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古代的死刑犯都是在秋后处决,而且一定要午时三刻
古代人犯了死罪,通常要在午时三刻斩首,午时三刻大概是中午快12点的时候,现代人把时间分为24小时,而古代人把时间分为12个时辰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已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 、亥时十二地支来表示,这么多时间可以斩首,那么为什么要选择在午时三刻行刑呢?
古时,人们认为王有四政,天有四时,也就是庆、赏、刑、罚与春、夏、秋、冬要对应,否则就会违背天意,要受到上天的惩罚。
历史上,除了秦时一年四季都可以执行死刑之外,其他各代处决犯人都在入秋以后,这就是古时常说的「秋决」。古时候,由于科学文化的落后,人们不能正确解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某些现象,认为在人类和自然界万事万物之外存在着一个能支配万物的造世主。灾害、瘟疫、祥瑞、丰年都是上天赐予的,因而人们的一切行为都必须符合天意。设官、立制不仅要与天意相和谐,刑杀、赦免也不能与天意相违背。春夏是万物滋育生长的季节,秋冬是肃杀蛰藏的季节,古人认为,这是宇宙的秩序和法则,人间的司法也应当适应天意,顺乎四时。
秋天世间万物开始凋谢,而把犯人集中在这个时间处决意味着人生命的凋零。这个就和自然规律所暗合。证明杀掉这个人符合上天的安排,是天意索然。
其实你还真别说,这个砍头的时间还是非常的有讲究的,因为古人一直相信人间属于阳,阴间属阴。所以活人的身上一直都充满着阳气,而死人的身上是布满了阴气的。那将一个活人直接砍头判刑,那是比较会引起阴气的产生。虽然那个犯人是犯了错误才被砍头,但是那些官员或刽子手内心还是会有一些害怕,内心也很担心这个犯人被砍头以后变成厉鬼来报复自己。在唐朝时期就已经将12时辰分成了初核镇两个部分,午时三刻,换算成现代的时间大概就是中午十二点左右。学习地理的人应该都知道正午时分,光线招到地面,影子是最短的,温度在这个时候也是一天中最高的。所以古代人确信传说鬼魂都是十分怕阳光的,他们往往一件到阳光就会魂飞魄散,所以就算是最厉害的鬼魂也不敢在正午时分出来作怪,所以他们才选择在这个时间对犯人施刑。
还有一个说法就是,人在“午时三刻”的时候是懵懂欲睡的,这个时候处斩会减少一些痛苦。此说法虽有些为犯人考虑的因素,但是将死之人恐怕也不会有睡意了吧。
所以古代行斩刑是分时辰开斩的,亦即是斩刑有轻重。一般斩刑是正午开刀,让其有鬼做;重犯或十恶不赦之犯,必选午时三刻开刀,此刻问斩后,被斩人阴气即时消散,不让其做鬼。
因为信奉鬼神古老的阴阳之说,午时为阳,三刻与之相克 一般斩首的时候,人命生死本由天定,而不在人为,是天定。因此,要在阴阳结合之时由天地来结束其性命。
关于中美贸易战,这些消息都是假的!搜“中国网”抖音号(787874450),看你想看
十二时辰——十二地支纪时
上篇文章讲了我国特有的天干地支纪年法。天干地支除了纪年,还可以纪月、纪日、纪时。
大家发现没有,不管用什么方法记录,在年、月、日的长度上,我国古代与世界其他民族基本都是相同的。就是按地球公转一圈记录一年,月亮公转一圈记录一月,地球自转一圈记录一日。但是再细分一日,我国古代与世界其他地方有所不同。
西方是用小时记录,我国古代用时辰记录。古人把一天分为十二时辰,十二时辰相当于24小时,每个时辰等于2小时。前两年有个小说和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说的就是长安城(今西安)一天二十四小时发生的事儿。
说到时辰,就给跟地支联系起来。
十二地支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对应十二时辰就是:
子时(23:00-1:00)、丑时(1:00-3:00)、寅时(3:00-5:00)、卯时(5:00-7:00)、辰时(7:00-9:00)、巳时(9:00-11:00)、午时(11:00-13:00)、未时(13:00-15:00)、申时(15:00-17:00)、酉时(17:00-19:00)、戌时(19:00-21:00)、亥时(21:00-23:00)。
以子时的中点,即现今零时(24时),为一日之始。
十二时辰是我国古人根据一日内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变化以及生活生产习惯建立的纪时方法,为世界独有。它与二十四节气一样,都是我国特有的,体现了我国古人的伟大智慧!
如今,“时辰”这个词汇仍时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比如,看古装影视作品、阅读古代文学著作时经常出现“子时”、“丑时”……我国特有的生辰八字就更要看时辰了。
古时人们用日晷测定时辰,日晷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通常由晷针(表)和晷面(带刻度的表座)组成。中国是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就开始使用日晷纪时。如今,在很多著名的古迹仍保留有日晷,如故宫、景山、国子监等。
晷面两面都有刻度,分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时辰。
除十二时辰外,古人还有刻、更、点等计时单位。
一时辰等于八刻,古人说“午时三刻”,指的是11点45分。
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为一个时辰。戌时(19:00-21:00)为一更,亥时(21:00-23:00)为二更,子时(23:00-1:00)为三更,丑时(1:00-3:00)为四更,寅时(3:00-5:00)为五更。俗话说“夜半三更”,指的就是子时。
一更分为五点,所以,一点的长度就是24(120分钟/5)分钟。
古时的时间概念还有一盏茶、一柱香、一弹指、一刹那、一念……这些都来自佛教用语。
古代文学作品中常有“一盏茶的功夫”、“一柱香的时间”,其实都是来自佛教的时间词汇。当下,大家仍在使用“弹指一挥间”、“一念之间”、“刹那之间”……可见,文化一直在传承。
喜欢的朋友请点关注,下期继续分享生活中的地理。
剧透怪
安利年间,我在楚地读书,闲暇时喜欢阅读公案小说,尤其喜欢英吉利女作家阿加莎夫人的“波洛公案”丛书。有一天,我在图书馆看到丛书中的《五豚疑案》,非常高兴,借回寝室阅读,台灯下刚翻一页,只见扉页正中赫然一行黑色手写字:凶手是某某某。
我愤怒极了,大骂并诅咒剧透者,竟然达到一炷香之久。后来转念一想,这是剧透吗?还是反剧透?莫非恶作剧者故意误导,凶手其实另有其人?带着这样的侥幸念头,我匆匆读完全书,发现自己想多了,混蛋没有欺骗我,凶手确实是那个人。
还书之前,我用修正液覆盖了那行字,以免将来的看官和我一样被剧透。事情本来可以这样过去,不料一个多月后,我逛图书馆,偶然又看见《五豚疑案》,随手翻开一看,登时痛骂出声,原来修正液上又写道“凶手是某某某”,仍旧是黑字,笔迹也和以前的一样,显然是同一个人写的。要不是该页还贴着借阅条形码,我一定会撕掉它,不过后来想想即使撕掉,那个家伙也会在别处写,除非把书撕光。我喃喃咒骂良久,突然想起西洋童书《打火匣》中的情节,有了一个好办法。
我又把书借回去,召集室友,如此这般说明情况。我们每个人用不同的笔、不同的笔迹,在扉页上写下“凶手是某甲”“凶手是某乙”……总之,书中所有人物都被我们“剧透”为凶手,这样真正的剧透就好像沙漠里的一粒沙、汪洋中的一滴水。我们还在别的一些地方也涂了修正液,为一些剧透加上批注用来混淆视听,诸如“凶手不是他”“此人是帮凶”“凶手不是她但和她有血亲关系”之类。最后我们击掌相庆,自诩做了一件大功德。
时光荏苒,又过了一个月,我在图书馆第三次看到《五豚疑案》,不安地打开一看,剧透者果然没有善罢甘休,这次每个字长宽都一寸有余,除了条形码,整张扉页被六个大字占满,再也无法掩盖。
我把书带回去给大家看,没有不痛骂的。适逢隔壁室友李生来串门,李生是齐鲁人,性格一向豪莽,听说之后大怒,当即用墨水将整页除条形码外全部涂黑,并在书中夹了一张纸条写道:剧透死全家!
此后,我们但凡有人去图书馆,总会特意去检查该书,虽然也遇到过两三次书被借出去的事情,书上却再也没有出现剧透的话语。就这样到了六月上旬,寝室三郎去图书馆自习,短信传书让我们快过去,说六字凶言又出现了。
我们齐聚图书馆,商量一番,再也没有办法,只得报官。图书馆吏听说了始末,调出该书借阅记录,发现书籍并未出借。也就是说剧透者是在馆内涂写的,无法通过借阅记录找出他的身份。
后来李生来了,从怀中掏出一本新书,竟是同样版本的《五豚疑案》。原来李生听到消息,立即跑遍学校周边的书店,幸运地买到了相同的书。李生说,可以用这本新书当诱饵,引诱剧透者现身。
几天后,图书馆吏看到我们,神色惊恐慌张,再三逼问,才秘密地告诉我们剧透者居然不是人类。
电子目摄取的红外影像显示,子时三刻,一团人形黑雾从书架中现身,取出《五豚疑案》翻开,用右手食指在书页上点画,仿佛在写字,然后把书放回架上,就消失了。
图书馆吏既惊又怕,去看那本书,黑字剧透又出现了。报告给上级,紧急请了退休的老馆长回来驱邪。
戌时三刻,图书馆提前清场闭馆,几个官吏簇拥着一位老人来了。老人鹤发童颜,气度像青松一样疏朗,一看就不是凡俗之人。我们都不由得垂下手臂,恭敬站立。
老馆长让人准备一杯清水和一本没有用的旧书,不论什么书都可以,但必须是至少三十年前印刷的,东西很快就备齐了。于是熄灭了灯,人人屏住呼吸,唯有老馆长气定神闲,把旧书的一页细细撕成指甲盖大小的碎片,密密撒在怪物出没的书架前,又把清水弹在上面,从袖中取出一根不足一尺长的桃木教鞭,口中念念有词,脚下踏着星斗一样的阵法,忽然喝道“呔”,一鞭打在书脊上。
书架震得越来越厉害,黑雾从中涌出,人们都害怕地后退、缩起身体。震动停止了,黑雾汇聚成人形,半透明,人形趴伏在地板上,发出蚊蚋般的声音,哀求饶恕。
老馆长道:“咄咄精怪,何等放肆!敢在圣人门下书香阁里作乱!”
那东西辩称不曾害人,只是被城隍拘到这里还孽债的。
问他还的什么孽债,他自称是平阳年间人,生前最喜欢剧透,以获取自己一时片刻的快乐,因此大损阴德,死后不得超生,化作剧透怪,被发配到书中,专门在书前写剧透。只有当读书人在剧透旁写下赞赏剧透的话语,孽债才能还清,剧透怪才能被超度。
李生不由得嗤笑:“难道还有被剧透,反而感谢剧透者的吗?”
剧透怪只是俯伏在地,哀求老馆长救拔。
老馆长看着我和李生,说:“听说事情是从你们开始的,就由你们了结吧。”
李生不为所动,说恶有恶报,实属活该。我却不忍心,便鼓起勇气上前,问要怎么写才能救他。
“不管是‘说得好’还是‘说得妙’,有这样的意思就可以了。”
于是我就写:示我真相,解我迷茫。剧透遗风,山高水长。
停下笔,只见那东西一边连连拜谢,一边迅速缩小,一眨眼小如犬猫,再眨眼小如蛤蟆、小如苍耳,很快不见了。再看手里的书,剧透和我刚才写的字都消失了,好像从来没有过一样。
——摘自《故事会》文摘版2019年第1期
【作者简介】猫主义,生于1987,野生作家,半截诗人,虚空构造者,常识粉碎机。
民间故事:闭阳术
明朝末年,处州府丽水县有一个木匠,名唤钟赛馗,他用“闭阳术”巧破“六腿玉蟾案”的故事,至今为人津津乐道。
钟赛馗出生前六个月,他的头上始终戴着一顶虎头帽,若是有人想碰他的帽子,母亲就会立即变脸,将孩子抱走。
村里人对此议论纷纷,有人说孩子头上有个大疙瘩,有人说孩子头上有个洞,还有人说孩子的头是平的,总之是五花八门,说什么的都有。
六个月后,钟赛馗头上的虎头帽被摘了下来,村里人见他的头没有异样,也就不再议论此事。
不过,到了三岁以后,钟赛馗总喜欢低着头,每次低头之后,嘴里都会说一些奇怪的话,村里人得知后,都认为他是个疯子,不让家里的孩子跟他玩。然而,钟赛馗并不因此而感到失落,反倒每天都很快乐。
如今,钟赛馗已二十岁,长得是膀大腰圆,虎背熊腰,若是晚上蹲在地上,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头黑熊。
尽管他长相一般,但却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因而身边的朋友也多了起来,其中与他处得最好的朋友,叫展鲲鹏。
展鲲鹏也是个木匠,比他小两岁,邻村人,生得是玉树临风,气宇轩昂,别说是女人,就是男人见了,也忍不住多看几眼。别看他温文尔雅,但却身手矫健,善于爬屋上树,当地人都称他是“双腿玉猫”。
一天,钟赛馗与展鲲鹏经人介绍,到县城的武员外家做工。
提起武员外,处州府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如果他说自己是处州府的第二富,就无人敢称首富。
武员外是靠贩卖丝绸发家的,有了钱之后,便开了十家客栈,十家布庄,并购置了百亩良田,过上了悠闲的日子。
武员外原本有一妻一妾,只是在去年,妻子甄氏失足跌入荷塘,淹死了。一年后,武员外将小妾贾氏扶正,做了他的妻子。
甄氏育有一女,名唤武玉画,年芳二八,生得清秀俊俏,貌美如花,上门提亲的人是络绎不绝,可她一个也看不上。
贾氏比武员外小二十岁,只比武玉画大四岁,长得是风姿绰约,美若天仙,武员外对她是宠爱有加,几乎什么事都依着她。
贾氏在婚后第二年,就为武员外生了个大胖小子,取名武富贵,今年刚满七岁。
别看他年纪轻轻,却霸道无比,不仅欺负家仆,就是连武玉画也不放在眼里,为此,他们俩经常吵架。
武员外见他俩吵架,往往向着武玉画,因为他一看到武玉画,就会想起过世的妻子甄氏。他觉得愧对甄氏,于是加倍地疼爱他们的孩子。
却说那钟赛馗,到了武员外家才知道要打的家具有很多,当天肯定是回不去了,只能住在他家。
为了争取早日回家,钟赛馗干活十分卖力,几乎是展鲲鹏的两倍,到了晚上,钟赛馗倒床就睡,连晚饭都不想吃。
到了子时三刻,钟赛馗忽然醒来,觉得肚子很饿,便悄悄起床,打算找点吃的。
展鲲鹏生性灵敏,钟赛馗起床后,他便醒了,见钟赛馗找不到吃的,于是替他出去找。
展鲲鹏出门后,顺着石柱爬上房顶,朝武员外家的灶房走去。
当他走到武员外的房顶时,突然被他的叫喊声给吓住了。
“快来人啦!快来人啦!”
展鲲鹏以为自己被发现了,连忙趴在屋顶上,一动也不动。
少顷,但见十几个家丁从各个方向跑来,都进了武员外的房间。
良久,展鲲鹏见没有人出来,便起身,继续朝灶房走去。他刚走了两步,又听到屋内传来武员外的叫喊声。
“它又来了!它又来了!”
展鲲鹏甚是好奇,于是蹲下来,轻轻移开两块瓦片,透过椽子的缝隙,将里面看得清清楚楚。
“武老爷!屋里没有蛤蟆。”一个清瘦家丁说道。
“适才我分明看到一只六腿蛤蟆,难道这是幻觉?”武员外坐在拔步床上,神情紧张地说道。
“老爷!你多虑了,哪有什么六腿蛤蟆?赶快睡觉吧!”一个年轻女子,坐在武员外的身旁,柔声说道。
此女不是别人,正是刚被武员外扶正的小妾,贾氏。
“夫人啦!那六腿蛤蟆的嘴一张一合,嘴里还发出奇怪的声音,好像在跟我说话。”武员外一边说,一边拭去额头上的冷汗。
这时,贾氏朝家丁们挥了挥手,道:“你们退下去吧!”
话音一落,屋中的十几个家丁便悉数退下,最后一个家丁关了房门。
贾氏见他们都走了,笑着跟武员外说:“老爷,会不会是咱们的六腿玉蟾出了问题?明天我将那玄金道长请来,让他为你算上一卦。”
武员外听后,叹了口气,道:“唉!若不是这六腿玉蟾,玉画她娘也不会独自去荷塘,若是不去荷塘,她也就不会溺水身亡。”
“老爷!过去的事就不要再提了,我们睡觉吧!”
贾氏说完,起身下床,熄了灯。
展鲲鹏见屋内漆黑一片,便匆忙离开,继续朝灶房走去。
话分两头,自展鲲鹏走后,钟赛馗便在屋中等候,见他迟迟没来,便独自出了门。
他出门右转,走到头又左转,不觉间,竟来到了荷塘,在月光的照耀下,荷花更添几分娇媚。
钟赛馗捡一块无草处坐了下来,欣赏着眼前美景。
忽然,从池塘里传来蛤蟆的叫声。
“咕咕咕呱……咕咕咕呱……”
“这蛤蟆声音好独特啊!必定有蹊跷。”钟赛馗连忙站起来,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
“为何看不见呢?”钟赛馗喃喃地说道,“难道非得让我使出‘闭阳术’不可吗?”
钟赛馗忽然闭上双眼,并低下头,将头顶对着荷塘,但见他的头顶处忽然冒出一团白雾,待白雾散去,竟然出现一只鸡蛋大的眼睛。
仔细看去,那眼睛里竟然出现这样的画面:荷叶上站着一个貌美女子,不停地用衣袖拭去脸上的泪水。
“姑娘,在下钟赛馗,你有何冤屈?快说来听听。”钟赛馗低头说道。
但见荷叶上的女子双手作揖,带着哭腔说道:“奴家甄氏,见过钟公子!奴家原是武员外的妻子,与他相敬如宾,伉俪情深。后来,武员外得了一种怪病,白天不能说话,晚上不能走路,看了几十个郎中,可就是不管用。后来,家中来了一位道士,自称玄金道长,替老爷算了一卦,说奴家是水命,老爷是火命,只要再纳一个土命的小妾便能化解,最好是知根知底的。就在此时,奴家的丫鬟贾小红端着茶水走了进来,那道士随即说道,此女正合适。就这样,老爷将她收为填房。”
说到这,甄氏突然哭了起来,俄而又止住了,继续说道:“一天,奴家正在屋中刺绣,贾氏突然进来,手中还拿着一个黄布包裹,她说这是送给奴家的礼物,让奴家晚上再打开,会有惊喜。奴家信以为真,便收了起来。谁知到了晚上,武员外突然走了进来,问奴家有没有偷走他的六腿玉蟾,奴家说没有,可他却不信,于是在屋中搜,最终在黄布包裹中搜到了六腿玉蟾。奴家说这是贾氏送的,没想到贾氏翻脸不认账,还诬陷我。到了晚上,贾氏过来赔礼道歉,说她也是有苦衷的。奴家问她什么苦衷,她说她心情不好,非要去后花园的荷塘边诉说。奴家没有多想,就跟她去了。没想到,她竟然将奴家推到荷塘里。奴家不会游泳,便溺水而亡。”
讲到这,钟赛馗连忙说道:“夫人,人死不能复生,你为何不去投胎呢?倘若投了胎,不就忘记这些恩怨了吗?”
“奴家也想去投胎转世,只是放心不下小女,怕她被贾氏欺负,所以将魂魄寄居在六腿玉蟾上,时常出现在老爷眼前,希望他能帮奴家昭雪。怎奈老爷被那贾氏迷惑了,根本就不关心这件事。钟公子,你若能替奴家昭雪,奴家愿意夜夜托梦给小女,让她嫁给公子。”甄氏恳切地说道。
钟赛馗虽然低着头,但脸上却露出了羞涩的表情,道:“为夫人昭雪,本是一件善事,倘若裹挟着私情,岂不让人耻笑?儿女之事,需要顺其自然。”
“钟公子说得在理,羞煞奴家了。”甄氏道,“公子,小女名叫武玉画,你若见了她,就说我在那边过得很好,让她勿要挂念。她床底第二块木板上有一个小洞,洞里有一张纸条,上面有贾氏与玄金道长的秘密,你将它取走。”
“夫人,小子记住了!时间不早了,我该回去了,免得被人发现。夫人,就此告辞。”
钟赛馗说完,便猛地睁开双眼,但见头顶上又冒出一团白雾,少顷,待白雾散去,那只眼睛又缩了回去,被青丝覆盖住。
钟赛馗谨慎地朝四周望去,见四下无人,便疾步回去。当他回屋时,发现展鲲鹏已经回来了,桌子上多了两个馒头和一碟咸菜。
展鲲鹏见他来了,连忙将他看到、听到的事情告诉了钟赛馗,钟赛馗听后,也将他使用“闭阳术”看到、听到的事情全都告诉了展鲲鹏。
两人琢磨了一下,便决定明天为甄氏平反昭雪。
翌日,天将发晓,钟赛馗与展鲲鹏便起了床,吃完早饭后,他俩直接去西厢房,为武员外的千金做一张架子床。
武玉画得知早上会有人来量尺寸,鸡鸣时分便起来梳妆打扮,她对自己的床要求很高,所以要亲自督工。
钟赛馗与展鲲鹏在女仆的带领下,来到了武玉画的房间。
钟赛馗看见武玉画的床,连忙跪了下来,将头伸进床底。
武玉画见了,连忙将他拉出来,脸都气红了,道:“你这个人有毛病吧?干嘛要钻我床底?”
“我……你……”钟赛馗竟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这时,展鲲鹏贴在钟赛馗的耳边,轻声说道:“钟大哥,她床底有恭桶。”
武玉画见他俩嘀咕着,恼羞成怒,道:“你们这两个人,是哪里来的?赶紧走!”
钟赛馗见状,连忙笑了笑,道:“小姐,你可叫武玉画?”
“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武玉画惊讶道。
钟赛馗望了望展鲲鹏,展鲲鹏立即会意,连忙去关房门。
钟赛馗见说话安全了,便将昨日之事详细讲述了一遍,听得她一会儿伤心流泪,一会儿目瞪口呆,一会儿牙咬切齿。
“钟大哥,现在该怎么办呢?”武玉画焦急地问道。
钟赛馗笑了笑,道:“我先钻入床底取出秘密,然后再告诉你。”
这一次,武玉画没有阻拦他,不消一盏茶时间,钟赛馗便爬了出来,手中拿着一张纸。
钟赛馗看后,递给了武玉画,武玉画看完,又给了展鲲鹏,三人看完了,又秘密琢磨了一会儿。
约莫半柱香时间,钟赛馗与展鲲鹏继续干活,而武玉画则走了出去。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贾氏在鸡鸣时分便起了床,让丁管家去青阳观请玄金道长。
用过早饭后,那玄金道长便春光满面地走进了武家大院,像在自已家一样,毫无束缚感。
贾氏见玄金道长来了,连忙迎了过去,两人有说有笑,朝正厅走去。
武员外由于昨夜没睡好,所以一直躺在床上,见他俩走了进来,便坐了起来。
贾氏快步走到床前,披了一件衣服在武员外身上,显得十分贤惠。
武员外见玄金道长来了,寒暄几句后,便将近日发生的事情和盘托出。
那玄金道长听后,甩了一下拂尘,接着闭上眼睛,掐指算了起来,嘴上还不停地念叨着只有自己才能听得懂的咒语。
少顷,但见他忽然睁开双眼,一脸严肃地说道:“武老爷,你的病因六腿玉蟾而起,若要解决此问题,需要将它烧掉。”
武员外听后,脸上露出难色,没有说话。
玄金道长见他不说话,连忙说道:“老爷若是舍不得,贫道也别无他法了。”
这时,贾氏开了口,皱着眉头说道:“老爷!钱财乃身外之物,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武员外在贾氏与玄金道长地不停劝说下,终于松了口,道:“那六腿玉蟾是家父送给我的,跟了我五十年,唉!就当烧给他老人家了。敢问道长,这六腿玉蟾何时烧?何地烧?如何烧?”
那玄金道长捋了一下胡须,道:“今晚亥时一刻,用青阳观的八卦炉烧,要足足烧八个时辰。”
贾氏听了,连忙说道:“老爷,我让丁管家今晚过去,亲自监督。”
“好!”武员外随即起床,将那六腿玉蟾从床底拿了出来,依依不舍地交给了玄金道长。
玄金道长拿到六腿玉蟾后,便与武员外、贾氏道了别,转身离去。
这一切,都被屋顶上的展鲲鹏知道了。
那玄金道长回到道观后,是春风得意,在屋中反复把玩那六腿玉蟾,不时还发出“咯咯咯”地笑声。
到了中午,他命小童炒了六道菜,独自在屋中喝酒,一直喝到申时一刻。
醉酒后的他,倒床就睡,当他醒来时,已是戌时三刻。
他又命小童炒了六道菜,继续在屋中吃酒,只是这一次,屋中多了一个人,此人正是武员外的丁管家,两人一边喝,一边聊天。
“哈哈哈……”玄金道长大笑道,“那个武老头真傻,贫道随意编个假话,他竟然相信了。”
“道长高明!”丁管家夸赞道。
这时,玄金道长叹了口气,道:“唉!只可惜我的小红天天陪着那老头。”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丁管家劝慰道,“道长若是哪天想她了,让她过来算一卦不就得了?”
“哈哈哈……”玄金道长大笑道,“这倒也是。丁管家,我的儿子现在如何?”
“富贵他现在很好,武老头十分宠溺他,你就放一万个心吧!”丁管家笑道。
就在这时,房门忽然被一脚踢开,但见从外边走进来六个人。
展鲲鹏走在最前面,钟赛馗紧随其后,武玉画第三个走进来,武员外拉着贾氏最后进来。
那丁管家见武员外来了,吓得直接跪倒在地,大声哭诉道:“老爷饶命!老爷饶命!这一切都是夫人指使,小的不敢违抗!”
武员外听后,直接将贾氏推倒在地。
“玄金道长,快束手就擒吧!”展鲲鹏大声喝道。
那玄金道长忽然站了起来,大笑道:“哈哈哈……就凭你们几个?痴人说梦!”
展鲲鹏听了,是怒气冲天,举起木棍就朝他打去。
孰料,那道士竟然忽地消失了,但他的声音还在,不时传来阵阵嘲笑声。
“看来我又要使用‘闭阳术’了。”钟赛馗立即闭上双眼,将头低下,用头顶四处搜寻目标,少顷,但见那道士坐在房梁上,嘴里还吃着花生米。
“这小子为何要低头?难道他能关闭阳眼,打开阴眼?”玄金道长忖道。
“不错!这就是闭阳术!”
钟赛馗一边说,一边将木棍朝玄金道长砸去,不偏不倚,将他砸了下来,瞬间现出原形。
展鲲鹏立即上前,将他捉住,武玉画随即将绳子递给钟赛馗,钟赛馗心领神会,立即上前,用绳子将玄金道长捆了起来。
“多谢钟公子!多谢展公子!”武员外拱手谢道,“若不是二位及时出现,老夫还一直被蒙在鼓里。”
钟展二人,随即还礼,说了些客套话。
武员外又转身对身旁的武玉画说道:“玉画啊,昨晚你娘托梦,说是让你嫁给钟公子,你可愿意?”
武玉画的脸刷得一下红了,将头低下,没有答话。
“不说就是默认啦!”武员外笑道。
“钟公子,小女嫁给你,你可愿意?”武员外笑着说道。
钟赛馗吞吞吐吐地说道:“我……我愿意!”
“太好了!就这么定了!”
武员外说完,便领着武玉画带头走了出去,钟赛馗则押着管家与贾氏紧随其后,展鲲鹏押着玄金道长走在最后。
翌日,武员外将贾氏、玄金道长并丁管家送到了公堂之上,由于人证物证俱在,他们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
最终,贾氏与玄金道长被判绞刑,丁管家则仗打五十,坐牢一年。
武富贵由于不是武员外的亲儿子,被武员外派人送到了他姥姥家。
就在同一个月,钟赛馗与武玉画举办了婚礼,从此,他们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结婚之后,钟赛馗本可以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他并没有,而是选择与展鲲鹏一道,继续做木匠,继续行侠仗义,为民除害!
(故事完)
本故事为老穆原创,纯属虚构,与封建迷信无关,旨在通过故事劝诫世人多行善事,传递正能量。(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古人常说的‘午时三刻’和‘三更半夜’分别指的是什么时间?
提到‘午时三刻’和‘三更半夜’相信很多的人都不会太陌生,因为这两个成语在古代的时候经常用来代表特定的时间,比如一些古代的电视剧和古代是书籍里面经常会提到这两个成语,那么这两个成语在古代的时候分别指的是哪个时间段呢?
午时三刻
午时三刻既然这两个词在古代的时候属于特定的时间段,那么就要知道古代时候对于时间是如何区分的,古代时候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分别是,子(zǐ)时、丑(chǒu)时、寅(yín)时、卯(mǎo)时、辰(chén)时、巳(sì)时、午(wǔ)时、未(wèi)时、申(shēn)时、酉(yǒu)时、戌(xū)时、亥(hài)时。而相对现在的时间分别是,子时:23点到1点;丑时:1点到3点;寅时:3点到5点;卯时:5点到7点;辰时:7点到9点;巳时:9点到11点;午时:11点到13点;未时:13点到15点;申时:15点到17点;酉时:17点到19点;戌时:19点到21点;亥时:21点到23点。那么就可以看出午时的时间段在11点到13点。
而‘刻’通常用‘漏刻’来计时,这种用来计时的工具叫漏壶。漏壶就是在壶底部钻一个孔,然后壶中会带有一个特定刻度的箭。壶中装满水后,水从孔中一滴一滴往下漏,一天刚好漏完特定刻度的水。而古代时候通常把一个时辰分为八个时刻,那么就可以看出一刻指的就是15分钟,然后结合上面的时辰就可以推断出午时三刻指的就是11点45的这个时间段。
三更半夜古代时候通常把一夜分为五个时间段,而每个时间段都是更夫通过打更来报时,五个时间段分别是,一更,二更,三更,四更和五更,一更对应的时间是晚上19:00--21:00,二更对应的时间是晚上的21:--23:00,三更对应的时间是23:00--1:00,四更对应的是01:00--03:00,五更对应的时间是03:00--05:00,那么也就能看出半夜三更指的就是晚上的23:00以后。
古时候每个时间段的打更声音也都不一样,一更的时候通常是一快一慢地打三次,目的是为了提醒人们该休息了,二更的时候通常是连续敲打好几次,目的是为了提醒人们天干物燥和小心火烛,三更的时间通常是一次慢两次快的打三下,目的是为了提醒人们夜间要注意防火和防盗,四更的时候通常是一次慢快两次慢打四下,目的是为个提醒人们深夜了尽早休息,五更时候通常是一次慢三次快的打四下,目的是提醒人们天快要亮了。
以上就是午时三刻和半夜三更的具体解析了,如果对于上面的观点你还有别的看法和见解那么欢迎你在评论区进行留言和讨论,如果你觉得看完对你有帮助那么欢迎转发和点赞。最后就是你还知道有哪些代表时间的成语呢?(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古代时辰你知多少?
十二个时辰:子(zǐ) 、丑(chǒu) 、寅(yín) 、卯(mǎo) 、辰(chén) 、巳(sì) 、午(wǔ) 、未(wèi)、申(shēn) 、酉(yǒu) 、戌(xū) 、亥(hài)
常听古装剧和古文中说到“午时三刻”“戌时二刻”“三更天”,但你真的知道它们说的是几点吗?
古代时辰你知多少?几张图表告诉你。
古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小时。相传是根据十二生肖中的动物出没的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而一个时辰等于120分钟,一刻等于15分钟,所以一个时辰有8刻钟。
古代的更是指:
19:00-21:00为一更(戌时),
21:00-23:00为二更(亥时),
23:00-01:00为三更(子时),
01:00-03:00为四更(丑时),
03:00-05:00为五更(寅时)。
(注:此处"更"在古汉语中读"jing")
所以现在你知道“午时三刻”“戌时二刻”“三更天”是几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