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民俗

爆竹一声除旧岁,桃符万户迎新春(爆竹一声除旧岁)

爆竹一声除旧岁,桃符万户迎新春(爆竹一声除旧岁)

让春节绽放出新的姿态与光芒

作者: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杜志强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一年一度的春节爽然而至,中华大地将会在爆竹锣鼓声中欢庆这全民族最为隆重的节日。千门万户,五湖四海,莫不笑语欢声,载歌载舞。在这盛世节庆的春潮涌动中,我们不禁思索:春节的生命力为何如此之久?我们欢度春节的必要性在哪里?春节节俗的未来会如何?

一、春节不仅是几千年节俗文化的结晶,更是几千年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结晶。因其根深品正,所以才见其生命力之长久永固。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的节日。字面上看,春节即立春的节日,这也意味着,只有产生了立春日,才可能会有春节。《尚书·尧典》之“四仲星”,是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立春。“四仲星”是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天象(竺可桢《论以岁差定尚书尧典四仲星之年代》),如此说来,则广义上的春节很可能有三千年的历史了。殷商每于岁首岁尾祭神祭祖,这种祭祀应该是春节的雏形。即便以当今在元日燃爆竹、行礼拜的节俗而言,也应该从汉武帝元封六年(前104年)算起(因为只有从此以后,春节才基本固定在正月初一),已有2100年了。

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春节的节俗文化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变化着,比如从殷商节俗之重祭祀,到周人之祭天祭祖、庆丰收、盼来年,以至于汉代以后祭祀、欢庆并重,再到如今之淡化祭祀、偏重欢庆等。这些节俗主题的变化,必然会伴随着节俗内容、仪式的变化,比如送灶、除夕、元宵等节日的多元化,爆竹、鞭炮、守岁、春联、灯会、舞龙等节庆内容渐次而出,腊八粥、年糕、饺子、元宵、屠苏酒、春卷、搅团等饮食的逐渐涌现,而祭天、祭神、迎神、祭祖的内容则慢慢淡化,应该说,春节节俗在其发展中越来越侧重于节庆、团圆主题,而逐渐弱化了其祭祀功能。

这样的变化,其本质则正是中华民族的生活需要与精神追求的不断发展,是伴随着中华文化发展的一路风雨,因而也就深层地浓缩了中华文化。比如殷周时期春节节俗重祭祀,其实这正是中华民族早期思想观念的反映,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他们希望得到的解决方案,以及他们对生活的渴望,都寄托在祭祀之中,于是春节便自然而然地承担了这一任务,反映了这一内容。再比如春联这一节俗,虽始自五代,但一经诞生,便畅行无阻。它最廉价,因为它只需最简单的红纸和笔墨;但它却又最雅致、最精炼,因为它要用尺幅之小的空间,来表现浩荡春意和万里胸怀,而且,它还要用最具中国文化元素的书法书写出来。因此,一幅小小的春联,体现的是寄予教化、表达情操以及普天同庆的立体情怀,是地地道道的中国文化的结晶。

由此,我们以为,春节历史如此悠久,行用数千年而不废,其历久弥新的根源,根本还在于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因其根深品正,所以其生命力才会长久永固。

二、欢度春节,其实是在延续民族文化,巩固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

王安石《元日》一诗,描写了北宋正月初一时人们欢庆的场景:“爆竹一声辞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其中“千门万户”一词,足见当时人们喜庆之普遍。劳碌终年的人们,在新旧年交替的农闲之际,有时间也有必要去总结一年的生活,喜庆一年的收获,同时也交接亲朋、和睦亲族。所以,喜庆主题才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加强。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出结论:欢度春节,其实正是所有中国人生活的迫切需要。

几千年来,春节就这样将一代又一代的故事接续地讲下去,将中华文化的核心要素以喜闻乐见的形式高效地传递着。比如,传统的家国一体、修齐治平观念,通过春节对团圆、敬祖等主题越来越鲜明的凸显,必然会在百姓心中得到进一步地加强;而那些春节期间未能团圆的游子,也必然会产生对团圆更强烈的渴望,于是,类似“故乡一夜思千里,双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守岁樽无酒,思乡泪满巾”(白居易《客中守岁》)、“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刘长卿《新年作》)、“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等春节诗作,就唱出了游子思乡盼亲、渴望团圆的凄苦心声,赢得了广泛共鸣和高度赞誉;而这类新年名作的传唱,其实也是在加强着家的观念、团圆观念和故乡观念,在传扬着传统文化。

今天,每当春节临近时,我国浩浩荡荡的游子返乡大军,便会形成颇为壮观的迁移图景。古代也有许多游子,可相比而言,恐怕历史上任何时期都不会有今天这样多的游子吧?很显然,是春节的团圆主题,串联、凝聚起了天南海北的游子。他们的浩荡返乡,汇聚成新时代最动人心弦、最波澜壮阔的游子之歌。试想,如果没有春节这一貌似轻描淡写实则最具说服力的理由之外,恐怕再也没有任何理由能让游子们如此心甘情愿地、前赴后继地、风雨无阻地集中返乡吧。说到底,游子们的集中联动,其最根本的动力还在于民族文化和精神,鲜明地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向心力和民族的凝聚力。

所以,对个体而言,欢度春节是生活需要,是情感的宣泄和寄托;而对国家、民族和文化而言,每个家庭、每个角落的团聚和喜庆所凝聚而成的强大传统,恰好成为维系民族文化、凝聚民族精神的天然纽带,其实也就是最优良和最高效的教化。常言道“公序良俗”,最好的公序良俗,恐怕也莫过于此吧。

三、我们应该更为积极、高效地推动和加强以春节为代表的传统节俗,使其发挥弘扬文化、凝聚人心、移风易俗的更大作用。

在人人都张罗春节、欢度春节的同时,一个难掩的事实是,很多人都在感慨:年味淡了。年味真淡了吗?如果年味淡了,那每年大规模地游子不约而同地返乡,又体现了什么?我以为,体现的还是最浓的年味。只不过,时移代易,不同阶段,年味的体现各有不同罢了。所以,年味并未变淡,就如同人们都感慨世态炎凉、世风日下一样,世态真的炎凉吗?人情真的越来越浇薄吗?我以为,人情的淳美,永远驻留在我们心中,人们的善良之心从未泯灭、也永不泯灭,不能用一些不好的事例来否定人情的善良本质。同样的道理,我们之所以感慨年味淡了,其实是用自己心中留存的美好记忆,来对比目前的现实,如果略有不满之处,便感慨道:年味淡了。得以通变的眼光来看待这一现实。

应该说,我们正处于最好的历史时期。物质生活空前丰富,商品极为富足,交通发达,物流便捷,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再也不用像古人那样,每到年头节下,便思亲伤怀,感慨山长水阔了。团聚,对今天的人们而言,已经不再是奢望。由于商品的极度丰富,所以,几乎所有的春节用品都可购买得来,我们再也用不着像以前那样事必躬亲、亲手做成了。生活的快节奏,使得人们聚散匆匆,即使团聚,也都还不忘本职,甚至带着工作任务来团聚。于是,人们不再像以前春节那样有长时间的闲暇,一些活动如走亲访友、聚会、社火、灯会等也都给人感觉热情或虔诚度不够。

我以为,这是新的社会生活发展的必然。中国社会正处在工业化、信息化的壮阔历程中,正处在传统与现代的接续之点;植根于传统农业社会基础之上的春节,必然会在与工业社会接轨的过程中偶有不谐或不尽融合,这尽在情理之中。但从主流来看,对春节传统的尊崇,对春节节俗的敬重,依然是民族血液里的固有基因,春节依然是全民族最为隆重的节日。既然春节已经是如此高效地凝聚人心、化育天下几千年,那我们完全有理由要让它继续更好地发挥作用,我们得有我们的方案。春节节俗是历史形成、逐步加强的,在这动态的渐次形成的节俗里,能不能注入我们时代的烙印,值得关注。我们并不是非要注入新元素,只是因为我们所处的时代实在很特殊,是传统与现代的接续之点,因此,弘扬和加强春节节俗,使其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其实是根本地体现了我们对千年传统的态度和方略。

另外,随着西方节日的传入和影响渐广,人们开始担忧传统节日的命运。在我看来,以春节为代表的我国传统节俗,有着丰富复杂的内容和鲜明严肃的仪式,它根深蒂固、枝繁叶茂且格高品健,但因其复杂与独特,对于那些很少了解中国文化的人来说,是很难理解和接受的。就如同汉字与书法,肯定是最高贵的艺术,但因其复杂与独特,亦很难为外人所接受。对此,我们应该有最充分的自信,坚信这基于几千年历史文明之上的节俗文化,必定是最灿烂的文明之花,必定会有着极强的适应性,也必定会在新的时期绽放出新的姿态与光芒。

故乡的年味:为什么我们总怀念小时候的过年?

作者:景桥先生

来源:你的景和我的桥(ID: jing6qiao)

一起怀念那些年,那浓浓的年味儿。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岁月渐深,年岁渐增,便越是怀念小时候的过年。

我就常生出这种感慨。

其实那时,故乡贫瘠的小山村,物资极是匮乏,日子也过得单调,唯独那年味,却比现在浓烈得多。

有一种年味,叫小时候的年味,叫故乡的年味。

终此一生,我们沉浸其中,年年反刍,永难忘怀。

01

年味的滋生

老师说,你们要认真复习呀,马上就期末考试了。

说这话时,腊月的北风呼啸,从窗户透明薄膜纸冲挤进来,呼啦啦作响。孩子们冻得红肿的小手,用力地握着铅笔,写着算着,兴奋想着:马上就要过年啦。

放学后,听说村东头的小伍哥从广东打工回来了,赚了大钱,赶紧奔了过去看热闹。

只见小伍哥西装革履,皮鞋铮亮,领带鲜艳,一看就混出了人样,见了人就装烟,笑着打招呼,举手投足间,说不出的时髦气派。

见我们来了,小伍哥从里屋抓出一大把糖,挨个分派,间或温柔地摸摸孩子们的头。含着甜到心底的糖果,我舍不得吞下,忍不住心想,等长大了,也要去广东去打工,天天吃冰糖。

接下来的日子,每天都有打工的人归来,发财烟、发财酒、发财糖,让村子一天比一天热闹。而孩子们,期末考试了,领通知书和寒假作业了,放假了。

晚上,不知是谁,在村子里放了一个响炮,“啪”。

静谧的小山村,久久回荡,一下子,仿佛在向整个村子宣告:年来啦。

02

年味的酝酿

爷爷定了初九解年猪,请了邻居帮手,约了杀猪匠老泰叔。

奶奶说,“细伢细伢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细伢细伢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

栏里的猪,膘肥体壮,一年里,奶奶不知投喂了多少猪草、米糠、剩饭菜,就指望养一头肥壮的年猪过节呢。

年猪解好了,场面血腥,哀嚎凄厉,但似乎并不令人害怕。

中午,是一顿杀猪菜大餐,帮手的人,左邻右舍,围着热气腾腾的火锅,满满一大桌。鲜美的猪肉、内脏、猪红,久未尝荤的农人们的味蕾,一下便重拾了年的滋味。

下午,奶奶给子女们以及走得近的邻居,送去了猪肉或是内脏,图的是大家吃个新鲜。接着,便忙着将肥膘熬猪油,爷爷赶着腌猪肉。

随着一阵吱吱的熬油声,一股猪油的清香,弥漫在整个屋子。禾场里,还散发着猪屎尿的臭味,混杂成一种独一无二的年味。

约莫一个礼拜,肉腌好了,穿绳凉干水分,便挂上火塘炕梁上熏制了,俗称“炕腊肉”。

为了熏出火候和香味,奶奶会多烧一些松枝、稻草、锯末、细糠,伴着日子的烟熏火燎,炕上的腊肉在人间烟火之中,熏得金黄流油,腊香味渗透进肉的肌理深处,特别惹人垂涎。

腊味,是最香的年味儿。

除了解年猪,年前的十来天里,家家户户还会烫粉皮、打糍粑、磨豆腐、炸油豆腐、裁新衣、洗邋遢,紧锣密鼓,不亦乐乎。

炸爆米花的师傅,剃头的师傅,做红薯米花糖的师傅,酿小灶酒的师傅,仿佛约好了一般,次第进村了。

印象最深的,是炸爆米花。

一种老式的爆米花机,将大米装进机子的圆肚子,放两粒糖精,锁紧盒盖,平放在干劈柴火上,不停地摇滚着机器。

大概五分钟后,师傅看看了手摇柄上的压力表,说了一声,好了。

这时,将机子倒扣在附带长蛇皮袋的圆筒上,用一根铁棍翘着机器的盖扣,对围观的孩子们说,快捂住耳朵,话音刚落,用脚在铁棍上用力一踩,“砰”,一声巨响,一整袋爆米花便脱肚冲出,向蛇皮袋底边望去,装满了。

一股浓浓的热浪弥散开来,是热气腾腾的米花香,整座宽敞的堂屋里,每个人都贪婪地呼吸着。

年味,随着那“砰”的一声,似乎也喷薄而出了。

03

年味的爆发

大年三十,这一天终于到了。

天蒙蒙亮,就有或近或远、或长或短的爆竹声,此起彼伏响起。

躺在床上,听声辨户。

父亲说,这一挂鞭是哪家的,那一挂鞭是哪家的,甚至哪一家发了财,放的是一千响的大地红,父亲都能听出来。又喊我赶紧起床,也去燃鞭,迎接大年。

母亲早已经烧火了,开始做早饭,大多是下一锅鸡汤面。

之所以早饭简单,是因为一吃过早饭,奶奶和母亲、婶婶们就要聚在一起,忙着准备一大家近二十人的大年饭了,那才是过年最大的一场盛宴。

我和弟弟妹妹溜出门,去各家门口捡“哑炮”,一挂鞭燃放尽,总有被炸开未燃放过的“漏网之鱼”,捡起来,还可以燃放玩儿。

半晌午,父亲喊我,要我写对子。村里子读过旧私塾的尚爹,一肚子墨水,毛笔字更是铁画银钩,去求对子的人很多。

父亲却固执地要锻炼我,尽管我的毛笔字十分稚嫩。他和我一起裁红纸、量尺寸、折字位,然后要我选取万年历里的春联,用毛笔写到红纸上。

爷爷在旁边看着,说给我也写一副吧,父亲说这副要得,“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很快,堂屋的地上铺满了对子,等待着墨痕的风干了,墨香也成了一种年味。奶奶端来刚熬制的热米糊,里面一把稻草扎的刷子。

父亲带着我,举着木梯子,将一幅幅对子端正地贴到每一个门框上,到处洋溢着喜气。

这时,年饭也做好了,女人们忙活一上午的佳肴,摆满了整整一桌。

我的故乡,年饭是中午吃的。父亲去大门口燃放起一挂长鞭,然后赶紧将大门关上,取意财神进门,不让他跑了。

合家的人,围坐一大桌。爷爷端坐上边,念念有词,请列祖列宗回家过年,祈来年风调雨顺饱暖安康。

他端起酒盏,吆喝一声,一起回来过个热闹年哟。

而除夕之夜,一大家人,围着老树蔸火,烧得红红火火,烤得暖暖和和,夜话守岁,扯着各种家常闲话。

村里的孩子,脸上洋溢着激动的喜悦,都不想睡觉,生怕一觉睡过去年就过完了,真应了苏轼的那句“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村里的女人们,则约在一起成群结队,给一年里新出生的小孩送压岁钱。

母亲也给我压岁钱,不多,但总是小心翼翼藏进贴身的衣兜,兴奋得像个百万富翁。

一直到了12点,快要转钟之时,父亲早把长鞭挂好了,眼睛不停地看一下手表。

这个时间要把控好,马上就是新年了,转钟那一刻,就如春晚的倒数,一定要用最响亮的爆竹声,迎接财神寿仙福星进门,这叫“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一地,灿若云锦,俗称“满堂红”。

有人性子急,爆竹先响了起来,不一会,“噼啪噼啪”,整座村子里响起密密麻麻、急急切切的爆竹声,里面还夹着“呜……啪”的春雷炮,一股呛人的爆竹喜气,弥散在整个村子里。

“爆竹一声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

这一刻,年味瞬间爆发,掀起高潮。

04

年味的蔓延

大年初一,年味更是高潮迭起。

一大早,在不绝如缕的爆竹声里,我从被窝里钻了出来。母亲说,来,穿新衣服咯。

那年月,只有到了过年,浑身上下才能焕然一新。

穿上新衣服新鞋子,浑身都觉得轻飘飘,走路格外地小心翼翼,生怕弄脏了扯坏了。

还记得有一年,母亲给我在镇上集市置了一身小西装。除夕当晚,母亲想将西装熨得更笔挺,让儿子更帅气,却因为不大会用刚添置的电熨斗,温度过高,将裤子烫了一个大洞。

那晚,母亲自责地哭了,我也难过,跟着哭,因为第二天没有一身新了。

一大早,父亲便带着我们给村中长辈拜年,打躬作揖,说吉祥话。首先去自家的爷爷奶奶,“大爹细爹,拜年了,祝您健康长寿”,爷爷奶奶笑着,连声说好。

路上碰到左邻右舍,个个满面春风、喜气洋洋,拜年啦,拜年啦,恭喜过个热闹年呀。

拜完年后,村子里的男人们,还要敲锣打鼓,去给合村的祖宗坟前拜新年,还要去给头一年去世的老人拜新香。

敬生重死的力度,一环扣一环,演绎得紧凑有序。

忙完这些,爷爷还要带我们去自家祖坟拜新年,拎着祭品和爆竹,爬上一座山腰,来到曾祖父曾祖母的坟前,跪拜祭奠。

爷爷说,要保佑孙子们长大了个个当大官、发大财呀。

而接下来整个正月,一大家子走亲串友,登门祝福,吃喝玩乐。乡间田塍路上,随处都能碰到走亲的人们,长长一串,笑语相闻,互道贺喜,很是热闹。

那会儿的人情味儿特别浓。去了外公家拜年,妈妈的兄弟姊妹,也都要轮流去拜年,每家住一晚。回到家,父亲这边的兄弟姊妹,也要每家每户吃一顿。

一整个正月里,几乎都是在走亲戚、做客人、吃酒席,容不得你歇火。

络绎不绝的走亲串友的山路上,常会遇到玩龙舞狮的队伍,敲锣打鼓,年味儿,闹腾腾地蔓延在十里八乡。

05

年味的尾巴

似乎很快,又似乎很久,便到了元宵节了——这是年的尾声了,却也是最后一个高潮。

那时都穷,但整个正月有三天必须燃放爆竹,一天除夕,一天初一,还有一天便是十五,也有送年的意思。

俗话说,“三十夜的火,月半夜的灯”。元宵夜里,整个村子里家家户户一片灯火通明。

而元宵当晚,尽在一个“闹”字。孩子们固然嬉戏疯耍,大人们也会玩龙舞狮,贺贺一年来有喜事的人家,讨要一点喜钱,作为公家的经费。

庆贺的队伍,挨家挨户走贺,每到一户,主人赶紧递烟、敬茶、寒暄。队伍里,总有一两个“发彩”的人,多是些读过古书、口才好、嗓门大的耕读汉子,彩词大抵是如下之类:

黄龙玩得喜盈盈,来到贵府贺新春。

家业兴隆人上人,事业成功腾青云,东遇贵人西遇喜,南进洪福北进财。自我黄龙庆过身,金光灿灿好前程。

“发彩”的人,提足中气,敞开嗓子,每念一句吉祥词,众人便齐吆一声“有”,黄龙也暂歇,只是围着打圈。

待到念完最后一句“自我黄龙庆过身”,刹时,炮竹齐鸣,锣鼓敲响,黄龙便摇头摆尾、腾跃舞动起来,还能灵动摆出各式造型。

这样的场景,将年味发挥到极致。夜深透时,庆贺活动宣告结束,村人们带了一点疲倦、一些不舍,解散回家。这个年,也算是过完了。

回家路上,爷爷说,要准备春耕的种子了,“细伢望过年,大人望种田”呀。

第二天,孩子们也要报到上学了。

有时想,为什么我们总怀念小时候的过年?

或许是因为那时的贫瘠,过年才有新衣美食,感觉一年没有白忙;或许是因为那时的纯澈,快乐很简单,捡到一把“哑炮”便如获至宝;或许是因为那时的古朴,满满的仪式感,涤荡一年的心尘。

或许,只是因为那是故乡,当年自己也还是小孩。

点个在看,一起怀念那些年,那浓浓的年味儿。

宠粉福利来啦!!!

为感谢粉丝互动,小e妹特定制了一批“湖北e家庭限量笔记本”,作为奖品送出。获取方式:每个自然月内精选留言数不低于30条的粉丝,将获得限量笔记本噢;每人限领一本,数量有限,赶紧参与哦~

THE END

本文作者:景桥,工作之余写温暖人间,写家国天下,全网近亿阅读量爆文《清明为什么要回乡扫墓,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作者,新书《愿你出走半生 归来仍有故乡》正在当当网、京东、天猫平台热卖,多文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之声转载。个人纯原创微信公众号“你的景和我的桥”(jing6qiao),欢迎前来做客,愿世间所有温暖的人,都能在景桥相遇,就像久别重逢!

本文属于政务公益宣传,对于文字或者图片有异议的,请联系删除!

投稿邮箱:

hubeiejiati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