻的物件,也是因为这些原因!

所以给石头神安排一个生日,并且来祭祀它们也就不足为怪了。即便是到了今天,在北方很多地方宅院边都会放置“石敢当”这样的小石碑!

而且在2006年,我国公布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泰山石敢当”习俗就是名列其中的。

古人在正月初十祭拜石头神,也是当时的人祈求顺利,家人安康的愿望,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期盼!

正月初十还有哪些习俗?

除了正月初十是石头神的生日,要祭拜石头神以外,还有些地方也把这一天当做是“老鼠娶亲”,或者是“老鼠嫁女”的日子!

别看老鼠招人厌,但是老鼠娶亲却是很重要的一项祀鼠活动。但因为地域不同,不同地区老鼠娶亲的具体日期也不一样,有的在正月初七,有的在正月初十,还有部分地区是在正月二十五日。

在正月初十这天,以前的习俗就是要早早吃饭然后熄灯睡觉,为的就是给老鼠提供便利,免得打扰了老鼠娶亲,不然会被老鼠报复!农谚说“你扰它一天,它扰你一年”!

但是有些人也说了,早早睡觉其实这是为了阻止老鼠娶亲,因为到处都是黑灯瞎火的,老鼠看不清楚了,自然就娶不成亲了!

还有些地方在这一天有不能开柜子,开箱子的习俗,原因是怕惊动了老鼠!同时在初十的前一天晚上,还要让孩子把糖果、花生等放置阴暗处,并将锅盖簸箕等大物大敲大打,为老鼠催妆!但到了第二天早晨,就要赶紧把老鼠的洞穴闭塞,认为从此以后鼠可以永远绝迹。

结束语

以上就是对正月初十习俗的一些介绍,目前这些习俗都已经不怎么重视了!很少有地方会在这一天祭祀石头了!

相信再过一二十年估计就再也没有谁去祭祀了,祭祀石头最终只会出现在相应传统年俗的著作中。

但随着泰山石敢当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习俗在当地还是会继续发扬下去的,你们说呢?在你的家乡还有这些习俗吗?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正月初十石头节,4个忌讳要牢记:1不动,2不做,3要吃,4不打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正月初十,又称石头节,是我国北方一项独特的传统习俗,与祈福、保平安息息相关。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要记住四个忌讳:不动、不做、要吃、不打。这些禁忌虽然看似古怪,但在民间传承中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

时间飞逝,春节已经匆匆过去,许多人仍未真正感受到浓厚的年味。

春节本应是一段欢聚亲友、传承传统的时光,但如今,许多古老的习俗渐渐被忽略。在北方,正月初十到正月十五,每一天都有独特的传统,这些传统使生活更加多彩多姿。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正月初十这个有趣的节日,以及其中的四个重要忌讳。

正月初十的传统习俗根植于对石头神的崇拜。这一天被认为是石头神的节日,也被称为石墨日或十一日,不容忽视。在这一天,人们特别强调不能随意搬动石头,这包括开山挖石的工人,他们都会休息一天,以示尊重石头神。

此外,许多地区还会在除夕夜贴上大福字,直到正月初十之前都不能触碰,这一传统习俗是为了祈愿一年平安顺利。

在正月初十,人们也要遵循不点灯的忌讳。相传这一天是老鼠嫁女的日子,因此,夜晚不点灯,更不能熬夜到午夜12点。这个习俗源于对老鼠的尊重,以避免老鼠嫁女的日子被打扰,因为相信这会导致老鼠破坏家中的粮食。虽然这些说法充满传奇色彩,但在遵守习俗的同时,也保证了粮食的安全。

正月初十的第三个忌讳涉及食物。在北方,这一天人们必定要制作烙饼,既是为了填饱肚子,也是为了改变春节期间经常食用馒头或饺子的口味。这些饼子可以是烫面或发面制成,而制作完成后,要在石头神面前祭拜,以示感恩后,方可享用。此外,莜面也是正月初十不可或缺的食材,这种用石磨制作的面粉代表了对老一辈人的敬意,因为如今石磨已经鲜少使用,莜面制作的美食成为一种珍贵的记忆。

最后一个忌讳与老鼠有关。正月初十被认为是老鼠的繁忙日子,这时候老鼠可能会急于从洞中出来。即使看到老鼠,也不要去打扰它们,以免引起老鼠的愤怒,进而影响到当年的庄稼收成。在一些地方,人们甚至会在老鼠的洞口放置两颗糖块,象征着恭喜老鼠结婚,然后在第二天将老鼠的洞封住,这样老鼠将不会出来。此外,正月初十也被视为不宜结婚或订婚的日子,以尊重这一传统习俗,确保一年的平安吉祥。

正月初十的传统习俗虽然奇特,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禁忌和仪式,既反映了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又传承了历史文化的精髓。尊重传统,是我们维护文化记忆的一种方式,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春节虽已过去,但正月初十的传统习俗依然值得我们关注和尊重。它们是我们文化传承的一部分,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多彩。不要忘记这四个忌讳,让我们一起传承和弘扬这一独特的节日习俗,使每一年的正月初十都变得更加有意义。

希望你们喜欢这篇文章,如果有更多传统习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下期再见!

正月初十的传统习俗虽然有些古老,但正是这些古老的传统使得我们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有时我们会忘记这些传统,但它们实际上是连接我们与历史、与祖先的纽带。因此,每当正月初十来临,我们都可以从中汲取一些智慧,让这些传统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宝贵财富。

正月初十的不搬动石头的习俗,其实也提醒了我们要爱护环境,珍惜自然资源。

石头被视为自然的产物,而不搬动石头则是对大自然的一种尊重和感恩。这个习俗还教导我们要有节制,不要贪得无厌,要懂得满足于眼前的幸福,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更多。

不点灯的忌讳则提醒了我们要有良好的生活作息,不要熬夜,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熬夜可能会导致身体疲惫,而在这一特殊的日子里,人们更注重的是家庭和团聚,而不是沉溺于夜晚的灯光。这也是一种对身体和精神的呵护。

食物在我们的文化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正月初十的食俗则呈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

制作烙饼和莜面食物是对传统工艺的一种传承,也是对老一辈人的敬意。这也提醒了我们要尊重传统的美食,不忘初心,保留那些珍贵的味蕾记忆。

最后,不打扰老鼠的忌讳教导我们要尊重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老鼠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有着自己的生活规律。不打扰它们不仅是为了自己的平安,也是为了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这个习俗告诉我们,我们与自然界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要珍惜和保护自然界的每一个生命。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保持对传统习俗的尊重和传承,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也能够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的乐趣和意义。正月初十的四个忌讳,虽然看似古怪,但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文化智慧。让我们在未来的正月初十,不仅仅是庆祝传统,更是在传统中找到启发,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有滋有味。期待与大家在下一篇文章中再次相见,共同探讨更多有趣的话题。

声明:本文为今日头条原创首发,禁止洗稿、抄袭、搬运,违者百分百投诉!

正月初十是“石头节”,吃一饼,敬两物,忌三事,十全十美过一年

俗话说“不出正月都是年”,虽然春节假期虽已结束,但按照传统到了二月二“龙抬头”后,这年才算是真的过完。特别是这正月十五里面,几乎天天都是节,更是有着各种各样有意思的年俗,到了正月初十,则是民俗中的“石头节”。

据说这天是石头和土地的生日,对于曾经的农耕社会来说,石头和土地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故而是很受百姓崇拜和敬仰的,它们的生日自然要重视起来。人们为了庆祝石头和土地的诞辰,也就流传下了许多习俗。大家如果有兴趣有时间过“石头节”,那么要记得“吃一饼、敬两物、忌三事”,为家人祈福求吉祥,新的一年也能“石(时)”来运转,十全十美,好事连连。

吃烙饼

正月初十,北方很多地方家家户户都会在中午做烙饼吃。因为这天是石头神的生日,也正是有了石头,人们才发明出了石磨,得以将小麦磨成面粉更好的食用。故而从古代起,百姓们就会在大年初十这日,用面粉和成面团烙成饼,来祭拜石头神,之后再全家人一起分食。而且烙好的饼都是又大又圆,也象征着接下来的一年全家团圆喜乐,吉祥幸福、和和美美。

推荐食谱:【酱香饼】

所需食材:面粉、蒜、葱、花椒、八角、芝麻、郫县豆瓣酱、黄豆酱、甜面酱等。

1、将面粉分成两份,一份放适量热水搅拌成面絮,另一份则放适量冷水搅成面絮,分别和成面团,两个面团再合到一起揉成一个光滑的面团,封上一层保鲜膜醒半小时。

2、取两勺郫县豆瓣酱剁碎,葱分别切葱段和葱花,蒜则切片。另取小碗放两勺面粉,烧适量热油浇进去拌成油酥。

3、起锅烧油,放少许花椒、一枚八角、葱段、蒜片炸香至焦黄捞出,剩下的料油中放入郫县豆瓣酱、甜面酱、黄豆酱、蚝油各一勺、白糖两勺、辣椒油一勺,小火慢炒5分钟左右盛出。

4、面团醒好分成面剂子,擀成方形的面皮,刷上油酥,在上下两边分别切两小段,再层层叠放到一起,擀成圆饼。

5、平底锅里倒油,油烧热后放入面饼烙到两面金黄,关火出锅,刷上炒好的酱汁,撒上切好的葱花和白芝麻即可食用。

敬两物:

1、敬石头

石头是人类发展、生存的重要能源,也一直影响着文明的延续,正是因为有了石头,才方便人们猎取食物、盛水、生火、耕种,甚至是建造房子和铺路,可以说石头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即使到了近代,很多家庭依然用着石碾、石磨等工具来磨面粉、磨豆子做豆腐,所以在古代的农耕社会中,大家都是非常敬重石头的。

而石头的“石”与“十”同音,人们就会选择在正月初十这天,在家中的石碾等较大的石器上贴上春联、福字,讲究的人家还会专门摆上祭台,放上烙好的饼来祭祀石头。祈求新的一年五谷丰登、生活富足安康,吃喝不愁,久而久之正月初十就被认定为是石头的生日,称为“石头节”。

2、敬土地

正月初十除了是“石头节”外,还被看做是“地日”。据说,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诞辰,被称作“天公日”和“天日”,人们觉得先有天后有地,既然祭拜过了天,自然也是要祭拜土地的,就认为初十是土地公的诞辰、大地的生日。

而且也正是有了大地,万物才能生长,人有了粮谷果蔬可食用,有了根基建造房屋居住。人们是完全依赖于土地的,所以对土地也是格外的崇敬。有的人家会到当地的土地庙烧香祭祀,还有的则会在家中敬的土地公像前摆上供桌,放上新鲜的水果、糕点等酒食,以示庆祝大地生日,然后全家人鞠躬感谢土地公和大地的庇护,并祈祷新的一年能风调雨顺、家中喜迎丰收,吃饱穿暖的过上幸福日子。

忌三事:

1、忌动用石磨

在正月初十石头节这日,最好不要去搬动石头,像家中还有石磨、石碾、石舂等这类用石头制成的工具也都不要碰或是使用,这是不敬的做法。

在老一辈人看来,这些石制工具已经被频繁使用一年了,十分辛苦,在生日这天需要好好休息,若是动了会容易惹怒了“石头神”,接下来的一年在用石头做成的器具耕种时就会伤到自家种的庄稼,影响最终的收成。

2、忌随意动土

家中若是有田地,或是院子里有小片可以种花草、种蔬果的土地,需要在正月初十这天注意,不要随意的去动土。最近,进入五九天后气温回升,可能有的朋友会想着趁休息在家,打理一下花草或是撒点蔬菜种子养着,就会翻翻土、耕耕地。

但初十是土地公的生日,最好不动土,让土地好好休息一天,不然惊扰到了土地公,新的一年就会得不到土地公的庇护,养的花菜不容易成活,庄稼也会减产,代表着这一年做事会不顺,会受苦受饿。

3、忌动刀杀生

初十这天作为石头和土地的生日,除了不能动土、动石头外,家中养有家禽、牲畜的最好也不要动刀杀生。因为,宰杀牲畜时很容易将血溅染到土地和石头上,是不太吉利的。而且,春节前家里基本都备足了各种各样的食物,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再去宰鸡、宰鸭或是杀猪之类的。如果这天家里要招待客人,那尽量在前一日就提前处理好。

——老井说——

在南方一带,正月初十这天也叫做添灯节,人们会在这晚将花灯高高挂起,因为“添灯”谐音为“添丁”,表达了人们希望家中能在新的一年里顺利添丁,让家族人丁兴旺。在民间关于正月初十的民俗还有很多,如果大家所在的地方还有相关的有趣的习俗、风俗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喜欢专注吃喝玩乐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谱和美食趣闻,关注我,享受美食不迷路。#天南地北大拜年#

今天是正月十一,“一祭拜 ,一请,二磕头”,阖家欢乐

今天是正月十一,这年味正在淡去,但是按照传统的习俗,年味还在进行中,因为在我们北方有个习俗,年味结束的日子在二月二龙抬头。

我每年买炮仗都是按照这些节日买的,大年30放炮仗,初一放炮仗,初五放炮仗,正月十五放炮仗,二十五老天昌放炮仗,一直到二月二龙抬头,这年味才结束。

在正月十一这一天一祭拜,一请,二磕头,分别指的是什么意思?

一祭拜

在民间传说正月十一去祭拜紫姑日,这里一个小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紫姑是一户有钱人家的小妾,因为人长得很漂亮,又知书达理,受到有钱的大老爷的宠爱,这就引起了原配夫人的嫉妒,就遭到原配夫人的迫害,正月十五这一天被害死在厕所里,天帝知道这件事情后,可怜她身世凄惨,就封为她“厕神”在正月十一这一天要祭拜厕神归位,在这一天人们要早早起来,准备好贡果,在上三柱香,再给厕神三拜九叩,祭拜厕神。

一请

今天是正月十一,今天是子婿日,就是姑爷子的节日,今天是老丈人宴请姑爷子,因为在我们北方在大年初二,是姑爷子回娘家的日子,但是正月初二回娘家后,都是匆匆忙忙吃完饭就走了,新姑爷子也跟着回家了,只有正月十一这一天 又重新请这些姑爷子吃饭。听古代传说,初九是天公日,老百姓为了庆祝玉帝节日,大摆酒席宴会庆祝,庆祝过后剩下的饭菜都没吃完,就是在正月十一这天请女婿吃饭,就把这个日子定为“子婿日”。

二 磕头

一磕头:在老丈人宴请姑爷子吃完饭后,姑爷子们就开始给老丈人磕头,答谢老丈人的宴请,这也是对老丈人的尊重,毕竟今天是姑爷子的节日,说明老丈人还去挺重视这个节日,姑爷子给老丈人磕头是心甘情愿的。

二磕头:老丈人宴请姑爷子吃完饭后,老姑爷子们就回家了,只有新姑爷子留下继续磕头,是给屯中的长辈磕头,由小舅子带着去磕头,在过去的时候农村都是大家族,磕头拜年都得大半天,这一天磕头的意思就是增进跟屯中长辈的们的感情,就是串串门,互相认识一下,以后还可以交往。

今天是正月十一,按照传统的习俗是美好的,但是现在都是新事新办了,现在只有往日的美好回忆,但是这个习俗,要永远的流传下去,让我们的后人更加的了解,一祭拜,一宴请,二磕头深刻的含义,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阖家欢乐,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