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运)佩妮每周星语寄言5.23-5.29
佩妮桑顿,英国著名占星师,曾是戴安娜王妃青年时代的好朋友、御用占星师,“陪伴戴妃度过最艰难时光”并出有相关书籍。主要风格为事件指导。
转载请注明星译社及译者阿苏肯。
★白羊座★ 力量与激情。
不只是木星而已,现在火星也进入了你的星宫,提升你的雄心与欲求,并让你行动起来,运转起来。好运气是偏爱勇敢者的。但话虽如此,勇敢与蛮干之间还是有区别的。在你涉足开放水域之前,要确保你已经明白了所有的后果。在金星准备离开你的星宫之际,她与冥王星形成刑相,因此除非你是激情高涨,否则就要小心别去招惹某个会让你日子非常不好过的人了。你激情的力量只应该用在正当的理由之上。
★金牛座★ 有好多东西要讨论。
在月食之后,要讨论的也许不少。而由于水星进入你的星宫,可能就得要靠你来打开话题了。当然,水星当前正在逆行,因此任何的对话都可能包含过往内容并能够从中脱离出来。在类似这样的日子里要改变已经处于讨论之中的事件会是困难的,因此虽然能够从这些事件中学习到、获取到的很多,向前走需要的却是不一样的理念与崭新的策略。星相也许是复杂的,但却有许多可取之处。尤其是它能够将焦虑转化为期盼。
★双子座★ 活力快节奏。
即便是守护星水星正处于逆行状态,星相中还是有着大量推动力的。实际上,你应该会遇上志趣相投之人或是开创新的事业。此外还有,你也许会置身尴尬之中而必须寻找某种灵活方式应对某个境况。对生活,特别是对某项挑战性事务抱持积极的态度总是好事情,但你需要小心的是无意戳中某人的痛点。在这股星相风潮之下,因一时脑热而采取的行动很容易带来持续性的后果。
★巨蟹座★ 重组碎片。
冥王星在这一年交给你地下任务可不是第一次了。换句话说就是,你也许得要深度挖掘去探究在某个发展中情势的根源处或某个人行为的背后是什么样子。现在你是有可能从过往中脱离出来的了,而近期的事件也将得益于以这种方式被看待,因此与其努力将碎片拼回它们原来的样子,倒不如允许它们组成新的画卷。一旦我们以新的视角看待某件事情,我们也就找到向前走的新路途,并改变后续的结果。当下看似意义不大的事情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也许就会显示出其合理性了。
★狮子座★ 开放思想,开放疆域。
水星是在逆行之中,但其他的星星们可是处于全速前进的状态。是的,也许你依然要允许旅程多耗费那么点儿时间,可能也不是每个人在你期望或需要之际都联系得上,但是你,就个人而言正在向前行进着。你的进度极大地受助于火星,它现在进入了你掌管远方前景的宫位,催促着你远行,无论是在地理层面还是愿景层面。而即便你有理由相信星星们依然与你作对,它们所带给你的都是一番你应该奔往的别样风景,并且开放了思想的话,玄妙之事也就会现身。
★处女座★ 邀约成功。
由于木星与冥王星正在执掌宇宙议程,好事情将会绝对非凡而坏事嘛……但是让我们专注在积极的方面,并且除了期待从本周的事态发展中获得最好的产出结果之外,也利用这场活力二重奏来提升成功的概率。对一部分处女座来说,这意味着在某件涉及另一个人的事务上采取主动,而那件事务也许是以爱情或金钱相关的。火星正开始一段穿越你掌管共享财务与私密关系的第八宫的旅程,也许你需要借助其他人来表明他们需要提供些什么,但是展示你的兴趣并散发出自信却是对此有所助力的。
★天秤座★ 尘埃落定。
木星在5月初就进入关系宫了,而现在它与火星——掌管雄心与欲望、冲突与征战之星——合相。因而,舞台已然搭建完毕!同时,金星——爱之星——正与冥王星相刑,这一方面引发出激情满满的宣告,另一方面则打造出某种敌对的氛围。天秤座并不习惯采取破釜沉舟的行动,但当你看到非正义与不公平的上演,它们就会刺激你采取极端的措施。在某段二人关系中,只有你能够决定是否值得在原则问题上冒险,不过要记住的是在这些星相影响力下所做之事会是尘埃落定的。
★天蝎座★ 抓住机会。
金星与火星双双变换宫位,这让你太阳星盘中的两处新领域——爱情与工作——成为焦点所在,并且这也许可以理解为是做与爱相关的工作或是爱上你的工作,甚至是通过工作找到爱情。此外,它们还分别与木星及冥王星形成相位,因而眼前这周是充满了机会的,前提条件是在你有时间考虑后果之前,别被任何过往的不公正之感挡了道,或是因感觉到受辱而做出回应。戴上处变不惊之帽,穿上灵活变通之靴,并确保你能抓住机会。
★射手座★ 承担某个后果可控的风险。
射手座极少会坐等生活的到来:你是探索者,无论是冒险型、知识型、经验型还是真相型的。而要说有什么与冒险相关的星相配方的话,它就藏在当前的各式相位里。火星与木星合相造就了一股风潮,从中能够找到成功与快乐,而虽然这一组合也会鼓动出过度自信与鲁莽行为,但如果你已经完成了计划的制定并且准备好了承担某个后果可控的风险,那就动手开干吧。
★摩羯座★ 明了过往。
冥王星当前正在你的星宫内逆行,给予你机会去重新思考你在年初所做的决定,并令你与来自你过往的人物与境况再次取得联系。而由于金星也在施展影响力,爱情与金钱可能就会成为这其中的一部分相关内容。就与某个人或某项事业共度的时光方面,虽然说去考量一切的美好是有诱惑力的,你却同样需要记得那些磨难。并且假如你是真的想要再经历一次的话,除非是某件事情发生了剧烈的改变。与此相对地,在屋宅与家庭方面所出现的事态进展可能会开启新的篇章。
★水瓶座★ 去到那处。
金星与冥王星合力移除阻挡在你快乐与成功之路上的阻碍。现在,你对所发生事件的看法也许不会如此,但在此时点之上任何的到来与离去都是符合你最大利益的。是时候进行修整与排污了。这同样也会是进行庆祝的时候。可以肯定地说,即便是在困境之中也有着欢乐可以找寻到。传播话语是这些星相的另一个特征,你也许是利用社交媒体提出你的创意与项目,也许是为了让你的小世界变得更好而创建会议室并邀人讨论。讨论,争辩与谈判在当下都能发挥出良好的作用。
★双鱼座★ 以信念支撑的行动。
充实富足是当下的主题。一些双鱼座会看到财务上的改善,而另一些会感觉受生活与爱情的华贵福佑。而即便是事态变好了许多,火星与木星也在鼓励着你信赖自己,而未来也会比现在更加美好。很显然,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对某个正急剧失控的状况视而不见,但它的确代表着你当下怀着美好信念、专注而坚定地采取的行动是能够产出重大成果的。请心怀期望。请幸福快乐。
五月 | 没写进稿子的一些事
摘要:2020年5月过去了。后浪不再刷屏,被活埋的母亲可能已被遗忘,互联网的记忆太短,而生活还很长。我们记录过其中的一些事,一些人。在这个月末,写作者们说出了记录时的情感和思考,想通过这样一次“实验”,与读者更多交流,而那些被记录过的生命,也还有一些小小的回响。
文 | 张蒙
编辑 | 陶若谷
面目模糊的一个词
@高佳
5月3日,万事皆可二次元的B站发布了号称献给新一代年轻人的视频。后浪,迅速成为一个代表年轻群体的概念,意思太多以至于分不清褒贬。
9天后,24岁的安安在翼装飞行时坠亡,在这个悲伤的故事里,她也被贴上“后浪”的标签。报道回顾:《在天门山,一个年轻飞行者的坠落》
安安的最后一跳,在摄影师的镜头里停留了19秒。我有些羞愧,在我还没有找到生命中的热爱,甚至怀疑还能不能热爱的时候,安安已经为此付出了所有。翼装飞行风险挺高的,是什么让她如此热爱呢?我很想得到答案。
我接触到她的圈子,这些人身上可能有她的影子。认识多多的时候,我觉得,或许接近了答案那么一点点。其实这个感受也很主观,只不过她们年纪相仿,家境类似,连热爱的运动都比较一致。潜水,滑雪,跳伞,翼装飞行。多多说,飞翔的感觉超越了所有恐惧。
跳伞之前,她花了很多时间在海洋里。最开始是一种无力感,她有憋气憋到快要窒息的挫败时刻,但也慢慢提升了呼吸技巧。
等到可以不用带氧气瓶就能深入海底的时候,她终于觉得和鱼类站在了平等位置。她去捕获它们,带上岸,在船上吃烤鱼。从前带着氧气瓶,她不想捕鱼,觉得对鱼类不公平。现在,她觉得自己也是海洋世界中的一员,和它们一样。
这应该是一种非常原始的生存快感,从“我无法战胜它”的恐惧,到“我可以生存下来”的满足。她这样一说,我好像也能体会到那种感觉。
安安此前穿翼装服跳下直升机,迈入天空。图片源自网络。
安安到底为什么如此热爱,我仍然没有准确答案。有人说她是“后浪”,但奔涌在同一条河流中的无数朵浪花,如何能只用面目模糊的这一个词去代表呢?这个词语看似中性,不过是再一次的集体标签化。
越是这样,越需要睁大眼睛,细心体察,辨认出每一个人。
工人的浪漫
@叶雯
26岁的打磨工人任海龙也用“后浪”描述了自己,说自己可能属于“靠底边一点儿”的“后浪”。他灰头土脸,但眼里有光,想着每天能挣300块钱的小愿望。
他的故事写在《一个非标准后浪的理想生活》里,但还有一些没写完。
问我任海龙的故事哪些没有写进稿子里,我才猛然意识到他身上的浪漫。
一开始我就是单纯被他的质朴打动。其实我并不想表达他这个人多正能量,我太讨厌这个词了。都说他是“后浪”,可什么是“后浪”呢,我也太讨厌这个词了。看完他的所有视频,我知道他过得不好,但为什么这么乐观呢?后来觉得这个立意没啥意思,就只想把他的经历写出来。
看第三遍视频的时候,忽然发现他的背景音乐是电影《醉乡民谣》的一首歌。电影的最后,制作人拒绝为男主做专辑,他的梦想无法成真了。人生哪儿有那么多峰回路转啊,到处是平静的无望。这才发现任海龙用这首歌配乐,巧合,却暗合着人生的必然——或许他乐观,但经历着种种无奈,艰辛。
就是这样一个人,其实非常浪漫。他的爱情我没有写,我固执地认为感情不值得出现在新闻里。
他有个执念,就是高中的初恋女友,当兵的时候他们还没分手,他把子弹壳粘在一起,在上面写着女友的姓。
有一次他给高中生军训,正好七夕,学生起哄:“教官,给女朋友打个电话,我们一块儿喊嫂子节日快乐。” 任海龙很腼腆,连连摆手拒绝了。现在他很遗憾:“当时觉得利用职务之便,不好。但打个电话喊一声也没啥对不对,至少是个纪念。”
后来他女朋友发了条微信给他,说“不如break up”,他非常伤心,就回“好吧”。女朋友问:“你听懂了?”
任海龙说:“我虽然学习不好,但是很刻苦,这个词什么意思我还是知道的。”
任海龙生活照。受访者供图。
听他说到这儿,我还挺心碎的。他女朋友后来读了研究生,他在造船厂终日打磨钢铁,盼着每天都能挣300块钱。
他曾经为了能看前女友一眼,在她学校附近摆了个臭豆腐摊儿,虽然已经不指望在一起了,但还是有个执念,万一呢?那时他一无所有,积蓄被不靠谱的朋友借走了,他还是花光身上所有的钱去校门口摆摊儿。
就算他做打磨,脸上非常脏,拿着微薄的工资,但他依然是浪漫的。不光是为了爱人,还有他注意到大连美丽的天空,走在路上捡起的一朵无人在意的小花,甚至赞美打磨钢铁时蹦出来的火星。
这些和他传在抖音上的连成片的,真实的,不加滤镜的,咧着嘴笑的,愁眉苦脸的视频,让我看到了他身上的诗性或者文学性。
不如这么想,人生苦短,夏天来了,浪漫起来。
底层的绝望感一望无际
@蔡家欣
5月5日,陕西靖边警方挖开墓穴,救出一位79岁的母亲。三天前,她被58岁的儿子用手推车推到墓坑里,活埋。家欣在裁判文书网上搜索“杀害母亲”,发现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厚厚的一沓档案,记录了34个涉及杀害母亲的犯罪案件,30位母亲被杀,4位母亲受伤。刊发《三十四份弑母案判决书里的悲剧》的时间,是母亲节的第二天。
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24岁的男子,精神病发作时内心烦躁,只想发泄,拿着剪刀刺向他的母亲。母亲哀求着,“儿子,不要杀我”,但他没有停止。这个母亲带伤逃走,但她后来出具了对儿子的谅解书,以求从轻判决。
说刺就刺,亲情不堪一击。甚至于,在活下来之后,母亲还会为伤她的人作证。就和陕西靖边被活埋的母亲一样,她在被救出来后,依然在担心儿子,谎称是自己爬进墓穴,害怕儿子被送进监狱。她丧失了基本的自理能力,却没有忘记保护儿子的本能。
我查询到的这34个母亲,大多已过花甲之年,生在农村。如果悲剧没有发生,她们晚年要面对的,应该是清贫的生活,和坚持照料有精神病、吸毒史或其他问题的子女。她们可能尝试过无数种脱离困境的方式,没料到,最终以这种方式结束一生。
鉴于法律道德与亲情伦理的纠葛,此类案件在审判中颇难权衡。图片源自网络。
编辑说过一句话:底层的绝望感一望无际,这是大部分被杀害母亲一生的写照。
摇摇欲坠的时刻
@殷盛琳
梁岗,一名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但他真正为人所知,是在过去10年里,利用教师职权对男生进行性侵害,4月末,一封来自12名受害者的公开信揭开了这个秘密。
如何保护未成年人免受性侵害,再次引起关注。报道回顾:《被男孩们埋在青春里的秘密:班主任梁岗猥亵事件调查》
受害者分散在各地,没有来得及面见,我只是隔着电话听遥远的陌生人讲他们遥远的记忆。男生的讲述简单直白,语气平淡,好像在说另外一个人的遭遇。只有在问到“那件事”对自己的改变时,语调才会变化,或有片刻沉默。有人在我没问完的时候就打断,说自己很难再信任别人了。
还有一个事情发生在西安。报道上说,一个外地户口的家庭,妈妈托人“运作”孩子上学,砸了钱却没消息,爸爸脾气暴躁,这个妈妈不敢说实情,就说事情解决了。在这之后,妈妈每天早上带着女儿出门,但其实根本无学可上,只是在外面闲逛,到了“放学”时间再回家。
她们没有对其他家人说出过真相,母女之间守护着一个谎言,持续了五年。
很遗憾,我没能找到这对母女。我很好奇那个女孩,她和被班主任侵害的男孩子一样,在生命还没来得及展开时就看到了世界的背面。丑恶,谎言,很难说清这对他们意味着什么。
班主任梁岗。图片源自网络。
记录陌生人生命里那些摇摇欲坠的时刻,是不可多得的运气。我会继续找下一个故事。
他就像一个邻居,只不过没有房子
@陈怡含
一个患有传染病的露宿者经历,在疫情之下让人有了新的感受。
怡含通过社工知道了他的故事,“他就像一个邻居,只不过没有房子,这件事其实和我们每一个人有关。” 报道回顾:《都市露宿者们》
如果不是遇见社工,他还带着肺结核,在北京的公园里拾荒。
我没有见过博哥。去年10月,社工第一次见到他,31岁,背着一个大黑塑料袋,里面是他的全部家当。每每给他介绍工作,他都不想尝试,理由各式各样:天气不好,太远了,今天状态不好……最后一次,他说肠胃难受。社工带他去医院检查,结果查出肺结核,还是在传染期。
社工说,那天他就坐在医院门口,哪里都不去。他说:“你们为了让我走,串通医院骗我是肺结核。告诉你,我不回去,就是死也要死在北京。”
他不想回家是有原因的。博哥十几岁就被父亲拉去老家矿上,父亲说,“我的身体已经不行了,你得出来干活”。博哥跑掉了,自己跑到北京一个废品收购站打工。
三年前,他觉得身体没劲儿,干不了活,回到过老家一阵子,每天躺在床上休息。没人知道他得病,包括他自己。
但家里人开始埋怨他,说他过得邋遢,说他父亲得了尘肺病,还在外面打工,他年纪轻轻却在家躺着。于是他又跑回北京,以捡垃圾为生。生病无助的时候,他也是回过家的,但家庭又推开了他。
确诊肺结核之后,他就是想回家也难。社工帮他联系了老家的疾控中心回家取药,火车站的人看到了他的X光片,担心肺结核传染,没让他上火车。疫情之后,我对传染病感受也更深了一层。社工不仅仅是帮助露宿者,也是在保护非露宿者,免受传染病的潜在威胁。
博哥后来就在西站附近找了一个偏僻的地方露宿。消失了一段时间,年前说自己身体恢复些了,他又回到废品回收站,一个月能拿4000多块钱,在燕郊租了一个几百块的房间。
城进不来,乡回不去,就继续在北京漂着。谁又不是呢?
见过自由的鸟
@叶雯
网红法学教授罗翔让人喜欢的原因,叶雯觉得是他一直在强调法律中的人性。“不要做法律机器”,意思是,不要用教条的专业主义来掩盖本来就容易被忽视的人性。
有个小故事她在罗翔的书里看到,觉得很有意思。报道回顾:《法内狂徒罗翔和他的朴素正义》
罗翔养过一只鸟,叫小米。有一次,小米不小心从笼子里飞了出来,尝到了自由的滋味。从此之后,小米闹起了情绪,不爱吃喝,只想越狱。几次出逃,都被罗翔给抓了回来。罗翔觉得,小米从来没有自己生存过,出去无法谋生,出于爱意不想让小米再跑出去。
他把笼子围了起来,加强了对小米的监管。然而,这只向往自由的小鸟绝食抗议,满怀愁绪地饿死在了笼中。罗翔把这件事写在自己的书里,他很愧疚,觉得是自己害死了小米,见过自由的鸟儿,怎么还能装作什么也不知道地回到笼子之中呢?
性别,只是获取爱的一种方式
@王丹妮
5月19日,《跨性别者李二毛的双重人生》刊发后,读者写道:“这是一个生命在现实里苦苦挣扎的过程,性别不过是这段历程中最重要的一个手段。” 变成真正的女人,获得爱,曾是李二毛的梦想。但生命的最后,李二毛躲在老家的一间出租屋里,一个人悄悄离开。
丹妮去深圳寻找李二毛的痕迹,穿过窄窄的服装批发市场,在破旧老楼中的棋牌室里见到曾和二毛一起的反串演员谈天说地。有一天,其中一个笑着说,又有一个“姐妹”死掉了,仿佛已经习以为常。
第一次见到二毛的朋友青青,他有些瘦弱,一身男性化的打扮,讲话间又透出一丝柔美。他和二毛都在夜场工作,入行经历相似,世纪之初灯红酒绿的深圳,男扮女装反串表演是个时兴的职业,一周的收入抵得上在工厂上一个月班。
入行时青青已经有了老婆孩子,夜晚工作和“姐妹”外出,他会和大家一起换上女装,回到家,他又穿上男装成为丈夫和爸爸。
我走近青青,是为了寻找二毛。他们都来自农村,在最喜欢冒险的年纪压抑在工厂流水线上,然后一下子漂进大都市。做反串演员能赚钱,为什么不去?在物质生活都没法得到满足的时刻,没有人考虑“别人会怎么看你”、“你性取向是不是有问题”,这些在生存面前已经不重要了。
李二毛(左)和朋友在阳台合照。贾玉川摄。
后来行业不行了。二毛剪掉长发,裹起束胸衣进了工厂,青青转型成房地产经纪。再后来,二毛去世了,活着的反串演员也都到了三四十岁的年纪,他们以“姐妹”相称。
他们会建议我,你应该化个怎么样的妆,下次我带你去买什么样的衣服。那一刻,我觉得我和他们是很近的,都是很需要爱的普通人。能赚到钱,过得开心,在贫乏单调的日子里能快乐起来,这就够了。性别,只是获取爱的一种方式。
二毛一张一张攒钞票,想做手术变成真正的女人。青青一直游离在两个身份之间,直到现在,我仍然不知道他是否是跨性别者。我只是觉得,他们都是在这个时代里迷失的人。
占星
@高佳
豆瓣的树洞里藏着年轻人的故事,其中一些是关于失业的文艺青年。5月份,阿紫收到一家广州公司的offer,她心动了,终于决定离开深圳。
刚到深圳工作时,朋友告诉她,“深圳永远年轻,但你会一天天变老”。 报道回顾:《丢了工作的年轻人:漂浮的种子遇见大风》
我打开豆瓣“星译社”,一个主要发布星座运程的小组,本想只是了解一下阿紫和栗子所相信的到底是什么,但后来,我也经常会去看。
阿紫和栗子是我的受访者,跟我差不多大。年前,她们都准备在职业上往前跨一步,没想到转身就成了失业青年。生活停滞,她们选择占星作为寄托,把期盼放在天空里,在不确定中寻找答案。
栗子开烘焙店,订单大不如前。星运显示,下半年的状况可能依然不乐观,她会因此睡不着觉,整夜焦虑,担心之后会比现在更糟。
阿紫也是资深的占星爱好者,业余时间里,她几乎每天都要逛“星译社”小组。之前星运说,财运即将提升,她就下了决心,从手机行业跳到留学机构,收入果然涨了。现在失业,她仍然频繁点进运程,看看有什么变化。
她在深圳待了三年多,半年没有工作,定居无望。疫情突然来了,好像所有不属于生活必需的东西全被抹掉,而这些行业的年轻人,就这样失去了工作。他们本该是有无数想法等待实现的一群人,但在大风里被率先命中。
失业插画师柳亭手绘的黑板报。受访者供图。
唯一确定的,就是“星译社”里的那些白纸黑字,在运程里试图寻找直接的答案,告诉自己接下来这样做是对的。
后来我也去逛“星译社”。我没有失业,但生活里也会迷茫,想寻找答案,又不知道该去哪里找。看星运,就是有那么一个时刻,可以相信一些东西,做一些选择。触动我的,就是“相信”背后的那种不安全感,人人都有。
发生在她们身上的,未来也会发生在我身上,她们就是我。
疫情下没有工作的年轻人:还不起信用卡 去公寓打扫卫生
文丨高佳
编辑丨陶若谷
摘要:今春求职期,豆瓣出现一个热门话题《疫情对你的行业或工作有什么影响》,目前已被浏览2566.1万次,有5009篇帖文,超过1万人关注讨论。
我们在留言区认识了一些失业青年。他们都放弃过安稳的工作,凭借兴趣爱好支撑起不那么平稳的生活。有人形容自己是一颗“漂浮的种子”——飘进大城市,飘进喜爱的行业,然后遇上疫情的大风。
漂浮的种子
柳亭发在豆瓣上的自拍,大多只拍侧脸。他留络腮胡,眉毛浓郁,喜欢耷着眼皮看镜头。他显然会在穿上花心思,穿束口的米色工装裤,戴毛线织的口罩、鹅黄色的棒球帽。偶尔做个便餐,食材也选得细致:面包切片,香肠煎至金黄,淋上沙拉酱、蜂蜜、辣椒酱,码好三色灯笼椒和黄瓜片,再撒上薯片碎屑和豆苗。不少展览和咖啡馆都有他的足迹,失恋艺术展上还有他给前任留下的字条——“我祝你们都有美好的明天,你们都是混蛋”。
刚满30岁,住在北京3年,他在这个城市搭建起生活,也在豆瓣上营造着小资情调和文艺气质。
柳亭一米八多的个头,甘肃人,温温吞吞地讲话。“我太……幸运了。”他拖着腔,说幸运,语气又似乎在抱怨,“刚找到这份工作就被房东赶出来了。”
去年7月,他辞掉平面设计师的工作,想转型插画师,交了3万块学费,到北京西五环一家培训机构上插画课。没有收入,他为了省钱,在附近租了间不到10平米的阁楼,和朋友同住。那是在原有公寓上加盖的一层,没有床,只放一张床垫。他个子高,在房间里都直不起腰。窄窄的窗户开向楼道,没有光,跟在地下室没什么两样。
“坏运气”是跟着阁楼一起来的。去年11月,插画课结束,之后5个月里,他一直没找到工作。豆瓣上的“转运大神”,柳亭转发过七次,但貌似没起作用。年前,他接到过几次面试通知,对方大多兴趣寥寥。
一家头部互联网公司的面试官讲得直白,“项目经验太少”。他当过五年兵,大学毕业已经27岁。在设计行业,30岁月薪三四万的人也有不少,但柳亭自嘲,“我30岁,跟应届生没太大区别”。
也有一家美术馆的面试官问:“你觉得,你和我们皇家艺术学院、中央美院文史系毕业的同事,有什么差距吗?” 他答不上来,上豆瓣记下这段难堪的经历,感慨:“在北京,慢慢成了一颗蝼蚁。”
窝在阁楼里打游戏,投简历,偶尔画画,3月份很快就过去了。父母知道生活难捱,劝他,“要真找不到工作,就回来,服个输。” 他告诉他们,“再坚持最后一个月。”
4月,终于有机会找上门,一家连锁公寓的老板对退役军人有好感,希望柳亭来做公寓管理员。工作内容是处理合租室友之间的关系,打扫公共区域卫生。这跟设计不沾一点边儿,月薪5000块,包吃住,但他决定接受。
对求职者来说,2020年工作难找已是一个共识。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2%。《财经》杂志报道,这个数字比1月份提高近1%,是2018年以来最高值。智联招聘4月发布的《2020年春季中国雇主需求与白领人才供给报告》显示,全国人才求职竞争指数(简历投递量 / 发布职位的数量)为46.3,意味着平均每46.3人竞争一个岗位。
柳亭等不了了,“信用卡中心已经对我失望了,像哄孩子一样说先还2000,可是我没有。” 兴趣、理想都先搁一边,柳亭想,以后有什么机会,再说。
就在入职那天,他接到房东的“劝退”通知——之前办出入证,他和朋友各办了一张,居委会才发现小小一间阁楼竟然住了两个人,“房东说被罚款了,让马上搬出去,只准留一个人。”
还好新工作提供了下一个住处。柳亭带着床单、被褥、行李箱离开阁楼,如他所说,“幸运”地住进连锁公寓的员工宿舍。
4月20日,他在豆瓣话题《疫情对你的行业或工作有什么影响》下留言:“这次的疫情教育我们:千万别冷不丁辞职了,那可能真是你的救命稻草。”
他留言时,另一位设计师已经在快手上卖了三天货。这是名高定服装设计师,所在的高级定制部被公司砍掉,他因为高颜值成为部门唯一留下来的人,但被分到休闲男装部做线上模特,直播带货,工资减半。接到公司通知后,他也来话题下留言,“我的2020开局就这么惨,这说明什么?说明往后都是上坡路,毕竟啥都没了。”
近5000名留言者中,有人不间断在豆瓣上记录生活,在此“蜗居”了10年以上。这里收纳他们的情绪,滋养他们的喜好,被他们当成“树洞”。
现在,其中一些人成为“漂浮的种子”——柳亭是这样描述自己的,漂浮的种子飘进大城市,飘进喜爱的行业,然后遇上疫情的大风,被刮散,又短暂留驻“树洞”中。
柳亭手绘的黑板画。受访者供图
任性一次
从银行辞职转做编剧的女生初初,4月份写完剧本后,进入失业期,生活日常变成上午睡懒觉,下午看电影,晚上陪爸妈看抗日神剧。她标记看过1784部影视剧,其中300多部在疫情期间看完。
过去的一年,是初初梦想多年的自由职业状态。她不需要打卡上班,和同事一起合租在北京东五环外的顺义区,几乎天天宅在家,拿外卖,扔外卖,邻居还以为她们是传销组织。
平日,她可以花上一整天时间看《花样滑冰教学》,只为了补充剧本里细致的滑冰情节。就算去公司也是开剧本会,从一早聊到太阳落山。初初不觉得累,一集电视剧要写一万五千字,要求五天交稿,“前四天在家葛优躺,最后一天疯狂写成,又得到跑赢deadline的快感。”
刚毕业头几年她在银行工作,等级森严,又要竞争,拉关系,说话做事都小心翼翼。如果提议去电影院或者喝茶,同事会说,“太无聊了吧!” 他们只能接受唱K、喝酒。这样的日子,让初初一眼看到了尽头,27岁时,她离开老家新疆到了北京,转行编剧。
“这一行有个好处是什么?它有盼头。” 她盼着,有一天自己写的剧播出来,被大家喜欢,或者自己的电影真正上了院线。尽管收入还不到银行的一半,每月用着“借呗”还“花呗”,但她还是觉得做对了选择。
在这个年轻人开始习惯把爱好当职业的时代,跳槽不仅是为了涨薪,也是试图完成自我探寻的方式,对豆瓣青年来说尤其如此。在《疫情对你的行业或工作有什么影响》话题下留言的人,有不少做了跟初初一样的选择,相比安稳和收益,他们更看重喜欢。
26岁的武汉女孩田七觉得自己的青春叛逆期来迟了。她也从银行跳槽出来,身价自动“打三折”,跳到一家美食点评类的互联网公司做运营,“从读书到工作一直听家里的话,努力做个懂事的成年人,但后来很想趁着自己还有失去的资本,任性一次。”
换工作后立刻不一样了。她终日被食物包围,在武汉城里新开的烤肉店、火锅店、日料店、韩料店打卡,比之前开心得多。有一家日系装修风格的烤肉店,她三番五次带朋友去,成了常客,摆盘精致,拍照颇有“深夜食堂”的感觉。
29岁的李电池去年拿到潜水证,直接去了菲律宾墨宝做全职潜水教练。她以前做过广告策划、婚礼摄影、外贸,但这份工作是迄今为止她最喜欢的,“炙烤的阳光更让我有存在感”。
下海的几乎每一天,她都能见到沙丁鱼风暴,成千上万沙丁鱼变换队形,围在身边游动,像银色的晃动的城墙。还有一次见到了鲸鲨,这庞然大物划过沙丁鱼群,转身摆尾游进神秘的深海。她还见过小型沉船和飞机,跟海底生物融为一体,珊瑚蔓延,鱼类穿梭,像宫崎骏画里的景象。最让她着迷的是海里的安静,“那段时间,可以不管不顾岸上所有的一切,是一个短暂的逃离。”
李电池与沙丁鱼风暴。受访者供图
为这场逃离,她损失了一年的收入。原先在外贸公司一年挣10万,但考潜水证、学费、往返机票就花了八九万。当教练这一年,她也有近10万收入,但相当于没入账。
甘肃人柳亭也是如此。他原本有机会在老家,甘肃定西电视台谋一份安稳的工作。父亲托了关系,请人吃饭,给人送烟,但他不想留下——家乡生活单调笔直胜过大西北戈壁滩上的路,安稳的工作下一步,就得迈入婚姻。
“毕加索说,只要看到空白的纸,就想涂满它。” 柳亭也有那样的想法。读高三那年,他养成随身带速写本的习惯,“只要把速写本拿出来,画些东西,就发现好像自己会发光。”
读大学前,他去了部队当兵,画越野车,画路灯下的树,画坐得端直的班长。后来,他想考北京的艺术类大学,但文化课分数太低,最后被录取进景德镇一所陶瓷学院,就在瓷器上画戴皇冠的狐狸,垂头丧气的狗,警惕的猫。
“没有一幅画是多余的。” 画画时,他心里一直记着美术老师讲的这句话。在街头画速写的时候,他也得到过赏识,有位老太太路过夸他:“画得真好,要是不嫌弃,把我房子的二层楼给你用,你可以办培训班,教学生。”
2017年,他找到一份在北京的工作,平面设计师,月薪一万二。“当时如果留在景德镇做瓷器,也挺赚钱。” 柳亭说,北京的创意集市上,一只要价30块的小瓷碗从景德镇进货,成本也就两三块。
但他还是随爱好选定了职业,捏泥巴蓬头垢面的,他不喜欢,“还是喜欢干干净净,拿个彩铅或者钢笔画画。” 去年他迷上插画,第二次辞职,打算转型做插画师。
柳亭手绘。受访者供图
理想 VS 面包
不管是插画师,编剧,还是潜水教练,按柳亭的话说,这份职业对社会“不是刚需”,“是锦上添花”。或许要费点力气思索,你才能想起最后一部坐在电影院里观看的影片是什么——这也成了近期豆瓣的又一个热门话题。疫情来临时,刚需之外的社会活动几乎暂停,直接带来一些从业者经济生活的坍塌。
梦想作品登上大银幕的初初,之前总觉得“做编剧要的就是荣誉感”,最不能忍受作品不被署名。现在,初初开始理解宁愿放弃署名也要进大公司的编剧们,“一般会有固定的底薪”。
2020年被她看作很重要的一年。她30岁了,手上攥着三个剧本,一部院线电影,一部网络大电影,一部电视剧,原本打算攒足作品,跳槽到更好的工作室。年前交了大纲,改了几稿,有两个项目导演和资方都满意,等着年后签合同。
但现在没信儿了,只能继续等。她能接到的新项目只有广播剧,“戴着口罩,都市剧没法拍”。往常接单写一集都市剧能挣10万,广播剧降到3万。
疫情期间待在老家,只几个月没回去,她已经有点忘了在北京生活的样子。
在编剧圈她还是个小透明,几乎没什么社交,只待在房间里写稿。她所在的顺义区靠近机场,除了每天听到飞机轰隆盘旋的声音,她似乎感受不到城市喧嚣。一旦有人叫她去三里屯喝酒,初初的第一反应是:先找好住的地方,不然太远,晚上回不了家。上了口碑不错的新电影,她叫上同事去看,“看完吃饭,吃完逛街,钱都这样流走了。”
为了学习基础知识,她提出无偿写剧本,才得到第一家工作室的录用。那是2017年,她入行没多久,编剧行业的黄金期就结束了,“以前,如果有了编剧经验,再做导演也是容易的,但我刚做了几个小项目,2018年(资本寒冬)就凉了。” 去年她换到现在这家公司,项目挺多,可又遇到了疫情。
北京街头的女孩。图源自东方IC,与文章无关
在深圳,一家留学机构的顾问阿紫比她更早感受到,在坚硬的现实面前,“理想”的工作状态已经出现裂缝。
在过去三年中,她接了几百位客户,帮他们顺利完成学校申请,只有一位给了差评。她温柔、耐心,能不费力地做好这份工作,也有业余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自学了占星,几乎每天都逛“星译社”小组,还打算把占星发展成副业。
但阿紫在年前就辞掉工作,她之前的业务主要在香港,打算转向其他地区,“但疫情之后还在招人的留学公司少了太多,投了二十多个简历,只收到两三个回复,还没有特别中意的。”
她也是资深文艺青年,广东人,在豆瓣潜水10年。年少时彷徨,她觉得彷徨得正当,因为日语老师上课讲过,“生命是时时刻刻不知道如何是好”。那些无聊的忧郁的情绪在日记里积攒、拉长,她美其名曰“思考人生”。
到深圳的第一份工作做了半年,她观察星象,发现接下来一年财运佳,可眼前没有加薪机会,才决定转行做留学服务,月收入涨到了一万多。
留学机构开在深圳商业中心附近,她下班和同事在商场闲逛,周末有了空闲,就跑去仙湖植物园和大小梅沙,在那里,城市中飞驰的时间变慢,这让她感到舒服。她在城中村租了间一居室,房租两千,每天花二十多块钱买菜,自己做晚饭。
这样的生活维持近三年后,她开始真正“思考人生”——不是上豆瓣记日记,是考虑如何赚钱和买房。“在深圳靠自己买房非常难,哪怕年薪二三十万,还是没办法存下少说也要100万的首付。” 阿紫说,“在深圳,所有人的目标都是一样的,无非是赚钱。”
说这话时,连她自己都觉得诧异。当收入无法支撑稳定的生活时,她陷入“去”或“留”的抉择。
疫情期间,深圳的菜价变得更贵,阿紫做一顿晚饭,光食材,就要三十多块。失业三个月,占星迹象显示,下半年经济态势不会好转,她又为此忧虑一番。
有位前同事,年长她几岁,结了婚,去年怀孕,在深圳买了车和房,每月还着两万多贷款。但公司现在只发底薪,她和老公的收入加一块还不够付月供。阿紫也跟着焦虑,“哪怕将来能买房,生活还是不轻松。”
她原本以为,在大城市不像在老家,不用过一眼望到头的生活,“没想到是一样的”。她给自己定了期限,如果今年5月还找不到工作,就回家考公务员,“不能再等了,一个萝卜一个坑,回去晚了,就没位置了。”
豆瓣话题《疫情对你的行业或工作有什么影响》留言区截图
加速器
5月初,阿紫收到一家广州公司的offer,5000块底薪,提成另算。她翻了翻租房软件,发现不到1000块就能在公司附近租房,心动了,“的确比深圳宜居,郊区房价不太贵,搏一搏,还有定居的可能。”
阿紫觉得,疫情中失业的经历就像“加速器”,按钮一启动,她就做了离开的决定。刚到深圳工作时,朋友告诉她,“深圳永远年轻,但你会一天天变老”。那时,她体会不到话里的意思,最近收拾行李她感受到了,“年轻人还在源源不断涌来,但我要走了。我不是这座城市要选择的那个人。”
加速器作用力下,年轻人的生活不得不重新规划。整个4月,从菲律宾回国的李电池没再写过日记。潜水店关门,她飞回国内,热带岛屿的生活似乎已变成遥远的记忆。临近月底,她加入号称豆瓣最大的招聘小组,“即将突破40万人”。
做美食点评的田七直接从企业微信群里被踢了出来。2月份公司破产,她没有拿到补偿金,社保也断缴两个月。当初她打算离开银行,父母坚决不同意,现在即便委屈,她也不敢把失业的事告诉他们。不过武汉解封,父母见她没有复工,也猜到了。关于未来她还想不清楚,但眼前的计划是,先把中级会计师证书考下来。
编剧初初离“变红”的目标还很遥远。按她之前的规划,33岁如果在编剧行业还没做出成绩,就回老家考个教师资格证。现在,手上的广播剧写完了,彻底没了活儿干,初初顾不上三年后,只等着老板把正在联系的一部网剧谈下来,“能再熬两个月都行”。
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过去这一年是柳亭北漂的第三年,他也感受到画画的热情在减退。从时尚街区三里屯搬到西五环的阁楼,现在搬进连锁公寓的员工宿舍,他只能在被窝里画画,灵感也少了。
当年没考上美术系,有朋友安慰他,“既然喜欢,就只管画,只管相信自己能成一个插画师。” 他一直记着这话,但在北京这几年,越来越感觉自己像没削的笔,“经历得越多,越钝”。
但他还不打算放弃插画师的理想。在连锁公寓入职后,柳亭发现还有两个学设计的同事,一个做新媒体运营,一个做客服,而且是从北京的一本学校毕业的,他找到点心理安慰。
前些天,他又在B站看到一个自由插画师的故事:“人家之前的状态,和我现在挺像,也做很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后来慢慢地碰上好机会,开始跟一些大广告公司合作。”
他的理想很具体——找一份满意的插画师工作,在大公司里配合设计师,完成漂亮的包装设计。这在他看来,是“巨光鲜”、“时髦”的事情,适合在北京完成,“况且在北京混不好,到其他地方也就那样儿。”
柳亭手绘。受访者供图
他从没把回家看作一个选项。定西,除了被用作《定西》这首歌的名字,柳亭再找不到合适的话来介绍它,“之前海底捞有一道菜,叫定西水晶粉,这就是我们那儿的特色,后来没了,就因为电商都很少有人做,在外地买不到。”
柳亭仍想留在北京,还有一个幸福的理由。他已经向父母出柜,父母愿意理解他,母亲还加入豆瓣“同志父母在行动”小组,只盼他找到稳定的伴侣。因此,在北京买房这件事,没有被当作硬性要求,相比同龄人,他少了这份压力。
搬去西五环的阁楼之前,他在闲鱼上挂了好些东西,有相机、电熨斗,有企鹅图书的限量版帆布袋,还有自己画的帽子。必需品之外的零散物件,他大多都卖了,也没多少伤心和感怀,不过一颗“漂浮的种子”,没什么拥有的,也不用谈放弃。
(应受访对象要求,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纯干货,从零开始,小白如何学习占星(上期)?
我也是从自学开始走上占星之路的,并且在今天,依旧需要持续性的自学去丰盈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个过程是充满成就感的,但是肯定也有弯路,鉴于很多人来问,也发现很多初学者的迷茫,所以把自己的经验和大家来分享,也欢迎你给我留言和我探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都会逐一回复。
如何入手?
首先我们要明白占星的分类,我们今天所说的占星,大部分指的是西洋占星术,除了这个,我们熟悉的还有印度占星、中国古典占星等等。西洋占星术主要指的是诞生于古巴比伦,沿袭至今的占星术,在今天又粗略的划分为古典占星和现代占星,两者的区别很多,但是比较浅显的标志则是行星的使用上,古占不用三王星,以及不涉及太多心理因素。
作为初学者,一定建议是从现代占星入手的,你所熟悉的某某星座标签,比如处女座完美主义,双子座比较花心,月亮星座是你内在的情绪,这些都是在现代占星中的解释,也就是说现代占星更偏重于心理解析,也是很多人感兴趣的初始,现代占星系统理论对于识人的需求是完全能满足的,也是古占所不具备的,当然命理上,古占更详细具体,这我们以后再说。
所以,你现在明白了,古占的理论和知识暂时还不要涉及,因为对于初学者有一定的难度,并且会给你带来学习上的困扰,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定是先从现代占星开始的。
学习途径有哪些?
我的自学途径是书籍、网站、视频课程、以及大量的实际案例,当然我自学的时候资料非常有限,那是十几年前,中文书籍寥寥无几,不过今天也并不是很丰富,外文书籍也买不到,泡在各种网站上查找资料,豆瓣和新浪星座频道,是我经常浸淫的地方,那还是博客当道的年代,暗暗追寻几个blog博主,参考和摸索。
和当年相比,今天的资料已经比较丰富了,译制书籍已经很丰富,除了有大陆出版的,还可以买到港台的繁文书籍,类别也很齐全,外文书籍也可以买得到,并且还可以买到一些外文书籍的翻译资料。
网站也是比较丰富,不过这时候问题也来了,就是自媒体当道的今天,众说纷纭,各自有理,这对于初学者是种干预,没有系统的学习是很难有辨别能力的,这时候就需要有经验的前辈给与一定的指引。
今天还有一个比较有利的条件则是视频课程的丰富,不过这里同样存在一个如何鉴别和挑选老师的问题,这个我们下面会谈到。
不管你最终拥有多少理论知识,没有结合案例,而且是大量的案例积累都是纸上谈兵,理论只能提供给你知识模型,但是命理学说是需要经验的积累的,这个过程也不是一年两载就能出师的,你也要给自己一个长时间的积累过程。从身边亲友开始,把每个人的星盘都琢磨一遍,并且还要长期的观察,结合实际中的事件,分析和参悟。占星术是一相多应的,也就是说同样一个星象会有几种可能,如何排除其他的可能,更精准的去分析一个人,就需要相当丰富的实际经验。
学习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工具在今天也变得操作容易了,手机APP就有很多可以满足基本的排盘,甚至有些还有丰富的制盘分类,这里面推荐“测测”和“准了”,是小白比较容易上手的,至于想要满足更多则可以使用宫神星和iphemeris,最后一个比较强大,星历查阅会比较方便,但并不适合小白。
如何筛选资料和老师?
这对于初学者来说难度比较大,因为你还不具备鉴别能力,首先资料的来源,电子书籍优先于其它,但是电子书籍也存在优劣,书单推荐里我会说,然后网站自媒体的资料,建议你会选取一些相较于专业和从事时间比较久的网站,比如一些星座门户网站、星译社、豆瓣的一些群组,以及Astro等等,也可以选择一些国外占星师的网站,比如苏珊米勒等等。
老师方面,目前做占星教学的老师并不少,有一些是与国际合作的,优点是所谓的师出名门,比如美派的若道占星,英派的新月占星,这些是教学机构,可以拿到国际认证资质,缺点是战线长,收费高。还有一些则是鼻祖类的,主要来自于港台,比如杨国政等等。另外一种则是散落在各方的名仕了,研究占星术较早,已经小有名气的,比如子辰等,这些老师都有授课,线上线下都会有。还有一些则是APP上活跃的老师,靠实战经验积累了很多粉丝,做教学转化。
挑选老师方面,首先要摒弃过度娱乐的,占星学有严肃的逻辑体系,不怕老师有自己的理念,但是娱乐化的标签式的确实不是适合你的,我的另一个经验是谦逊和实际的,比如老师说他自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者某件事一定就会怎么样,我还是持怀疑态度的,因为人类的认知真的有限,占星术和某个人的能力都是有局限性的。
这期先说到这,下期会给大家推荐详细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