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星座运势很准?那是你不知道“巴纳姆效应”和“证实偏差”
在年轻人中,一句“你是什么星座?” 是社交场合中打破僵局的好方法,小编一直以为“星座”最多算是一些人为了打开与陌生人的话题而搞的社交“小技巧”,没想到现在有那么多人对“星座”深信不疑。就这个话题,今天我们就来探索一下到底“为什么这么多人会相信星座”!
“12星座的性格分析”、“12星座的运势分析”……网络上铺天盖地这样的文章,这些文章总是会让人忍不住想点进去看看,而且很多人都觉得说得很有道理。这又是为什么呢?心理学家指出:星座的魅力在于能满足“自我认知”的需要,因为人类倾向于通过归类来认识事物,以便于快速的建立对世界、对他人的认知。比如说星座性格分析之所以受人们的欢迎,实际上是利用了人们简化对新事物认知的心理惰性。
人们相信星座的心理学原理:巴纳姆效应效应与证实偏差
1948年,心理学家福勒让自己的学生们阅读一段关于描述自我性格的内容(其实每个人的内容都一样,但是参与实验的学生不知道),然后让每位学生根据与自己性格的相似度高低来打分,最低为0分(表示完全不符合),最高为5分(表示完全符合),最后的结果显示所有参与的学生平均给了4.3分!也就是说,不同的学生看到同一份性格描述,居然一致认为非常符合自己的性格,并且准确性高达86%!
描述自我性格的内容如下:
你祈求受到他人喜爱却对自己吹毛求疵。虽然人格有些缺陷,大体而言你都有办法弥补。你拥有可观的未开发潜能尚未就你的长处发挥。看似强硬、严格自律的外在掩盖着不安与忧虑的内心。许多时候,你严重的质疑自己是否做了对的事情或正确的决定。你喜欢一定程度的变动并在受限时感到不满。你为自己是独立思想者而自豪并且不会接受没有充分证据的言论。但你认为对他人过度坦率是不明智的。有些时候你外向、亲和、善于交际,有些时候你却内向、谨慎而沉默。你的一些抱负是不切实际的。
看到这样的实验结果,福勒担心实验结果可能存在偏差,于是,随后的一段时间又对不同的人群重复进行了100次相同的实验,但是每次的实验结果都非常相近。这就是巴纳姆效应效应:通常用于一般人的人格描述,一旦用在自己身上,便会让人觉得非常准确。
我们用成语“疑邻盗斧”的故事再来讲讲证实偏差
一个大爷怀疑邻居是小偷,偷了自己的斧子,所以看他的一举一动都像极了小偷,越看越像。结果最后发现是自己搞丢了斧子,这时候再看邻居又一切正常了。这个故事讲的就是成语“疑邻盗斧”。而这种现象也就是心理学上的“证实偏差”。
人类大脑为什么会出现“证实偏差”这种行为呢?
原因是大脑的“证实偏差”能节省很多能量,我们知道大脑是人体中最消耗能量的器官,而当大脑只接收和自己一致的信息时,大脑就不用花能量去作逻辑思考,由于节省能量是一个对物种生存很重要的因素,因此“证实偏差”就成为了人类这个物种的一种特征和行为倾向。
这就是为什么个体容易接受来自他人的心理暗示,并把这种暗示当成是完全正确的信息而深信不疑。换句话说,当你想要相信一件事时,总可以找到各式各样支持自己的证据。就算是毫不相干的事情,还是可以找到一个逻辑让它符合自己的设想。
写在最后:
了解一些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我们在生活中就会被一些表面现象所绑架;拥有逻辑思考能力,碰到任何事情都能够使我们冷静下来独立思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应对生命中的各种起伏。让我们一起从此不再受心理现象影响理性决策,从此生活得更快乐吧!
作者|刑丽丽
来源|郑州市第二届科普征文大赛投稿入选作品
声明|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号立场
觉得算命准?那是巴纳姆效应在戏弄你
“我们真的缘分已尽?”
“还要多久,才能等来我的白月光?”
“现在是不是分手的好时机?”
……
当遭遇上述感情问题,一些90后选择向线上“算命先生”求助。
近期一项网络调查显示,近80%的被调查者有过算命行为,其中九成是90后,他们曾在互联网平台上算过命,且多数是求算爱情运。
都说算命是迷信、糟粕,可为何追赶时尚潮流的90后却对它情有独钟?
思维惯性善于证实而非证伪
要想理解算命,就不得不提到巴纳姆效应。该效应是指,人们很容易相信一段笼统的、对人格的描述,觉得它准确揭示了自己的性格特征,即使该描述很空洞。
举例来说,当算命先生得知你的生辰八字后,煞有介事地说:“你最近人际关系出问题了吧?”如果你没细琢磨,听了这句话后,很容易发出“太准了”的感慨。可冷静一想,谁又会没有一点人际关系方面的困扰呢?由此可见,算命用语的开放性,极大地拓宽了它的解释空间,从而使巴纳姆效应极易被激活。
此外,人类认知存在证实偏差,这也为算命先生提供了“帮助”。该偏差是指,当人们接受了某观点后,在日常生活中,就会刻意选择支持该观点的信息,忽视或忘记与之相反的信息。
当算命软件告诉一个热恋中的女人:今年你的感情会面临考验,这个女人很可能就会不断回忆能证实该观点的事件,比如“昨天约会时,男朋友好像没有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等。通过给该类事件贴上“面临考验”的标签,以此证明算命结果的正确性。
由于证实偏差的存在,如果这个女人最终和伴侣分手了,会倾向于将其解释成:果然算命是准的,我就是过不了今年这个坎儿。如果顺利度过了这一年,她也不会怀疑算命结果,而将会其理解为:还好提前算命了,让她今年躲过一劫。
由此可见,若想证实一个观点,人们总能找出各种理由。这也就解释了为何总有人被算命先生忽悠,因为人类的思维惯性就是善于证实而非证伪。
证实偏差从思维延伸至行为
更有意思的是,证实偏差还可能从思维延伸至行为。
著名心理学家汉斯·艾森克为研究占星学的有效性,曾招募了1000名孩子作为调查对象,对他们进行人格测评。这些孩子基本不知道性格和星座的对应关系,最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他们的人格特质与星座没有任何关联。但如果将对象换为对占星学有了解的成年人,结果则让人大吃一惊:调查对象越熟知占星学知识,他们的问卷结果与其所属星座性格特征的吻合程度就越高。相反,如果调查对象对占星学没太多了解,其与相关星座性格特征的吻合程度就越低。
该研究揭示了算命“准”的另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当人们给自己贴上了特定标签后,就很可能向这个标签“靠拢”,发展出对应的性格特征,经年累月最终让自己真成为了符合这个标签特征的人。
过分依赖算命有逃避责任之嫌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尝试算命,顶多是为了在朋友圈里晒个图,以消遣娱乐为主。不过,也有一群年轻人,他们算命并非出于玩乐,而是真心把未来赌在算命上,希望借此帮他们在考学、求职、婚恋等人生重大议题上作决定,这又该如何理解呢?
岸见一郎是畅销书《被讨厌的勇气》的作者,他认为“其实决定本身不难,难的是做出决定后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想到这一层时,人们确实会感到犹豫。”举例来说,当你力排众议,选择与所爱之人私奔。这当然是件浪漫的事,但对当事人来说,这个决定也蕴含着相当大的风险。存在主义心理学认为,自由与责任相伴,选择必定带来后果,而既然是自己做出的选择,那你就要独自承担选择的后果。万一某天这段恋情出了问题,当事人就得扛下所有,难以责怪任何人。想到这份沉重,很多人在面临重大抉择时,就会变得犹犹豫豫。
从这个角度出发,过分依赖算命来做决定,很可能是回避责任的体现。精神分析学家弗洛姆认为,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现代人有了更多选择的自由,但这也加重了人们的忧虑和不安全感。
这一点在婚恋问题上体现得格外明显。传统社会的婚姻固然不自由,但相对稳定,毕竟那时结婚的主要动机,是为了传宗接代或维护家族利益;而今天爱情成了很多人结婚的理由,这让个体尊严得到了极大尊重,但由于主观意愿更具摇摆性,就使得分手风险也随之增加。
面对这些挑战,个体难免会感到迷茫或无助,若无法合理疏解这份焦虑,就容易委身于算命,以逃避选择。
作者:祝 杰,系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来源: 科技日报
解开星座运程、算命占卜之术面纱的“巴纳姆效应”
“你表面上看起来很外向,善于交际,什么都不在乎。可实际上,你的内心也有脆弱敏感的一面,你会莫名地感到孤独,并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
“你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不会在毫无思索的情况下,就接受别人的观点。不过,有时候你也会很固执,针对一个问题迟迟不能下决定”。
“你的内心向往着自由,希望能够奔向属于自己的星辰和大海。可是,你的朋友和家人,在你的生命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你讨厌被约束,但对于他们,你却怎么也割舍不下”。
你是不是觉得这几句话说的就是你,里面的每个字都能钻进你的心里?
有这种感觉不奇怪,因为事实上,大部分人在听到这几句话的时候,都会产生跟你一样的感受。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巴纳姆效应“。
“巴纳姆效应”又叫“星座效应”,说的是: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反映的是一种主观验证效应,意指只要想相信,即使信息笼统,不准确,我们依旧能够找到一切事实和依据去支撑验证自己的设想。
现在你了解了,为什么你在了解每个星座特征的时候,觉得大部分都跟你描述得很像了吧。即使不像的部分,你也会臆想成是还未发掘的潜能?是不是还觉得,每个星座里的性格特征都会有那么一点点像你自己?甚至有没有觉得自己就是那个优秀的存在,其他星座好的特征你也囊括了一丢丢呢?
这就是“巴纳姆效应”在作怪了。
一位名叫肖曼.巴纳姆的著名杂技师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之所以很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使得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
它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在请教过算命先生后都认为算命先生说得很准,因为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点。当人的情绪处于低落、失意的时候,对生活失去控制感,于是安全感也受到影响。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依赖性也大大增强,受暗示性就比平时更强了。事实上算命先生对每个人说的都是差不多的内容,都是一些笼统的,一般性的概括和描述,即使是无关痛痒的话便会使求助者深信不疑。
小时候的爱因斯坦并不聪明,甚至还可以称为“笨”。起初,爱因斯坦是怀着对知识的渴望,踏进了学校的大门,每堂课他都认真而仔细,并频频将自己不懂的知识向老师发问,但由于他问得的问题十分怪异,因此,老师们并不喜欢这个在课堂上“捣蛋”的孩子。面对老师们的冷漠与厌恶,爱因斯坦不再努力学习知识,并渐渐变成了十分贪玩的孩子,他的母亲常常为此忧心忡忡,母亲的再三告诫对他来说如同耳边风。直到16岁那年的秋天,父亲将正要去河边钓鱼的爱因斯坦拦住,并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正是这个故事改变了爱因斯坦的一生。
父亲说:“昨天我和咱们邻居杰克叔叔去清扫南边的一烟囱,那烟囱只有踩着里面的钢筋踏梯才能上去。你杰克叔叔在前面,我在后面,我们抓着扶手一阶一阶地终于爬上去了,下来时,你杰克叔叔依旧走在前面,我还是跟在后面。后来,钻出烟囱,我发现你杰克叔叔的后背,脸上全被烟囱里的烟灰蹭黑了。”
爱因斯坦的父亲微笑着继续说:“我看见你杰克叔叔的模样,心想我一定和他一样,脸脏得像个小丑,于是就到附近的小河里洗了又洗。而你杰克叔叔呢,他看我钻出烟囱时干干净净的,就以为他也和我一样干干净净的,只是草草地洗了洗手就上街了。结果,街上的人都笑破了肚子,还以为你杰克叔叔是个疯子。”
爱因斯坦听罢,忍不住大笑了起来,待他笑完之后,父亲郑重其事地对他说:“其实,别人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拿别人做镜子,白痴或许会把自己照成天才的。”听完父亲的这段话,爱因斯坦陷入了沉思,他知道,父亲是在告诉自己不要在乎老师们的眼光,应该继续努力地学习知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既不可能每时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总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地位来观察自己,于是只能借助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正是如此,每个人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很容易受外界信息的暗示,迷失在环境当中,受到周围信息的暗示,并把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
“巴纳姆效应”指的就是这样一种心理倾向,即人很容易受到来自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
朋友一次问我,世界上什么事最难。我说挣钱最难,他摇头。哥德巴赫猜想?他又摇头。他神秘兮兮地说,是认识你自己。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这些问题从古希腊开始,人们就开始问自己,然而都没有得出令人满意的结果。
即便如此,人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自我的追寻。正因为如此,人常常迷失在自我当中,很容易受到周围信息的暗示。
有一个有趣的测试:
让一个人水平伸出双手,掌心朝上,闭上双眼。告诉他现在他的左手上系了一个氢气球,并且不断向上飘;他的右手上绑了一块大石头,向下坠。三分钟后,看他的双手之间的差距,距离越大,则暗示性越强。
通过“巴纳姆效应”,我们可以引申出“谄媚效应”,就是说人们更愿意听那些他们喜欢听的,更愿意相信那些他们愿意相信的,而不一定是真实的事情。这就造成了偏听偏信,结果在背离正确的道理上越走越远。
有一首诗很适合用在这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要想认清自己,首先要做的就是勇于面对自己。
有一个这样的测试题:当一个落水昏迷的女人被救起后,她醒来发现自己一丝不挂时,第一个反应会是捂住什么呢?答案是,尖叫一声,然后用双手捂住自己的眼睛。
从心理学上来说,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不愿面对自己的例子,因为自己有缺陷,或者认为自己有缺陷,就通过自己的方法掩盖起来,犹如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要培养收集和判断信息的能力。
有一个故事说,一个替人割草的孩子打电话给一位陈太太说:“您需不需要割草?”陈太太回答说:“不需要了,我已经有了割草工了。”这个孩子又说:“我会帮您拔掉花丛中的杂草。”陈太太回答:“我的割草工也做了。”这孩子又说:“我会帮您把草与走道的四周割齐。”陈太太说:“我请的那人也已经做了,谢谢你,我不需要新的割草工人。”孩子便挂了电话。孩子的哥哥在一旁问他:“你不就是陈太太的割草工吗?为什么还要打这电话?”孩子带着得意的笑容说:“我只是想知道我做得有多好!”
以人为镜,通过与自己身边的人在各方面的比较来认识自己
古有李世民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在比较的时候,选择的对象至关重要。找不如自己的人作比较,或者拿自己的缺陷与别人的优点比,都会失之偏颇。因此需要把握好度,以人为镜,勾勒出自己白天鹅的样子,而又不被别人限制,迷失自己。
在分析信息时,多考虑对立面的验证,能帮助判断与决策时更加谨慎,最大化的降低效应。
有研究人员把被试验对象分为3组,并阅读与自己的人格有关的描述。阅读完毕后,要求第1组被试列举出与该描述一致的例子;第2组被试列出与人格陈述不一致的例子;第3组被试同时列出与人格陈述一致和不一致的例子,然后要求被试评价该描述符合自身情况的程度。结果发现,第1组显著高于另外2组、第3组显著高于第2组,第2组表现出更低的巴纳姆效应。
在儿童教育中,“巴纳姆效应”的心理暗示作用即“相信的力量”,也时常被家长和交易者们使用。
积极正面的心理暗示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明灯的指引作用,家长对孩子合理的、有度的夸奖,直面优缺点,保持一颗平常心,有助于孩子树立自信心而不自负,提高抗压能力及坚持的动力。
家长认识到“巴纳姆效应”的积极影响作用,有助于孩子三观的塑造和成长道路的塑形,孩子会把自己的情况同家长的正确定义结合,觉得那就是自己,也自然能大步朝着这个方向走去。在低谷时期,“我能行!我最棒!”会给孩子强烈的心理暗示,让他们面对困难时生长出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