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民俗

关相龙(关相)

关相龙(关相)

西陉关,野史无法掩盖的真容

考古调查的目的是还原历史本来面目,讲好代县故事。期间,通过走访调查与实地踏勘相结合,发现原生态文化堆积,从而确认历史文化遗存,以了解遗址的年代、文化面貌、现代和古代景观特征等,最后提出文物诊断意见和合理化保护建议。日前,由代县史志办和代县长城学会联合发起组织,掀起“用脚步丈量历史,探访古长城”活动,受到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关注。

历史上真实的西陉关遗址现在保存状况如何,西陉关究竟有没有长城遗址?一行人带着问题上路,通过高德地图对照自然风貌,测量遗址地理坐标,确定遗址分布范围与面积,并做好相关考古调查文字记录和影像资料留存。

一行人从太和岭口途径富拉沟、城上村、石墙沟、吴家窑、黑石头沟村,一路迤逦而行,循着铁裹门遗址,跋涉近两个小时路程,到达古陉岭位置所在。近几年,去了一些地方,看了些遗址,我们完全是出于一种自发的愿望。总觉得那些热闹或者冷清的遗址,总比歌厅酒肆、直播带货的尘世有着更深远的诱惑力。既然文化遗存是历史的见证,那么它就存在或埋藏于那些看得见的故土遗址上。文献资料的信息尽管显得微不足道,我们相信它枯燥的皮肤下肯定掩盖着丰富的神经,看似司空见惯的山水,往往掩藏着重大的细节。我们虽不能做历史的代言人,却会以现代的逻辑重新看待历史遗址的价值所在。历史的碎片化记忆,只要在深谷里反复探寻其踪迹,你就会发现古人的劳动智慧不是简单的大脑沟回理论所能解释,这毕竟是我们窥知祖先生活的一个孔道。移民搬迁后的黑石头沟村,残垣断壁,一座孤寂寂的翻新小庙,与古柳相依为命。王姓墓地水泥加固,以自己的口吻讲述着家乡的味道。麻布袋沟村民累迁上田村、前腰铺,被陡沟梁、正南沟、寺沟梁裹挟的赵庄空巢村一处,仅有一杜姓养羊户守望日出日落的音符。也是草绿而居,雪盖下山。村民多移居红墙村,一去无归。牛羊粪是考古路上最好的向导,四条腿的动物脚力不比直立行走的高级生命有多差,我们与牛羊都有一种求生的本能。不同的是,牛羊的蹄印践踏遗址,我们在竭力呵护历史文化遗存。

眼前的铁裹门,雄险不再,独当一面的锐气消失殆尽,人为的盘剥令人泪目。铲车开路,再不是冷兵器时代的岩石所能抵挡。山谷的风,硬生生吞噬着沉积岩。古雁门关,即铁裹门,前身为北陵、西隃、勾注塞,西陉关旧址也。西陉关因位于句注山之西,即陉岭之西而名。句注山,在州西北二十五公里,亦曰西陉。句注山主干整体山势呈西南--东北走向。山体南北宽约15公里~30公里海拔高度大部分在1700米~2400米左右,总长约200公里。最高峰为代县北境之佛宿山(亦名馒头山),海拔2426米。其余脉向东南延伸至今繁峙、灵丘两县交界的平型关所在的关岭和滹沱河发源地泰戏山,向西南延伸至今原平市崞山阳武峪。大体位于北纬 39线,在自然地理上恰好是温带与中温带、半湿润区与半干早区、滹沱河盆地与桑干河盆地的分界线,因此在人文地理上又成为中国古代内地与塞外、中原与漠北、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分界线。正是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上处于这两个“分界线”的特殊性,赋于了句注山“天下之大防”的历史地位:中央王朝开疆拓土,必须由此向北推进;游牧民族统治者扩张领地,须由此向南进击。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在此经历了长期的碰撞与融合,在不断融合中碰撞,在不断碰撞中融合,上演了一幕又一幕威武雄壮、诡谲变幻的历史连续剧。到北宋时,这一带成为宋、辽对峙的前沿,后来又是金兵大举南进的桥梁。蒙元南下,席卷全国、统治不足百年,被明朝取代。明朝将蒙元逐出中原,但蒙古各部犯边不止,句注山始终是烽火岁月的桥头堡。直到中国古代史上最后一个由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清朝入主中原,形成大一统的辽阔版图,句注山才不再是塞内塞外民族碰撞的分界线。

《尔雅》云:北陵、西隃,雁门是也。《唐志》载:“西陉,关名也,在雁门山上,东西山崖峭拔,中有路,盘旋崎岖,绝顶置关,谓之西陉关,亦曰雁门关”。西陉,历为中国北境重镇要隘和重要的戍边军政治所。《代州志》载:雁门山,在州北三十五里,“两山对峙,雁度其间”非同地也。“汉高祖北征”、“昭君出塞”、“宋钦徽二帝北掳”、“杨家将镇守三关”等重大历史事件均于此关联。呈V型关口的铁裹门,遗址尚存。唐置,为区别于明雁门关,谓之唐(古)雁门关。《新唐书·地理志》 代州雁门县条目载:“有东陉关、西陉关。”西陉关即此,北宋杨业率兵曾由此至雁门北口击契丹。元废。《代州志》曰:古雁门关,在州西北五十里,即太和岭也,亦陉岭之险者。陉岭,前为太和口,后为白草沟,元时太和岭设千户所。

从古雁门关经西陉南出为太和岭隘口,北出为白草口。清光绪《代州志》记述:“白草沟在州西北五十五里,即西陉也,上为太和岭,古雁门关在焉。明设巡检司。”《读史方舆纪要》记述:“广武营······其西十里为白草堡。明代在古雁门关(西陉关)的军事工程设施虽无详细资料,但由陉南设太和隘口、陉北设白草堡等记述,以及明代多次经太和岭向大同一带运送军粮、蒙古俺答等部入关时多次经白草口出入等情形来看,古关线上不但置有巡检司,而且亦当有较多兵力防守,经分析,应重点部署应在常胜堡、太和岭口堡。

巍巍句注塞,胡笳越千年。凶险难描绘,铁裹势拔天。西陉,南控中原,北扼漠原,与外长城结成千里屏障,构成天下之阻。至于西陉长城遗址发现,目前个人考证多为推测,仅凭所获堆积结构、遗迹形状或分布范围想要取信于人,仍需提供实证资料。必要时还需专业人士辅以勘探手段。据常年在这里放牧的人回忆,从爷爷那会儿起,也没听说过这里有长城,要说长城,对面猴儿岭才叫长城。不能看见长满苔藓的长石就说是长城痕迹,这里多的是。《北史》有载:河清三年,突厥还自陉岭,冻滑,铺毡以度,即今(明雁门关)关道。盖太和路干而多峻坂,今关稍夷而多急湍。入冬则坚冰寒径,车马蹭蹬,不易度也。西陉关在元代已废,关门无存,道路冲毁,明代在其北口(白草口)构筑城堡、望楼、烽火台、墙障等,现今遗址尚存。笔者的结论是,这里有过障塞,这种塞障与真正意义上的石砌长城还是有区别的。更何况这里压根儿就没有什么大的战事发生,雁门古战场也不在代县境内。宋沿句注设寨十五,西陉以禁军代厢军。金代州属河东北路,置震武军节度使,西陉为其所辖,为雁门县三镇之一,为屯兵守卫之所。天历元年(1328)《元史·文宗纪》载“九月丁亥,冀宁、晋冀两路辖代州之雁门关,崞州阳武关,岚州之天涧口、皮库口,保德之寨底、天桥、白杨三关,石州之坞堡口,汾州之向阳关,隰州之乌门关,吉州之马头、秦王岭二关,灵石之阴地关,皆令穿堑累石以为固,调丁壮守之。”若说西陉有城墙遗址,仅此条目兴许提示得有点眉目。经查阅资料,发现市面所有志书都没有西陉筑长城年代、经理人、具体位置的记载,更没有什么秦砖汉瓦特征。

“野史不能代表真实历史,错的就要更正过来,不能误导后人。”史志办主任解世亭如是说。时光在这里交汇,人性在这里碰撞,文明需接续传承。此行考察结论:西陉、烽火台遗址及塞墙毁损殆尽,多为人为破坏和自然风雨侵蚀所致。遗址年代无法确认,文化面目原貌毁损。为终止破坏行为进一步发生,应停止私采滥挖,恢复遭破坏山体植被,组织资金人力填补盗洞,将散落的墙石捡拾放回遗址原处,亟需文物专家做进一步考证。铁裹门北侧开裂岩石需用铁丝网围护,否则,用不了多久,真容难寻。文物辖区加快设立放牧禁区步伐,竖立生态保护标识牌,堵塞上山私自采料通道。设立专职辖区巡山员,监管划分责任区。既然铁裹门距离白草口5里路程,为生态保护计,将西陉关一带一并纳入白草口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规划设计。2022年代县政协推送的王俊文的西陉关遗址保护规划建议已被全国政协采用,真实的境况是实质性的进展推进缓慢。最好在铁裹门附近高压线铁架敷设旋转监控探头,目前遗址生态保护刻不容缓。(原创首发 原雪瑞 供图:高占国 孙满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