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命理

何出此言下一句接什么好(何出此言)

何出此言下一句接什么好(何出此言)

“学霸”竟是贬义词,能考高分算不上厉害,中国不缺“伪大师”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学霸”这个词就被众多人所广泛使用。作为学中文的小编对词汇是非常敏感的,现代汉语中很多词汇的意思跟它原来的本义已经相差甚远。

我最开始是很反感“学霸”这个词的,因为你根本不了解学霸的本来意思。如果你知道的话,估计可能不会有人再会使用这个词了。

“学霸”从古至今就是贬义词,你看用“霸”字组成的词语或成语,有几个是好词?几乎很少,所以“学霸”这个词千万不要再用了,因为它不是捧人而是骂人。

“学霸”到底是什么意思?中文好难哦

“学霸”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说它是贬义词呢?要想了解一个词的真正含义,首先要看它的本义和最早出处。

“学霸”这个词最早出自于元朝的《至正直记》:“衢州学霸王杞者,久占出纳之计,半为己资,横行积久。”

从字面意思上看,这也不可能会是什么好词,用今天的话说,王杞这个人就是横行霸道,欺行霸市的学界败类。

《大明会典》中对这个词又有了新的诠释:“嘉靖十年题准、生员内有刁泼无耻之徒、号称学霸、恣意非为、及被提学考校、或访察黜退、妄行讪毁、赴京奏扰者、奏词立案不行。仍行巡按御史拏问。”

学霸的意思成了刁泼无耻之徒,恣意非为,无恶不作。有人说,你这都是文言文,能不能来一个白话文的解释。

小编有一门研究方向叫“明清小说”,其中明代短篇小说集《二刻拍案惊奇》中,有一章“青楼市探人踪 红花场假鬼闹”,里面有一个人物叫张寅。

凌濛初是这么介绍他的:“其时属下有个学霸廪生,姓张名寅。”如果看过这篇小说的话,就会知道这家伙是一个学界的恶棍,坏到极点了。

因此,无论是古文还是白话文,“学霸”都是100%的贬义词,但现在我们居然能贬义褒用了,这就是中文的魅力。

为什么外国人觉得中文难?因为明明一件不好的事,你也能给它说成是好事,这就是汉语的独特之处。

现代“学霸”如何定义,仅仅是考高分吗?

我们现在很多人不仅不知道“学霸”的本义,就连它后来的“引申义”也就是现代人对“学霸”的定义,好多人也没有搞清楚。

现代学霸的定义是什么?能找出许多版本来。有人说是擅长学习,每门功课的分数都能考得很高;也有人说,重大考试,能够突击成功的人;

还有人说,学习刻苦之人,每时每刻都在学习,在许多人都考砸的情况下,他能一飞冲天,考取高分数。最后也有人说,学霸是为了坚持梦想的人。

反正有很多种解释,但说了半天都离不开一个因素“高分”。但能考“高分”真的配叫学霸吗?

小编觉得远远不是,因为现代意义上的“学霸”可不是说能考取高分的人,其实考高分没有那么难。

虽然你考不了那么高的分,但这并非完全由智商决定,有些就看你能不能刻苦,智商只是起到一小部分的作用。

真正是智商决定的,那得是600-700分往上,但如果正常人努努力,考个600分,都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你没摆正态度,也没刻苦学。

大家可以看看我们所谓的行业精英,真的一定是那种考很高分的人吗?1998年理科那高考状元749分,现在谁还知道他是谁?

古代的科举状元你能认识几个?几乎都没听过,反而落榜的那些人后来都成了响当当的人物。

因此,在有争议的前提下,“学霸”绝不是考高分的那种人。

中国不缺伪大师,中国需要这样的大师

随着科技越来越发达,从上世纪90年代以后,大家对物质的盲目追求,致使我们忽略了精神方面的追求。

换言之,我们这个时代是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精神文化极其匮乏的时期。

有学者说,过了五十年、一百年之后,下一代人再看我们这代人的时候,会说我们这代人是最愚蠢的一代人。

何出此言呢?因为90年代以来人们的精神生活越来越粗鄙了。除了金钱和时尚,别的都没有兴趣,不读诗歌,不读文学,不习惯沉思,不读那些深奥的东西。

只是看那种具体化、碎片化和毫无营养的东西,稍微抽象一点就看不懂了,甚至最基本的真善美都毫无察觉。这样的生活与精神状态,在21世纪的今天非常普遍。

中国不缺“伪大师”,我们现在的伪大师太多了,什么这个网红,什么这个知识主播,这帮人打着知识与文化的旗号,实际上就是为了圈钱。

说好听点他们是王朔笔下的“知道分子”,说不好听他们啥也不是。

2009年,季羡林去世的时候,我们说中国最后一位大师走了。我觉得我们需要像季羡林这样的大师,真正能为学术做贡献,能有自立门派,可以效法的一代大师。

包括像前一阵刚去世的余英时先生、李泽厚先生,这些都是我们当代难得的学术大师。何为大师?大者,有容乃大;师者,可法曰师。

包括像金庸、梁羽生这样的港台学术人物也是属于这种级别的“大师”。

他们能学贯中西古今,然后自成一派,而且不断追求完美,精益求精,这样的人才是我们国家真正需要的大师。

仅仅会考高分,然后只是会背书的人,算不上真正的大师。“学霸”也不是考试分高所决定的。因此,不需要什么真正的学霸,我们需要的是对时代负责任的“大师”。

今日话题:你觉得学霸该如何定义呢?

成由勤俭败由奢

1958年的11月26日,周恩来、贺龙陪外宾参观应城红旗人民公社。吃饭时,原本应城县委准备了丰盛菜肴,周恩来审查菜单时全部否定,强调只准四菜一汤。吃饭时,周恩来往自己碗里夹豆芽、菠菜,把鱼肉不停地夹给社员们,说:“你们劳累辛苦,吃点鱼肉补身子。”饭后,周恩来叮嘱,原先准备的另外菜肴,全部送给敬老院、妇产院和幼儿园。 (资料图片)

国画《粒粒皆辛苦》 中国美术馆藏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尚俭戒奢,朴素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本色和优良传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历史舞台过客缤纷,决定成败兴亡的,固然非止一端,但勤俭与否确实是影响个人成长、家业兴旺、国家兴盛的重要因素。读史明智。让我们从历史上的勤俭与奢侈谈起。

俭则约,俭生廉,俭为立身之德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俭之为德,由来已久。上古尧舜之时,就对节俭的作用给予高度肯定。相传虞舜曾称赞夏禹:“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大禹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吃粗米饭,喝野菜汤,穿短打布衣,住茅草屋,为后人所称道。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在生活观念上却几乎一致“尚俭”。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他认为,节俭自持,是富裕安康的前提条件之一。孔子讲究礼仪,但是强调以节俭为本,“礼,与其奢也,宁俭。”墨家更进一步地提出为人为政都要节用:“圣人之所俭节也,小人之所淫佚也。俭节则昌,淫佚则亡。”还提出了适度消费的理念,倡导在衣食住行中加以贯彻。

秦汉以后,人们普遍接受儒、墨两家的观点,二十四史中对于能够节俭的人物大加称赞,随处可见。如《后汉书·吴祐传》称“祐以光禄四行迁胶东侯相”。所谓“四行”,据《汉官仪》,指“敦厚、质朴、逊让、节俭”。

优秀的品质总是如影随形。节俭往往会催生廉洁,而廉洁亦会提高威望。为官者把俭朴和廉洁的关系理清楚了,节欲戒奢,戒奢从俭,以俭养廉,也就掌握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法宝。因此古时官吏的升迁考核,常将能否“节俭”作为一项基本内容。

唐朝初期,有一个宰相叫李勣,他不仅功勋卓著,而且为人低调、非常节俭。一次,一个老乡到京城去拜访他,到了饭点,李勣就留他吃饭。饭桌上摆的是饼,客人吃着嫌弃饼边缘不干净,就顺手撕了扔在一边,“裂却饼缘”,李勣见了很生气,着实训斥了他一番:“年轻人,你要知道,这块饼包含了农人的多少汗水,田地要犁两遍,土壤肥沃后才能下种,还要灌溉、锄草,精心呵护,年景好才得丰收。辛苦收割、脱粒、扬清后,才得到麦粒,还要碾磨成粉,然后才能做成一块饼。你随意撕饼扔掉,太不应该了。”

唐朝初期统治者节俭务实,创业兴邦,而唐朝中后期奢靡之风又盛。讴歌节俭、劝诫奢侈于是成为唐诗的一个重要内容。李绅将“盘中餐”的粮食与农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联系在一起,凝成了“粒粒皆辛苦”的名句;杜甫《往在》里说:“君臣节俭足,朝野欢呼同。中兴似国初,继体如太宗。”白居易则写道:“岁丰仍节俭,时泰更销兵。圣念长如此,何忧不太平。”提出太平之世的“秘诀”在于节俭销兵,即使是在丰收之年,也不能丢弃勤俭之德。

历史上众多有识之士都十分注意自身生活俭朴,也将俭朴融入家风家教中。《颜氏家训》强调:“俭者,省约为礼之谓也,吝者,穷急不恤之谓也。”宋朝时倪思告诫后人:“俭则足用,俭则寡求。俭则可以成家,俭则可以立身,俭则可以传子孙。”都体现出对子孙后代注重节俭、勤俭持家的要求和期望。

北宋名臣范仲淹,不仅政绩卓著,而且“以清苦俭约著于世”,言传身教,范家子孙都严格遵守节俭的家风。《曲洧旧闻》中记载,范仲淹的儿子范纯仁官居宰相后,一次请朋友吃饭,饭局过后,朋友不经意间感慨:“啊,范丞相家的家风终于有所改变了!”有人追问他何出此言,他回答:“盐豉棋子而上有肉两簇,岂非变家风乎?”是啊,以前范丞相家吃饭,就是面条米饭上盖着豆豉佐餐,这次去他家吃饭,居然能在豆豉上吃到了两片肉,这难道不是改变家风了吗?说得大家哈哈大笑,笑声中却带着深深的敬意。

南宋理学家朱熹历事四朝却一生淡泊名利,安守清贫。一次,他去看望女儿女婿,未料女婿不在家,女儿留他吃午饭。因家中贫困,女儿只端出几碗大麦饭和一碗葱汤,对父亲很是愧疚。朱熹却不以为意,开开心心地吃了,并告诉女儿俭朴度日本是我们的良好家风,对于饮食,不要计较多少和好坏。吃完饭后,他还题了一首诗:“葱汤麦饭两相宜,葱补丹田麦疗饥。莫道儒家风味薄,隔邻犹有未炊时。”女婿回来后,对岳父的俭朴之风与仁爱之心大为感动,便将此诗作为家训,于书房悬挂。后人亦以“朱子固穷”赞扬之。

成由俭,败由奢,俭关乎长治久安

在古人看来,节俭不仅是个人生活中的美德,更应上升到治国理政的高度去看待。一个国家和民族若失了勤俭,沉溺于奢靡享受,自然会衰退了务实、开拓、变革的精神。

春秋战国时期,秦穆公奉行“以俭得之,以奢失之”的为政理念,勤俭治国,为秦的强大乃至后来的统一打下了坚实基础;秦始皇兴建阿房宫豪华盖世,终为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秦亡汉兴,汉初力崇节俭,汉文帝执政23年,在这23年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正是由于汉文帝躬行节俭,以上率下,使当时社会形成尚俭崇廉风尚,“文景之治”正是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中得以产生。然而,文景之治积累了丰富的物质财富,此后虽国力鼎盛,可社会“崇奢”之风却愈演愈烈,为亡国埋下祸根。

隋朝统一国家后,文帝力除侈靡之风,“务从节俭,不得劳人”,“其自奉养,务为俭素,乘舆御物,故弊者随宜补用;自非享宴,所食不过一肉;后宫皆服浣濯之衣。”而隋炀帝却穷奢极欲,致使亡国。

到了社会经济较为发达的唐代,勤俭节约的观念依然受到提倡。然而在开元盛世中,唐玄宗满足了、懈怠了,没有曾经的克勤克俭,而是“水陆珍馐数千盘,一盘之费,盖中人十家之产”,在他的影响下,整个朝廷“公私相效,渐以成俗。则是物务多废”,史称“侈心一萌,邪道并进”。

公元960年,陈桥兵变,宋太祖赵匡胤从一员武将登上了皇位。多年流落江湖和长期从军,使赵匡胤养成了俭朴的作风,当皇帝后始终保持。史载:“帝性孝友节俭,质任自然,不事矫饰。……宫中苇帘,缘用青布;常服之衣,浣濯至再。”宫里悬挂的帘子,都是粗布所制;洗了多少次的旧衣服依然穿在身上。

皇帝的专车叫玉辂,赵匡胤用的是前朝皇帝用过的“二手车”。有一次,皇后问他:“皇上即位很长时间了,为什么不用黄金装饰一下轿子呢?这样出门也气派些啊。”赵匡胤笑道:“别说用黄金装饰轿子,就是宫殿全都用黄金装饰,亦非难事。但是我当皇帝,是为天下的百姓保管钱财,岂能胡乱使用啊!”

开国之君,创业艰难,懂得勤俭兴邦。后代子孙生长于富贵之时,如何能做到节俭如初?宋朝建立了一套制度来约束宫中花费。有一次,赵匡胤命文思院工匠制造一只蒸笼,却很久没有送来。他责问原因,侍从解释说:按照规定,这事要先经过尚书省,尚书省下达到工部,工部再到文思院,文思院拿出制作预算,再反过来逐级上奏,得到批准,才可以正式制造,所以需要些日子。赵匡胤一听,不悦:“一只蒸笼还不是想买就买,怎么还要这个批、那个审的?”宰相赵普解释:“这个规矩,并非为限制陛下,而是为陛下子孙所设的。假如后代子孙生长于富贵,不知道创业艰辛,很可能今天要这个,明天干那个,铺张浪费。有了制度规矩,他们的欲望就会受到限制。”赵匡胤连声称赞这是好规矩。

然而,北宋的第八位皇帝宋徽宗即位后,开始几年还励精图治,可身边总有人天天鼓吹“岁月能几何,岂可徒自劳苦”的腐朽堕落人生观,宋徽宗听了声声入耳深信不疑,生活愈发奢靡起来。他最宠信重用的将相大臣,也几乎个个都是挥金如土的高手。重臣蔡京生性好客贪吃,经常大摆宴席,有一次请僚属吃饭,光蟹黄馒头一项就花掉一千三百余贯钱。他家仅厨师就数十上百人,内部分工极细,有人专做包子,有人专门切葱丝。

沉于奢,施暴政,必将百姓置于与自己完全对立的地位,当百姓再也无法忍受之时,就是统治者的覆亡之日。北宋百姓喊出“打破筒(童贯),泼了菜(蔡京),便是人间好世界”的呼声,在两浙、黄淮等地爆发了声势浩大的起义,严重动摇了统治根基,使北宋政权在金兵来侵时不堪一击,轰然覆亡。

历史需要常常回看。包括吃喝浪费在内的奢靡之风给每个时代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有的国破,有的家亡,有的殒身,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不良社会风气,贻害深远。无数事例也证明,反对浪费,推崇节俭,必定会提升人民的精神状态,促进吏治清明、社会向上与国家兴盛。正所谓“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俭与奢的影响,在“百善俱兴”和“百恶俱纵”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勤俭这个传家宝,什么时候都不能丢

尚俭戒奢,朴素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本色和优良传统,是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法宝,更是我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

1936年和1939年,美国记者斯诺曾先后两次长期访问陕北根据地和延安。他盛赞“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是人类历史本身的丰富而灿烂的精华”,是“东方魔力”,是“兴国之光”。是什么让斯诺下此论断?他看到毛泽东住在简陋的窑洞里,穿的是打了补丁的衣服,吃的是小米饭和辣椒土豆丝;周恩来睡在土炕上;彭德怀穿的背心是用缴获敌人的降落伞做的;林伯渠的耳朵上用线绳系着断了一只腿的眼镜;红军大学学员把敌人的传单翻过来当做课堂笔记本使用……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苦奋斗、勤俭廉洁,让斯诺看到了一种无往不胜的伟大力量:“他们坚忍卓绝,任劳任怨,是无法打败的。”

对于中国共产党人而言,勤俭节约不仅是在物质匮乏时期的自然选择,更是人民情怀的真挚表达。陈云在延安时期做报告,批评有人铺张浪费,提出了一句名言:“吃饭要照镜子”。他说:延安人民的生活艰苦,大家都实行供给制,每人每天三钱油、五钱盐,粮食也不足,吃菜靠自己种,吃肉由各伙食单位养猪去解决,所以要爱护一粒米一滴油,丝毫不能浪费。我们是无产阶级,决不能糟蹋农民的血汗,否则就会脱离群众,逐渐变质。陈云所说的“照镜子”,就是不仅把饭菜吃完,还要端起盘子,用馒头擦干盘子里的油,做到能照见自己的脸,这可能就是最早提出的“光盘行动”。从此,“吃饭照镜子”广为传播,深入人心,这也成了延安精神的一部分。

“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为着我们的经济建设。”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这句话。当时,还有一首歌叫《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在群众中广泛传唱:“不管是一寸钢一粒米,一尺布一分钱,咱们都要用得巧。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千日打柴不能一日烧。”那时,我们国家还不富裕,但靠着这种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走过了困难的岁月。今天,物质日渐丰盈、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厉行节俭、反对浪费在任何时候都不过时,也必须成为一个反复提倡、时时号召的举措。

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于粮食安全问题和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社会风尚,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早在2013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就作出重要批示,强调“浪费之风务必狠刹”,并强调坚决杜绝公款浪费现象。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他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大力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我们既有能力应对全球粮食危机带来的新挑战,同样有能力传承敬天惜物的传统与精神。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光荣的历史使命、宏伟的奋斗目标、复杂的内外环境,都呼唤我们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

勤俭这个传家宝,什么时候都不能丢。(郝思斯)

喷人,我们应该跟他学!

【片段一】

辜鸿铭:我的辫子长在头上,而笑我的诸公,你们的辫子张在心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头的辫子却是无形的。

【片段二】

辜鸿铭:陈独秀先生大言不惭,借推崇新文化埋葬旧文化之名,将国人近代之磨难归罪于孔家旧学。试问,两千年前之孔子,何罪于今人哪?

北大学子:辜先生,您学贯中西,难道对孔子之学难得用于今日的状况视而不见吗?

辜鸿铭:孔子教人之方法,如数学家之加减乘除,两千年前是三三得九,今日仍是,不会三三得八。自家不精将题目算错,却怪发明之人,毫无道理。若这也算新文化,那就是瞎扯!

原型之一:

黄侃乃国学大师章太炎的大弟子,恃才傲物,其狂妄与尖刻是出了名的。一次,黄侃对胡适说:“你提倡白话文,不是真心实意!”胡适问他何出此言,黄侃正色回答道:“你要是真心实意提倡白话文,就不应该名叫‘胡适’,而应该名叫‘到哪里去’。”此言一出,他仰天打三个哈哈,胡适则气得脸都白了。

又一次,黄侃在讲课中赞美文言文的高明,举例说:“如胡适的太太死了,他的家人电报必云:‘你的太太死了!赶快回来啊!’长达11字,而用文言文则仅需‘妻丧速归’4字即可,仅电报费就可省三分之二。”

这一次,胡适回击了,而且巧妙得令人拍案叫绝。也是在课堂上,胡适大讲白话文的好处时,有位同学不服气地问:胡先生,难道说白话文一点缺点都没有吗?胡适微笑道:没有。这位学生想起黄侃关于文言文电报省钱的论调来,反驳道:怎会没有呢,白话文语言不简洁,打电报用字就多,花钱多。胡适说:不一定吧。要不我们做个试验。前几天,行政院有位朋友给我发信,邀我去做行政院秘书,我不愿从政,便发电报拒绝了,复电便是用白话文写的,而且非常省钱。同学们如有兴趣,可代我用文言文拟一则电文,看看是白话文省钱,还是文言文省钱。

同学们果然纷纷拟稿,最后胡适从电稿中挑出一份字数最少的且表达完整的,其内容是“才学疏浅,恐难胜任,恕不从命。”胡适念毕,不无幽默地说:“这份电稿仅12个字,算是言简意赅,但还是太长了,我用白话文只需5个字:干不了,谢谢。”随后胡适解释道:“干不了”,已含有才学疏浅、恐难胜任的意思,而“谢谢”既有对友人费心介绍表示感谢,又有婉拒之意。可见,语言的简练,并不在于是用白话文,还是用文言文,只要用字恰当,白话文能做到比文言文更简练。

胡适一番精辟的阐述,是对黄侃“文言文电报省钱”之论调的回马一枪。同学们听后不由得纷纷点头赞同。在胡适等人的不懈努力下,白话文最终取代了文言文。

成由勤俭败由奢

1958年的11月26日,周恩来、贺龙陪外宾参观应城红旗人民公社。吃饭时,原本应城县委准备了丰盛菜肴,周恩来审查菜单时全部否定,强调只准四菜一汤。吃饭时,周恩来往自己碗里夹豆芽、菠菜,把鱼肉不停地夹给社员们,说:“你们劳累辛苦,吃点鱼肉补身子。”饭后,周恩来叮嘱,原先准备的另外菜肴,全部送给敬老院、妇产院和幼儿园。 (资料图片)

国画《粒粒皆辛苦》 中国美术馆藏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尚俭戒奢,朴素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本色和优良传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历史舞台过客缤纷,决定成败兴亡的,固然非止一端,但勤俭与否确实是影响个人成长、家业兴旺、国家兴盛的重要因素。读史明智。让我们从历史上的勤俭与奢侈谈起。

俭则约,俭生廉,俭为立身之德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俭之为德,由来已久。上古尧舜之时,就对节俭的作用给予高度肯定。相传虞舜曾称赞夏禹:“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大禹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吃粗米饭,喝野菜汤,穿短打布衣,住茅草屋,为后人所称道。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在生活观念上却几乎一致“尚俭”。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他认为,节俭自持,是富裕安康的前提条件之一。孔子讲究礼仪,但是强调以节俭为本,“礼,与其奢也,宁俭。”墨家更进一步地提出为人为政都要节用:“圣人之所俭节也,小人之所淫佚也。俭节则昌,淫佚则亡。”还提出了适度消费的理念,倡导在衣食住行中加以贯彻。

秦汉以后,人们普遍接受儒、墨两家的观点,二十四史中对于能够节俭的人物大加称赞,随处可见。如《后汉书·吴祐传》称“祐以光禄四行迁胶东侯相”。所谓“四行”,据《汉官仪》,指“敦厚、质朴、逊让、节俭”。

优秀的品质总是如影随形。节俭往往会催生廉洁,而廉洁亦会提高威望。为官者把俭朴和廉洁的关系理清楚了,节欲戒奢,戒奢从俭,以俭养廉,也就掌握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法宝。因此古时官吏的升迁考核,常将能否“节俭”作为一项基本内容。

唐朝初期,有一个宰相叫李勣,他不仅功勋卓著,而且为人低调、非常节俭。一次,一个老乡到京城去拜访他,到了饭点,李勣就留他吃饭。饭桌上摆的是饼,客人吃着嫌弃饼边缘不干净,就顺手撕了扔在一边,“裂却饼缘”,李勣见了很生气,着实训斥了他一番:“年轻人,你要知道,这块饼包含了农人的多少汗水,田地要犁两遍,土壤肥沃后才能下种,还要灌溉、锄草,精心呵护,年景好才得丰收。辛苦收割、脱粒、扬清后,才得到麦粒,还要碾磨成粉,然后才能做成一块饼。你随意撕饼扔掉,太不应该了。”

唐朝初期统治者节俭务实,创业兴邦,而唐朝中后期奢靡之风又盛。讴歌节俭、劝诫奢侈于是成为唐诗的一个重要内容。李绅将“盘中餐”的粮食与农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联系在一起,凝成了“粒粒皆辛苦”的名句;杜甫《往在》里说:“君臣节俭足,朝野欢呼同。中兴似国初,继体如太宗。”白居易则写道:“岁丰仍节俭,时泰更销兵。圣念长如此,何忧不太平。”提出太平之世的“秘诀”在于节俭销兵,即使是在丰收之年,也不能丢弃勤俭之德。

历史上众多有识之士都十分注意自身生活俭朴,也将俭朴融入家风家教中。《颜氏家训》强调:“俭者,省约为礼之谓也,吝者,穷急不恤之谓也。”宋朝时倪思告诫后人:“俭则足用,俭则寡求。俭则可以成家,俭则可以立身,俭则可以传子孙。”都体现出对子孙后代注重节俭、勤俭持家的要求和期望。

北宋名臣范仲淹,不仅政绩卓著,而且“以清苦俭约著于世”,言传身教,范家子孙都严格遵守节俭的家风。《曲洧旧闻》中记载,范仲淹的儿子范纯仁官居宰相后,一次请朋友吃饭,饭局过后,朋友不经意间感慨:“啊,范丞相家的家风终于有所改变了!”有人追问他何出此言,他回答:“盐豉棋子而上有肉两簇,岂非变家风乎?”是啊,以前范丞相家吃饭,就是面条米饭上盖着豆豉佐餐,这次去他家吃饭,居然能在豆豉上吃到了两片肉,这难道不是改变家风了吗?说得大家哈哈大笑,笑声中却带着深深的敬意。

南宋理学家朱熹历事四朝却一生淡泊名利,安守清贫。一次,他去看望女儿女婿,未料女婿不在家,女儿留他吃午饭。因家中贫困,女儿只端出几碗大麦饭和一碗葱汤,对父亲很是愧疚。朱熹却不以为意,开开心心地吃了,并告诉女儿俭朴度日本是我们的良好家风,对于饮食,不要计较多少和好坏。吃完饭后,他还题了一首诗:“葱汤麦饭两相宜,葱补丹田麦疗饥。莫道儒家风味薄,隔邻犹有未炊时。”女婿回来后,对岳父的俭朴之风与仁爱之心大为感动,便将此诗作为家训,于书房悬挂。后人亦以“朱子固穷”赞扬之。

成由俭,败由奢,俭关乎长治久安

在古人看来,节俭不仅是个人生活中的美德,更应上升到治国理政的高度去看待。一个国家和民族若失了勤俭,沉溺于奢靡享受,自然会衰退了务实、开拓、变革的精神。

春秋战国时期,秦穆公奉行“以俭得之,以奢失之”的为政理念,勤俭治国,为秦的强大乃至后来的统一打下了坚实基础;秦始皇兴建阿房宫豪华盖世,终为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秦亡汉兴,汉初力崇节俭,汉文帝执政23年,在这23年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正是由于汉文帝躬行节俭,以上率下,使当时社会形成尚俭崇廉风尚,“文景之治”正是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中得以产生。然而,文景之治积累了丰富的物质财富,此后虽国力鼎盛,可社会“崇奢”之风却愈演愈烈,为亡国埋下祸根。

隋朝统一国家后,文帝力除侈靡之风,“务从节俭,不得劳人”,“其自奉养,务为俭素,乘舆御物,故弊者随宜补用;自非享宴,所食不过一肉;后宫皆服浣濯之衣。”而隋炀帝却穷奢极欲,致使亡国。

到了社会经济较为发达的唐代,勤俭节约的观念依然受到提倡。然而在开元盛世中,唐玄宗满足了、懈怠了,没有曾经的克勤克俭,而是“水陆珍馐数千盘,一盘之费,盖中人十家之产”,在他的影响下,整个朝廷“公私相效,渐以成俗。则是物务多废”,史称“侈心一萌,邪道并进”。

公元960年,陈桥兵变,宋太祖赵匡胤从一员武将登上了皇位。多年流落江湖和长期从军,使赵匡胤养成了俭朴的作风,当皇帝后始终保持。史载:“帝性孝友节俭,质任自然,不事矫饰。……宫中苇帘,缘用青布;常服之衣,浣濯至再。”宫里悬挂的帘子,都是粗布所制;洗了多少次的旧衣服依然穿在身上。

皇帝的专车叫玉辂,赵匡胤用的是前朝皇帝用过的“二手车”。有一次,皇后问他:“皇上即位很长时间了,为什么不用黄金装饰一下轿子呢?这样出门也气派些啊。”赵匡胤笑道:“别说用黄金装饰轿子,就是宫殿全都用黄金装饰,亦非难事。但是我当皇帝,是为天下的百姓保管钱财,岂能胡乱使用啊!”

开国之君,创业艰难,懂得勤俭兴邦。后代子孙生长于富贵之时,如何能做到节俭如初?宋朝建立了一套制度来约束宫中花费。有一次,赵匡胤命文思院工匠制造一只蒸笼,却很久没有送来。他责问原因,侍从解释说:按照规定,这事要先经过尚书省,尚书省下达到工部,工部再到文思院,文思院拿出制作预算,再反过来逐级上奏,得到批准,才可以正式制造,所以需要些日子。赵匡胤一听,不悦:“一只蒸笼还不是想买就买,怎么还要这个批、那个审的?”宰相赵普解释:“这个规矩,并非为限制陛下,而是为陛下子孙所设的。假如后代子孙生长于富贵,不知道创业艰辛,很可能今天要这个,明天干那个,铺张浪费。有了制度规矩,他们的欲望就会受到限制。”赵匡胤连声称赞这是好规矩。

然而,北宋的第八位皇帝宋徽宗即位后,开始几年还励精图治,可身边总有人天天鼓吹“岁月能几何,岂可徒自劳苦”的腐朽堕落人生观,宋徽宗听了声声入耳深信不疑,生活愈发奢靡起来。他最宠信重用的将相大臣,也几乎个个都是挥金如土的高手。重臣蔡京生性好客贪吃,经常大摆宴席,有一次请僚属吃饭,光蟹黄馒头一项就花掉一千三百余贯钱。他家仅厨师就数十上百人,内部分工极细,有人专做包子,有人专门切葱丝。

沉于奢,施暴政,必将百姓置于与自己完全对立的地位,当百姓再也无法忍受之时,就是统治者的覆亡之日。北宋百姓喊出“打破筒(童贯),泼了菜(蔡京),便是人间好世界”的呼声,在两浙、黄淮等地爆发了声势浩大的起义,严重动摇了统治根基,使北宋政权在金兵来侵时不堪一击,轰然覆亡。

历史需要常常回看。包括吃喝浪费在内的奢靡之风给每个时代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有的国破,有的家亡,有的殒身,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不良社会风气,贻害深远。无数事例也证明,反对浪费,推崇节俭,必定会提升人民的精神状态,促进吏治清明、社会向上与国家兴盛。正所谓“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俭与奢的影响,在“百善俱兴”和“百恶俱纵”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勤俭这个传家宝,什么时候都不能丢

尚俭戒奢,朴素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本色和优良传统,是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法宝,更是我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

1936年和1939年,美国记者斯诺曾先后两次长期访问陕北根据地和延安。他盛赞“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是人类历史本身的丰富而灿烂的精华”,是“东方魔力”,是“兴国之光”。是什么让斯诺下此论断?他看到毛泽东住在简陋的窑洞里,穿的是打了补丁的衣服,吃的是小米饭和辣椒土豆丝;周恩来睡在土炕上;彭德怀穿的背心是用缴获敌人的降落伞做的;林伯渠的耳朵上用线绳系着断了一只腿的眼镜;红军大学学员把敌人的传单翻过来当做课堂笔记本使用……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苦奋斗、勤俭廉洁,让斯诺看到了一种无往不胜的伟大力量:“他们坚忍卓绝,任劳任怨,是无法打败的。”

对于中国共产党人而言,勤俭节约不仅是在物质匮乏时期的自然选择,更是人民情怀的真挚表达。陈云在延安时期做报告,批评有人铺张浪费,提出了一句名言:“吃饭要照镜子”。他说:延安人民的生活艰苦,大家都实行供给制,每人每天三钱油、五钱盐,粮食也不足,吃菜靠自己种,吃肉由各伙食单位养猪去解决,所以要爱护一粒米一滴油,丝毫不能浪费。我们是无产阶级,决不能糟蹋农民的血汗,否则就会脱离群众,逐渐变质。陈云所说的“照镜子”,就是不仅把饭菜吃完,还要端起盘子,用馒头擦干盘子里的油,做到能照见自己的脸,这可能就是最早提出的“光盘行动”。从此,“吃饭照镜子”广为传播,深入人心,这也成了延安精神的一部分。

“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为着我们的经济建设。”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这句话。当时,还有一首歌叫《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在群众中广泛传唱:“不管是一寸钢一粒米,一尺布一分钱,咱们都要用得巧。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千日打柴不能一日烧。”那时,我们国家还不富裕,但靠着这种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走过了困难的岁月。今天,物质日渐丰盈、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厉行节俭、反对浪费在任何时候都不过时,也必须成为一个反复提倡、时时号召的举措。

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于粮食安全问题和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社会风尚,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早在2013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就作出重要批示,强调“浪费之风务必狠刹”,并强调坚决杜绝公款浪费现象。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他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大力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我们既有能力应对全球粮食危机带来的新挑战,同样有能力传承敬天惜物的传统与精神。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光荣的历史使命、宏伟的奋斗目标、复杂的内外环境,都呼唤我们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

勤俭这个传家宝,什么时候都不能丢。(郝思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