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俗语谚语集锦:浇花要浇根,交人要交心
【将心比心,强如佛心】(谚)
佛心:佛祖大慈大悲的心。人只要能处处用自己的心去推比别人的心,就会比佛心还要慈悲。指人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就是高尚的人。清·石天基《传家宝》卷七:“‘将心比心,强如佛心。’凡有一切人情世事,只得自心比量他心,设身处地,即佛氏无我无人之心亦不过如此。”
【将嘴骗舌头】(惯)
指用花言巧语去欺骗身边的人。《何典》五回:“那伙提草鞋的公人,见本官软弱,便都将嘴骗舌头的来弄怂他。”
【姜桂之性,到老愈辣】(谚)
姜桂:生姜和肉桂。指生姜和肉桂越老越辛辣。借指老年人阅历广,经验丰富,待人处世越发精明老练。《宋史·晏敦复传》:“吾终不为身计误国家。况吾姜桂之性,到老愈辣,请勿言。”明·王象晋《群芳谱·蔬谱》:“秦桧欲晏敦复附己,使人喻之,晏答曰:‘为我谢秦公:姜桂之性,到老愈辣。’”
〇也作①〔嫩姜没有老姜辣〕。李劼人《大波》三部七章:“嫩姜没有老姜辣。四年过去了,他尽管经历不少事务,看来,处事为人的学问,到底还赶不上父亲的脚后跟。”②〔姜是老的辣,醋是陈的酸〕。段少舫等《朱元璋演义》二六回:“可是英雄还是不慌不忙引逗他的招数,这真是:姜是老的辣,醋是陈的酸。”③〔姜老味辣,人老胆豪〕。胡山源等《南明演义》七回:“常言:‘姜老味辣,人老胆豪。’受之兄上了年纪,倒变得谨小慎微。”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歇)
姜太公:太公望吕尚的俗称,字子牙,传说曾于渭水边用无饵的直钩在离水面三尺之上钓鱼,说:“负命者上钩来!”比喻心甘情愿去做某事。也指心甘情愿落入圈套。吴组缃《山洪》六:“联保主任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哪个愿意出钱,哪个就不到场拈阄;不出钱的,可都要拈阄,没还价的。”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九章一:“酒令开始的时候,你和少爷到宴席上坐一坐,认识的打个招呼,生人连睬也别睬,别等散席,就回休息室坐等,来个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〇也作①〔姜太公稳坐钓鱼台——愿者上钩〕。徐慎《初春时节》三:“要是能把他那头大黄牛弄到手里嘛,嘿,管又一年半载吃喝不完。这就叫姜太公稳坐钓鱼台——愿者上钩呀!”②〔姜子牙钓鱼——愿者上钩〕。刘绍棠《瓜棚柳巷·狼烟》:“‘姜子牙钓鱼,愿者上钩。’鬼吹灯夏三搭起二郎腿,两眼望天,‘少一个崩子儿,我不卖。’‘我不上钩,我不买!’郑三发赌气地说。”③〔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美国人在北平,在天津,在上海,都洒了些救济粉,看一看什么人愿意弯腰拾起来。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嗟来之食,吃下去肚子要痛的。”
【姜太公使机变——不钓鱼儿只钓贤】(歇)
机变:机谋,随机应变的计谋。指做事另有好的用意。元·无名氏《渔樵记》二折:“我只道你泼无徒心太偏,元来是姜太公使机变——不钓鱼儿只钓贤。你可便施恩在我前,暗赍发与盘缠。”
【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歇)
有神通广大的姜太公在,别的神仙都得退避让位。比喻有地位高或本领高的人在,无人敢与抗衡。老舍《火葬》六:“莲姑娘住在哪里,哪里就一定平安无事,像‘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那样。”
〇也作〔姜太公在此——没有你们的位位〕。位位:位置。刘江《太行风云》四二:“姜太公在此,没有你们的位位。在这里除了双婶子,不敢说,老字辈就选我了,你的道行可还差远哪。”
【姜子牙的坐骑——四不像】(歇)
坐骑:供人骑的马,也泛指供人骑的兽类。四不像:麋鹿的俗称,角像鹿,尾像驴,蹄像牛,颈像骆驼,从整体上看,哪种动物都不像。比喻不伦不类的人或事物。《冷眼观》二〇回:“难不成他们的上帝是一种非怪非妖,非人非畜,所谓姜子牙的坐骑——四不像去冒充的么?”
〇也作〔姜太公的坐骑——四不像〕。周而复《上海的早晨》四部七:“我吗?既不能说老,也不能说新,我是老会员里面的新会员,又老又新,不老不新。我是姜太公的坐骑,四不像。”
【豇豆一行,绿豆一行】(惯)
比喻说话、办事清楚,有条理。李準《黄河东流去》五一章一:“凤英是个大方、开通的姑娘,说起话来,‘豇豆一行,绿豆一行’,有条有理。”
【讲风凉话】(惯)见“说风凉话”。
【讲排场】(惯)
指追求外表的豪华、气派。老舍《面子问题》三幕:“单鸣琴:佟秘书是最讲面子的人,况且做官多年,还没有点积蓄?我看,一切都不成问题!佟继芬:父亲讲排场,没剩下钱!”刘流《烈火金钢》一〇回:“高铁杆儿是讲排场,抖威风的,他这五个护兵都是年轻大个的小伙子,有两个使用的是马匣子,有两个使用的是冲锋式,有一个使用的是旁开门儿的二十响的盒子炮。”
【讲着曹操,曹操就来】(惯)见“说曹操,曹操就到”。
【蒋干保曹操——各为其主】(歇)
蒋干:《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曹操手下幕宾,赤壁之战时,曾渡江到东吴,劝说旧友周瑜归降,想借此立功报效曹操,结果中了周瑜的反间计。指各自做事都为自己所效劳的主子。亢君等《攻克汴京》二一章:“‘你小子干汉奸侦缉队的时候,抓了多少穷哥们?连你的师兄弟也有人在你手里掉了头,你的义气在哪里?’‘蒋干保曹操,那也是各为其主嘛!’”
【将帅无才,累死三军】(谚)见“大将无能,累死三军”。
【将头不猛,带累三军】(谚)见“大将无能,累死三军”。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谚)
将相:将帅、宰相,最高的文武官职。指将相不是天生的,有志的男儿应自强不息,奋力进取。明·高明《琵琶记》一〇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田汉《西厢记》一四场:“有道是:‘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以门第取人,只怕有欠公道。”
【将相出寒门,文章可立身】(谚)见“寒门生将相”。
【将在谋而不在勇】(谚)
指将帅的作用在于谋略,而不在于单一的武勇。元·无名氏《博望烧屯》一折:“兄弟也,将在谋而不在勇。也有用着你那噪暴处,也有用不着你那噪暴处,则依着你两个哥哥者。”
〇也作①〔将在谋而不在勇,兵贵精而不贵多〕。《喻世明言》卷二一:“将在谋而不在勇,兵贵精而不贵多。愿得二钟为助,兵三百足矣。”②〔将在谋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黎汝清《万山红遍》三〇章:“军队和军队不同,一个可以顶十个、二十个用的情况自古就有。常言说:‘将在谋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③〔将在谋而不在勇,兵不在多只在精〕。单田芳《燕王剑侠》一一回:“有道是:‘将在谋而不在勇,兵不在多只在精。’又道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谚)
指将领在前线作战,皇命如不利战事,可以不接受。高阳《乾隆韵事》二:“岂不闻‘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果凡事请旨而行,必致坐失戎机。”
【酱锅里煮元宵——混蛋】(歇)
本指浑浊的球形东西,转指不懂道理或不明事理的人。含责骂意。罗丹《风雨的黎明》二二:“这两位亲家,原来是狐狸和猫通着气……真是酱锅里煮元宵,混蛋。一个大馒头,就卖给了资本家,真跟这个小混蛋一样不值钱。”
【酱油碟子跟着蹄子——拖拖就拖干了】(歇)
蹄子:方言,肘子。肘子的肉较厚,蘸碟子里的酱油,蘸不了多少次就蘸光了。指钱财很快就消耗完了。《风月梦》一二回:“我看小陆这样顽法,必要顽出汤老爹来。我们两人自从他到了这里,天天陪大老官顽耍,算是酱油碟子跟着蹄子,拖拖就拖干了。”
【犟驴怕恶鞭】(谚)
犟(犼犻à狀犵):倔强,不听话。恶(è):毒狠。犟驴不听使唤,用鞭毒打就能迫使它听使唤。比喻不论怎样固执的人,采取强制手段就能迫使他就范。罗石贤《白蝴蝶》二〇回:“犟驴怕恶鞭。莫先生,这几天你配合我们的‘恶鞭’,再慢慢开导开导你这位女同胞。”
【交白卷】(惯)
①指考生在考场上什么也没答上来就交了卷子。《红楼梦》一一八回:“贾兰道:‘叔叔既这样,就拟个题目,我跟着叔叔作作,也好进去混场,别到那时交了白卷子惹人笑话。’”刘绍棠《春草》一九:“这几天我的头都快要炸了,一滴血一点火星儿也写不出来,我打算交白卷了。”②指回答不出别人的提问,或任务没完成。程树榛《钢铁巨人》九章:“‘你根据什么说,石灰是在试验过程中掺进去的?’……连问三句,梁君都‘交了白卷’,他的气再也没有刚才那么壮了。”
〇也作〔缴白卷〕。鲁迅《两地书》一集四:“我看一切理想家,不是怀念‘过去’,就是希望‘将来’,而对于‘现在’这一个题目,都缴了白卷,因为谁也开不出药方。”
【交华盖运】(惯)
华盖:古星名。华盖运:迷信的人认为是不好的运气。比喻交了厄运。鲁迅《华盖集·题记》:“我生平没有学过算命,不过听老年人说,人是有时要交‘华盖运’的……这运,在和尚是好运,顶有华盖,自然是成佛作祖之兆,但俗人可不行,华盖在上,就要给罩住了,只好碰钉子。”
【交人交心,浇树浇根】(谚)
指和人交往,贵在交心,这道理就像浇树要把水浇到根上才能枝繁叶茂一样。浩然《艳阳天》五〇章:“交人交心,浇树浇根。人不能不讲良心,也不能不识抬举。”
〇也作①〔浇树浇根,交人交心〕。王宝成《海中金·仙女灯》六:“你就是把她那懒筋割了,跟韭菜一样,还会长出来的。‘浇树浇根,交人交心’,你光这样喊闹,人家老犯你的心病呢!”②〔浇花要浇根,交人要交心〕。姜学鲲《根》:“她走出了京城,来到一条大江边上,掏出箫来,在箫声中呼出这样的心声:浇花要浇根,交人要交心。”
【交桃花运】(惯)
比喻被异性喜欢或看重。鲁迅《南腔北调集· 〈总退却〉序》:“只是偶然也还想借书来休息一下精神,而又耐不住唠叨不已,破费工夫,于是就使短篇小说交了桃花运。”郭沫若《卓文君》三幕:“好孩子,其实你的运气也不弱,你好像交了桃花运啦!红箫对于你真不错。”
〇也作〔走桃花运〕。老舍《四世同堂》四四:“这是活报应!你苟着日本人,得了官儿,弄了钱,哼,你的女儿走桃花运!你看着,小崔,凡是给日本人作事,狐假虎威的人,早晚都得遭报!”刘绍棠《荆钗》三四:“牛蒡年已三十有四,走不完的桃花运,却都一事无成,一无所获。”
【交易不成仁义在】(谚)
指纵然生意没有成交,但彼此一定保持良好的关系,不要伤害感情。商场中买卖双方常用的交际语。《三侠五义》二四回:“到了船厂,木商彼此相熟,看了多少木料,行市全然不对。买卖中的规矩,‘交易不成仁义在’,虽然木料没批,酒肴是要预备的。”
〇也作①〔买卖不成仁义在〕。曲波《戎萼碑》五:“贺老板,俗话说:‘买卖不成仁义在。’从前你只和我的外柜接谈,这次既到威龙,焉能不备酒接风,摆席洗尘呢!”②〔买卖不成交情在〕。焦广文《风雨鸳鸯》:“‘咋算才合理?你细想想,沉住气嘛!’王增新递给凌云华一枝香烟,‘伙计一场,买卖不成交情在,谁让咱们搭了十天伙哩!’”
【交游满天下,知交有几人】(谚)
知交:知心的朋友。结交的朋友虽然很多,可知心的朋友能有几人?指知己难得。《廿载繁华梦》一三回:“自古道:‘交游满天下,知交有几人?’若不是钱财相交,妻子相托,哪里识得好歹。”
〇也作①〔交遍天下友,知心有几人〕。《小五义》四一回:“智贤弟,也不枉你寨主哥哥喜爱交友。交遍天下友,知心有几人?你是钟氏门中大大的恩人!”②〔相交满天下,知心能几人〕。《儒林外史》二三回:“玉翁,自古‘相交满天下,知心能几人’!我们今日且吃酒,那些旧话也不必谈他罢了。”③〔相识满天下,知心无几人〕。《大红袍全传》二二回:“先生何必客套,自古‘相识满天下,知心无几人’。今吾与先生在朝,甚惬素怀,故无事之际,敬邀先生闲谈。”
【浇花要浇根,交人要交心】(谚)见“交人交心,浇树浇根”。
【浇花要浇根,教人要教心】(谚)
指浇花要浇到根上,枝叶才会茂盛,花朵才会鲜艳;教人要重在思想教育,思想开通学习才会自觉。肖玉《高粱红了》二部一六:“浇花要浇根,教人要教心。我看就应该在这个‘心’字上,好好做点文章。”
〇也作①〔教人教心,浇花浇根〕。范生智《教与学》:“俗话说:‘教人教心,浇花浇根。’一个学徒从开始拜师学手艺起,便同时在祖师会的‘讲手艺经’活动中听工匠传说,以接受劳动人民对道德情操和道德传统的传承教育。”②〔浇树要浇根,帮人要帮心〕。丛敏《新桥》:“俗话说:‘浇树要浇根,帮人要帮心。’孩子已经这么大了,靠揍能解决问题吗?”
【浇冷水】(惯)见“泼冷水”。【浇凉水】(惯)见“泼冷水”。
【浇树浇根,交人交心】(谚)见“交人交心,浇树浇根”。
[题目]:《鸟类奇特的寿终方式:树干中的永恒记忆》...
[题目]:《鸟类奇特的寿终方式:树干中的永恒记忆》
在大自然的奇妙舞台上,鸟类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走完生命的旅程。其中,有一种寿终方式格外引人注目,却鲜为人知。这就是本文将要揭示的、鸟类独特的生命终结方式——紧紧抓住树干,安详离去。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鸟类常见的寿终方式。大部分鸟类在生命的尽头,通常是因衰老或疾病而离世。然而,有一些鸟类,它们选择了一种不同寻常的结束方式:在它们生命的最后时刻,用强有力的爪子紧紧抓住树干,即使在死亡后,它们的爪子仍紧握不放。
这种独特的寿终方式对鸟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健康角度看,这种抓住树干的方式有时可能是由于鸟类生病或受伤导致的。然而,即使在鸟类生命即将结束时,它们依然能够以这种方式表达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依恋。同时,这种寿终方式也有助于鸟类保持完整,防止身体过早地腐烂,从而有助于生态系统的循环利用。
科学研究已经发现了这种寿终方式的实例。比如,一项发表在《生态学》杂志上的研究就指出,某些鸟类在生命即将结束时,会选择用爪子紧紧抓住树干。研究人员观察到,即使在死亡后,这些鸟的爪子仍然紧握不放,这一现象令人动容。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这种寿终方式的鸟类在自然环境中的正常寿终率明显高于其他方式离世的鸟类。
这种独特的寿终方式不仅对鸟类本身有影响,还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它为生态系统提供了宝贵的养分来源。当鸟类死亡后,它们的身体逐渐分解,为树木和其他生物提供了养分。其次,这种寿终方式还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在自然环境中,鸟类通过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与各种生物相互联系。当鸟类选择这种独特的寿终方式时,它们的身体成为食物链中其他生物的食物来源,从而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此外,这种寿终方式对人类也有启示作用。它让我们重新审视生命和死亡,并思考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更好地与自然和谐共处。同时,对这种寿终方式的深入研究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鸟类行为和生态系统的奥秘。
总之,《鸟类奇特的寿终方式:树干中的永恒记忆》这篇文章为我们揭示了鸟类生命旅程中一种不为人知的结束方式。这种独特的寿终方式不仅对鸟类本身有影响,还对整个生态系统和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未来,我们期待有更多的生态学家和鸟类学家深入探讨这一现象的背后原因和潜在影响,为保护生态系统和理解鸟类行为提供更多有价值的科学依据。同时,也希望这篇文章能引起更多人关注自然、关爱生命,共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人要脸,树要皮”,对于成年人来说,面子真的那么重要吗?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碍于面子,不得不去做一些自己本不擅长或十分抗拒的事情。尤其是在中国,面子显得尤为重要,自己的生命都可以放弃,但面子一定得守住。
古往今来流传着的关于面子的俗语更是数不胜数:“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死要面子活受罪”、“人要脸,树要皮”。今天我们要跟大家聊到的就是“人要脸,树要皮”这句话。
树要皮
我们先从后半句开始分析,树木被剥去皮之后就无法正常的生长。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我们都知道,树皮是树干外围的保护结构,内层柔弱,外层由木栓形成层产生。当外层的老旧部分开始脱落的时候,我们也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落皮层。
树皮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保护树茎,防暑防寒、防止病虫害,并为其输送养料。而导致树木没有了树皮就无法正常生长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树皮内有筛管。
在树木内部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与筛管。筛管位于韧皮部,主要负责运输有机物。很多树木即便中间已经空心,但仍能生机勃勃,这就是因为筛管能够很好的给予其养料。
而树皮被剥,就代表着有机物的运输通道,也就是筛管被割断。有机物无法由筛管运输到根部,根部得不到有机物,无法进行呼吸作用获得能量,时间久了就会导致树木死亡。
人要脸
树木被剥去树皮之后就无法正常的生长,同理,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脸面都不管不顾的话,那这个人也无法正常的做人。
面子对于一个人来说,是自尊与尊严的体现,也是一个人自我价值的一种显现。自我价值是面子的内核,也是个体对于自我在他人心中价值与地位的显现。
上海滩教父杜月笙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做人有三碗面最难吃:人面、场面、情面。足以见得,人生这“三碗面”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将成为禁锢着人类且始终无法挣脱的刑具,时时刻刻都影响着一个人的一生。
鲁迅在《说面子》中指出:任何身份都有“面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脸”。这个“脸”是有一条界限的,如果落到了这条线下面,那就是丢失了面子,简称“丢脸”。
鲁迅的这句话在很多地方被无数人所引用,但若细细品味,你会发现:“丢脸”无非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己不要脸,另一种是人家不给你脸。
从古到今,又有多少人争得了面子,也失去了面子。在常人的意识里,有面子的人大多是身份地位都略高一筹的人,地位越高的人,面子越大。得者骄,败者馁,彼此的心态都趋于扭曲化,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将眼前的面子视为一种身份地位、甚至是个人影响力的象征。
在中国这种现象尤为严重,面子观甚至可以说已经成为了一种中国性格,牢牢的印刻在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林语堂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人就是靠着这种虚荣的东西活着”,面子更多代表的是一种资源,面子越大,人情越多;面子越小,且不说人情,可能连朋友都很难交到。
古往今来,因为面子丢掉性命的也大有人在。最典型的应该要数乌江边自刎而死的项羽,因为兵败,难以突围,无颜见江东父老,最终选择了以自刎这种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作为一个英雄,因为不服输而选择自刎,看似是一种很有魅力的表现,但其实就是一种面子大过于生命的“中国性格”。
小编有话说
面子对于一个人来说重要吗?重要!但聪明的人从不做“面子”的奴隶。过分爱面子,就会将自己看的太重,将问题放大,导致最后失去很多机遇,难成大事。
原太平洋集团董事局主席严介和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什么是脸面,我们干大事的从来不要脸,脸皮可以撕下来扔在地上踹几脚,扬长而去,不屑一顾”。这句话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很多人觉得他的想法太过偏激,太过尖锐。
但其实我们仔细想一下,每一个成大事的人,像陈天桥、俞敏洪、史玉柱等这些创业者们,他们是如何一步步成为超级富豪的?在通向成功的这条路上,他们付出了多少心血,多少努力,多少代价,忍受了多少别人无法忍受的屈辱与不堪。
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放下脸面,愿意付出跟他们一样的代价,来获得成功呢?如何撇开面子,拿出勇气,干出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这是每一个年轻人都应该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