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从满目苍黄到千顷澄碧——新疆柯柯牙的绿色传奇
秋日里,暖阳静静洒在茂密的杨树林上。78岁的依马木·麦麦提跟儿子艾斯卡尔·依马木走在林子里,拍拍这棵,看看那棵,眼里满是慈爱。
这里是柯柯牙。打开中国地图,柯柯牙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处在“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20世纪80年代,一场敢同黄沙争高下、不向荒漠让半分的全民植树造林“大会战”,就从这里开始。
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
如今,柯柯牙的一抹翠,已经蔓延出阿克苏的连片绿,成为我国“三北”防护林工程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阿克苏地区累计造林8885万株、518.4万亩,国土森林面积从2012年的1340万亩增至1733万亩,蹚出了生态林、经济林、景观林“三林共建”的有效治沙模式,成为美丽中国的生动注脚。
视频加载中...
荒原植绿:越是艰难越向前
从乌鲁木齐出发,向南,飞越天山,连绵雪山之下,阿克苏红旗坡机场逐渐清晰。机场不远处,大片大片的果园绿意正浓,质量上乘的阿克苏冰糖心苹果,就产自这里。
而在40多年前,别说冰糖心,这里连个像样的果园都没有。春天,往往是从一场沙尘暴开始的,然后,是一场又一场的风沙。“老百姓过得苦啊,常常是一碗米饭半碗沙。”跟记者回忆起这段往事,现年89岁的阿克苏地委原书记颉富平眼里泪光闪烁。
前人也不是没想过办法。
从清朝末年到民国时期,当地都曾尝试垦荒造林,最后没种活几棵,经常是“春种一片树,秋收一捆柴”。
千难万难,总要有人迎难而上。颉富平跟地委班子反复研究讨论后认为,柯柯牙是主要风沙源,拿下柯柯牙,就有可能拿下防沙治沙主动权。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20世纪80年代末,柯柯牙群众用石头铺设防渗渠(资料照片);下图为2023年9月1日拍摄的柯柯牙灌溉渠(新华社记者李响摄)。新华社发
当时,植树造林面临“三无一缺”——无项目支持、无工程资金、无劳动报酬、缺大型机械设备。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阿克苏发动各族干部群众自备工具、自带干粮,走进柯柯牙、扎根柯柯牙。
毫无生机的亘古荒原,沸腾了起来。
苦干不盲干,实干不蛮干。种树,先得有水。1986年4月,一支由250多人组成的修渠队伍开进柯柯牙,短短4个月硬是修成一条长16.8千米、配有505个桥涵水闸等设施的防渗渠系。如今,清冽的天山雪水依然在这条水渠流淌,一排排新疆杨如哨兵般挺立在道路两侧。
9月1日拍摄的柯柯牙路和柯柯牙灌溉渠(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然后是地。柯柯牙的黄土在盐碱作用下坚硬如磐石,推土机来来回回也只能留下几道白印子,有的地方甚至只能通过爆破“轰开”地层。这还不够,为了让土地平起来、软下去,人们尝试抽水泡地,洒水车来回浇灌后再平推。哪知土层越来越粘,一些洒水车陷在了地里动弹不得。最终人们用铁锨、锤子一点点砸,总算完成了最初2000亩的林带平地任务。
要摆脱“年年种树年年荒,年年种树老地方”的魔咒,还有件重要的事——压碱。阿克苏各族群众和专家想了许多办法,有开沟挖渠排水压碱的,有替换农田良土的……经过多次的尝试、失败、再尝试,土壤盐碱含量终于降到了适种区间。
8月30日,柯柯牙林管站第一任站长依马木·麦麦提漫步在他当年种下的树林里。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学园艺出身的依马木·麦麦提,是柯柯牙林管站第一任站长。他深知,种树不易,养树更难。
“我就一个想法,不能把这些树给养死了。”依马木说,他和同事们吃住在造林工地,挎包里装着施工图、手电筒和馕,每天走二三十公里,忙着给林地浇水、施肥、管护。饿了,就把馕丢在渠水里泡软了吃一口;困了,就裹着棉大衣在地埂上眯一阵。
儿子艾斯卡尔·依马木说,父亲很少回家,每次回来都灰头土脸、胡须满面。“有次回来,家里的狗都不认识他了,冲着他吼。”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9月1日拍摄的柯柯牙景色(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铆足干劲,接续奋斗。柯柯牙,完成了从“没有绿”到“一抹绿”再到“连片绿”的绿色蝶变。1996年,柯柯牙被联合国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列为“全球500佳境”之一。
以林养林:蹚出治荒新路子
走进温宿县柯柯牙镇英沿村的一处核桃园,记者看到,熟得裂开口的核桃青果沉甸甸挂满枝头。赵武中和木合旦·吐尔迪走在地头,查看果情。
8月29日,在温宿县柯柯牙镇,“核桃兄弟”赵武中(右)、木合旦·吐尔迪在他们经营的核桃园里查看核桃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他俩是远近闻名的“核桃兄弟”。20多年前,赵武中经朋友介绍,从四川老家来到阿克苏,免费承包了35亩荒地种核桃。起初,因为不懂技术,树苗成活率很低,加上碰到灾害天气,损失惨重。就在他打算放弃回老家时,木合旦主动借钱给他,还教他技术,帮他渡过难关。两人此后互帮互助、共同增收。
这样的故事并不少见。生态林护经济林、经济林养生态林,在阿克苏地区,这是可持续防沙治荒的重要一招。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2006年,人们在柯柯牙植树造林(资料照片);下图为2023年8月30日拍摄的柯柯牙一处经济林(新华社记者李响摄)。新华社发
结合当地独特的水土光热资源,当地政府推行以林果业为主的“谁建设、谁管护、谁投资、谁受益”荒漠绿化造林模式,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在防护林网中套种苹果、核桃、红枣等经济林,延续生态成果。
再过不久,付毅文一家承包的30亩“红富士”果园将迎来丰收。“一开始是年年种、年年死、年年补。”她告诉记者,2007年刚承包果园时,因为原土地盐碱重,要换掉土层,“每天五六十个工人忙活,光第一年就投入近百万元”。
“人不骗果树,果树就不骗人。”现在,除了果园,夫妇俩又承包了30亩林地,兼营农家乐。
从过去引进外地果树品种和技术,到如今实现苗木本地化,在科研技术人员努力下,育苗、嫁接等技术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助力林果业发展成为阿克苏地区优势产业。
如今,经济林已占整个柯柯牙绿化工程的86%,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良性互补。截至2022年,阿克苏地区特色林果种植总面积达到450万亩,农民人均林果收入5669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6.25%。
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三北工程研究院院长卢琦说,经过几十年治理,中国荒漠化防治已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根据不同地域、不同条件,探求不同良方,实践证明,柯柯牙模式行之有效。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新疆柯柯牙荒漠绿化卫星遥感图(从左至右分别为1986年、1996年、2006年、2012年、2022年)。新华社发
向美而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阿克苏市龙潭湖公园房车营地里,停靠着许多来自外省的房车。昔日阿克苏人民风餐露宿斗荒漠的地方,已然变身网红露营打卡地。
在柯柯牙纪念馆,有这样一组数据:1986年至2005年,柯柯牙荒漠绿化工程完成造林15.18万亩;2006年至2012年,完成造林11.79万亩;2013年至2020年,完成造林93.29万亩。
8月31日拍摄的阿克苏市区景色(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进入新时代,阿克苏生态治理的脚步加速向前,生态治理的内涵更加丰富、方式更加精细。
以柯柯牙荒漠绿化工程为示范引领,自2015年起,阿克苏地区相继规划实施了阿克苏河流域、渭干河流域、空台里克区域“两河一区”以及艾西曼区域生态修复和荒漠化治理等多个百万亩生态治理工程。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1986年,推土机在柯柯牙进行平地作业(资料照片);下图为2023年9月1日拍摄的柯柯牙景色(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李响摄)。新华社发
去年11月,温宿县环城坎坡生态修复工程启动。“这是柯柯牙工程最难绿化的部分。”指着一处陡峭的黄土坡,温宿县环城坎坡生态修复工程项目负责人李鹏告诉记者,从高空看,这段裸露地带绵延近10公里,就像横亘在温宿县城和柯柯牙之间的一道黄褐色“伤疤”。
施工人员进行地形改造加固,引入滴灌带,种下植物20余万株。3到5年后,“伤疤”会消失,绿色会连成一片。
“从战天斗地求生存,到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阿克苏在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路上不断探索。”阿克苏地委书记吴红展说,高质量发展必须是绿色发展,下一步,还要进一步写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
文字记者:李自良、邓玉山、刘红霞、李响、潘莹、宿传义
视频记者:宿传义、刘红霞、李响、潘莹
海报设计:姜子涵
编辑:刘岚涛、戚文娟、侯帮兴、邬金夫
统筹:郜新鑫、曹江涛
一天一首古诗词 | 古诗词,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
《归园田居·其二》
陶渊明〔魏晋〕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归园田居·其二,唐诗宋词古诗词,5分钟
▲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杏儿朗读诗词
译文
乡居少与世俗交游,僻巷少有车马来往。
白天依旧柴门紧掩,心地纯净断绝俗想。
时常涉足偏僻村落,拨开草丛相互来往。
相见不谈世俗之事,只说田园桑麻生长。
田间桑麻日渐长高,开垦土地日渐增广。
经常担心霜雪突降,庄稼凋零如同草莽。
注释
野外:郊野。
人事:指和俗人结交往来的事。陶渊明诗里的“人事”、“人境”都有贬义,“人事”即“俗事”,“人境”即“尘世”。
穷巷:偏僻的里巷。
轮鞅:指车马。这句是说处于陋巷,车马稀少。
荆扉:柴门。
尘想:世俗的观念。
墟曲:乡野。
杂言:尘杂之言,指仕宦求禄等言论。
霰(xiàn现):小雪粒。莽:草。
赏析
这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一首田园生活诗。
过够了城里的生活,偶尔到乡村走走,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这里最大的好处就是“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怎一个“静”字了得。人很少,遇见的都是淳朴善良的农人。事很少,不需要人情世故的应酬。都说“无事小神仙”,在乡村,无人打扰,无事相烦,这是极易做到的。
就算是大白天,你也大可以将大门紧闭,无需理会,也不必担心什么大人物的造访。关上门,在院子里,在书斋中,什么也不去想,什么也不去问,想做点什么就做点什么。这一天,就可以在宁静中度过了。“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无疑是好静的人,最喜欢的生活方式。
要是在家呆够了,就可以往田塍上走一走,那里有一望无际的田野,有青青的小草,还有干活的农人。你可以拨开高草,与庄稼人说一说话。也不过是今年的桑麻长势极好,当季的蔬菜极佳,又或者开垦了一块荒地,赶紧做一些丰收准备等简单的家常活。这就算在家呆久了,出门要做的事了。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不仅仅是诗人对于庄稼的关心,更是对于理想被打碎的担忧。
好梦易碎,能坚持理想,哪怕与全世界为敌,也在所不惜。只是,有多少人能做到呢?大部分人都会与现实妥协,真正做自己的人少之又少。
为什么历代文人都喜欢将陶渊明当做偶像,当做知己,就是因为只有陶渊明真正做到放下,并乐于做自己,坚持理想,不妥协,不迎合,不讨好,不盲从。
田园生活,就是陶渊明的“桃花源”。在这个理想世界里,他让自己每一天都过得自在、从容、惬意、轻松,从而与那个纷纷扰扰、尔虞我诈的官场彻底说再见。
乡村需要陶渊明这样的知识分子,为乡村生活注入诗性与浪漫。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在每个知识分子心中,大概都有一个田园梦,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乡居生活的宁静,给了诗人灵魂的慰藉,他以朴实无华的语言,不加雕饰地描绘出心中的桃花源。乡村的幽静与诗人的心境,合二为一,融为一体。
纵览全诗,语言质朴,冲淡自然,意深旨远,高远拔俗,天然浑成,“初看若散缓,熟看有奇句”,是为田园诗中的绝妙佳作。陶渊明也无愧于田园诗的开创者。
赏析来源公众号:古诗词日历,作者:严勇。
50年韶山开始土改,当地老乡致信毛主席:您家有几口人,几人分田
1950年11月,湖南韶山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其中有一项就是要对每家每户划分土地,等轮到毛主席家的时候,当地干部犯了难。
毛主席家里几十年前就是做贩米生意的,自从毛主席1927年离开后就没有回到过故乡,他家里还有多少人需要分田,这些都是问题。
为了保守起见,韶山的党支部书记毛仁秋代表地方干部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专门询问了此事:
毛主席,家乡人民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您的亲切关怀下,土改已经进入了划成分和分田的阶段了,您知道的,韶山人多田少,耕地不足。初步推算,人均可分九分三左右,不知道您老一家现在几口人,几个人可分田,特向您汇报,请指示。
这封信写得十分含蓄,毛主席离开韶山之前,父母已经去世,新中国成立前,两个弟弟也都牺牲了,现在家里还有哪些人,韶山的乡亲们都不太清楚。
当毛主席看了这封信,其实已经懂了当地干部的意思,表面上是在询问分田一事,实际上是他们遇到了大难题,因为当年毛主席的父亲在韶山的生意已经达了富农的阶层。
最后,毛主席为了处理好这件事,特地让儿子毛岸青到长沙处理了这件事,其中有一条就是:毛泽东家不参与分田,家产由政府处理。
毛泽东走出韶山前,是如何处理家事的“韶山冲来冲来冲,十户人家九家穷,有女莫嫁韶山冲,柴棍红薯度一生。”
这是百年前,在韶山流传的一首民谣,这首民谣就说明了韶山当年的经济情况和发展情况。
韶山位于湖南中部偏东的湘中地区,自古以来就有美好的传说,当年舜帝曾南巡至此,见此山秀美,便在这里奏响了韶乐,引来了凤凰。
尽管有美丽传说,但是韶山又是个十分封闭落后的山冲,在很早以前,这里只有一条小路纵横境内,路宽不到2米。
图 | 毛泽东小时候
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小时候曾读过两年私塾,17岁就开始当家理事,凭着一双手和一个精明的头脑开始做生意,慢慢积累了一点家产和财富。
因此,毛顺生希望自己的孩子走自己的老路,在这个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毛泽东出生后,他希望毛泽东日后可以成为韶山冲的大户,光宗耀祖。
在毛泽东2岁的时候,毛顺生把毛泽东送到了文家,让毛泽东先学点文化知识,6年后,当毛顺生把8岁的毛泽东接回来的时候,毛泽东已经可以熟背三字经了。
这是毛顺生没有想到的,但还是致力于把毛泽东培养成做生意的好苗子,所以自从把毛泽东从文家接回来后,便送他到私塾读书。
令毛顺生没有想到的是,毛泽东因为在文家学习能力十分突出,私塾里所教授的知识毛泽东早已经学会了,因此毛泽东和教书先生老是不对付,甚至有时候逃学贪玩,老师经常管不住。
就这样,辗转几个私塾后,毛泽东终于从私塾“毕业”,然后毛顺生把账房的钥匙递给了毛泽东。
毛顺生说:“以后这个家就交给你了。”毛泽东瞪着眼说:“交给我?我才十几岁啊。”
毛顺生叹气说:“不给你给谁,你是家里的老大,我像你这么大,已经可以管理家产了。”
图 | 1919年毛泽东和母亲合影
毛泽东在日后曾对斯诺证实过这件事,他说:“我刚认识几个字,我的父亲就让我记家里的账,让我管理家产。他还是个监工,不允许我闲着,看到我偷偷看书就追着我打。”
所以毛泽东的成长道路上,就一般意义来说,也没有背离“有其父必有其子”的古训。但是毛泽东天赋异禀,从小就喜欢看书,他对父亲的家产和生意一点也不感兴趣。
1910年,毛泽东17岁。这个年纪正好是当年毛顺生当家做主的年龄,正当毛顺生一切都计划好了后,一件事打破了他的“美梦”。
文运昌在文七妹病重时来看望,恰好遇到毛泽东去庙里给母亲求香灰,文运昌当时是毛家的亲戚中文化程度最高的人,他和毛泽东秉烛夜谈,认为毛泽东应该出去看看,不应该窝在韶山冲里,不然就是井底之蛙,只会封建迷信。
从小就热爱学习,热爱探索新事物的毛泽东对表哥的话深信不疑,他在半夜不辞而别,给父亲写了一首诗:
孩子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毛顺生没有办法,虽然心里恨铁不成钢,但还是对孩子寄予好的希望的。无奈之下,他把打算盘的营生交给了老二毛泽民。
图 | 1920年毛泽东和父亲合影
此后,毛泽东在东山学堂读了几个月后,来到了长沙,读了中学后,又考到了湖南第一师范,可以说这条求学之路异常艰辛,当毛顺生再次和毛泽东促膝长谈,毛泽东已经有了革命的主张和思想。
1919年初,毛泽东的母亲病重,毛泽东从北京返回长沙带母亲看病。当时毛泽东的“驱张运动”搞得轰轰烈烈,毛顺生得知后追着毛泽东劝:“你能不能安分点?”
看得出来,此时的毛顺生还是不希望毛泽东革命,只希望他安安分分地继承家产。但毛泽东深知,不革命农民就没有好日子过,他看到的不是父亲的家产,而是韶山无数个吃不饱穿不暖的穷人们。
不久,毛泽东的父母都因病逝世,毛泽东痛不欲生,他一心想要革命,当时除了毛泽民在家务农以外,毛家的家业基本无人打理了。
1921年,毛泽东回到家里,动员了自己的弟弟毛泽民和弟媳王淑兰,然后义无反顾地走上了革命道路。
临走前毛泽民曾问大哥:“父亲留下来的家业怎么办?”毛泽东沉思许久,打算忍痛割爱,破釜沉舟。
毛泽东说了三点,第一,把家里的田地和山林以及房屋,都分给贫困农民。第二,欠了人家钱的,我们一次性结清,现金不够,就杀掉猪羊牛还清。第三,别人欠我们的,不管是钱还是米,全部一笔勾销。
毛泽东三兄弟(剧照)
就这样,毛泽东带着弟弟妹妹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但当时毛泽民走得匆忙,还没有完全处理完家里的财产就赶去湖南省立第一师范的附属小学了。
不久,毛家剩下的财产都交给了湘乡唐家坨文家舅舅、表兄和毛震公祠同族人代为处理。
实际上,毛家的家产一直由毛震公祠代为管理,毛家的一切开支,均从佃租收入里拨付,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了土改前。
毛震公祠代为管理的毛家财产账簿,仍然保存在毛泽东纪念馆,里面就清楚地记录了当年的每一笔账单。
那么,毛泽东家里到底有多少家产呢。
毛泽东让毛岸青亲自去处理1936年,毛泽东在陕西接受美国记者斯诺的采访时,曾说到了自己的家庭财产情况,在说到父亲毛顺生时,他说:
我的父亲原是一个贫农,年轻的时候,因为负债过多而只好去当兵。他当了好多年的兵。后来,他回到我出生的村子,做小生意和别的营生,克勤克俭,积攒了一点钱,买回了他的地。
这时候我家有15亩田地,成了中农,靠此每年可以收60担谷子。一家5口人每年吃35担,这样每年还有25担剩余。我的父亲利用这点剩余,又积蓄了一点资本,后来又买了7亩地,这样我家就有了富农的地位了。
从毛泽东的这段话中可以看到,如果按照毛泽东家当年的“划分”,他们家应该是富农了,也只是毛顺生那一代,到了毛泽东这里,他带着弟弟妹妹全部出去革命,家业早已经无人打理。
值得注意的是,在现存在这份账单中记载,当年毛泽东兄弟出去闹革命,其经费开支,基本上已经花了不少。比如毛泽东在韶山曾大搞农民学校,还有毛泽建等人闹革命等,最后甚至开始出现“欠债”的情况。
1950年韶山开始土改时,毛泽东家里除了要退原本的欠债,还应该还债4030元,按照当时家产价格来说,如果把毛泽东家产都变卖,还可能出现欠债的情况,所以到了真的土改时,问题就出现了。
一方面,毛泽东家上一代可能是富农,但现在已经没有“农”的条件了,在韶山既没有劳动力,也没有收入。所以当地的干部认为:
毛泽东家因欠佃户佃金和他人的债太多,不仅无租可收,而且欠债数额巨大。
《土改法》明确规定:“革命军人、烈士家属、工人、职员、自由职业者、小贩以及因从事其他职业或因缺乏劳动力而出租小量土地”,靠收租而生活者,可以划为小土地出租。
毛主席家里的实际情况,很明显都不满足土改的各项规定。毛主席家里不在分田的条件里,经过党员干部的综合考虑和商量,认为还是要请示一下毛主席。
这才有了文章开头的那封信。
新中国成立前,土改运动已经在晋察冀开始实施了,并且效果很明显,特别是在一亿人口的老区和半老区,基本消灭了封建土地制度,打碎了几千年来套在农民身上的封建枷锁,改变了农村旧有的生产关系。
新中国成立时,还有占全国人口一多半的新解放区尚未完成土地改革,其中具体规定是:凡是实行了土改的地区,必须保护农民已获得的土地使用权。
这意味着,从此就告别了土匪和地主的时代,每户农民都可以有自己的土地了。
事实上,在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毛主席就对自己家的情况向韶山的乡亲们传达了这个意思。1949年11月,毛主席在中南海接见了杨开慧的表弟向三立。
向三立和毛主席开玩笑说,当年您家里还有很多家业,到时候如果真的土改,“主席家总不能划富农吧!”毛主席笑着说:“我们实事求是,按政策办事。”
比如在1950年毛岸英回到故乡前,毛主席就多次嘱咐,让毛岸英告诉乡亲们,不久就要实行土地改革了,告诉大家,好日子要来了。
当然,此时毛岸英回到故乡,还向乡亲们传达了另外一个意思。
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从韶山寄来了很多信件,都知道毛主席是国家领袖,所以都“有求于毛主席”,要么是经济困难,要么是工作困难。
所以毛岸英要当面向乡亲们解释清楚。事实上在此前的一部分回信中,毛主席也提及到“家计困难,在将来的土地制度改革过程中可能获得解决”、“暂时只好忍耐一点,待土地改革后可能就好一些了”等文字,实际上是表明了毛主席绝不会以公济私、不搞特殊的态度。
所以,当1950年冬毛主席收到土改的“求助”信后,毛主席专门让毛岸英的弟弟毛岸青回到韶山,和当地的党支部传达了几条意思:
第一,我们家不参与分田,家产全部交给政府处理,第二,至于家庭阶级划分,事实就是,该是什么就是什么,第三,人民政府不允许搞特殊,更不能徇私枉法。
虽然毛主席的这三个嘱咐没有特别的指示,但是意思很明白,就是回答了毛仁秋在信中说的“您家几口人,几个人分田”的问题。
由此可见,毛主席作为一国领袖,对自己的家庭情况从来不会搞特殊,因为他的心里永远装着是劳苦大众,这也是毛主席可以成为人民领袖的重中之重。
毛主席多次嘱咐:不要乱花钱毛主席天性善良,乐于助人,这是从小就跟随母亲学到的道理,不仅如此,毛主席还勤劳节俭,作为全军统帅,毛主席一直以身作则,影响着大家。
新中国成立后,受毛主席的影响力,韶山成为了全国人民都争相去参观的地方。毛岸英回老家的时候,毛主席曾嘱咐过:现在从湘潭到韶山还是小路,你回去的时候快要家了就别骑马了,10里地的路程你就步行回家,这是对家乡人们的尊重。
可见,韶山当时的交通并不好,所以当地政府打算在韶山修建一条大路,并专门给毛主席修建一条回乡的路。
毛主席得知后,特别指示,不要修路,不仅消耗资金,还毁坏老百姓的田地,我们的国家还很困难,即便是修,也不能因为是毛泽东的家乡,就优先。
所以,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的时间内,毛主席不仅不让修路,还不让建造雕像,更不让建别墅等奢侈行为,这一切就是因为这是毛泽东的故乡。
此外,即便是他自己,也是清贫一生,为了全国人民任劳任怨。
图 | 毛主席和女儿李讷
出生在农村,自然要懂得农村的苦,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1950年春,毛主席在北京郊区视察,看到战士们挖了一点苦菜,便十分高兴,非要带到中南海吃。
回到家后,毛主席专门让厨师做了这道菜,并让孩子们吃。孩子们吃了后连连叫苦,但毛主席坚决地说:“爸爸小时就是吃这种菜长大的,这可是以前农民的救命菜,现在条件好了,这种吃苦精神不能丢。”
在毛主席的教育下,孩子们也不怕吃苦了,大口大口地吃着野菜。不仅如此,为了锻炼孩子们的吃苦能力,毛主席还让孩子们下乡劳动。
比如毛岸英,李讷等都曾去基层锻炼过,这就是一个伟大的领袖父亲。
1976年毛主席逝世,据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自从新中国成立到他逝世,他基本上没有买过一件新衣服,即便是做衣服,也是为了去重要场合定制的。
他生前穿过的睡衣足足有十几个补丁,工作人员要换,毛主席坚决不让,他很早就睡的木板床,工作人员给他换成弹簧床,他依然不让。
在他生前居住的中南海的家里,除了几件像样的家具外,基本上全部都是书。难怪美国的基辛格访华时曾说:我以为国家领袖的家是富丽堂皇的,现在我错了,这不像是一个大国领导人的家。
这也足以说明,毛主席是一位真正的人民的领袖,他心里装的是这个国家和人民,从来没有想着让自己穿多好,住多好。
他立志要让这个国家强大,立志要让中国的贫苦大众过上好日子,立志要让中华民族不再受到外国人的欺负。但他自己的家,于一个国家来说,不过是沧海一粟。
不花一分钱,还有壮苗效果,露地地膜辣椒基部土壤板结治理不难
每年四月下旬之后,陇原家乡的农民朋友,都会往自家菜园子里移栽辣椒,因为在西北高原的浅山区,此时气温才算是较为适宜移栽辣椒。但今年是个例外,气温不稳定,也许是因为有一个润六月缘故,人们还特意把移栽菜苗的时间往后推了推。可即使是这样,还是面临着一些挑战。用陇原家乡人的方言说就是“热的时候受不了,冷的时候没处藏。”异常天气到来,不单是人容易患病,同时也对咱农民移栽的露天辣椒会产生一些危害。那么露天辣椒移栽定植时,除了浇水和移栽手法外,还得注意覆土方法,不然会由于覆土压穴方法不正确,在异常天气下极易出现覆土板结,致辣椒苗子干枯死亡。倘若后期进行补苗,不但会增加成本,就算补苗成活,也会使辣椒少结一茬果,所以针对辣椒定植覆土,陇原分享一些个人经验,望对农民朋友有用。
覆土板结致死移栽辣椒苗子死亡
图片中用红色圈标注的就是辣椒定植后死亡的苗子。大家仔细观看,这垄定植后的辣椒植株萎蔫,生长质量并不好。而造成这种结果的发生是因为辣椒移栽后,陇原家乡天气要不就连续阴雨,要不就连续暴晒,再加上这类菜园土壤黏性重,在多雨高温下会严重出现板结,致使土壤表层闭合,辣椒植株无法正常生长,如不进行人工手段处理板结覆土,在高温暴晒下,板结覆土会越来越硬,最后导致辣椒植株被覆土紧缩致死。
严重板结还未全死辣椒苗子
辣椒定植后,辣椒植株周围覆土出现板结,应该怎么做呢?管理是种植生产中,绝不能被忽视的一个部分。辣椒移栽定植后,特别是采用地膜塑料露地栽培定植的辣椒,为了提高成活率,定植后通常都会浇一次透水,或者分多次适量浇透水,但浇完透水后,定植辣椒植株的地膜塑料上头会有人为撕裂的破损口,如不进行覆土,不但对辣椒植株起不到固定直立作用,要是在遇高温暴晒,浇过透水的土壤就会严重板结,也会致使辣椒植株死亡。所以从覆土的作用来看,无疑有两点,固定辣椒植株直立及给辣椒植株增温保墒。但人为撕裂移栽辣椒植株的地膜覆盖口,也应在辣椒植株移栽后的24小时内培土覆盖,不然如出现连续暴晒,地膜裂口内辣椒植株基部土壤也会出现板结,所以为了使辣椒植株基部土壤不出现板结,通常只能用培土保墒法应对。
辣椒移栽后覆土
但在实际运用中,也得掌握一定方法,不然会出现“徒劳无功”现象。至于说为何要在24小时内进行覆土,这主要是辣椒移栽浇水后,如果短时间内进行覆土,由于浇水后的时间太短,辣椒植株穴内水分没有全部向土壤渗完,倘若此时进行覆土,穴口外的土壤会把地膜内辣椒植株基部的水分给吸出来,同时遇高温天还会出现严重土壤板结。但是等过24小时后,浇水已经全部被穴内土壤吸收,就不会发生穴内水分外吸现象发生了。不过覆土保墒也是有讲究的,可不能乱覆土,咱继续接着往下看。
辣椒苗子边移栽边浇水
怎么给露地地膜覆盖辣椒覆土,用那种土进行覆土好呢?露地地膜覆盖移栽辣椒覆土,应尽量选择柔软、细腻的土壤,覆土时用手轻轻托起辣椒苗子基部,这一点移栽过辣椒的农民朋友应该都知道,因为辣椒移栽后,会出现塌苗现象,正常情况下过2~3天就会缓解正常,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覆土时托起弯曲辣椒植株,不要让苗子倒在地膜塑料上,如出现倒苗在烈日暴晒下,辣椒植株也会因为地膜塑料过高的温度热死苗子,就算以后缓慢成活,也会致使辣椒苗子生长缓慢。
地膜覆盖辣椒移栽覆土进行时
在这些年辣椒栽培中,陇原自己总结了一些辣椒覆土和选择调配土壤的方法,除了上述选择柔软细腻土质外,在给辣椒覆土时,可以先对要使用的土壤进行一些调和,这样覆土就不会出现板结情况了!而采用调和覆土的原料就是家里烧柴火后的草木灰,调和覆土按一份草木灰配二至三份土就行,而草木灰几乎在农民家里都能找的到,不用花一分钱,选用露地地膜栽培辣椒的农户可以一试,效果出奇简单实用,还能当有机肥使用,不但辣椒植株覆土不板结,还有壮苗效果。
草木灰和土调和覆土后第八天
以上是乡村陇原对露地地膜覆盖辣椒移栽覆土方法的介绍,希望对种植户有用,点击关注@乡村陇原 我们一起说咱农民自己的事。
农村土改为何两次延期?专家:一些试点未能领会深意
农村土改为何两次延期?专家:一些试点未能领会中央改革部署深意
自从2015年,全国人大授权33个试点地区暂时调整实施相关法律,进行为期三年的“三块地”改革。如今,土改已历经两次延期,目前来看,至少需要等到2019年底才有可能结束。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刘俊杰近日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表示,农村土改试点,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完善了相关工作制度和政策体系,但是相较于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要求,尚有距离。
他认为,不少试点地区对中央改革精神理解不到位,有些在推动改革的过程中满足于完成“规定动作”,未能领会中央改革部署的深意。
所谓“三块地”试点改革,具体指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试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原定试点三年,于2017年底结束,后在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延长至2019年底。
2018年底,根据官方口径“土地管理法修正案公布实施还需要一段时间,试点政策也存在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试点解决的问题,还要与法律修改稳妥衔接,因此有必要延长法律调整实施期限”,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关于再次延长授权国务院在北京市大兴区等33个试点县(市、区)行政区域暂时调整实施有关法律规定期限的决定草案,拟将农村土地制度三项改革试点法律调整实施的期限再延长一年至2019年12月31日。
一些地方陷入改革“内卷化”困境
在全国人大授权之后,2015年7月,33个试点地区改革实施方案获批,试点工作全面启动。
在改革进行一年多的时间内,土改实行的是分开改革,33个试点县中,有15个试点宅基地改革,15个试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另有3个试点征地制度改革。
直至2016年9月开始,原国土资源部才采取“试点联动”方式扩大“三块地”改革试点的覆盖范围。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扩展到全部33个试点地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也扩展到全部33个试点地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在15个地区安排试点。
比如,在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试点中,试点地区在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土地征收程序、完善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建立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政策设计并付诸实践检验。统筹协调推进三项改革试点之后,其他试点地区也积极跟进,稳步推进土地征收制度改革。
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中,试点地区按照“同权同价、流转顺畅、收益共享”的目标要求,围绕“入市主体、入市范围和途径、服务监管和增值收益分配”四个核心问题,积极稳妥推进改革,交易比较活跃,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作制度和政策体系,社会接受程度较高。
至于宅基地制度改革,在三项试点中涉及权利主体最多、历史遗留问题最为突出、利益关系最为复杂。各试点地区通过精心组织、大胆尝试,在宅基地依法取得、有偿使用、自愿有偿退出、用益物权实现、民主管理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与此同时,试点地区还做了关于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构建了产权流转交易、产权价值评估、风险防控等融资各环节的制度体系,有效解决了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整体来说,对于已经过去“3 1”年的改革,刘俊杰评价称,经过四年的改革探索,对标改革目标,各项改革任务基本得到了形式上的完成。总体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成效最为明显,经济发达地区要好于欠发达地区;宅基地制度改革进展较为缓慢,山区、生态脆弱区,结合移民搬迁和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一些突破,但面上改革成效不大;征地制度改革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制度体系,但改革总体效果不明显。
他认为,由于相关领域积弊深重,改革启动时又缺乏相关的配套制度和措施,一些地方陷入改革“内卷化”困境(指长期从事一项相同的工作,并且保持在一定的层面,没有任何变化和改观),离“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改革目标还有很大距离。
“同权同价”难以在短期内一蹴而就
除了前述“不少试点地区未能领会中央改革部署深意”以外,“尚有距离”的还有土地要素市场开放程度不够。
刘俊杰称,过去常讲“以开放促改革”,但是在农村土地改革这一领域,试点地方做的还很不够,相关制度建设比较滞后。目前,农村土地市场基本处于政府包办境地,市场化程度很低。
以入市改革为例,大部分地区都参照国有土地出让办法,将入市集体土地纳入国有平台,走招拍挂途径入市,势必造成垄断。同时,入市价格是根据土地整理、拆迁安置成本以及地理位置和用途等因素人为设定的参考价格,并非市场供需关系所形成的竞争性价格。
入市改革是“三块地”改革中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一项,宅基地和征地制度改革相较而言就更难发挥市场机制。
刘俊杰还提到,试点范围和政策体系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真实市场的形成。由于全国只有33个试点(县),分配到每省只有一个试点、每个试点只有几块地,很难支撑形成一个真实的市场,也就无法形成真实的市场价格。加之目前规划、税收、土地收益调节金等制度仍带有城乡二元性质,城乡土地制度环境尚不一致,以致“同等入市”、“同权同价”难以在短期内一蹴而就。
他认为,“三块地”改革的大方向是,统筹考虑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上进行布局和安排,赋予农民(集体)完整而又充分的土地产权,力促其通过自发交易形成真实的市场机制。
从“三块地”及关联改革的配套方面来说,有很多有待完善的地方,改革的复杂性由此可见一般。
比如,征地制度改革要缩小征地范围,又要完善补偿机制,这样既减少地方土地财政收入,又要增加补偿支出,开展这项改革地方政府很难有积极性。
再比如,抵押融资等配套改革相对滞后。目前,集体建设用地入市之后的抵押融资等金融配套改革还有待深化。一些地方对集体建设用地积极性不高的关键原因是其抵押贷款受限。
此外,一些试点项目缺少配套制度支撑。一些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与改革要求不符。
刘俊杰还提到,集体土地入市改革与建设租赁住房改革的关系需要关注。就在“三块地”改革如火如荼进行时,国家又启动了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两项改革都涉及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有效、合理利用问题。
例如,北京市大兴区同时承担了这两项改革,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协调推进两项改革存在一些矛盾。据了解,目前,大兴区已安排40公顷的集体土地建设租赁住房任务。根据当地测算,这项工程需要30年才能收回成本。现在入市收益比较可观,试点镇对搞租赁房不太积极。
他说,“从面上看,短期内两项改革不会发生太多交集,因为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先期只在北京、上海等13个大城市试点,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地区大多不重叠。但随着改革的推进,如何妥善处理好二者关系,必须要有一个稳妥的制度安排。”
应以渐进性和市场化为基本取向
在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刘俊杰建议,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转变农村土地利用方式,应以渐进性、市场化为基本取向,需要继续拓展改革内容,着眼长远进行系统性重构,统筹推进。
比如,调整征地制度改革思路。他认为,解决征地问题,根本在于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变征地为土地的市场交易,推动征地交易的市场化。具体补偿价格由市场主体自主谈判协商确定,政府主要通过规划和用途管制等间接手段以及加强行政执法和司法等方式进行协调和干预。
再比如,拓宽宅基地制度改革领域。除了部分山区结合扶贫移民搬迁等中心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外,平原地区的宅基地改革推进缓慢。
他认为,根本原因是,作为宅基地制度改革核心的有偿使用制度和自愿有偿退出机制难以落实。在受让方受到严格管控的情况下,宅基地的退出大多要依靠政府或者集体经济组织出资回购,但这种的成本分担方式既不现实也难以持续。同时,在封闭市场条件下,交易双方主要靠协商确定价格,这不但降低了资源的配置效率,还有可能因为价格不一造成矛盾和冲突。宅基地制度改革要靠深化改革的市场化程度来破解,核心是扩大退出宅基地的受让、承租范围。
第三,优化国家、集体、个人间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关系。这是本轮改革中探索的一项重要内容,“三块地”改革都有涉及。
根据试点情况来看,改革后国家明显让利,集体收益增加得比较多,个人收益增加不明显。
刘俊杰建议,下一步,深化改革应该注意处理好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充分尊重农民的自主权,由农民集体自主决定收益分配,适度增加个人分配的比重。同时,考虑到当前村民自治和民主管理能力良莠不齐的现状,一方面,政府可根据需要对集体收益的分配管理作出适当的指导和规范,重点是防范个别基层干部或者其他强势群体对收益的不当控制和以权谋私,以及可能出现的短视行为,保障农民利益不受侵害。另一方面,要加紧培育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健全决策机制,完善管理能力,以此来推动分配关系的进一步完善。
第四,加快推进相关配套改革。充分考虑“三块地”制度之间的政策基础和地方实际,有针对性的出台相关指导意见,抓紧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确权、“多规合一”、不动产统一登记、抵押担保等改革项目;做好与户籍、财税、社保、金融等相关领域改革的衔接配套,增强改革的耦合性,强化相关领域支撑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