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星座

书字几画五行属什么(书字几画)

书字几画五行属什么(书字几画)

期中必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期中知识点汇总!快收藏起来!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期中知识点汇总

我是大鹏老师,与你分享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期中知识点汇总,考前必备!

|第一单元|课文

① 小蝌蚪找妈妈

(1)好词积累:

大大的脑袋 黑灰色的身子 长长的尾巴 碧绿的衣裳 雪白的肚皮 快活地游来游去

(2)数量词积累:

一群小蝌蚪 四条腿 一只乌龟 两只大眼睛 一对大眼睛

(3)读一读,记一记:

脑袋 口袋 袋子 袋鼠 欢迎 迎 接 迎风 迎面 水塘 池塘 鱼塘 荷塘

(4)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

两(两个 两人) 就(就是 成就) 哪(哪里 哪儿) 宽(宽大 宽广) 顶(头顶 顶尖)

肚(肚子 肚皮) 皮(头皮 皮球) 孩(孩子 女孩) 跳(跳远 跳高)

(5)句子练习:用“已经”造句。

例: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1)我的作业已经写完了。 (2)小树苗已经长高了。

②我是什么

(1)反义词:温和——暴躁 好——坏

(2)多音字:没(mò 淹没 没过) (méi 没有 没用)

(3)读一读,记一记:

灌溉田地 发动机器 淹没庄稼 冲毁房屋 滋润土壤 破坏河堤

(4)我会变成什么:

【水:汽—→云—→雨—→冰雹—→雪】

(5)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

变(变成 变化) 极(太极 北极)片(一片 刀片) 傍(傍晚 傍水)海(大海 海水)

洋(海洋 洋河)作(作业 工作) 给(送给 分给) 带(皮带 带来)

③植物妈妈有办法

(1)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植物?说说它们是怎么传播种子的。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

①蒲公英:靠风传播种子; ②苍耳:靠挂住动物的皮毛传播种子;

③豌豆:靠太阳传播种子。

◇课外拓展:

1、靠水来传播:

椰子:靠水来传播,椰子成熟以后,椰果落到海里便随海水漂到远方。

睡莲:睡莲的果实成熟后沉入水底。果皮腐烂后,包有海绵状外种皮的种子就会浮起来,漂到其它地方。

2、靠小鸟或其他动物传播:

樱桃、野葡萄、野山参:靠小鸟或其他动物把种子吃进肚子,由于消化不掉,便随粪便排出来传播到四面八方。

松子:是靠松鼠储存过冬粮食时带走的。

3、靠风传播:

红皮柳:是靠柳絮的飞扬把种子传播到远处去的。

4、还有机械传播种子的方法:

凤仙花:凤仙花的果实会弹裂,把种子弹向四方,这是机械传播种子的方法。

还有许多的豆类植物都是用机械传播种子的。

(2)多音字:

为(wéi 四海为家 为人) (wèi 因为 为了)

得(dé 得到 得力) (de 飞得高 跑得快) (děi 不得不)

(3)反义词:仔细——粗心

(4)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

法(办法 方法) 如(如果 如意) 脚(小脚 脚步) 它(它们 其它) 娃(娃娃 女娃)

她(她们 她的) 毛(皮毛 毛笔) 更(更加 更多) 知(知道 无知) 识(知识 相识)

【语文园地一】

【识字加油站】

手套 帽子 登山鞋 运动裤 地图 水壶 手电筒 指南针

◎去野外观察大自然,你会准备什么?

拓展:铅笔 记事本 照相机 药品 雨伞等。

【字词句运用】

★体会每组加点词语的不同意思,选一组演一演。

迎上去 穿衣裳 甩甩头 追上去 披红袍 摇摇头

拓展:爬过去 脱衣服 团团转 跳过去 抹桌子 洗洗澡

★读一读,用上加点的词,说说你的日常生活。

◇我的脾气可怪了,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却很暴躁。

例:爸爸常常带着我锻炼身体,有时候去爬山,有时候去游泳。

◇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

例:我们在教室里学习,在操场上跑步,在图书馆看书。

【书写提示】(左边窄,右边宽:作 法;左边宽,右边窄:都 别。)

◇写字时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和逐笔姿势。

◇写的时候要注意:有的字左边窄,右边宽;有的字左边宽,右边窄。

【日积月累】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第二单元|识字

① 场景歌

一只海鸥,一片沙滩。一艘军舰,一条帆船。一畦秧苗,一块稻田。一方鱼塘,一座花园。

一道小溪,一孔石桥。一丛翠竹,一群飞鸟。一面队旗,一把铜号。一群“红领巾”,一片欢笑。

(1)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

园(花园 公园) 孔(针孔 孔洞)桥(石桥 小桥) 群(群众 一群)队(队员 队长)

旗(红旗 国旗)铜(铜钱 青铜) 号(口号 号子)领(带领 衣领) 巾(毛巾 纸巾)

② 树

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

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银杏水杉活化石,金桂开花满院香。

(1)读一读,记一记:

泡桐 白桦 云杉 翠柏 桂花 枫叶 松子 白果

(2)读一读,想想下面几句话的意思。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参考: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树高百尺,叶落归根。

参考:树长得再高,落叶还是要回到树根。比喻离开故土时间再长,最终还是要回归故土。

◇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

参考:志向和目标如同树根,是进步的原动力和来源。

(3)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

杨(杨柳 杨树) 壮(壮观 粗壮)桐(梧桐 白桐) 枫(枫树 枫叶)松(松树 松柏)

柏(柏树 松柏) 棉(木棉 棉花) 杉(水杉 云杉)化(变化 化石) 桂(桂花 桂林)

③ 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保护动物要牢记。你拍二,我拍二,孔雀锦鸡是伙伴。

你拍三,我拍三,雄鹰飞翔在蓝天。你拍四,我拍四,天空雁群会写字。

你拍五,我拍五,丛林深处有猛虎。你拍六,我拍六,黄鹂百灵唱不休。

你拍七,我拍七,竹林熊猫在嬉戏。你拍八,我拍八,大小动物都有家。

你拍九,我拍九,人和动物是朋友。你拍十,我拍十,保护动物是大事。

(1)找一找,说说每组加点的字有什么相同之处。

孔雀 大雁 老鹰 (都有“隹”,与禽类有关。)

参考: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鸟形。《说文》:\"鸟之短尾之总名也。\"与\"鸟\"同源。\"隹\"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隹\"的字与禽类有关。本义:短尾鸟的总名。

锦鸡 黄鹂 天鹅 (都有“鸟”,与动物·鸟类有关。)

(2)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

歌(唱歌 歌唱) 丛(树丛 丛林)深(深浅 深情) 处(到处 处处) 六(六个 六人)

熊(熊猫 狗熊) 猫(花猫 小猫) 九(九人 九人) 朋(朋友 亲朋) 友(友好 友情)

④田家四季歌

春季里,春风吹,花开草长蝴蝶飞。麦苗儿多嫩,桑叶儿正肥。

夏季里,农事忙,采了蚕桑又插秧。早起勤耕作,归来戴月光。

秋季里,稻上场,谷像黄金粒粒香,身体虽辛苦,心里喜洋洋。

冬季里,雪初晴,新制棉衣暖又轻,一年农事了,大家笑盈盈。

(1)读一读,记一记:

播种 施肥 插秧 耕田 采桑 除草 割麦 打谷

(2)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

季(四季 季节) 吹(吹气 吹风)肥(化肥 肥料) 农(农民 农场)事(事情 好事)

忙(连忙 急忙)归(回归 归来) 辛(辛苦 辛劳) 苦(辛苦 吃苦) 年(万年 少年)

【语文园地二】

【查字典】

部首查字法口诀

遇到生字不用怕,我用字典把字查。先数部首有几画,部首目录去找它。

翻到检字表页码,再数剩下有几画;检字表里找到字,看看正文几页码;

正文当中查到字,知音解义笑哈哈!

部首口诀

部首查字并不难,偏旁部首看清楚。没有部首查起笔,形声字儿查形旁;

头底两层是部首,选准上字不会错;左右两边是部首,取左去右有保障;

内心外壳是部首,舍去里边查外框;整个字儿是部首,就查此字莫彷徨(páng huáng)

一字头上生二角,取其下底把角砍;有些生字较特殊,顶天立地查中央。

【日积月累】

◎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

参考:形容山光水色之美。这里的“文章”不是指文字作品,而是形容水色之美,说它有着错杂的花纹和色彩。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参考:一畦韭菜已经绿了,连绵十里的稻子花开正香。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参考:拥有忠实厚道的品德,家族才能经久不衰,就像诗和书能够在世间流传如此长久。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之根本是忠厚。

【我爱阅读】十二月花名歌

正月山茶满盆开,二月迎春初开放。三月桃花红十里,四月牡丹国色香。

五月石榴红似火,六月荷花满池塘。七月茉莉花如雪,八月桂花满枝香。

九月菊花姿百态,十月芙蓉正上妆。冬月水仙案上供, 腊月寒梅斗冰霜。

|第三单元|课文

④曹冲称象

(1)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

候(时候 等候) 柱(柱子 圆柱)底(到底 海底) 杆(笔杆 秤杆)秤(秤杆 大秤)

岁(岁月 年岁) 站(站立 车站) 船(小船 坐船) 然(果然 居然)

(2)好句积累:

①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②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

(3)曹冲称象的过程:

①赶象上船;②在船舷上做记号;③把大象赶上岸,装石头上船;④称石头重量。

⑤红马的故事

(1)读一读,记一记:

黑板 地板 板报 粉笔 面粉 粉末 美术 手术 算术 年级 高级 等级

(2)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

老(老师 老人) 师(教师 师父) 由(自由 由于) 画(画家 国画) 妙(奇妙 美妙)

合(合唱 百合)桌(桌子 课桌) 面(面粉 面具) 课(上课 下课)

⑥一封信

(1)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

今(今天 今晚) 写(写字 书写)圆(圆形 团圆) 珠(珍珠 明珠)笔(毛笔 粉笔)

灯(台灯 灯光)句(句子 句号) 电(电灯 电视) 起(起来 起立)

(2)露西前后写了两封信,你更喜欢哪一封?和同学交流。

◇第一封信:亲爱的爸爸,你不在,我们很不开心。以前每天早上你一边刮胡子,一边逗我玩。还有,家里的台灯坏了,我们修不好。从早到晚,家里总是很冷清。

◇第二封信:亲爱的爸爸,我们过得挺好。太阳闪闪发光。阳光下,我们的希比希又蹦又跳。请爸爸告诉我们,螺丝刀放在哪儿。这样,我们就能自己修台灯了。还有,下星期我们去看电影。爸爸,我们天天想你。

参考答案:我更喜欢第二封信。因为这样写不会让身在国外的爸爸为家里担心。爸爸才能安心在国外工作。

⑦妈妈睡了

(1)读一读,照着说一说,看谁说得多。

明亮的眼睛 水汪汪的眼睛 (大大)的眼睛 (小小)的眼睛

乌黑的头发 波浪似的头发 (长长)的头发 (金黄)的头发

(2)好词积累:

弯弯的眉毛 红润的脸蛋 微微地笑着 沙沙的响声

(3)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

哄(哄骗 哄骗) 先(先生 首先)闭(关闭 闭口) 脸(笑脸 小脸)蛋(脸蛋 鸡蛋)

沉(沉重 深沉) 发(头发 理发) 窗(门窗 窗户)

【语文园地三】

【识字加油站】

弹钢琴 练舞蹈 唱京戏 画图画 捏泥人 下围棋 滚铁环 荡秋千 滑滑梯

拓展积累:踢足球 拉二胡 练书法 下象棋 观天气 栽花草 等。

【字词句运用】

◎比一比,填一填。

园 花园 圆 圆桌 支 一支笔 只 一只鸭

带 带领 戴 爱戴 进 进出 近 远近

◎读一读,想一想,用加点的词说句子。

◇ 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

◇ 老师一边说,一边挥着粉笔在黑板上自由地画。

◇ 爸爸一边刮胡子,一边都露西玩。

◇举例:①小红一边看书,一边做笔记。 ②我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展示台】

白云 乌云 朝霞 晚霞 雨点 霜冻 雪花 冰雹 小溪 河流 湖泊 海洋

含苞待放 百花争艳 花红柳绿 春色满园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日积月累】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第四单元|

⑧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读一读,记一记:

山川 名山 大川 穷尽 山穷 水尽 烟云 烟消 云散 遥远 山遥 路远

(2)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

楼(高楼 楼房) 依(依然 依旧)尽(尽头 尽力) 层(云层 层次)照(日照 照明)

炉(香炉 火炉)烟(烟花 烟云) 挂(牵挂 挂念)川(山川 四川)

⑨黄山奇石

(1)好词积累:

①闻名中外 秀丽神奇 一动不动 金光闪闪 奇形怪状

②陡峭的山峰 翻滚的云海 高高的山峰 不住地啼叫

(2)选做:读一读,选几个词语夸夸某处景物。

风景 景色 风景如画 秀丽 秀美 一枝独秀 著名 名字 名不虚传 闻名 新闻 百闻不如一见

(3)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

南(南方 南北) 部(部首 全部) 些(一些 这些) 巨(巨大 巨人) 位(座位 一位)

每(每天 每当)升(上升 升高) 闪(闪亮 闪电) 狗(小狗 花狗)

⑩日月潭

(1)读一读,记一记:

群山环绕 名胜古迹 点点灯光 树木茂盛 山清水秀 蒙蒙细雨 隐隐约约 风光秀丽

(2)好词积累:

美丽的小岛 圆圆的太阳 弯弯的月亮 薄薄的雾 清晰地展现

(3)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

名(姓名 名字) 胜(胜利 必胜) 迹(古迹 足迹) 央(中央 央求) 丽(美丽 华丽)

华(中华 华丽) 展(展开 展现) 现(出现 现在) 披(披上 披着)

⑪葡萄沟

(1)注意下面多音字的读音。

种(zhòng)葡萄 种(zhǒng)子 好(hào)客 好(hǎo)人

葡萄干(gān) 干活(gàn) 水分(fèn) 分(fēn)开

(2)好词积累:

茂密的枝叶 绿色的凉棚 热情好客的老乡 流动的热空气

(3)读读下面的句子,照样子写一写。

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公园里的花都开了,有桃花、杏花、迎春花,五彩缤纷,漂亮极了。

◇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有的跳绳,有的打篮球,有的打乒乓球,还有的跳皮筋,形式多样,热闹极了。

(4)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

份(一份 两份) 坡(山坡 上坡) 梯(楼梯 梯子) 客(做客 客人) 收(收到 丰收)

城(城市 京城) 市(城市 市长) 利(有利 利用)

【语文园地四】

【识字加油站】

◇我从火车票上也能认识很多字:

南昌 下铺 空调 硬卧 限乘

【字词句运用】

◎下面的事物像什么?看谁说得多,想得妙。

柳条 云朵 群山 椅子 路灯 爷爷的胡子

◇范例:爸爸的鞋像小船。 弟弟的鞋像鸟窝。

◇举例:细长的柳条像小姑娘的辫子。 洁白的云朵像一串串棉花糖。 一座座群山像一条条长龙。

◎联系上下文,你能猜出加点词语的意思吗?

◇ 小灰兔隐蔽在草丛里,很难被发现。 隐蔽:借助草丛来遮盖掩藏。

◇ 去还是不去?小明拿不定主意,心里很烦恼。 烦恼:指令人不顺心或不畅快的事。

◇ 那美丽如画的山水,怎能不令人流连忘返? 流连忘返:喜欢山水,不愿离去。

【我的发现】

◇白色——雪白 米白 奶白 ◇红色——火红 桃红 枣红

◇黄色——土黄 鹅黄 金黄 ◇绿色——草绿 翠绿 墨绿

【日积月累】

◎桂林山水甲天下。 它的意思是:桂林山水天下第一。它的下一句是“阳朔山水甲桂林”。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意思是指天上天堂是最美的,人间的苏杭是最美的。形容苏州、杭州的美丽、繁荣与富庶。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意思是:从五岳(指泰山、华山、嵩山、衡山、恒山)回来就被五岳的景色所吸引而不再去看别的山的景色了。而从黄山回来更会被黄山的气势美丽的景色所折服,因此不会在关注五岳了。

我是大鹏老师,请及时关注,一线教育名师带来一线教育资源!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十)目录辞书

十、目录辞书   

⑴【目录学】

研究书目的编制、利用并使其在科学文化事业中有效地发挥作用的学问。我国古代很早就有人注意到目录学的作用,西汉时,刘向、刘歆父子就撰有《别录》《七略》等书,以后历代均有专著。南宋郑樵有《通志·校雠略》,至清代,章学诚著成《校雠通义》,更总结了目录学的丰富经验。反映我国古代著述的规模最大、最全的目录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⑵【经史子集】

我国古代图书分类,始于晋荀勗。经,指儒家经典;史,指各种体裁的史学著作;子,指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及政治、哲学、医学等著作;集,泛指诗词文赋专集等著作。

⑶【类书】

辑录汇集资料,以利寻检、引用的一种古典文献工具书。其体例有集录各科资料于一书的综合类和专收一门资料的专科类两种。编辑方式,一般分类编排,也有按韵、按字分次编排的。现存著名的类书有:唐代的《艺文类聚》《初学记》,宋代的《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明代的《永乐大典》,清代的《古今图书集成》。其价值:一为保存我国古代大量的接近原作的珍贵资料,以供校勘典籍、检索诗词文句、查检典故成语出处之用;二为研究者直接提供了专题研究的资料。

⑷【太平御览】

类书名。宋初李防等人奉宋太宗之命辑录。全书一千卷,分五十五部、四千五百五十八子目。引书浩博,达一千六百九十余种。引书较完整,多整篇整段抄录,并注明出处。

⑸【永乐大典】

类书名。明代解缙等二千余人奉明成祖之命辑录。该书广泛搜集当时能见到的图书七八千种,辑成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另凡例、目录六十卷,共装订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约三亿七千万字,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类书。

⑹【古今图书集成】

类书名。清代康熙年间陈梦雷等原辑,初名《古今图书汇编》,康熙改为今名。雍正初年蒋廷锡等人奉命再编,四年完成,共一万卷,目录四十卷,六千—百零九部,一亿六千万字。每部先列汇考,次列总论,有图表、列传、艺文、选句、纪事、杂录、外编等项,取材繁富,脉络清晰,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类书。

⑺【丛书】

按一定的目的,在——个总名之下,将各种著作汇编于一体的——种集群式图书,叫丛书,又称丛刊、丛刻或汇刻等。形式有综合型、专门型两类。世界著名的古代大型综合性丛书,是清代乾隆年简编的《四库全书》,收编古籍达三干四百六十一种,其中有不少罕见的旧刻和旧钞本。丛书的作用:一是集中大量稀见难得的重要图书文献,对保存、流传、校勘古籍具有巨大意义;二是给人们治学以很大方便。

⑻【四库全书】

我国古代最大的——部丛书。纪昀、陆锡熊等四千余人编,清代乾隆三十七年开馆纂修,经十年始成。共收图书三干五百零三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卷,约九亿九千七百万字。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每部再分类、细目。内容极为广泛,对整理、保存古代文献有—定的作用。

⑼【四部丛刊】

丛书名。近人张元济主编,分初编、续编、三编,共收书五百零四种。我国古代主要经史著作、诸子百家代表作、历朝著名学者文人的别集,大都辑入。全书按经、史、子、集四部排列,有较高的文献价值。

⑽【四部备要】

丛书名。中华书局自一九二四年起辑印,前后共出五集,收书三百三十六种,一万一千三百零五卷。选书以研究古籍常备、常见和带注的为主,有的采用清代学者整理过的本子。该书较《四部丛刊》实用,两书可互为补充。

⑾【尔雅】

我国最早的释问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成体系的词典。研究者认为,此书是西汉初年的学者们编辑周秦至汉诸书的旧文递相增益而成。全书计十九篇。累计各篇条目共二干零九十一条,释词语四千三百多个。书中采用的通用语词与专科语词既结合义分科的编注体系与方式,开创了我国百科词典的先例。它的丰富的词汇训释,是研究古代语言学的重要资料;它的释词方法、编辑体例,对后世训诂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⑿【说文解字】

简称“说文”,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和考求字的本义的字典。东汉许慎撰,收字九千三百五十三个,重文(异体字)一千一百六十三个。首创了部首分类法,将一万零五百十六个字归入五百四十部。每字先解字义,再按六书说解形体构造,并注明读音。

⒀【康熙字典】

清代张五书、陈廷敬等编纂;在我国字书史上第一次正式使用“字典”为书名。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全书四十二卷,共收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一般少见的字,大都可以从中查到,是迄清为止我国规模最大的字书。

⒁【辞源】

我国第一部有现代意义的综合词典。陆尔奎、傅运森、蔡文森等主编,一九一五年出版正编,—九三一年出续编,一九三九年出合订本。此书突破我国旧辞书的传统,吸收现代辞书的优点,以语词为主,兼收百科;以常见为主,强调实用;结合书证,重在溯源。共收单字一万一千二百零四个,复词八万七千七百九十个,合计词目九万八千九百九十条。一九七九年出版的《辞源》(修订本)是一部阅读古籍用的工具书和古典文史研究者的参考书。

⒂【辞海】

现代大型综合性百科词典,舒新城等人主编,一九三六年中华书局出版。收单字一万三千九百五十五个,语词二万一千七百二十四条,百科词目五万零一百二十四条。按部首排列,以字带词,而词又以字数、笔画为序,在引证、释义、体例、收词等方面都较严密。一九五七年,毛泽东倡议重新修汀《辞海》,先后有九百多人参加工作,一九七九年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三卷本,1980年出版缩印本。以后,《辞海》不断增补修订,——九八三年出版了《辞海·增补本》,一九八九年出版了修订后的《辞海》(一九八九年版)。

⒃【中华大字典】

是《汉语大字典》出版前我国大陆上收字最多、规模最大的字典。欧阳溥存等主编,一九一四年成书,——九——五年由中华书局初版。全书收字四万八千多,按部首分二百十四部排列。此书继承《康熙字典》的字汇,又采录近代的方言和翻译中的新字,体例比《康熙字典》先进。

⒄【经传释词】

古汉语虚词研究专著,清代王引之著,共十卷。以经传为主,兼及子史,收周秦两汉占籍中文言虚词一百六十个,详加解释。

⒅【文言虚字】

文言虚词研究著作,吕叔湘著。书中选取最常见的二十九个文言虚词,广举例句,详加分析,并附有练习。一九四四年开明书店出版。

经史子集[jīng shǐ zǐ jí]

中国古人将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

“经史子集”是古代人将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一些大型的古籍丛书往往囊括四部,并用以命名,如《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四部备要》等,可见四部分类对古籍的重要意义。经:经书,是指儒家经典著作;史:史书,即正史;子:先秦百家著作,宗教;集:文集,即诗词汇编。泛指我国古代典籍。

四部简介

“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适用于传统文化典籍。今天,它仍是我们熟悉古籍、进而了解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五四以来,我国借鉴西方的图书分类法,按现代学科体系进行图书分类。截止到2013年10月我国各类图书馆普遍仍采用的是九十年代修订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但是,由于不少古籍很难纳入中图法的分类体系,因此一般古籍图书馆(库)的庋藏和检索,仍袭用传统的四部分类法。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代产生的典籍难以数计,据不完全统计,留存至今的尚有8万余种之多。对古籍的分类整理也很早就开始,第一次大规模的古籍整理,始于公元前26年西汉成帝时,由刘向、刘歆父子先后主持,内容包括搜辑、校勘、分类、编目等,最终编成了中国最早的国家图书馆目录《七略》。《七略》将当时搜辑整理的典籍分为六艺、诸子、兵书、数术、方技、诗赋六大类,加上概论性质的辑略,总题《七略》。该书早已亡佚,但它的基本内容都被保存在班固的《汉书·艺文志》中,因此,《汉书·艺文志》成为今存最早的古籍分类目录。

汉代以后,各种官修,私撰的古籍分类目录不断涌现,分类方法也不断有所改进。西晋荀勖的《晋中经簿》将六略改为四部,即甲部录经书(相当于六艺),乙部录子书(包括诸子、兵书、数术、方技),丙部录史书,丁部为诗赋等,这就奠定了四部分类的基础。东晋李充所编《晋元帝书目》根据当时古籍的实际情况,将史书改入乙部,子书改入丙部,这样,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已略具雏形。

四部体制的最终确立,体现在《隋书·经籍志》中,这部实际上由唐初名臣魏征所编的目录,正式标注经、史、子、集四部的名称,并进一步细分为40个类目。

除了上述四分法、六分法外,历代还有将古籍七分、九分以至十二分的,但都不占主导地位,这说明经过时间的检验,四分法能较好地解决繁复的古籍分类问题,因而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当然,四部之下的各种类目,历代都有所变动,清代编纂的《四库全书总目》分为四部44类,有较大的权威性。

具体分类

经部

经部收录了儒家的“十三经”及相关著作,包括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等10个大类,其中礼类又分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总义、通礼、杂礼书6属,小学类又分训诂、字书、韵书3属;

十三经:是指在南宋时期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经典。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2]

十三经注疏:注和疏的并称。注,对经书字句的注解,又称传、笺、解、章句等;疏,对注的注解,又称义疏、正义、疏义等。注、疏内容关乎经籍中文字正假、语词意义、音读正讹、语法修辞,以及名物、典制、史实等。

经学史及小学类:经学史即经学历史,小学类分训诂、字书、韵书。西汉时称“文字学”为“小学”,唐宋以后又称“小学”为字学。读书必先识字,掌握字形、字音、字义,学会并使用。

史部

史部收录史书,包括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杂史类、别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等15个大类,其中诏令奏议类又分诏令、奏议2属,传记类又分圣贤、名人、总录、杂录、别录5属,地理类又分宫殿疏、总志、都会郡县、河渠、边防、山川、古迹、杂记、游记、外记10属,职官类又分官制、官箴2属,政书类又分通制、典礼、邦计、军政、法令、考工6属,目录类又分经籍、金石2属;

正史:指《史记》、《汉书》等以帝王本纪为纲的纪传体史书。 清 乾隆 年间诏定二十四史为正史,1921年北洋军阀政府又增《新元史》,合称《二十五史》,不久,又将《清史稿》合编其中,合称《二十六史》。

编年:按年代顺序编排史料、著作等。

纪事本末:是史书体裁之一。以历史事件为纲,将重要史实分别列目,独立成篇,各篇又按年月顺序编写。创始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别杂史等:别史,图书四部分类中史部的一目。指不属于正史、杂史的史书。杂史,旧时区别于纪传、编年、纪事本末的一种史书体载。或记一时见闻,或记一事始末,或只是一家私记,但均带有历史掌故性质。

史评:评论史事或史书的著作。如王夫之《读通鉴论》、《宋论》是评论史事方面的专著;刘知几《史通》和章学诚《文史通义》则多载对史书的评论。

诏令奏议:诏令,文体名。古代帝王、皇太后或皇后所发命令、文告的总称。包括册文、制、敕、诏、诰、策令、玺书、教、谕等。奏议,文体名。古代臣下上奏帝王的各类文字的统称,包括表、奏、疏、议、上书、封事等。

传记:亦单称传。记载人物事迹的文字。一般由他人记述,亦有自述生平者,称“自传”。传记大体分两大类:一类是以记述翔实史事为主的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另一类属文学范围,以史实为根据,但不排斥某些想象性的描述。

史钞:摘抄一史或合抄众史的书籍。《宋史·艺文志》始有“史钞”一门。有专抄一史者,如《汉书钞》、《晋书钞》之类;有合抄众史者,如《正史削繁》、《新旧唐书合钞》之类。此类史书,博取约存,对读者有一定的方便。

载记:旧史为曾立名号而非正统者所作的传记,以别于本纪和列传。

时令:图书分类目录名。 宋以前有关时令的书籍,都入子部农家,但诸书所载,上自国家典制,下至民间风俗,不仅仅限于农事,故《中兴馆阁书目》,另列时令一类。 清代修《四库全书》,沿用宋人旧例,仍立时令一目。《玉烛宝典》、《四民月令》

地理:地志县志,记载方域、山川、风俗、物产等文字。

职官:历代官制。如《唐六典》、《周官》。

政书:政书,是记录典章制度的书籍,政书之名源于明代钱溥的《秘图书目》。政书可分成两大类,一为记述历代典章制度的“通史式政书”;另一种是记述单一朝代典章制度的“断代式政书”,后世史书多以“志”来记述各朝典章制度。

目录:目录分类学的著述。

子部

子部收录诸子百家著作和类书,包括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等14大类,其中天文算法类又分推步、算书2属,术数类又分数学、占侯、相宅相墓、占卜、命书相书、阴阳五行、杂技术7属,艺术类又分书画、琴谱、篆刻、杂技4属,谱录类又分器物、食谱、草木鸟兽虫鱼3属,杂家类又分杂学、杂考、杂说、杂品、杂纂、杂编6属,小说家类又分杂事、异闻、琐语3属;

儒家:崇奉孔子学说的重要学派。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张“德治”、“仁政”,重视伦常关系。

道家: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派别。以老子、庄子为代表人物,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後亦指崇尚黄帝、老庄之说者。

释家:释家即佛教。

法家:战国时的学派,为九流之一。以尚法明刑为主,以李悝、商鞅、韩非等人为代表。

兵家:古时对军事家或用兵者的通称。亦指研究军事的学派。

农家:战国时期反映农业生产和农民思想的学术派别。主张劝耕桑,以足衣食。

杂家:寥寥不能成类者,并入杂家,杂之义广,无所不包……以立说者谓之杂学,辨证者谓之杂考,议论而兼敍述者谓之杂说,旁究物理胪陈纤琐者谓之杂品......

术数:术数,谓以种种方术,观察自然界可注意的现象,来推测人的气数和命运。也称“数术”。

医家:即医学。

艺术:泛指六艺以及术数方技等各种技术技能。

书画:书法图画

谱录:记载器物、食谱、草木鸟兽虫鱼等的表册

类书:辑录经、史、子、集各类著作,所收内容相当广泛,几乎无所不包。综合性的大型类书,就是古代的百科全书。类书起源于三国时代,有魏文帝曹丕命儒臣所编成的《皇览》。

蒙学:学童启蒙书籍。

集部

集部,收录诗文词总集和专集等,包括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5个大类,其中词曲类又分词集、词选、词话、词谱词韵、南北曲5属。除了章回小说、戏剧著作之外,以上门类基本上包括了社会上流的各种图书。就著者而言,包括妇女,僧人、道家、宦官、军人、帝王、外国人等在内的各类人物的著作。

注:以上分类依照 清《四库全书》。

总集:指汇集许多人的作品而成的诗文集。

别集:相对总集而言。即收录个人诗文的集子。

楚辞:为骚体类文章。

词: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

诗文评:收录文学理论和批评方面的书籍。

曲:一种韵文形式,盛行于元代。

小说:小说是文学体裁四分法中的一大样式。它是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

易经

《归藏》《周易》《周易系辞》《周易集注系辞》《周易卦序论》《周易系辞义疏》

尚书

《古文尚书》《今字尚书》《尚书洪范五行传论》

诗经

《韩诗》《韩诗外传》《毛诗》

《周官礼》《周官礼义疏》《周官礼图》《仪礼》《丧服经传》《集注丧服经传》《五服图》《大戴礼记》《夏小正》《礼记》《月令章句》《中庸讲疏》《礼论要钞》《周室王城明堂宗庙图》

《乐社大义》《乐论》《古今乐录》《管弦记》《乐府声调》《乐经》《琴谱》《乐谱》《太常寺曲名》《历代乐名》《黄钟律》

春秋

《春秋经》《春秋左氏长经》《春秋左氏传》《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春秋释训》《春秋公羊传》《春秋公羊解诂》《春秋繁露》《春秋决事》《春秋谷梁传》《春秋三传论》

孝经

《古文孝经》《集解孝经》《孝经义疏》《孝经敬爱义》《孝经义》《孝经义疏》《古文孝经述义》

论语、尔雅、五经总义

《论语》《集解论语》《论语释疑》《论语义疏》《孔子家语》《孔丛》《尔雅》《集注尔雅》《尔雅音》《广雅》《小尔雅》《方言》《五经大义》《五经通义》《六艺论》

纬书

《河图》《河图洛书》《易纬》《尚书纬》《诗纬》《礼纬》《礼记默房》《乐纬》《春秋灾异》《春秋纬》《孝经勾命诀》《孝经援神契》《论语谶》

小学

《急就章》《千字文》《古今字诂》《说文》《字林》《玉篇》《音书考源》《声韵》《四声》《河洛语音》

上古

《战国策》《战国策论》《楚汉春秋》《古今注》《越绝记》《史记》《汉书》《后汉书》《魏书》《魏武本纪》《吴书》《东观汉记》《后汉书音》《论三国志》《后汉纪》《三国志》《晋书》

中古

《宋书》《齐书》《梁书》《齐纪》《梁史》《梁书帝纪》《陈书》《后魏书》《旧唐书》《新唐书》 《 旧五代史》《 新五代史》《周史》《宋史 》《通史》

近古

《辽史》《金史》《元史》《 明史》

近现代

《清史稿》

儒家

《晏子春秋》《曾子》《子思子》《新语》《盐铁论》《说苑》《扬子法言》《潜夫论》《要览》

道家

《老子道德经》《老子义疏》《文子》《鹖冠子》《列子》《庄子》《南华论》《抱朴子内篇》《孙子》《夷夏论》《玄子》《广成子》

法家

《管子》《商君书》《慎子》《韩子》

名家

《邓析子》《尹文子》《士品》《人物志》

墨家

《墨子》《隋巢子》

纵横家

《鬼谷子》

兵家

《孙子兵法》《太公六韬》《太公金匮》《周书阴符》《大将军兵法》《象经》《玄女战经》《兵法三家军占秘要》《棋图势》《围棋品》《棋法》《二仪十博经》

杂家

《白虎通义》《抱朴子外篇》《博览》《古今注》

农家

《齐民要术》《四人月令》《禁苑实录》

天文

《周髀》《浑天义》《天文集占》《天文集要钞》《星占》《京氏释五星灾异传》《洪范占》《二十八宿分野图》

历数

《四分历》《七曜历术》《漏刻经》《历注》《九章算术》《孙子算经》《黄钟算法》《二十八宿分野图》

五行

《九宫行棋经》《地形志》《周易占》《周易通灵决》《东方朔书》《五姓岁月禁忌》《九天嫁娶图》《占梦书》《灶经》《祥瑞图》《灾异图》《宅吉凶论》

医家

《本草图经》《本草纲目》《张仲景方》《华佗方》《素问》《针灸甲乙经》《明堂孔穴图》《灵枢经》《养生要集》《神仙服食经》《食经》《脉经》《种植药法》《黄帝养胎经》《针灸图要决》《养生术》

小说家

《博物志》《太平广记》

文集

《楚辞》《司马相如集》《贾逵集》《何晏集》《杜预集》《韩康伯集》《陶弘景集》《乐府新歌》《女鉴》

书籍

#我在岛屿读书#书

我一直把自己表达为一个爱学习爱劳动的形象。

实际上我懒得要死。

我一直把自己形容为爱书的书呆子。

其实我并非嗜书如命,而是非常害怕书把我的命反噬掉了。

我家的人,智商一般,并非是那种不戴眼镜就能触及清北的人家,而是戴了眼镜依然只能仰望清北的平庸之辈。

我不上清北是我不想么?

我不当总统是我不想么?

我真不想,我只想干饭。

小学是玩闹,初中也还行,高中是苦修。

大学是,啥,老师你在说啥?

好像懂一点点了,又好像啥都没懂。

明明在一个教室里,老师的声音也不是真空传播,我也真真切切听见声音了。

只是,最终只听懂一句,“这节课就到这里。”

于是和舍友冲去干饭。

所以,书,其实很难翻过去。

微积分概率论的一页书,可能几天都翻不过去。

于是,我们其实读书一般般,撕书有一套。

以前老赵帮人家修教堂送了本《圣经》,老赵是正统教育的人,从来不信,所以不会看。

放在蒙哥那屋,蒙哥撕来擦屁股。

你知道这是什么书么?

美国总统宣誓手要放在圣经上,人家知道你用圣经擦屁股不得跟你拼命。

后来他读中医也一般般,挂科挨训。一边一把鼻涕一把泪,一边撕那个大厚本的中医书。

我一去看,哎嘛,中医书里居然有五行八卦,从此对传统文化产生一点好奇。

中医,别人积累了几千年,《黄帝内经》《千金方》《伤寒杂病论》《天工开物》《本草纲目》。

你想学皮毛,也得很长的时间吧。

撕书也正常,你那又不是孤本,爱撕撕,撕了还不是流眼抹泪的又去考。

我也撕过书,我小时候上厕所边看字典。

上好了一回头,没纸了。

就把字典撕了用了。

书到用时方恨少,

还好我的字典厚。

五行属性--木

木者,少阳也,阳主暖,少阳为“少暖”,位处东方,为春季,有生发、舒畅、调达的特性。

木者,古人称“木曰曲直”。“曲直”,实际上是指树木的生长形态,都是枝干曲直,向上向外周舒展。因而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可类象世间一切木类之物,比如直观可见之木,如:树木、木材、木器、家具、木成品、树苗、茶叶、草药、中药等等。亦代表木类之衍生物,比如以木制浆造纸,生活中的全棉衣服、毛巾等,五行均属于木。

属木的行业

木器,木材,家具,装潢,花草,树木,苗,盆栽,竹,音乐,茶,纸器,书文艺,

文教书店,文具行,教育界,文化事业,作家,教师,出版业,宗教业,香料及敬神用品,布匹,公务界,种植界,药物医疗[中医类].等...

属木行业:文学、文艺、文具店、文化事业、文人、作家、写作、撰文、教员 、校长、

教育品、书店、出版社、补教事业、公务界、新创设界、特殊动植物生长界之学者、

植物栽种试验界。木材、木器、木制品、家具、装璜木成品、纸界、竹界、种植界、花界、树苗界、青果山、草界、植物养殖业、花店、农业、药物界﹝开药房或药剂师﹞、医疗界。培养人才界、布匹买卖界、售敬神物品或香料店、宗教应用物界、宗教家之事业、

或售卖植物性之素食品、以上均属木之事业。

书要怎么读?快来看看这10位古代名人的回答!

朱熹

朱熹:“读书贵专不贵博”

朱熹,南宋哲学家,字元晦,今江西婺源人。一生从事教育工作40年,对于经学、史学、文学、佛学、道教以及自然科学,都有涉及,著作颇丰。朱熹读书广泛,治学严谨,他主张熟读精思,读书贵专不贵博。他在《朱文公文集·答沈叔晦》中提出:“与其泛观而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得尺吾尺,得寸吾寸,始为不枉为功力耳。”朱熹认为,读书的目的是要有所获,即有所得。与其泛泛浏览,过目就忘,一无所获,不如多读几遍,边读边思,读熟了,认真思考了,就有收获。得一寸是一寸,得一尺是一尺,也不枉读一回。所以,朱熹在《朱文公文集·答朱朋孙》中更加明确提出:“夫学非读书之谓,然不读书又无以知为学之方,故读之者贵专而不贵博。盖惟专为能知其意而得其用,徒博则反苦于杂乱浅略而无所得也。”朱熹强调,读书要注重专一,而不是注重广博。唯有专一,读书才有效用。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时间也是非常宝贵的。为了不枉费精力,浪费时间,要注重读好每一本书,做到开卷不仅有益,还要开卷有得。

刘向

刘向:“学无迟暮”

刘向,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曾校阅群书,撰成《别录》,为中国目录学之祖。辑录《楚辞》十六卷,收录其所作《九叹》,另有《洪范五行传》《新序》《说苑》《列女传》传世。刘向在《说苑》中,收录了晋平公与师旷的一段对话,谈及“读书无迟暮”:晋平公问于师旷(春秋时盲人乐师)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秉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暗)行乎?”从刘向的记述来看,人生读书学习,70岁开始也不晚,少年、壮年、老年时期,读书学习,各有风景,各有千秋,不分早晚,何谈迟暮?

董遇:“读书当以三余”

董遇,三国时期魏国的著名学者,精通《老子》《左传》。他在如何运用时间读书学习方面,颇有见解。据《三国志·魏志·董遇传》记载: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苦于没有时间)。”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董遇的读书观,值得我们思考:一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倡导书要熟读、反复读,读书上百遍,书中之义自然领会。二是“当以三余”。不少人曾提出,想读书,没时间。董遇提出,读书要抢时间,运筹好时间,岁之余、日之余、时之余,总能抢到读书的时间。生活中还有一个常见的现象,即越是忙的人,越是喜欢读书,越是读书多。董遇的读书观,给后人启示良多。

杜甫

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代诗人杜甫,在诗歌艺术方面,集古典诗歌之大成,并加以创新和发展,被后人尊为“诗圣”,对历代诗歌创作产生巨大影响。除此之外,他在阅读方面也给后人留下不少名言,影响深远。现分享其中流传甚广的两则佳句。其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语出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纨绔不饿死,懦冠多误身。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提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意在提倡博览群书,书读多了,写起文章方可下笔敏捷,得心应手,有如神助一般。其二:“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语出杜甫的《柏学士茅屋》:“碧山学士焚银鱼,白马却走深岩居。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杜甫明确提出,男儿首先要苦读书,其次要多读书。古人将冬天分为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共三个月,故称“三冬”。用足“三冬”,即是用足全部时间来读书。

陶渊明

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

陶渊明,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他归隐田园,以书为乐,关于读书,有不少独到见解流传至今。一是倡导以读书为乐。他在《读山海经十三首》中写道:“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耕种之余,读书为乐,这是一种读书的追求,也是一种读书的境界。读书让人认识社会,增长知识,也可以开阔胸襟,陶冶情操,岂能不乐?二是倡导一起读书。他在《移居二首》中写道:“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此处“奇文”一词,或指自己与朋友所作文章,或指前人文章。陶渊明提出“奇文共欣赏”,一个“共”字,表达出要与心地淡泊之人,一起欣赏。一起欣赏,一起读书,这既是一种读书的乐趣,也是一个提高读书质量和效率的途径。三是倡导“好读书,不求甚解”。他在《五柳先生传》中写道:“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此处“好读书,不求甚解”何意?意谓虽然好读书,但不作繁琐之训诂,所喜乃在会通书中旨略。不钻牛角尖。精读与泛读,要有所区分,有所侧重才好。

韩愈:“读书四患”

韩愈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河南孟县人。他与柳宗元等人倡导古文运动,开辟了唐宋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在读书方面,韩愈有诸多见解值得借鉴。韩愈在他的《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中,提出了“读书四患”。他写道:“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韩愈认为,读书学习,担心的是学得不够多;领会要义,只怕悟得不够透;以为自己学得差不多了,从而骄傲自满,停止学习;已经学了的东西最怕不能掌握,不付之于实践,不付之于行动。我们在读书学习中,也要克服古人早已看到的“四患”,做到多读多思,终身为学,知行合一。

司马光:“读书在得道利民”

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资治通鉴》《司马正公文集》等。他在阅读方面,强调读书首先在于明道,反对追求利禄。同时,他还提出了许多读书的方法。与大家分享其中三点论述。一是主张“读书在得道利民”。司马光在《与薛子立秀才书》中谈道:“士之读书岂专为利禄而已哉?求得位而行其道以利斯民也。国家所以求士者,岂徒用印绶粟帛富宠其人哉?亦欲得其道以利民也。”司马光认为,读书要超越自我、超越利禄,不仅要明大道、求大道,还要有为民情怀,为民而读。二是主张“读书在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司马光在《进〈孝经〉指解札子》中写道:“所谓学者,非诵章句、习笔札、作文辞也,在于正心、修身、齐家、治国、明明德于天下也。”在此,司马光强调读书要注重提高修为、涵养情操,还要利于社会、利于国家、利于天下。三是主张“书不可不成诵”。《三朝名臣言行录》记载了司马光的一段话:“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诵者,朗诵或背诵或吟诵。司马光提倡书要反复诵读,反复琢磨,或在马背上,或在未寝时,多思则多得。

欧阳修:“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

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欧阳修平生惟好读书,主张好读、勤读、多读、巧读。他在《归田录》一文中说:“在西洛(即西京洛阳)时,尝语寮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此处,“小说”一词,指经书以外的诸子百家以及杂记、笔记等。“小辞”,指词曲小令。从欧阳修的言谈之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他勤奋读书的忙碌身影,或坐或卧,抑或上厕之时,充分利用分分秒秒看书。不仅如此,他在《归田录》的同一篇文章中,还谈及做文章要做到“三上”。“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所谓“三上”,即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时间,思考文章的构思布局、遣词造句,打好腹稿。写文章如此,读书亦如此,要如饥似渴,抓住一切时间,多读多思。

张载:“读中求疑”

张载,北宋哲学家,原籍大梁(今河南开封),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长期在陕西郿县横渠镇讲学,被时人称为横渠先生。其弟子多为关中人,学派被称为“关学”。有《正蒙》《横渠易说》《文集》《张子语录》传世。张载倡导“读中求疑”,倡导“于不疑处有疑”。他在《经学理窟》一文中谈道:“所以观书者,释己之疑,明己之未达。每见每知所益,则学进矣;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我理解的“读中求疑”有两层含义:一是读书过程中,“释己之疑”,解决不懂的问题。一遍读不懂,不懂即是疑。再读几次,或许读懂了,释己之疑。二是读书过程中,提出自己的质疑、怀疑。对所读文章、所读书籍的观点、论据、史实等等,“于不疑处有疑”,或发现书中的错讹,或提出自己的质疑,或产生自己新的见解。如此求疑,读书记得更牢固,读书更有收获,读书更有进步。读书求疑,岂不妙哉?

陆游:“纸上得来终觉浅”

陆游,宋代诗人,字务观,号放翁,今浙江绍兴人。自幼好学不倦,自称“我生学语即耽书,万卷纵横眼欲枯”,有《陆放翁全集》传世。在论及读书方面,陆游有几则名言流传至今,给我们以启示。其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在《剑南诗稿·冬夜读书示子聿》中谈道:“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这里,陆游一方面道出了古人读书、做学问从来不易,须勤奋刻苦,不遗余力,少年努力,老有所成;另一方面更强调了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不够的,与实际相比还是肤浅的。如果要真正理解和掌握书本中的知识,把书本知识变为实际本领,还是要靠躬身践行。其二,“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在《剑南诗稿·读书》中提出:“归老宁无五亩田,读书本意在元元。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这里,“元元”是指庶民、百姓。陆游认为读书不是为了富贵而读,是为了百姓而读,表达了陆游高尚的读书情怀。

来源:《阅读时代》2021年04期 (原标题:古代名人谈读书)

作者:吴尚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期刊协会会长)

责编:马京京、编辑:邓汝濛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