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故事」契丹起源——青牛白马的传说
契丹族曾经是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关于契丹族的起源,流传着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远古的时候,一位“神人”,骑着一匹雄健的白马从“马盂山”顺土河(今内蒙古老哈河)而下,一位“仙女”,乘着一头壮硕的青牛沿潢水(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而来。他们在两河相汇的木叶山(今翁牛特旗境内)上相遇。天女和神人,松开白马,叱走青牛,满怀喜悦,相对走来。此时,天降花雨,地生灵芝,百花齐放,百鸟齐鸣。天女和神人在这普天同庆的日子里,携手相爱,结为夫妻,生八子。这八个儿子就是契丹族的祖先,后来发展成契丹的八个部落,到唐朝末年逐渐强大,建立了威震八方的大辽王朝。
青牛白马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以至于今天我们仍保留着男人去世烧“白马”,女人去世烧“青牛”的丧葬习俗。(兰景祥整理)
编辑:海尔汉、任静
农村老话说“白马怕青牛”,牛和马结婚不幸福吗?
在容姐所在的河北石家庄晋州这里,农村流行着很多婚配的俗语,比如“鸡狗不到头,白马怕青牛”等。容积是70后,当年在容姐结婚以前,就有很多这样的说法。那时的老妈,对这些婚配的俗语,还是比较重视一些,因此我们兄妹几个找对象的时候,老妈都会在意一些。不过在现在发达的社会里,人们对于这些婚配的俗语并不太在意了。那这句老话是什么意思呢?属牛和属马结婚不幸福吗?
农村老话“白马怕青牛”啥意思?白马怕青牛,意思是说属马的和属牛的不太适合结婚,因为虽然马跑得快,但是和牛这种庞然大物比起来,还是有些惧怕的,因为牛有牛角,很是厉害的,而且牛的身体比较肥大,所以马不是牛的对手。
不过在婚配的说法中,应该还会有另外一种解释,应该也就是相生相克的意思,在《易经》,就有“向来白马怕青牛,十人相伴九人愁”的说法。
属牛的和属马的结婚不幸福吗?容姐当年结婚,都是经人介绍的,不过那时的媒人是不收钱的,都是亲戚朋友相亲介绍的,不过现在在我们这里媒人介绍成一个,需要收很多钱了。
一般媒人介绍的时候,都是根据年龄,家庭以及小伙子和姑娘的条件相仿才介绍的。很少有人介绍差好几岁的,就好比这属马和属牛的,就相差好几岁的,不过这种情况也还是有的
容姐一个本家姐姐和姐夫,就是一个属牛,一个属马。记得以前老妈说过,姐姐是属牛的,当年给姐姐介绍对象的时候,姐姐相看了好多人都不满意,结果遇到姐夫的时候,姐姐很是满意。因为姐夫人长的精神帅气,家庭条件也挺好的。不过姐夫是属马的,当时姐姐知道这种婚配俗语,可是并没有在乎,而且还隐瞒了几岁,就这样嫁给了姐夫。
姐姐嫁给姐夫以后,最初两人生活还是挺幸福,生了两个儿子,后来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姐夫知道了姐姐是属牛的,而且隐瞒了岁数,从那以后就对姐姐不再那么好了。那时我们这很多人说,“白马怕青牛”还是很有道理的吧!其实在容姐看来,应该是因为欺骗的原因,导致姐姐姐夫婚姻不再那么幸福,因为有句老话叫“爱要真诚”。夫妻之间只有真诚相待,那么才会更加幸福。
结束语农村老话“白马怕青牛”,说的是属马的和属牛的结婚不适合,可是只要两个人相爱,属马的和属牛的结婚也会很幸福的,只要两个人有感情,属马和属牛并没有太多的关系的,你们说是吗?
青牛白马是传统文化中两个重要动物,你知道它们分别代表什么吗?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青牛与白马是两个著名的典故,分别象征着道家与佛家。比如唐代有一首《题焚经台》诗这样写道:
门径萧萧长绿苔,一回登此一徘徊。
青牛谩说函关去,白马亲从印土来。
确实是非凭烈焰,要分真伪筑高台。
春风也解嫌狼藉,吹尽当年道教灰。
那么青牛和白马具体指什么呢?原来这两种动物背后分别是一个有趣的传说故事。
先秦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姓老名聃,本是周王室守藏室之史,大概类似于现在的中央档案馆馆长。老子本不想著书立说,因为“道”是不可说的。他看到周王室已经衰落了,便骑着一头青牛西出函谷关,不知所踪。
当时看守函谷关的关令名叫尹喜,这一天他看到东方有紫气飘过来,便知道有位大圣人要从这里经过。于是尹喜留住了老子,硬是求着老子写下一部著作,这就是五千余言的《道德经》。成语“紫气东来”也是从这个故事里产生的。
当然了,这仅仅是一个故事而已,另一本道家著作《庄子》可以证明这个故事并不是真正的历史。《庄子·天下》中提到了关尹这个人,认为他是与老聃同一个学派的学者,并将关尹、老聃赞誉为古之博大真人:
关尹、老聃闻其风而悦之。……关尹曰:“在己无居,形物自著。”……老聃曰:“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虽未至于极,关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
《庄子·天下》将关尹的名字列于老聃之前,可见他比老聃的年代更早一些,是老聃的前辈。
但是在后人的传说中,这位姓关名尹的思想家变成了关令尹(守关的官吏),他要求老子写下了《道德经》的五千余言。如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说: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后人看到《史记》中“关令尹喜曰”这五个字,便以为这是一个姓尹名喜的关令,其实这五个字的愿意是:“关令尹高兴地说”。于是《庄子》中的关尹变成了后世传说中的尹喜。
这个故事越传细节越丰富,在《史记》中还没有提到老子是骑青牛出关的。刘向在《列仙传》中给老子安排了座驾——青牛车。再后来,老子从坐牛车变成了骑青牛,也许这样的老子形象更为飘逸洒脱吧。
从此,青牛便与老子紧密联系在一起了,成为了道家的象征。在小说《西游记》中,这青牛还下界成妖,让唐僧师徒大吃苦头。
白马则是一段真实的故事。
据说,东汉永平年间,汉明帝有一天夜里梦一个身高六丈,头顶放光的金人从西方飞来,在殿庭上飞绕了几圈。汉明帝感觉很奇怪,便在第二天早晨把这个梦讲给大臣们听,博士傅毅奏道:“西方有神,称为浮屠(就是佛陀),就是像您梦到的那个金人”。
汉明帝听了非常高兴,便派出大臣蔡音、秦景等十余人出使西域,求取佛法。使团一行人从西域请回了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并用白马驮回了佛经、佛像。
汉明帝很重视这件事,亲自接待两位高僧,并安排他们在当时负责外交事务的官署鸿胪寺暂住。“寺”的本意就是官署,比如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等等。后来汉明帝专门为这两位高僧兴建僧院。为纪念白马驮经的功劳,汉明帝将僧院取名为“白马寺”,而“寺”字来源于两位高僧暂住的鸿胪寺,后来“寺”便成了中国佛教场所的称呼。
今天,洛阳白马寺的门前还有驮经白马的雕像,永为纪念。小说《西游记》中那匹为唐僧驮经的白龙马,显然也源自白马寺的故事。
青牛与白马,一个是老子坐骑,一个是驮经脚力,本没有关系。但是后世一个传说,却让这两种动物之间产生了关系。
原来,当年佛教刚传入中国时,不容易被人接受,佛教徒们便与道家老子拉关系套近乎。他们说,你们中国的圣人不是骑着青牛西出函谷关不知所踪吗?其实他到了我们那旮旯,我们这佛教就是老子传下的。你看,我们佛教讲“空”,你们老子讲“无”,是一样样的。
后来佛教在中国站稳了脚跟,发展得越来越红火。道教徒们竞争不过佛教徒,便利用了当年佛教徒的这套说法,编出了一本《老子化胡经》,详细描写了老子来到天竺教化佛陀的故事。道教徒想用这个故事证明道教的地位在佛教之上。所以青牛与白马也就产生了关系,当年青牛驮着老子出关,白马又将老子弟子写的佛经驮回了中国。
佛教徒一看,不甘示弱,也编了一个故事,说佛陀派自己的三个弟子儒童菩萨、光净菩萨和摩诃迦叶来到中国教化中国人,儒童菩萨便是孔子,光净菩萨是颜回,而摩诃迦叶就是老子。
当然,这些都只是传说而已。道教是道教,佛教是佛教,二者并无关系。
我是梦露居士,为你解读国学经典,点击关注阅读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