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运势

日月更迭什么意思(日月更迭)

日月更迭什么意思(日月更迭)

田中禾:日月更迭 64载笔耕不辍写初心

田中禾

◇墨白

编者按

7月25日,当代著名作家田中禾先生在郑州逝世,享年82岁。 田中禾,唐河县人,河南文学代表性人物之一,曾任省文联副主席、省作协主席、省作协名誉主席,第五届、第六届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他1959年从诗歌写作开始文学生涯,60多年来,以小说写作立足于当代文学史,散文随笔写作也蔚为大观,作品不仅展现了家乡不同于他处的山水风光、民俗民意、友情亲情,也写出了对家乡父老的深切理解与关爱。 多年以来,田中禾不但一直坚持自己的艺术探索,还不断扶持新人、激励后辈,为文学豫军的崛起作出了无可替代的重要贡献。7月26日,省文联、省作协发唁电称:“田中禾先生学问渊深,为人刚健笃实,奖掖后进,其文学精神启迪后学,堪称楷模,为河南文学各界朋友所敬崇。田中禾先生的逝世,是河南文学的重大损失。” 在致力于文学创作的同时,田中禾还把文学的眼光和精力投注于河南的报纸副刊。南阳晚报副刊,也是他关注的一片小小的园地。多年来,他用高质量的散文、随笔和评论文章,提升了家乡报纸的文化品位,生前又给编辑发过来一篇最新创作的散文《我与家乡的塔》。在这篇散文中,有熟悉的故乡生活、独特的南阳地域文化和源于泥土的故事。 今天,本报刊发著名作家、省小说研究会会长墨白撰写的纪念文章《日月更迭 64年笔耕不辍写初心》,同时编发田中禾先生的散文《我与家乡的塔》,悼念这位家乡的文学赤子。

7月25日晚10时28分,接到田中禾女儿张晓雪信息:

我们的父亲田中禾于7月25日安眠长睡,慈爱无幽隔,栩栩犹在。父亲生前事业顺利,家庭圆满,儿孙绕膝,一路风和日丽。此后我们与父亲岁岁牵记,年年眷念。我们尊重父亲生前意愿,不举行任何告别、悼念仪式,不举办任何纪念会、追思会。不发讣告。受母亲委托,儿子张沛、张晓雷,女儿张晓雪携孙子张一鸣、孙女张美宝、李美珠 敬告!

田中禾原名张其华,1941年出生于唐河县一个商人家庭。

1943年,不到3岁的田中禾失去了父亲,接下来的连年战乱给他的童年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这使他从幼年起就养成了对世事的敏感与慎微。

位于豫西南南阳盆地的唐河县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积淀,田中禾幼年时听到的豫剧、越调、曲剧、大鼓书、三弦书、汉剧、大调曲子等,构成了他青少年时期主要的文化生活,这种来自民间的文化营养与艺术熏陶显得丰富而自然。唐河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中国环境科学的开拓者曲仲湘、因发掘二里头文化遗址而被誉为夏文化探索的开拓者徐旭生、园艺学家郭须静、哲学家冯友兰、地质学家冯景兰、文学家冯沅君、诗人李季……这些常常出现在唐河人日常话语里的名人,潜移默化地使田中禾在中学时代形成了广泛的兴趣,除了热爱音乐和美术,还在老师的引导和鼓励下开始了文学创作。

田中禾在高二时完成了一部名为《仙丹花》的童话长诗,并在1959年5月以笔名“田中禾”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正是这一年,田中禾被兰州大学中文系录取。年轻的田中禾对大学文科的教学很失望,在1961年春天,正读大三的他不顾家人劝阻,为了实现作家梦毅然退学,把户口迁到郑州郊区农村,当了农民。此后,为了生存与家人一起辗转家乡唐河、信阳平桥等地,当过民办教师、办过街道小厂。经历了20年艰苦生活环境的磨砺,自修完了大学学业,阅读了大量中外名著。到了1980年,当田中禾得以进入唐河县文化馆重新开始文学创作时,已届不惑之年。

从1959年5月出版长诗《仙丹花》至今,田先生的文学创作生涯已至64年,他的创作早期以诗歌、文学评论为主,改革开放以来则以小说、散文随笔为主,这个时期的创作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80年至1994年,这个阶段田先生主要从事小说创作。

从1980年起,田先生由于拥有了20年底层社会的生活积累与艺术准备,形成了井喷式的创作势头。1985年他在《山西文学》第五期发表了短篇小说《五月》,运用生活流的叙述方式,以敏锐的感觉、清醒的思考和诗意的文笔使人耳目一新,开启了农村题材写作的新风格,受到文学界的广泛好评,并因此荣获1985-1986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接下来的中、短篇小说《椿谷谷》《南风》《枸桃树》《最后一场秋雨》《明天的太阳》《轰炸》,长篇小说《匪首》等作品使他陆续荣获了《上海文学》《天津文学》《莽原》《山西文学》《世界文学》等期刊文学奖及第一、第二届河南省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他由此一举成名,产生了广泛影响。田先生这个时期的作品大多以熟悉的故乡生活为背景、以个人情感为题材,运用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源于泥土的故事,以具备人性关怀的创作风格形成了这一时期的小说叙事特色,尤其以《五月》和《匪首》为代表作。

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的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这个时期田先生发表了《杀人体验》《不明夜访者》《诺迈德的小说》《姐姐的村庄》《进步的田琴》《诗人的诞生》等作品,在这些为数不多的中、短篇小说里,作家在小说的结构形式和叙事方法上自觉地进行了各种探索和实践,融入了强烈的现代意识,使我们从中感受到他丰富的想象力与创作能量。

第三个阶段,是2010年至今。这个时期田先生连续出版、发表了长篇小说《父亲和她们》《十七岁》《模糊》以及四卷《同石斋札记》散文、随笔集。

2010年8月间,作家出版社推出了《父亲和她们》,这部从构思到创作长达20年的长篇小说,以一个知识分子的人生透射出半个多世纪的中国史,叙述了一个自由、人性被社会体制和传统文化压抑、改造的故事。这部小说一经问世即引起文坛的广泛关注,被认为是一部深刻审视了20世纪中国革命与个人自由的重要著作。

2011年,田先生出版了长篇小说《十七岁》,这是一部感情充沛、带有浓厚自传色彩的力作,小说的故事凄美,运用的许多细节催人泪下。小说中的“我”以孩子的目光,小心翼翼地承接了母亲在困厄窘迫中的智慧、坚韧与善良,作为母亲最小的儿子,“我”一直在母亲身边,用最为体贴的语言刻画了母亲生命历程中那些最为动人的篇章,使我们获得了对早已流失的世事与风情的想象。因此,这是一部以个人视角书写的真诚且具有生命体温地展现了中国当代史的小说。

如果说《父亲和她们》运用了多视角的复调叙事结构,那么田先生发表在2017年12期《中国作家》上的长篇小说《模糊》,则让我们看到了新的景象:小说的第一部分主题由一个陌生人从新疆寄来的书稿组成,书稿里的主人公是小说叙事者的二哥;第二部分的主题是“我”到新疆寻找失踪多年的二哥下落,这两个部分的人物相互补充,讲述了一个热血青年怎样在当时恶劣的环境下成为一个精神病患者及最后失踪的过程。

上述三部长篇,田先生以娴熟的叙事语言来深刻地反思人性、反思中国20世纪的历史,深入思考民族精神和民族命运,他孜孜以求地寻找着最适合表现这些内容的形式,并进行各种创作实践。由于这一阶段对文本形式的创新、语言运用的精湛,使田先生的创作达到了其文学生涯的顶峰。

田先生在倾注于小说创作的同时,还创作了数量可观的散文、随笔。2019年大象出版社精选出版了田先生四卷本的《同石斋札记》散文、随笔文集:《自然的诗性》是对历史与哲学的思考结晶;《声色六章》是对中西、今古绘画或音乐欣赏心得,其中也包括了论述戏剧或影视艺术的文字;《花儿与少年》汇聚了人在旅途的故园乡风与岁月痕迹的散文;《落叶溪》则收入了田先生新时期以来创作的三十多篇新笔记小说。田先生采用诗意的语言及随笔的叙事风格创作出《落叶溪》,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及本真的人性关怀,被评论界誉为中国当代新笔记小说的典范之作。

由于田中禾在文学创作中坚持人性视角、个体立场及批判意识,促使他更加深刻地理解并思考中国当代历史与现实生活,赋予了作品深刻的思想性。他强调文学的创新与个性决定着一个作家作品的生命力,因此他把从世界文学得到的认识与启示,运用到小说创作中,反映脚下熟悉的土地。他的小说、随笔皆言为心声,对人世充满慈悲与怜悯之情。由于田中禾在文学创作中对叙事语言、小说结构坚持不懈地探索与实践,终使他成为中国当代文坛一位难得的具备文体意识的作家。

在60多年的创作生涯里,田中禾先生还是一位文学组织者与参与者,他曾任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作家协会主席、名誉主席,第五、第六届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部分作品以英、日、阿拉伯语译介国外。

日月阴阳,天地循环,回望田中禾先生的一生,已失的岁月,这对回顾和总结新中国文学,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的新时期文学,极具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者墨白,当代先锋小说家、剧作家,曾任省作协副主席、省文学院副院长,现任省小说研究会会长。

品读诗经:《雄雉》——日月更迭岁岁长,悠悠相思怎能忘

自古以来,相思是人类最普遍的情感之一,也是历代诗家文人付诸歌咏的最佳题材之一。

在佛家看来,人生有七种痛苦,其中之一是“爱别离”,与相爱的人分离。这世间有太多难以预测的变故和身不由己的离合,如《诗经》中的这首《雄雉》 :

雄雉(zhì)于飞,泄(yì)泄其羽。

我之怀矣,自诒(yĺ)伊阻。

雄雉于飞,下上其音。

展矣君子,实劳我心。

瞻彼日月,悠悠我思。

道之云远,曷(hé)云能来?

百尔君子,不知德行。

不忮(zhì)不求,何用不臧(zāng)。

思妇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因古代战争频发,征夫戍边,万里辞家,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在家中等待丈夫回归的思妇,思妇的哀怨也占领了我国古典文学的一方阵地,《诗经》则是这块阵地上率先的开启者,这首诗是一位妇人思念远役丈夫的诗。

古时女子无论身份如何,一旦嫁人,生活的核心就只有丈夫,丈夫远行了,思念便开始了,一草一木,一虫一鸟,都能勾起无限愁思,这首诗的主人公就被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雉勾起了对离家丈夫的思念:

雄雉于飞,泄泄其羽。我之怀矣,自诒伊阻。女子看到了一只美丽的雄雉。这野间的禽鸟,第一好看的就要数野鸡了吧,尤其这雄性,头身五彩斑斓,尾羽长长,就好像男人一身戎装、威武雄壮的样子。

这是一只形单影只的雄雉,身边没有雌雉的陪伴,如同分别两地的主人公和她的丈夫,雄雉展翅飞翔,是要离开女子所在之地,就好像丈夫当时离开他。

传说雉是耿介之鸟,就其品性可比君子,女子此时见到有君子之德的雄雉,自然联想到他心中有着君子品性的丈夫了,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此时雄雉已经飞到空中,鸣叫声越来越远,越来越小,而随着鸣的消失,雄雉的身形消失在思妇的视线里。

雄雉于飞,下上其音。展矣君子,实劳我心。这由近而远,由大而小的啼叫,这逐渐消失的雄雉之影,不恰似当初丈夫渐行渐远,最后不见其形不闻其声的情形吗?

此时思念之情更加强烈,因为极度思念夫君,“我”已经身心疲惫,雄雉已经飞走,主人公的视点转到了日月之上,就有了这句“瞻彼日月,悠悠我思。”

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云远,曷云能来?

第三章以日月的迭来迭往,来兴丈夫久役不归,同时,以日月久长来拟自己的悠悠思绪。“我”日日夜夜思念,时时刻刻盼望丈夫归来,在漫长的等待过程中,日月不知升起落下多少回,日月来往起落,时光一天天流逝,都说时间能使人忘记一切,可是,“我”这悠悠的思念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如日月一般长久,丝毫未变。

关河阻隔,怅问归期,亦可见思妇怀念之切。可是“道之云远,曷云能来?”山高路远,道路阻隔重重,谁知道他何时能归?

第四章思妇话锋一转,从蜿蜒曲折的思念中觉醒,忧其丈夫仕于乱世,忿然指责那些贵族君子们,是他们的贪欲造成了许多夫妻分离的悲剧,这就是《雄雉》的奇特之处:百尔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所有的思念化为质问和批判,突破了个人私情,她说:你们这些所谓君子,难道不知道什么是德行吗?“我”的丈夫也是因征战而离家,而征战正是你们这些君子们作出的决策,这种决策使多少男子被迫离家,给多少女子带来痛苦,使多少家庭夫妻分离,多少男儿命丧沙场。这怎么能说是有德之行呢?

思念太久便心生怨恨,是人之常情,李白写过一首《春思》: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丈夫及春怀归,足慰离人愁肠。按理说,诗中的女主人公应该感到欣喜才是,而她竟以“断肠”承之,这定是思念太久的缘故吧!其间的煎熬与苦楚,说“断肠”并不为过。

思悠悠,情悠悠,多少女子在等待中消磨了青春,错过了良辰: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五代李璟《摊破浣溪沙》水纹珍簟思悠悠, 千里佳期一夕休。

—— 李益 《写情》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晏殊《木兰花》

人间有多少离别,就有多少相思之苦,“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男人们重名求利,建功立业,万里离家,遥遥无归期,留给女人的除了等待还能做什么呢?

本诗中的女子响亮地回答,好女子既能体贴爱人的衣食住行,也能给予他为人处世的劝诫;既关心爱人的身体,也关注他的心灵——这是一位有见识的妻子,这是一份有份量有尊严的思念,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大写的思妇的形象!

「跟着镜头品诗词」日月交替 朝夕轮回

日,光芒四射,照临天下;月,卓越深邃,亮光如镜。日月交替,朝夕轮回,给予了古代文人骚客源源不竭的创作灵感。岁月揽不走星月,时光带不走晨辉,让我们在美丽的古诗词世界细细品味日月的味道。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杨晓萍 摄)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陈昌力 摄)

《咏华山》

【宋】寇准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林洁 摄)

《春江花月夜》(节选)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日出潮回生紫烟,水光春色弄春妍。(张相正 摄)

《元旦与可大江行》

【宋】 丘葵

日出潮回生紫烟,水光春色弄春妍。

底须椒柏来为颂,且与鸥凫叙隔年。

风动微波靴面皱,苔粘枯石佛头圆。

老来须与溪童乐,争倚芦花学放船。

云破月窥花好处,夜深花睡月明中。(杜晓昆 摄)

《花月吟效连珠体十一首 》

【明】唐寅

月转东墙花影重,花迎月魄若为容。

多情月照花间露,解语花摇月下风。

云破月窥花好处,夜深花睡月明中,

人生几度花和月?月色花香处处同。

斜日风收钓,深秋雨信梁。(郭爱民 摄)

《题山居逸人》

【唐】黄滔

十亩余芦苇,新秋看雪霜。

世人谁到此,尘念自应忘。

斜日风收钓,深秋雨信梁。

不知双阙下,何以谓轩裳。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李昆平 摄)

《秋宵月下有怀》

【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天长落日远,水净寒波流。(袁小明 摄)

《登新平楼》

【唐】李白

去国登兹楼,怀归伤暮秋。

天长落日远,水净寒波流。

秦云起岭树,胡雁飞沙洲。

苍苍几万里,目极令人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姚琴妍 摄)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马咏梅 摄)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竹月泛凉影,萱露澹幽丛。(萧磬昉 摄)

《奉和舍人叔直省时思琴》

【唐】张籍

蔼蔼紫薇直,秋意深无穷。

滴沥仙阁漏,肃穆禁池风。

竹月泛凉影,萱露澹幽丛。

地清物态胜,宵闲琴思通。

时属雅音际,迥凝虚抱中。

达人掌枢近,常与隐默同。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高先祥 摄)

《绝句二首》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王祖良 摄)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江西省、福建省、河南省、山东省、云南省、湖南省、安徽省、山西省、成都市、杭州市纪委监委供稿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张祎鑫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