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生肖

2022年2月6日出生的宝宝是什么命,五行缺什么(2022年2月6日出生的宝宝)

2022年2月6日出生的宝宝是什么命,五行缺什么(2022年2月6日出生的宝宝)

杭州亚运会|新闻分析:为何在亚运会上颁发奥运会奖牌?

新华社杭州10月4日电(记者王浩明、吴俊宽、李典、陈晨)杭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场,万人瞩目,切阳什姐登上领奖台,当国歌奏响,她再也抑制不住,泪水夺眶而出。

10月4日,切阳什姐在颁奖仪式上落泪。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

4日晚的杭州亚运会田径比赛结束后,中国奥委会为递补获得东京奥运会男子4X100米接力铜牌的苏炳添、谢震业、吴智强和汤星强,递补获得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金、银、铜牌的切阳什姐、刘虹、吕秀芝颁发奖牌。

为何要在亚运会上颁发奥运会的奖牌?为何这几枚奖牌迟到了这么久?

迟到的奖牌

对于中国男子4X100米接力队来说,这枚奖牌“迟到”了两年。

2021年举行的东京奥运会上,由苏炳添、谢震业、吴智强和汤星强组成的中国男子4X100米接力队在决赛中位居第四,意大利队、英国队和加拿大队分获前三名。赛后,英国队首棒运动员乌贾被查出违反了反兴奋剂条例。

2022年2月18日国际体育仲裁法庭(CAS)发布公告,宣布英国队获得的银牌将被剥夺。

2022年5月19日,国际奥委会在洛桑召开执委会宣布,中国田径男子4X100米接力队递补获得东京奥运会铜牌。

而对于竞走的姑娘们,这三枚奖牌则足足等待了11年。当三位姑娘拿到奖牌时,装奖牌的盒子的外皮,已经磨损剥落。

2012年8月11日,切阳什姐在领奖台上。当日,在伦敦奥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比赛中,中国选手切阳什姐以1小时25分16秒的成绩夺得铜牌。新华社记者格桑达瓦摄

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决赛,俄罗斯选手拉什马诺娃夺冠,另外一名俄罗斯选手卡尼什金娜摘银,中国的切阳什姐获得铜牌,刘虹获得第四名,俄罗斯选手基尔佳普金娜获得第五,中国的吕秀芝排名第六。赛后,卡尼什金娜和基尔佳普金娜被查出使用兴奋剂,伦敦奥运会成绩随即被取消,中国选手切阳什姐和刘虹递补拿到银牌和铜牌,吕秀芝排名上升到第四。

而获得冠军的拉什马诺娃在2014年被查出兴奋剂阳性,但当时世界田联并未宣布取消其伦敦奥运会成绩。

直到2022年3月,独立于世界田联的田径诚信委员会(AIU)宣布,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金牌获得者拉什马诺娃因兴奋剂问题,当年成绩将被取消。

今年3月,国际奥委会在官网宣布,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金牌获得者因兴奋剂问题被取消成绩,这枚金牌已重新分配给中国选手切阳什姐,银牌和铜牌则重新分配给中国选手刘虹和吕秀芝。

漫长的等待

不少人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何要经历如此漫长的等待?在发现运动员使用兴奋剂后,为什么不能立即剥夺其奖牌,再马上补发给其他运动员呢?

实际上,为了程序的完整性,从确认兴奋剂阳性后到重新补发奖牌,要经历四个步骤,首先是法律程序,根据不同情况,这个程序可能会长达4-24个月;第二,是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准备阶段,国际奥委会将要求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确认新的排名,这个过程会长达1-3个月;之后,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在1-3个月内作出决定,批准奖牌重新分配;最后,才是奖牌的重新分配,国际奥委会通知运动员所在国家(地区)奥委会安排奖牌重新分配。

10月4日,切阳什姐(左二)、刘虹(左一)、吕秀芝(右一)在颁奖仪式后合影。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

而在奖牌重新分配环节,按照国际奥委会的规定,有六种颁发奖牌的方式可供运动员选择:在下一届奥运会、在青奥会、在国际奥委会总部或奥林匹克博物馆、在国家(地区)奥委会相关活动上、在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相关活动上和私人仪式。

一旦运动员确定了一种颁奖仪式,国际奥委会将会同相关国家(地区)奥委会,在一年之内(除非选择在下一届奥运会领取奖牌)举行奖牌重新颁发仪式。

本次的补发仪式是由中国奥委会主办,而在家门口的亚运会上举行,意义则更加显著——全场观众的热烈欢呼声中,七名运动员出场,颁奖仪式的所有流程一个不少,当国歌奏响,国旗升起,宛若回到了奥运赛场。

长鸣的警钟

熟悉切阳什姐的人都知道,一枚世界大赛的金牌是她最大的梦想,她为此苦苦追求。

从站上领奖台,到颁奖仪式结束接受记者采访,一个小时的时间,切阳什姐始终没有停止啜泣,眼泪不断地淌下来。她说自己并不是因为开心而流泪,反而很难过。

2022年,在得知自己有望递补获得奥运会金牌后,切阳什姐曾在社交媒体上说:“得知消息后既开心又难过。开心的是我能成为自己心中的冠军,开心我可以拥有奥运金牌,虽然很多事情已经过去了,也不会拥有,但我有证明自己的奖牌。难过是我没有感受过冠军的样子,没有得到奥运冠军的光环,虽然光环是一时的,但那一刻的光环我想拥有,没有得到或许能得到的自身价值,但过去已经过去,要想得到的依然在努力。”

对于苏炳添来说,一枚奥运会奖牌也是他的梦寐以求。东京奥运会上,在中国田径队队友巩立姣拿下女子铅球的金牌后,苏炳添在接受采访时说:“我现在特别想向她借个金牌拍个照,因为我连奥运奖牌什么样都没见过。”

10月4日,汤星强、谢震业、吕秀芝、切阳什姐、刘虹、苏炳添、吴智强(从右至左)在颁奖仪式上。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

对于没有违规而在当时错过本该获得荣誉的运动员来说,他们无疑是受害者。递补奖牌,让公正得以实现,但受害运动员的缺憾可能却永远无法得到弥补。

而对于以使用兴奋剂来“偷取”奖牌的运动员和参与者来说,真相大白一刻,即是身败名裂之时。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英国的女子标枪选手赛耶斯差38厘米没能拿到奖牌,10年后的2018年,国际奥委会确认当时的奖牌获得者被查出药检阳性,赛耶斯得以递补获得铜牌。在2019年的伦敦奥运周年纪念赛上,在家乡人民的万众瞩目之下,她登上了属于自己的领奖台。

在被问及她是否会怨恨那个“偷走”奖牌的对手时,赛耶斯说:“如果说我一点也不怨她那很奇怪,但我真的为她感到遗憾,她从来都无法知道靠自己所能达到怎样的高度。”

此夜,是属于这七名运动员应有的荣耀时刻,也是奥林匹克旗帜下,再次鸣响的警钟。

“职教高考” 怎么考怎么改

6月3日,浙江诸暨,诸暨职教中心,晚自习结束后,一名高三学生仍留在教室看书。记者 曲俊燕/摄

6月3日,浙江诸暨,诸暨职教中心,高三学生在上晚自习,6月7日他们参加“高考”,即浙江省2023年单独招生考试。通过“高考”,他们有机会进入省内的专科和本科院校学习。记者 曲俊燕/摄

截至2021年,姜蓓佳博士收集到的各省“职教高考”的名称、内容、分值、时间。摘自姜蓓佳博士论文《职教高考制度构建研究》

又是一年开学季。经过“高考”的洗礼,很大一部分学生将步入占据我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就读。

而这个“高考”,其中包括“职教高考”。在2022年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时任教育部职成司司长陈子季表示:“职教高考”将成为高职招生主渠道。

然而,对“职教高考”,各地叫法不一:分类考试、单独招生、对口单招、五年一贯制、技能高考等。在考试对象上,有面对普通高中学生的,也有面对中职学生、技工学校学生和职教中心学生的;在考试内容、考试时间、考试组织等形式上,各地甚至各校都不一样。

由此,社会和业内都在呼吁“职教高考”制度的改革。由于“职教高考”制度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记者最近调研来看,“职教高考”制度改革呼声很高,但其下一步究竟该怎么走,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还在论证和探索。

“职教高考”是什么

对很多人来说,“职教高考”是一个陌生的名词。而对另一些人来说,这是通往高等教育的“另一条赛道”。

据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2020年全国中职毕业生抽样调查显示,近1.7万份样本中,约65%的中职生升入了高等院校,其中约10%升入本科院校。

“职教高考”这一概念,是在2019年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被正式提出的,是指在高职分类考试招生制度的基础上,基于职业教育类型发展而建立的高等职业学校招收新生的制度。2021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加快建立‘职教高考’制度”。

“目前,关于‘职教高考’,各地叫法不一致。在陕西,主流的说法叫分类招生考试,有的学校叫综合评价招生,民间普遍的说法叫单招(单独招生)。”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段东旭说。

在陕西省,一般由院校自主进行职业技能测试,段东旭提到,每年下半年就已经有学校和机构,开始为明年的“职教高考”进行招生宣传了。

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博士后姜蓓佳的研究方向是“职教高考”制度。2022年博士毕业的她,学位论文题目是《职教高考制度构建研究》。姜蓓佳介绍,以她收集到的2021年“职教高考”方式来看,全国有28个省以“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组织对口招生考试。其中,13个省组织了职业技能测试的操作考试,6个省以笔试形式组织职业技能测试,6个省将职业技能测试交由招生院校自行组织,两个省以“证书等级”“大赛成绩”作为职业技能测试的赋分依据而不再额外组织测试,1个省未进行职业技能测试。在分值比例上,13个省的职业技能测试分值在总分值中的占比超过50%。

比如,湖北省电子与电工类操作考试,要求学生在150分钟内完成与专业相关的4项典型工作任务。广东省和甘肃省则没有全省统一的技能测试,而是以证书替代。

“构建‘职教高考’制度的动因包括,现行高考单一的育人框架引致人力资本结构性失衡,推动高考制度更好地履行公平科学选材的重要使命,妥善回应和满足中职毕业生的公平发展的基本权利,助力职业教育的评价改革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善。”姜蓓佳对记者解释。

用乐山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与改革研究副教授魏荷琳的话来说,推进“职教高考”改革“产业有需求、社会有诉求、教育有要求”。

“如果可以用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撬动整个职业教育,那些成绩可上可下的学生,就敢于大胆地选择职业院校了。”魏荷琳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

魏荷琳认为,推进“职教高考”改革,可以使不同性格禀赋、兴趣特长、素质潜力的学生,享有更多样的教育选择和更畅通的升学通道。她认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既要形成能够支持学业晋升的成长通道,也要打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继续教育等其他类型教育之间的沟通渠道。

“职教高考”的发展轨迹

职业教育的考试招生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为何要构建职教高考制度?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姜蓓佳对职业教育考试招生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

为此,她访谈了89人,最终获得了9万余字的采访文本。此外,她还收集了1980年到2022年2月以来,有关职业教育升学的71份国家政策,全面梳理了全国31个省区市对于高职分类考试改革的共计97份政策文件。

“从2019年开始,‘职教高考’反复在很多讲话中出现,被正式提出。这个东西很‘新’,又涉及评价制度,我觉得是现实所需,综合考虑之下就选择了这个选题。”姜蓓佳说。

用姜蓓佳的话说,她既“全面摸盘”了目前全国高职分类考试改革工作推进的现实状态,也具体掌握了改革推进过程中遇到的突出和棘手问题。

我国较早提到职业教育考试招生的政策文件,是1980年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但据姜蓓佳介绍,在这份文件中,考试招生工作“并不是重点”。

直到2005年之前,我国高职院校的考试招生都还“对高考的依附性很强,高职高专被纳入现行高考统招”。仅仅一张试卷,同时要选拔出学术型和技能型两种截然不同的人才。在录取批次上,高职高专也顺位被排在本科录取之后。

这一情况在2005年有所改善,上海的3所市属高职院校试行了自主招生。在这之后,“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的考试办法通过政策扩散被逐渐应用到多个省份”,地方政府开始探索能够满足中职生升学需要的道路。

“其实,是地方先进行了探索,做了试点,然后被国家政策吸纳、承认。分类考试理念已经酝酿很长时间,不过,目前还没有针对‘职教高考’专门出台的政策。”姜蓓佳说。

2007年,教育部办公厅出台《关于同意江苏、浙江、湖南、广东等四省在部分示范性高职院校中开展单独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批复》,鼓励各地积极探索高职院校的招生自主权落实。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目标,是国家首次在正式文件中提出实行分类考试。

2013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将“加快推进高职分类考试”设定为主要改革任务之一。

“强化分类考试、设立‘职教高考’,已经成为国家政策的基本要求和改革的规定动作。”姜蓓佳说。

“我所了解到的,最早实行操作考试的是湖北。”姜蓓佳也介绍说,“湖北‘技能高考’以实际操作的方式,考查学生的技能水平。无论是考试大纲的设立、考场的建设,还是考试过程的管理,都已经同步慢慢建立了很多制度。”

姜蓓佳表示,各地的早期尝试,还远远没有达到能够被称为全国性“高考”的水准。高职分类考试目前还是省级统筹,录取也都“不跨省”。然而目前这些探索出来的模式,在评价的科学性上,都还各有欠缺。

“职教高考”怎么考

“职教高考”作为一项考试,到底应该怎么考?

在调研中,有某省教育部门的受访者对姜蓓佳感慨,目前技能考试的内容,与专业教学标准的全覆盖和对接“做得不是特别够”,有的学校可能出现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考就不教的情况。

姜蓓佳认为,“职教高考”最好能与中职学业水平测试挂钩。但实际上,目前全国除了上海、福建以外,都还没有建立中职学业水平测试,即使教育部在多个政策里要求尽快建立。

“所谓的这些测试,大多数沦为简单的面试。某高职院校设计了好几个考核项目,我戏称为‘啥专业都搬砖’,其实啥都考不出来。”段东旭说,曾经,各高职院校恳求省考试院出台考试标准,但没有得到回应。

“另外,参加‘职教高考’的中专、技校、职教中心学生来自的专业不一,但要考一所高职的同一个专业,到底该考察什么技能?比如中专学了烹饪,到了高职可能选择了汽车专业,这两个咋考核?目前的文化课考试,也是最简单的考试了,作文要求不低于300字,好像比初中的要求都低。”段东旭再次感慨。

目前,“职教高考”的考试方式是文化素质加职业技能。文化素质的部分“很好讲”,语数外考试用常规的笔试就可以进行。

但职业技能考试“很难做”,各个地方目前的探索进度也“非常不一致”。有的省份已经有了操作考试,有一些省份则是用笔试的方式进行技能考试。据姜蓓佳了解,甚至有些省份压根没有技能操作考试,仍然在用语数外成绩对职校生升学进行考核。还有的地方,则是把操作考试交给各个院校自己去进行,无法保证其公平公正性。

另外,中职生往往只能考取省内的本科或者高职,能选择的本科学校也比较一般,不像参加现行高考,考生有去省外还有去顶尖大学的机会。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肖冰也认为,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考试,仍然是“分类考试”,是在普通高考制度框架下,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为主渠道的修正补充。

她提到,想要建立真正意义的、与普通高考并行同效的“职教高考”制度,还需要解决谁来组织考试、考试内容怎么设计、录取批次与方式这3个核心问题。

“现行的分类考试招生,对学生选择的限制非常大,无法跨学校,甚至也无法跨专业。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现在呼吁,把职教高考完善起来,为职校生搭建一条升学通道的原因。”魏荷琳也这样对记者说。

“当初设计‘职教高考’的初衷有一条,就是‘改变一考定终身’‘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段东旭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提到,目前各省都存在一个现象,即“参加了3月分类考试(也叫单独招生——记者注)的同学一旦被录取,就不能再参加普通高考”,也就是说,不管是3月的分类考试,还是6月的高考,只能考一个,“依然是一考定终身”。

他还注意到,各高职院校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招生宣传,也催生了和考试相关联的一些产业,比如单招培训,即公司代为宣传和拉拢生源,中学教师将参加“职教高考”的学生进行所谓“贩卖”等现象。在段东旭看来,这种培训根本没有必要,因为现在单招录取率“几乎是100%”。

“如果招生还是按文化课成绩来招生的话,总有一部分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要比其他人差,后面这部分学生哪去了?都还在职业院校。”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王寿斌希望整个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是能够让学生优先思考这条路适不适合自己,不是因为文化成绩不好而只能去职业院校。

“职教高考”怎么改

“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高职院校也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却没有同步建立起与自身类型相匹配的考试招生途径。”姜蓓佳对记者感慨,当时,高职院校主要以普高毕业生为生源,从现行高考中录取学生且录取批次位于最末端,这使得高职教育作为“承接扩招学生就读高等教育的主力军”,到头来,却被冠以“次等教育”的污名。

“与此同时,现行高考的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依然以学科知识考查和统一笔试为主,并没有照顾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特质,导致现行高考和高职教育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彼此‘相看两厌’却又‘无可奈何’。”姜蓓佳说。

“现在,职业教育提倡要就业与升学并重,现实中,很多学校就变成以升学教育为主了,职业院校的职业性特色就没有了。”王寿斌告诉记者,据他了解,现在许多学校全校都抓升学,就业相对就受到影响了,为了考得好,很多学校把优秀的老师都安排到了“升学班”。

王寿斌给“职教高考”的现状总结了“三个不平衡”。首先是报考人数跟招生计划之间的不平衡,有些专业的报名人数几乎翻倍,而招生计划的增幅并未同步增长或调整;其次是专科跟本科之间的录取要求不平衡,高职专科录取基本都是省控线200分,而本科录取线则相当高;最后是不同专业之间的不平衡,计算机专业的高职计划奇高,而纺织服装、体育、药品等专业则非常少。

对于“职教高考”改革,王寿斌直言,“目前还没有操作性较强的方案,因为牵一发而动全身。”

“改革要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姜蓓佳说,“‘职教高考’制度的构建需要通过一系列规则的设计来对相关参与主体的行为和关系进行协调。最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职教高考’作为一项制度究竟应该怎么建立,怎样才能从理想现实的平衡中提出‘职教高考’的基本构想与实施路径。同时,增强‘职教高考’与现行高考之间的良性互动。”

“希望未来在职普融通的最新政策要求下,通过职教高考与现行高考之间的协同,进一步发挥考试招生制度指挥棒作用,共同推进学历、能力和贡献等值同效,让具有不同禀赋和需要的学生,能够在通往不同层次教育的过程中多次选择、多样成才。”姜蓓佳说。(记者 张渺)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2年佛山新生儿爆款名字出炉:男孩“宇轩”女孩“心玥”最多

今天,佛山市公安局公布佛山地区2022年新生儿取名热门。2022年,在佛山办理出生登记的人口中,男孩取名为宇轩的最多,大约1000个男孩有1个取名为宇轩。排名第2至10的男孩名字为梓睿、梓豪、梓轩、俊宇、梓恒、星宇、铭轩、奕霖、子轩。男孩取名单字的前5名为睿、翊、朗、毅、宇。

2022年,在佛山办理出生登记的人口中,女孩取名为心玥的最多,大约1000个女孩有近3个取名为心玥。排名第2至10的女孩名字为梓晴、玥瑶、昕玥、芷晴、语桐、诗玥、思玥、梓玥、乐瑶。女孩取名单字的前5名为玥、悦、琳、可、瑶。(佛山市公安局)

来源: 广州日报

首店经济 流量如何变“留量”——来自深圳的调查

相较于普通门店,品牌首店在消费场景、商业模式、产品服务上更注重创新,往往能够带来新颖的购物体验,带动形成新的消费增长点。近年来,深圳首店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势头,成为城市发展的“流量密码”。不过,在带动消费热潮的同时,也有一批首店因经营不善“昙花一现”。如何让首店流量变“留量”,持续激发消费新动能?为更好服务首店落地,推动首店经济可持续发展,深圳做了哪些努力?

在消费需求趋向个性化、多元化的当下,从潮牌买手、家居香氛到户外露营、特色餐饮,从区域首店、城市首店到快闪店、新概念店等,各类首店正通过产品、服务、商业模式等多维度创新,着力提升消费体验。首店经济的蓬勃发展不仅反映出一座城市的商业活力,还成为各地促进消费提质扩容的“流量密码”。

自2022年2月提出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以来,深圳持续做强首店经济、首发经济。据赢商大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深圳主流商业市场累计开设121家首店。其中,对比2022年同期,全国首店增长25%,华南首店增长10.5%。在首店经济助力下,上半年,深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5000亿元,城市消费活力持续增强。推动首店经济发展,深圳做对了什么?呈现出哪些特色和亮点?

筑巢引得首店来

今年7月,法国知名百货商场老佛爷百货中国华南首店在深圳深业上城正式开业,带来了众多国内外知名品牌首店。商场的开业点燃了消费热情,当日营业额超百万元,深业上城则创开业以来单日业绩新高,整体客流量突破20万人次,全场业绩超2000万元。

“我们始终对中国市场抱有坚定信心。深圳是一座现代化繁荣都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与无限的城市发展潜力。相信老佛爷百货入驻深圳,将为品牌的中国探索之旅打开新局面。”老佛爷百货中国首席执行官沈智杰告诉记者,深圳老佛爷百货汇集了100多个品牌,首店品牌涵盖国际品牌、设计师品牌等。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深圳便已是首店经济发端地之一。1990年,内地首家麦当劳餐厅在罗湖区东门商圈正式开业,营业第一个周末创下全球单店单天营业额最高纪录,开启中国快餐行业变革;1992年,内地首家7-11便利店在深圳开业,掀起中国便利店发展浪潮;1996年,内地首家沃尔玛超市开业,同年,国内首家山姆会员店落地深圳。

近年来,一批含金量足、知名度高、带动力强的首店纷至沓来。走进深圳各大商圈,设计师集合店hug首家全新概念店已收获不少回头客、国产香水品牌Melt Season全国首家主题限时店“帷幕”吸引众多消费者前来打卡、素食餐厅庆春朴门华南首店门前排起长龙……这些新面孔、新势力,在深圳消费市场燃起全新火花,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全新动能。

首店为何喜爱深圳?这是它们为深圳营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和商贸活力投下的信任票。特别是自2022年起,深圳相继出台《关于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若干措施》《关于扎实推动经济稳定增长的若干措施》等多项政策,明确提出要做强“首店经济”和“首发经济”,支持国内外知名品牌在深圳设立首店、旗舰店、新概念店等,鼓励国内外知名品牌在深圳首发和同步上市新品。

为进一步提振消费信心、培育消费新动能,深圳各区也纷纷抢滩首店经济,对商贸服务业、特色商业街区、首店品牌等给予真金白银的支持。如福田区提出分档次给予首店品牌授权代理商或品牌企业一般不超过500万元的一次性支持;南山区提出加快高端品牌首店引进,并对引入首店的商业物业运营商及首店品牌分档次给予奖励、扶持金额50万元至300万元不等;罗湖区提出对新设立的全国首店、深圳首店品牌零售企业,分别可给予最高50万元和20万元的一次性扶持,对举办首发首秀活动,给予最高100万元补助。

“城市在挑选首店的同时,首店也在挑选城市,这是双向选择。”华润万象生活有限公司商业华南大区深圳片区招商总监贾欣怡说,作为经济特区,深圳的GDP水平和消费能力毋庸置疑,同时,深圳的城市包容能力强,年轻消费群体思想观念超前、对新事物的接受度高。对于品牌而言,深圳是一个很好的试验场。

谈及为何看中深圳市场,诗亦品牌管理有限公司Melt Season品牌创始人倪丽诗说,深圳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拥有良好的营商环境,而且有着包容开放的城市品格。这里年轻人多,充满活力,愿意接纳年轻的国产品牌、掏腰包去支持,并乐于给出产品反馈。

在首店经济助力下,深圳消费市场充满蓬勃生机。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深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00.02亿元,同比增长11.5%。分消费类型看,商品零售增长10.9%,餐饮收入增长16.6%。消费升级类商品保持较快增长,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通信器材类、化妆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22.6%、11.6%。

新业态成市场主力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特色餐饮、个性潮牌、户外露营等新业态首店备受市场追捧。尤其通过在场景、口味、体验等方面持续创新,特色“新餐饮”正成为线下消费的主力军,也成为各商圈首店招引的重点关注领域。

今年6月,素食餐厅庆春朴门华南首店在深圳开业。穿过云雾缭绕的山水庭院景观,在绿竹掩映下进入店内,“烟火气”扑面而来。深圳市庆春朴门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店长宋雯雯介绍,为营造愉悦的就餐体验,店内打造了开放式备餐区,食客不仅可以看到创意西餐、铁板煲仔、川香湘辣等菜品的制作过程,还可与厨师互动,了解品牌文化。开业以来,庆春朴门单日最高客流量接近1400人。

如果说“民以食为天”让“新餐饮”有着天然的消费引力,那么个性潮牌、户外露营、家居香氛等新业态的快速崛起则凸显了新时代消费市场的选择偏好。随着“Z世代”成为消费主流人群,其对兴趣圈层的关注以及个性化、潮流化的消费需求带来了全新的消费变革。

创立于2020年的Melt Season品牌便看中这一趋势,以香水产品切入市场。“香氛是嗅觉的艺术,近几年,国人消费越来越注重审美价值和艺术性,这为国产香水品牌带来了全新机遇。”倪丽诗告诉记者,受益于长期的中外文化交融,深圳乃至华南地区的消费市场对香氛品类接受度很高。Melt Season华南首店落户深圳将为品牌发展带来更大机遇。

先锋买手店品牌hug则瞄准了深圳年轻消费群体的潮流时尚需求。“深圳年轻人多、购买力强,他们对时尚潮流的关注度、对设计感的要求也很高。这与hug品牌定位十分契合。”深圳哈格文化传播有限公司、hug品牌深圳万象天地店店长伍爽介绍,为提升消费体验,门店依托社群化营销模式,打造具有社交属性的体验场景,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

近年来火爆的户外露营也为首店经济发展打开新天地。大众点评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深圳露营主题餐饮商户同比新增4倍,线上团购订单增长60倍,与露营相关的休闲玩乐商户较去年翻倍。

瞄准深圳广阔的消费市场,露营装备品牌挪客在2022年将华南首店落地罗湖区。“挪客创立初期是一个线上品牌,主要做电商渠道。市场调研发现,在深圳的公园、海边经常能看到年轻人搭建帐篷进行户外露营、烧烤,我们的线上粉丝也有很大部分来自深圳。”挪客品牌代理商、深圳市野智户外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黄德云说,我们将产品从线上带到线下,在门店中营造更具体验感的露营场景,让消费者能亲自看见、亲手摸到、亲身感受我们的产品品质。

记者调查发现,各类新能源汽车品牌门店正加速入驻深圳各大购物中心,引发全新的购物消费热潮。这在深圳深业上城购物中心尤为明显。“目前,商场内已引入七大新能源汽车品牌,成为提升商场营收的主力军,是吸引男性消费者的一大有力举措。”深业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钟革惠介绍,近年来内地新能源汽车受到越来越多香港消费者青睐。在恢复通关后,商场新能源汽车35%的销量来自香港消费者。同时,顺应深港消费融合大趋势,商场还从餐饮、住宿、培训等维度提供娱乐型消费服务,为香港客群打造“一站式”购物新体验。

提升产品创新力

一般而言,一间新店的市场蜜月期往往仅有半年时间。在一批首店火起来的同时,也有不少首店因后继乏力而“昙花一现”。如何稳固消费“流量”,实现在地化的长期可持续运营是摆在所有首店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深入挖掘消费群体的内生需求是提升首店运营能力的前提条件。在倪丽诗看来,“气味是一种十分个性化的体验。瞄准市场需求,更深层次地理解消费,以产品品质为核心,是品牌在市场中站稳脚跟的关键。有别于西方对浓烈香气的偏好,中国消费者更喜欢内敛、沉静的嗅觉感受。因此,为突出品牌的东方调性,进军高端消费市场,公司也在持续推动产品创新,培养和挖掘国产调香师,打造更适合中国消费者的嗅觉美学品牌。”

以高品质食材为核心,推出新颖适口的菜品,是各餐饮品牌从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柿合缘新京菜品牌以鲁菜为根基,加入了其他地域的食材和元素,瞄准了深圳融合菜的广阔市场,在今年7月将华南首店带到了深圳。“新鲜食材与优质菜品是餐厅立足市场的根本。同时,厘清消费需求,明确品牌定位,并在此基础上持续推动菜品创新则是品牌长久发展的关键。”上海甬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华南区总经理邓海明介绍,将传统与现代融合是柿合缘新京菜的一大特色。同时,由于深圳的客群结构中湖南人、潮汕人占比很大,柿合缘还在菜品中加入了川湘辣菜、清淡时蔬等,全面满足食客的口味需求。

“服务质量也关乎品牌存亡。我们制定了包含‘每天解决’‘每天查验’‘每天改善’等在内的标准化服务管理体系。”邓海明表示,不仅如此,餐厅还通过线上营销、线下引流以及发放优惠券等措施,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给消费者最具性价比的消费体验。接下来,公司还会与商圈共同探讨如何强化商业引流,持续扩大消费覆盖面。

“秉持‘质重于量’的标准稳步发展,是老佛爷百货布局中国业务的核心。”沈智杰介绍,在深圳店的产品组合中,老佛爷百货采取更符合城市年轻化的产品组合策略,通过店内清晰的品类区分、跨品牌集合区与独立品牌商铺设立、首店入驻等多元化组合形式,为消费者提供多种选择与一站式便捷购物体验。同时,还结合各类创意活动,打造法式风情主题街,强化购物互动体验,为深圳商业和时尚产业增添活力。接下来,老佛爷百货将聚焦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与消费习惯,持续优化服务体验。

开拓消费新场景

在首店选址上,绝大多数业态仍将购物中心作为首选。当前,深圳购物中心呈现“多区开花”态势,数量稳步增长,带来了显著的商圈聚集效应,形成了“一城多中心”的商业格局,也让区域商业竞争趋向白热化。在此背景下,如何吸引消费者、留住消费者是首店品牌与商圈共同面对的课题。遵循差异化运营理念,实现各类消费新场景百花齐放,已成为深圳商贸消费业的破题之举。

去年9月,深圳首个以“食”和“家”概念为设计理念的“市集型购物中心”万象食家在罗湖区开业。“线下消费体验已成为商贸服务的重中之重。这种体验不仅来自更好的商业服务,还源于带有人文内涵的品牌故事、更具社交属性的消费场景。”深圳万象食家总经理白媛媛告诉记者,万象食家致力于打造成一个“乐食悦居”社交和体验空间,并通过首店的引入带来全新消费观感。

“目前,万象食家内已开设6家华南首店,19家深圳或罗湖首店。”白媛媛介绍,万象食家还将餐饮消费从C端延伸至B端,携手食材供应链品牌,将零售与餐饮相结合,打造充满烟火气的市集购物体验。开业以来,万象食家日客流量最高达8万人次。

位于龙岗区的深圳仁恒梦中心以生态为主题,打造了兼具开放包容、绿色生态与人文艺术体验的商业综合体,并通过引入一批首店,吸引了不少年轻消费群体前往打卡。深圳市仁恒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商业总经理司徒健介绍,该项目以“首店+旗舰店”为组合,已引入超过40%的区域首店。其中,仁恒首个自营影院“仁恒梦影廊”深圳首店落户其中,今年春节期间,部分VIP影厅上座率达100%。

“对于一线城市来说,形成多中心的商圈是必然趋势。要实现‘各美其名’的目标,各商圈就需要有自己的独特亮点。万象天地瞄准潮流消费,全面梳理在地消费者画像,以需求为导向,逐步形成了以高端美妆、潮流品牌、轻奢、设计师品牌为主要亮点的首店品类引进偏好。”贾欣怡说。

对于意图开拓新市场的首店而言,尽管前期有大量的市场调研,但实际落地后,消费者是否买单仍是未知。怎么办?“快闪店”是万象天地给出的解题思路。“进入新市场的品牌往往承受着店铺租赁与未知市场的双重压力。‘快闪店’能为其试水新市场提供一个短期经营场所。”贾欣怡介绍,“我们提出了场景化空间运营的概念,将传统购物商场的‘盒子’打开,打造出‘一街一巷五广场’的空间格局,成为新品牌试运营的孵化地。在销售日趋稳定后,新品牌能获得在地化长期运营能力,为后期扩大经营奠定基础。”

Melt Season“帷幕”主题限时店便采用了典型的“快闪店”模式。“‘快闪店’让我们更好地感知深圳当地市场的消费潜力。店铺开业以来,月均销售额超百万元,这让我们更有信心长期扎根深圳。目前,公司正在为长期店铺寻找场地,希望能在明年落地运营。”倪丽诗说。

“当前,年轻人的共鸣多来自社交,场景的打造便是社交的延伸。同时,本土文化是商业运营中不可忽视的重点。对深圳而言,强烈的科技创新特质铸就了这座城市浓郁的现代气息。”钟革惠表示,基于此,深业上城以“场景助品牌、文化助消费”为核心,一方面持续推动索尼旗舰店、新能源汽车品牌等科技品牌首店的引入;另一方面持续“造节”“造景”,以多元化节日氛围提升商圈的社交属性,吸引更多消费者走出家门,参与到线下互动体验中。自2021年以来,深业上城举办了Chill上城逛公园、天空画布艺术节等200多场活动,不仅为商场带来更多消费者,也强化了对首店品牌的吸引力

来源:经济日报

“职教高考” 怎么考怎么改

6月3日,浙江诸暨,诸暨职教中心,晚自习结束后,一名高三学生仍留在教室看书。记者 曲俊燕/摄

6月3日,浙江诸暨,诸暨职教中心,高三学生在上晚自习,6月7日他们参加“高考”,即浙江省2023年单独招生考试。通过“高考”,他们有机会进入省内的专科和本科院校学习。记者 曲俊燕/摄

截至2021年,姜蓓佳博士收集到的各省“职教高考”的名称、内容、分值、时间。摘自姜蓓佳博士论文《职教高考制度构建研究》

又是一年开学季。经过“高考”的洗礼,很大一部分学生将步入占据我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就读。

而这个“高考”,其中包括“职教高考”。在2022年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时任教育部职成司司长陈子季表示:“职教高考”将成为高职招生主渠道。

然而,对“职教高考”,各地叫法不一:分类考试、单独招生、对口单招、五年一贯制、技能高考等。在考试对象上,有面对普通高中学生的,也有面对中职学生、技工学校学生和职教中心学生的;在考试内容、考试时间、考试组织等形式上,各地甚至各校都不一样。

由此,社会和业内都在呼吁“职教高考”制度的改革。由于“职教高考”制度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记者最近调研来看,“职教高考”制度改革呼声很高,但其下一步究竟该怎么走,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还在论证和探索。

“职教高考”是什么

对很多人来说,“职教高考”是一个陌生的名词。而对另一些人来说,这是通往高等教育的“另一条赛道”。

据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2020年全国中职毕业生抽样调查显示,近1.7万份样本中,约65%的中职生升入了高等院校,其中约10%升入本科院校。

“职教高考”这一概念,是在2019年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被正式提出的,是指在高职分类考试招生制度的基础上,基于职业教育类型发展而建立的高等职业学校招收新生的制度。2021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加快建立‘职教高考’制度”。

“目前,关于‘职教高考’,各地叫法不一致。在陕西,主流的说法叫分类招生考试,有的学校叫综合评价招生,民间普遍的说法叫单招(单独招生)。”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段东旭说。

在陕西省,一般由院校自主进行职业技能测试,段东旭提到,每年下半年就已经有学校和机构,开始为明年的“职教高考”进行招生宣传了。

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博士后姜蓓佳的研究方向是“职教高考”制度。2022年博士毕业的她,学位论文题目是《职教高考制度构建研究》。姜蓓佳介绍,以她收集到的2021年“职教高考”方式来看,全国有28个省以“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组织对口招生考试。其中,13个省组织了职业技能测试的操作考试,6个省以笔试形式组织职业技能测试,6个省将职业技能测试交由招生院校自行组织,两个省以“证书等级”“大赛成绩”作为职业技能测试的赋分依据而不再额外组织测试,1个省未进行职业技能测试。在分值比例上,13个省的职业技能测试分值在总分值中的占比超过50%。

比如,湖北省电子与电工类操作考试,要求学生在150分钟内完成与专业相关的4项典型工作任务。广东省和甘肃省则没有全省统一的技能测试,而是以证书替代。

“构建‘职教高考’制度的动因包括,现行高考单一的育人框架引致人力资本结构性失衡,推动高考制度更好地履行公平科学选材的重要使命,妥善回应和满足中职毕业生的公平发展的基本权利,助力职业教育的评价改革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善。”姜蓓佳对记者解释。

用乐山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与改革研究副教授魏荷琳的话来说,推进“职教高考”改革“产业有需求、社会有诉求、教育有要求”。

“如果可以用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撬动整个职业教育,那些成绩可上可下的学生,就敢于大胆地选择职业院校了。”魏荷琳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

魏荷琳认为,推进“职教高考”改革,可以使不同性格禀赋、兴趣特长、素质潜力的学生,享有更多样的教育选择和更畅通的升学通道。她认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既要形成能够支持学业晋升的成长通道,也要打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继续教育等其他类型教育之间的沟通渠道。

“职教高考”的发展轨迹

职业教育的考试招生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为何要构建职教高考制度?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姜蓓佳对职业教育考试招生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

为此,她访谈了89人,最终获得了9万余字的采访文本。此外,她还收集了1980年到2022年2月以来,有关职业教育升学的71份国家政策,全面梳理了全国31个省区市对于高职分类考试改革的共计97份政策文件。

“从2019年开始,‘职教高考’反复在很多讲话中出现,被正式提出。这个东西很‘新’,又涉及评价制度,我觉得是现实所需,综合考虑之下就选择了这个选题。”姜蓓佳说。

用姜蓓佳的话说,她既“全面摸盘”了目前全国高职分类考试改革工作推进的现实状态,也具体掌握了改革推进过程中遇到的突出和棘手问题。

我国较早提到职业教育考试招生的政策文件,是1980年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但据姜蓓佳介绍,在这份文件中,考试招生工作“并不是重点”。

直到2005年之前,我国高职院校的考试招生都还“对高考的依附性很强,高职高专被纳入现行高考统招”。仅仅一张试卷,同时要选拔出学术型和技能型两种截然不同的人才。在录取批次上,高职高专也顺位被排在本科录取之后。

这一情况在2005年有所改善,上海的3所市属高职院校试行了自主招生。在这之后,“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的考试办法通过政策扩散被逐渐应用到多个省份”,地方政府开始探索能够满足中职生升学需要的道路。

“其实,是地方先进行了探索,做了试点,然后被国家政策吸纳、承认。分类考试理念已经酝酿很长时间,不过,目前还没有针对‘职教高考’专门出台的政策。”姜蓓佳说。

2007年,教育部办公厅出台《关于同意江苏、浙江、湖南、广东等四省在部分示范性高职院校中开展单独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批复》,鼓励各地积极探索高职院校的招生自主权落实。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目标,是国家首次在正式文件中提出实行分类考试。

2013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将“加快推进高职分类考试”设定为主要改革任务之一。

“强化分类考试、设立‘职教高考’,已经成为国家政策的基本要求和改革的规定动作。”姜蓓佳说。

“我所了解到的,最早实行操作考试的是湖北。”姜蓓佳也介绍说,“湖北‘技能高考’以实际操作的方式,考查学生的技能水平。无论是考试大纲的设立、考场的建设,还是考试过程的管理,都已经同步慢慢建立了很多制度。”

姜蓓佳表示,各地的早期尝试,还远远没有达到能够被称为全国性“高考”的水准。高职分类考试目前还是省级统筹,录取也都“不跨省”。然而目前这些探索出来的模式,在评价的科学性上,都还各有欠缺。

“职教高考”怎么考

“职教高考”作为一项考试,到底应该怎么考?

在调研中,有某省教育部门的受访者对姜蓓佳感慨,目前技能考试的内容,与专业教学标准的全覆盖和对接“做得不是特别够”,有的学校可能出现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考就不教的情况。

姜蓓佳认为,“职教高考”最好能与中职学业水平测试挂钩。但实际上,目前全国除了上海、福建以外,都还没有建立中职学业水平测试,即使教育部在多个政策里要求尽快建立。

“所谓的这些测试,大多数沦为简单的面试。某高职院校设计了好几个考核项目,我戏称为‘啥专业都搬砖’,其实啥都考不出来。”段东旭说,曾经,各高职院校恳求省考试院出台考试标准,但没有得到回应。

“另外,参加‘职教高考’的中专、技校、职教中心学生来自的专业不一,但要考一所高职的同一个专业,到底该考察什么技能?比如中专学了烹饪,到了高职可能选择了汽车专业,这两个咋考核?目前的文化课考试,也是最简单的考试了,作文要求不低于300字,好像比初中的要求都低。”段东旭再次感慨。

目前,“职教高考”的考试方式是文化素质加职业技能。文化素质的部分“很好讲”,语数外考试用常规的笔试就可以进行。

但职业技能考试“很难做”,各个地方目前的探索进度也“非常不一致”。有的省份已经有了操作考试,有一些省份则是用笔试的方式进行技能考试。据姜蓓佳了解,甚至有些省份压根没有技能操作考试,仍然在用语数外成绩对职校生升学进行考核。还有的地方,则是把操作考试交给各个院校自己去进行,无法保证其公平公正性。

另外,中职生往往只能考取省内的本科或者高职,能选择的本科学校也比较一般,不像参加现行高考,考生有去省外还有去顶尖大学的机会。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肖冰也认为,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考试,仍然是“分类考试”,是在普通高考制度框架下,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为主渠道的修正补充。

她提到,想要建立真正意义的、与普通高考并行同效的“职教高考”制度,还需要解决谁来组织考试、考试内容怎么设计、录取批次与方式这3个核心问题。

“现行的分类考试招生,对学生选择的限制非常大,无法跨学校,甚至也无法跨专业。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现在呼吁,把职教高考完善起来,为职校生搭建一条升学通道的原因。”魏荷琳也这样对记者说。

“当初设计‘职教高考’的初衷有一条,就是‘改变一考定终身’‘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段东旭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提到,目前各省都存在一个现象,即“参加了3月分类考试(也叫单独招生——记者注)的同学一旦被录取,就不能再参加普通高考”,也就是说,不管是3月的分类考试,还是6月的高考,只能考一个,“依然是一考定终身”。

他还注意到,各高职院校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招生宣传,也催生了和考试相关联的一些产业,比如单招培训,即公司代为宣传和拉拢生源,中学教师将参加“职教高考”的学生进行所谓“贩卖”等现象。在段东旭看来,这种培训根本没有必要,因为现在单招录取率“几乎是100%”。

“如果招生还是按文化课成绩来招生的话,总有一部分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要比其他人差,后面这部分学生哪去了?都还在职业院校。”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王寿斌希望整个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是能够让学生优先思考这条路适不适合自己,不是因为文化成绩不好而只能去职业院校。

“职教高考”怎么改

“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高职院校也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却没有同步建立起与自身类型相匹配的考试招生途径。”姜蓓佳对记者感慨,当时,高职院校主要以普高毕业生为生源,从现行高考中录取学生且录取批次位于最末端,这使得高职教育作为“承接扩招学生就读高等教育的主力军”,到头来,却被冠以“次等教育”的污名。

“与此同时,现行高考的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依然以学科知识考查和统一笔试为主,并没有照顾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特质,导致现行高考和高职教育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彼此‘相看两厌’却又‘无可奈何’。”姜蓓佳说。

“现在,职业教育提倡要就业与升学并重,现实中,很多学校就变成以升学教育为主了,职业院校的职业性特色就没有了。”王寿斌告诉记者,据他了解,现在许多学校全校都抓升学,就业相对就受到影响了,为了考得好,很多学校把优秀的老师都安排到了“升学班”。

王寿斌给“职教高考”的现状总结了“三个不平衡”。首先是报考人数跟招生计划之间的不平衡,有些专业的报名人数几乎翻倍,而招生计划的增幅并未同步增长或调整;其次是专科跟本科之间的录取要求不平衡,高职专科录取基本都是省控线200分,而本科录取线则相当高;最后是不同专业之间的不平衡,计算机专业的高职计划奇高,而纺织服装、体育、药品等专业则非常少。

对于“职教高考”改革,王寿斌直言,“目前还没有操作性较强的方案,因为牵一发而动全身。”

“改革要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姜蓓佳说,“‘职教高考’制度的构建需要通过一系列规则的设计来对相关参与主体的行为和关系进行协调。最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职教高考’作为一项制度究竟应该怎么建立,怎样才能从理想现实的平衡中提出‘职教高考’的基本构想与实施路径。同时,增强‘职教高考’与现行高考之间的良性互动。”

“希望未来在职普融通的最新政策要求下,通过职教高考与现行高考之间的协同,进一步发挥考试招生制度指挥棒作用,共同推进学历、能力和贡献等值同效,让具有不同禀赋和需要的学生,能够在通往不同层次教育的过程中多次选择、多样成才。”姜蓓佳说。(记者 张渺)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