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吉日

中国民俗老黄历查询(中国民俗老黄历)

中国民俗老黄历查询(中国民俗老黄历)

“老黄历”的前生今世

文|袁凤

岁末年初,年老的父母再三嘱咐不要忘了买份日历回家,几十年的老习惯,日历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日历其实是一种笼统说法,按照内容和使用方式,可以分为日历、月历、年历、黄历以及台历、挂历等等。作为一种记录时间信息的出版物,纸质日历已逐渐淡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中国的历法已有几千年历史,历史和考古学者发现,3000多年前中国就有甲骨文记载的历书,或者说是类似于历书的东西。

真正的历书产生于唐顺宗时期,有12册,每月1册,一天一页,记录日月、国家大事和皇帝言行。因为历书事关老百姓的农事和生活,非常重要,所以要以朝廷名义编制,并由皇帝亲自审定后才能开印颁行,这也是历书被称为“皇历”的由来。当然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宋太宗赵光义每到岁末都要赐给文武群臣和皇亲国戚一本历书,以示朝廷对历法的重视,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历书就叫“皇历”了。两种说法,相差100多年,事实究竟如何,在此姑且不考。

古人经常使用的历法有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和鲁历,其中使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当数黄帝历,久而久之人们就将其简称为“黄历”。

皇历和黄历内容一样吗?两者又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

由朝廷颁行的皇历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只是对四季节气、天气、气象、农事、生肖和日期的一个大纲性记录,而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地理、民风民俗各异,所以正统皇历很难兼顾各地的不同情况。在这种背景下,便出现了民间的黄历。

黄历的主要依据大都来自皇历,但在形式上更加民间化、民俗化、实用化,从某种意义上说,黄历是对皇历的补充和扩展。为了迎合老百姓的需要,黄历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地增加了一些吉凶、忌讳、择日、星相和卜卦的内容,如某月某日“宜婚嫁,宜搬家,宜出行”等等。这种风气愈演愈烈,黄历的内容也更加丰富,成为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指南针,衣食起居、红白公事都要查黄历。但黄历是根据当年节令编写的,只能一年一印,前一年的黄历到第二年就没有用了,所以查过去的老黄历是没用的,这又产生了“不能看老黄历”的俗语。

宋代以后,由于印刷术和造纸术的应用以及普及,官印皇历多达数百万册,成为官府的一项重要收入。与此同时,民间私自印制的黄历也因切合老百姓日常生活,浅显易懂,所以更受欢迎。当时虽然有不得私印历书的律例,但屡禁不止,黄历在民间广为流传。

清嘉庆年间以后,朝廷不再禁止民间刊刻历书,许多书坊纷纷以自家堂号编印、翻印黄历和皇历,据《燕京岁时记》记载:“十月颁历以后,大小书肆出售宪书,衢巷之间亦有负箱唱卖者。”从此,历书在民间更加普及。

辛亥革命后,虽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公历,但农历在民间依然盛行。已经没有了皇帝,所以“皇历”也就正式更名为“黄历”,一直沿用至今。

清末民初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进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上海滩兴起了一种集日历、年画和广告于一体的新生事物——月份牌。

据《老月份牌广告画》记载:“老月份牌广告画,是我国近代最早的现代商品海报。它发源于二十世纪初期的上海,随着当时洋商经济进入中国社会而逐渐发展、流行……这类商品海报最早由洋商引进使用,用以促销外国商品,而后一般商家行号亦普遍运用,作为商品附赠品,以讨好顾客。而它之所以称为‘月份牌广告画’,主要是因为海报在发展初期多附印月份牌年历而得名。”

月份牌脱胎于中国民间传统木刻年画灶王码(绘有灶王爷像的纸),灶王码早在宋代就已出现,画面是灶王及春牛图等,下面印上二十四节气之类的内容,现在我国不少地区,特别是农村还有张贴灶王码的习俗。

与传统木版年画相比,月份牌更加时尚、实用、美观,一般采用新式石印或胶印技术,丰满逼真的彩图比单线平涂的版画更加生动鲜活。月份牌通常还配有中西对照历表和商品广告,这也是老式木刻年画所没有的功能,从某种角度讲,月份牌是对灶王码的超越和发展,是升级版的灶王码。

老上海月份牌的画面最初大都是中国传统山水、人物或者戏曲故事,后来发展成以时装美女为主,这也反映出当时上海滩奢靡、享乐的社会风气。除此之外,也有不少其他题材的月份牌,譬如展现女大学生校园生活,女性骑马、游泳、开车和参加慈善活动的画面,这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了时代的进步和女性地位的提高。

月份牌在创作手法上以中国传统工笔淡彩或重彩为主,后来发展为西洋擦笔水彩,大都采用铜版纸以胶版彩色印刷,色彩十分明净。月份牌上下两端镶有铜边,上端居中打孔,以便悬挂;下端或两侧印有12个月节令的年历表,供人们查阅日期节气;画面印上商品或厂商的名称,让人一目了然。

清末民国时期,彩色印刷技术刚刚起步,印刷品还非常罕见,能免费得到一份印制精美的月份牌,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件很有面子的事。顾客将这些月份牌拿回家,逢年过节悬挂起来,非常喜庆、体面,而商家也借此达到了宣传产品的目的,可以说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1949年后,老上海月份牌逐渐消失,那些带有时代色彩的画面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长治老黄历的前世今生

黄历相传由黄帝创制,故称“黄历”,主要是指导农民适时耕种,又称农历。在封建帝王时代,由于它由皇帝颁布发行,所以又称“皇历”。其内容包括24节气表、每天的吉凶宜忌、生肖运程、神佛诞辰、流年十二生肖运气及每个节气种植渔捞等内容。过去,长治几乎家家都有老黄历。沉寂多年之后,长治老黄历悄然上市,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中。

图为:民国元年的老黄历

曾经影响过我们的老黄历

长治最早出现的老黄历大约在唐朝。据史书记载,唐太和九年,木板刻印的黄历开始在长治出现。到清乾隆时,因为乾隆皇帝的名字为弘历,为了避讳,改叫历书为“时宪书”。

老黄历几乎涵盖了历代国人的意识行为、生活习惯、生产方式,以及相关的人文信息。透过老黄历中的诗文、物候、典故、谚语,我们可以更好地来解读时代地域文化特色,同时还可欣赏到具有古代气息的版刻风格、翰墨山水、生活场景、纸墨特征。作为一种传统而古老的文化载体,老黄历值得收藏界去关注去研究。虽然它最初的功能只是介绍有关生肖、24节气及相关的农事与生活知识。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各个时代又赋予它不同的时代特征。

老黄历的内容除以历法排列年月日和节气外,多以具体指导农事、参谋生活、选定良辰吉日为主。但出于封建统治的需要,黄历内容也被涂上浓厚的迷信色彩,如选择“黄道吉日”、相面算命之类,成了活生生的历史写照。而那些与特殊历史时代密切相关的时事政治、经济生活、科技军事、天文地理、文化艺术、春联谚语等,则成为体现收藏价值的渊源。黄历所记的历法,一般是以一年为限,第二年变更,如果拿去年的“黄历”来查看今年的历法,就一定是错误的,因此人们常用“老黄历”来形容那些因循守旧、不合时宜的思想意识。

特殊年代的老黄历为使后人铭记历史、不忘家仇国恨起到了鲜明的警示作用,如《大清光绪三十五年时宪书》。清代光绪黄帝在位34年,根本没有“光绪三十五年”,所谓“光绪三十五年”,应为宣统元年(1909年)。由于黄历必须要在前一年年底提前印制,而印刷部门又无法预测黄帝何时更替,所以便出现了“光绪三十五年”谬误,以致该黄历出版发行时,在封皮“光绪三十五年”上,加盖了朱印“宣统元年”加以订正。

1912年被推翻后的清朝皇室刻印了《大清宣统四年时宪书》。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在革命派的努力下,清帝接受优待条件退位,宣统三年十二月廿五日(1912年2月12日)颁诏退位,因此历史上并没有宣统四年。这一年(1912年)新历书中记载了这一事件并在题记中记有“北京城总都督袁世凯,南京正都督孙文,副都督黎元洪、黄兴,阎锡山,山西太原府大都督五台县人”。做了80天皇帝梦的袁世凯,刻印了《洪宪元年历书》 (1915年),这些特殊年份的老黄历,生动地记录了那些特殊年份的大事件。

老黄历也记载过中国人的耻辱。如1942年由沈阳付印、长春发行的壬午年历书,是一个叫长泽千代造的日本人编纂的。虽然也有一般历书的栏目,但有一半篇幅是日本军国主义者殖民宣传内容,其言词和画意,是日本军国主义者文化侵略的罪证。

图为:民国末年的老黄历

长治是老黄历24节气的根

老黄历是按照24节气来编的。24节气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遗产,是反映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沿用,至今仍在指导着我们的生活。科学演算表明,24节气反映了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特征和农业生产的特点,尤其是北纬30°到40°之间的黄河中下游区域。

不论是地理坐标,还是气候条件,也无论节令交替,还是农耕发端,长治都与24节气高度吻合,是老黄历24节气的根。

从地理上讲,河东、河内、河南三个区域,属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精华区域,也是24节气的中心生发地。长治在三河之河内区域,24节气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精华区域的长治,完全符合古地理分布的实际。近代史上的气象资料显示,不论是河东的运城、临汾;河南的洛阳、郑州、开封;还是河内的焦作、安阳、晋城,没有哪一个地域像长治一样四季分明、寒暑明显。长治是三河区域内气候最优美的地域,大有24节气舍我其谁的气概。所以,地理范围上长治是既符合地理实际,又具有节气特点的不二选择。

从水系演进上讲,24节气产生于黄河中下游地区,而我们长治的母亲河——漳河,虽属于海河水系,但早先却属于黄河。据文献记载,黄河下游有几次重大的改道: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王莽始建国三年(11年)、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清咸丰五年(1855年)、抗战时期的1938年。黄河改道史2600多年的时间,黄河下游河道经历了从北到南,从南再到北的大循环摆动。而海河水系的形成时间最早为公元三世纪初的东汉末年,最迟在南北朝后期或隋代。在海河水系形成以前,漳河属于黄河水系,流入当时的“禹河”。不论黄河如何改道,漳河的隶属关系是清晰的。

从文化发展的角度而言,长治的文化符号是上党门和浊漳河。后者是山水地理概念与周边地市所共有,没有唯一性。上党门有唯一性,但地域性过强,达不到国家历史的层面。至今,长治没有一个代表性的文化符号,没有一个叫得响的文化品牌,唯有“节气之都”具有鲜明的地方性。

图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黄历

图为:新出版的长治老黄历

一本老黄历 一部长治民俗史

有人说历书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因为我们的祖先是最早使用天文历法的,对世界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历书发展有千年历史,蕴藏着大量的社会信息和文化符号,因此,有必要让更多的人、特别是青少年了解历书所传承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册日历,出版于1949年,首次采用公元纪年,其封皮为《公历一九五零年农家历,夏历庚寅年》,图案为马拉犁杖耕田,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该农家历首页上刊登了国旗、国歌,还有国旗制作说明。1951年的“农家历”首页,首次出现了国徽图案,内容有民歌、谚语、24节气等内容。

“文革”期间,历书极具时代特色,多印有毛主席像、毛主席语录、当时流行的口号等。如1967年历书第1页至37页为毛主席语录,后边是中共中央八届十一中全会公报等,而实用的24节气、生活常识方面的内容极少。

“文革”后,老黄历按12个月24个节气来安排农事和介绍天文知识。比如,有关立秋处暑的歌词是这样写的:“立秋无雨最堪夏,万物从来只半收,处暑若逢天下雨,纵然结实亦难留。”这说明,立秋这一天如果无雨,作物便会歉收,而处暑下雨,作物便不容易结实。再如,“黄道吉日”这4个字。一般人只知道有赤道,而什么是黄道则不太清楚。黄历中所说的黄道,是地球公转的轨道扩展到星空的投影,黄道的圆周是360度,太阳每在黄道上移行黄经15度,就定为一个节气,一年恰好是24个节气。黄道算法与现代天文学计算方法相吻合,是合乎科学的。

由本报大文化编辑部监制的长治老黄历,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增加了大量的长治元素。分别是:长治神话、长治社火、长治小吃、长治庙会、长治戏曲、长治民间手工艺等等。一本老黄历就是一部厚重的长治民俗史。

作为皇权的象征,以及长治最忠实的时间记录者,长治老黄历历经千年积淀,从里到外都渗透着民俗学、社会学、历史学方面的知识。记者希望长治老黄历知识能登上“上党大讲堂”,让更多的老百姓也了解历书,爱上老黄历。

解读黄历密码(一)——为什么老黄历翻不得

清舟

“去年的黄历翻不得了”,这是一句俗语,意思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能用老经验处理问题等。这里边有一个词,现代人大多已经不熟悉了。这个词就是黄历。

所谓黄历,就是中国传统社会所普遍使用的历书,每年一本,其中除了每月天数、闰月、每月初一的干支、二十四节气、数九、入伏等历法内容之外,还包括每天的吉凶宜忌、吉凶神煞时间和方位、每个生肖属相在当年的岁数和注意事项等传统数术或民俗内容。另外还有农谚性质的对当年水旱、收成、年景等的预测。因为黄历是一年一本,去年的内容,肯定不符合新年的情况,不能再作为耕种、选择等的依据了,否则就会犯错误。因此人们才会说“老黄历翻不得了”。

黄历中所载的是农历,也称夏历。它每月的天数并不像现行公历那样固定,而是严格遵从天文实况,准确地说是遵从月球的运行。按照农历的规则,太阳和月亮会合于同一位置的时刻所在的那一天,必须是初一,也就是每月的第一天,也称为“朔日”;月亮运行到与太阳相对冲的位置的时刻所在的那一天可以不固定,因而可能在十五,也可能在十六。十五日也称为“望日”,十六日称为“既望”,也就是“望日过后那一天”的意思。每月的最后一天称为“晦”,意思是月面没有光亮了。朔、望、既望、晦是中华古代典籍中经常会用到的对特定日子的称呼。

太阳与月亮会合于同一位置也称为“合朔”所有的日食都只能发生在合朔的时候。两次合朔之间的时长大约是二十九天十二小时四十四分二秒八。这就是农历每月的长度。但作为历法,每个月都必须是整数天。因此农历中就出现了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由于合朔必须在初一,所以农历的大小月并不是交替出现的,有时候甚至会出现连续三个大月的情况。

如果农历每年只有十二个月,那么它的长度就小于一年(回归年)的实际长度。这样时间久了就会造成很大误差。于是制定农历的人又为它设置了置闰的规则,也就是每隔几年设置一个闰月的规则。农历的置闰规则是十九年七闰,也就是十九年中设置七个闰月。具体方法是如果由于误差积累而导致某个月份中只有“节”而没有“气”,那么这个月就是闰月。这就又涉及到了二十四节气的知识。我们下期再向大家介绍。

民俗老黄历中的常识

春节是华夏民族最重要的节日。俗称过年。除夕一过阴历进入正月。对春节上旬老辈人都特别关注:几龙治水、几牛耕田……

小时候感到疑惑和神秘,也弄不明白其中的奥秘。长大后才关注这个问题,原来并不神秘,只不过是:60甲子天干地支的说道。

2023年癸卯年(农历)正月初一日(庚辰)辰为龙在初一,即一龙治水。初七(丙戌)丙(饼)七人分饼。初十(己丑)丑为牛,即十牛耕田。老辈人说龙多四靠,雨水少(龙多扯皮不主动干活)一牛耕田,地暄不许多牛拉犁。多牛耕田反之。一人分饼尽管饱也吃不了。反之吃不饱。这就是中华传统农耕时代的说法。

而今耕地大都由机械取代牛马,耕田效率神了。

时代的进步,老黄历上的讲究,也只能是传统意义上的民俗常识,人们了解即可。

愿天佑中华,三年疫情尽快逝去,我们期望癸卯年亁坤顺运,癸水蕴涵地下之水,益萌芽生发。卯,茂也。干生支助植物丰茂状。期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华夏大地一片祥和!

翻翻老黄历,中国人眼里的“黄道吉日”意味着什么?

中国人的黄道吉日,是中国传统历法——“黄历”中的特有词汇,黄历以黄道六神值日之时,诸事皆宜、不避凶忌,即为“黄道吉日”。黄道吉日中的“黄道”属于民族传统文化范畴,而科学术语的“黄道”实际上是属于天文学范畴。

词源学的“黄道”

“黄道”本是古代天文学的一个名词,其天文理论起源于古巴比伦,后传入古希腊,公历纪元左右从希腊传入印度,在隋唐时期随着佛经的翻译传入了中国。而在中国古代,黄道这一名词及其概念最早出现于东汉,《汉书·天文志》记载:“日有中道,月有九行。中道者,黄道,一曰光道。”宋代沈括所著《梦溪笔谈·象数二》中也提到:“日之所由,谓之黄道。”

天文学意义的“黄道”

黄道,天文学术语,是指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行轨道。由于运动是相对的,所以从地球上的观察者视角出发,黄道也可以看作“太阳绕地球运行”的轨迹。白道,天文学术语,指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运行轨道。

一年之中,随着“太阳绕地球”缓慢移动,黄道会和赤道平面产生两个交点,也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与秋分,西方把春分后第一个满月升起的日子定为“复活节”,以象征耶稣的起死回生;东方把秋分时升起满月的日子定为“中秋节”,寓意团团圆圆。

传统文化的“黄道吉日”

黄历融汇了公历、农历和干支历等多套历法为一体,最初称皇历,辛亥革命以后推翻了帝制,取谐音把“皇历”改称“黄历”。

黄道吉日,是中国传统历法——“黄历”中的特有词汇,指诸事皆宜的日子。黄历以“十二神煞”中的“青龙、天德、玉堂、司命、明堂、金匮”称为六黄道日,又以“十二值日”中的“除、危、定、执、成、开'为小黄道日。这黄道六神值日之时,诸事皆宜、不避凶忌,即为“黄道吉日”。

老黄历择吉择日宜忌习俗

中国的黄历的内容本涉及指导农民耕种时机,故又称农民历。由于农历的农耕文化基因,古人据此以天人合一思想总结星宿运行值日对人类影响之规律,制定了按照黄、黑道日来推定吉凶,于是产生了沿袭数千年的择吉习俗。大黄道吉日十二神煞将“青龙、天德、玉堂、司命、明堂、金匮”称为六黄道,“白虎、天刑、朱雀、天牢、玄武、勾陈”为六黑道。

择吉日的基本原则就是八个字:“以事为纲,以神为目”,或者是“以事为经,以神为纬”。古代阴阳五行家用“建除”等十二字,配合十二地支,以决定时日的吉凶的一种术数之法。每年从立春后第一个寅日起“建”, 逢节气之节重复前一日的神值。一年重复12次,刚好保证下一年立春后的第一个寅日为建,十二值日周而复始观其所值,以定吉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