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民俗

看到黄鼠狼过路有什么预兆吗(看到黄鼠狼)

看到黄鼠狼过路有什么预兆吗(看到黄鼠狼)

北京女子被黄鼠狼拦路,咬住裤腿不肯松口,这是不好的预示吗

10月底,在北京发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一名女子走在路上,突然感到裤腿一紧,低头一看,原来自己竟然被一只小小的黄鼠狼拦路了,只见它狠狠地咬住自己的裤腿,怎么也不肯松口。

这名女子又惊又怕,赶忙尝试着挣脱开,但奈何这只黄鼠狼却好像认准了她一般,根本就不愿意松开,一直到周围人将一块饼干递给了这只黄鼠狼,它才松开了嘴。

原来,一开始这只黄鼠狼在路上走的时候,有过路的人觉得它很有趣,顺手就丢给它一包饼干,不过,这只黄鼠狼却怎么咬,都撕不开饼干袋,于是,另一名路人看到了,就好心捡起这包饼干,想要帮它打开。

没想到这只黄鼠狼却误会了,它认为是人类在抢它的饼干吃,于是,就突然发起疯来,对着周围的人追着咬,正好这名女子路过,才会一不留神,就被黄鼠狼给盯上了。

有目击者将这段视频拍下来发布到网上后,很快就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和热议,不少网友都表示,现在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不仅出现在人类周围的野生动物变多了,而且很多野生动物都变得不怕人了,正常情况下,黄鼠狼遇到人,应该是一溜烟跑走才对。

也有网友表示:自古以来,民间就认为黄鼠狼是“仙”,这么一看,它们的确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小动物,认为这只误会人类偷它饼干的黄鼠狼,很可能是“成精”了。

那么,黄鼠狼真的是一种很特别的小动物吗?为何民间管它叫“黄大仙”呢?

今天使者给大家圈出个有用的知识点:黄鼠狼会成精吗?

喜欢使者节目的朋友,欢迎在屏幕上点击一圈三连,也可以长按点赞按钮支持一下

黄鼠狼,学名黄鼬,是一种小型的鼬科食肉动物,它们个头不大,浑身长满了棕黄色的皮毛,喜欢昼伏夜出,主要栖息在人类生活区的周围,生性敏捷,警惕性非常强。

从这里可以看出,黄鼠狼其实和普通的小动物,并没有什么不同,之所以在民间,大家喜欢称呼它们为“黄大仙”,认为它们很特别,一方面是因为黄鼠狼视线不好,在夜晚觅食的时候,会经常直立起身子来,由于古人对这种现象的成因不了解,所以,看到在月光下站立的黄鼠狼,就会认为它们“成精”了。

另一方面,是因为黄鼠狼的身上,长着可以瞬间迷惑敌人,导致敌人中招后出现神志不清,甚至是突然倒地昏厥的“臭腺”,由于自古以来,黄鼠狼在自然界中的数量就非常多,人类也经常会看到它们,因此,当有人靠近黄鼠狼,让它们感到危险的时候,黄鼠狼就会朝着人放臭屁,就会让人闻到后突然中毒,变得胡言乱语。

古人不理解这是怎么回事,就认为是“黄鼠狼成精了”,认为它们对人施了法术,才会导致人突然昏迷或发疯,事实上,这都是因为黄鼠狼的“臭腺”成分为丁硫醇,作为一种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机化合物,它会导致人在毫无防范的情况下急性中毒。

由此而见,黄鼠狼并没有民间传说中的那么神秘。而且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实民间关于“黄鼠狼偷鸡”的说法,也是对黄鼠狼的一种误解。

那么有趣的知识点来了:黄鼠狼到底喜不喜欢偷鸡呢?

其实啊,从黄鼠狼的食性来看,它主要是以小型的啮齿类动物为食,尤其是人人喊打的老鼠,更是黄鼠狼的主要食物,因此,黄鼠狼在自然界中也有着“捕鼠小能手”的称号。

这也意味着,它们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喜欢吃鸡,而且即使在野外食物短缺的情况下,它们偶尔会去冒险偷鸡吃,也主要是对还未长大的小鸡下手。

毕竟黄鼠狼个头不大,如果它去袭击成年的老母鸡或者是大公鸡,不仅捕猎成功率不高,甚至很有可能会被它们反杀。

在黑龙江哈尔滨的一个村子里,就曾发生过一起“黄鼠狼被鸡给啄死”的事情,根据当时的报道,这只倒霉的黄鼠狼在傍晚时分偷溜进鸡舍,原本它是想捉一只小鸡来吃,结果没想到鸡舍里20多只鸡蜂拥而上,将这只黄鼠狼团团围住,等到这户村民发现的时候,这只黄鼠狼早已经被鸡啄得面目全非了。

还有在我国扬州的一个村子里,一天夜里,村民刘老汉听到自家院子的鸡笼里传来一阵怪叫声,刘老汉起身查看,结果发现鸡笼里多了一只黄鼠狼,它正在和笼子里的一对老母鸡搏斗,很快,这只黄鼠狼就败下阵来,躲在鸡笼的角落里奄奄一息,即使这样,老母鸡也没有放过它,而是将它的眼睛给啄瞎了。

显然,这些真实发生的事情都表明,黄鼠狼并没有传闻中的那么爱吃鸡,而且它们也的确是很难打得过成年的鸡,甚至稍不留神,就会被它们给反杀。

因此,对于民间各种和黄鼠狼有关的传说,大家只当听个乐子就好了,不用当真,毕竟它们既不是“仙”,也没有传闻中的那么“灵”。那么朋友们,你们对此又有哪些看法?

好了,今天的科普节目就到这里,我是奇点使者,关注我,每天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