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吉日

春节初一几点上香(大年初一几点上香好)

春节初一几点上香(大年初一几点上香好)

大年初一去上香

大年初一,吃过早饭后我带着儿子出了门,到县城大街上闲逛,心里惦记着想要到寺庙里去上香,以求这一年的平安。虽然我是无神论者,但总觉得天意难测,冥冥之中多有值得敬畏之处,而生活的周围有太多难以预料的世事,有太多命运多舛的不顺时运,敬香不是“旦闲”事,可以求得心灵的慰藉。本来想去港口的红楼观,最好是去华阴的西岳庙,但一来路远,二来无车。幸好县城东南郊还有一个阿彪寺,就拦了一辆电动“拐的”,花了五元路费前往。

每次过往县城都要经过阿彪寺的大门,看到“南无阿弥陀佛”几个大字,今天我还是第一次跨进这座寺庙。不大的院子里坐落着几座陈旧老实的房子,没有庄严肃穆的“大雄宝殿”,也没有有明显佛教特点的僧房,院子里的树木也不多,倒像是一所学校,也像是一所某个政府机关。院子正中间已经用水泥修建起一座殿堂,只是刚搭起骨架,没有装饰。虽然这里平淡无奇,不能和一些大寺院相比,甚至都远不如我们镇上的小寺,但一置身其中,不由得就心生敬畏,面孔也肃穆起来。

东边的房子前供着一张香案,几个善男信女正在上香磕头,我带儿子走上前去,掏了两元钱“求”来了两条红色的平安带、两条红毛线,挂在我的脖子上,也给儿子挂上,然后又掏了几元零钱“求”来了几根香,插在香炉上,双手一合,跪在垫子上连磕了三个头,心里默念“平平安安”、“心想事成”的愿望,接着让儿子也如此一般磕头。旁边的大婶说:“要磕完一次,起身后才能再磕。”上香还是次数少,不够专业。我看到西边一个佛殿门口也有人上香,就来到这里,一摸兜里没有零钱了,就掏了十元“求”了三根香敬在香炉里,磕头前记着那位大婶的叮咛,双手合掌,一磕头一起身,旁边的一位年龄大的大婶还把我和儿子叫进殿堂里,让儿子对着一个神像磕头,说是能保佑儿子学有所成。

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实在也没有什么景致,就从寺的正门出来,像是完成了一桩心愿,最后不忘用手机拍照留念。

(笔于2014年2月7日)

2021除夕夜大年三十是什么时候 除夕什么意思有哪些传统习俗

除夕是中国传统节日中重大的节日之一。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 那么除夕夜大年三十是什么时候?除夕节这天又都有着哪些习俗呢?

2021年除夕夜大年三十是什么时候

2021除夕是2021年2月11日,星期四,农历腊月三十。 除夕,指的是农历年的最后一天,具体时间是腊月三十(或腊月二十九),是中国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里,各家各户都要准备美馔佳肴,祭祀祖先,在外漂泊的人也会回到家中和家人团聚。

除夕是什么意思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夕;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除夕因常在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日,故又称该日为大年三十。岁除之日,民间尤为重视,家家户户忙忙碌碌或清扫庭舍,除旧布新,张灯结彩,迎祖宗回家过年,并以年糕、三牲饭菜及三茶五酒奉祀。

除夕自古就有祭祖、守岁、团年饭、贴年红、挂灯笼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受中华文化的影响,除夕也是汉字文化圈国家以及世界各地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除夕的传统习俗

1、燃爆竹

汉族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燃爆竹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可以营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2、贴春联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汉族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此外,在汉族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3、祭祖

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祭祖是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数人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

4、年夜饭

除夕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家庭是华人社会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年夜饭充分表现出中华民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

吃年夜饭,是除夕夜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二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年年有余”。

年夜饭后就是孩子们最期待的发压岁钱环节了。

5、压岁钱

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

来源:闽南网

大年初一抢头香是什么风俗讲究 抢头香为了图个吉利

现在上香并不是越多就意味着越好,现在讲究文明上香,只要自己的心够虔诚就好。烧香一般都是为了祈求新的一年希望保佑平平安安的,一家人健健康康,其实最重要的就是要大家对待自己的工作对待任何事都要用心去做,踏踏实实做事。那为什么大年初一那么多人上香?大年初一抢头香是什么风俗有什么讲究?下面wed114结婚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内容。

为什么大年初一那么多人上香

现在很多人,也注重人生安全,一年的财运,事业的发达,初一算是春节第一天开始,想求得一年的,发展,顺利平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并且认为“初一”的香也许更灵验。因为这是一年当中第一个初一。但事实上却中饱了某些人的私囊。一些人用手做出了偶像,高价卖给你;一些人把偶像供到庙里让你心甘情愿的到那里送钱。这是一种产业链,但害了多少人啊!迷信害人。创造世界的上帝难道是人们凭空想象的吗?到底是人在造神,还是神在造人?人们花钱请回来的到底是谁,除了毫无任何能力的偶像,就是让你永不得安宁的精灵,善良的人啊醒醒吧!请不要骂我,因为我告诉了你们真相。

大年初一抢头香是什么风俗有什么讲究

大年三十的晚上,去火神台就可以看到很多人抢头香,凌晨12点抢头香图个吉利。现在抢头香越来越变味了,有的专门抢头香的黄牛,他们从晚上9点多就开始去裹个大衣去排队。当然也有土豪买头香这个号。

人心不管自私还是宽大都会对佛祖恭敬有加,每一个新年伊始自然人人都有心愿希望达成,每一次新年初一自然就会有很多人去上香了,不管灵验与否,人心中的愿望都希望能得到佛祖的照应。其实都是人心寻求内心深处的依靠和安慰而已,也是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美好愿望。

不一定都是为重钱而去,这是一种信仰,一种精神寄托,逻辑不一样,思维不一样,任何一个年代,都有这个年代的寄托,所以不足为对,不足为错,只要愿意高兴就好,祝大字新年快乐。

为什么大年初一烧香跟过年贴春联、放鞭炮是一个道理,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根本不是迷信、信仰之说,就是个传统东西,就像大年三十晚上吃饺子,正月十五吃元宵一样,这不是法律规定的必须遵守。

小编点评:

因为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大年初一到初三去庙里还愿上香讨吉利,顺便在回的山上,路边捡上几根木材,捡材同音捡财。大年初一是新年第一天,也是一年的开始。在老百姓眼里大年初一是个吉祥的日子,为图个一年吉利所以在初一去上香祈福,最好烧个头香。

2021除夕夜大年三十是什么时候 除夕什么意思有哪些传统习俗

除夕是中国传统节日中重大的节日之一。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 那么除夕夜大年三十是什么时候?除夕节这天又都有着哪些习俗呢?

2021年除夕夜大年三十是什么时候

2021除夕是2021年2月11日,星期四,农历腊月三十。 除夕,指的是农历年的最后一天,具体时间是腊月三十(或腊月二十九),是中国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里,各家各户都要准备美馔佳肴,祭祀祖先,在外漂泊的人也会回到家中和家人团聚。

除夕是什么意思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夕;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除夕因常在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日,故又称该日为大年三十。岁除之日,民间尤为重视,家家户户忙忙碌碌或清扫庭舍,除旧布新,张灯结彩,迎祖宗回家过年,并以年糕、三牲饭菜及三茶五酒奉祀。

除夕自古就有祭祖、守岁、团年饭、贴年红、挂灯笼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受中华文化的影响,除夕也是汉字文化圈国家以及世界各地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除夕的传统习俗

1、燃爆竹

汉族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燃爆竹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可以营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2、贴春联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汉族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此外,在汉族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3、祭祖

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祭祖是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数人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

4、年夜饭

除夕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家庭是华人社会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年夜饭充分表现出中华民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

吃年夜饭,是除夕夜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二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年年有余”。

年夜饭后就是孩子们最期待的发压岁钱环节了。

5、压岁钱

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

来源:闽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