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运势

工作狂人是什么意思(工作狂人)

工作狂人是什么意思(工作狂人)

熊猫李:如何成为一个不知疲倦的工作狂人

▲点击关注“熊猫李”

每天免费收一份干货福利

优秀的科学家必定是某种程度的狂人

—— 卡皮查

如果你作为一个企业家的时间足够长,你最终会筋疲力尽。

你的神经会被反复揉搓。

在过去的时间里,我曾经被榨干过一次。

在前面的分享有提过,有次我把借来的钱全部败光了。

那次,我每天工作很长时间,虽然我不喜欢我做的事情,而且我损失了太多的钱。

身边很多人都为我感到难过,

因为我是一个精疲力竭,身有负债,

但我很幸运自己能经历这些。

为什么?

因为它教会了我在个人生活和工作中需要的是什么,

以避免在全天候工作的情况下精疲力竭。

在过去的七年里,我可以进行716的工作,没有假期,但我并没有倦怠。

那么,我的秘诀是什么?

这就是今天分享的主题。

开学,开讲!

组建“庆祝部门”

人们会怀疑你作为一个企业家的能力和你的生意。

很多人会思考如何让你泄气,告诉你你会如何搞砸,尤其是当你刚开始的时候。

我并不是说你应该忽略这些人,因为每隔一段时间他们就会给你一些很好的反馈。

但与此同时,你需要创建自己的啦啦队。

无论是你的兄弟姐妹、父母、朋友还是其他重要的人,你都需要鼓励你的人。

多年来我发现,如果你有一个“庆祝部门”,它会推动你更努力地工作,它会鼓励你继续前进,尤其是在艰难的时候。

热爱你正在做的事情,

这不容易。

我在之前的分享中有讲过这个主题。

但毫无疑问,如果你讨厌自己做的事情,最终你会筋疲力尽。

我在一次失败的投资中损失了几十万元,

因为我参与了一家我不喜欢的公司,

这意味着我没有100%投入。

当你感觉自己工作太多时,迟早你会感到心力交瘁,最终筋疲力竭。

当你在做你喜欢的、充满激情的事情时,感觉就不像是在工作。

当你喜欢某件事时,你不会介意为它的成功付出时间和努力。

确保你不只是为了钱。

生命太短暂,不要把时间花在你讨厌的事情上,所以把你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你喜欢的事情上。

至少在其中找到你喜欢的部分。

伤心也会祝福,

相遇值得庆祝……

—— 许嵩 《飞蛾扑火》

创造伟大的文化

如果你总是和那些对公司没有激情,

也不关心自己工作的人一起工作,

那么工作环境就会变得毫无乐趣。

我喜欢走进我们的办公室,

因为那里有很多我喜欢的人,

我一点也不关心我们的有趣的福利和办公室的超酷设计(好吧,我说谎了,其实我挺喜欢的)。

我喜欢和我的团队成员一起工作,因为他们很有趣,很聪明,他们教会了我很多新东西。

此外,我们有很多共同点,我们不介意挑战彼此,这让我们都提高了自己。

像华丽的办公室和免费零食这样的福利都比不上身边有优秀的人。

确保你的公司有优秀文化,因为它会让工作变得更有趣。

如果你对这个话题有兴趣,可以看看这个熊猫李:一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如何建立(5大策略)。

分解你的目标

作为一名企业家,你需要感觉自己正在完成一些事情。

如果你的生意没有增长,

甚至没有达到你的目标,

你最终会感到沮丧。

当你感觉自己不断失败,把每件事都做错时,很容易就会精疲力竭。

我发现,把你的目标分解成更小的目标,你就更有可能完成它们。

当你完成更多的任务时,你的事业就会发展,你就会有一种成就感。

专注于制定能在一周内完成的目标。

确保它们并不是太容易完成。

同时如果你没有实现所有的目标也不要担心。

因为如果你每一个目标都达到了,那就意味着你设定的目标不够大。

你一定要确立一个目标,

一个你愿意为之奋斗、不断超越自己的目标,

并把它细化、分解、落地,践行到每一天的活动之中,

让自己看到每一天的进步,

让每一天都成为「非同寻常的一天」。

这才是最本质的「掌控感」的来源。

每天早上锻炼

你知道锻炼能给你带来能量吗?

每天早上上班前去健身房不仅能给你更多的能量,还能帮助你对抗疲劳。

我的朋友们经常取笑我的锻炼计划,但它在防止疲劳方面真的很有效。

每天早上我都运动,我会先花5到10分钟做一个冥想,之后是30分钟左右的锻炼,每天的内容都有不同。

运动结束之后我会去洗一个热水澡。

我发现浴室是一个能让我彻底放松不去思考工作的地方。

奖励自己

当你刚开始的时候,你不需要这么做。

但当你在企业里5年或10年的时候,你需要开始这样善待自己。

这也不一定非要从财务方式考虑……

它可以是像去电影院一样简单的逃离现实几个小时。

也可以每周给自己做一次按摩,这样可以帮助你放松。

我每周奖励自己一个小时的手部按摩,重点是我的手指、手腕和手臂……

每周的治疗消除了我的腕部疼痛。

无论你想逃避什么,偶尔犒劳一下自己,因为这会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好。

同样的,奖励不一定与经济有关,它可以是一些让你快乐的简单的东西。

我有朋友会奖励自己买一个手办。

奖励出好孩子!

—— 罗伯特・希勒

发泄

我预防疲倦的最大方法是每月发泄一次。

我和我的朋友们通常在周五晚上彻底狂欢,尽情释放,然后在周六回去工作。

发泄的关键是你必须全力以赴,但不要太频繁。

对我而言一个月一次最好,因为它会让你对活动充满期待。

如果你每周都释放,你很快就会厌倦,这也会对你的工作产生负面影响。

你不一定要像我一样,它可以是任何你想要的。

每个月疯狂一次,你会发现自己成为一个更有效率的人。

我发现,现在即使我每个月不做上面的事情,我也不会真的感到筋疲力尽。

最主要的原因是我热爱我所做的事情,我不认为这是工作。

甚至当我和朋友出去玩的时候,我仍然谈论我的工作,因为我对它上瘾了。

他们也跟我谈他们的生意。

我们都在24小时工作,我们享受工作。

正如我所说的,人生只有一次,找到你最好的方式享受它!

熊猫李:如何成为一个不知疲倦的工作狂人

▲点击关注“熊猫李”

每天免费收一份干货福利

优秀的科学家必定是某种程度的狂人

—— 卡皮查

如果你作为一个企业家的时间足够长,你最终会筋疲力尽。

你的神经会被反复揉搓。

在过去的时间里,我曾经被榨干过一次。

在前面的分享有提过,有次我把借来的钱全部败光了。

那次,我每天工作很长时间,虽然我不喜欢我做的事情,而且我损失了太多的钱。

身边很多人都为我感到难过,

因为我是一个精疲力竭,身有负债,

但我很幸运自己能经历这些。

为什么?

因为它教会了我在个人生活和工作中需要的是什么,

以避免在全天候工作的情况下精疲力竭。

在过去的七年里,我可以进行716的工作,没有假期,但我并没有倦怠。

那么,我的秘诀是什么?

这就是今天分享的主题。

开学,开讲!

组建“庆祝部门”

人们会怀疑你作为一个企业家的能力和你的生意。

很多人会思考如何让你泄气,告诉你你会如何搞砸,尤其是当你刚开始的时候。

我并不是说你应该忽略这些人,因为每隔一段时间他们就会给你一些很好的反馈。

但与此同时,你需要创建自己的啦啦队。

无论是你的兄弟姐妹、父母、朋友还是其他重要的人,你都需要鼓励你的人。

多年来我发现,如果你有一个“庆祝部门”,它会推动你更努力地工作,它会鼓励你继续前进,尤其是在艰难的时候。

热爱你正在做的事情,

这不容易。

我在之前的分享中有讲过这个主题。

但毫无疑问,如果你讨厌自己做的事情,最终你会筋疲力尽。

我在一次失败的投资中损失了几十万元,

因为我参与了一家我不喜欢的公司,

这意味着我没有100%投入。

当你感觉自己工作太多时,迟早你会感到心力交瘁,最终筋疲力竭。

当你在做你喜欢的、充满激情的事情时,感觉就不像是在工作。

当你喜欢某件事时,你不会介意为它的成功付出时间和努力。

确保你不只是为了钱。

生命太短暂,不要把时间花在你讨厌的事情上,所以把你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你喜欢的事情上。

至少在其中找到你喜欢的部分。

伤心也会祝福,

相遇值得庆祝……

—— 许嵩 《飞蛾扑火》

创造伟大的文化

如果你总是和那些对公司没有激情,

也不关心自己工作的人一起工作,

那么工作环境就会变得毫无乐趣。

我喜欢走进我们的办公室,

因为那里有很多我喜欢的人,

我一点也不关心我们的有趣的福利和办公室的超酷设计(好吧,我说谎了,其实我挺喜欢的)。

我喜欢和我的团队成员一起工作,因为他们很有趣,很聪明,他们教会了我很多新东西。

此外,我们有很多共同点,我们不介意挑战彼此,这让我们都提高了自己。

像华丽的办公室和免费零食这样的福利都比不上身边有优秀的人。

确保你的公司有优秀文化,因为它会让工作变得更有趣。

如果你对这个话题有兴趣,可以看看这个熊猫李:一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如何建立(5大策略)。

分解你的目标

作为一名企业家,你需要感觉自己正在完成一些事情。

如果你的生意没有增长,

甚至没有达到你的目标,

你最终会感到沮丧。

当你感觉自己不断失败,把每件事都做错时,很容易就会精疲力竭。

我发现,把你的目标分解成更小的目标,你就更有可能完成它们。

当你完成更多的任务时,你的事业就会发展,你就会有一种成就感。

专注于制定能在一周内完成的目标。

确保它们并不是太容易完成。

同时如果你没有实现所有的目标也不要担心。

因为如果你每一个目标都达到了,那就意味着你设定的目标不够大。

你一定要确立一个目标,

一个你愿意为之奋斗、不断超越自己的目标,

并把它细化、分解、落地,践行到每一天的活动之中,

让自己看到每一天的进步,

让每一天都成为「非同寻常的一天」。

这才是最本质的「掌控感」的来源。

每天早上锻炼

你知道锻炼能给你带来能量吗?

每天早上上班前去健身房不仅能给你更多的能量,还能帮助你对抗疲劳。

我的朋友们经常取笑我的锻炼计划,但它在防止疲劳方面真的很有效。

每天早上我都运动,我会先花5到10分钟做一个冥想,之后是30分钟左右的锻炼,每天的内容都有不同。

运动结束之后我会去洗一个热水澡。

我发现浴室是一个能让我彻底放松不去思考工作的地方。

奖励自己

当你刚开始的时候,你不需要这么做。

但当你在企业里5年或10年的时候,你需要开始这样善待自己。

这也不一定非要从财务方式考虑……

它可以是像去电影院一样简单的逃离现实几个小时。

也可以每周给自己做一次按摩,这样可以帮助你放松。

我每周奖励自己一个小时的手部按摩,重点是我的手指、手腕和手臂……

每周的治疗消除了我的腕部疼痛。

无论你想逃避什么,偶尔犒劳一下自己,因为这会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好。

同样的,奖励不一定与经济有关,它可以是一些让你快乐的简单的东西。

我有朋友会奖励自己买一个手办。

奖励出好孩子!

—— 罗伯特・希勒

发泄

我预防疲倦的最大方法是每月发泄一次。

我和我的朋友们通常在周五晚上彻底狂欢,尽情释放,然后在周六回去工作。

发泄的关键是你必须全力以赴,但不要太频繁。

对我而言一个月一次最好,因为它会让你对活动充满期待。

如果你每周都释放,你很快就会厌倦,这也会对你的工作产生负面影响。

你不一定要像我一样,它可以是任何你想要的。

每个月疯狂一次,你会发现自己成为一个更有效率的人。

我发现,现在即使我每个月不做上面的事情,我也不会真的感到筋疲力尽。

最主要的原因是我热爱我所做的事情,我不认为这是工作。

甚至当我和朋友出去玩的时候,我仍然谈论我的工作,因为我对它上瘾了。

他们也跟我谈他们的生意。

我们都在24小时工作,我们享受工作。

正如我所说的,人生只有一次,找到你最好的方式享受它!

到底是哪些“打工人”,在职场中晋升最快?

01

林风在城市的这座硕大的办公大楼中,已经奋斗了整整十年。一个理工男,尽管他内心温文尔雅,却总因工程图纸和数据报表中的严谨与精确显得过于生硬。

而这些年,他一直是公司技术部的不二之选,但在那张镂空的椅子后面,也仅是停留在主管的位置上。

“明年的这个时候,你觉得我有没有可能坐到那个位置上?”林风的目光投向了那间玻璃明亮的总经理办公室。

旁边的吴蕾笑着摇了摇头,“看看你这话说的,一个办公室而已,有什么好奇怪的。”

林风轻叹一声,“你不懂,蕾蕾。那个位置,代表着权力和地位,我在这个公司熬了这么多年,也应该让我有所作为了。”

他们两个在公司虽然部门不同,但由于经常合作,成了最要好的朋友。林风在技术部,而吴蕾,则是在人力资源部门。两人无所不谈,而职场晋升这种话题,成了林风最近最焦虑的事情。

然而,在这个看似平静的公司里,波澜即将袭来。

有一天,林风接到了一封加急邮件,那是一份新的工程方案需要他在短时间内完成。他开始了日以继夜的工作,不知疲倦的对着电脑屏幕,琢磨着每一个数字的变动对整个工程的影响。

吴蕾看着他这个样子,不禁心疼。“林风,你也得注意休息啊。”

林风皱眉回道:“这个方案对我太重要了,我得拿下它。”

果不其然,林风成功了。他用自己的技术和毅力,赢得了这个阶段性的小胜利。公司为他举办了一个小型的庆祝会,领导在台上盛赞他的贡献,林风也因此得以和更多的上层管理层接触。

然而,等待他的,并非那么简单的表彰和小型的晋升。

吴蕾私下里告诉他,新一轮的总经理选拔已经悄然开始,而林风,自然是候选人之一。

但是,职场从来不是简单的1+1=2。

他突然间发现,自己面临的不仅是工作上的压力,更有来自各方的勾心斗角。他的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以免成为别人谈资。

一次偶然的机会,林风听到了关于他的一些流言蜚语,他的一些私下行为被故意放大,成为了公司里小道消息。

他感到沮丧,他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能走到那个位置上。

吴蕾抓住他的手,“林风,你别忘了你为什么开始。”

他仰头看着这位知己,眼中闪过一丝坚定。

在最终的面试前夕,林风收到了一份匿名的邮件,里面详细描述了如果他在晋级面试中回避某些问题,展现出领导想要看到的回答,他就一定能坐上那个位置。

他犹豫了,很长时间。

但最终,在面试中,他选择了坚持自己。他没有回避任何问题,他坦白的展现了自己的所有。

而结果出人意料,公司的老总欣然接受了这样的他,给予他这个机会。

“你的坦白,让我看到了这个公司未来的希望。”老总微笑着对他说。

林风理解了,晋升,从来不是单纯的技术或者交际手腕能够完成的。那个最重要的因素,便是忠诚于自己的原则,它让领导看到了你的价值。

而林风,也成为了一个颇受欢迎的总经理,不因为他的社交技能多么突出,而是因为他始终如一的坚持和真实。

在职场中,忠于自己、尊重他人、诚实正直可能比权力游戏更能打动人心,更能赢得真正的晋升。

因为,一个能够让所有人都敬仰的领导,首先是一个对自己诚实的人。

02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这句话在许多情境下听起来都像是自勉的话,但在职场之中,它显得特别的深刻。有时,我们沉浸在工作的细节中,忘记了晋升并非只是工作能力的竞技场,而更多是人与人之间的一场精神游戏。

有人说,观察一个人的晋升速度,就像是看一部背后充满曲折的电影。表面上,我们看到的是他们的工作能力、团队合作和领导潜质,但隐藏在幕后的,却是他们如何获得了关键人的青睐。

是的,你没有听错。

在这片广阔的职场江湖中,不是所有的英雄都被记住,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被看到,但每一个成功的晋升者,都有他们的智慧和策略。

一直以来,我们都有一个固定的观念,那就是只要我们努力工作,总有一天,我们会得到应有的回报。但这是否真的是那样呢?也许,在学生时代,我们可以通过考试得分来证明自己,但在职场上,能力和晋升往往并非线性关系。

而这背后的真正原因,恐怕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复杂。

试想一下,假如你是一个领导,你面前有两个候选人,一个是工作能力超群,但与团队合作时总显得孤立;另一个是工作能力平平,但总能带动团队士气,与团队成员建立深厚的感情。

你会选择哪一个?

这就是职场上的一个现实:

有时,我们的努力并不是直接通向晋升的金钥匙,而是一把可以打开其他机会的钥匙。

我们不能否认,获得领导的青睐是晋升的一大助力。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变成“拍马屁”的人。相反,真正的职场高手,知道如何在保持真实自我的同时,与上司和同事建立真挚的关系。

记住,职场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战场,而是一个团队的游戏。每一个成功的晋升者,都懂得如何与他人沟通、合作,如何在团队中扮演关键的角色。

所以,下次当你感到对晋升的焦虑时,不妨停下来,深呼吸,然后问自己:

我是否真的了解了职场的游戏规则?

我是否与关键人建立了深厚的关系?

我是否真的为团队带来了价值?

让我们放下那种单纯的、学生时代的竞争思维,学会在职场这片广阔的江湖中,与人为善,与人合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晋升,而不仅仅是职位上的晋升。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仅会变得更加成熟、稳重,更会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真正地为团队创造价值。

03

在盛大的职场舞台上,晋升这个词总是如同炙手可热的星星,光芒四射,让人梦寐以求。

但背后的故事,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了冰山一角。

首先,晋升快的人,是如何做到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方式,仿佛都有一种神奇的“神通”。但深入思考,我们会发现,这些能够迅速晋升的人,最终都赢得了那些具有提拔权的领导的青睐。听起来这句话像是老生常谈,但它却包含着深沉的智慧。

首先,获得领导的认可。

在职场这个“江湖”中,获得领导的认可,绝不仅仅是工作能力的体现。它更多地涉及到与领导之间的沟通、互动和信任建设。

你的工作能力再强,如果你的领导不了解、不信任,又怎能放心地将更重要的职责交给你?

例如,小张是一位非常能干的职员,但他总是保持距离,很少与领导和同事进行深入的沟通。反观小王,他的业务能力不如小张,但他总能把握住与领导互动的时机,及时汇报,寻求建议。

当晋升的机会来临时,领导更可能选择小王,因为他更了解小王,更信任他。

其次,职场的“争权夺利”。

确实,职场晋升是一个典型的争权夺利的过程。当一个位置出现,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有资格、有能力。但真正能够脱颖而出的人,往往不仅仅是工作能力出众,更重要的是他们懂得如何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展现自己。

想一想,一个项目经理的位置空缺,同时有三个人觉得自己有资格。

小李深夜加班,凭借自己的努力完成了一个重要的项目;小赵则是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寻找到了一个大客户;小陈则是主动提出改进公司的一些流程,得到了上层的认可。三个人都有自己的亮点,但最终谁能获得晋升,可能并不取决于他们的工作成果,而是他们如何与关键人物沟通这些成果。

最后,职场晋升的误区。

很多人认为,只要努力工作,晋升自然会来。

这种思维方式,恰恰是学生时代的延续。在学校,我们通过考试得分来证明自己;但在职场,得分不再是唯一的标准。公司需要的是能够为其带来价值的员工,而不仅仅是工作狂人。

再次拿小张来说,他的工作能力是大家公认的,但他总是独来独往,很少与团队合作。当团队合作的项目出现,领导更可能选择与团队默契度较高的员工,而不是工作能力出众但合作欠佳的小张。

综上所述,职场晋升并非只看工作能力,更多的是看你如何展现自己,如何与关键人物建立关系,如何为公司创造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调整,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晋升之路。

而最重要的,是始终保持真实的自己,不为晋升而晋升,而是为了更好地为公司、为团队创造价值。

大多数人的忙碌,其实只是一种“盲碌”

我们为什么这么“忙”

每天我们都会遇见许多行色匆匆的人,他们快速地行走,只为了能够更快地到达目的地;他们似乎总有着许多忙不完的事情,不是还没完成的策划案,就是明天开会要用的报告;每当朋友约他们下班之后出去喝一杯的时候,他们只能无奈地说声:“忙死了,实在是没有时间。”他们像一台停不下来的机器一样,没有片刻的休息,恨不得每天不用睡觉才好。但是尽管如此,每当偶尔停下来的时候,他们总是发现自己还有许多没有做完的事情。

这种人在生活中我们或许可以称之为“忙人”,但是大多数人的忙碌,其实只是一种“盲碌”。

“盲碌”,听到这个词语的时候,多数人都会觉得新鲜,但是很快我们就会发现,它确实是许多“忙碌”的人的真实状态。

瑞克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不同于其他同学早早就开始投身于找工作的忙碌中,瑞克认为只有毕业后再去找工作,才符合自己一贯以来坚持的“按部就班”。因此,瑞克在毕业前夕,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外,就是等着自己的论文答辩。一般来说,学生的论文在答辩前都会先由自己的导师进行检查,然后再修改,再提交,终稿之后才进行答辩。瑞克一直以来对自己的论文都很有信心,但是自从导师提出“逻辑不清,结构不合理”的意见之后,瑞克就陷入一种“惶惶不可度日”的状态中。

更加严重的是,瑞克不仅在心理上如此,行为上也是如此。他每天五点多钟就起床,为了修改论文,常常夜不能寐。他一遍一遍看自己的论文,总是希望一天就可以将导师提出的问题修改好,但总是因为精神紧张而头昏脑涨。

转眼间就到最后提交的时间了,瑞克还是毫无进展,越是着急越是弄巧成拙。为了修改论文,他每天只休息四五个小时,但还是解决不了问题。同学提议让瑞克找导师谈一下,看看具体是哪些地方存在问题,但是瑞克总是觉得不好意思,宁可自己苦熬,也不想去打扰导师。为了修改好论文,瑞克放弃了一家学校推荐的单位面试的机会,还放弃了毕业前一次很重要的英语考试。但是,最终瑞克的论文还是没能够按时提交。

这就是一个“盲碌”的典型例子。在上述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到,瑞克可用的时间并不少,但是他没有明确的计划安排,做事情不注意方式方法,虽然很忙碌,但一事无成。这恰好印证了“盲碌”中“盲”字的含义:看不见,没有方向。毫无意义地瞎忙就和不看方向、乱走乱撞是一样的,花费了时间,却不解决任何问题。

忙碌的人总是希望自己每天的时间能够比别人多出几个小时,这样好去做更多的事情。但是真正会“忙碌”的人,其实可以利用有限的时间做更多的事。在同样的时间内,他们不仅可以游刃有余地处理许多他人看似不可完成的事情,同时还有闲情逸致去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比如在常人的眼里,企业家通常都是很忙的。他们要替公司规划未来,还要管理公司大大小小的事务,甚至为了公司的发展要参加很多的应酬和社交活动。企业家也是普通人,在工作之余,他们也有家庭,也有自己的爱好,但是我们常常看到一些有名的企业家在工作外,也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

当我们感慨自己的一天不够用时;当我们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却发现还有事情没有做时;当我们发现日常生活中总有忙不完的事情时;当我们想做一件事情却总没有开始时;当我们的大脑经常处于混乱状态而头脑不清晰时,我们其实已经陷入了“盲碌”的状态。

许多人总认为计划赶不上变化,因此不喜欢给自己制订计划,但是我们忽略了,没有计划的生活随意性很大。因为今天没有明确要做的事情,也没有事情要完成的期限,我们就无法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情。我们可能正在做着某件事情的时候,突然想起另外一件事情而转手做别的事;也可能因为这件事情没有紧迫性而当别人打断你时,欣然地与他人畅聊起来……正因如此,一件事情被我们无休止地做来做去,花费远远长于它本该花费的时间。

许多人会用“忙”来为自己没有时间做其他的事情而找借口,却忘记了中国古老的谚语中说的“磨刀不误砍柴工”。人都是有惰性的,当我们不知道今天的精力要集中在哪一件事情上时,今天的精力就很容易“偷懒”。就像是一个人因为过于忙碌而没有时间收拾自己的办公桌一样,当他看到自己的办公桌上乱七八糟时,很容易就忽略了那份掩藏在草稿纸下必须今天完成的重要文件。同样,当我们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事情时,也很容易忽略掉那些今天必须完成的事情。因此,就像收拾办公桌一样,我们只有将自己的时间妥善管理,并有条理地规划好,才知道哪段时间用在哪件事情上,让时间和工作变得高效起来。

记住,并不是只有每天忙得像陀螺一样,才能证明自己在卖力地工作,努力地生活。将自己的时间进行科学的规划,在享受时间带来的成就感的同时利用时间去品味生活,这才是真正忙出了意义,忙出了价值。

假如生命只剩下三天

我们都想成为时间的主人,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正如有句谚语所说:“懒惰的人是时间的奴隶,勤奋的人是时间的主人。”人只有足够勤奋,才能成为时间的主人。

我们经常会听到别人劝我们珍惜时间,为什么要珍惜时间呢?因为每个人在人世间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按平均寿命70岁计算,一个人的一生也就25550多天,约613200个小时。人们通常在乍听到这些数字的时候会觉得很漫长,然而仔细计算,其实还是挺短暂的。

时间不可能静止不动,也不可能像想象中那样缓慢度过——尽管我们确实是一秒一秒度过时间。想想吧,尽管我们的一生可能会有60多万个小时,但是在我们咿呀学语、少不更事的时候已经花费掉了许多小时;到我们垂垂老矣、不能活动的时候,又需要花费更多小时。因此真正属于我们自由支配的时间其实并不多,这大概就是我们需要珍惜时间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知道了时间的有限性和珍惜时间的必要性,我们就会明白做时间的主人的重要性。大道理人人都懂,但是现实中未必人人都可以做到。人之所以会在与时间共处的时候不自觉地变成时间的奴隶,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人们珍惜时间的观念没有深刻地印入脑海;二是我们没有学会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时间。这两个原因又可以共同地归结为人们没有明确的时间观念。

简单来说,一般时间观念不强的人大多数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究竟有多少时间可以利用,自己可以用这些时间做些什么。因此必要的时候我们需要一个刺激:既然人们总是喜欢将事情推至明日,而明日又非常多,那么我们索性将明日的数量设定一个期限,“假如生命只剩下三天”(这样明日就只剩下两个)。

我们不妨一起来罗列一下,假如生命只剩下三天你想要做的事情。相信很多人这个时候都能洋洋洒洒写上几页,甚至许多人会将晚上休息的时间省下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这个时候我们的人生目标会变得异常清晰,而日程表也会被排满。

在这种状态下的时间几乎很少有被浪费的,而人们也会在这时找回自己对于时间的主人翁意识,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是时间的主人。既然当我们接受了“假如生命只剩下三天”的刺激后突然间学会了做时间的主人,管理自己的时间,那么为什么不将其付诸在每一天的时间之上呢?

但凡在某一行业、某一领域做出成就的人,都能够做时间的主人,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如对人类思想产生重要影响的马克思,在他旅居英国期间,顾不得自己生活的窘迫和家庭屡遭厄运带来的坏心情,将自己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大英博物馆里,翻阅大量资料,终于写出《资本论》这本对全世界产生影响的鸿篇巨作。马克思如果不做自己时间的主人,也许他的时间都会被花费在对自己命运的叹息上了。鲁迅,中国现代大文豪,留下了许多著作,他生在乱世却能够成就如此多的作品,难道他的时间比别人多吗?不,他只是把别人用来聊天的时间都用在了写作上而已。正如鲁迅所说,他之所以钟爱这个笔名也是因为其中含有“迅速”之意。那些能做时间主人的人,他们心中都存在着对时间的紧迫感,正是由于这种紧迫感,他们才能够珍惜时间,善用每一分钟的时间。

林先生供职于一家跨区域的大型连锁企业,工作非常繁忙。最让他感觉到头疼的就是开会,因为按照公司惯例,只要遇上财务方面的事情,他就需要通知各分公司的财务部,请他们派主管到总公司来开会。出席会议的每一位主管为了表达自己对问题的重视,都会长篇大论地发表一堆意见,尽管有些意见与会议的议题并不相关。

他有时也想不让那么多人来参加会议,但是这样又会显得厚此薄彼。因此,每次会议的时间都会被拖长,不仅林先生感觉到了自己的时间被浪费,其他同事对此也颇有异议。林先生该如何协调会议的效率和各位主管的心情呢?

终于,他想到了一个两全的办法。开会前,林先生会拟出一份通知,让秘书下发到各个分公司。通知上写明于某年某月某日就某个问题,公司拟邀请哪些人来参加这个会议。如果有哪位需要或者愿意参与讨论的,届时亦请出席。如因有事无法出席的,会议结束后公司总财务部将会呈送会议记录到各处,以供各位参考并希望提出宝贵意见。

这样一来,既表示了对其他主管的尊重,也大大提高了会议的效率,缩减了参会人数,会议时间也大大缩短了。没有参会的人非但没有感觉到被忽视,反而为节省了自己的时间而如释重负。

也许很多人会认为单位主管每天都有许多忙不完的事情,他们一到公司就必须投入工作中,但事实往往并不是这样的。就像上文中的林先生,他们通常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有效地安排自己的时间。他们每天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自己的时间分类,分出哪些是用于处理日常工作的,哪些是必须花费在其他相关事情上的,哪些是可以被节省出来的,等等。只有明确了自己每天有哪些可以利用的时间,才能进一步有效地安排工作。相比于那些每天忙得团团转的人,是不是觉得这样的人才更像是时间的主人呢?

他们对时间所做出的计划和安排,恰恰就是我们所说的时间管理的关键。因此,我们也可以说,时间管理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做时间的主人。

如何利用一天中的第25个小时

时间是最公平的,每个人每天只有24个小时。那么,如果现在有人告诉你,每天可以多出一小时,那么你会做些什么呢?

就像很多人不时会幻想一下自己如果中了500万会买些什么一样,每天为生活奔波的现代人不妨也做一个“如果一天有25个小时”的梦。在2015年7月,某网站就发起了这样一个线上调查活动:如果每天有25个小时,那么多出的一小时你最想做什么?此题目一出,原以为网友会热烈地响应,但不知是这个网站的知名度太低,还是网友觉得每天多出一小时不现实,响应者并不是很多。在发言的帖子中,大概有下面这样几种观点:

一种是每天奔波忙碌、睡眠严重不足的上班族。一位网友说,她每天晚上11点半左右睡觉,早上6点钟起床洗漱,6点半去赶早班公交车,7点半左右到达公司,趁着还没到上班时间再抓紧吃个早餐。忙碌的工作让她中午连午休都顾不上,因此如果每天多出一小时,那么她将毫不犹豫地用这一个小时来睡觉,再也不想天天睡眠不足、疲惫不堪。

另一种是因为忙碌与家人或爱人聚少离多的类型。一位新婚不久的网友说,自己与丈夫结婚后很快就开始上班了,两人不仅没有蜜月旅行,而且由于各自的工作都很忙,每天下班后连聚在一起吃晚饭的时间都没有。如果每天能够多出一小时,她想用这一小时来为爱人做一顿可口的晚餐,虽然不一定丰盛,但一定很温馨。网友茉莉也感慨,虽然自己和父母住在一座城市,但他们在城西,自己在城东,由于每天的时间都感觉不够用,因此一家人几乎要一周甚至更久才能见一次面。如果每天能够多出一小时,她希望用这一小时多陪陪自己的父母,毕竟父母年龄大了,自己不想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还有一位网友周先生说,自己的女儿才两岁多,每天晚上都会问妈妈:爸爸怎么还没有回来?因为周先生从事的是IT类工作,所以加班是常事。他回到家的时候女儿常常已经睡着,早上走的时候女儿还未睡醒。每当周先生听到妻子说女儿想念爸爸的话时,他都觉得鼻子发酸。如果每天能够多出一小时,周先生说他一定会用来陪伴女儿,共享天伦之乐。

还有一类网友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希望有时间来改善身体状况。一位叫爱健康的网友说,如果每天能够多出一小时,她想去锻炼下身体。她认为现在亚健康的人太多了。为什么许多人年纪轻轻却整日无精打采,有些人正当壮年却突然猝死,这都是亚健康惹的祸。如果我们每天能够有时间锻炼一下身体,也许大家就能生活得更健康了。

另外,还有两种悲观派的看法。一种人认为即使我们每天可以多出一小时,生活也不会因此而改变,只会自动地调整每天要做的事情,将原本24小时内可以做完的事情延长至25小时,徒然地消耗掉这一小时,该浪费的照样浪费;另一种人认为,每天多出一小时是不可能的事情,与其白日做梦,倒不如做自己的事去。

这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众生心理,以上的各种想法中也许就包含了你我的想法。如果每天可以多出一个小时,无论是休息,还是陪伴家人、锻炼身体,其实都是很好的。因为它至少证明了我们在追求更积极、更有意义的生活。

从前有兄弟两人,终日以放羊为生。一次,弟弟在山中放羊的时候遇到了一位在附近天台山修道的道长。道长将弟弟带到了修道的地方,一去就是40年。这40年间,哥哥从来没有放弃过寻找弟弟,因为他一直认为弟弟走失就是昨天的事情。

苍天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天,哥哥遇到了当年带走弟弟的道长,道长告诉了他弟弟的去向。哥哥循迹找去,果然找到了他当年丢失的弟弟,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40年,但是弟弟的变化甚小,哥哥一眼就认出了弟弟。

找弟弟已经找得神志不清的哥哥问弟弟:“羊呢?”弟弟随手一指,山林间竟然出现了数百只羊——弟弟已然得道。哥哥在弟弟的邀请下,也留在了他修道的山上。二人终日以山间的松脂茯苓为食,不知不觉已度过了500多年,而二人也早已得道成仙。

一日,他们二人来到附近的一座名唤石室山的地方,看一处山洞附近环境清幽,突然有了布局对弈的兴致。于是二人席地而坐,开始下棋。这时山下的一位樵夫砍柴路过这里,由于樵夫也是个棋迷,于是放下斧头在一旁观起棋来。哥哥看樵夫看得起劲,就随手将一颗枣核模样的丹药送给了他,只说这丹药可以让他不感到饥饿。

樵夫服下后,顿时觉得神清气爽,观棋的精神头也更足了。一局棋毕,樵夫想起自己也该回家了,于是去找自己的斧头,但他惊讶地发现,斧头柄竟然已经烂了,而看周围的景色却没有明显的变化。樵夫心里觉得纳闷,一边思考一边沿原路回到了家。回到家中的樵夫发现自己的双亲早已不在人世,而家中住的人也都变得很陌生。仔细打听之下才知,世间已过了几百年。

以上这个故事就是成语“观棋烂柯”的典故,它在中国已经流传了上千年,虽然故事中情节的可信度已经无据可考,但是个中道理却与史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中所述的双生子佯谬理论是一样的。《时间简史》中对于这种现象也做出了说明:“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时间测度,这依赖于他在何处并如何运动。”

在了解了以上的理论之后,我们在心中不妨做出这样一个大胆的设想:既然每个人的时间都依赖于他自身的运动,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通过改变自身的运动,而让一天由24个小时变成25个小时呢?我们不奢望能像古人一样得道成仙,只希望每天能够多出一个小时。这样一个简单的愿望其实还是很容易实现的。

无论今天的时间是如何流逝的,我们都可以先将这多出的一小时预留出来,并且为它计划好内容。可以是一个心仪已久的约会,也可以是一段陪伴家人的时光。在心中告诉自己,不管今天我有多忙,下班后我都一定要去实现它。这样无形之中我们就会将自己能够利用的时间都利用起来,节约了在没有计划之前所浪费掉的时间,而这个时间就是每天多出的那一个小时。

其实,可以用来节约的时间非常多:比如我们可以优化自己工作时的先后顺序,做到衔接有序;我们也可以每天早起一会儿;我们还可以在工作的时候,将自己的手机调成静音模式,这样就可以避免浪费那些接听无意义电话的时间;我们甚至可以在工作的时候将自己的私人聊天工具关掉,或者设置固定的接收消息和看邮件的时间;等等。这些看似很小的事情,其实都能够为我们的每一天节约出一些时间。

你的时间都被工作吞噬了吗

很少有人能够否认,在现代生活中,工作占据了自己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而且理所当然地成了我们无法去做其他事情的理由。

一位工作狂人曾经这样描述自己的生活:“我不在办公室就在会议室,不在飞机上就在乘车去应酬的路上……”一项关于“中国企业家生存状态”的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一名企业家平均每周要工作6天,每天要工作11个小时,而睡眠时间每天仅有6.5个小时,剩余的6.5个小时不是用在来往应酬的交通上,就是花在接打电话上。这简直是全身心地扑在了工作上,真正的私人生活时间所剩无几。这难道是他们希望的状态吗?其实哪怕是“工作狂”也有疲惫的一刻,也有需要休息的时候。

李梦是一家大型公司的公关经理,被很多人戏称为“女强人”。她每天的工作往往从早上6点就开始了,一直延续到凌晨一两点钟,中间除了必要的用餐和补妆时间,她几乎从不休息。即使前一天已经很累,第二天早上她也会挣扎着起来,准备与客户的早餐和晨会。敬业到如此地步的李梦,工作外的生活状态又是怎样的呢?

如果苛刻一点儿来讲,李梦的生活和工作真的已经很难分开了。她每天都会随身背两个包,一个是用来放化妆品和个人用品的,另一个是电脑包,里面除了电脑,还会放许多可能会用到的文件。在李梦的眼里,家和公司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她常常是一到家就马上打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掏出那些厚厚的文件开始工作——下班对于她来说,只是换了一个更舒适的工作环境而已。

李梦居住在这个公寓已经一年半了,但是她连左右邻居是男是女都不知道,更别说他们的名字或电话了。李梦有一个舅舅和她住得很近,妈妈每次打电话总是叮嘱她去探望一下舅舅,但是李梦总也没有时间。一次她回家时,看到门口有一个陌生人正在探头探脑地向里张望,她当时就想报警,但又觉得这个人很眼熟。后来李梦耐着性子问了一下对方找谁,聊了几句后才想起这就是妈妈一直让自己去探望的舅舅。

妈妈因为不放心李梦一个人在外地,所以拜托舅舅来看一下。其实,李梦已经快一年没有回家去看望过妈妈了,虽然妈妈就在离自己不远的城市。有几次她本可以向领导提出休假的,但一想到自己好不容易才拼搏到今天,如果离开一段时间势必会有其他人取代自己,想想还是放弃了。已经30出头的李梦每次被别人问及家庭或爱人时,都非常尴尬,妈妈每次打电话总是催促她谈对象。可是谁又能忍受她这样“不顾家”的人呢?想起上一段恋情,李梦就觉得伤感,对方竟然说她像是一个没有情感、只会工作的“肉身机器人”……

“肉身机器人”,一个多么冷酷的讽刺。人类对于“机器人”的问世本是很自豪的,因为这是代表人类能力的一大杰作。但讽刺的是,我们没有想到,有一天我们也会被时间和工作包围,俨然变成了“机器人”,只不过还披着一层人类的躯体。不要觉得这种话多么可怕,事实上,我们周围的许多人,也可能包括我们自己,已经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着改变。

如果不相信,请一起来做一个测试。对于以下现象你只需要和自己的状态对照,并且在心里回答是或不是即可:

对工作的需要超过对感情的渴望,哪怕自己已经步入大龄单身青年的队伍;

认为工作大于天,生活中没有其他事情比工作更重要;

明明已经很疲惫了,但是觉得自己如果不工作就会产生焦虑感;

偶尔因为生病或私事请假在家,心中总有一种惶惶不安感,甚至觉得很内疚;

偶尔没有工作闲下来,会觉得很不自在,有种落寞的感觉;

最有成就感的事是得到老板的肯定;

每天回家后,总是还会想着工作的事情;

当孩子嚷嚷着让你陪,而这时你恰好想再工作一会儿,心情会变得很烦躁;

手机24小时开机,害怕因为关机而影响到工作;

从来不休年假,认为自己手里的工作很重要,离开自己不行;

生活中最好的朋友是同事。

当你觉得上述描述的现象与自己很相似或者80%以上符合,那么你的工作已经严重干扰了你的正常生活,唯一能够让你及时止步的只有你自己的意愿:当你意识到这些后,你是否希望改变现状?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你需要学会时间管理,提高工作效率,花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家人、放松娱乐。反之,工作将填满你的生活,压得你无法畅快呼吸。

我们先来看一下后一种生活状态的人,虽然他们可能会有自己的理由,比如工作是谋生的手段,这看来也很正常。但请注意,我们这里并不是想要告诉大家工作不应该得到我们的重视,而是想说明工作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当你将生活的重心几乎全部置于工作上时,将很难察觉自己对时间已经产生了过度依赖。因为重视工作,所以希望将自己的大部分时间花在工作上;因为时间宝贵,就想着更不能浪费时间在其他事情上。

这个逻辑看似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放到现实生活中,问题就产生了:时间只有花费在工作上才不是浪费吗?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呢?当你的生活只剩下工作的时候,会不会因为过于单调而觉得乏味呢?我们工作不仅仅是为了生存,也是为了赋予生活更多的意义,给生命增添更多鲜活的色彩。既然如此,为何要将工作当成生活的全部呢?

再来看那些不想再让工作填满生活,有了改变现状意愿的人。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对目前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感到厌倦,开始意识到只有找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点,才能让自己开心生活、高效工作。他们需要学会摆脱现状的方法,那么下面的这些小技巧或许能起到作用:

将工作和生活划清界限。在工作的时间里就努力地工作,尽量做到不掺杂私事,比如和朋友约定下班去哪里吃饭、打私人电话等就不要浪费工作的时间了。此外,在下班的时间也尽量不要去想工作上的事情,只有我们的大脑得到了足够的休息和不同能量的补充时,工作和生活才能兼顾得更好。

合理地安排利用时间。遇到不得不带回家里做的工作时,要分清楚主次。下班回到家里就是陪伴家人的时间,因此陪伴家人才是第一位的。但是这种陪伴需要视情况而定,比如有时候,家人只是需要你陪在身旁看电视,这时我们不妨边陪家人看电视,边查阅邮件,一边工作一边陪伴。但是有些情况则不能如此,比如孩子需要父母一起陪着玩游戏,这时候我们应该一心一意地陪伴他们,不能因为工作没有处理完而心猿意马——至于没有做完的工作完全可以等到孩子睡觉后再去做。

试着去记录自己的时间。就像记账一样,养成记录时间的好习惯,将非常有助于我们管理自己的时间。一般整日忙碌于工作的人都会觉得时间不够用,所以才会占用生活中做其他事情的时间去工作。就像是我们记录日常开支一样,当我们感觉钱不够花的时候,就会省着点儿用,时间也是如此。

我们可以在每日工作后将自己的时间记录下来,选取一个合适的单位,比如15分钟,记录下每个15分钟我们要做的事情,在一周结束后,像分析报表一样分析我们所花费的时间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哪些是可以优化的,哪些是可以节省下来的。坚持一段时间后,我们会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工作效率越来越高。这时,我们自然就可以用其他的时间来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了。

通过时间管理,我们每天的时间能够更充裕,如此,我们才有可能摆脱被忙不完的工作所充斥的生活,尽情享受生活带给我们的丰富多彩。

时间管理,让生活更美好

一个富翁在海边度假的时候遇到了一个渔夫,他看到渔夫打到了许多价值不菲的鱼,觉得很惊讶,于是就问:“你是从哪里捕的这么高级的鱼啊?是不是要到很远的深海啊?”听到有人和自己说话,渔夫很开心。渔夫告诉富翁,要想抓到这些鱼其实并不用耗费太多的时间,如果富翁喜欢,可以送给他一条。

富翁摇了摇头,表示自己是出来度假的,不需要鱼,而且还好心地建议渔夫下次出海的时候应该多在那里待一会儿,这样可以捕到更多的鱼,也可以赚到更多的钱,要知道这些鱼在外面可是很值钱的。渔夫听了不以为然,不解地问道:“为什么我要多待一会儿呢?这些鱼已经足够我们一家人的生活所需了。”富翁很好奇,接着问渔夫:“那你这一天剩下来的时间用来干什么呢?”

渔夫笑笑,解释道:“我的生活很简单。每天睡到自然醒,然后出海抓几条鱼。回来后可以陪孩子们玩耍,再陪老婆做午饭。午饭后我们可以休息会儿,睡醒后再到附近村子里找几个朋友一起喝喝酒、聊聊天、晒晒太阳。有兴致的时候,我们还会弹吉他,唱唱歌什么的。”

富翁听后大为惊讶,在他看来,渔夫完全可以每天多捕一些鱼,让自己的生活更富足一些。等赚够了钱还可以换一条更大的船,这样可以航行得更远,抓到更多珍贵的鱼,然后卖更多的钱,就可以变得和自己一样富有。

富翁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渔夫,可是渔夫却问道:“请问我为什么要挣那么多钱呢?”富翁回答道:“这样你就可以搬到大城市去住,然后在假期的时候带着你的家人到处度假,就像我现在这样,悠闲地躺在沙滩上晒太阳。”渔夫听完以后笑着说道:“难道我现在不是每天都可以悠闲地躺在沙滩上晒太阳吗?”

看完这个故事你会想到什么呢?无论我们把它当成一个哲理故事来读,还是把它当成一个寓言故事,我们都会看到故事中隐含了一种暗暗的讽刺,那就是人们总是去追逐那些自己在追逐过程中已经失去的东西。对于时间,我们其实也一直如此。

每个人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会对时间的用处有着不同的看法,就像富翁和渔夫一样。富翁认为应该将时间花在积累财富上,但是渔夫认为时间花在哪里都可以,只要自己过得快乐。直到最后,富翁道出积累财富之后的打算,我们才像富翁一样恍然大悟,原来我们自始至终追求的还是简单快乐的生活。这绝对不是在兜圈子,而是为了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有时候人们兜兜转转,结果却迷失在了自己的找寻之中。

有时候,我们真的应该学习一下渔夫豁达的心态,像渔夫一样简单地生活。我们常说要做时间的主人,做时间的主人不就正好意味着我们有权安排自己的时间吗?既然我们有安排自己时间的权利,为什么不把时间花费在让自己快乐的事情上呢?然而,这样的事情人人想做,但偏偏做不来,因为生活中总有许多因素会影响我们,让我们将时间花费在自己原本不愿意花费的事情上。

以一件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为例:清晨你来到办公室,看到昨天因为急着下班而没有收拾的办公桌,想要收拾却怕花费时间,于是就想着为了今天的工作效率就先不收拾吧。结果,一份本该今天中午交上去的文件,因为被压在了其他文件下面没有看到,导致你被领导批评了。下午怀着郁闷的心情,你做事的效率也变得低下,下班时间足足比平时晚了两个小时。这时想想,还不如早上花15分钟收拾一下办公桌呢。

许多时间管理方面的书籍和高效能人士都建议,职场人士每天上班后应该花费5~10分钟时间将自己的工作台面、常用文件以及电脑桌面整理一下。这不仅关系到今天工作的心情,同时也会使我们接下来的工作变得高效,避免因为杂乱而引起的不必要麻烦。这看似耽误了一些时间,实际上则是用“放慢”的时间去做更多的事情。

许多初学时间管理的人,很容易进入一个误区,那就是认为时间管理就是帮助我们整理出更多的时间,以让我们在时间方面感觉到富裕。虽然时间管理确确实实可以起到这样一个作用,但它不是时间管理的真正意义所在。

假如你的时间变得富裕,但是你不知道用富裕出来的时间做些什么,那么我们为何要费事地去节省出来这些时间呢?好在大多数学习时间管理的人还是有自己的需求的,比如像前文讲过的,有些人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状态;有些人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生活;有些人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等等。只要我们牢记自己的初衷,相信即使会陷入短暂的误区,但最终也一定会明白,其实时间管理的真正意义就在于,让自己过得更舒适,更快乐。

美国《时代周刊》上曾经有一篇文章中写过一句话:我们忙着追求更新、更快、更好的生活的同时,却忽略了生命最基本的渴求,一个更宁静、更温柔、更甜美、更祥和的世界。愿我们最终都能够明白时间管理的真谛,还生命最初的简单和宁静。

完美主义的工作狂——谈谈强迫型人格障碍

文/陈慧

来访者王强看起来是个很干练的职场白领。“我知道自己是一个工作狂,我很喜欢工作。但是可能是我对工作要求太高了,我发现我和同事之间的问题越来越多,我听到他们私底下都在说我不近人情。可是我只是想让工作做得更好一点,这有什么错吗?为什么他们都不理解我?”

王强刚刚当上部门经理,他的工作能力很强,升职速度在公司算是比较快的。然而,就在王强觉得当了经理可以大展宏图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和同事的关系越来越紧张,根本无法好好配合、更高效地完成工作。王强说了最近和同事发生矛盾的几个例子:一开始大家还愿意配合,后来配合度越来越低,同事觉得王强的要求太多,太琐碎。王强还喜欢亲力亲为,每次即使把工作分配下去,还是要自己再做一遍才能放心。他总是担心同事有工作做得不够到位,从而出现什么差错;但是同事就会觉得王强太不相信人,为此很不高兴。而且,交给王强的材料必须严格按照他的格式和要求进行调整,很注重细节,如果发现材料有不够严谨的地方,王强就会觉得同事工作不够细心。王强认为自己的想法和要求是非常合理的,但是他却发现同事们并不理解他,也不喜欢和他一起工作。

咨询师还了解到王强的成长经历。王强说自己的父亲是会计,母亲是教师,他们对自己一直很严格,在家里吃饭、睡觉、写作业等都必须遵守规矩。只要王强做得不够好,比如吃饭的坐姿不对,父母就会批评他。对于王强的学习,父母虽然嘴上说着不注重成绩,但是只要王强的成绩下降了,必然会遭到批评。王强的父母也很忙碌,他很少有机会和父母谈心,小时候在学校被欺负也不敢告诉父母,觉得父母很可能会批评他不好好学习。在王强的心里,他还是比较怕父母的,尤其是怕母亲,他觉得母亲很严厉,脾气也比较暴躁,在母亲面前他总觉得自己是个犯错的小孩。

强迫型人格障碍知多少?

根据美国精神病学会(APA)颁布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王强的情况初步符合强迫型人格障碍的特点。

强迫型人格障碍有8种普遍存在的特征,包括完美主义、专注于细节、对工作过度投入、过度的责任心、不愿意丢弃无用的物品、无法授权给别人、吝啬以及固执和僵化。在强迫型人格障碍的诊断中,需要至少符合其中的4种特征。强迫型人格障碍是最普遍的人格障碍之一,患病率在2%~8%,男性女性中的比例相当。根据相关研究,强迫型人格障碍对于个体的认知、情感、人际功能以及自我控制等都有负面的影响,比如可能会导致个体出现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就像案例中的王强一样,虽然自己是领导,但是无法把工作分配下去,对别人总是无法放心,让同事感到不满。另外,有研究还发现,强迫型人格障碍与和心脏相关的健康问题、高血压等有显著的相关性,尤其是完美主义水平越高,高血压的水平也往往会越高。

强迫型人格障碍的起因是什么?

在强迫型人格障碍的起因中,遗传、生物因素、早期的教养经历等都是重要的风险性因素,但目前尚不清楚具体的发病机制。比如,有研究发现,强迫型人格障碍患者有更加严重的童年创伤,包括情感虐待、情感忽视、躯体虐待和躯体忽视。强迫型人格障碍的患者往往生活在比较严苛的家庭环境中,父母的管教过分严厉,对子女有着很严格的要求,必须遵守一些行为规范,使得子女变得比较谨慎,小心翼翼,生怕出现错误。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们也会变得比较优柔寡断、瞻前顾后,无法快速做出选择。案例中的王强在早期的家庭教养中,父母对其要求比较严格,情感关注和沟通比较少,更多的是苛责,导致其在父母面前不够自信。对于王强来讲,他的内心很容易变得不安,好像只有自己做得更好一点,更周全一点,他才会觉得安心一些。

强迫型人格障碍的干预

对于强迫型人格障碍的治疗和干预,主要采用森田疗法、合理情绪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相关的理念和技术,也可以配合运动、放松训练、正念等相关的方式,促进患者的自我情绪调节,减轻心理压力。

比如,森田疗法中的顺其自然是让患者学着对事情不过度思考和关注,尤其是在事情结束以后,不再去想,也不再去评价,从而让他们的精神压力得到一定的缓解。对于王强来说,如果同事已经告诉他相关的工作已经做完并提交了,王强可以尝试克制自己想要重新做一遍的冲动,减少对同事提交的工作的挑剔,而是更加信任同事,让一切顺其自然。在这个过程中,王强可能会渐渐发现自己不用过度担忧,同事其实是可以信任的,继而逐渐形成新的认知。正念方面,强迫型人格障碍的患者可以进行一些正念观呼吸的活动。通过正念观呼吸的过程,放松自己,不去评判,不去思考其他的内容,从而缓解心理上的紧张和压力。

另外,强迫型人格障碍的患者往往会过分压抑自己,比较理性,忽视自己的情绪,更关注问题及问题解决。所以在治疗和咨询干预中,可以尝试促进来访者对自身情绪的关注和觉察,帮助了解自己的情绪,看到情绪背后的需求。比如,可以通过空椅子技术,让来访者进行自我对话,在对话中澄清和发现自己压抑的情绪,直面这些情绪,并帮助情绪进行转化,从而更好地接纳自我。就王强来说,他对于同事关系上感受到了一定的挫折感,他对同事的不理解背后可能也包含着自己的受伤感、委屈感,渴望被同事认可和接纳等。通过对这些情绪的调整,王强或许可以更加理解自己,也能更容易理解他人。

漫画故事:工作狂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