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崆峒文化·诗词鉴赏丨“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由来
赠张相镐(节选)
唐·李白
本家陇西人,先为汉边将。
功略盖天地,名飞青云上。
苦战竟不候,富年颇惆怅。
世传崆峒勇,气激金风壮。
英烈遗厥孙,百代神犹王。
壹
前 序
你可能朗朗上口“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却不知其首句为“崆峒访道至湘湖,万卷诗书看转愚”。你也可能听过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却不曾听过苏轼的“我従海外归,喜及崆峒春”。
崆峒文化因其特殊的历史机缘和文化背景,从古至今,引得文人墨客皆来此地,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共赏崆峒文化之崆峒诗词。
贰
诗词鉴赏
绝 句
——宋·夏元鼎
崆峒访道至湘湖,
万卷读书看转愚。
踏破铁鞋无觅处,
得来全不费工夫。
注释:
“崆峒访道至湘湖,万卷诗书看转愚。”作者饱读诗书,屡试不中,求个小官,无甚意思。他晚年学道,从西到东,遍访名山大川,问道崆峒山,探寻道法,走到湖湘大地,才恍然大悟、豁然开朗,发现自己读书越多,越是懵懂迷糊,人反而变愚了。“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后两句是说,一旦开悟,顿开茅塞,便领悟到了道的真谛。大千世界,真是常有这种事,到处寻觅,铁鞋踏破,始终不得要领,一旦顿悟,忽然想通领悟。与后两句的千古名句比,其实这两句中才能看出诗人的本意。
这首绝句,作者以悟道为例,揭示了认识事物本质的一个普遍规律,那就是只有经过苦心探索、费尽千辛万苦,才会水到渠成,花开蒂落,彻底悟通一个道理。这个悟通时刻,就可能是悟道的一瞬间。“得来全不费功夫”,是结果,“探索全要费功夫”是过程。没有艰苦探索的过程,即使有仙人指点,也是枉然徒劳。所以,我们的理解不是不要读书,而是不要读死书。杜甫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陆游说:功夫在诗外。都是这个道理,即贵在实践。
近 闻
——唐·杜甫
近闻犬戎远遁逃,牧马不敢侵临洮。
渭水逶迤百日净,陇山萧瑟秋云高。
崆峒五原亦无事,北庭数有关中使。
似闻赞普更求亲,甥舅和好应难弃。
注释:
唐朝“安史之乱”发生后,河、陇兵东调平叛,西北边地少数民族吐蕃乘机内侵,陇右十数州县相继陷没,六盘山一带成为唐与吐蕃争夺的前线要地。公元766年,唐代宗李豫命大臣杨济和好吐蕃,吐蕃王即派使者到长安求亲。杜甫听闻此事后,以为西北边事由此可平定,天下复归和平,于是在欣喜之余写下了本诗。
诗的一、二句,诗人开门见山,直入诗题:近闻犬戎这类犯边之族已远遁奔逃,他们的牧马再也不敢踏上临洮一带的大唐土地。三、四句则描述和平安宁后的边地风光,渭水逶迤,白天宁静,秋日的六盘山秋风萧瑟,云淡天高。五、六句写崆峒山、五原一带也暂无战事,只有北方少数民族的使者往来关中。诗的最后两句,诗人表达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之情,却又隐含在对“近闻”的铺陈直叙中:听说那使者是吐蕃的首领赞普派来到朝廷中求和亲的,那以后舅甥和好不会再有战争了吧?
全诗以“近闻”之事为内容,叙事与写景、抒情融为一体,语言明快,叙事简洁,格调轻快,是杜甫以“沉郁”为主的诗风中不可多见的“快诗”之一。
崆 峒
——谭嗣同
斗星高被众峰吞,莽荡山河剑气昏。
隔断尘寰云似海,划开天路岭为门。
松拏霄汉来龙斗,石负苔衣挟兽奔。
四望桃花红满谷,不应仍问武陵源。
注释:
清光绪十五年 (1889),作者自家乡浏阳 (今属湖南省) 赴兰州父亲任所,途经平凉游崆峒山,作此诗。诗中赞美了崆峒山吞吐星斗的气势,云海迷茫的幽趣和桃花满谷的艳丽。
诗一开篇即从山势落笔,首联:“斗星高被众峰吞,莽荡山河剑气昏。”“斗星”,即北斗七星。“剑气昏”,用《晋书》典故。晋代张华见斗牛之间常有紫气, 曾问于人, 人答曰:“宝剑之精上彻于耳。”这里借指天色。两句意谓,高耸云天的崆峒山,吞吐星斗,被弥漫飘浮的云气笼罩。
颔联:“隔断尘寰云似海,划开天路岭为门。”“尘寰”,指人世。“岭为门”,崆峒山有天门,是通往山顶的一道狭口,十分陡险。“天门铁柱”,是著名的十二景之一。这两句专写云海迷茫的山景,出句说它幽谧,似与尘世隔绝,叹其高; 对句突出天门,叹其险。颈联:“松拏霄汉来龙斗,石负苔衣挟兽奔。”“拏”,举。
诗人着眼于山势之动态美,骋想活泼,笔力雄放。出句写松树枝干上冲霄汉,紧接上联,仍从山势高峻落笔。“来龙斗”,形容虬枝盘曲如蛟龙争斗。对句写石上布满青苔,“负”字用得极妙,似见苔之厚重,渲染出陇东名山云雾迷茫的滋润山色,令人对塞上风光刮目相看。“挟兽奔”,形容怪石嶙峋参差错落的岩石此起彼伏如群兽相逐、迅奔。毛泽东《沁园春·雪》中“山舞银蛇,原驰腊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笔法意象近似。尾联即景寄情。“四望桃花红满谷,不应仍问武陵源。”出句写实,对句联想。
诗人因眼前四山桃花艳红满谷,联想起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所写:“中有桃花源,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美景。入桃花源者系东晋太元中武陵郡渔人,故桃花源又称武陵源。诗人面对这桃花娇艳、春山沁香的美景,恍如置身于陶渊明笔下的桃源胜境,沐浴着幽、灵秀、静谧的诗意光华,身心何等宁静、怡悦! 但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作为避世的理想境界而虚构出来的。作为一位从少年时代起就胸怀大志,颇有以天下为己任之气概的改革者,诗人是不愿避俗出世的。山水之美未能淡化他改革政治、关怀时事的热情,所以他告诫自己:不应回避黑暗的现实,去寻找虚幻的世外桃源。
边城落日
——唐·骆宾王
紫塞流沙北,黄图灞水东。
一朝辞俎豆,万里逐沙蓬。
候月恒持满,寻源屡凿空。
野昏边气合,烽迥戍烟通。
膂力风尘倦,疆场岁月穷。
河流控积石,山路远崆峒。
壮志凌苍兕,精诚贯白虹。
君恩如可报,龙剑有雌雄。
注释:
边塞以北是一片茫茫沙漠,京城以东是一条曲折的灞水。我辞去朝廷中的任职,不远万里,奔赴塞外从军。为守候月亮的盈亏,常常拉满弓弦,为寻找水源,多次四处开凿道路。野外渐渐昏暗,但边塞战争的气氛却更加浓厚;烽火遥相呼应,戍楼之间讯息相通。将士们体力强劲,足以卷起风尘,他们已在沙场征战中渡过了许多岁月。河流冲涮着积石,山路远远地通向崆峒。胸怀大志,凌驾于苍兕之上,他们对朝廷的精诚忠心感动了天象,以致出现长虹贯穿太阳的奇景。如果说君王的恩宠可以报答的话,那只有像化龙而去的雌雄宝剑那样,扫净邪恶,还天下以太平。
来源:崆峒山旅游
“得来全不费工夫”得来的到底是什么?上学时很多老师不愿意细讲
读多了古诗词,大家就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有些诗,我们平时只知其中的一两句,其它几句则完全被忽视了。诚然,大多数情况下这是因为我们自己懒,只愿背千古名句,不愿背全诗。但大家别忘了还有一种情况:有些名句的上下句是上学时老师刻意不细讲的。
举个例子,俗语“人生七十古来稀”家喻户晓,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其实它出自杜甫的《曲江二首》。很多家长和老师之所以一般只说这一句,很少对孩子说起上一句,是因为上一句是“酒债寻常行处有”。这是杜甫在落魄消沉时所写,这上一句显然不适合孩子读。
无独有偶,本期笔者要和大家说的,也是一个这样的例子。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俗语,叫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14字的意思大家都知道,就是说一件很重要的东西,平时一直苦苦追寻,却寻不到,有一天却在无意中得到了。现在这个俗语大家平时经常用,但是很多人却并不知道原诗中得到的这件很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其实上学时老师对此也不愿意细讲,这又是为何?
其实这句俗语出自一首南宋的七言绝句,诗的作者叫夏元鼎,我们来看看全诗:
《绝句》
崆峒访道至湘湖,万卷诗书看转愚。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关于这首七言绝句的来历,我们要先了解作者夏元鼎。夏元鼎生大概在宋嘉泰年间在世,他本是个才子,也曾入仕为官,可是不知为何一直都对寻仙和求金丹之事颇感兴趣,最后竟为此弃官了。若真是求取正道,倒也没事。关键是他自称受过仙人指授,号称自己是真人,平日经常学一些阴符之类的东西。这些东西是好是坏,现代人都明白。
而这首七绝,就是写于他寻仙问道期间,当时他把这诗题写在墙壁上。其实诗的意思很直接,也很简单:我亲自到崆峒山访道,来到了湘湖边,这时我才发现平时看那么多诗书文卷,只会让我越看越笨。现在我来到这里才明白,原来我踏破铁鞋也寻找不到的东西,在这里却不费工夫就得到了。
因为后两句诗写得很有水平,所以后世很多人教育牛人们,便把它美化了一下。他们把诗人苦苦追寻的东西解释为写诗的灵感,所以首诗也就成了一首劝学篇。劝大家不能只读书,还要行万里路,要在实践中找到真理。这种说法真的对吗?
显然这是站不住脚的。首句诗人就已经很明确了,他到的地方是道法圣地崆峒山,去那里怎么可能是求普通学问呢?而且人家次句也讲得很清楚了,“万卷诗书看转愚”他就是直接说书诗会让人越读越笨,从字面意思来解释也更符合诗人的为求道而弃官的作风,所以诗人苦心求的就是道法。这一点,与陆游的名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是有本质区别的。
了解了这些,我们就会明白,为何当年上学时很多老师不愿意提到它的上一句。因为这样夏元鼎弃诗书求道的观念,确实并不是很适合学生们去学。
说到这,我们就不得不认真思考另一个问题,求仙问道的诗作,学生朋友们是否应该读?在千年文坛中,求仙问道诗是非常多的,不只是夏元鼎这样的小文人,李白、杜甫都有这样的诗作。特别是李白,平生的1000首诗作中,有不少这类的诗作,而且其中还不乏经典之作,这些诗作目前很少被各类教材收录。其实对于这一点,笔者认为遇上特别经典的作品,收录进教材也没有关系。只是老师们在讲解时,应该从正面引导。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怎么看?欢迎讨论。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到底出自哪首诗?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古代诗词浩瀚如海,仅仅唐宋时期的唐诗就有四万多首、宋词也有两万余首,宋诗更是达到二十七万余首,更何况还有两汉魏晋的诗歌乐府、元明清的诗词。普通人穷经皓首也难通读。
这么多宝贵的诗歌遗产,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即使在诗词没落的现代,这些名句依然为人们所喜爱,并且被广泛应用。
只不过,很多名句大家虽然耳熟能详,也能倒背如流,但要说出这个诗句的出自哪首诗,全是是什么样,怕就有些勉强了。比如“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等等很唯美的诗句,很少有人能背出全诗。
甚至还有些出自诗词的名句在千百年口耳相传的过程中被误认为是民间谚语,更是少有人提及原诗了。比如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个名句——“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这两句诗由于太过直白浅显,以致很多人以为它仅仅是民间谚语。其实不然,这两句诗实际上出自南宋诗人夏元鼎的一首绝句。且来欣赏原诗:
题壁二首·其二南宋·夏元鼎
崆峒访道屈尊乎,
万卷丹书看转愚。
着破铁鞋无觅处,
得师全不费工夫。
夏元鼎是南宋诗人,早年曾多次参加科举,却都名落孙山。后来干脆绝了功名之心,转而寻仙问道,遍读道家典籍,游历各大名山寻访道师。终于在游祝融峰时遇到了一位周真人,在周真人指点下大彻大悟,从此成为有道真人。
夏元鼎大彻大悟后在山中题壁写下了两首绝句,以上这首就是其中的第二首。诗中前两句是写自己看遍道家典籍、万卷丹书,然而越看越糊涂,越看越不能悟道,于是前往名山大川寻师访道。
后两句则是表达得遇名师后的喜悦,几年来在名山大川四处奔波把铁鞋都走破了,还找不到道家真人指点,没想到今天偶遇名师全然不费功夫。其内心的兴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这两句“着破铁鞋无觅处,得师全不费工夫”后来被人们稍作修改,传为“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如此就脱离了单纯写寻师访道的目的,可以用在生活中各个方面,更加适合表达人们生活中无意得到某种事物或某种感悟时的心情。
这两句诗从此在民间广泛传播,千百年来口耳相传,几乎让人误以为这是两句民间谚语。而原诗和作者都被人遗忘了。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收藏,务须用活“四面镜子”
真正的收藏,其基本前提是既要把藏品看对而不走眼,又要把藏品估准而不走样。所谓“看对”,就是说收入囊中的藏品首先必须保证是真品,而不是所谓的仿品、赝品;所谓“估准”,就是说在“看对”的基础上,这藏品从经济价值尤其是文化价值上必须是物有所值抑或物超所值。注重用活、用好“放大镜、显微镜、聚光镜、反光镜”这样“四面镜子”,必将助力收藏者在寻寻觅觅中找到心仪的藏品。
收藏,为何必须善用“放大镜”?道理很简单,这是因为对一个真正玩收藏的人来说,一旦进入收藏的门槛,就必须端正并树立起这样的理念:自己的收藏虽有出于经济价值的考虑,但更多是基于对附着藏品中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和时代价值的考究,以及对文物保持应有的敬畏态度的考量。
事实上,一个藏家只有秉持这样的观念进行收藏,才能由此建立起收藏必需的视野、格局与气派,从而收藏到更多货真价实的藏品。有位作家说:“‘樗蒲锦背元人画,金粟笺装宋版书’固然可以当作传家宝物,一代传承过一代;几封破旧书信、一只缺角老茶壶,难道不能用以念想前人往事,旧情绵绵吗?”说的就是类似的道理:收藏要善用“放大镜”,要深刻理解一些藏品中蕴含的哲学思考、人文精神、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曾接待过著名文物鉴赏家、《清明上河图》鉴定者杨仁恺。在向他请教鉴赏古画经验时,他说:“除了要对鉴赏的古画具备厚重深湛的鉴赏知识,做到‘知己知彼’外,还得巧用‘显微镜’的原理,对古画进行精微细致的透视,不放过任何一处疑点,尤其对一些关键局部和属于细节性的地方,尤须审视得更认真更仔细。”我知道,这也是他当年从多幅《清明上河图》中认定其中一幅为真品的经验之谈。是的,正如他谈到的其中一幅虽然布局、笔法技巧还算不错,但一只麻雀与瓦片大小相接近的细节,不免在杨仁恺的“显微镜”下露出了破绽。
鉴藏用好“显微镜”,有时也还能收获“踏破草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之喜出望外的意韵。著名山水画爱好者乾隆,鉴于两幅《溪山行旅图》都没有署名,于是判定时竟将赝品定为了真迹,还在赝品上面题诗一首。直到1958年的一天,原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霖灿,在对另一幅《溪山行旅图》反复端详、细细搜寻中,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忽然一道光线射过来,在那一群行旅人物之后,夹在树木之间,范宽二字名款赫然呈现。”李霖灿在回忆录中将那个激动人心的一刻化为了永恒,当是其运用“显微镜”鉴赏之功。
鉴藏还得启用“聚光镜”,也就是说,对于各类不同的藏品必须借助“聚光镜”而凸显其特点、亮点、弱点乃至缺点,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如此,就能在鉴藏时做到对号入座。比如,荷花形象频繁出现在中国画作品中,就此形成了各具时代特色的典型审美特点。
据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张煜介绍,北宋是中国艺术发展的高峰,其忠于写生的艺术创作理念,主要源于宋代程朱理学强调的“格物致知”理念。于是,北宋花鸟画极尽写生之能事,凡作画,必要对照实际物象进行写生,所以花鸟的形象和色彩在此时期均达到了极为逼真的写实面貌。在宋代“穷工极妍”宫廷富贵气息的核心审美趣味之外,也还有“徐熙野逸”的审美表达,其特点是以素淡的笔墨表现为主,以“墨分五色”来构建画面的色彩构成,以此形成疏密有致、动静结合的审美效果。
宋代中叶以后形成的这种审美趣味,逐渐延续并影响了元明清三代荷花表现的主要审美特征,又因为元代“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的文人自省式笔墨意趣,使得自元代开始,中国画中荷花的表现主要以写意水墨的形式呈现。因此,要鉴定宋及其以后的荷花作品,能够透过“聚光镜”而娴熟地掌握上述创作特征及其特色,并联系每个画家的个性特点,或许也就不难鉴别定位了。
面对假冒伪劣充塞藏品市场的实际,我们还必须装好“反光镜”。也就是说,要既接招又拆招,尤其要通过“反弹琵琶”,来个“以其治人之道还其治人之身”。用足用好“反光镜”原理,关键要对同类的仿品、赝品其造假的种种特点,诸如选用什么材料,运用什么工艺,出现的时间地点,变化的脉络轨迹等,要做到了然于胸。
如果你对假冒伪劣的藏品越了解越熟悉你也就越容易认定和把握,哪怕它们如何翻云覆雨、变化多端,一旦在你的火眼金睛面前,其必然原形毕露并落荒而逃。借助“反光镜”效应,目的就是为了在“将计就计”中增强甄别真假、辨别是非的素养,提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收藏,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因为它需要以丰富的知识和实战的技能提供坚实的支撑,并需要以很大的智慧和颇高的悟性助推起飞。从这个意义上说,用活“四面镜子”,必然有利于每一个收藏者擦亮鉴藏“探头”,识准每一件藏品,选准入得自己法眼且经济和文化性价比皆高的藏品。(赵畅)
来源: 美术报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个道士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前言前天回答了一个问题: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两句诗如何理解为好?
这两句诗,出自宋朝人夏元鼎的《绝句》:
“崆峒访道至湘湖,万卷诗书看转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后两句从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就是耗费心力去做的事情未必成功,无意之间却会得到成功。不过,这首诗不止这一个版本,诗人的本意也未必如此。
一、夏元鼎是一个道士夏元鼎是南宋宁宗时期的一个道士,他字宗禹,号云峯散人、西城真人,永嘉(今浙江永嘉)人。生卒年均不详。
据《宋诗纪事》记载:
元鼎博极羣书,屡试不第。应贾许二帅幕,出入兵间。至上饶,夜感异梦,弃官入道。至南岳祝融峯,过赤城周真人,求其指示,乃大悟因题诗云云。
所著有《隂符经讲义》三巻,《图说》一巻,《崔公药镜笺》一巻。今永嘉有夏仙里云............《宋诗纪事》
夏元鼎虽然用功读书,可惜多次名落孙山。于是去地方大员那里做了幕僚。后来在江西上饶时。夏元鼎做了一个梦,于是改变自己的人生规划,决定去入道求仙。
他去南岳衡山祝融峰,拜访了来自赤城的周真人后,大彻大悟,写了两首绝句 。第一首为:
世学金丹乱似麻,谩将心肾向人夸。眼前有药无人识,火里栽莲长道芽。
第二首就是我们最熟悉的这首七绝,但是版本不同,这一版是:
崆峒访道【屈尊乎】,万卷【丹】书看转愚。【着】破铁鞋无觅处,得【师】全不费功夫。
从这个版本来看,意思是寻找老师不易,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周真人”。夏元鼎这首诗明显是写自己悟道的感受。这首绝句中,不是诗书而是丹书,不是得来,而是得【师】。
二、得【师】全不费功夫。得【师】也好,得来也好,都是指求道的不易。
夏元鼎第一首绝句的第一句写道:
世学金丹乱似麻,谩将心肾向人夸。
因为“世学金丹乱似麻”,世上的所谓“老师”太多,就像今天的广告一样,看得人眼花缭乱。人人都说自己货好,等您买回家后,会发现都是假冒伪劣。
第二首绝句也写道:
万卷【丹】书看转愚。
找不到真正的老师,那么自己多读一些研究入道的【丹】书吧。《孟子·尽心下 》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辛弃疾更为干脆,直接说: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得到的那些书呢?要不是看不懂,要不就是胡言乱语的假书,越看越糊涂。
因此在遇到“周真人”后,夏元鼎感慨万分:“【着】破铁鞋无觅处,得【师】全不费功夫。”今天终于遇到真正的老师了。
三、妙手偶得之按照前言里的版本,第二句是:
万卷诗书看转愚。
第四句是:
得来全不费工夫
按照这个版本,似乎是说诗人作诗的不易。从夏元鼎经历来看,这个版本也许是后人把他悟道感慨的这首诗作了改编。
修改后,明显第一句有点不搭:
崆峒访道至湘湖
访道求师,和作诗有什么关系呢?暂且不论。
修改后的“万卷诗书看转愚,得来全不费工夫”,和陆游这两句异曲同工: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最好的诗句,不需要诗人的精雕细刻,自然天成之句,就是最好的。这种顿悟是你看多少书也得不到的。
四、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不读书不学习,可能偶得妙句,但是写出更多的佳作是不可能的。人有天赋,还要加上后天的努力。
夏元鼎这两句诗引申开来,正如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人生事业三境界”。
其中第三种境界,出自辛弃疾《青玉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踏破铁鞋无觅处,正如:众里寻他千百度
得来全不费功夫,正如: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唐代黄檗禅师的《上堂开示颂》也有类似的表达:
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不经一番寒彻骨,不去踏破铁鞋,不去寻他千百度,未必能够:得来全不费工夫。
《韩非子·五蠹》中讲了一个故事: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如果偶有所得,因此就做起了守株待兔的美梦,最终只能一无所获。
结束语《西游记》中,孙悟空为了求长生不老之术,到处求道访师不成,流浪了八九年后,终于见到了菩提老祖。夏元鼎的这首诗,用在孙悟空身上倒是蛮合适的。
其实成功的偶然,出自于大量必然的试错。通过不停地尝试,才能走上一条正确的道路。我们平时讲到营销,常常会用到一个公式,流量乘以转化率等于成交量。
所以,其实并非“得来全不费工夫",而是“功到自然成”。作诗也是如此,正如杜老先生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老街味道
观唐习律86|一瓶一钵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来,贯休诗书画三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