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浙江、福建人注意了,不认识这些字可能影响你的生活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地球知识局——粤闽浙岙澳滘
NO.573-粤闽浙岙澳滘
作者:花猪
制图:孙绿 / 校稿:猫斯图 / 编辑:棉花
七月临近,东南风来——明亮奔放的夏日正逐步收割地盘。
夏天与海边挂钩,东南沿海城市也成为暑假出游的热门目的地。在东南沿海城市,一些地名通名总是出现,即aaX, bbX, ccX,这个X就是地名通名。
我们不妨把浙江、福建与广东的沿海拎出作为一个单元,小谈常见的地名通用字。
为什么是浙闽粤?
浙闽粤的海岸地貌具有相似性。大致以舟山群岛为起点,中国南方的海岸类型多是基岩型。[1]用“山陬海隅”概括浙闽粤沿海较为合适,基岩海岸连绵,又点缀着少部分的粉砂淤泥质海岸和砂质海岸。
另外,浙闽粤沿海地市经济较发达,海岸旅游开发早,更具知名度。
浙闽粤沿海的一众河流与港口
二、浙江
ào
在浙江东部,“岙”字是常用的地名后缀,在简化字出现以前写作“嶴”。如象山的花岙、椒江的黄石岙、南麂岛大沙岙等。
浙江沿海真是盛产各种“岙”
岙,是山间平地和海边港湾。地形表现为三面被山包围,一面向平原或者近海敞开。
丘陵山地的岙,因为耕地面积较多且肥力较强,往往形成村落。
永嘉县的茗岙,三面背山一面小平原
海岛上的岙,凭借避风港这一优势,成为岛民的定居所。
南麂岛大沙岙
很不错的一只小岛
虽然丘陵岙与海岛岙,一个在山,一个在海,但二者的地形特征重合。如果把海水灌入这些稍稍远离海岸线的丘陵中,丘陵岙也就等同于海岛岙了。
而全新世大暖期(距今约8500-3000年)[2]期间的海侵确实造就了山变海的景观。现如今有许多带岙字的山村,乍看距海有一定距离,这些地方或许就是全新世大暖期海侵到达的范围。
有趣的是,有人说温州的古称“瓯”或许与本地多“岙”有古音上的联系。[3]
zhì qí〈方言〉
峙,在宁波和舟山群岛常见。游客在去沈家门吃海鲜排档时,或许耳闻过沈家门对岸就是一个叫鲁家峙的小城。
这里不光“岙”很多,“峙”也很多
关于这一地名后缀的说法有很多。
有说峙这个字就是屿,只是地名普查后统一改成了峙。当地人念峙为qí,与屿的念法相同;有说舟山绝大部分是基岩海岛,海岬入海与山峰对立。峙,形容的就是水何澹澹,山岛耸峙的景观;还有的说舟山佛教信仰与民间信仰盛行,有岛必有庙庵宫。一山配一寺就是“峙”。
从沈家门看鲁家峙,远处就是鲁家峙大桥[4]
海天佛国,岛多庙多海鲜多
三、福建
ào
比起浙江,福建海岸更加破碎曲折,港湾众多。这些港湾被称作某某澳。
宁德的三都澳、平潭的苏澳、厦门的顶澳仔,都是“澳”的代表。其中,三都澳面积大,水深湾阔,澳内有澳,可谓是“澳”王。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誉三都澳为“世界最深不冻良港”,具有“东方大港”的潜力。
福建的澳与浙江的岙写法不同,但指的是同一种山间或是海边的地理单元。
这里最不缺的就是“澳”和“湾”
cuò
厝,闽南人一定不会陌生。闽南话中,厝就是屋与家。在宗族意识强烈的福建,一村或许就是一宗,人们便会以姓冠名于厝,如厦门的曾厝垵、孙厝等。
由于“厝”是一个更小的空间单元
所以新房、老房、内房、外房、瓦房、草房
就层出不穷了
厝,还与福建的基岩海岸有关。《说文解字》:“厝,砺石也”。厝大多是砖石结构,红砖和花岗岩石被大量运用。而海岛上的厝,因本地粘土稀缺,几乎全部用石头建造。[5]
泉州红砖厝,溢满闽南古早味[6]
沿海居民建屋,巧妙地运用了基岩型海岸的石料资源;称其为厝,是闽东闽南人对石头特殊感情的表达。
还有你们爱的厝内小眷村……
在闽南方言区的个别地方,会把地名中的“厝”改成“宅”字(同样的闽南语发音),很可惜地抹去了闽南方言的特色。
chéng
埕,指开阔的空地,同样在闽南语中经常使用。埕,随语境意思不尽相同。在海边晒盐的,一埕就是一小单位的晒盐场;在海边养贝类的,一埕就是一个单位的养殖田。
大稻埕,台北烟火繁华之地,最具盛名[8]
浙闽沿海虽以基岩海岸为主,但在河口、三角港和深入的海湾中,淤泥质海岸也很抢眼。这些淤泥质海岸地带里,带“埕”字的地名有许多。
浙闽沿海有养殖蛏子的传统,蛏田要选择开阔的潮滩,因此蛏田称为埕。清人郭柏苍的《海错百一录》写蛏子在埕中“竖而饮露,寝而饮泥。潮至,两中(两只触角)上仰”。[9]说是连江和宁德的蛏田质量最佳,所以今日闽东沿海地名中便遗留下不少带埕的地名,其养蛏业还在继续。
福建连江,至今仍是重要的蛏子产地[10]
埕,也用来指晒盐池。元以后,福建已大规模采用晒盐法。[11]埕这一地名现象的普及与晒盐法取代煎盐法有关。周昌晋《盐政全书》对明中后期福建的盐场均有统计,如浔美场(今泉州)有十九埕,浯州场(今金门)有十埕。[12]
泉州泉港的山腰盐场[13]
四、粤港澳
jiào gaau3〈粤语〉
“滘”这个地名在广东沿海蔚为大观,意思是河流交汇处。从水,窖声——水指河流,窖是储存,河流交汇处形象地说就是“河水储存处”。
百度地图模糊搜出这么多
高密度分布于广东两大水系三角洲
珠江流过三水区,三角洲便广泛发育。水汊四散,大小河流极易交汇。滘的爆棚与珠三角的河流沉积地貌相关
岭南水乡了解一下
广州地铁三号线沥滘站
顺德的北滘镇,或许是叫“滘”的地名里最为著名的。作为珠三角改革开放的先锋,其家电产业是佛山的门面招牌。
chōng cung1〈粤语〉
珠三角叫某某涌的地方也很多。与滘和河流沉积地貌的关系类似,该地名通名一般出现在河汊处。如果出门在外到了珠三角,一定要注意这个字念chōng而不是yǒng。
有趣的是,广铁与港铁各有一座东涌站
dàng taam5〈粤语〉
氹,是水坑。粤语一般说“氹仔”,指池塘或低洼地带。带氹字的地名最有名的是澳门的氹仔岛。作为著名旅游景点的氹仔岛曾是一孤立的岛屿,后因填海与路环岛、路氹城连成一片。
大陆地区曾因“氹是异体字”的认识,用凼代替凼。但近些年逐渐改回氹,表现出对本土地名文化的重视。
澳氹大桥(嘉乐庇总督大桥)一桥飞跨
连接澳门半岛与氹仔岛
zuǐ zeoi2〈粤语〉
在海滨地带,沿岸泥沙流在潮动力作用下会形成尖角沙洲,妆如舌,称沙嘴或沙咀。咀也指海岬,是深入海中的基岩尖形陆地。
香港鹤咀海岸保护区内一典型的海岬
带咀的地名在珠三角同样常见。最有存在感的是香港的尖沙咀。
港铁尖沙咀站
19世纪末到现在,尖沙咀的巨变
因为填海,尖沙咀已没有“咀”
由滨海基岩、河流沉积及海潮作用唱主角的浙闽粤海岸地貌,是诞生以上特色地名通名的摇篮。但这些地名通名不局限于其中一省或者是这三省,在台湾、广西、海南等沿海也能找到。
把部分常见地名对号入座[14]
浙闽粤沿海的地名通名与本土的风俗文化相勾连,便产生了各具特色的地名。这个夏天,如果到海边游玩,特色地名与蓝天碧海更配——记得,别读错了地名……
参考文献:
[1] 王颖.中国区域海洋学——海洋地貌学[M].海洋出版社,2012
[2] 这里时间起迄来自施雅风先生的说法。参见 施雅风.中国全新世大暖期的气候波动与重要事件[J].中国科学(B辑),1992,12
[3] 钱志熙.古代“东瓯国”杂考五题[A].载于钱志熙.温州文史论丛[C].上海三联书店.2013
[4] 图片来自 公众号 zs阿森.2017我的拍摄之路五——我眼中的沈家门渔港. /d/file/gt/2023-10/ot1hcw0ei2j.html 郑东.闽台古厝民居:闽台文化的活化石[J].闽都文化研究,2004,2
[6] 图片来自 王其钧.泉州红砖房:家里的红火日子[J].博物,2009,03
[7] 图片来自 萧春雷.平潭石屋——谜一样的彩色城堡[J].中国国家地理,2013,6
[8] 图片来自 潘博成.台北平民城记:械斗造就一座城.[J].中华遗产,2014,9
[9] 郭柏苍(清).海错百一录[M]卷三,清光绪刻本
[10] 图片来自 汪洁.缢蛏之乡的挖蛏大军[J].中国国家地理网 http://www.dili360.com/article/p546571481dcb880.htm
[11] 林树涵.我国海盐晒制产生年代考[J].盐业史研究,1989,3
[12] 周昌晋(明).盐政全书[M]上卷,明天启七年刻本
[13] 图片来自 公众号福建旅游.想去看天空之镜?福建就有一处盐田,美到窒息!/d/file/gt/2023-10/nsruqnxmiwg.html 底图取自D. W. Johnson港湾发育模型的第三阶段
END
漳州古城记:府埕,漳州城不散的“游春园”
府埕是漳州府衙门口的广场,以青石板铺成的府埕是漳州府衙府前广场,是老漳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1919年,陈炯明主政“闽南护法运动”时,建成两排欧式外拱廊二层骑楼建筑,引入经营百货和药材的"博通百货公司"、"采蘩药局”。解放前后,府埕却成为漳州传统小吃的荟萃之地。雄踞在府衙门口的两只石狮,栩栩如生,呲牙咧嘴,口含圆珠,瞪着大眼,炯炯目光警惕地注视着前方。仿佛两名健壮勇猛的武士,不分昼夜地在这里站岗,尽显昔日府衙的威严。
1947年,我出生于漳南道巷一戶家境殷实的大家庭里,因此在府埕、公园、漳南道一带度过我天真无邪的童年时光。
记得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孩提时,府埕很“闹热”,一派繁荣的景象:人群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各种小吃摊点遍布各个角落:福仔的牛肉面,老吴的包仔馒头,清仔的卤面,歪头的炒粿仔,另外还有扁食、麻芝、手抓面、锅边糊、面粉枣……,应有尽有,目不暇接。进城的农民在城里办完事后,总会特意拐到府埕吃“好料”,顺便还可以转转中山公园。府埕还分散着代写书信、算命卜卦、打拳头卖膏药。比较出名的是“乌番仔"的捉蛇,臭头的破腹肚,孙少华的吞钢珠,"乙抗抗”(100)的魔术,洪剑影的剑术,通元庙和尚洪长卜的杂耍……,他们身怀绝技,各有千秋,围观者无不惊叹叫绝!其中,“乌番仔"捉蛇,我记忆犹新:他身材矮墩,皮肤乌黑,圆眼睛,厚嘴唇,似非洲黑人,难怪外号"乌番仔"。开场时,他总是光膀子拍胸脯吆喝,严然一副江湖气派。只见他在地上铺块布,从竹笼里抓出一只昏昏欲睡的“乌荒"(眼镜蛇),用黑布慢慢地“浪”(挑逗),直把"乌荒"逗急了,直起身子,脖子处露出白皮,现出黑色眼镜图案,丝丝地吐出长长的舌头,怒不可遏地张嘴扑咬黑布时,围观的人已里三层外三层了。瞅到时机成熟了,“乌番仔"开始贩卖防治被蛇咬伤的药散,尔后话锋一转,娓娓道出跌打损伤是如何痛苦,男肾虚女不调的生活质量是如何暗淡,于是亮出救人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祖传秘方草药,保证“一帖见效,三帖断根”……在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鼓动下,真有围观的人掏钱购买了。
府埕附近的公园里的六角亭西南隅,是我小时候经常光顾的说古场(说书场)所在。现在回想起来,昔日的说古场仍历历在目:竹篷简易搭盖,一面紧靠公园围墙,另三面透风,墙前筑一小土台,台上放置一张八仙桌和一把交椅,显然是"说古仙"(说书人)的位置。台下整齐放着几排长“椅条"(凳子),右边一排是可供调节高低的竹床,竹床之间放置茶桌。古场入口处的竹柱上掛着一小黑板,上面写着说古的书名。说完一本古书需数月时间,然后另说一本古书,先后写上:《三国演义》、《少林寺》、《水浒传》、《封神榜》、《西遊记》、《说唐》……书写端正大方,笔法刚劲有力,也不知出自哪位"说古仙"之手?
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几位“说古仙"的名字:泗宾仔、石码仔、嘉禾、北成……。特别是泗宾仔,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中等身材,常着一身中山装,偶尔也穿汉装;前额很高,秃顶,目光炯炯有神,酷似列宁。说古时,他正儿八经地端坐在小土台上的交椅,左手握着卷成筒状的线装竖行古书,右手拿着一把纸折扇。随故事情节的起伏变化,“比手划刀”,口沫四溅;激动时,挥起手中的纸折扇,拍腿而起,声调激昂,如雷贯耳;时而轻声细语,似潺潺流水,娓娓道来。偶尔呷上一口放在身边案上的茶水,又继续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说古了。
记得有一次,他说《少林寺》时,洪熙官的儿子洪文定在三更深夜静之时,使“轻功”无声无息地“扑”的一声跳上高墙,潜入大宅。当时,全场鸦雀无声,大家听得如痴如醉。现在回想起来,我不禁哑然失笑。既然运用“轻功”悄悄地跃上高墙,怎么又“扑”的一声呢,这不自相矛盾吗?
每次台下都座无虚席,秩序井然。旁边那排竹床的听众,悠闲自得:他们仰卧在竹床上,或翘着二郎腿,叼着香烟,吞云吐雾,高忱无忧;或嗑着瓜子,迷着眼睛,昏昏欲睡;或顺手拿起身边茶几上的茶配——生仁糕、莲花饼等放在口里,然后边听古边呷上一口小盅茶……
说古告一段落时,"说古仙"会手拿盘子,到台下听古(听众)的面前收钱。此时,像我们这般小孩总会在“说古仙"“未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的话声未落,就悄悄的溜出古场。因幼时常口袋里"扁扁",待“说古仙"收完钱,继续说古,我们才又钻进了古场……古城内的府埕一带,长年如“游春园”般的热闹非凡,练拳耍武,舞枪弄棒,五花八门,整个府埕人头攒动一派热闹。而摊主的吆喝声,锅勺的碰撞声,卖面粉枣的汽笛声,人群的喧哗声……汇成一曲闽南市井生活的不散交响乐。
作者简介:杨高陞,1947年出生,经济师,大专文凭,市自动化仪表厂退休。
感谢杨老师精彩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