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大结局,每个人都该知道的6个人性真相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每天和你一起剖析人性与情感。
(图片来自网络,非原创)
哭着哭着,才把《人世间》看完。
大结局时,周秉昆那句“想想就美”,依然忍不住地泪目。
人间世间,人间世。
《人世间》的好看在于,它的真实,简直是原版生活。
《人世间》的好看在于,它不夸大,也不缩小,剧中每个人物,都不是完美的。
他们有优点,有缺点,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人。
人性,便是如此。
1.所谓的信任,通常都建立在同等级别的人互相扶持上周秉昆坐了9年牢,出来想干点事儿。
紧赶慢赶把驾照拿到手,计划和国庆两口子、寡妇于虹、聋哑人常进步,再带着媳妇郑娟一起,开一个“搬家兼保洁”公司。
彼时,人和“技术”都到位了,就差硬件配置。要搬运肯定不能靠人扛,得有辆小货车,至少6万元。
可是,周秉昆家里只有6000多元,其他几位,更不可能有钱拿出来。
周秉昆权衡利弊,最终,选择找春燕两口子借,也有信心能借到。
没想到,他们两口子盘算一番后,间接拒绝了周秉昆。
为此,周秉昆郁闷地对郑娟说:“春燕德宝,还是不信任我。”
以周秉昆的为人和背景,他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
为什么乔春燕和曹德宝这两个从小玩到大的朋友,却不愿意信任他呢?
人与人之间,什么最贵?是信任。
信任是一种被认可、被支持,更是一种被理解。对于被信任的人而言,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那么,什么样的人或者关系,才会信任别人呢?
当乔春燕、曹德宝和周秉昆经济实力相当、家庭环境相似时,在周秉昆第一次被抓后,他们能够把周秉昆当亲妈一样照顾。
在大家都活得都不容易,在一个层次上时,人与人之间,更容易产生一种感同身受,在力气和精力上,也愿意给予投入,去经营这段关系。
后来,乔春燕和曹德宝率先住上了楼房,有了存款,日子过好了,与朋友们的关系也渐渐远了。
很明显,大家已经不在一个层次上。
土坯房与楼房,生活拮据与存款6万,已经是比较大的差距。
但是,对于“楼房”来说,他的“富有”并没有达到可以随意挥霍的程度。
所以,他们一边本能的在朋友们面前彰显自己的富有,一边又像守财奴似的,守护着自己的财富。
对身边比自己差的人,时刻提高警惕,就怕自己的钱进了别人的口袋回不来。
国庆两口子、于虹、常进步为什么如此信任一无所有的周秉昆,愿意跟着他干呢?
因为他们自己除了一身力气和时间,本就一无所有,而周秉昆的带动,正好给了他们一个机会。
所谓信任,也是有条件的。
要么,自身已经拥有超出常人很多的东西,稍微拿出来一点,不会影响到自己,自然是慷慨授予。
若是自己只是比别人多了一点点,信任就是无价的。
2.在利益面前,一切感情都在被“吊打”钱不是万能,但是,用钱来试探人心、照出人性,却是屡试屡胜。
光字片拆迁,大家都在绞尽脑汁,能够让自己多拿点。
一直寡居,免费住了郑娟房子多年的于虹,希望郑娟干脆把房子送给她。
于虹很是可怜,活得很不容易,但是,一张嘴就是索要一套房子,怎么也说不过去。
更令人心寒的是,不符合拿房条件的乔春燕,看到周秉昆和郑娟帮于虹拿了套房,她也逼着周秉昆帮助。
一来二去,于虹和乔春燕起了挣扎。
乔春燕直戳心窝地骂于虹,卖个惨就能得到一套房,连去世的朋友赶超也没有放过。
为此,两个人扭打起来。
论起来,乔春燕先于郑娟认识于虹,于虹还是乔春燕的徒弟,在乔春燕风光时,还给于虹介绍过工作。
按理说,于虹和乔春燕的关系,应该更亲密,但是,相处到后来,于虹和郑娟的关系要好于乔春燕。
仔细看剧情的人都看得出来,越往后走,乔春燕的势利、精明、算计,越来越体现出来,所以,在处理与朋友的关系时,她不再凭着一腔热情,而是权衡利弊。
若是对自己有丁点损害的事,她是不会帮朋友的;若是对自己没有损害,还能在朋友中送点人情,她是乐意帮助的。
就像她帮于虹在洗浴中心找的工作,就是权衡利弊后的决定。
关系好不好,谈一次钱就知道。
感情深不深,来一次利益之争就明白了。
其实,人生越往后走,越能体会到,上面这两句话的深刻含义。
在利益面前,一切感情都在被“吊打”。
所以,不要用钱去试探关系,更不要用钱去检验人性。
一试便痛,一验便崩。
朋友之间互相帮助,也要守好原则,给自己留有余地和界限。
3.熬过了生活的考验,才叫真夫妻剧中,呈现出来的夫妻,有将近10对。
除了周秉昆和郑娟、周志刚和杨素华两对夫妻,是一直和谐到老,其余的几对,都是经历了许多打打闹闹、分分合合,周蓉甚至离了婚。
周秉昆和郑娟的感情,从一开始,就是建立在具体的生活之中。
郑娟生活拮据,周秉昆甘愿每个月给她5块钱;后来,周秉昆的母亲中风成植物人,郑娟便住在周家照顾。
他们的感情,也可以是在与生活战斗过程中,结下来的“战友之情”。
相较其他几对夫妻,几乎都是狂热开始,进入生活后,便鸡飞狗跳,各种不堪。
周秉义和郝冬梅的恋情,算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周秉义为了实现对郝冬梅的承诺,好几次放弃了前途,坚持和郝冬梅在一起。
周蓉为了和冯化成在一起,不惜抛弃父母兄弟,远离家乡,不顾危险,在偏远穷苦的山区过了好几年。
曹德宝对乔春燕一见钟情,乔春燕甚至半推半就、主动投入,与曹德宝结婚。
即便如此,春燕与德宝结婚没多久,便向周秉昆发出感叹:想象的婚姻和真实的婚姻是不一样的。
婚前多恩爱和轰烈,在没有经历真实生活的考验时,都不算是真感情、真夫妻。
周秉义和郝冬梅成为生死与共的“真夫妻”,在于发现周秉义得了癌症,两个人坦诚的谈话之后。
周蓉嫁给蔡晓光,看上去是蔡晓光的等待与贴心,其实,是蔡晓光能够在周蓉每次有困难时,都能挺身而出、全力扶持。
曹德宝和乔春燕的婚姻,则是经历了初期的磨合、中年的出轨,最后,两个同样精神的人,“臭味相投”的同步。
感情真不真,放到生活里“照一照”,便一清二清。
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
4.你越狠,坏人就越不敢惹你剧中,最解气的一段,莫过于郑娟给大熊的那一巴掌。
当时,大熊恶狠狠地要拆于虹的房子,于虹和婆婆两人一边哭闹,一边求饶,始终没能激起大熊心里的善意。
后来,周秉昆想上前解围,结果,被大熊奚落一个坐过牢的人,凭什么多管闲事。
此话一出,一向温和可亲的郑娟,转过身走向大熊面前,二话不说,一个巴掌抽得大熊顿时懵圈,连周秉昆都不知所措。
不得不说,郑娟真的是“人狠话不多”。
真正厉害的人,从来都是不动声色的。
身体里,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平常看上去温和善良,一旦触碰到了她的逆鳞,便如同小宇宙爆发,将对方秒杀。
做人就该像郑娟一样,对待恶人,就要不好惹。
在“坏人”面前,你越弱,他便越欺负你;当你狠一点时,他便会退后。
恶人的本质,便是欺软怕硬。
5.话说得最漂亮的,不一定是感情最真的
《人世间》开播时,很多人都在替乔春燕打call。
因为她的性格,真的太令人喜欢了。
开朗、豁达、真诚、热情、懂事、聪明等,几乎集齐了可爱女孩的所有优点。
尤其是和“六君子”一起聚会时,身为女孩的她,也能在一群男人面前,豪爽地喊出珍惜友情、珍惜生命这样的话,令人激动不已。
然而,正是这个把“口号”喊得响亮的姑娘,最后,成了最先背叛,也是唯一个背叛友情的人。
越往后看,越觉得被乔春燕骗了。
实际上,并不是乔春燕骗了我们,而是我们忘记了,真正深沉的感情,是口号喊不出来的。
也就是说,那个话说得最漂亮的人,并不一定是最重感情的人。
越成熟的人,越懂得识别一个人,要多看他做了什么,而不是说了什么。
6.聪明是好事,却不一定幸运毫无疑问,乔春燕是聪明的,她能看透人性,更深知社会的潜规则,懂得明哲保身、规避风险,特别适合在社会和职场上生存。
曹德宝这个人也不傻,在春燕面前虽然唯唯诺诺,内心却如明镜一般。
为什么两个聪明且性情真挚的人,最后却没朋友了呢?
一个人聪明是好事,学东西快、做事灵光,大多数事到了他们手里,都会比人更快上手。
相比之下,领悟力稍微差一点的人,在处理事情、人际关系中,便显得不那么讨喜。
像乔春燕和曹德宝这样,能很快洞悉人性,善于察言观色、见风使舵的人,更容易在江湖行走。
那么,聪明就一定是好事吗?
答案,不得而知。
聪明是好事,小聪明却不一定。
小聪明使多了,别人也不是傻子。
只有“小聪明”的人喜欢算计别人,聪明却不说的人,是真正的聪明,不去计较罢了。
聪明是好事,却不一定是幸运的。
一个人一生,拥有的真诚善良的本质,并始终坚持到底,才是一个人此生的福气。
作者简介:吴漾。多平台签约作者,女性励志作家。领略世间情感,解读人间百态。
大学里的冷门专业,为什么成了任正非、马云最推崇的学科
博雅小学堂
给孩子受益终生的人文底色
编 辑 | 吴恙 叶开甫
综合整理 | 正和岛
2019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再过一周,今年参加高考的1000多万名考生就要开始选择专业、填报志愿了。今天,我们想谈谈一个比较“冷门”的专业——基础数学。尽管任正非、马云等企业界大佬一再强调基础数学的重要性,我们仍需正视数学人才短缺的尴尬事实。
01
一次采访提27次
为什么任正非如此爱数学?
最近企业界出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几位顶级的中国企业家在不同的场合都谈到了数学。
相信很多人都已读完了任正非于5月21日接受媒体采访的2万字实录。74岁的任正非在回答中27次提及了“数学”。
任正非提到了数学对于华为的实际贡献:华为5G标准是源于十多年前土耳其Arikan教授的一篇数学论文;华为终端每三个月换一代,主要是数学家的贡献……
他甚至表示,等自己退休了要找一个好大学,学数学。
无独有偶,5月份马化腾在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提到,中国已经走到发展前沿,拿来主义的空间越来越少,如果我们不继续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上下苦功,我们的数字经济就是在沙堆上起高楼,难以为继。
早在两年前,马化腾就捐助设立了“未来科学大奖”中的“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奖金为每年100万美元,承诺捐助10年。
我们还看到,去年阿里巴巴拿出100万元的奖金举办全球数学竞赛,吸引了4万多名全球的数学高材生。
马云表示,数学是科学的基础,数学应该成为年轻人的基础,就像运动、绘画和音乐一样,只有数学基础坚实,人类才会坚实。
2019年3月30日,马云在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颁奖典礼上与获奖者握手。
02
“硬科技”的落地
处处呼唤着数学
为什么近年来,中国企业界这些大佬越来越重视数学了呢?
原因很简单:产业发展遇到了瓶颈,亟需更多基础理论支撑。当今中国的科技领域,至少有三个领域急需数学人才。
第一是芯片材料领域。
任正非在5月底的这次访谈中多次强调数学,很大的一个原因在于,最近美国政府发布禁令,禁止美国企业向华为出售芯片,而数学对于芯片研究是至关重要的。
在芯片设计、制造的繁复流程中,每个微小差别——比如不同的组件尺寸、组件材质、元器件排布等——都可能使芯片性能产生巨大差异,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而数学的引入,则能在仿真和模拟环节代替成本高、耗时长的真实实验,提前预判芯片的效果。
华为海思芯片
目前,科学家已找到了许多描述半导体特性的数学方程,但是在求得精确解上,数学家仍束手无策,只能借由计算机得到近似解。随着芯片制造难度的升级,工业界急需找到更优的计算方法。
2012年,在任正非与内部专家的一次座谈《中国没有创新土壤,不开放就是死亡》中,他提到:“我认为用物理方法来解决问题已趋近饱和,要重视数学方法的突起。”
所以任正非表示,对待芯片研究光砸钱不行,要砸数学家、物理学家。
2017年5月发布的《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显示,目前我国的集成电路从业人员不到30万人,但是按总产值算,至少需要70万人,缺了40万,其中就包括数学人才。
第二是人工智能领域。
如今大热的人工智能领域,数学缺席的瓶颈感也格外明显。业界对过去一年的人工智能有一个评价:2018年,人工智能的进展就是没有进展。
在2017年的中国计算机大会(CNCC 2017)上,首位华人菲尔兹得主、哈佛大学终身教授丘成桐曾从数学家的角度发出提醒:“人工智能需要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否则它的发展会有很大困难。”
虽然人工智能乍一听和计算机的关系比较大,但是它的基础是大数据与算法,前期需要进行大量的基础数学工作。
比如通过线性代数将研究对象形式化,运用概率论描述统计规律,通过数理统计以小见大,最后运用目标函数寻找最优解,作出最终的决策。而所有这些工作都需要一个成体系的基础数学人才团队。
如今,中国人对攀登人工智能高地踌躇满志,在应用领域也是“形势一片大好”,诞生了诸多知名的业界公司,但却面临着丘成桐提及的“基础不牢”的隐忧。
我们的从众心理很严重,比如在人工智能领域,深度学习很热,发表论文的作者中几乎70%是华人,但是其他非热门领域,包括不确定性推理、知识表示等几乎没有华人作者。这就是从众扎堆,不愿意去探索“无人区”。
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目前仍长于跟随,不擅拓荒。
当被问及瓶颈该如何突围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张钹给出了两个方向:“一是数学,二是脑科学。”
第三个领域就是5G通信
华为在通信领域能够处在世界的领先水平,主要就得益于长期在数学人才上的投入。任正非在今年5月的一次采访中说:
“大家今天讲5G标准对人类社会有多么厉害,怎么会想到,5G标准是源于十多年前土耳其Arikan教授的一篇数学论文?Arikan教授发表这篇论文两个月后,被我们发现了,我们就开始以这个论文为中心研究各种专利,一步步研究解体,共投入了数千人。
十年时间,我们就把土耳其教授数学论文变成技术和标准。我们的5G基本专利数量占世界27%左右,排第一位……”
其实早在1999年,华为就在俄罗斯设立了数学研究所,开展通信业务的研究。而在2016年,它又在法国设立了一个新的数学研究所,挖掘法国基础数学资源,长期聚焦5G。
其他领域,包括对新型燃料电池、高端装备、高端制造影响深远的材料科学领域,科学家也在呼唤数学家的跨学科援助。比如,离散几何分析极有可能助力对纳米多孔材料的研究,进而攻克氢燃料电池的应用难题,从而带来新一轮的汽车革命。
拥有三维贯通的纳米孔道结构的新型碳载体
不知不觉间,艰涩的数学支撑起了很多人的平凡生活中的“小确幸”。
俄罗斯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曾说:“不管数学的任一分支是多么抽象,总有一天会应用在这实际世界上。 ”
正应了一种说法:所有理论数学,最终都是应用数学。
03
数学人才短缺的尴尬现实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是一个数学大国,但是我们不是一个数学强国。
原因在于,在之前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中,我们对实际应用的需求远远超出了对基础原理突破的重视,因此也就造成了对数学研究浅尝辄止,没有深耕的结果。
国际知名的数学家、菲尔兹奖的首位华人得主丘成桐在2016年的一次采访中说:“相对于欧美的数学水平,中国数学界没有辉煌过。一味地往脸上贴金是没有用的。”
他认为,中国数学界最伟大的大师只有陈省身、华罗庚和周炜良,应用数学家则有林家翘和冯康,而周炜良、林家翘两位学者长期在美国,不能够代表中国。
同时我们看到,在今天的中国,人才对基础数学的热情是远远不够的。举个例子,北京大学有一个数学科学学院,但是在2018年该学院毕业的96个硕士中,基础数学的毕业生只有11个,而金融硕士和应用统计学却占到七成,且半数以上的毕业生选择了金融行业作为就业领域。
现实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一方面是读基础数学非常辛苦,另一方面则是基础数学毕业后的就业方向非常模糊。
原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曾发出这样的感慨:
“清华 70%至 80%的高考状元去哪儿了?去了经济管理学院。连我最好的学生,我最想培养的学生都告诉我说,老师我想去金融公司。”
“我们以前太强调学以致用。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加强转化’。但我想问一句,转化从哪儿来?无论是科学发展还是技术革新,你都是无法预测的,这个无法预测永远先发生,你预测出来就不叫创新。”
言犹在耳。
04
要在下一阶段国际竞争中不落后
唯有在基础学科上实现突破
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大国崛起,必然伴随着基础科学的崛起。
二战期间,大量科学家因战乱移民美国,没有这群天才,盟军破解纳粹密码的进程不会那么快;美国也可能没法这么快完成曼哈顿计划,投下一锤定音的原子弹。
更深远的影响发生在战后。
40年代,费米设计建造了世界上第一个核反应堆芝加哥1号,奠定了日后核电产业的基础;
50年代,冯·诺依曼帮助IBM第二任掌门人小沃森完成了第一套存储程序计算机701的开发,开启了美国制霸电子信息技术的辉煌;
同一时期,战后从英国移民而来的晶体管共同发明人肖克利创立了仙童半导体,该团队的骨干诺伊斯、摩尔等人后来出走,创立了另一巨头英特尔。
此后,在科技上长于应用而弱于基础的“二流暴发户”美国一把翻身。
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成了基础科学的圣殿,全球顶尖人才开始源源不断涌入这个国家——这是美国近80年来高速发展的最大护城河。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是一个供各领域的科学家做最纯粹的尖端研究的科研机构,能够保障所辖科研人员不受任何教学任务、科研资金或者赞助商压力限制
这几年从制造业和互联网企业对基础数学的呼唤可以看出,中国产业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光靠学习一些热门专业,搞搞经济实践已经远远不够了。
我们国家如果要在下一阶段的国际竞争中不落后,就必须要在基础学科的研究上实现重大的突破。
而这一工作需要长期坚决地在人才和资本上进行投入,同时更要有长期的规划和足够的耐心。
惟愿这一次,数学不再孤独,工业不再无援。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正和岛”(ID:zhenghedao)。
参考资料:时代呼唤数学家(甲子光年);一次采访提27次,为什么任正非如此爱数学?(吴晓波频道);任正非:“中国要和美国竞赛,唯有重视数学!”(阅读第一)
不一样的数学思维课
构建数字体系的底层逻辑
从玛雅人、外星人,到读心术
原来数学可以这么好玩,这么深刻
6节在线直播互动课
一对一作业点评
适合人群 3~6年级
从自然数、进制、分数、数列
到代数的数学框架
数学与商业的跨学科运用
数学思维之上的决策能力
7月17日起
每周三周五 09:00直播
原价¥699 上新价¥599
领券更享折上折
点击扫码 即可购买
点击原文,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