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新华纵横|直击上海“从舱门到家门”全流程闭环管理
视频加载中...
【正文 】
【解说】随着上海的疫情防控重点转为防控境外疫情输入后,坐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浦东新区,成为了真正的“前线”。
【解说】这里有一支由160多名机关干部、50名公安干警、55名公交大巴司机组成的防疫队伍,24小时驻点值守。
【字幕】浦东机场T2航站楼
【现场声】这个来接你的车牌信息,或者来接你的人的个人信息有吗?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你知道吗?
【解说】换班没多久,一对来自日本的夫妇来到了接待区。在了解到对方有车辆接送后,一名队员开始登记护照、居住地、通讯方式等信息。另一名队员则给这对夫妇居住地所在的街道打电话,核实、确认信息。
【同期】上海市浦东防疫队浦东一班驻守队员 范栩含
(这一步)非常关键,如果说他填的地址是不准确的,或者说他填的地址是不具备被接的条件,可能我们也要报领导,如果确认无误的话,要让街道那边安排相关居委的人,做好接的准备。
【解说】在相关信息核实无误,并确认当地居委有工作人员接收后,队员范栩含将这对夫妇送到了上车点。离开前,她再次核实了驾驶员的信息,拍下车辆照片,随后将护照归还给了他们。
【同期】上海市浦东防疫队浦东一班驻守队员 范栩含
确保我们每个环节能够对接上,能确保到这个人员他从出,到他住的地方,能确保到这个从头到尾的闭环是完美地衔接上去。
【解说】除了有私家车接送的,还有相当一部分从重点国家入境,原计划乘坐公共交通的入境人员,按照要求,这部分人需要安排专门的车辆和人员接送到家。上海市民胡先生从美国返沪,中途在日本转机,因此需要居家隔离14天,由于没有家人接送,他必须由专人专车接送回家。
【现场声】你好,我这边是浦东机场的转运工作人员。哦,你好。我们接到一位旅客,他是到周口镇……
【解说】在与胡先生所住的街道取得联系后,转运人员朱红梅和胡先生一起出发。当他们来到小区已是深夜,居委会工作人员早已在等候,完成交接后,转运车又开始了下一单工作。
【解说】根据“闭环式管理”相关要求,入境人员一下飞机就会被分流,如有疑似新冠肺炎等相关症状第一时间就要接受检查。上海市浦东人民医院是开展检查的定点医院之一,这里专门隔离出了“特殊发热门诊”,用来接待相关人员。
【解说】下午一点半,3辆120转运车驶入浦东人民医院的特殊发热门诊区,13名有症状的入境人员陆续下车。在医护人员的安排下,他们首先需要做流行病学调查,再进行体温检测,随后即可挂号就诊。
【解说】王女士从法国入境上海,由于出现轻微的咳嗽症状,被认定为红标人员,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测温后,入境人员验血、CT检查,检查报告实时上传,由专家组进行会诊后,才能做出诊断;没有问题的入境人员将被转运至家中或集中隔离点进行隔离。
【同期】入境人员 王女士
没有这么严格的检查,就可能有些没有症状但其实是已经染上病毒的人到处跑,会感染更多的人,也会导致我们这个国家防疫工作更加困难。
【解说】作为距离浦东国际机场最近的综合性医院,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特殊发热门诊量近日平均每天增长 20%,是前期最高峰时的两倍;需要留院观察的患者数量也翻番。为此,该院紧急腾空临床研究床位,增设了感染性疾病留观床位。
【同期】上海市浦东人民医院院长 孙万驹
一般从到医院进行我们临床的所谓的流行病学调查,包括我们的体格检查、化验、CT排查,到核酸检测,我们在48小时之内(完成)。
【解说】随着外防输入的疫情措施不断升级,“城市安全闭环”的各个环节与保障也迎来空前的压力。傍晚,天色微暗,原本预计15点到达的6位人员乘坐两辆急救车终于到达。进入大堂后,他们按照测量体温、签承诺书、登记信息的流程拿到属于自己的房号。
【解说】这家位于浦东的酒店于1月29日(号)正式启动,成为浦东第五隔离观察点,如今476个房间几乎全部住满。30位来自医护、安保、疾控和卫监部门的工作人员身着防护装备,一穿就是8-10小时。
隔离点里,住了39名外籍人士,很大一部分不会说中文。与外籍人士沟通的“重任”,交给了潘红芬。
【同期】外籍留观人员
我是去浙江海宁的,(现在身体健康的)没问题的。14天,我现在10天了,还有4天。
【同期】上海浦东第五观察隔离点医生 潘红芬
他们基本上会讲中文的不多,但是基本的交流还是可以的。我问他们的都是最简单的,你有什么不适吗?我可以帮助您什么?这些大家都会讲。
【现场声】外籍留观人员
我现在很好。(您今天看起来不错,您需要茶包、咖啡之类的吗)不用,这些食物可以,很好很好。(如果您有其它需要,可以联系我们)好的,谢谢。
【同期】上海浦东第五观察隔离点医生 潘红芬
因为他第一天进来就是我打电话问的他,从头开始,他对我的声音也比较熟悉,觉得能讲英文他很开心。第一天他不知道怎么跟人沟通,开始他跟我说要刮胡刀,我们就要给他送。除了给他们做日常的健康登记之外,有时候我们也要充当服务员。
【解说】截至3月13日上午7时,浦东新区已投用18个隔离点,共接收机场转送重点国家入境人员4961人。各部门紧密协作,确保机场、隔离点、社区间形成严密无缝的“闭环”。
社区家门口作为闭环管理的“最后一米”,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24小时守候,时刻准备着对接入境航班信息,做好相关国家返沪人员的接收和服务工作。
【字幕】浦东新区花木街道一小区内,社区医学观察组成员齐彦军为刚刚从日本回来的陶先生测量体温、登记健康信息,并发放居家隔离告知书,告知了相关事项。
【现场】从今天开始,居家隔离14天,不能出门,如果有什么事情,和居委联系,然后有什么困难也和居委联系。
【同期】日本返沪人员 陶先生
在浦东机场我就觉得挺好的,是应该这样子。国内大家都已经很努力,都控制住了,国外是一个上升的阶段,所以说应该的。我们这14天不会到任何地方去的。
【解说】做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健康筛查的“哨点”、社区疫情处置的“主力军”、企业复工复产的“把关者”——当前,为应对境外输入性风险的新挑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挑起了“四合一”的防疫重任。
【同期】上海市浦东新区花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 齐彦军
现在境外人士多的时候(每天)十几个,有时候我们晚上十点多、十一点多,还在(上门)跑。
【解说】花木街道有1.3万名外籍居民,为了能够第一时间对接境外返沪人员,花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医学观察组的基础上设立了预备组。
【同期】上海市浦东新区花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 朱佩芳
因为我们是一个国际社区,那么相对来说,到沪的外籍人士会比较多,有时候同一时段来的剧迷就有三四户,(居民)他可能比较分散,我们在第一组人员无法赶到第二组的时间段的时候,确保居民能够及时到家,我们会启动第二组跑上去应对接待。
【解说】从返沪人员全面排摸的“前置关”,到24小时上门接收的“处置关”,再到居家隔离专人包干的“后置关”,在常住外籍人士超3000人的浦东新区金桥镇碧云社区,一系列防控境外输入的隔离和服务标准化措施正在有条不紊地落实中。
【解说】3月16日中午,法国人丹尼斯从机场接回了刚从法国归来的妻子与孩子。此前就接到消息的金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社区医生与街道人员,早早就候在小区外,与丹尼斯对接。双方签署完居家隔离承诺书等文件后,接下来的两周,社区医生将每天上门随访这户“洋居民”。
【同期】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桥镇应急工作组成员 赵佳卿
对他们进行集体居家隔离,稍后我们社区的工作人员会与他们进行对接。
【解说】17日下午举行的上海市政府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宣布,为进一步防控境外输入疫情风险,从即日起,所有中外人员,凡在进入上海之日前14天内,有过韩国等16个国家旅行或居住史的,一律实施居家或集中隔离健康观察,也就是一律隔离14天。上海将根据全球疫情发展趋势,及时动态调整重点国家和地区名录。
主编:李杰 王健
统筹:王朝
责任编辑:王朝
编辑:王朝
电子编辑:王朝
记者:潘旭 丁汀
音响:田里 郝晓江
视频技术:董硕
字幕灯光:邹建波
摄像:邰剑秋
音频技术:田里
系统技术:郝晓江
技术监制:王宏达
终审:李杰
监制:张平锋
出品人:孙志平
新华社音视频部出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