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你与“修道”有缘吗?这4种人缘分最深,看看有没有你?
点击上方“关注”,分享真实故事和修行感悟!
道教是我国本土宗教,在中华大地上已经存在了有1800余年的历史了。道家注重养生,追求长生久视,自古以来,无数人为了追求长生不老之术而费尽心思,而道家思想认为,只要通过适当的方法,人人皆可得道成仙。这与佛教中人人皆可成佛的思想不谋而合,同样也与儒家人人皆可成为圣贤的思想如出一辙。
虽然道家注重养生功法,延年益寿,但是济世度人也是每一位修道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度人的过程中也可实现自度,所以这也是一种修行方式。常说“佛渡有缘人”,道家度人亦是如此,“甘露不润无根草,大道不渡无缘人”,如果你没有道缘,也是难以度脱的。下面这4种人的道缘最深,看看你是否也在其中?
《道德经》中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一个亲和良善之人,他本身的修行就已经很好了。就算他并不懂得什么养生之法,修行秘诀,他也一定人脉亨通,诸事吉祥如意。因为天道就是因果,善良和蔼的人一定会有善报,这是不争的事实。凡事他们都懂得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不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更多的都是为人着想。古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生积功累德,后世子孙都受其阴德庇佑,贤良辈出。由于他们自身的慈悲心很大,因此修行很容易取得成就。
人生的种种痛苦,皆由我们自身不正当或者过度的欲望而引起。倘若能够知足少欲,常保清净,必能延年益寿,也更容易接近修行至道。因此,这样的人也是很有道缘的。他们能够不受俗世凡尘的影响,不被现实中很多污垢所染污,始终保持清新脱俗,一旦因缘会遇,进入修道之门,进步就会很快,因为他们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虽然修道所追求的得道,悟道,但是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我们既然在人道,就应该要好好地尽自己人道的本分,而这个基础就是孝道。一个人的德行完不完备,人格健不健全,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想要悟道,首先要先成就人道。如果连基本的人都做不好,还谈何修道呢?因此,能够孝顺父母,侍奉父母的人道缘自然不浅。
最后,有敬畏之心的人也很有道缘。孔子曾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无论是修道也好,学习工作、完成俗世中的事业也好,一个人想要不断地取得进步,就必须具备足够的敬畏之心。要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就算你自认为很了不起,在某一方面远胜他人,要知道也一定有人比你更强。何况你只是在某一方面占据优势,而不可能集所有优点于一身,无任何弱点。就算是再普通的人,也一定有其过人之处。
因此,保持敬畏之心,敬畏天地鬼神,敬畏一切人,一切世间万物,把他人,他物都放在比自己更高的位置上,发自内心地尊敬他们,不仅有利于完善自身的德行修养,同时,还可能获得真正的“高人”指点,让自己更上一个台阶。如果你凡事都认为自己很了不起,别人处处都不如自己,那无异于自毁前程。
以上四种人道缘不浅,看看你在其中吗?欢迎留言交流!
本文由“修善无上”原创,欢迎与我交流,分享你亲身经历的故事和修行感悟。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感恩您的阅读与分享!
你与“修道”有缘吗?这4种人缘分最深,看看有没有你?
点击上方“关注”,分享真实故事和修行感悟!
道教是我国本土宗教,在中华大地上已经存在了有1800余年的历史了。道家注重养生,追求长生久视,自古以来,无数人为了追求长生不老之术而费尽心思,而道家思想认为,只要通过适当的方法,人人皆可得道成仙。这与佛教中人人皆可成佛的思想不谋而合,同样也与儒家人人皆可成为圣贤的思想如出一辙。
虽然道家注重养生功法,延年益寿,但是济世度人也是每一位修道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度人的过程中也可实现自度,所以这也是一种修行方式。常说“佛渡有缘人”,道家度人亦是如此,“甘露不润无根草,大道不渡无缘人”,如果你没有道缘,也是难以度脱的。下面这4种人的道缘最深,看看你是否也在其中?
《道德经》中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一个亲和良善之人,他本身的修行就已经很好了。就算他并不懂得什么养生之法,修行秘诀,他也一定人脉亨通,诸事吉祥如意。因为天道就是因果,善良和蔼的人一定会有善报,这是不争的事实。凡事他们都懂得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不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更多的都是为人着想。古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生积功累德,后世子孙都受其阴德庇佑,贤良辈出。由于他们自身的慈悲心很大,因此修行很容易取得成就。
人生的种种痛苦,皆由我们自身不正当或者过度的欲望而引起。倘若能够知足少欲,常保清净,必能延年益寿,也更容易接近修行至道。因此,这样的人也是很有道缘的。他们能够不受俗世凡尘的影响,不被现实中很多污垢所染污,始终保持清新脱俗,一旦因缘会遇,进入修道之门,进步就会很快,因为他们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虽然修道所追求的得道,悟道,但是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我们既然在人道,就应该要好好地尽自己人道的本分,而这个基础就是孝道。一个人的德行完不完备,人格健不健全,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想要悟道,首先要先成就人道。如果连基本的人都做不好,还谈何修道呢?因此,能够孝顺父母,侍奉父母的人道缘自然不浅。
最后,有敬畏之心的人也很有道缘。孔子曾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无论是修道也好,学习工作、完成俗世中的事业也好,一个人想要不断地取得进步,就必须具备足够的敬畏之心。要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就算你自认为很了不起,在某一方面远胜他人,要知道也一定有人比你更强。何况你只是在某一方面占据优势,而不可能集所有优点于一身,无任何弱点。就算是再普通的人,也一定有其过人之处。
因此,保持敬畏之心,敬畏天地鬼神,敬畏一切人,一切世间万物,把他人,他物都放在比自己更高的位置上,发自内心地尊敬他们,不仅有利于完善自身的德行修养,同时,还可能获得真正的“高人”指点,让自己更上一个台阶。如果你凡事都认为自己很了不起,别人处处都不如自己,那无异于自毁前程。
以上四种人道缘不浅,看看你在其中吗?欢迎留言交流!
本文由“修善无上”原创,欢迎与我交流,分享你亲身经历的故事和修行感悟。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感恩您的阅读与分享!
道教对于三魂七魄的理解是对于人身体的本能反应的总结
什么是三魂七魄?首先声明一点,这不是在宣传封建迷信,而是在解释这几个词的概念,也是研究历史演变和进程的一部分。
早在我国春秋时期,就已经有了魂魄的观念,古人认为人就是魂和魄所组成的。
这个时期的学者,是奠基了我国文化的开端,故而我们不能否认他们的智慧,当然也不能迷信他们的判断,以下只是解释一些古代文化。
如《左传·昭公七年》云:“人生始化曰魄,即生魄,阳曰魂;用物精多,则魂魄强。”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又云:“心之精爽,是谓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
而历来都对鬼神无感,反迷信的大儒们也认同世人皆有魂魄的说法
大儒孔颖达云:“魂魄,神灵之名,本从形气而有;形气既殊,魂魄各异。附形之灵为魄,附气之神为魂也。附形之灵者,谓初生之时,耳目心识、手足运动、啼呼为声,此则魄之灵也;附所气之神者,谓精神性识渐有所知,此则附气之神也。”
就连理学大家朱熹在《朱子语类》卷六十三明确阐述:“精气就物而言,魂魄就人而言,鬼神离乎人而言。”
在我国官方唯一认定的本土宗教道教中看是认为人的魂魄是由三魂七魄组成的
魂魄都为“虚”即人们常说的灵体,唯一不同的是,魂可以脱离肉身存在,魄则必须依附于肉身存在。
《云笈七签》有云:“道家谓人有三魂,一曰胎光,二曰爽灵,三曰幽精。道家谓人有七魄,各有名目,第一魄名尸狗,第二魄名伏矢,第三魄名雀阴,第四魄名吞贼,第五魄名非毒,第六魄名除秽,第七魄名臭肺”
道教认为三魂有阴有阳,而三魂中最重要的就是胎光,又称天魂,主宰生息,如果胎光没了,人就没了气。
而七魄对应着人体心、肝、胃、胆、肾、肠、肺七个身体器官和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魄附着于肉体,肉体消失,魄也会消散。
七魄这是道教对人体的探究结合医学的发现总结出来的身体本能反应的一个汇总,故而七魄各有各的功能。
如尸狗,便是代表着警觉和六感
“死者,终也;尸者,主也,故曰终主。”
狗为主看家护院者
还有吞贼,不请自入者皆为贼,杀之。
这很有意思,道教竟然提倡自我免疫力…
道教有一种词汇叫守一,这也是传统道教法脉所必须遵守的一个修行方式。
《道德经》记载:“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因为守一这是道教对于魂魄关系最核心的观点,即魂魄抱一。
这也就是所谓的性命双修,肉身和灵魂一起飞升,方才配得上天仙这个词,为仙中上上品。
而道教与西方宗教不同,我国古人从来没有所谓的神在人之上的概念,也没有人生来就有罪的概念。
故而我国道教体系才能实行一种没有信仰枷锁的自由,爱信不信,身体是你自个的。
道家崇尚在有限的人生中自我超越,而道教虽然继承了道家的思想,可道教也融合了大量的方仙之说,虽然从哲学一下子到了宗教,但主体思想还是没有更改,只不过更加强调了生,而排斥死,不再像道家一样,不在意生或者死重要,因人不过一气聚散,死不过是重新回归天地,如回归家乡,母亲的怀抱,等气再一次聚拢,新的你有会出现。
(量子组成一切物质,而量子不会消失,但会重组,这种量子物理概念和道教的万物一“气”观很相似,不知道谁抄袭谁的概念了?)
以上所说的生死观念,也就是先秦时期的人们对于生死概念,魂归天,魄归地。
也正是如此,这个时期的人们也并不会怕所谓的“鬼”,因为更早时期商朝这个“鬼”就是神,人死是会成神的。
如庄子所说:“我的妻子刚去世的时候,我也伤心难过。但想想每个人最开始都是没有生命,没有形体也没有气息。后来恍惚间人就有气有形就有生命了,现在她又变换了形态,不过是又回到了最初的状态了,像春夏秋冬四季交替一样,处于自然万物的正常变化中而已,此时她正安然躺在天地之间,如果我还在这里痛哭不已,那是不明白也不尊重生命之道,所以就不哭了”
用道家的目光看待生命,生也就是死,死也就是生,从生到死是一个过程而已。
人生如寄,死是归去。生死一如,不生不灭。
这也是庄子走的生命尽头,无惧死亡的解释
庄子马上要死了,他的弟子们商量想厚葬他。结果庄子说:我死以后,要以天为棺椁,日月为墓中的璧玉,漫天星辰做珍珠装饰,再以世间万物作陪葬的物品,这样的葬礼不是更隆重吗?不需要别的仪式和东西了。
这意思就是他死后连埋都不用,直接找个乱葬岗,把尸体一扔就完事。
这弟子们肯定不能同意,于是就哭着对庄子说:老师,那样你的尸体会被乌鸦活着老鹰吃掉。
这个时候庄子却坦然说:“这样确实会被吃掉,但你们费劲把我埋地下,不也得被蚂蚁吃掉吗?都是被吃,为什么非得从乌鸦和老鹰嘴里抢下食物送给蚂蚁呢?这也太偏心了”
而后,庄子安慰哑口无言的弟子们说:“死亡是回归自然了,把我交给大自然处理就好了。”
道教认为魂魄必须抱一,方可不生不灭,身体自由和精神自由是合一的,这就是道教的基础理念。
“道渡有缘人”,看看这四大特征,你是否是与道有缘之人?
天雨虽大,不润无根之草;道法虽宽,只渡有缘之人。
说起我国的传统文化,那就离不开儒家、佛家和道家。儒家与佛家和道家三者相互影响,融会贯通,共同构成了传统文化的精髓。著名的《三酸图》道出了儒释道对于人生的态度,《三酸图》画的是苏东坡、佛印和尚与黄庭坚,三人围着一大醋缸,每人尝了一点醋,但三人表情迥异。同一缸醋,儒家的苏东坡认为是酸的,佛家的佛印认为是苦的,而道家的黄庭坚则认为是甜的。
老子骑青牛西出函谷关,庄子闲云野鹤逍遥自在,这让很多人觉得道家思想是一种消极避世的思想,实际上,我们可以从道家思想里看到积极向上的处世态度。比如道家主张“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思想,道家认为一个人的命运应该由自己把握,而不是把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未来。再比如,道家的无为思想并非是让人什么都不做,而是要活在当下,顺应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经典《道德经》就是以道法自然为核心,阐述了如何让人们的个人修身达到少私寡欲,如何让人们的处世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道家的核心在于一个“道”字,“道”无形无象,蕴藏在天地万物之中。可以说世间万物皆为道,一草一木是道,日月星辰是道,甚至是一言一行也是道。那么如何知道自己与道有缘呢?看看你身上有没有这四个特征就知道了。
一、有慈爱之心
老子在《道德经》里,向世人展现了道家的三宝:“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慈”简单来说就是慈爱,不仅要慈心于人,还要慈心于物,这体现了传统文化里宽容仁厚的品质。而慈爱最直接的表现莫过于积德行善,就像《太上感应篇》所说的“慈者,万善之根本。心若不慈,善何以立。”慈爱之心是行善的根本,如果心不慈,就算行善也是一种虚伪的表演。《太上感应篇》开篇还说道“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祸福都是自己造成的,多做善事,就能获得福气;作恶多端,就会带来无尽灾祸。行善还是作恶归根到底就是看自己是否有慈悲之心。
二、注重孝道
正所谓百善孝为先,父母的恩情比海深、比山重。传统的儒释道文化都将孝道作为行事之本。佛家将父母认为是心中最大的佛;儒家将“忠孝仁义礼智信”作为文化核心,儒家的《孝经》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道家更是将孝道作为修行的途径。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就连动物都知道孝顺父母,何况人呢?《道德经》有云“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道生万物,德育万物,所以要尊道而贵德,父母生育了我们,他们就是“道”与“德”,因此孝顺父母就等于尊道贵德,也是与道有缘。
三、谦虚低调
前文老子的三宝里最后一宝“不敢为天下先”就是在告诉我们为人处世时要有虚静、谦让的态度。做人要学会谦虚低调,切不可骄傲自满,如果一个太过于优秀而不会低调,那么时间久了就会招来别人的妒忌,从来带来祸患。正所谓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此外老子在《道德经》里还写道“江海所以能成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江海之所以能成为百川之王,因为江海能处在百川之下,能成为百川之王。水正是具备了谦虚低调的品质,才能让小溪最终汇聚成汪洋大海,谦虚低调是人生的大智慧,值得每一个人去学习。
四、淡泊名利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生在世,往往离不开“名利”二字,可以说每个人都不能免俗。然而,如果一个人沉迷于名利之中,那么名利就会变成枷锁,让人深陷其中。那么怎样能做到淡泊名利呢?老子在《道德经》里告诉我们“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过度地追求名利必定会付出更大的代价,过度地积敛财富,必定招致惨重的损失。做人做事合乎天道,这样才能成功,执迷于名利就会让自己失去朋友,失去亲情,甚至是自己宝贵的生命。《道德经》里又有“恬淡为上,胜而不美”,淡泊名利是一种让人成功的境界,而追逐名利则是阻碍成功的一种贪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