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吉日

五行散的配方(五行散)

五行散的配方(五行散)

孩子经常生病感冒,这味药能有效应对

很多家长带孩子来看病的时候会说:‘大夫,我这孩子三天两头生病,每个月都得感冒一回,请病假的时间比上学的时间还长,您看怎么调理调理?’

今天就跟大家说说,体质差爱生病的孩子,怎么调理。

孩子生病,最常见的就是发烧、咳嗽,咽痛、鼻塞、流涕等症状,这些都是呼吸系统疾病的表现。当感冒、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这些小儿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一年发病超过一定的次数,那就被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孩子又称“复感儿”。

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标准

我们人体的呼吸道分为上、下两部分:鼻、咽、喉合称为上呼吸道,气管、支气管和肺合称为下呼吸道。我们经常说的呼吸道感染也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普通感冒、流感、鼻炎、咽炎、喉炎、疱疹咽峡炎、扁桃体炎等。

下呼吸道感染:包括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等。

大家可以对照下表,如果孩子一年内生病的次数达到了表格中的数值,那就达到了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标准。

反复呼吸道感染,多是肺脾气虚

孩子反复感冒爱生病,我们会说他体质差,人比较虚,所以我们也把这类感冒称为“虚人感冒”、“体虚感冒”。这里的“虚”,指的多是肺脾气虚。

肺系是抵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

中医概念中的“肺”不止是肺脏,而是整个呼吸系统都属于肺系的范畴。肺开窍于鼻,与外界直接相通,外界的邪气最容易侵犯肺系,所以孩子生病多是呼吸系统的疾病。

肺主皮毛,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卫外器官。外邪致病,常从皮肤腠理而入。肺主气属卫,如果肺气虚,卫气失司,防御外邪的功能低下,那么邪气就容易内侵人体,孩子就会经常感冒。

脾乃肺之母,肺气要靠脾气补

按中医五行理论讲“脾土生肺金”,也就是说,脾是肺的母亲。如果脾气虚,母病及子,那么肺气必然也不会强。只有脾的功能强健了,肺的功能才能强健,呼吸系统疾病才不容易发生。

此外,脾为后天之本。儿科著作《幼科挥发》中说:“胃者主纳受,脾者主运化。脾胃壮实,四肢安宁;脾胃虚弱,百病蜂起。”意思就是说,脾胃功能好,抵抗力才会强;如果脾胃虚弱,孩子动不动就生病。

由此可见,体质差、爱生病的孩子大多都是肺脾气虚的。

这类孩子除了爱生病,病势缠绵难愈之外,还常有下面这些表现:面黄或者白,无光泽,唇舌淡白,形体比较瘦弱,活动多了容易累,经常要抱,特别爱出汗,纳少便溏(吃得少、大便稀)等。此外,过敏性鼻炎等过敏体质的孩子,也多是肺脾气虚的。

调理肺脾气虚,善用玉屏风散

对于这种体虚、容易反复感冒的孩子来说,一旦感冒,不应该随意使用散寒祛风或者是解表清热的感冒药,最好祛邪、扶正同时进行,标本兼顾,既健脾益气,又疏风解表。否则病不容易好,就算好了,也容易复发。

日常调理肺脾气虚、爱生病的孩子,可以长期用玉屏风散来改善体质。

玉屏风散是由黄芪、白术、防风三味药组成的传统的中药,是治疗表虚不固、体虚自汗的经典名方,并且能够提升人体的正气,提高免疫力。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主要功效为健脾补中,补脾肺之气。气虚乏力、食少便溏的孩子在生活中也可以搭配其他食药材做成药膳,用以日常保健。

白术:味甘、苦,性温,归脾、胃经。主要功效为健脾益气,燥湿利尿,被前人誉为“补气健脾第一要药”。对于脾胃虚弱、常有积滞的孩子来说,日常也可以用来作为食疗。

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肝、脾经。主要功效为祛风解表,胜湿止痛。防风这味药甘缓微温不峻烈,故外感风寒、风湿、风热表证时,均可配伍使用。

三味药组合在一起,玉屏风散整个方剂有很好的健脾益气、固肺固卫的功效,能够改善孩子肺脾气虚的体质。

市面上,玉屏风散的成药有玉屏风颗粒和玉屏风口服液。辨证合适的孩子可以按下面方法长期调理:

玉屏风颗粒(每袋5克):开水冲服,一次5克,一日3次。

玉屏风口服液:一次1支,一日3次。

注意:六岁以下儿童酌减或遵医嘱服用;服药4周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关于玉屏风的使用,如果孩子有下面这些情况,那就暂时不要吃:消化不好,明显积食;出现感冒、咳嗽、发烧、腹泻等问题;有喉咙红肿、口腔溃疡、大便硬结等“上火”的表现;阴虚火旺的孩子。

作者简介:单海军,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脑病康复科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擅长治疗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常见病,如:小儿脑瘫、智力低下、抽动症、咳嗽、哮喘、厌食、积滞、泄泻、便秘、反复口疮、遗尿等。

一个祛湿健脾的方子,药性特别平和,大多数人都可以吃

今天要跟大家介绍一个方子,祛湿健脾最常用的方子,这个方子是:参苓白术散。这个方子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药性特别平和,所采用的药物基本都是药食同源的,大多数人都可以吃。但是,它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很难喝,难以长期坚持下去。今天这篇文章末尾,我会告诉大家一个小窍门,告诉大家怎么改良口感这个问题。

上回我跟大家谈到祛湿有5种思路,参苓白术散是用到哪种思路来祛湿气的呢?很明确地告诉大家,参苓白术散用的是健脾祛湿的思路。湿气重是一个时代性问题,脾虚也同样是一个时代性问题,它们互为因果,脾虚为本,湿气重为标,脾为生湿之源,而参苓白术散既能从标上去湿,还能从本上健脾,是一个标本兼治的方子,药性还非常平和,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确实是一个好方子。

参苓白术散是一个时方,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这本书很实用,它是全世界第一部由官方主导编写的中药书籍,很多方子在今天非常火,像逍遥丸,四物汤,四君子汤,这些方子都是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参苓白术散,药物组成相对多一些。莲子肉,薏苡仁,山药,白茯苓,人参,白术,甘草,白扁豆,砂仁,桔梗。

这个方子有中成药的,有散剂和丸剂,散剂就叫参苓白术散,丸剂就叫参苓白术丸,剂量就不写了,反正都是现成配好的,按说明服用就行了。

来看这个方子到底是如何健脾祛湿的?

先看第一梯队,莲子+薏苡仁+山药+白茯苓,这4个药食同源品在一起,大家是不是似曾相识呢? 细心的朋友已经看出来了,这五行健脾粉的配方去了其中一个芡实,其它四味都是一模一样的。

五行健脾粉最主要的功效就是健脾,而且是用五行思维来健脾,高度非常之高。其实,这个方子里加上芡实也没什么不可的,只是方子本身已经很大了, 可加可不加。

再看第二梯队,白茯苓+人参+白术+甘草,这4味药配在一起,我相信大家也认出来了,这就是四君子汤,用来补中焦之气的。要提升脾脏运化水湿的能力,不能只考虑祛湿,也不能只考虑健脾,更要考虑补气,补气等于就是提升脾脏功能,这是最根本的一步。

第三梯队,白扁豆+砂仁+桔梗来给整个方子圆场。白扁豆最擅长化湿,增强方子排湿气的效果;砂仁最擅长行气醒脾,补气之前一定要记得先行气,这里体现出来了;桔梗最擅长开宣肺气,把肺气打开通利水道,也是为了排湿气。总而言之,这3味药是辅助,用来增强效果的。

再回过头来看整个方子,参苓白术散说是祛湿的方子,却用的思路是以健脾补气为主,而真正祛湿的药寥寥无几,这就是真正地治病必求于本。说到健脾这个话题,这个方子里有五行健脾散的思路,用来健脾的,还有砂仁,白扁豆这2味药是用来行气醒脾的,还有四君子汤用来补脾气的,也就是说,这个方子围绕醒脾、健脾、补脾同时进行的,海陆空三位一体作战,让脾脏功能恢复,湿气自除!

这个方子还有一个优点,就是选用的材料全都是药食同源的,药性非常地平和,这也是很多人特别在意的,能用食物解决的尽量别用药物,这个方子算是一个药食同源的方子了。

参苓白术散适合哪些人来吃呢?

第一种是适合脾胃虚弱的瘦子来吃。很多人来问我吃什么可以变胖,其实方子有很多可以选择,法无定法,在问这个问题之前,请你先想一个问题:为什么吃了东西不长肉?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出在脾胃,是因为脾胃虚弱,脾胃虚弱的人吃的少,吃进去的也很难转化成身体的物质精微,这样的人肯定就瘦。那要怎么办? 要去补脾胃健脾胃。你看,参苓白术散刚好可以健脾胃,刚好可以补脾胃,所以,这就是对证了。

第二种人是长期拉肚子,大便长期稀溏的人。大便长期稀溏,提示体内胃肠里寒湿较重,大便在这种寒湿的环境里,就是稀溏的样子。为什么寒湿重呢?脾胃的阳气被伤,寒就中生;脾气虚了,湿气就来了;寒气和湿气混杂在一起难解难分,就成了寒湿了。

归根结底,还是脾胃阳气不足的缘故,这种情况可以吃附子理中丸,也可以吃参苓白术散,寒气重的情况吃附子理中丸,湿气重的情况吃参苓白术散。

第三种人是饮食不开,稍微吃多就容易腹胀的人。现代人有很多脾胃已伤,对吃饭基本没兴趣,有些人就用开胃的方法,用上消食导滞的方法,短期内是有一些效果,但是从长期来看,这也是舍本逐末。饮食不开的人,我一般都会去看舌头,如果舌苔厚腻,则用消食导滞的方法吃上几天即可见效,消导之法是消法,没有扶人的正气,不是长久之计;如果舌苔没有明显的厚腻苔,一般是不用消导的,参苓白术散即可醒脾,又可健脾,还可补脾,是解决这种问题的扶正思路。有很多病人在大病过后,脾胃受伤没有恢复,饮食不佳,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扶正气,就是调养脾胃,参苓白术的思路是一个非常好的思路。

第四种人是妇科带下,男性阴囊潮湿的人,也很适合吃参苓白术散。妇科带下,在古代的时候就按照湿气重就能治好,在现代就比较复杂了,霉菌性阴道炎或者是尿道炎之类的病名,其实很好理解,因为阴部湿气太多了,各种霉菌细菌就容易出现,然后也容易形成炎症。就好比一个潮湿的木头上面就容易长蘑菇长虫子,而要解决蘑菇和虫子的问题,你用杀虫剂杀虫,你把蘑菇摘掉这些方法都是在治标,虫子是杀不完的,蘑菇摘了还会再长。正确的治根的方法,其实很简单,你把潮湿的木头拿到太阳底下晒一下就完了。而,参苓白术散就是这样的思路,通过健脾把身体的湿气祛除掉,湿气没有了,带下就解决了,各种霉菌细菌就生存不下去了,炎症也就自然而然地解决了。

第五种人是久咳痰多的人。中医有一句话,初咳在肺,中咳在脾,久咳在肾。刚刚咳嗽的时候,往往跟肺最相关,如果一直咳嗽没解决,还伴随着有痰的话,那说明病位已经到了脾脏了。

脾土生肺金,脾虚的人也会肺虚,脾虚的人还会生痰,痰湿阻肺会导致咳嗽,这种久咳有痰的咳嗽,一定要去健脾补脾,参苓白术散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这5种人最适合参苓白术散,但并不是全部,参苓白术散实际上是一个醒脾健脾补脾的方子,是一个以扶正气为主要目的的方子,把脾脏功能恢复了,让脾脏自己去运化水湿,从而达到祛湿的目的。这个方子偏温偏燥,体内有实热的人是不适合的,阴虚体质津液不足的人也是不适合的。

方子虽好,但是很多朋友反馈参苓白术散太难吃,难以下咽,难以坚持,这个方子里影响口感的有3味药:砂仁、桔梗、白术,我的建议是,把这3味药拿掉换成陈皮,虽然效果会打点折扣,但是可以大大改善口感,这样就能长期坚持服用下去了。

百病不离肝!名方柴胡疏肝散,上治头痛,中治胃炎,下治便秘

我们常说百病不离肝,这是夸张吗?今天沈医生告诉你答案。

为什么说百病不离肝呢?这得从肝脏的生理功能说起。首先中医上讲肝主疏泄,什么意思呢?它是说肝可以调节人体气机的运行,让气畅达全身而不会郁堵。

如果肝气运行不通了,紧接着体内气机的运转也会出现问题,不能输送到五脏六腑,自然就会生出各种各样的疾病。相应的,想要治疗这些疾病,我们就得选具有疏肝理气功效的药。

柴胡疏肝散呢,包括有柴胡、陈皮、芍药、枳壳、川芎、香附、炙甘草7味中药,是疏肝的第一名方。专门应对肝气郁滞导致的各种疾病,具体包括什么,我们一个一个来看。

首先是治头痛,特别是头两侧的跳痛。这种头痛往往出现在生气、紧张、郁闷之后,或者说每天不定时发作,一次就疼几分钟,有时候胁肋两边像有一股气在乱撞,舌质暗红,上面还有一些瘀点。

气能行血,气不畅通了,血液运行也会变慢,久而久之就有了瘀血。再加上肝经的巡行经过头部两侧,所以瘀血很容易停留在那,就引起了疼痛。

这时候柴胡疏肝散中的柴胡、香附、陈皮可以行气,芍药、川芎可以行血,气一通,血一散,头痛自然就缓解了。

第二个是治胃炎。胃病和肝有什么关系呢?从五行上讲,肝属木,脾胃属土。他们就像就像树木和土壤,树木具有防风固土的作用,而土壤又可以供给树木营养,所以说当肝气郁堵的时候,紧跟着脾胃也出现问题。

这种人多见胃部胀痛不适,食欲很差,总是嗳气,反酸,吃饭或者情绪变化后这些表现会加重。这时候最重要的是疏肝理气,柴胡疏肝散就是不错的选择。

最后就是便秘。便秘不是因为肠道中液体不足引起的吗,怎么还和肝扯上关系了?那是因为气具有推动作用,可以辅助我们排便,气不走了,便便也不走了,肠道就一直吸收水分,导致干结不通。这样的便秘往往是有便意,但是却排不出来,好不容易上完后,肚子还是发胀有肠鸣音,咕咕叫个不停。这时候也可以参考柴胡疏肝散来治疗。

如果说你不想喝汤药,这个药也有中成药柴胡疏肝丸。柴胡疏肝散的三种用途,你学会了吗?如果有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会抽空给大家解答。关注我,教你更多中医知识

五行属性为什么土能生金 参苓白术散

五行属性为什么土能生金?

五行为什么是土生金?

1.自然天地因素上,土生金, 因为金从隐藏的矿石里,有山土必生石,有石能生金提金,所以土生金。

2.生命生理功能上,脾(胃)五行属土,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的功能把摄入的饮食五味的水谷精微生成,合并宗气清气综合气化,对生命生理功能发挥全部精气神血最根本最高贡献,所以从某种意义上土生金。

《黄帝内经.素问》曰: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3.五行生克气化 转化互生,非绝对的静止,而是建立在运动主特色基础上的动态平衡。

中医五行气化相生的运用,肺属金,脾(胃)属土,土生金,是“气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调理治疗养生上的一大特写。脾属土,肺属金,培土生金,代表补脾能益肺。

临床实践上,肺病肺虚无以生化代谢,用补脾益脾健脾法则,以资肺气阴阳改善促进,使肺脏免疫力增加复元大为实用成效。用补脾土的药物治疗,调补中焦中气,充实后天,从而使肺脏受益的治法,称为“培土生金”法。用补脾土的药物治疗,调补中焦中气,充实后天,从而使肺脏受益的治法,称为“培土生金”法。补脾益肺法,中药调理常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对临床症状咳嗽日久,出现痰多清稀,食欲减退、大便溏、四肢无力,舌淡脉弱等肺虚脾弱的证候的调理治疗保养,能起到功能作用效果。

立春丨五行属木,养生当护肝

小师妹 华医世界

二月初,万物苏

当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于每年公历2月3-5日交节。今日,2022年2月4日,4点50分36秒,是立春的起始。

立春是24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立春,正月节;

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立夏、秋、冬同。”

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

今天小师妹就来介绍一下,立春有哪些养生技巧,以及立春有哪些习俗。

01.春季养生

立春-春捂秋冻

此时气温开始升高,土壤开始解冻。但此时像北方地区最低温度还是在零下,早晚时温度仍旧较冷。

因此在此时也不应该过早的脱掉棉服,在很多民间谚语中也有很多相应的说法。

同时,春季气候变化较大,天气乍寒乍暖,由于人体腠理开始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所以,初春时节特别是生活在北方地区的人不宜顿去棉服,年老体弱者换装尤宜审慎,不可骤减。

《千金要方》主张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

《老老恒言》亦云:“春冻半泮,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所以养阳之生气”。

立春-起居调整

《黄帝内经》中就载:“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

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立春以后的睡眠,最好是晚睡早起,以保持身体的最佳状态。

立春-护肝

从中医角度看,春季五行中属木,在五脏中与肝相对应。

肝的生理特性是体阴而用阳;肝为刚脏;肝主升发;肝性喜条达而恶抑郁。

肝的生理功能是主疏泄,主藏血。

因此在春季应养肝为先,可从调畅情志,饮食和运动上注意调养。

注意调畅情志

中医认为肝属木,喜调达与春季升发阳气相应。

在春季精神养生方面,要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心境恬愉。

同时要充分利用、珍惜春季大自然“发陈”之时,借阳气上升,万物萌生,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机,通过适当的调摄,使春阳之气得以宣达,代谢机能得以正常运行。

宜吃平补的食物

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人体气血化生之源。

但春季肝气当令,肝的功能偏亢,而肝旺可伤及脾,影响脾的消化吸收功能。

在《素问·藏气法时论》中说到:“肝主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

酸味入肝, 甘味入脾。若多吃酸味食品,使强肝的功能加强,本来就偏亢的肝气更旺,最终可能伤害脾胃之气。

春季阳气升发,活动加快,从而导致人体的消耗增加,此时可补充一些营养,让身体处于动态的平衡状态。并且春季多风,天气干燥。

因此此时适宜吃一些,大枣、山药等食物。

李时珍曾说大枣:气味甘平,安中,养脾气,平胃气,通九窍,助十二经,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久服轻身延年。

山药味甘性平,具有健脾养肝、滋肺益气、补肾固精等功效。

枣、山药与大米、小米等一起煮粥食用,可以健脾养肝益胃,滋阴润燥。

同时还可以适当多吃一些,“种生”与芽菜。

“种生”如油菜、香菜、韭菜、洋葱、芥菜、白萝卜、茼蒿、大头菜、茴香、白菜、芹菜、菠菜等,芽菜如春笋、姜芽、香椿芽、黄豆芽、绿豆芽等,

可使人体阳气得到生发,肝气得以疏通调畅,可达天人合一、气血充沛、身体健康的养生目的。

坚持运动

中医认为,肝主筋,坚持锻炼能舒筋活络,有益肝脏健康。

此时运动应选择踏青、散步、慢跑、打太极等强度不太大的方式,以微有汗出为度,避免运动后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否则易损耗阳气。

踏青是立春时较为适宜的运动。此时多去户外游玩, 不仅锻炼了身体, 而且放松了心情, 有利于调养肝脏。

立春-注意疾病的预防

预防中风

有研究表明,当气温波动较大时,中风的风险会增加。

进入春季,虽然天气有所回暖,但也会有冷空气侵袭的情况,气压变化较大。此时应当预防中风。

预防传染病

春季天气由寒转暖,各种致病细菌、病毒的生长繁殖加快,此时应注意个人的卫生。

同时注意室内的卫生,勤打扫,勤通风,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和室内空气的清新。

02.立春习俗

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在古时,立春有吉祥的含义。

因此立春时会有很多节庆活动,当中有一些民俗习惯,也流传至今。

咬春

有一些地区在立春这一天,吃萝卜、姜、葱,和上面,做面饼吃。

还有一些地区会吃春卷。

还有一些地方会吃春饼,用面粉烙的薄饼,一般卷菜而食,

《岁时广记》引唐《四时宝镜》载:“立春日食萝菔、春饼、生菜,号春盘。”

春游

这一天一些地区会有各种民俗表演,预演称为"演春",立春当天正式迎春,人们纷纷装扮起来,敲锣打鼓,热烈庆贺。

它的另一个作用就是提醒人们,不要误了大好时光,要抓紧农务。曾经也有诗描述这个景象∶"东风化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

立春后,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人们外出春游,这也是游春的一种形式。

今天大家有没有吃春饼,春卷呢?不防趁着假期自己动手做一些,在感受春天的同时,吃一些立春时节适宜吃的食物,以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