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合婚

大明吉日一览表大葬日(大明吉日一览表)

大明吉日一览表大葬日(大明吉日一览表)

二十四节气略述——(二十二)阳生日南 祭祖开筵 馄饨味鲜 冬至团圆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又名冬节、大冬、亚岁、小年、履长节、长至节。我国古代将冬至分为三候:“初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冬至当日,太阳南行至极致,北半球日照时间达到最短,也是北半球一年中黑夜时间超过白昼时间最多的一天。《恪遵宪度抄本》有云:“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至,故曰冬至。至者,极也。”

《汉书》有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冬至过后,阳气回升。南朝梁时期文人崔灵恩在《三礼义宗》中记载:“(冬至)有三义:一者阴极之至,二者阳气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谓之冬至也。”坊间亦有“冬至一阳生”之说法。纵观历朝历代,不少文人墨客,都在诗词中对冬至阳气回升之事进行了十分生动的描写。如唐朝著名诗人杜甫诗作《小至》:“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北宋著名道士张伯端词作《西江月·冬至一阳来服》:“冬至一阳来服,三旬增一阳爻。”北宋著名婉约派词人晏殊诗作《奉和圣制冬至》:“尧仁敷万有,同此一阳生。”北宋著名诗人梅尧臣诗作《冬至日得师厚宋次道中道书》:“人同一阳至,泪向八行多。”他的另一首诗作《冬至感怀》:“自古九泉死,靡随新阳生。”北宋著名政治家王安石诗作《冬至》:“都城开博路,佳节一阳生。”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诗作《冬至夜坐作短歌》:“一阳萌生从此日,老人坚坐午达夕。”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诗作《冬至夜发峡州舟中作》:“舟中万里行,灯下一阳生。”金朝著名道士马钰词作《万年春·冬至阳生》:“冬至阳生,迎春拨雪黄芽好。”金朝著名道士尹志平词作《江城子·龙阳观冬至作》:“六阴消尽一阳生。”

俗语有云:“冬至大如年。”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在冬至之日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除灾祸。据《周礼·春官·司巫/神仕》记载:“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以禬国之凶荒、民之札丧。”可见周朝时期,朝廷会在冬至日举行隆重的祭神仪式,用歌舞礼乐的方式,祈祝国泰民安。南朝宋时期历史学家范晔在著作《后汉书·志·礼仪中》中写道:“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自唐朝至宋朝,以冬至和岁首并重。宋朝文人孟元老在追述北宋都城东京风俗人情的著作《东京梦华录·卷十》中记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诗作《己未冬至》有云:“今朝阳始生,在易得来复。扶衰奉先祭,拜起赖童仆。”南宋文人吴自牧在介绍南宋都城临安风貌的著作《梦梁录·卷六》中写道:“大抵杭都风俗,举行典礼,四方则之为师,最是冬至岁节,士庶所重,如馈送节仪,及举杯相庆,祭享宗,加于常节。”

冬至过后,白昼一日长于一日,古人认为冬至乃吉日,应有庆贺之仪。南宋文人陈元靓在记载南宋之前岁时节日习俗的著作《岁时广记·卷三十八》中写道:“冬至,天子受朝贺,俗谓之‘排冬仗’。”南宋文人吴自牧在介绍南宋都城临安城市风貌的著作《梦梁录·卷六·冬至》中写道:“此日宰臣以下,行朝贺礼。士夫庶人,互相为庆。太庙行荐黍之典,朝廷命宰执祀于圜丘。官放公私僦金三日。车驾诣攒宫朝享。”皇家于冬至之日,行朝贺大礼,百官依次入朝参拜,并奉上应制诗文,敬呈御览。如唐朝著名诗人元稹诗作《咏廿四气诗·冬至十一月中》:“拜庆朝金殿,欢娱列绮筵。”五代诗人徐铉诗作《冬至日奉和御制》:“群臣同偶圣,不叹夜漫漫。”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诗作《冬至日天庆观朝拜,云日晴丽,遥想郊禋庆成》:“淅淅霜风不满旗,紫烟黄气捧朝曦……丰年四海皆温饱,愿把欢心寿玉巵。”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诗作《冬至称贺紫辰殿及德寿宫》:“勋华二圣天齐寿,亚岁年年贺帝居。”明朝文学家于慎行诗作《冬至恭侍庆成大宴》:“南郊夜燎泰坛烟,内殿朝开大庆筵。”

南宋时期,人们在冬至这天食用馄饨,取打破混沌之气、庆贺阳气上升之意。南宋文人陈藻诗作《冬至寄行甫腾叔》有云:“鸭肉馄饨看土俗,糯丸麻汗阻家乡。”到了清朝,冬至之日,京城餐桌上的主角,依然非馄饨莫属,而非如今常吃的饺子。清朝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十一月·冬至》中写道:“长至南郊大祀,次旦百官进表朝贺,为国大典。绅耆庶士,奔走往来,家置一簿,题名满幅。传自正统己巳之变,此礼顿废。然在京仕宦流寓极多,尚皆拜贺。预日为冬夜,祀祖羹饭之外,以细肉馅包角儿奉献。谚所谓‘冬至馄饨夏至面’之遗意也。”清朝富察敦崇也在《燕京岁时记·十一月·冬至》中写道:“冬至郊天令节,百官呈递贺表。民间不为节,惟食馄饨而已。与夏至之食面同。故京师谚曰:‘冬至馄饨,夏至面。’”

除了馄饨之外,在江南地区,冬至时节还有吃冬至团的习俗。冬至团亦称“冬至丸”,取团圆之意,可用于祭祖,亦可馈赠亲朋。清朝文人顾禄在记述苏州及附近地区节令习俗的著作《清嘉录》中,对冬至团的做法进行了记载:“比户磨粉为团,以糖、肉、豇豆沙、芦菔(即萝卜——作者注)丝为馅,为祀先祭灶之品,并以馈贻,名曰‘冬至团’。”

关注白话微历史。

baihuaweilishi

点击公众号首页下方“往期精彩”,阅读更多精彩文章,欢迎关注转发朋友圈,留言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