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生肖

中国过春节有多少年的历史(春节有多少年的历史)

中国过春节有多少年的历史(春节有多少年的历史)

一个被“废除”的春节:你真的知道春节的历史吗?

“春节”这两个字,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是家庭团聚的喜悦,还是那张红红的红包?是等待新年第一声鞭炮的期盼,还是爷爷奶奶的家常话?但你知道吗,曾经的某个时期,我们的春节几乎被“废除”!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春节的历史,探寻那些鲜为人知的往事。

春节:千年的历史和传统

春节,作为中国最为隆重的传统佳节,源远流长。在古代,从农历十二月二十三开始,“忙年”的活动就拉开了序幕,直至正月十九才告一段落。家家户户焚香祭祖、准备新衣、炸鞭炮,这些都寄托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祝福和期盼。

但你可能不知道,我们现在称之为“春节”的这个佳节,在很长时间里都有不同的称呼——上日、元日、三朝、正日、元辰、新正等。直到1914年,民国政府才正式提出将这个传统节日定名为“春节”。

民国:传统与革新的交锋

民国初年,中国经历了一场浩浩荡荡的文化变革。新政府试图摒弃一些被认为是封建迷信的传统,比如缠足和扎辫。他们试图构建一个与西方接轨的新文化,希望给民众带来新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但在这个文化变革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激进的声音。一些极端派别甚至提议“废除汉字”,更令人震惊的是,他们提出了废除我们深爱的春节!

破旧与立新的碰撞

1929年,这个年头对于春节来说是个特殊的年份。民国政府下令更改春节时间,规定公历1月1日为新年,而农历新年则被摈弃。

春节这一天,学校依然开课,商店正常营业,街上的年货摊位不再。一些过去春节时的传统活动,比如舞龙、舞狮、贴春联、放鞭炮,都被禁止了。那时候的街头,充斥着巡查的官兵,他们有时会质问提着礼品的行人,如果你说你是去拜年,那恐怕你的春节就得在牢里过了。

尽管春节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压,但人们的心中对春节的那份情感是无法被剥夺的。许多家庭选择在家里秘密庆祝,他们在小小的空间里燃放鞭炮、贴春联、祭祖。有人甚至为此创作了对联:“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新的春天

春节遭受的打压并没有长久。到了1934年,面对民众的强烈反对和不满,民国政府不得不撤销了对春节的禁令。那段时间,尽管春节经历了风风雨雨,但却更加坚定了人们对这一传统节日的热爱。

结语:

历史,时常告诉我们,文化和传统的力量是无法被抹杀的。即使在最困难的时期,我们都坚守着对家乡、对祖先的那份思念与尊敬。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个民族的记忆,一个家族的传承。每当春节到来,让我们珍惜这一切,共同传承这份深厚的文化遗产。

一个被“废除”的春节:你真的知道春节的历史吗?

“春节”这两个字,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是家庭团聚的喜悦,还是那张红红的红包?是等待新年第一声鞭炮的期盼,还是爷爷奶奶的家常话?但你知道吗,曾经的某个时期,我们的春节几乎被“废除”!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春节的历史,探寻那些鲜为人知的往事。

春节:千年的历史和传统

春节,作为中国最为隆重的传统佳节,源远流长。在古代,从农历十二月二十三开始,“忙年”的活动就拉开了序幕,直至正月十九才告一段落。家家户户焚香祭祖、准备新衣、炸鞭炮,这些都寄托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祝福和期盼。

但你可能不知道,我们现在称之为“春节”的这个佳节,在很长时间里都有不同的称呼——上日、元日、三朝、正日、元辰、新正等。直到1914年,民国政府才正式提出将这个传统节日定名为“春节”。

民国:传统与革新的交锋

民国初年,中国经历了一场浩浩荡荡的文化变革。新政府试图摒弃一些被认为是封建迷信的传统,比如缠足和扎辫。他们试图构建一个与西方接轨的新文化,希望给民众带来新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但在这个文化变革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激进的声音。一些极端派别甚至提议“废除汉字”,更令人震惊的是,他们提出了废除我们深爱的春节!

破旧与立新的碰撞

1929年,这个年头对于春节来说是个特殊的年份。民国政府下令更改春节时间,规定公历1月1日为新年,而农历新年则被摈弃。

春节这一天,学校依然开课,商店正常营业,街上的年货摊位不再。一些过去春节时的传统活动,比如舞龙、舞狮、贴春联、放鞭炮,都被禁止了。那时候的街头,充斥着巡查的官兵,他们有时会质问提着礼品的行人,如果你说你是去拜年,那恐怕你的春节就得在牢里过了。

尽管春节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压,但人们的心中对春节的那份情感是无法被剥夺的。许多家庭选择在家里秘密庆祝,他们在小小的空间里燃放鞭炮、贴春联、祭祖。有人甚至为此创作了对联:“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新的春天

春节遭受的打压并没有长久。到了1934年,面对民众的强烈反对和不满,民国政府不得不撤销了对春节的禁令。那段时间,尽管春节经历了风风雨雨,但却更加坚定了人们对这一传统节日的热爱。

结语:

历史,时常告诉我们,文化和传统的力量是无法被抹杀的。即使在最困难的时期,我们都坚守着对家乡、对祖先的那份思念与尊敬。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个民族的记忆,一个家族的传承。每当春节到来,让我们珍惜这一切,共同传承这份深厚的文化遗产。

全世界只有中国人有两个年龄,虚岁到底从何而来,有何意义?

有人说, 全世界或许只有中国人有两个年龄:一个周岁, 一个虚岁。“周岁”是怎么回事, 一般人还能说得清楚, 而虚岁是怎么来的,怎么个“虚”法? 却是件很容易让人迷惑的事情。

虚岁概念总是让人犯迷糊

什么是虚岁?虚岁是与实岁(现在统称作周岁)相对的一种记岁方法。顾名思义,“虚”是虚假之意,“实”则是真实之意。虚岁是中国传统计算年龄的方法,它是以年为单位的,是一种舍小求大的概算方法。

一个人出生的当年记为一岁,以后每过一个春节增加一岁。与现代不同的是,在古代,虚岁是唯一的记岁方法,所谓的岁,指的就是虚岁,没有什么周岁虚岁的概念

虚岁中没有以零为起点的观念,没有个人特别生日的记岁方法。按照民间的习惯,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只有在百日之前,人们才会以日为单位来计算他的大小,一过百日,人们就再不会计算他的日龄或者月龄,而是以年为单位计算年龄。

从理论上说,一个人一出生,就被认为是1岁了,以后逢年便长1岁。比如,一个1992年3月15日出生的人,在1993年除夕之前,他都被认为是1岁,一到春节,他就被认为是两岁了。

这样,这个人在2002年春节过后到3月15日之前的这段时间里,周岁计为11岁,而虚岁则计为13岁,两者会有两年的误差。

虚岁如此麻烦,为何要算虚岁?

现代许多年轻人对此不理解,常常有年轻人问什么是虚岁。有人认为这是中国人的那种“差不多”观念的产物。也有人认为这是中国人没有科学精神,凡事“差不多”就行,年龄问题,只能概算,不能精确,计算的单位以年而论,不计月日。

也有人以为这是中国人的“占便宜”心理所至。谁人不想多活几年?说个虚岁,满足了人的这种乞求长生不老的心理状态,谁听了都高兴。

还有人认为这是对于生命起点的计算不同,现代人以出生为起点,而古代人以怀孕为起点计算生命,因为一个人出生时,他在母体中已经“存在”了10个月了。

这显然是有问题的:出生不足月的婴儿能否计为半岁?假设一个人正月初一出生,出生时就为1岁,如果当年有闰月,到腊月就已满12个月,不是也要增加1岁?那过新年是不是又要增加1岁?那1年时间岂不是长了3岁?这些说法似乎也有某种道理,但是恐怕都是揣测或推断而已,都没有历史记载的依据。

虚岁自古就有,源于天文历法

要理解虚岁,必须懂得两个方面的知识,一是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的科学知识,二是中国祖先的民族性格。

历法建立在天文观测的基础之上。古人观察太阳的升起和降落,白天和黑夜的循环,产生了日的概念。所谓“日”就是一个昼夜。观察月亮圆缺的变化,从月圆经过月缺,再到月圆,由月的圆缺变化产生了“月”的概念。

所谓“月”就是月亮圆缺的一次循环。通过栽培种植农作物,观察到寒来暑往,草木枯荣,产生了年的概念。所谓“年”就是寒来暑往、草木枯荣的一个周期。所以《说文解字》说:“年,谷熟也。从禾。”年、月、日概念的建立是历法得以产生的基础。

《尚书·尧典》曰:“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中国古代历法的特点,就是采用阴阳合历,即以太阳的运动周期作为年,以月亮圆缺周期作为月,以闰月来协调年和月的关系。

这种历法的特点造成中国古代历法的不精确性。因为太阳回归年的总长度为365.2422日,而月亮朔望月的长度为29.5306日。十二个朔望月构成农历年,长度为354.3672日,比回归年少将近11天,每个月少0.91天,近1天。

如按十三个朔望月构成农历年,长度为383.8978日,比回归年又多出18天多。如果按上述规定制定历法,就会出现天时与历法不合、时序错乱颠倒的怪现象—这就是矛盾。

这就造成中国古代历法中,在相对比较长的时间中,年相对比较准确,而日则不便于一一对应。今年的某月某日与去年的某月某日不一定能够“对号入座”,假如一个人是今年闰月初三生的,那他明年的生日怎么过呢?这可能就是造成中国古人不重视过生日的一个客观方面的原因。

中国古人没有现在我们所谓“生日”的概念,与“生日”含义最接近的词是“生辰”、“诞辰”。生辰和诞辰的概念不完全等同于生日,生日是以日为最小单位的,就是一个昼夜24小时的一天;而诞辰和生辰则是以时辰(时刻)为最小单位的,古人把一天的时间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分别以十二地支表示,称为十二时辰。

在中国古人的生辰概念中,日期仅仅只是记载生辰时间的一个要素而已,与年月和时是并驾齐驱的,并没有任何的侧重;而西方人的生日概念,强调的就是月份和日期,所以通常我们说生日,只说几月几日,不说年也不说具体时刻。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古人不重视生日的另一个方面的原因。

中国自古淡化生日观念,岁数精确并不那么重要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对时间观念比较淡薄。对于一些精确的时间,在历史上少有记载,尤其是精确到生日的月、日。古人常以年来记事,并且对应人的生辰还发明了属相这一概念。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十二生肖。

一开始的十二生肖正是对应着十二天干地支,这是用来记一天时辰的方法。古人用计时的那一套来创造属相这个概念,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根据生肖来推算人们的年龄。毕竟古代人们都是虚岁,常常会与实际年龄有有较大误差,而生肖推算反而较为准确。

另一方面,古人用虚岁也是因为古人对年的时间单位较不能理解,甚至拟人化的将年当成一种年兽来加以驱赶,年、岁这种概念在中国古人眼中成了一种具象的东西,而与时间的关系却没那么贴切。

不过不管怎么样,虚岁这个概念能从古代流传至今,可见人们对这个概念的认同感还是有的。虚岁虽然有时候会让人犯迷糊,但是其背后所蕴含中国人思考事物的独特理解还是颇有一番趣味。

不管是虚岁还是周岁,只要开心,主张哪一个也没有太大关系,现在甚至有许多人借此过两个生日。对于虚岁,我们不用过于较真,祖先刻意模糊这种年岁关系蕴含着着对年龄的独特思考,我们不妨放下争议,乐在其中便好。

春节究竟是Chinese New Year还是Lunar New Year?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转眼春节又要到了,春节可不只是the Spring Festival

春节在英语语境中有几种说法

the Spring Festival 春节

Chinese New Year 春节

Lunar New Year 春节

对中国人而言,春节是一年之中最隆重的节日,英语国家的人通常用the Spring Festival和Chinese New Year来表示春节,这两种表达的接受度都很高。

此外,lunar可以表示阴历的,因为中国的春节是按农历来计算的,所以我们还可以说Lunar New Year,当然我们也可以在Lunar New Year前面加上一个Chinese,表示中国的春节。

虽然农历新年、春节是中国人发明的,中国人说Chinese New Year没毛病。但是中国文化在古代已经传遍亚洲,亚洲其他国家也过中国新年,用Lunar New Year是给他们面子,跟其他国家人说Chinese New Year,会让他们有些尴尬。

春节的由来与演变

#讲好中国文化##趣味历史文化#​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亿万华夏儿女最为期盼的时刻。它象征着岁末年初,辞旧迎新,团圆平安,人们对未来一年的美好憧憬与希望。本文将深入探讨春节的起源、演变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关于春节的起源,有一个古老而神奇的传说。在太古时期,有一只名为“年”的怪兽,每逢冬末都会袭击村庄,吓得村民们逃散。然而,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村民们发现“年”怪兽怕红色、火光和鞭炮声。于是,每到这个时节,他们就会点燃火把,穿上红衣,放起鞭炮,以驱赶怪兽。久而久之,这便演变成了春节的习俗。

在古代,春节的地位尤为重要,被视为一年之始。自汉武帝始,春节被列入历法,成为全国性的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会进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如贴对联、挂灯笼、放鞭炮、舞龙舞狮等。此外,春节期间还有一系列的礼仪,如拜年、给压岁钱、吃团圆饭等。春节不仅是一段美好的时光,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春节也在发生着变化。进入现代社会后,春节的庆祝方式逐渐发生了变化。人们开始在春节期间旅游、聚餐、观看春节晚会等。同时,春节也在发生变化,它不仅仅是家庭团聚的时刻,还成为了一个社交的时刻。人们通过微信、短信、电话等方式拜年,红包文化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和发展。

春节的演变不仅仅是形式的改变,更是一种文化的转型和发展。从古至今,春节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一直在不断地演进。从最初的对神灵和祖先的敬仰,到对家族和国家的认同,再到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追求,春节的演变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精神和价值取向。

如今,春节已经超越了国界,成为世界各地华人共同庆祝的节日。同时,随着中国的崛起和文化的传播,春节也逐渐被其他文化所接受和融合。在这个过程中,春节也在不断地被创新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时代精神和文化内涵。

回顾春节的由来与演变,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始终保持着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生命力。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春节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它不仅代表着人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更体现了家国情怀和民族认同。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春节将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形式和内涵。我们要在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推动春节文化的创新和发展,让这个充满着中华文化特色的节日能够更好地体现时代精神,服务于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年俗日记:春节的来历

讲述人:王杰,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

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当今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我国规模最大,传统文化精华最为汇聚,持续时间最长,节日内容、形式最多的民俗大节。

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的岁首对于农耕社会的炎黄子孙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除旧布新,祈福辟邪,祈求新的一年能够风调雨顺。伴随着新春佳节的来临,光明网“网络中国节”团队特别推出《年俗日记》专栏,邀请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王杰每日为网友讲解春节的节日习俗及文化内涵。

春节的来历

历史上,在我国民间流传着许许多多关于春节的有趣传说,春节有元日、元旦、无证、元辰、岁旦等很多名称,但老百姓更习惯于把过春节叫做过“年”。关于“年”的由来就有很多有趣的传说。其中一种就是相传在古时候,有种凶猛的怪兽,叫做“年”。它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居于海底,每到腊月三十就爬到岸上,觅食人肉,残害生灵。

人们和年争斗了多年,每到“年”来的时候,各个村寨的人们便扶老携幼,逃往深山躲避它。有一次,村子里来了一位乞讨老人,大家都忙着收拾东西逃上山,但是一位老婆婆给了他一些食物,并劝他一起上山躲避年兽。老人笑了笑,说他有办法帮助村民把年兽赶走,只不过需要村里人帮忙准备一些东西。大家半信半疑,村中有几个胆大的年轻人留了下来,准备看看老人是如何赶走年兽的。

到了半夜,年兽像之前一样闯进村庄,它发现村里的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老婆婆家中灯火通明,门口贴着大红纸。年兽看到后浑身一抖,吓得怪叫了一声。等它走近,老婆婆家院子里突然传出“噼里啪啦”的爆炸声,原来是人们将竹节扔进了火堆里,发出的爆裂声。年兽吓的浑身战栗,不敢向前。这时,身着红袍的老人打开院门,哈哈大笑起来。年兽一见,大惊失色,只好灰溜溜的逃走了。原来,年兽最怕火光、炸响和红色。

从此,人们都知道了对付年兽的方法,竞相效仿。每到腊月三十,家家户户燃要放鞭炮,贴红纸,守更待岁。到了第二天,人们还要早早出门,走亲串友,互相道喜问好。从此,“过年”贴红纸对联、燃放鞭炮、拜年,敲锣打鼓的习俗就这样一代代流传了下来。

汉字“年”与农耕文化密不可分

当然,前面我们说的只是一个关于春节的历史传说,今天我们考古发现的甲骨文的“年”字,上半部分像禾苗,下半部分像人形。金文、小篆中的“年”字也都是由“禾”字与“人”字组成。从祖先的这些象形文字就能看出,年和古时人们的劳作以及庄稼生长的周期是分不开的。

在古代,禾是各类谷物的通称,就像我们今天把各种粮食蔬菜叫做“农作物”或者“庄稼”一样。小篆中的“年”字,将“人”字写作“千”,变成了“秊”。其字形如同一个人顶着成熟的谷物,甚至形象的展现出被沉重的谷物压弯了腰,以示年成和收成之意。古人通过对谷物生长周期以及对天体星辰的观察,产生了时间周期循环往复的概念,随着人们种植的农作物的播种、成熟和收获,“年”也便有了一个完整时间周期的含义,称为了中国农历纪年的一个单位。

我们可以试着想象一下,自上古时代,人们在旧的农事结束,新的农事开始之时前,为了表达丰收的喜悦,祈求未来的风调雨顺,会举行各种祭祀活动。他们报祭天地众神、感念祖先的恩德,他们驱邪攘灾、纳福祈年。以至于今天,我们依旧能从我们“过年”的种种风俗仪式上,体会到我们祖先对于用勤劳付出换来的丰收喜悦,感受到我们的先人敬畏大自然,又敢于面对和驯服大自然的豪迈勇气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热情的期盼和向往。

“春节”是一个从古至今,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完善与普及的过程。今天,我们中国人的春节泛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到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灶祭,到三十除夕的守岁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这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的节庆活动为最高潮。

春节展现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春节”这个历史悠久,在当今中国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传统节日,在千百年的发展中,固定了我们祖先的很多风俗习惯及文化精神。春节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节日过程展现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底蕴,也记录着古代人们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

北宋的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在爆竹声中,人们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忙碌了一年的人们,这时终于可以歇下来,品尝着美酒,享受难得的惬意时光。

百节“年”为首,我们的祖先用各种方式来辞旧迎新。春节的热闹和欢乐既是人们对于一年里事业成就的庆祝,也是对辛勤劳作的彻底放松,更饱含着人们对新一年的希望、憧憬和梦想。我们老百姓如今过年中的各种习俗不仅吉祥、喜庆、热闹、有趣,还饱含着我们华夏儿女自古至今对美好生活的重要精神寄托和精神支柱。

制作:李方舟、张悦鑫

来源: 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