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我和我的家乡|高密泥老虎:虎年更畅销,泥疙瘩变“金疙瘩”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静
你见过六米高的“老虎”吗?
走进中国泥塑之乡高密市姜庄镇聂家庄,就会看到一座六米高的泥塑老虎,威风凛凛又憨态可掬。
“小孩小孩你别哭,你爹去了登州府,花啦棒,泥老虎,咕嘎咕嘎二毛五。”关于聂家庄泥老虎的民谣,已经流传多年。聂家庄泥老虎咧着嘴,嘴角留有两个小孔,圆溜溜的眼睛,精气神儿十足,肚子里有个哨子,将头部和尾部一推一拉,能发出“呜、呜”的叫声,所以也称“泥叫虎”。会叫的泥老虎,是聂家庄最与众不同的泥塑,是高密最有特色的民间艺术品,也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东高密是著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三贤四宝·莫言家乡”是其文化名牌。虎年将至,作为“高密四宝”之一的聂家庄“泥老虎”产品旺销。小小泥疙瘩变成“金疙瘩”,带动老百姓创业致富,成为高密聂家庄发展的实力和底气,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如虎添翼”。
畅销的泥老虎
泥疙瘩变成金疙瘩
虎年迎面而至,从天南海北来到聂家庄买泥老虎的人络绎不绝。
聂鹏一边包装不同尺寸不同花样的泥老虎,一边张罗着给顾客介绍聂家庄泥老虎的手艺。“以前来购买者大多来自山东半岛,近几年随着泥老虎的名气越来越大,全国各地甚至国外买的人越来越多。今年因为是虎年,相比去年同期,销量差不多提高了40%左右。”聂鹏脸上喜气洋洋。
聂鹏今年32岁,跟泥老虎正好打了12年交道,他将这一年称为自己从事泥老虎事业的“本命年”。聂鹏是聂家庄泥塑第22代传承人,也是目前最年轻的传承人。
在聂鹏的儿时印象中,聂家庄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泥塑,泥老虎自然而然成为陪伴他童年最久的玩具。聂鹏说:“泥老虎的形象中包含了保佑平安的寓意,所以每到春节,家里长辈都会给小孩买一对泥老虎,既当摆设,又是玩具,年味儿就足了。”
聂鹏的爷爷和父亲都会做泥老虎,主要是为了贴补家用。聂鹏的父亲聂臣希今年57岁,从7岁开始学做泥老虎。在他眼里,“泥玩意儿”早已玩不出新花样。所以在2010年虎年,聂鹏一个猛劲地扎进泥老虎的行当时,无论父亲,还是村里人,都觉得“这个年轻人吃手艺饭没前途”。但是,聂鹏还是摆出了决心,“有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感觉”。
父亲拗不过他,便亲手教他。“他坚持要学,我就严厉地教,没想到他是来真的。”聂臣希说。聂鹏没有学过美术,做泥塑几乎是从零基础开始,他也实实在在尝到了里头的不容易。聂鹏说:“一天至少坐八个小时,每一天反反复复都是跟泥巴打交道。冬天泥坯干得慢,一个20厘米高的泥坯一周都干不透。凉凉的泥巴捏在手里,都会冻手。”而现在,聂鹏拿着画笔在泥塑上挥洒自如。
最初,聂鹏年销量仅一两千只,近年来泥老虎销量能达到3万只。父亲聂臣希成为省级非遗传承人,而聂鹏也成为了市级非遗传承人。他们感慨:“手艺人的春天来了”。
会“叫”的泥老虎
手艺人代代传承
聂家庄泥老虎备受青睐的背后,是老手艺的代代传承。这块小小的泥疙瘩捏成泥老虎,不是个简单事儿。
聂鹏说:“做传统手艺要耐心和手巧。”所谓“三分塑,七分彩”,从取土、和泥、制坯、修坯、做哨、粘接、涂粉、上色、晾干等,经过十几道工序,一个神采奕奕的泥老虎才能成型。“一个看上去很简单的泥老虎,其实沾满了无数次手艺人的手印。”
相比于其他地方的泥塑老虎,聂家庄的泥老虎除了可以观赏和把玩,最大的特点是会“叫”。做哨子讲究很多门道。聂鹏说:“一般就是用圆形的芦苇杆,用刀在末端削出一个坡度,坡度越大声音也更加清脆。泥老虎体型大小不同,需要的哨子长度、粗细也不同,大一些的泥老虎,哨子就更长、更粗。”
聂家庄泥老虎具有“声、形、色、动”四大特点。聂鹏说:“声,就是可以通过推拉,泥老虎发出叫声;形,就是你老虎的造型非常逼真;色,就是运用桃红色、淡黄色、朱红色、深绿色、黑色泥老虎的五大原色,大红大绿非常艳丽,成为一种地域文化特色;动,就是通过使用皮革粘连,虎头虎尾可以来回拉动。”
聂鹏的工作台上有十几种尺寸的泥老虎作品,最小的泥老虎6厘米高。除此之外,还有10厘米高、20厘米高、30厘米高等十几个尺寸的泥老虎。泥老虎身上有不同的颜色和图案,如剪纸、年画、成语、定制文案等等。
2016年,聂鹏决定尝试挑战做更高的泥老虎。从春天到了夏天,聂鹏父子用了五个多月的时间做2.3米高的泥老虎。这样高的泥老虎,此前没有模板,只能靠手工一小块一小块捏制。再加上,这样的工程量不能一天完成,所以保持住水分也成为一种挑战。“做哨子也需要研究,将虎头虎尾粘连的时候用了不少人力。”当2.3米的泥老虎呈现在人们面前时,大家都感到惊叹。
有历史的泥老虎
非遗项目注入创新活力
聂家庄泥塑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得益于百脉湖淤积的自然优势,当地土质较好,黏性大,干透后不会破裂。有“聂家庄,朝南们,家家户户捏泥人”的美誉。直到今天,聂家庄村民在制作泥老虎、泥塑工艺品时,依然采用田地中的黏土。
最初,聂家庄泥塑本来是做烟花的泥巴外衣。清朝时期,聂家庄开始做泥娃娃,泥狮子,摇猴,泥塑花样多了起来,做泥塑的人也多了起来。
泥塑,逐渐成为高密聂家庄的一个代表。进入2000年,聂家庄泥老虎又发生了质的飞跃。聂鹏说:“那时候泥老虎中间的连接部分从牛皮纸改成皮革,模具也从烧制变成使用石膏模具。聂家庄泥老虎的名号叫得越来越响。”
2008年,聂家庄泥塑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我们对于非遗逐渐有了新的认识,高密聂家庄泥老虎成为非遗那是一件值得我们骄傲的事情。”聂鹏讲到。
“如果只是一直抱着这块泥巴,未来很难走得长远。作为非遗的高密聂家庄泥老虎,应该如何突破?”聂鹏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让泥老虎有自己的包装。“原先大家买泥老虎,就是用一个塑料袋,我觉得泥老虎应该从内到外都进行创新。”于是,聂鹏开始设计包装,将泥老虎这一非遗产品变出新颜。
除了包装,聂鹏对于泥老虎形象也做了一些夸张的设计,加入卡通、高密剪纸、扑灰年画等元素。“虽然创新,但是不变的是泥老虎这张最传统的脸,大家一看就是聂家庄泥老虎。”如今,泥老虎也有了祥虎的名号,带着“祥虎叫,福来到”的寓意。
为了让泥老虎走进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聂鹏也在不断产出接地气的泥老虎衍生品。并且,他还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
“我刚开始只是想跟父亲学习传统手艺,学会了技艺,就想学习怎么去销售,再后来想怎么创新,怎么让更多人知道,怎么吸引年轻人加入我们。”泥老虎不再仅仅是聂鹏的童年玩具,更是一种文化符号,还有他肩膀上的责任。
会“飞”的泥老虎
乡村振兴“如虎添翼”
现在,聂家庄只有20户左右仍然在做泥塑产品。“从前,爷爷和父亲都是做好泥塑到附近的集市上去售卖,尤其春节前后销售最火爆。但是,一个泥老虎,在虎年之前,销量和效益有限。再加上,做非遗项目有很大的挑战,年轻人干的少,手艺难以传承。”聂鹏说。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发展泥塑,聂家庄西村和周边村庄吸收120多名泥塑手艺人组建联合社,统一标准、共享销售渠道。目前,联合社每月可加工泥老虎近万只,产品销往全国各地。2021年,姜庄镇非遗工艺品销售额达5000万元。
现在,除了有上门批发和定制的顾客,聂鹏还通过文化交流博览会进行推介。“我们现在也开拓电商、短视频等的销售途径。泥老虎不仅增加了销量,还‘飞’到了国外。”
“销路逐渐拓宽,我真希望村里人能够拾起这门老手艺,共同发展。让小小的泥老虎,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发挥作用。”聂鹏说。
泥老虎成了高密聂家庄的“面子”和“里子”,有了响当当的名号。聂鹏说:“借助这一个虎年,希望传统手艺有新的转变。下一个虎年,希望把小小的泥巴,做成一个长久的项目。”
“咕嘎咕嘎。”聂鹏玩起泥老虎。“虎年来临,也祝福大家虎年吉祥,如虎添翼。”
复读受青睐人数不断攀升,“物超所值”奥秘究竟何在?
近年来,高考复读大军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这其中,不仅有高考成绩处于中下游的学生,也不乏高分考生、留学生以及高校在校生或大学毕业后已参加工作的人员,超高的性价比是复读日益受到青睐的原因所在。
尽管如此,有不少人因缺乏了解而产生疑问,复读耽误一年时间究竟值不值?复读是不是将高三内容重学一遍?如果不去复读、自己在家学习来年是否一样能考出好成绩┄┄为破解考生和家长心中的这些疑惑,北青网和精华教育考试研究院联合举办了《高考后的新选择》直播讨论。精华全日制高分组校长刘廷阁和两名2023届的高考生就此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交流,希望能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和启发。
复读大军不断壮大
去年,由于将重心放在解难题上而忽视了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导致张同学副科得分不及模拟考,高考考了620分。虽然这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分数,但对张同学来说却是不很理想,于是她选择了复读。今年张同学的高考成绩提升至680分,位次也比去年提高了五千多名。
与她情况类似的还有杨同学,她也是由于基础知识复习得较为仓促,加之高三这年成绩波动较大,所以高考成绩离自己的目标还有些差距。经过一年复读,今年杨同学的高考成绩由去年的677分提升至699分。别看分数只提升了22分,名次也只前进了734名,但却跻身全市总排名前80,考入清华、北大不再是梦了。
以往,人们可能觉得复读都是成绩差学生的选择;而这两位学生的经历,却展现出复读群体的多样性。谈及如此高分为何还要复读,杨同学表示:“我觉得大学生活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如果能上一个更好的大学,就会拥有一个更加开阔的平台,所以我不希望这个阶段留下遗憾。”
在精华全日制高分组校长刘廷阁看来,这两位学生的观点颇具代表性;他们心怀梦想,要给十二年寒窗苦读一个交代,所以想再给自己一次机会。此外,还有的学生从未来就业角度考虑,认为拼上一年能换来更好的前程,要比以后拼其他方面更划算,所以选择了复读。“我们这儿有学生只因对所学专业不喜欢,就从一所特别顶尖的大学退学,准备通过复读再考入另一所特别顶尖的大学。也有之前在英国名校留学的学生,回国后因遭遇疫情出国不便,于是便选择退学,复读之后考入了中国人民大学。还有的学生为上知名度更高的医学院,就从已经考上的医学院退学复读”,刘校长介绍说,“他们是属于大学回流中比较好的学生,当然也有学生上大学后因挂科没法读下去而选择回流再考,由此可见,目前复读生就读的原因多种多样。”
正因如此,近年来复读人数呈现出不断攀升的趋势。即使作为北京复读旗舰学校的精华全日制,每年千名左右的招生人数与一些人口大省的复读学校相比,也还是有些小巫见大巫。据媒体报道,某省一所复读学校每年的招生人数都在一万五千人左右,每当高考来临,该校长龙般的送考车辆成为这所城市的一道“风景线”。
网上有人预测河南省今年复读生人数高达46万,这一数据是用报名总人数减去应届生人数得出的。对此刘校长表示,“这个数字不能说完全可信,但也比较接近。按照这个计算,河南省复读生的占比高达百分之四十左右,扣除一些水分,我认为百分之三十左右还是有可能的。就像前面提到的那个复读大省,前两年复读生的比例还占20%左右,这两年就已升至30%左右,可见复读大军确实在不断壮大。”
面对耽误一年时间、重复学习高三内容等疑问,究竟要不要选择复读?
前不久,杨同学在网上看到一种说法,建议将“复读”这个词改为“高四”,否则让人感觉是在重复高三的生活,潜意识中会对它有所排斥。对此,她很认可。杨同学认为,复读这一年与高三不可同日而语。首先,自己对高中知识体系的认识更加完善,随着学习能力的提升还可以把不同知识点串起来,融会贯通地进行思考。其次,在心态方面,这一年也不像高三时对高考充满未知感,心里感觉更踏实了。
刘校长很认同杨同学的这种观点,在他看来,复读不是高三的重复,而是一种“重塑”。曾经,有不少人对精华全日制提出的“完善人格提升成绩”的口号感到不解,认为提分就是提分,与完善人格有啥关系?对此刘校长指出,“精华全日制从不认为学生来了刷刷题能力水平就能提高,根据学校多年总结出来的规律,在帮助学生们完善人格的过程中,他们前行的劲头会更足,力量会更大,也更容易提升成绩,所以学校非常重视德育教育。”
此外,还有人抱怨复读耽误了一年时间,对此杨同学很不认同。在她看来,一两岁的年龄差距不是问题,只要在这个年龄阶段进入大学都是合适的。反之,通过一年复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包括掌握程度、熟练程度等都比上一年要好,相当于多给了自己一次高考机会。 “毕竟高考是一锤子买卖,多一次机会考上的概率就会翻倍,所以我觉得复读还是非常值得的。”
张同学也认为,放眼人生并没有多少人会在意这一年时光。更何况以后的人生中还可能会有类似经历,比如考研失败后的二战、三战。通过复读考入更好的大学,在某种程度上还降低了日后考研失败带来的风险。
“在我看来,复读是‘低成本、高产出’的一种选择。说它‘低成本’,指的是用一年时间,就可能拼出今后五年、八年都拼不出的前程。著名青年作家柳青有一段话——人生的道路是漫长的,但要紧处常常是几步,而考大学就是人生阶段中的一个重要节点。至于‘高产出’,通过对比便一目了然;目前公务员的录取比例有的达到63:1,而像北京或者上海考生进入211院校的比率只有四比一,相比之下,复读的成功率和性价比更高些”,刘校长指出。
此外,还有些家长和学生担心复读风险,也就是努力了一年可能结果比过去还糟。对此有过认真思考的张同学指出,复读无外乎有三种结果:一是复读后分数比上一年提高了,这是大家希望看到的。二是复读后考分更低了,原因有可能是心态出了问题,只要把心态调整好,分数应该会有所提升。三是考分和上一年差不多,“经过复读这一年心态上的锻炼,相信会比上一年更加成熟;即使录取院校与上一年相同,我觉得带着一个更加成熟的心态和更加完善的人格进入大学,也会让你在大学里过得更加顺利,为未来铺好路。”
针对有些家长和学生认为今年没考好、明年在家好好复习一年、成绩自然会有所提升的观点,刘校长并不认同。在他看来,“学习需要一个群体,大家互相帮助、互相鼓励,这种氛围不可或缺。更为重要的是,学习不能闭门造车,即使是精华的老教师都要参加区里教研、学校考试研究院的教研,否则就有可能失去方向,不清楚高考要考什么,有哪些新变化,哪些是重点知识,哪些是可能要考的热点、难点和重点等。而对于一个学生来说,仅靠自己是把握不准这些内容的。”
复读要想取得成功,奥秘究竟何在?
别看今年高考成绩都有所提升并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但谁能想到,在复读这一年里杨同学和张同学也曾遭遇“至暗时刻”。
杨同学高三时心态不太稳定,导致了成绩波动较大。所以复读这一年,她常常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尽量抑制负面情绪,以免重蹈覆辙。即便如此,也许是负面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加之二模考的不很理想,距离高考一个月的时候杨同学的心情非常不好,刘校长和班主任张老师对她进行了开导,这才让她感到压力有所释放,心态逐步放平。
张同学的经历也很相似,二模物理刚考完,她的心态就“崩了”。当时也是刘校长陪她在楼下散步,聊起他的经历、之前学长学姐的经历,对她进行了鼓励,这才让她重燃信心,最后度过了这一难关。
回首这段往事,刘校长非常感慨,“高考复读成功其实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像精华全日制的学生复读后的名次平均都能提升一万多名。因此只要心态好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这两位学生的特点就是有比较好的心态,当然有时也有困惑,但她们调整的速度都比较快。”
刘校长还指出,这两位同学能够取得好成绩其实都符合老师们的预期。因为她们心中有梦,有一种特别执着和永不言弃的精神,所以即使高考高分仍要复读。平时她们无论在学习还是做人做事上都特别优秀,能够做到听老师的话、跟老师走,所有任务都完成得干净利落,在学校和班级的计划之外还能制定出适合自己、切实可行的计划。简而言之,从她们身上体现出理想高、有行动、信念执着和踏踏实实的好品质。
总结复读成功的秘诀,杨同学认为,在学习方面要紧跟老师的复习节奏,自己要有一个相对明确的复习进度,以免由于拖拉等原因没完成计划;同时要充分利用这一轮复习机会,让不同板块的知识间产生联系,尽量做到融会贯通。在心态方面,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要把注意力更多放在知识点和题目上,更注重过程而不过分在意结果。一旦发现自己可能陷入负面情绪就要快速进行调整,如果自己调整不了就去和老师聊聊天;总之,不要让自己长时间处于负面情绪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去迎接学习和考试。
刘校长也指出,复读这一年除了要善于总结,注重细节,更重要的是树立很强的目标意识、规划意识、效率意识、拼搏意识;虽然有学校在帮你,但学生自己要有坚定的目标,为自己做好规划,这样才能保证复读取得实效。
取得诸多成绩的背后,让学生坚持的同时学校和老师也一直在坚持
帮助数万名复读生实现梦想,更有400来名学生达到清华北大录取分数线,成为北京地区规模最大的复读机构┄┄种种成功的背后,彰显出精华全日制的优势,而这是他们数十年来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出来的。
“精华是1978年由当时北京四中连续培养出三年北京市文科状元的廖锡瑞老师创办的,90年代初学校开始举办高考复读班,2002年正式推出复读全日制班,迄今为止已有二十多年历史了”,刘校长指出,“精华全日制有一整套非常完整完备的教学体系,形成了自己独到的方法论。在学生还未正式进入精华学习前,学校就会通过和家长交流了解学生高考分数、学习弱项、心理状态等情况,并基于学校多年教研优势,为学生进行暑期规划。”
据刘校长介绍,由于学员多,为使辅导更有针对性,精华全日制会在开学之初进行分班考试,一般20分之内分出一个班,从最顶端的精粹班到基础较差的奋进班可谓一应俱全。此外学校还推出选科分层,比如化学科目就分成了ABCDE五个档次。分层的细致,有效保证了日后分层教学的精准性。
开学后,学校便按部就班地开始一轮轮复习,帮助学生查漏补缺。精华全日制有很多考试,除了两周一轮的周统练以及每月一次的月考,还要参加海淀区统一的期中、期末以及一模和二模等考试。刘校长指出,“每次考试后老师们都要召开学情分析会,研究学生考试情况,然后六科老师一起对学生进行‘六加一’帮扶,不仅工作特别细致,而且对弱科弱项的弥补也很及时。此外,学校老师、班主任和家长的沟通也非常密切,一般期中、期末和一模、二模后学校都要召开家长会,像精粹班有次家长会就开了八个小时,可见学校工作的细致程度。”
在刘校长看来,精华全日制为了学生可谓一丝不苟、全力以赴,正如学校的愿景和使命所言——助力人生关键时刻,让每个学生都上台阶。在教研上,学校不仅参加区教研,还成立了自己的考试研究院,每周老师们要利用半天时间进行教研。除此,学校还推出了独特的成绩分析系统,从后台中可以看到每个学生的弱项是什么,哪道题在什么地方出了问题等,这样老师就能对症下药地去帮助学生。该系统一推出就受到了业内同行的一致好评,包括一些特别有名的公立学校都认为该系统做的特别完备。在管理方面,学校强调“精细化”,包括通过开展德育工作激发学生的拼搏、坚韧精神,在作息上推出午休以保证学生每天都精力充沛┄┄
“每年高考结束后都有家长和学生向学校和老师表示感谢,说他们想到的我们都想到了,而他们没想到的我们也全都想到了。我们在让学生坚持的同时,其实老师和学校也都在做同样的事情——就是‘坚持’。从开学的第一天起,直到送考的最后一刻,我们始终‘虎头虎尾’,整个团队一直在扎扎实实做教育”,刘校长说。
文/王麒
@武汉人,晒出你的汤圆
今天是正月十五,大家元宵快乐呀!
上午,自由式滑雪运动员谷爱凌获得女子坡面障碍技巧银牌,赛后她说希望能够吃上黑芝麻馅儿的元宵????是啊,谁能拒绝甜甜黏黏的汤圆呢!
武汉人虽然口味偏咸辣,但元宵节这天,软软甜甜的汤圆也是一定要吃的。家族群和朋友圈里,汤圆缤纷,汤圆店铺排长队。
现在管这叫仪式感,按上一辈习惯说,是“应个节气”。
你们今天吃的什么汤圆呢?
文旅君吃了不少,已经肚子圆圆,有武汉汤圆的可爱天花板,也有来自重庆的霸王汤圆。分享给你们看看~
自她烘焙坊
先来一波可爱暴击!
刚看到这些小汤圆时,整个办公室的小伙伴都忍不住惊呼:太!可!爱!了!
—— 会有人舍得吃吗?
—— 这要做一天吧!
—— 感觉是我买不起的汤圆
橘子和梨子虎是大吉大利,可爱折扇是凭风借力,老虎尾巴寓意有头有尾……这一套汤圆一共15颗(象征正月十五),每颗都是一句吉祥话。
礼盒来自武汉的自她烘焙工作室,店主是两位武汉姑娘。她们设计了一套虎年主题的汤圆,包括虎爪、虎尾、虎头等老虎元素,15枚、15款造型,个个精致。
她们介绍,汤圆全部手工制作,做好一盒,得耗费一个多小时。不少贴心男孩买来送女友,收获一堆尖叫和夸赞。
为了保证汤圆形状,店主调整了面团比例,汤圆口感更像南瓜饼,内馅也会比一般汤圆少些。
武汉人吃汤圆本来用米酒作底,不放糖,米酒的酸正好中和汤圆芯的甜腻。
但这盒汤圆做法比较新式,红豆馅儿,面团里揉进了椰子油。店主推荐的吃法也很创意——用牛奶煮,能得到一碗类似椰奶红豆圆的甜品。
按照盒子上的说明煮好汤圆,大家舍不得下嘴,拍照了一堆照片留念。结果汤冷了,只得回炉重造。虎头虎尾相继露馅,椰奶红豆圆变椰奶红豆沙。
大吉大利萌虎汤圆礼盒。
武汉香格里拉酒店
今年老虎元素实在火,春节的虎皮饺子难倒一众网友。元宵节一到,虎皮汤圆横空出世,太卷了!
香格里拉酒店每年都做生肖主题汤圆,去年是牛头造型,今年他们给汤圆披上虎皮,圆滚滚的汤圆变成卧在碗里的迷你老虎。
酒店大厨现场教学,白色面团作为夹心,放在南瓜面团中间。点缀搓成细条的黑色面团即可。
黑色虎纹是用食用碳粉调的色,黄色面团是加了南瓜汁,一个汤圆5秒搞定,师傅麻利着呢。馅儿是黑芝麻口味,甜度和油度都做了减法,好吃不腻。
花花绿绿的汤圆,是哄孩子神器。友情提示,汤圆虽好吃,也请按住小神兽,最多吃4个,吃多胀气肚子疼。
龙记山城汤圆
一直以为汤圆只是江南地区有名的小吃,最近在某红书上刷到来武汉的“重庆汤圆”,才知道重庆有过年吃汤圆的习俗。
汤圆名字有点厉害,叫“霸王大汤圆”,个头足有拳头大小,博主们给它取名“拳头汤圆”。
这是重庆人大年初一的早餐。醪糟打底,放入煮好的汤圆,再加桂花、枸杞作配。吃一个,一整天都饱足。
汤圆有女生的拳头大小,皮薄料很足。
重庆汤圆来到武汉,变成元宵节的紧俏货。
“每年元宵节,我们都忙到凌晨”,重庆人对元宵节吃汤圆的执念不深,老板被排队的热情武汉人吓到。
汤圆内馅包的是花生酱、核桃与芝麻,流心的,一咬开,芯子直淌,又烫又香又甜。
打底的醪糟喝起来与武汉清酒有些相似,但汤底微微泛黄,老板说是用秘方熬制两小时的结果。“它喝起来有酒味,不含酒精,喝完开车也无妨。”
一口汤圆一口醪糟,酸酸甜甜,巴适得很!
五芳斋
武汉人最买账的汤圆,还是要数五芳斋。
五芳斋叠式汤圆档口,每年排长龙。两小时出一锅,排队3小时起步。老人们说,这种汤圆吃起来劲道,是小时候的味道,排队也乐意。
大叠式汤圆。
叠式汤圆是五芳斋一大特色,搓好的汤圆芯子倒入机器翻滚,裹满糯米粉后浸水,再次翻滚裹粉,重复近20次,汤圆瓷实了才算完成,做一锅要耗费近两小时。
每年元宵节,来自汉阳、青山、蔡甸、江夏的老武汉,坐最早一班公交,拎着便携小板凳来到中山大道,冷风里心甘情愿等汤圆。
买到了就打电话喊伢们回家“今天回来吃饭啊,汤圆我已经买好了!”
透明档口,排队市民可以看到进度。每出一锅,队伍里就是一阵欢呼。
除了叠式,速冻汤圆也卖得火热,长辈们八盒十盒一买。
黑芝麻馅儿是我奶奶的最爱,猪油调和芝麻糖,一咬喷香,老人家一次能吃6个。
比起精致可爱的花式汤圆,叠式汤圆其实算是模样粗糙,但朋友圈年年有人晒。它们来自元宵节的团圆饭桌,爷爷奶奶买回来的,一吃就团圆,倍儿甜。
过了十五,年就正式过完了,再次与家人团圆聚餐。一碗汤圆,让大大小小家庭成员都忙活起来,饭桌上新增许多话题。
电视上元宵晚会热闹播放,两江四岸也将亮起元宵主题长江灯光秀。
月儿圆圆,万家灯火共团圆。
(来源: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
【实习编辑:汪宇瑾】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武汉人,晒出你的汤圆
今天是正月十五,大家元宵快乐呀!
上午,自由式滑雪运动员谷爱凌获得女子坡面障碍技巧银牌,赛后她说希望能够吃上黑芝麻馅儿的元宵????是啊,谁能拒绝甜甜黏黏的汤圆呢!
武汉人虽然口味偏咸辣,但元宵节这天,软软甜甜的汤圆也是一定要吃的。家族群和朋友圈里,汤圆缤纷,汤圆店铺排长队。
现在管这叫仪式感,按上一辈习惯说,是“应个节气”。
你们今天吃的什么汤圆呢?
文旅君吃了不少,已经肚子圆圆,有武汉汤圆的可爱天花板,也有来自重庆的霸王汤圆。分享给你们看看~
自她烘焙坊
先来一波可爱暴击!
刚看到这些小汤圆时,整个办公室的小伙伴都忍不住惊呼:太!可!爱!了!
—— 会有人舍得吃吗?
—— 这要做一天吧!
—— 感觉是我买不起的汤圆
橘子和梨子虎是大吉大利,可爱折扇是凭风借力,老虎尾巴寓意有头有尾……这一套汤圆一共15颗(象征正月十五),每颗都是一句吉祥话。
礼盒来自武汉的自她烘焙工作室,店主是两位武汉姑娘。她们设计了一套虎年主题的汤圆,包括虎爪、虎尾、虎头等老虎元素,15枚、15款造型,个个精致。
她们介绍,汤圆全部手工制作,做好一盒,得耗费一个多小时。不少贴心男孩买来送女友,收获一堆尖叫和夸赞。
为了保证汤圆形状,店主调整了面团比例,汤圆口感更像南瓜饼,内馅也会比一般汤圆少些。
武汉人吃汤圆本来用米酒作底,不放糖,米酒的酸正好中和汤圆芯的甜腻。
但这盒汤圆做法比较新式,红豆馅儿,面团里揉进了椰子油。店主推荐的吃法也很创意——用牛奶煮,能得到一碗类似椰奶红豆圆的甜品。
按照盒子上的说明煮好汤圆,大家舍不得下嘴,拍照了一堆照片留念。结果汤冷了,只得回炉重造。虎头虎尾相继露馅,椰奶红豆圆变椰奶红豆沙。
大吉大利萌虎汤圆礼盒。
武汉香格里拉酒店
今年老虎元素实在火,春节的虎皮饺子难倒一众网友。元宵节一到,虎皮汤圆横空出世,太卷了!
香格里拉酒店每年都做生肖主题汤圆,去年是牛头造型,今年他们给汤圆披上虎皮,圆滚滚的汤圆变成卧在碗里的迷你老虎。
酒店大厨现场教学,白色面团作为夹心,放在南瓜面团中间。点缀搓成细条的黑色面团即可。
黑色虎纹是用食用碳粉调的色,黄色面团是加了南瓜汁,一个汤圆5秒搞定,师傅麻利着呢。馅儿是黑芝麻口味,甜度和油度都做了减法,好吃不腻。
花花绿绿的汤圆,是哄孩子神器。友情提示,汤圆虽好吃,也请按住小神兽,最多吃4个,吃多胀气肚子疼。
龙记山城汤圆
一直以为汤圆只是江南地区有名的小吃,最近在某红书上刷到来武汉的“重庆汤圆”,才知道重庆有过年吃汤圆的习俗。
汤圆名字有点厉害,叫“霸王大汤圆”,个头足有拳头大小,博主们给它取名“拳头汤圆”。
这是重庆人大年初一的早餐。醪糟打底,放入煮好的汤圆,再加桂花、枸杞作配。吃一个,一整天都饱足。
汤圆有女生的拳头大小,皮薄料很足。
重庆汤圆来到武汉,变成元宵节的紧俏货。
“每年元宵节,我们都忙到凌晨”,重庆人对元宵节吃汤圆的执念不深,老板被排队的热情武汉人吓到。
汤圆内馅包的是花生酱、核桃与芝麻,流心的,一咬开,芯子直淌,又烫又香又甜。
打底的醪糟喝起来与武汉清酒有些相似,但汤底微微泛黄,老板说是用秘方熬制两小时的结果。“它喝起来有酒味,不含酒精,喝完开车也无妨。”
一口汤圆一口醪糟,酸酸甜甜,巴适得很!
五芳斋
武汉人最买账的汤圆,还是要数五芳斋。
五芳斋叠式汤圆档口,每年排长龙。两小时出一锅,排队3小时起步。老人们说,这种汤圆吃起来劲道,是小时候的味道,排队也乐意。
大叠式汤圆。
叠式汤圆是五芳斋一大特色,搓好的汤圆芯子倒入机器翻滚,裹满糯米粉后浸水,再次翻滚裹粉,重复近20次,汤圆瓷实了才算完成,做一锅要耗费近两小时。
每年元宵节,来自汉阳、青山、蔡甸、江夏的老武汉,坐最早一班公交,拎着便携小板凳来到中山大道,冷风里心甘情愿等汤圆。
买到了就打电话喊伢们回家“今天回来吃饭啊,汤圆我已经买好了!”
透明档口,排队市民可以看到进度。每出一锅,队伍里就是一阵欢呼。
除了叠式,速冻汤圆也卖得火热,长辈们八盒十盒一买。
黑芝麻馅儿是我奶奶的最爱,猪油调和芝麻糖,一咬喷香,老人家一次能吃6个。
比起精致可爱的花式汤圆,叠式汤圆其实算是模样粗糙,但朋友圈年年有人晒。它们来自元宵节的团圆饭桌,爷爷奶奶买回来的,一吃就团圆,倍儿甜。
过了十五,年就正式过完了,再次与家人团圆聚餐。一碗汤圆,让大大小小家庭成员都忙活起来,饭桌上新增许多话题。
电视上元宵晚会热闹播放,两江四岸也将亮起元宵主题长江灯光秀。
月儿圆圆,万家灯火共团圆。
(来源: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
【实习编辑:汪宇瑾】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武汉人,晒出你的汤圆
今天是正月十五,大家元宵快乐呀!
上午,自由式滑雪运动员谷爱凌获得女子坡面障碍技巧银牌,赛后她说希望能够吃上黑芝麻馅儿的元宵????是啊,谁能拒绝甜甜黏黏的汤圆呢!
武汉人虽然口味偏咸辣,但元宵节这天,软软甜甜的汤圆也是一定要吃的。家族群和朋友圈里,汤圆缤纷,汤圆店铺排长队。
现在管这叫仪式感,按上一辈习惯说,是“应个节气”。
你们今天吃的什么汤圆呢?
文旅君吃了不少,已经肚子圆圆,有武汉汤圆的可爱天花板,也有来自重庆的霸王汤圆。分享给你们看看~
自她烘焙坊
先来一波可爱暴击!
刚看到这些小汤圆时,整个办公室的小伙伴都忍不住惊呼:太!可!爱!了!
—— 会有人舍得吃吗?
—— 这要做一天吧!
—— 感觉是我买不起的汤圆
橘子和梨子虎是大吉大利,可爱折扇是凭风借力,老虎尾巴寓意有头有尾……这一套汤圆一共15颗(象征正月十五),每颗都是一句吉祥话。
礼盒来自武汉的自她烘焙工作室,店主是两位武汉姑娘。她们设计了一套虎年主题的汤圆,包括虎爪、虎尾、虎头等老虎元素,15枚、15款造型,个个精致。
她们介绍,汤圆全部手工制作,做好一盒,得耗费一个多小时。不少贴心男孩买来送女友,收获一堆尖叫和夸赞。
为了保证汤圆形状,店主调整了面团比例,汤圆口感更像南瓜饼,内馅也会比一般汤圆少些。
武汉人吃汤圆本来用米酒作底,不放糖,米酒的酸正好中和汤圆芯的甜腻。
但这盒汤圆做法比较新式,红豆馅儿,面团里揉进了椰子油。店主推荐的吃法也很创意——用牛奶煮,能得到一碗类似椰奶红豆圆的甜品。
按照盒子上的说明煮好汤圆,大家舍不得下嘴,拍照了一堆照片留念。结果汤冷了,只得回炉重造。虎头虎尾相继露馅,椰奶红豆圆变椰奶红豆沙。
大吉大利萌虎汤圆礼盒。
武汉香格里拉酒店
今年老虎元素实在火,春节的虎皮饺子难倒一众网友。元宵节一到,虎皮汤圆横空出世,太卷了!
香格里拉酒店每年都做生肖主题汤圆,去年是牛头造型,今年他们给汤圆披上虎皮,圆滚滚的汤圆变成卧在碗里的迷你老虎。
酒店大厨现场教学,白色面团作为夹心,放在南瓜面团中间。点缀搓成细条的黑色面团即可。
黑色虎纹是用食用碳粉调的色,黄色面团是加了南瓜汁,一个汤圆5秒搞定,师傅麻利着呢。馅儿是黑芝麻口味,甜度和油度都做了减法,好吃不腻。
花花绿绿的汤圆,是哄孩子神器。友情提示,汤圆虽好吃,也请按住小神兽,最多吃4个,吃多胀气肚子疼。
龙记山城汤圆
一直以为汤圆只是江南地区有名的小吃,最近在某红书上刷到来武汉的“重庆汤圆”,才知道重庆有过年吃汤圆的习俗。
汤圆名字有点厉害,叫“霸王大汤圆”,个头足有拳头大小,博主们给它取名“拳头汤圆”。
这是重庆人大年初一的早餐。醪糟打底,放入煮好的汤圆,再加桂花、枸杞作配。吃一个,一整天都饱足。
汤圆有女生的拳头大小,皮薄料很足。
重庆汤圆来到武汉,变成元宵节的紧俏货。
“每年元宵节,我们都忙到凌晨”,重庆人对元宵节吃汤圆的执念不深,老板被排队的热情武汉人吓到。
汤圆内馅包的是花生酱、核桃与芝麻,流心的,一咬开,芯子直淌,又烫又香又甜。
打底的醪糟喝起来与武汉清酒有些相似,但汤底微微泛黄,老板说是用秘方熬制两小时的结果。“它喝起来有酒味,不含酒精,喝完开车也无妨。”
一口汤圆一口醪糟,酸酸甜甜,巴适得很!
五芳斋
武汉人最买账的汤圆,还是要数五芳斋。
五芳斋叠式汤圆档口,每年排长龙。两小时出一锅,排队3小时起步。老人们说,这种汤圆吃起来劲道,是小时候的味道,排队也乐意。
大叠式汤圆。
叠式汤圆是五芳斋一大特色,搓好的汤圆芯子倒入机器翻滚,裹满糯米粉后浸水,再次翻滚裹粉,重复近20次,汤圆瓷实了才算完成,做一锅要耗费近两小时。
每年元宵节,来自汉阳、青山、蔡甸、江夏的老武汉,坐最早一班公交,拎着便携小板凳来到中山大道,冷风里心甘情愿等汤圆。
买到了就打电话喊伢们回家“今天回来吃饭啊,汤圆我已经买好了!”
透明档口,排队市民可以看到进度。每出一锅,队伍里就是一阵欢呼。
除了叠式,速冻汤圆也卖得火热,长辈们八盒十盒一买。
黑芝麻馅儿是我奶奶的最爱,猪油调和芝麻糖,一咬喷香,老人家一次能吃6个。
比起精致可爱的花式汤圆,叠式汤圆其实算是模样粗糙,但朋友圈年年有人晒。它们来自元宵节的团圆饭桌,爷爷奶奶买回来的,一吃就团圆,倍儿甜。
过了十五,年就正式过完了,再次与家人团圆聚餐。一碗汤圆,让大大小小家庭成员都忙活起来,饭桌上新增许多话题。
电视上元宵晚会热闹播放,两江四岸也将亮起元宵主题长江灯光秀。
月儿圆圆,万家灯火共团圆。
(来源: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
【实习编辑:汪宇瑾】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猪市河坝骟猪匠
原创;黑马
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在广安县城渠江河畔,有一个热闹的猪市河坝。广安猪市河坝,原是一块草坪,每到春夏之际,河风微微吹来,猪屎尿味散尽,河坝草长莺飞,草坪绿草茵茵,清晨露水盈盈,黄昏蜻蜓纷飞,江水清澈见底,河坝景色宜人,畔于渠江河湾,宛如一片绿洲。
每到傍晚时刻,沿河居住的人们,漫步江边游玩,聚集猪市河坝,大人踏青观景,小孩玩放风筝;喜欢蜻蜓的孩童,挥舞玉米糊糊,抡着呼呼的圆圈,击打飞舞的蜻蜓。
猪市河沟出口,江水汇合之处,爱钓夜鱼的人们,站在河坝水中,手握细长鱼竿,垂钓江中小鱼;谈情说爱的男女,坐在河坝草坪,扯着嫩绿芳草,倾述满腹衷肠;喜爱撒网的渔夫,站在溪口河边,挥洒片片渔网, 打着渠江夜鱼,好一幅美丽的渠江夜景,令沿河游玩的人们无不陶醉。
每逢广安赶场,猪市喧嚣热闹,河坝人踏猪踩,草坪一片狼藉,一场猪市下来,翠绿的河坝草坪,遭受毁灭性摧残,然猪尿粪便灌溉,一夜露水两天光阴,草儿滋养更加鲜嫩,自然生态回复如初,好似生物自然循环,又脏又臭的猪市河坝,变成了江畔最美的风景。
五六十年代中期,广安是川东北生猪集散之地,岳池、蓬安、渠县的大肥猪、笼仔猪、架子猪,都在猪市河坝交易,县里外销的肥猪,从猪市河垻装船,通过渠江运往重庆。
那时,广安县城集市,每三天赶一场, 逢场赶集那天,抬肥猪的、赶架子猪的、挑笼仔猪的,便从上河下河,河东河西赶来,到猪市河坝买卖;也有岳池、合川、蓬安、渠县的猪贩,云集在这里贩卖笼子猪崽。
解放初期,猪市河坝集市,生猪自由贸易,设有公平大秤,买卖交易公平,人们在猪市河坝,看猪论价称秤,现猪现钱买卖,猪钱绝不赊欠,每场生猪交易,数量成百上千,没有市管人员,市场秩序井然。
那时广安城乡,人们喜欢养猪,许多人家屋后,搭有简易猪圈,每年笼子猪儿上市,到猪市河坝集市, 买两头猪崽回家,猪草掺点麦麸,煮锅猪潲饲料,喂它一年半载,养它两头肥猪,一头交给国家,挣个几十元钱,一头自家宰杀,过年喝点泡汤,熏些腊肉储藏,家人可吃一年。
即便是城区居民,为了改善生活,每年买头猪崽,利用残汤剩水,菜叶杂粮煮成猪潲,也可养头肥猪杀猪过年。农村喜欢养猪的人家,把饲养生猪当成家庭副业,每年养几头架子猪,送到猪市河坝贩卖,挣点散钱补贴家用,解决儿女学费及油盐柴米钱.
养猪的人家都知道,猪儿和人一样,长到二三十斤,就有了七情六欲,每到发情之际,心情烦燥乱叫乱跑,猪儿光吃食不长膘,肉质不好骚味很重,如果要饲养成肥猪,就必须要骟猪,摘除猪崽生殖器官,骟了的猪没有了欲望,性情变得温顺柔和,专心吃食长肉长膘,吃了就睡醒了就吃,猪儿生长得很快,由此便衍生出骟猪匠行业。
骟猪是门古老的手艺,得身强力壮的男人来做。那骟猪刀钢铁打成,筷头大小半尺来长,一头是锋利的刀片,一头是带弯的钩子,刀片用来切口,弯钩用来钩肠,骟猪不打麻药,骟匠一人操刀,在猪崽狂吼尖叫,拼命挣扎中手术。
骟猪更是门技术活,得专业骟猪匠操作,将猪崽仰躺在板凳上,骟匠口含骟刀,左脚跪住猪肚,左手从猪后跨,捏住两个猪卵,右手操刀切开刀口,左手指轻轻一捏,两个鲜活的猪卵,便被挤压出来,掉在地上纸上,随着猪崽犀利地尖叫,用碘酒在刀口处消毒,松开按住的猪崽,那猪崽蹿到地上,尖叫着乱蹦乱跳,一场骟猪手术,瞬间便可结束。
猪市河坝集市,有一个骟猪摊口,广安著名的张骟匠,在此摆摊骟猪。张骟匠家住河街,祖上以骟猪为业,骟猪手艺远近闻名。每逢广安赶场, 张骟匠就在猪市河坝摆摊骟猪,城里乡里的养猪人家,都知道张骟匠的大名。
张骟匠长得五大三粗,虎背熊腰,四肢发达,皮肤粗糙,又圓又大的脑壳,总是剃得光光的,黝黑潮红的脸上,长满了酒刺疙瘩,两眼炯炯有神,耳朵又肥又大,酒糟蒜头鼻子,嘴唇厚实肥大,天生一副猪相。
别看他长得不怎样,但骟猪手艺确实叫绝,骟头公猪仅需两三分钟;骟母猪的手法更是奇特,刀口从猪后肚腰切开,左手指将刀口撑开,用骟猪刀的钩子,从猪肚里钩出花花肠子,找到卵巢一刀割除,放回猪肠缝好口子,再用碘酒清洗消毒,五六分钟手术结束。
人们都说张骟匠骟猪,动作麻利下刀很快,刀法娴熟干净利落,口子很小不会感染,三五毛钱收费低廉,且伤口愈合很好,他骟的猪崽生长得快,在广安城乡都很有名气。
一场集市下来,骟个二三十头猪,一天挣个十来块钱,在那低薪低价的年代,张骟匠的经济收入,已是非常的可观。除了每场骗猪收入外,还能赚到几十个猪卵,那猪卵子可是宝贝,滋阴补肾大补食材。
张骟匠父母去世得早,他从小就继承了张家衣钵,学得独门骟猪绝技,加之他忠厚善良腿脚勤快,有手艺又有房产,骟猪赚钱家境殷实,日子过得比较滋润,虽然他面带猪相,但却很讨女人喜欢,街坊邻居找他骟猪,只要猪卵绝不收钱,因此在南园河街很有人缘。
广安解放前夕,张骟匠讨了一个貌美如花的老婆,整天喜欢得莫法,心里总是美滋滋地,脸上洋溢着满满地幸福感,弄得满街的男人都嫉妒他,女人们更是羡慕不已。自从有了漂亮老婆,张骟匠就有点晕乎乎了,人前人后总是趾高气扬,走路头都向上仰着,眼睛里泛着骄傲的光芒,脸上的酒刺更加红亮,逢人便说他老婆如何漂亮。
每天傍晚时分,收了工就往家跑,也不去邓家酒馆泡了,过去那些酒肉朋友,吃不到张骟匠的猪卵,心里就有点不舒服,常聚在一起说“张骟匠重色轻友”。
因为老婆年轻漂亮,张骟匠像宝贝一样珍藏,生怕被偷腥的男人沾绊,那漂亮女人平时很少露面。张骟匠每天傍晚回家,就把家门关得紧紧的,床上的动静整得很大,声音穿过竹壁泥墙,弄得左邻右舍心痒痒的,总有好事的男人女人,半夜三更去听墙,满街摆的笑话,都是张骟匠的房事。
那些羡慕嫉妒的酒友,编了顺口溜教孩子们唱:“漂亮漂亮,嫁给骟匠,白天无声,晚上叫床……”。张骟匠听了一笑了之,说:“这是那些烧腥的男人,偷不到嘴眼馋得慌,羡慕加嫉妒,编起歌儿来唱”。
几年时间过去了,那漂亮女人接二连三,给张骟匠生了三个女儿,就是没生出带把的来。嫉妒的街坊编怪话说:“张骟匠生不出儿子,是缺了猪德,断了猪根,因果报应”。张骟匠听了街坊的怪话,急得脑壳里冒烟,“难道张家几代单传,到我这就断了香火?”于是三天两头发火,埋怨老婆中看不中用,生不出个带把的来。、
那漂亮老婆却说:“生不出儿子,绝不是土地的问题,而是老张家的种不好”。听了老婆的辩解,张骟匠心里犯起了嘀咕:“莫不是猪卵子吃少了?或者是下的功夫不够?” 于是,就毛起吃猪卵子,不管老婆月子经期,一到天黑就关起门来,折腾他那漂亮老婆,总想生个儿子,继承张家香火,给那些说怪话的人,予以有力地回击。
可不到两年功夫,那漂亮老婆不争气,不但没生出儿子,原本健康的身体病怏怏的,医生说是得了月家痨,不久便一命呜呼撒手人寰。爱翻空话的邻居肖婆婆说:“张骟匠猪卵子吃多了,那方面欲望特别强,那个漂亮可怜的女人,是被他活活折腾死了的”。好事不出门孬事传千里,张骟匠性功能强大的笑话,便迅速传遍了广安南城。
漂亮老婆去世后,张骟匠不会养家,便急着想再娶一门,给女儿们找个后妈。可女人一听说是张骟匠,不是回避就是拒绝,媒婆说了好多门亲都没成。面对三个嗷嗷待哺的女儿,张骟匠急得一愁莫展,生活实在难以料理,无法持家抚养女儿,万般无奈之下,便把三个女儿送了人。
没有了漂亮老婆,张骟匠非常失落,觉得天都要垮了,好端端的家庭就这样散了,他又成了一个红苕人,生活没有了乐趣,日子就没有了滋味,脸上就没有了笑容,心里就没有了自信,性格变得怪癖,整天奢酒烂烟,生活得一塌糊涂。
虽然每逢赶场那天,张骟匠还是在猪市河坝骟猪,但再也找不到往日的感觉,看不见充满希望的眼神,生活又仿佛回到了解放前。每到日落西山,天近黄昏之时,那张骟匠就像过去一样,拿着新鲜的猪卵,来到邓家酒馆,加工成麻辣猪宝,叫上半斤白酒,个人自酌自饮。
那些笑话讥讽过他,想吃他那味道鲜美,麻辣可口滋阴补肾,性功能强大的猪卵子酒友,便又和他打得火热,划拳猜酒不亦乐乎,直到大家酒酣耳热,满脸酒气醉意浓浓,才一摇三晃地走回家,倒在床上呼呼大睡。
一些卖笑的风尘女子,看见张骟匠情感蹉跎,虽然晓得他性功能强大,但以为有机可趁捞点油水,便有事无事话言话语挑逗他,说是要和他打打平伙,做个一夜露水夫妻。张骟匠酒醉心明白,晓得这些风骚婆娘,要么是逗他开心,要么是图他钱财,要么是婚外寻求刺激,要么是想占他的便宜。于是就借酒装疯,拒色于千里之外,还醉眼朦胧地说,他是堂堂正正的匠人,绝不沾花惹草偷鸡摸狗,玷污了祖宗的清白,弄得那些风骚婆娘们很不高兴,一个个都骂他不懂风情。
六十年代初,中国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一场饥荒席卷全国,物资紧缺市场萧条,老百姓吃集体伙食大锅饭,国家对生猪实行严格管控,猪市河坝市场关闭,张骟匠只好背着骟猪刀,呜呜呜地吹着牛角号,游走乡村上门骟猪糊口。
一天张骟匠到官盛骟猪,遇到一位饿昏倒地的女子,他用随身带的水和干粮,救活了那奄奄一息的女人,那女人长得文静漂亮,但仿佛人有点痴呆,或许是失恋受了刺激,精神上有点不正常,离家出走流落他乡,张骟匠见她无处可去,便好心的把她带回了家里。
在那生活极度困难的年代,多一个人就多一张嘴,尽管生活压力很大,但张骟匠还是高兴得不得了,他稀奇那捡来的漂亮女人,有好吃的总是先给她吃,那怕自己饿肚子也在所不惜。后来那漂亮女人精神好了,天长日久俩人有了感情,他请街道马代表作媒,又请化龙桥康裁缝帮忙,给那文静漂亮的女人,做了一身大红嫁衣,在邓家酒馆办了桌酒席,请了几个邻居作个见证,就把那女人娶进了家门。
那文静漂亮的老婆,还真的很是争气,不足月就生下个男孩,足有八九斤重,长得虎头虎尾的,实在令人喜欢,张骟匠高兴得不得了,逢人便说他老婆能干,给他生了个带把的儿子。中年得子乃一大幸事,张家的香火有人继承,失去了几年的笑容,又重新绽放了出来。那早产的儿子长得非常可爱,他给儿子取了个大名,叫“张宝尔”,意思是张家的宝贝儿子。
每天收工回家,他就捧着儿子亲来亲去,开心地与儿子逗乐,经常抱着他的宝尔,在街坊邻居面前炫耀,弄得那些酒友,羡慕得吐了好多的血,不安逸地说三道四,说那儿子不是他的。虽然他并不知道,那儿子是不是他的,但老婆是他自己的,只要是老婆生的,那儿子就是他的,管他龟儿子说啥子。
因为老婆精神有点问题,张骟匠怕她抱着儿子出门,找不到路回家;又怕那些妒忌他的人,使坏整出些怪事情来;更怕老婆的家人,找上门来把她和儿子带走,于是就买了一把大铜锁,把老婆儿子锁在家里,他每天清早出去骟猪,下午很早就收工回家。
有了漂亮争气的老婆,又有了传宗接代的香火,张骟匠颓废的精神又抖擞起来,肥大的脸上又露出了光彩,满脸的酒刺又红又硬,失去的信心又找了回来,那又圆又大的酒糟鼻子,比先前更加红亮了,折腾老婆地干劲也更加大了,夜晚常常听见那令人兴奋的叫声,羡慕得那些听墙根的人直流口水。
常去的邓家酒馆,又找不到他的人影,没猪卵子吃的酒友,又开始埋怨了起来,说张骟匠有了老婆儿子,就忘了朋友。于是一帮昔日的酒肉朋友,又聚在一起说张骟匠不落教。
然天有不测风云,又过了好几年,或许是那老婆神智清醒了,也或许是老婆家人找来了,更或许是那漂亮文静的老婆,实在经不起张骟匠的折腾了,终于有一天下午,张骟匠下乡骟猪回家,发现家里墙壁垮了个洞,老婆和儿子都不见了。
张骟匠急的团团转,他四处打听老婆儿子的下落,尽然没有半点音讯,他跑到渠江河边,跑到猪市河坝,跑到渔岭山脊,跑到平桥白塔,跑到大街小巷,跑到河东河西,凡是能想到的地方,他都跑去找了,苦苦找了好几个月,就是找不到老婆儿子的踪影。
失去了漂亮老婆,失去了传宗接代的儿子,张骟匠从此一蹶不振,精神也完全垮了,心也就仿佛死了,那些不安逸他的幸灾落祸;羡慕他的变成了讥讽;妒忌他的变成了嘲笑;讨他猪卵子吃的酒友,露出了阴阳怪气的嘴脸;一向友好同情他的邻居,也变得冷漠疏远起来;只有那平时他最看不起,最不爱搭理的刘瘸子,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好言好语的安慰他,一瘸一拐地帮他四处寻找。
看见那些平时吃他猪卵子,你好我好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不分彼此亲如兄弟的酒友,见自己倒了霉老婆儿子失散,坐视不管落井下石,阴阳怪气看人笑话的嘴脸后,他终于明白了谁是真正的朋友,谁是无耻的小人;看见那一张张讥讽嘲笑他的嘴脸,看见那灵魂深处人性的丑陋,他看见了事态的炎凉人情的冷漠。
经历了两次婚姻的跌宕,张骟匠体会到了人情薄如纸的现实,他再也不给你那些鄙视他的人骟猪了,再也不给讥讽嘲笑他的酒友猪卵子吃了,再也不给那些势利市侩的人帮忙了,再也不与那些妒忌他的人交往了。
每天清晨,他便吹着牛角号背着骟猪刀,走乡串村去乡村骟猪。傍晚收工回来,依旧到邓家酒馆,找个冷清的角落,炒盘麻辣鲜香猪卵,滋滋有味地品着,令那些讥讽嘲笑的、羡慕嫉妒的、忘恩负义的、势利市侩的小人、妒忌得心馋口馋。
就这样又过了十年,文化大革命结束,政府加强了生猪管理,生猪实行统购统销,统一检疫集中宰杀,猪肉凭票计划供应。从此,活跃了千年的猪市河坝市场关闭,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政府畜牧部门,发展生猪养殖,各乡镇畜牧站,配备了专业兽医,负责生猪防疫治病,先进的畜牧外科手术,取代了原始传统的骟猪技艺,传承了几千年的骟猪匠行业,逐渐开始凋零,消失在历史烟云里。
社会的快速发展,令张骟匠措手不及,靠骟猪为生的他,彻底失去了饭碗,成了街道的闲人,每当广安逢场日,张骟匠独自来到猪市河坝,坐在那空空如野的草坪上,望着那涅涅流淌的江水,独自呜呜地吹着牛角号,捧着祖传的骟猪刀发呆,
后来,张骟匠靠吃老本,每天醉酒当歌,喝得烂醉如泥,天长日久饮酒过度,酒精中毒意识模糊,强壮的身体一天天垮了,直至双手不停地颤抖,连骟猪刀都拿不稳了,张家祖传的骟猪绝技,便这样被废弃失传了。
再后来,他卖掉了祖传的房屋走了,有人说张骟匠是去很远的地方骟猪去了;有人说张骟匠是去寻找老婆儿子去了;也有人说张骟匠是到外地流浪去了;还有人说张骟匠花光卖房的钱,病死饿死在他乡了……。
张骟匠突然消失以后,街坊领居又七嘴八舌地,念起他往日的好来,那些爱吃张骟匠猪卵子的酒友,更是绘声绘色地,说起张骟匠憨憨傻傻的好处,但自从张骟匠出走后,就再也没有回来,猪市河坝和邓家酒馆,再也看不见他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