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起名

攘来熙往是成语吗(熙来)

攘来熙往是成语吗(熙来)

语言||希伯来语的前世今生

本文转自:北大外文学堂希伯来语的前世今生【埃及】马哈姆德•法赫米•希贾兹 著 艾河旭 译希伯来语(العبرية)的历史源于公元前十二世纪。当时,以色列部落进入了巴勒斯坦,以色列部落里的人们学习了巴勒斯坦的当地方言,也就是南部迦南语言的一种方言。古代史几乎成为了我们数千年以来了解希伯来语历史的唯一来源,这段历史从以色列部落进入巴勒斯坦开始,一直到公元前二世纪结束。人们在二十世纪发现了古代希伯来语的若干石刻古迹,它的数量很少,无法与腓尼基语石刻的数量相比,更不要说乌加里特语石刻或阿卡德语石刻了。古希伯来语是古时候的语言,它是犹太人圣经《塔纳赫》上的语言,也是基督教徒《旧约》的语言,犹太人把它称为tanakh(تنخ),是三个希伯来语标题的缩写,由三部分组成:《讨拉特》《先知书》和《圣录》(التوراة والأنبياءوالمكتوبات)。基督教徒称它为《旧约》(The Old Testament),把《福音书》称为《新约》(The New Testament),两本书合在一起便构成了基督教徒的《圣经》(The Bible)。《旧约》在阿拉伯语中更为流行的名称为《讨拉特》(التوراة),而它只是《旧约》中三部分之一,因此《讨拉特》这种表述只能代表《圣经》的一部分,或者代表《旧约》。《旧约》并不全部都是用古希伯来语书写的,因为有几页是用阿拉姆语书写的,它们是:《以斯拉记》(سفر عزرا)4/6—8和18、7/12—26,《但以理书》(سفر دنيال)2/4—7、28,《耶利米书》(سفر إرميا)10/11,此外在《创世记》(سفر التكوين)的31和47章里还有两个被当做希伯来语的阿拉姆语单词,我们在《旧约》里所看到的希伯来语叫做“古希伯来语”或“古典希伯来语”,有别于后来历史中出现的其它希伯来语。众所周知,现代所使用的希伯来语是“现代以色列语”,但是学者们在对《旧约》之后现代之前的希伯来语分类上存在着很大分歧。有些人认为这一阶段只有一个时期,即中古希伯来语,有些研究学者则把这个阶段分为了不同的时期。希伯来语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并没有被用作日常交流,它作为日常交流语言也只持续到公元前721年撒玛利亚城的沦陷,以及在此之后公元前587年耶路撒冷的沦陷,也就是说希伯来语的广泛使用开始于公元前十二世纪,随后在公元前六世纪开始锐减。在这之前,沙姆地区的阿拉姆语就已经逐渐取得了统治地位。假如回到公元前六世纪的那段历史,我们就会发现犹太人在日常生活里使用阿拉姆语交流。有一个例子可以更好地说明这一史实:犹太雇佣军大约在公元前六世纪放弃了巴勒斯坦,他们与耶路撒冷当局沟通的纸草信件就是用阿拉姆语书写的,他们之间并不用希伯来语交流。在公元前六世纪,尽管作为交流语言来使用的希伯来语已然不复存在,但它仍是犹太教的宗教语言。宗教人士重视希伯来语,有几部犹太教的宗教书籍就是用希伯来语书写的,这说明仍有一部分犹太人学习希伯来语,并用它阅读宗教典籍。除了古代伊斯兰国家以外,希伯来语在中世纪并没有在哪个地方真正地繁荣过。一些犹太群体曾经生活在伊斯兰时期的安达卢西亚,在这期间,犹太人深入参与到阿拉伯文化生活中来,并学习阿拉伯文化知识。犹太人希望用他们所获取的阿拉伯文化知识去编写一部希伯来语的书籍,因此,安达卢西亚希伯来语的著作清楚地反映了各个领域里的伊斯兰阿拉伯文化。安达卢西亚的犹太人编写了希伯来语语法书,比如迈尔万·本·杰奈赫·古尔塔比(مروانبن جناح القرطبي,Marwān bn Janāḥ al-Qurṭabī)和呼尤吉(حيوج,Ḥuyū:j)撰写的语法书。他们为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所编纂的词典被认为是“阿拉伯语言学方法论的实践与延伸”。安达卢西亚的犹太人也很注重使用希伯来语创作文学作品,我们从这些文学作品中可以发现安达卢西亚的希伯来语诗歌和阿拉伯语诗歌很相似。因此,伊斯兰阿拉伯文化里的犹太人希伯来语著作也是安达卢西亚的阿拉伯文化遗产。至于现代希伯来语则叫做Evrit,它是以色列的第一官方语言。人们认为现代希伯来语是欧洲犹太人把闪语搬到现实生活中的一次尝试。因为欧洲的犹太人在以色列是座上宾,又因以色列贯彻执行了犹太复国主义,而他们又是犹太复国主义者,因此,他们在文化和社会上更加地高贵。对于新兴的希伯来语而言,这些欧洲人对其框架的建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现代希伯来语在语音方面受到了欧洲语言的影响:弱读了喉音和闭塞音,这些发音不存在于欧洲语言,字母al-的发音也不像阿拉伯语中的al-,而是受到了德语中Z的发音的影响。这种影响源自意第绪语——德语的一种方言,中欧与东欧所有的犹太人在复兴希伯来语之前都使用它进行沟通交流。通晓意第绪语的人后来成为了犹太国(الدولة الصهيونية)里有地位的人,然而他们却否决让意第绪语成为官方语言,因为他们认为他们源于希伯来语语区,这种归属关系将他们与古老的历史相连接,在感情上与东部的犹太人难分难舍。很多欧洲语言的词汇进入到了现代希伯来语里,也许将现代希伯来语里大量的欧洲语言外来词与阿拉伯世界的阿拉伯化外来词作比较,我们就会发现不同在哪里:现代希伯来语特别是在学术领域里充满了大量的欧洲语言词汇。欧洲语言对现代希伯来语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语音和单词上,还体现在很多语言结构和表达上。希伯来语与欧洲语言的句式和表达如出一辙,这对于现代希伯来语来说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因为现代希伯来语只是从古代希伯来语中借鉴了一些元素,并添加了很多欧洲思想体系内的内容。(本文摘自《闪语的传承与嬗变:阿拉伯语语言史》,题目为编者自拟。)

闪语的传承与嬗变:阿拉伯语语言史

【埃及】马哈姆德•法赫米•希贾兹 著 艾河旭 译

马哈姆德•法赫米•希贾兹(1940—2019),埃及著名语言学家,慕尼黑大学语言学博士,开罗大学文学院教授,阿拉伯语科学院(大马士革)院士,埃及社科院院士,以《德阿大辞典》、闪语研究享誉阿拉伯世界。艾河旭,开罗大学语言学博士,现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阿拉伯语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汉阿对比语言学、汉阿互译等。

来,重新认识下浦东、浦西

3.28,浦东按下暂停键。

2022年3月28日5时至4月1日5时,黄浦江以东及以南的浦东新区等重点区域及毗邻区域(包括浦东新区全区,闵行区浦锦街道、浦江镇,松江区新浜镇、石湖荡镇、泖港镇、叶榭镇,奉贤区全区,金山区全区,崇明区全区),所有高速公路收费站临时关闭,过江隧桥暂停通行。

1

其实最早的时候,

上海并没有浦东。

4

4年后的1956年,

上海郊区变成了三个区:

北郊区,西郊区和东郊区。

直到

这个时候,

上海的辖区范围

大体没有超过今天的上海中外环。

5

直到1958年,国务院批准江苏省的嘉定、宝山、上海、川沙、青浦、南汇、松江、奉贤、金山、崇明等10个县,相继划入上海。

同年10月,撤销东郊区,北郊区,西郊区3个郊区,将其城市化地区划入市区,农业地区划入毗邻的县,同时设置浦东县。

6

1960年,上海撤销蓬莱、邑庙两区,以原蓬莱区全境和部分邑庙区设立南市区;撤销江宁、新成两区,以原江宁区全境和新成部分地区设立静安区;撤销提篮桥区,并入虹口区;撤销榆林区,并入杨浦区。当年又新设了闵行区、吴淞区。

闵行区由以机电工业为主的闵行卫星城、以化学工业为主的吴泾卫星城组成。吴淞区主要管理以钢铁工业为主的吴淞、蕰藻浜工业区和浦东的周家渡地区。

至此,上海市有黄浦、南市、静安、卢湾、徐汇、长宁、普陀、闸北、虹口、杨浦、闵行、吴淞等12区,

和浦东、松江、嘉定、宝山、上海、川沙、青浦、南汇、奉贤、金山、崇明等11个县。

基本奠定上海今天的各区名称和管辖范围。

7

其实浦东县只存在了短暂的一年。

1961年,浦东县撤销建制,农村地区10个公社划入川沙县。

8

浦东也罢,浦西也罢。

先得有浦。

上海的河流,有不少肉眼可见的人工河,如大治河,川杨河,浦东运河

浦,自然就是黄浦江的浦。

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

是长江汇入东海之前的最后一条支流。

黄浦江始于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的淀山湖,而淀山湖的水来自于上游太湖流域。而淀山湖的源头是浙江安吉。

历史上黄浦江曾是吴淞江(苏州河)的支流,宋代的吴淞江开始经常淤塞,经过明代疏浚治理之后,吴淞江(苏州河)反而成为了黄浦江的最大支流。

吴淞口实际成了黄浦口,故有“黄浦夺淞”之说。

​9

“浦”是古吴语中河的意思。一般指人工河。

黄浦江下游曾被称为黄歇浦和春申江,有说法认为是因为上海曾为战国楚春申君黄歇的封地。

现在的黄浦江是由历史上的三泖、横潦泾、瓜泾塘、黄浦、上海浦、范家浜、吴淞江河口段共同发育、疏浚形成的。

黄浦,是从闸港到龙华这一段。

从龙华到外滩一段,叫上海浦。而杨浦的来源,是一条叫做杨树浦的支流。

黄浦江最早被称为“黄浦”,也叫“大黄浦”,1843年上海开埠以后,外国人把它叫做“黄浦江”。

10

现在该说浦西了。

浦西是指黄浦区(包括原南市区和原卢湾区)、徐汇区、静安区(包括原闸北区)、长宁区、杨浦区、虹口区、普陀区等老市区,与浦东新区隔江相对,一般来说并不包括原来的郊县区域。

11

浦西,

其实就是俗称的上海"市区"。

准确来说,

就是下面带数字的这几个区。

12

换句话说,

“黄浦江以西”包括浦西和

嘉定、宝山、青浦、松江还有大闵行。

而嘉定、宝山、青浦、松江、闵行的广大人民将“浦西”(市区)又称为“上海”。

上海房价地图(2017),部分解释了郊区人民“我去趟上海”的原因

这几个区县的人,

每次去市区,都会说:

我去趟上海啊。

而闵行以前名叫上海县。

清末的上海县城,

位于今天中华路人民路的区域里面。

上海市民俗称“老城厢”。

有点凌乱。

14

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以后,上海作为五口通商之一正式开埠。

1843年,英国驻沪总领事巴富尔与时任上海道台宫慕久在上海县城签订《上海租界章程》,在苏州河以南、洋泾浜以北、李家庄以东建立租界,法国也在洋泾浜以南划定法租界。

15

由于作为租界时期的城市中心,租界当局在浦西投入较多资金用于市政工程的建设。

国民政府时期,浦西更是聚集了四行两局一库、最大的证券交易所、数家外资银行驻华总部。

浦西逐渐成为上海以及全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

到1949年时,浦西成为全国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居住着将近520多万的人口。

1920年代的上海外滩

老外眼中的“上海市区”

16

1980年10月1日,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十个第一和五个倒数第一说明了什么?》 。

文中指出了上海对于国家连续30多年来的巨大贡献。

比如:上海出口总产值占全国四分之一强,其中本市产品占60%,创汇之多,居全国第一位;上海财政收入占全国总收入的六分之一,上缴国家税利占中央财政支出三分之一,上缴之多,居全国第一位;然而在上海发力支援全国的过程中,上海本身的发展出现了巨大问题。城市在逐渐老化,而因为财政几乎全部上缴中央(几乎是一年上交一个上海),城市基础建设长期欠账,上海已经陷入了重大危机。

一文激起千层浪,上海改革开放的呼声响起。

17

上海作为共和国最大的工业基地,至改革开放前,工业总产值一直占全国三成左右。

1980年代起,上海作为经济中心的地位不断受到南方新兴经济特区挑战,经济发展缓慢,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份额从1978年的7.48%降为1990年的4.19%。

1946年的浦西与浦东。来源:《上海大都市计划》

18

1984年9月,国务院改造振兴上海调研组就和上海市政府联合制订了《关于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的汇报提纲》,首次提出开发浦东问题。

1990年3月3日,从上海过完春节后回到北京,邓小平说了这样一段话:“上海是我们的王牌,把上海搞起来是一条捷径。”

1978年后,邓小平多数在外地过春节,来得最多的就是上海(上海7次,广州3次,杭州1次,成都1次)

把王牌打好的抓手,就是开发浦东。

1990年5月4日,上海市委、市政府正式向中共中央、国务院上报《关于开发浦东、开放浦东的请示》,并于6月2日获批。

1991年,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朱镕基提出“开发浦东,振兴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16字方针。

1991年,邓小平视察上海时指出:“抓紧浦东开发,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为浦东开发开放站台。

小平同志与家人在上海。

19

1992年10月,国务院(国函〔1992〕145号)批复,批准以川沙县为主体设立浦东新区,并在浦东进行一系列大型开发建设项目。

浦东新区的行政区域包括原川沙县、上海县的三林乡、黄浦区的黄浦江以东部分(陆家嘴路街道、崂山西路街道、张家浜街道、潍坊新村街道、罗山新村街道、梅园新村街道、洋泾镇),南市区的黄浦江以东部分(周家渡街道、塘桥街道、南码头街道、上钢新村街道及杨思镇),以及杨浦区的黄浦江以南部分(歇浦路街道)。

20

最早开发浦东时,国内外都不看好。觉得这个大农村郊县不可能有什么前途。

由于黄浦江将两岸交通阻隔,浦东长期只能依靠摆渡船与浦西往来,交通十分不便。

在1990年,浦东经济占上海的比重仅为8%。居住在浦西的部分上海人对浦东有隔阂感。

1990年代,建设中的浦东陆家嘴地区,海关大厦和东方明珠塔

在當時流传有“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说法。

21

浦东的发展,很快进入快车道。

1990年4月,浦东金桥出口加工区成立,第一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

1990年9月8日,外高桥保税区设立,中国第一个保税区。

1990年11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改开后中国大陆第一家证券交易所。

1991年,南浦大桥建成通车。

1992年9月,大陆第一家外资保险公司——美国友邦上海公司在浦东开业。

1992年9月,第一家中外合资大型商业零售企业——上海第一八佰伴有限公司成立。

1993年1月,浦东首创打破户口、身份和行业的限制,面向全国招聘包括2名副局长在内共40名党政机关干部。

1994年11月,中国政府与欧洲联盟合办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正式开学。

1996年12月,央行颁布《上海浦东外资金融机构经营人民币业务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外资金融机构首次试点经营人民币业务。

1997年10月,浦东国际机场全面开工,不到两年就建成通航(1999年9月)。

2002年12月31号,浦东建成了目前全世界第一条,也是唯一一条磁浮列车商业化运营线,时速每小时可高达431公里,是“当今世界上最快的陆上交通工具”。

2005年6月,国务院批准设立洋山保税港区,我国第一个“区港一体”的保税港区。

2013年9月,上海自贸区挂牌成立,国内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当月,首份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发布。

这就是浦东速度和上海魄力。

22

今天的浦东新区,单一个浦东新区就一万三千亿,超过8个郊区总和。

放在全市范围,也是妥妥的傲视各区。

23

2005年,上海浦东新区获批成为中国首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2009年5月,南汇区并入浦东新区,浦东新区成为上海市第一大的行政区。

2015年4月27日起,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与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实行合署办公。

浦东新区是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副省级区和国家级新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

24

2018年,浦东加入了“万亿gdp俱乐部”,成为国内第一个GDP万亿市辖区。

浦东以全国1/8000的面积创造了1/80的GDP、1/15的货物进出口总额。浦东的人均GDP达到22.9万元,折合3.32万美元,达到中上等发达国家水平。

对于未来五年,浦东新区提出,其经济总量将达到2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30万元,折合人均4.7万美元。预计将超过香港,进入全球前十五。

今天的浦东新区,如果当做一个单独的城市来对标,全国第十一。仅次于南京,超过了宁波、青岛、长沙等城市。

而这里,曾经都不是陆地。

沧海桑田,不过如此。

​浦东如此,浦西何尝不是如此。

25

最后,

这是最新版的

“浦东” vs “浦西” 划分图。

END

浦东加油!魔都摒牢!

刊名题签:沈墨

你正在使用的文字,或许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毛公鼎,西周晚期青铜器。毛公鼎铭文接近500字,是目前出土的青铜器中铭文最长的。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的某天,金石学家王懿荣患上了疟疾。他拖着病体,到北京菜市口的“达仁堂”抓了几副中药。煎药之前,他突然发现,在那味叫做“龙骨”的药上,刻着一些近似篆文的特殊符号。他仔细观察了片刻,凭借自己过往的经验,他判断,这是尚未被人们所知晓的上古文字。

于是,他再度返回“达仁堂”,并不是去买药,而是去翻检余下的“龙骨”。很快,他就印证了自己的想法。他“细为考订,始知为商代卜骨,至其文字则却在篆籀之前”。一部分学者认为,王懿荣是名副其实的“收藏与鉴定甲骨的第一人”。

金石学家王懿荣。/图源网络

但也有不少人怀疑该故事的真实性,他们更加愿意相信另外一个民间的说法。在我国的考古历史中,农民似乎总是充当着关键性的角色。与土地频繁打交道的他们,通常是最早发现某个历史新物证的群体。在这一点上,甲骨文也不例外。最早发现该文字的,正是农民,而那些甲骨出土的地方,是河南安阳的小屯村——众所周知,殷墟的原址位于此处。

挖出这些龟甲和兽骨的农民,完全认识不到这些物件的重要性。他们或是随手扔掉,或是拿给不大的孩子当作打发时间的玩具。有些精明的人,则把它们当作药材“龙骨”,售给中药铺。但由于骨上有字,买家将价格压得很低。因此,这种“龙骨”就流落到了鱼龙混杂的庙会之上。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懂一些金石之学的古董商范寿轩来此地闲逛,他在摊位上发现了这些带字的甲骨。他没有犹豫,将这些无人问津的骨头全部收购。收购后,他转手数次,甲骨又被卖到天津、北京等地。

1903年,《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在他收藏的5000余片甲骨中整理出了1000余片,拓印成《铁云藏龟》一书。这是甲骨文著录的滥觞,同时,此举也意味着,这些古拙的文字正式走向公众。

从文字学的角度讲,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较为成熟的文字系统。/图源网络

从文字学的角度讲,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较为成熟的文字系统。事实上,该系统的形成与发现过程中,充斥着与人相关的形形色色的经历。而系统中的每个文字,若是单独拆解来看,其实也能够找到一些或有趣或奇诡的故事。

2010年,作家唐诺在大陆出版了第一本书《文字的故事》。这本书是他阅读《说文解字》过后的产物,在书中,他用一种近乎漫游的方法,讲述着他所遴选出的那些文字的由来,以及背后的故事。

在唐诺看来,每个文字“都有它不同的造型长相、不同的起源,以及最重要的,在长时间中的不同遭遇。这不可能相同的历史遭遇,给予了每个字不可能相同的记忆刻痕,不可能相同的温度、色泽和意义层次”。

文字的制造,

也有生产线吗?

“文字究竟是怎么发生的,或者说,是怎么被发明出来的?”

在解构文字之旅的起始,唐诺提出了这个问题。拥有常识的大部分人谈及文字的发明,都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仓颉造字”的神话传说。《淮南子》如是写道:“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从这简短的描述里不难窥见,我们的先祖已然把文字创设的荣光全部置放到了这位黄帝时期的史官身上。

《淮南子》写道:“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图源网络

但在今天,我们更倾向于相信的是,文字是在长段时间中逐步演变发展而成的。唐诺写道:“不管它是起源于结绳或刻痕的记忆,还是在行之更久远的语言和图绘之间缓缓找出稳定的意义关联,都牵动着众多的人,这些人所分居的众多地点,以及因此不可免的诸多时间,绝非一时一地一人的事。”

唐诺认为,文字的起源问题终究还得由文字自身来回答,也就是由我们手中所能掌握的文字或未成文字的“类文字”来想办法回溯。他以“昔”字为例,说明了甲骨文得以规模化制造的一种可能性。

在甲骨文中,“昔”的上半部分是水,下半部分则是“日”。唐诺说:“漫天盖地的水淹过日头的心版魔幻意象,如同小说家马尔克斯笔下的画面。商代人以此来表达他们对远古的记忆存留,充满美感,充满哲学况味,也充满启示力和想象力。”在这个表示过往和逝去的字里,人们不难想到商人为躲避水难而历次迁都的磨难。

在甲骨文中,“昔”的上半部分是水,下半部分则是“日”。/图源网络

从这个维度看,比起大汶口文化晚期遗址中的那些陶器的记号,甲骨文显然是更为成熟的文字——这种成熟既体现在造型上,也表现在记叙结构上。这一阶段的文字制造方式,也从最原始的直接摹写天地山川、鸟兽虫鱼等自然实物,逐渐转变成了带一些抽象概念的表述。这样一来,大量而快速地制造文字也就成为了可能。

后来,人们慢慢总结,把造字之法归纳为六种方式,现在统称为“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和转注。尤其是形声字的出现,某种程度上,这种造字方法形成了文字的生产线。据统计,甲骨文中形声字的占比为27.24%,而发展到秦代的小篆阶段,形声字的占比暴增至87.39%。

唐诺认为,形声字不再追求新的造型绘制,而把既有的字当成制作材料来堆叠,像玩积木一样,因此,有了形声字,那些一个个捶打、定制似的会意字和指事字便告一段落了,就像工厂生产线取代了手工业一般。

人们慢慢总结,把造字之法归纳为六种方式,现在统称为“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和转注。/图源网络

不过,还是有例外发生。“曌”(音zhào)就是游离在这条生产线外的文字。该字的字义极为明显,日月双双高悬在天空中,有着无尽的光明。这是武则天的愿景,当时她规定,只有自己才能使用这一文字,当然,史上有所记载的,也只有她用过。

除此之外,武则天还曾尝试大刀阔斧地将通行的一些文字作些修改。譬如,她把“地”字改成了“山水土”相互堆叠的“埊”。但不遵循造字原理、不考虑文字演变的复杂过程,只是依循着个人意志,造字必然无法变成一个系统化的工程。“武式造字法则”最终也并未在历史中泛起任何涟漪。

人与自然的关联,

都体现在文字里

在文字这个庞杂的系统里,会意字也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唐诺看来,甲骨文中的会意字是他个人所知人类最美丽的文字符号,“比起古埃及尚未拼音化之前的漂亮象形字,还多了面对抽象性事物和概念的某种知性之美、某种富想象力的惊异”。

爱好文学的唐诺,常常对作品中的时间表述很感兴趣。研究文字时,他想:“我有没有机会找出甲骨文中丈量时间的会意字,最好有十二个,来完成一具商代的甲骨钟呢?”没过多久,这个他自认为疯狂的行为以失败告终,但是在此进程中,他却发现,那些丈量时间的文字,是随着人们生活的实际律动而产生的。而这些字,也体现着人和自然的关联。

2021年1月3日,天津。观众正在参观甲骨文创意展。 /图·IC

他以“昃”和“昏”字举例。他说,前者是太阳开始偏西,把人影给斜照拉长的样子;后者,则表示太阳降至人的脚下。当看到这两个字时,他立刻联想到了自己小学的时候背着书包,拖着长长的影子走回家的情形。通过这两个文字,他也是平生第一次想到,原来自己念了六年的小学,在他家偏西边的位置。

事实上,对早期的人类而言,太阳是极为重要的。它代表着自然的恒定与规律,人们也根据它安排着作息。正是因为它是“率先被人们察觉、思索乃至于开始敬畏起来(是卡尔维诺还是本雅明所说的人埋在同一事物里想久了,总会出现神秘主义的倾向)的巨大存在”,人们也在文字中,添加了许多与太阳相关的元素。

像表示日出东方的“旦”字,指代日落后天色变得昏暗的“暮”字,都是很好的例证。唐诺在甲骨文里还发现,“众”字也与太阳有关。它的图形是上方一个“日”,底下有并排的三个“人”。

“日”、“月”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写法。/图源网络

唐诺在书中写道:“谁为‘众’字画蛇添足地加了一个大日头于顶上呢?这人一定是个艺术家。日头没功能意义,却为这个抽象的表述带来可感的温度和色泽,让三人为众有了一派热闹熙攘乃至于挥汗燠热的蒸腾气象,如同春秋时晏婴出使楚国时历历如绘的齐都临淄城市街景象(临淄城的遗址早已挖掘出来了,其规模大小和配备果然和晏子所夸称的相去不远)。”

而先人们也根据太阳所代表的时间刻度,选择着各自的生活方式。唐诺说:“人就是这样浸泡在不分割的时间中,在不分割的劳动和休闲之中。这里,有充分的余裕生养出故事、传说、歌谣和各式手工技艺来,如本雅明所说的人类说故事传统技艺的两大根源之一(另一是伴随行商从天涯地角背回的商品而来)。”

可怕的字与死去的字

在研究的过程中,唐诺还将字作了相应的归类。比如,他发现,甲骨文中存在着一些“可怕的字”。它们“像一张张档案记录照片,忠实地为我们封存了此类无可辩驳罪行的呈堂证供一直到今天,也揭示着彼时人们生存挣扎的残酷一面”。

如今,“醢”多用于指代肉类食品。但在最初创立的时候,它实质上是指一种酷刑。/图源网络

其中,“醢”字就是一个代表。如今,“醢”多用于指代肉类食品。但在最初创立的时候,它实质上是指一种酷刑——从字形上就能看得出来:“被置放于大臼之中的不是食物,而是个绝望的人,上方是双手持大杵的刽子手,活生生把人锤打成肉酱,血水四溅。”

类似的,还有“弃”字。弃是周代开国先祖,传说中他是得神护佑的不死弃婴出身。然而,“弃”字背后的故事却极为残忍,它的字形,是“用手拿绳索绞死初生婴儿,再以畚箕把带血水死婴倒掉”。换言之,是杀掉幼小的生命。与之相对的,是“微”字,指的是杀掉老年人。

唐诺说:“杀死老的跟小的,这原是大自然的专利,老去的动物丧失了猎食(肉食性)和逃逸自保(草食性)的能力,本来就难以存活;初生的生命,数量一般总远大于大自然所需、所允许的数量,这是生物护种的人海战术老策略……大自然天地不仁的处置,由人来代理执行,包括老去生命的不安乐‘安乐死’,包括初生生命的延迟避孕术,我们便以为是残酷的,尽管我们也同时不忍。”

这些可怕的字,虽然从字义上是令人畏惧的,但至今仍在沿用。可有些字,在发展的进程中,却渐渐地消失掉了。唐诺写道:“(这些字)失去效能,通常源自于我们生活实况的变化,某些旧事物、某些昔日的概念因此从历史退场,于是,和这些事物、这些概念密实相连共生的某一部分文字遂跟着退场死去。”

古代,因为马是重要的生产生活工具,故而人们对马的品种有非常细致的划分。/图源网络

唐诺举了一个与女儿相关的实例。他的女儿从小就爱马成痴,某天,唐诺和她心血来潮,翻看起《辞源》,无意间,他们找到了许多已经不再使用的与马有关的字。比如,骢(音cōng),表示青白杂毛的马;骅(音huá),指代赤色骏马;骧(音xiāng),是后右足白色的马……

此类表示不同毛色的马的汉字,共有28个。而现代所出版的《马图鉴》(台湾猫头鹰出版公司版本),对马的毛色精密而科学的形容,也不过才17种而已。

那么为何关于马的毛色,需要这么多字呢?原因很简单,古时的马很重要,或者很昂贵、很有价值。但社会在不断发展,交通工具、战争器械都在革新,且日益强大。在现代世界里,马不再有那么多的用处。这些指代马的文字,也就一并在文字王国中死去了。

随着文字的死亡,文字背后的那些故事也渐渐在我们的历史中消失了。/图·unsplash

唐诺说:“文字因社会习俗之生而生,也会因社会习俗之死而死,这是很公平的。习俗来习俗去,事物来事物去,概念来概念去,现实的一切毫不间歇地变动不居,因此文字的死亡便不仅不可避免,而且还是持续的、频繁的死亡。”

而随着文字的死亡,文字背后的那些故事也渐渐在我们的历史中消失了。所以,唐诺说:“真正需要努力保护的,绝不是文字,同样只是我们自己——我们脆弱的生命,还有,脆弱的智慧。”

(参考书籍:唐诺《文字的故事》,九州出版社)

「写作微素材」描写活动场面的成语解释和好段

成语与解释

1、宾客如云:来客多得如聚集的云层。形容客人多。

2、高朋满座:高:高贵。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

3、欢声雷动:欢笑的声音像雷一样响着。形容热烈欢呼的动人场面。

4、攘来熙往: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5、热火朝天: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像炽热的火焰照天燃烧一样。

6、汹涌澎湃:汹涌:洪水猛烈上涌的样子;澎湃:波浪互相撞击。形容声势浩大,不可阻挡。

7、排山倒海:推开高山,翻倒大海。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8、繁弦急管: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

9、鼓角齐鸣:鼓:战鼓;角:古代军队中的乐器,即号角。战鼓响,号角鸣。形容军队出击时的雄壮阵势。

10、万马奔腾:成千上万匹万在奔跑腾跃。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

11、人头攒动:人很多,拥挤着移动。一般用于形容某些地方人口密度较大,程度不如人山人海高。

12、天震地骇:震: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有时形容事件、场面令人惊骇。

13、马水车龙:犹言车水马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14、人语马嘶:人叫喊,马嘶鸣。形容纷乱扰攘或热闹欢腾的情景。

15、波涛汹涌:汹涌:水势腾涌的样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16、飞流直下:飞流:指瀑布;直下:垂直泻下。瀑布垂直泻下。形容瀑布垂直泻下的壮观景象。

好句好段

1、一大清早,九华的大街上便热闹非凡。那琳琅满目的商品,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那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不绝于耳;那扑鼻而来的香味,令人回味无穷。我迫不及待地拉着妈妈的手在人群中钻来钻去。

2、瞧,街道上,各类车辆川流不息,把道路堵得水泄不通。有风驰电掣的小轿车,有急速飞奔的摩托车,有轻捷方便的电动车,还有悠然自得的自行车……我们犹如置身于车海之中。车辆还排起了队伍,组成了一幅长龙似的图案。

3、街上人流如潮,人人笑容满面。年轻人三个一伙,五个一群地走在大街上。他们戴着MP3,听着音乐,情不自禁地跟着音乐唱了起来。也有的年轻人在说说笑笑,街上一直回荡着他们的笑声。老年人拄着拐杖,静静地坐在长椅子上,沐浴着那温暖的阳光,真是舒服极了!孩子们蹦蹦跳跳的,特别贪吃,只要听到边上有人喊:“羊肉串!羊肉串!”,闻到那诱人的香味,就忍不住叫爸爸妈妈买一串,我也跟着要了一串呢。

5、不过最吸引孩子们的要数戏场东面的游乐大世界。那儿有气包,孩子们在气包上你追我赶,互相嬉戏,玩得可开心啦。还有旋转木马、碰碰车、海盗船。打怪兽、扎气球、划船、飞车表演、过山车、恐怖城、马戏团等。整个大世界成了孩子们的乐园,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6、戏场、人行道上,摆满了小摊。有的在烧烤;有的骑自行车卖玉米;有的骑三轮车卖碗托;有的卖凉粉、面皮;有的卖玩具;有的卖饮料;有的卖水果;有卖日用品……应有尽有。随着时间的流逝,人流在不断的增多,从以往的人烟稀少,一下增到约一公里外,到处是停放的汽车,人山人海。站在楼上往下看,人群密密麻麻,像是无数蚂蚁在动,由于人多,一不小心就会你踩了我一脚,我碰了你一下,要想从这人流中出去,就得会钻。

7、当然,最壮观的还是晚上放的烟花。有的烟花放上天像一朵盛开的菊花,有的烟花放上天先是一个小圆圈,接着像水波一样一圈一圈地放大,而且每一个圆圈的颜色都不一样呢!有的烟花放上天就像喷泉一样“哗”地散落下来……各种五颜六色的烟花交织在一起,此起彼伏,五光十色,把夜空妆扮得如同灯火辉煌的宫殿一样,十分美丽。

8、来到了会场,啊!会场上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我们好不容易从人群里挤了进去。我看到有玩游戏的,打气枪的,投飞镖的,卖棉花糖的等等,会场上到处是叫卖声,说话声,讨价还价声,只看得我眼花缭乱。

9、庙会上,人山人海,叫卖声、叽叽喳喳的说话声……可真热闹。五花八门的东西让我看不过来。先说那卖吃的:香甜的巧克力惹人喜爱,酸甜的糖葫芦让人馋掉牙……再说那卖玩具的:各种各样的大气球,五颜六色的茸毛玩具,五花八门的小面人,还有红色的纸灯笼呢!再说那蔬菜:又红又大的柿子真可爱,嫩嫩的韭菜真便宜,绿色的豆角卖得快……

10、到了那儿,人太多了,真是人山人海呀!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随处可以听见人们的欢笑声和优美动听的音乐,好不热闹!有的是日常生活用品店、有的是服装店、有的是玩具店……店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商品,琳琅满目,并且都是超值大优惠。我们逛了一圈,可是没有我们合适的。

11、晚饭过后,我、爸爸、妈妈一起去逛街,大街上灯火通明,各种各样的叫卖声吆喝着,热闹至极,已不在是原来那个寂寞冷清,人烟稀少的小街了。看,路旁摆水果摊的老大爷老大娘,有的已经在这条街卖了五年的水果了,原先生意冷淡,无人问津,而如今顾客频频,生意兴隆,忙的不亦乐乎!

12、到了上午,菜市场的人越来越多了,摩肩接踵。各种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为菜市场增添了热闹的气息。那边的男子熟练地从大鱼缸里抓出一条草鱼,问了价钱后,又熟练地从口袋里掏出钱,提着鱼走了,左边的那位女士,在摊上挑苦瓜,本来挑到两根,突然发现一根更好,就把前面的一根换上另一根更好的。虽然贵一些,但她还是笑盈盈的。

13、来到了石景山洋庙会的正门,进去后,大家手里有的拿着椰子,有的拿着各式各样的烤串,还有土耳其烤肉等等,全都是我爱吃的,看得我直流口水。妈妈见了,就带着我去买,这一路走去可谓是吃了一路,午饭也解决掉了。

14、一到休假日,大街上就热闹起来。“叮零零”的自行车铃声清脆悦耳,那是大姐姐骑着自行车带妹妹回老家呢!“嘀嘀嘀”的汽车车笛声激昂跳跃,那是载全家去旅游呢!“突突突”的摩托声雄浑厚重,那是年轻的小伙子载农村姑娘去城市看美景呢!

15、今天是大年初一,我们吃完午饭,就去东南花都逛庙会。到了东南花都,一看真是热闹非凡、人山人海。那儿有很多表演,分别是:南狮、北狮、中华舞龙、东北海域高跷……其中东北海域高跷表演得最精彩出色,好笑极了,表演的节目是小丑、空翻、媒婆、叠罗汉等,看表演叠罗汉和空翻的时候真刺激,我真替他们捏了一把汗。

16、马路上那来来往往、大大小小的车子,发动时那轰轰的引擎声,刹车时那刺耳的摩擦声,还有那不停响的喇叭声……使大街边沿上的马路热闹非凡。

17、在早上8点整的时候,音乐把我的梦打碎了,我就马上起床打开窗户一看,原来交流会开始了,害得我吓一大跳。交流会设在建设银行后面,那里有一个红红的大气球立在那里,交流会的大概有20多米长,就像一条小龙,从高空中看下去真是太长了。下午三点整,交流会上响起了种种音乐,那里的人,人山人海,他们纷纷在做自己的事。有的看东北虎,国宝熊猫,有的在打泡泡,有的在买衣服,还有的在玩游艇。到了晚上,交流会上灯闪闪发亮,人们吃好晚饭,都到交流会上玩了,街上的人基本没人了。交流会那一天是最热闹的一天。

18、只见观景台上早已是人山人海,人们正拿着一个个的烟花点放着,只听“啪、啪、啪……”烟花随着清脆的声响接连不断的升入空中,它们有的像大立菊在空中尽情开放,有的像汹涌的瀑布,从天而降,还有的一串一串的向空中窜去连成一条直线,使寂静的天空一下变成的五彩缤纷的海洋。

19、这一天,我已长大成人了。我兴高采烈地走向了那音乐的舞台。看,台下人山人海,热闹极了。主持人夏小演也到了场下,和观众一起感受那美妙的音乐。我演唱的是《中华——我的骄傲》

熙熙攘攘,人来人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