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虎年只有355天?!还有更多你想不到的
天文年历显示
即将到来的农历壬寅虎年
从2022年2月1日开始
到2023年1月21日结束
只有355天
为什么会这样呢?
历法分为阴历、阳历和阴阳历。阴历是与月球公转运动周期息息相关的一种历法,而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制定的历法,因此二者每年的天数都不一样,阴历年一般有354天或355天,而阳历年则为365天或366天。我们现在使用的农历是一种阴阳历,它协调了阴历与阳历之间的天数,大约会在19个农历年中加上7个闰月。拥有闰月的农历年叫作闰年,一般有384天或385天,而没有闰月的农历年叫作平年,一般会有354天或355天。
农历辛丑牛年没有闰月,是一个平年,全年共有354天,而即将到来的农历壬寅虎年同样是个平年,全年共有355天。
还有更多你不知道的虎年冷知识
已经为你搜到了
壬寅虎年:教师节遇上中秋节
壬寅虎年的中秋节恰逢2022年9月10日的教师节,老师们终于遇上了一个放假的教师节。
壬寅虎年:大寒连除夕
2023年1月20日大寒(腊月二十九),2023年1月21日(除夕)。壬寅虎年的大寒,将赶在除夕前一天到来。因此,这个壬寅虎年有24个节气。
来源: 中国搜索
虎年为何只有355天?2022年出生小孩生肖怎么算?一起来看→
还有三周就要过年啦!春节即将来临即将到来的农历壬寅虎年从2022年2月1日开始到2023年1月21日结束共355天为什么即将到来的虎年只有355天?
你知道农历不等于阴历吗?
2022年出生小孩生肖怎么算?
农历虎年知识点
一起来看!
↓↓↓
大家最关心的假期调休安排也已经新鲜出炉2022春节放假调休安排来啦!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通知
2022年1月31日(星期一,除夕)
至2月6日(星期日,初六)
放假调休,共7天
1月29日(星期六)、1月30日(星期日)上班
网友评论
喜迎春节不忘防疫这份【 假期出行提醒】请收好~为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向市民朋友们发出健康提醒:除返乡探亲、必要公务等以外,非必要不离沪、非必要不出境,鼓励在沪过节,尽量减少人员流动。出行时,做好个人防护、手部消毒等,开展每日自主健康监测。
大家参加文旅活动时注意个人防护,做到防疫“三件套”,防护“五还要”。“防疫三件套”是指佩戴口罩、社交距离、个人卫生;“防护五还要”是指口罩还要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特别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进入人员较为密集或通风不良的场所、到医院就诊以及出现呼吸道症状时,都要自觉佩戴口罩,并且注意保持手卫生。
履行好健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做到“三个主动”,以实际行动保护自身和家人的健康。一是主动掌握疫情防控政策。二是主动落实防控措施。三是主动做好个人防护。
来源|东方网、人民网、中国网、上海发布、网友评论等微信编辑|Jessie
为什么说2023年是“黑兔年”?还有384天两个立春,有啥说法?
刚开始在网上看到说2023年“兔年”有384天的时候,笔者也有点疑惑。按理来说,2023年是平年,2月份只有28天,这样全年一共就是365天了,怎么又说它是“黑兔年”共384天,还有两个立春节气?
后来经过了解,发现确实在2023年有384天。这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2023年是黑兔年?对十二生肖有所了解的朋友们都知道,老虎在十二生肖中排第三,然后就是兔子了。而在2022年是生肖虎年,自然2023年就是生肖兔年了,再加上兔子在十二生肖中为卯,所以2023年在农历就是癸卯兔年了。
现在基本都是用国际上通用的公历来记录时间和事件了,但是在古代的时候却是采用天干地支纪年法,这也是在我国流通时间最长的一种历法了。
天干地支纪年法就是用10天干和12地支组合而成的60种各种不同的组合,用以来标注年、月、日和时间的一种古老历法,这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阳历。实际上把现在的公历划算成天干地支纪年法也很简单,直接用公元年号除以12所得的余数是7的年份,就基本上都是兔年。
比如2011年除以12就是商167,同时余数是7,那么2011年是兔年。而2023年除以12的商168,余数也是7,因此2023年也是兔年。只要记住这个方法,就可以轻松找出其他所有的兔年。
至于为何把兔年也称之为“黑兔年”,这主要是因为古人是很注重五形相生相克理论的,其中干支和五行都是有着相对应的关系,比如甲和乙为木,丙和丁为火,戊和己为土,庚和辛为金,卯和癸为水等。
同时这些也对应不同的颜色,比如火是红色的,而木是青色的,土则是黄色的等等。这样2023年就是癸卯(兔年)年,前面也说了,卯属“水”,而其代表的就是“黑色”,因此2023年就有“黑兔年”一说了,同时它对应的是水,也叫它“水兔年”。
2023年为何有384天?这里有必要先给大家说一下平年和闰年的区别,所谓平年就是年份不能被四整除的年份,2月份是28天,这样的年份就是365天。而闰年的话2月份是29天,这样一年一共就是366天。
可是农历年份却并不是这样计算的,从古至今关于农历的算法也是经历了多次变化。以前农历的年份都是以24节气的立春节气作为起点的,因为生肖年依附于干支纪年,而干支纪年又是干支历的纪年方法。农历又是借用干支来纪年的,其一年的范围就是正月初一到除夕这天,这一点估计大家都很清楚。
但是农历却又和干支历是两种不同的历法,两者在年份起点、月份划分规则、每年天数等皆不同。而即将到来的农历2023年它是从从公历的2023年1月22日开始至2024年2月9日结束,全年共有384天,足足比公历的2023年要多出来19天。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是因为公历和农历是两套不同的历法,其中农历主要是依据月亮阴晴圆缺的变化为周期的,一个朔望月就是一个月,大约是29.53天,全年一般是354天或355天。
而公历则是以太阳为周期变化的,其一周就是一整年,因此也称“太阳年”、“回归年”等,而它的一个周期是365天或366天(闰年),如此一对比就会发现,两者足足少了11天。
如果两套历法就是这样使用的话,那么就会出现很大的偏差,并且偏差会越来越大。而古人就为了避免这种偏差,想出了一种使农历年的长度和公历年的长度接近的方法——增加闰月,根据计算发现,只要在每19个农历年中加入7个闰月,这样农历年和公历年的长度几乎是相等的。
既然多了一个闰月,而一年中肯定就不再是12个月了,就变成了13个月,因此全年就也延长了,变成了384天或385天,而这样多了个闰月的年份也称之为“闰年”,很明显农历的2023年就是闰年,但是公历它却是平年,是不是有点特别呢?
两个立春又是怎么回事?这里就有必要说一说二十四节气了,现在虽然都是把它们称之为“节气”,但是在古代却区分得更为详细,在24节气中,只有12个“节气”,还有12个是“中气”。节气和中气的区别也容易,其中月首的就是叫“节气”,而出现在月中的就叫“中气”.两者相间排列,也就是一个节气,一个中气,如此依序排列的。
大家也知道在24节气中立春是节气之首,古代也是以立春节气当作是春节开始。如果一年中是12个月的话,那么正好是24个节气可是在有些农历的闰年中多了一个闰月,就会有13个月了,这样一年就不再是24个节气,而是25个节气了,自然多出来的这节气肯定是排列在节气之首的——立春了,因此这样的年份就会有两个立春。农历2023年是闰年,多了一个闰二月,它也就有两个立春,因此也叫它“双春年”。
大家可不要小看了这24节气,它还和农历的闰年那个月是闰月有很大的关系。因为闰月的增加看似很随意,但也是有讲究的,并不是说想那个月是闰月都可以的。
古人规定了加闰月的规则是在每个月中,凡含有中气的算正常月份,不含中气的就算上一个月的闰月。比如农历2023年“闰二月”没有中气,所以这一年的2月份就多了一个闰月。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既然有双春年,那么来年就可能没有立春节气了,而这样的年份就称之为“无春年”,或者是“寡妇年”,民间说无春年不吉利,尤其不宜婚姻嫁娶。其实这个是没有依据的。
就如前面所说的,每19年就有7个闰年,那么久意味着会在19年内出现7个双春年,7个寡妇年,还有5个才是正常的“单春年”。这些都是两种历法的人为调整所致,和个人的幸福,吉凶是毫无关系的。
虎年只有355天?!还有更多你想不到的
天文年历显示
即将到来的农历壬寅虎年
从2022年2月1日开始
到2023年1月21日结束
只有355天
为什么会这样呢?
历法分为阴历、阳历和阴阳历。阴历是与月球公转运动周期息息相关的一种历法,而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制定的历法,因此二者每年的天数都不一样,阴历年一般有354天或355天,而阳历年则为365天或366天。我们现在使用的农历是一种阴阳历,它协调了阴历与阳历之间的天数,大约会在19个农历年中加上7个闰月。拥有闰月的农历年叫作闰年,一般有384天或385天,而没有闰月的农历年叫作平年,一般会有354天或355天。
农历辛丑牛年没有闰月,是一个平年,全年共有354天,而即将到来的农历壬寅虎年同样是个平年,全年共有355天。
还有更多你不知道的虎年冷知识
已经为你搜到了
壬寅虎年:教师节遇上中秋节
壬寅虎年的中秋节恰逢2022年9月10日的教师节,老师们终于遇上了一个放假的教师节。
壬寅虎年:大寒连除夕
2023年1月20日大寒(腊月二十九),2023年1月21日(除夕)。壬寅虎年的大寒,将赶在除夕前一天到来。因此,这个壬寅虎年有24个节气。
来源: 中国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