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乞巧、晒书、吃巧果……山东各地七夕风俗,你知道多少?
文|齐致远
今天是农历七月初七“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双七节”“女儿节”等,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
关于七夕节的由来,民间有不同的说法,普遍认为它是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这样写道:“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纴。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初七夜,渡河一会。”这个传说在我国流传了几千年,由此衍生的民间习俗也流传至今。
最早以文学形式描写牛郎织女故事的是《诗·小雅·大东》:“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后来经过演变,到了汉代,牛郎织女的传说就有了比较完整的故事。
过七夕,全国各地都有乞巧、晒书等风俗,但不同地区又有不同的地方特色。在山东各地,也有许多各具特色的有趣习俗。
乞巧·卜巧·斗巧七夕乞巧的习俗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辑抄的《西京杂记》中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是古代文献中所见到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后来的唐宋诗词中,乞巧也屡屡被提及,唐朝王建有诗云“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必设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
为什么要在七夕这一天乞巧?《考工记》的注释说:“以织女星之祥,因祭机之杼,以求工巧。”据民间传说,织女的手艺极巧,能织出云彩一般美丽的天衣,姑娘们为了使自己也能拥有织女一般的巧手,便在七夕这天晚上向织女乞求智慧和巧艺,遂发展出了“乞巧”的习俗。
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说:“七月七日为牵牛(牛郎)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铜、石为针,陈几筵、酒、脯、瓜果、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七夕前一日,女孩子取雨水、井水各半,盛在碗中,露天放一夜,再在太阳下暴晒半天。中午,每人将绣花针或用新扫帚梢代之放在水面上,使其浮而不沉,然后观看针在水中的影子,或散如花,或动如云,或成雾形,巧妙者被认为是“乞得巧”。
女孩子们还要比赛穿针引线、烙巧果子、做巧芽汤,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做装饰品等等,谁的手艺好,谁就“得巧”。
七夕前,预先备好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意儿,活动开始后,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如一口气能穿七枚针孔者即为“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孔的叫“输巧”。
在山东的胶东地区有“七夕拜七姐神”的习俗,姑娘们白天到田地里去“偷”一些青秫秸,一路上不回头、不说话,回家后扎一神龛,或在土台上搭一小棚,内供织女图。
入夜后,姑娘们手持秫秸围井台转一圈,请七姐姐位归神龛,然后坐在织女像前,对拍巴掌向织女乞巧,边拍边唱:“一巴掌一月一,姐姐教我纳鞋底。二巴掌二月二,姐姐教我绣花裙……”
关于这个习俗还有一段歌谣:“天皇皇、地皇皇,俺请七姐姐下天堂。不图你针,不图你线,光学你七十二样好手段。”
旧时长岛县有拉巧的习俗,其实就是斗巧。节前,姑娘们聚在一起,精心装饰巧棚,巧棚中有用面粉制作的狮子、斗鸡、凤凰、鲤鱼跳龙门、转灯、饽饽、金钟等。七夕节晚饭后,姑娘们聚在一起,唱喜歌拉巧。有的还要到外村去表演,一般延续4天左右。
在济南、惠民、高青等地,一般是陈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结网于瓜果之上,就意味着“乞得巧”。
鄄城、曹县、平原等地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也十分有趣。7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木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3个水饺里,乞巧活动开始后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铜钱的有福,吃到木针的手巧,吃到红枣的早婚。
晒书·晒衣七夕还有一个特殊的习俗——晒书。
清代诗人孙枝蔚《七夕忆内》曰:“遥怜弄针妇,空嫁晒书人。”晒书之俗在远古时代就有,记载周穆王驾八骏巡游天下之事的《穆天子传》中就有“天子东游,次于雀梁,曝蠹书于羽陵”的记载。
据说,七夕晒书是从晒衣演变而来。“七月七,晒棉衣”的风俗源于汉代。汉武帝有个宫苑名曰建章宫,宫北为太液池,池的西边有晒衣阁,每年七夕,宫女在此晒衣服。
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七月初七,曝经书及衣裳,不蠹。”这说明在东汉时期就有了七月七晒书的习俗。
这是因为刚刚经历了阴雨连绵的夏季,正要迎来天高云淡、气候干燥的初秋时节,阳光充足却不甚毒烈,此日晒书,既能起到干燥去霉的作用,又可驱除藏匿于书卷中的书蠹。
关于七夕晒书还有个历史传说。据说司马懿当年颇受曹操猜忌,为求自保,他便装疯病躲在家里。曹操派了一个亲信令史暗中探查真相。七夕这天,司马懿在院子里晒书,午后突然来了暴雨,司马懿一着急,忘了自己是在装病,起身跑出去收书,恰巧被一个婢女看到了。曹操得知后大怒,下令司马懿立即前来任职,否则即刻收押,司马懿只好乖乖赴任。
刘义庆《世说新语》卷二十五则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七月初七人人晒书,只有郝隆跑到太阳底下去躺着,人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我晒书。”一方面是蔑视晒书的习俗,另一方面也是夸耀自己腹中的才学,晒肚皮也就是在晒书。
晒衣的风俗在魏晋时为豪门富室制造了夸耀财富的机会,名列“竹林七贤”的阮咸就瞧不起这种作风。七夕,当他的邻居晒衣时,只见架上全是绫罗绸缎,光彩夺目,而阮咸不慌不忙地用竹竿挑起一件破旧的衣服,有人问他在干什么,他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由这些历史故事看来,就知道当时七夕晒书、晒衣的风俗有多盛了。
山东的曲阜、宁阳等地习惯于七夕之日晒衣物,而且七夕也是拆洗棉衣、棉被的最后期限。这样的风俗大约和时令有关,因为七夕之后天气开始渐渐转凉,这是提醒妇女们要开始为御寒做准备了。
旧时日照的妇女在七夕这天都要洗头,据说这天洗头后,头发黑亮柔软、没有汗臭味,还可保持一年四季头脑清醒、遇事不迷糊。不知这是否与传说中织女在河边沐浴时与牛郎相识的情节有关。
磕巧果·吃云面七夕节的饮食风俗,各地不尽相同,一般都称其为“吃巧食”,多以饺子、面条、油果子、馄饨等为此节日食物,其中以巧果最为出名。
巧果又名“乞巧果子”,《东京梦华录》中称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
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擀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再改刀切为梭形面坯,入油炸至金黄即成。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
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可有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形状,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称为“花瓜”。
青岛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习俗是磕巧果。妇女们用面粉加入糖或蜂蜜,用模子制作(磕)出带有牡丹、莲、梅、兰、菊等花样图案的巧果,还有象征吉祥意义的鱼、兽等各种动物图案的“面磕子”,“磕”出的巧果用锅烙出来,将多个(一般为七个)穿成串,戴在小孩子的脖颈上或手脖子上,既美观,也可食用,更重要的是用来辟邪。大的巧果则放在锅里蒸,用来供奉牛郎织女,以此祈福。
栖霞、招远及莱阳三县市交界处则盛行在七夕前做“火烧”(在锅里烤的面果子)食用。
胶东人七夕吃巧果子,临沂人七夕则吃云面。
云面看起来和一般的面条没什么不同,其中却大有门道。旧时临沂人习惯用积攒的露水做面条,还有的地方做云面不用面条而是用面萁,取面萁之形而寓巧云之意。
旧时昌邑有许多民间糕点铺,喜欢制作一些织女形象的酥糖,俗称“巧人”“巧酥”,出售时称为“送巧人”。
还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汤的习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将谷物浸泡于水中使其发芽,赶在“七夕”这天剪芽做汤,给儿童食用。
看巧云·做巧灯山东一些地区七夕节要“看巧云”。
传说七夕这天牛郎织女相见,天上的云彩会格外漂亮。巧云“巧”在造型上,女子们或登楼眺望,或出户仰望,云彩千姿百态、瞬息万变,尤其是雨过天晴、晚霞满天的时候,空气清新,天空中的巧云如飞禽走兽,美不胜收。
曲阜等地七夕节还要做巧灯。
巧灯有各种各样的造型,有菊花、荷花、月季、牡丹、芍药、玉簪、兰花、海棠、梅花等花卉灯,也有八仙过海、群仙祝寿、童子拜观音、福禄寿等人物吉祥灯。
旧时孔府常常把巧灯作为节日礼品送给各府本家和亲友。七夕之夜,从孔府大门到后堂楼各院门口,花园各路、各景点都摆设巧灯,巧灯形态各异,灯光星星点点,一路望去,好似人间天河。
山东风俗
七人一桌成席,男女不同桌的渊源出处和八仙桌的由来及使用
在山东一些地方坐“大席”,都是按一桌坐7个人的标准安排客人,并且男女分桌而坐。
这种风俗源自于八仙和“八仙桌”的传说。相传八仙应约赴天宫参加蟠桃大会,途经一山,众仙饥饿难耐 。于是各显神通,打造出一个四方形的石桌和七个圆形的石凳。 由于民间敬慕仙人,祈求吉祥如意,遂将八仙做成的方桌称为“八仙桌”了。
唐宋以后,中国逐渐有了高桌凳。明代的木制家具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样式简洁优美,做工巧妙精细。其中的长条几案、方桌和太师椅等成了家庭的主要家具。由于其中的方桌子与传说中八仙所打造的石桌异曲而同工,自然而然的就美名其“八仙桌”了。
再说 八仙之中唯一女性何仙姑,按山东习俗自然是由她负责下厨做饭。仙人的饭很好做,指指点点间就做好了一桌子丰盛的饭菜。神仙当然离不开酒,铁拐李的酒壶里有倒不尽,喝不完的酒,众仙各自入座 ,对酒当歌。
由于何仙姑早在十三岁时曾在一山中偶遇一道士,神秘的道士送桃子一个,仙姑吃了道士的桃子,从此有了不饥不渴之身。所以,每当与其他七仙在一起,都是她下厨做饭,自己却从来不曾与其他七仙同桌共餐。也因此,众仙才打造了七个圆凳。
山东是礼仪之邦,根据这个故事的流传,民间逐渐形成了两个风俗:一是,因为神仙就是七个人一桌同饮,所以在正式场合坐大席七个人一桌便成了规矩,坐满七人就开席,也叫七人成席。 其坐次安排是:正位一人为主位,左上一为2位,右上一为3位,左下二为4位,右下二为5位,另一边(面桌)右手为6位,左手为7位,上菜口在6、7位中间。正位是根据摆放的位置确定。
二是,因为八仙中唯一的女性没有与七个男性仙人同桌共饮。所以,又有了男女不同桌的风俗流传后世。
古代家庭住宅建筑,大多是坐北朝南,叫堂屋,是正堂之屋。通常有3间,5间组成,两侧还有配房。堂屋正中的一间叫“中堂”,两端的叫偏房。
八仙桌是安放在中堂之中的位置上 ,是障显家庭地位的重要家具之一。与条几、太师椅配套使用。比条几低少许,吞进条几下约三分之一处,两侧摆放太师椅。
严格意义上讲,安放在正堂屋里的八仙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八仙桌,八仙桌摆放到异处都只能是名义上的八仙桌,其实就是一个方桌。
在我国传统的房屋建筑中,厅堂的位置很重要。它是一户人家的脸面,又是主人身份与尊严的象征。
大家庭人家 待客有客厅,用餐有膳堂。 中堂就成了专供家族祭祀祖先、举办礼仪活动和议事的重要场所。家族最讲究的是老少、尊卑、上下、长幼等伦理关系,这种关系严格地传达着中国儒家思想的“长幼有序”的伦理观。
依照传统习俗,中堂里的八仙桌是不能离开条几案的。因为条几案上供奉着神祖之位,所以,八仙桌的正面和前面都是不可以坐人的。如果北面坐人,势必得是面南背北,这样就会背向神祖之位,是一种很不尊重的行为。如果南面坐人,则挡住了通往大门的路,这叫神道。太师椅分两侧摆放,椅子面向前而不是对着桌子,即便在此用餐,椅子也不可转向。由此可见,中堂内的八仙桌的确不是用来吃饭的。座序以左为上、右为下(东上西下)为序。除八仙桌两侧坐椅外,在中堂的两侧还有坐椅和方几排列,也是东上西下为序,族中长辈皆依“序”入座,这叫坐有坐“相”,这个相,既是形式,又是儒家文化的深刻内涵。
普通人家没有单独的待客厅、膳食堂 ,八仙桌用途就多了。
可以一家人坐序或共餐,偶尔可以招待二、三位客人。
如一家三代同桌,爷爷坐东边,父亲坐西边,孙子坐南边,南边是端茶倒水侍候局的位置。 如一家两代同桌,父亲坐东边,儿子坐西边,未成年的儿孙和妇女是不能上这个八仙桌子的。其他人只能在偏房或厨房中用餐。
如来一个客人,其辈分高过家里的长辈,则客人坐东 位,主人坐西位相陪。如果来客辈分低于家里长辈,东位仍然是家里长辈。个别特别重要的亲戚和朋友,则不拘此格,比如:亲家翁、子女的老师、名高望重的人,还有就是有官员地位和功名在身的人。个别地方新姑爷初次登门也安排坐这个上位,以示对新姑爷的重视。
八仙桌离开堂屋单独摆放招待客人时,他就是一个普通的方桌子了。其坐次顺序要视所放的位置而定。
还有一些地方的普通人家,只有条几和八仙桌,八仙桌的前面配置一个更低矮的家具,叫“案板”,方言叫“案门”,配以矮凳子。不用时推到八仙桌下面,不占堂屋的空间,吃饭时拉出来,专供家里的妇女和儿童吃饭使用。这样的布置,有个十口八口之家,就能老少几代欢聚一堂,其乐融融。这也是劳动人民为了使用方便,经济实惠从生活中创造出来的。
随着国家城市化的建设,很多人都住进了高楼大厦,再也没有了庙堂建筑、院落建筑。开发商出于利益的考虑,对居室的单元分割都是随形就式,不分东西南北,不分阴阳向背。再加上改革开放,大量吸收、学习外国所谓自由、民主文化。新思想代替了老传统,逐渐把中国传统的老幼有序,男女有别的人伦道德标准丧失殆尽。堂屋成为历史,没有了堂屋,和堂屋配套的八仙桌也相继被淘汰了。同时,与之有关的一些传说和习俗漫漫的也就淡忘了。
有好事者也只能当故事讲讲,云里雾里随便说一通,其目的就是让当代人知道中国曾经有过这样的民俗文化、这样的人伦道德文化、这样的居家建筑文化和这样的家具文化。这样的各种文化,虽然都不能继承发扬了,但是这些的确都是中国千百年流传下来的精粹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理应载入史册,让人们牢记历史,不忘初心。
本文作者:王金刚
(图片来自于网络)
壬寅年仲秋于三好堂灯下
试述鲁迅笔下的浙东民俗论文(七贤文库 外包兼职)
试述鲁迅笔下的浙东民俗论文(七贤文库 外包兼职)
鲁迅小说中的浙东民俗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岁时节庆,婚丧嫁娶,服饰饮食,酒店风俗,乡里社会的习俗惯例以及迷信的民俗形态。而其小说的民俗事象则有展现家乡风貌,回忆过往生活和揭露国民劣根性以及抨击封建礼教对人身心残害的双重意义。
鲁迅为浙江绍兴人,在从小的耳濡目染中,必然使浙东风俗在鲁迅心中刻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其作品中也反映出很多有关浙东的民俗。在此,我们仅就鲁迅小说中的浙东民俗进行论述。
一、鲁迅小说中浙东民俗的具体表现
(一)岁时节庆
1.祭祀习俗
在《祝福》中,小说开篇就写到了“祝福”这个鲁镇新年的敬神祭祖仪式。其中描绘了乡民们需要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准备丰盛的菜肴作为“福礼”于凌晨祭祀,这体现了祭祀的重要性。而于凌晨的跪拜是只允许男人参与的,女人只负责前期的准备与劳作,这也侧面反映出封建社会中妇女地位的低下。
2.社戏民俗
“社”代表土地神,而“社戏”这项民俗则也是在过年的时候进行的一项活动,它表达的是人们对土地的敬重。《社戏》中就有我对孩提时代看社戏情形的追忆,其中写到鬼卒、小旦、花旦、老生等戏中角色,充满了乡土风情。另外《长明灯》中吉光屯的社庙和《药》中的土谷祠也都是社庙,都与土地神有关。
(二)婚丧嫁娶
1.婚姻习俗
《祝福》中就反映了多个有关婚姻的习俗。比如,早婚习俗,买婚卖婚习俗以及抢婚习俗。文中指出祥林嫂有一个小叔子,十多岁;她春天没了丈夫,他比她小十岁,而祥林嫂的婆婆也才三十多岁。 祥林嫂的小叔子十多岁,说明她丈夫与其一般大,而她的丈夫比她小十岁,那么祥林嫂大概二十多岁,祥林嫂的婆婆也才三十多岁,这就说明夫妻双方中女方比男方大很多,男子在十几岁便可成婚,此谓早婚。而《祝福》中写到祥林嫂的婆婆将其卖到山里,赚了八十千,即反映了买婚卖婚的习俗。而当时由于祥林嫂不依买卖,她的第二任丈夫将其抢回去,则反映出了抢婚的习俗。
另外,在《社戏》中有对出嫁姑娘回家省亲风俗的描写,文中写到鲁镇的风俗习惯,凡有出嫁的女儿,如果自己没有当家,夏天便可回娘家消夏。而《离婚》中则有对夫妻失和拆灶风俗以及对离婚纠纷进行调解的相关描写,揭示了妇女在反抗夫权、父权、族权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无助与无奈,反映了在封建礼教下,妇女长期受到的压迫与不公。
我们山东乡下老家的大年风俗
山东乡下的老家,阳历年就是简单吃顿饺子,过的并不隆重,在人们的心目中,农历的春节才是真正的年。年三十这天,老家人早晨起来需要捞晨饭,捞晨饭就是趁着早上小米在锅里没有熬开花成粥的时候,从大锅里面捞出2满碗小米,小米一定要在碗里堆成圆尖状,并在顶端栽上一颗新鲜菠菜,再在小米中嵌入几颗红枣作为点缀,然后一碗放到灶王爷那里供着,另一碗就摆在家堂前的供桌上。
吃了早饭的上午大家就忙着收拾各种过年和摆供的物品,比如说处理猪头、鸡鸭鱼肉等简单处理,在半生半熟之间,做一凡装饰,尽量上了供桌显得好看一些。
中午饭一般都是蒸一些大包子吃,小时候东西缺,都指望过年这天能吃顿肉包子,条件好的人家,什么猪肉馅、牛肉馅的都会包一些,吃不完的那些包子与提前蒸好的各色花样的馒头、花卡等就放在阴冷处存着,现在有冰箱的一般也都会存放在冰箱冰柜里面,留在正月里面慢慢吃,有些还会拿出去送人。
下午,人们继续忙乎摆供品,等供品摆放完成时,就把对联从外往里按照顺序贴到每个门上,每个门都要贴一副喜庆的红对联,同时把各种过年装饰品都挂上,我小时候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熬浆糊贴对联。然后女人们带着女孩子在家包饺子,男人们则带着男孩子去给祖先上坟。说起这个上坟,其实就是去邀请祖先们回家过年。上坟回来后,家里的堂屋墙上,已经挂起了家堂,上面画着一些各型各色的古装人,还有几个古装戏模样的小孩子在那里放鞭炮,这个家堂上还用墨线画了好多的格子,里边按照上下先后填写着祖宗和失去亲人的名讳,家族里面如果当年有人去世了,这里面一定要填写上,据说不填会让祖宗不高兴,因为他们回来过年会看到没给自己留位置,同时家族的亲人们看到没有填写时候一般都会主动提醒写上。
家堂的供桌上摆着香炉和蜡烛,还有糖果、饼干、水果、鸡鸭鱼肉、花色馒头等好多供品。还有人家供一些豆腐,谐音“都福”之意,有孩子的有时候还会摆几颗大葱,预示孩子会聪明,大门口内放一根棍子,说是拦门棍,这根棍子有两种说法,一个是说法是防止其他的野鬼进家,还有一种说法是拦住祖宗的骡马不要跑出去。
到了晚饭的时候,煮水饺放鞭炮,做一桌子很丰盛的饭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看着春晚,谈论一年来的收获,大家兴高采烈的守岁,就很容易到了新年的钟声响起来。守岁期间,家里的各处的香火和蜡烛尽量不要中断,男孩子要主动担当这个,我理解的为什么总说生男孩子是延续香火,就是与上坟和这方面祭祀有很大关系吧。等到了晚上12点前,大锅烧开水开始煮饺子,等饺子下锅的时候就让家里的男孩子就出去燃放鞭炮和烟花,煮熟了饺子大人们就带着饺子筷子还有香火纸钱出去接财神和祭拜天地,一般都去家附近的路口,对着当年接财神的方向(每年财神来的方向不一样)点香烧纸钱,烧完后再引导到家门口,再进来家门在庭院里面、再到家堂的供桌前都需要烧纸钱上香。等忙完了这一套下来才能吃年夜饺子,这个年夜饺子也有讲究,一般都会在里面包几个硬币或者包几个花生米,诱惑着小孩子年夜晚上多吃饺子,吃到了硬币或者花生米就预示这一年好运连连,所以,小时候我们兄弟姊妹之间为了多吃到“好运钱”,甚至偷偷用筷子去戳几下盘子里面那些看起来有“好运钱”的饺子。
吃完年夜饺子守岁成功后年轻点的晚辈们便约着家族亲人们开始给每家的老人去拜年,进门后先到挂家堂的供桌前对着家堂跪拜,先给逝去先人祖宗们跪拜磕头后,再给每个老人跪拜磕头,磕头前嘴里先喊对方的尊称,比如说给爷爷辈磕头就喊道“给爷爷奶奶磕头了、给大爷大娘磕头了.......”!不过现在的人没那么吃苦受累了,守岁的风气貌似也在减弱,一般都在年三十的晚上10点多就开始煮饺子,等吃完饺子便出门给村里每家磕头拜年,拜完年一般都还不到晚上12点。
对小时候的我来说,春节就是一个藏在记忆里可以吃好饭、穿新衣、约着伙伴玩尽兴的节日,当然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我们也有许多可玩的热闹,比如说打山仗、用链条和铁丝做火手枪、用纸叠宝互相在地上打翻过来算赢看谁赢得多、还有打扑克下军旗之类的娱乐。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地过年的风俗也开始有了变化。
这就是我们山东老家的过年风俗,和友友们那里有什么不同吗?
和山东人喝酒,这3句话要少说,弄不好会让你醉得“糊里糊涂”
自古以来,喝酒一直是天性的释放。
古时的文人骚客用它来释放压抑的才华,创作经典,意气风发的武将用它来释放豪爽的风范,到了现在,酒又成了大家接人待物、表达热情的工具。
归根结底,酒文化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大家密不可分。
以至于酒圈中总是流传着“哪个省份的喝酒规矩最丰富”、“哪个省份的人最能喝”等讨论话题,无论是哪个,都不得不提到山东。
山东虽然没什么出名的酒,但当地人“能喝”、“热情”的属性是出了名的!
所以喝酒就成了当地人表达热情的一种方式,来到当地,不管你酒量有多好,不醉一场都会让当地人觉得没有招待到位。
尽管如此,只要话说到位,还是可以避免醉酒的,特别是在山东的酒桌上,有3句话千万要少说,弄不好会让你醉得“糊里糊涂”!接着往下看。
第一句话:我不会喝酒,只能喝一点点
能喝就是能喝,不能喝就是不能喝,千万别说得这么模棱两可,这样的话让山东人听了只会造成两种情况。
第一种:不会喝,但能喝一点点,只会让别人误会你是因为刚来到陌生的地方,有点害羞、谦虚,不好意思夸大酒量,那么当地人就会热情地灌你酒了,最后喝醉了都不知道是怎么醉的。
第二种:在心眼小的人眼里,会觉得你这个人很装,既然喝酒,怎么就只能喝一点点,所以到了酒桌上,肯定不会让你只喝一点点的。
如果真的不会喝酒,就明确表示,然后在酒桌上滴酒不沾,其它人也不会说什么,但如果你不会喝,还小喝几口,大家看到你能喝酒,再想要全身而退,就很难了。
第二句话:这酒喝着不错
热情好客的山东人在接客待友方面,肯定会拿最好的酒来招待你,既是对你的重视,也是当地人面子的体现,大家想到的肯定都是五粮液、茅台这种名酒。
但对于实在爽朗的山东人来说,不必在乎这些虚无的外表,只要酒好即可。
就拿君中元私藏酒来说,在酱酒中不算出名,但酿酒用的原料、工艺和茅台高度相似,酒厂与茅台酒厂只有一河之隔,占尽酿造环境的优势。
而且酿造人曾传政,还是茅台原副厂长李兴发的徒弟。
酒质上乘,价格亲民,这样的酱香酒深受山东人的喜爱,喝起来没有杂味,也不会感觉辛辣刺激,酒液十分顺滑醇和,酱香味纯正,还掺杂着粮香、花果香、窖陈香等复合香味,口感层次丰富,喝完回味悠长!
难免会有人忍不住对酒质表达明确的喜欢,那热情好客的山东人听了,肯定不能让人觉得他们小气,会可劲地劝你酒喝,直到你喝醉不能喝的时候。
这就是为什么在酒桌上,一定要管住嘴。
就算是真的觉得好喝,可以到酒局结束后,或者是临走的时候告诉当地人,说不定还能送你几瓶带走呢!
第三句话:悠着点,别把他灌醉了
经常参加酒局的人会知道,帮别人说话的下场就是“你替他喝”!
尤其是在山东人的酒桌上,本来你就很难逃过喝酒的命运,这么一冒头,会让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你身上,最后喝不醉都很难。
所以在酒桌上,自己都自身难保了,能不多管闲事就不多管闲事。
就算是想管,也要想好对策,保证自己不被牵连的状况下,不能盲目替别人出头,话说不到位,会让别人觉得你在指责他欺负人。
与山东人喝酒不能说的话你记住了吗?不管你之前有没有犯过,但以后一定要谨慎说话,大家觉得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