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发展规律社会学考辨——兼答聂鸿音先生
毕可生
两年多以前,《汉字文化》1993年第2期上发表了拙文《汉字的 社会 学 研究 》,当年《语文建设》第10期上就发表了聂鸿音先生与我论辩题名为《评“文字的 发展 趋势不是简化”》的文章。去年,12月《东方文化》总第5期,又发表了江枫先生的题名为《文字改革不妨暂停》的长文。针对我与聂先生两人的不同意见进行了深刻地 分析 和评论。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的《文摘报》在“学术版”先后摘发了我们的文章,并加了编者按语,以期引起注意。江枫先生在他的文章中指出:“他们争论的却并不是一个专家圈内纯学术的 问题 ,而是全体 中国 人民及其子孙后代文化生活命运攸关的现实大事。”《文摘报》的重视,江枫先生的评价,不能不使我感到惶恐和肩上的沉重。所以,两年来,我一方面补充自己的语文知识;一方面也做了点力所能及的小小的研究。因此,才拖到今天来回答聂先生的问题和对聂先生的一些观点提出商榷。不过,争鸣毕竟有助于问题的深化,聂先生的质询促我做多角度的探索,江先生的宏博给我以很多启迪。但是,我也不无遗憾地发现我将要触及的,并不只是聂先生一人,但这又有什么办法呢?只好先行谢罪了。聂先生既然曾把拙文的题目改成“文字的发展趋势不是简化,”也就不妨从这里谈起吧!
小篆隶变的“以趣约易”不做“笔划简化”解
拙文中曾举《说文解字·叙》中的话,以证明文字不起源于作为“语言的书写符号。”于是聂先生趁机说:“不知毕先生注意到没有,就在这段话以下不远,许慎说了这样的话:“初有隶书,以趣约易,而古文从此绝矣。”是不是毕先生认为从大篆到小篆,从小篆到隶书的变革也不代表汉字的发展趋势呢?如果真是这样,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看到毕先生对此的论证。”“不久”被拖了两年,时间是长了点。从大篆到小篆到隶书的变化也代表汉字的发展趋势之一,这点我和聂先生是一致自的。可是、这个趋势是什么?我却与聂先生大相径庭。我的结论是聂先生早就知道的,不是“简化”而是“繁化”!那么,“以趣约易”又做何解?对此我的“论证”如下:
第一,从行文上说,许慎这里概括的是隶变的具体情况,所以,如果隶变字的笔划有增有减,那么许慎只说一种现象,而不提另一种现象,这种文章就叫不通!所以,从行文上说、许慎这里的“约易”二字显然不指笔划的增减。
第二,如果“约易”指的是笔划的简化,那么按聂先生的也包括许多文改先生的结论,汉字的发展趋势只是笔划的简化,(1)那么从甲骨文到大篆,由大篆到小篆也都该是“约易”那么一下子了?但是,为什么从甲骨文到小篆的简化不叫“古文由此绝矣”,(当然,甲骨文许慎当时还未见到),从大篆到小篆的简化,也不叫“古文由此绝矣”偏偏隶变的简化被叫做“古文由此绝矣?”显然“约易”当另有所指,而且,指的是与以前的文字变化完全不同的一种变化。因此“约易”二字不做笔划的增减解,这又是我的第二个“论证”。
第三,也许是社会学者的职业病,总要搞个抽样调查才放心,虽曾被斥为“庸俗唯物论”也九死而不悔。所以就选用《中国书法大字典》里的字来做样本。我之选用这本书首先是它太普及了,不是什么孤本秘笈,读者随便就可以找来核查,由不得我信口雌黄的。其次,它既收有《说文》的小篆,又收有(清)顾蔼吉的《隶辨》中的隶字和(清)吴大激的《说文古籀补》中的古籀(大篆),所以,进行比较研究起来是很方便的,还有,就是合格的样本(即字典中可用的每种字体的字数)数和全及总体(现存的各该种字的体总数)之比很高,即抽样率很高,有足够的代表性。当然也就有充分的根据可以说明问题了,那么,就先谈小篆隶变的调查结果。(2)在该字典中可用为样本的共3657字,占全书首宇的83%。其中,小篆隶变后增笔的共2671字,占有效样本总数的73% ;减笔划的共426字,占12% ;笔划不增不减的占15%。结果如此,从小篆到隶书的发展,作为一种趋势来说,起码不能说是笔划的“简化”的!
第四,〈说文〉是许慎用隶字编的小篆字典,(3)所以他对这两种字体必定非常熟悉。如果他说的“约易”就是笔划的“简化”岂非是在瞪着眼睛说瞎话,所以,“约易”不应做“简化”解,其义甚明。而且,“约易”并非成词,应各有所指,此处的“约”指规范划一;“易”则指书写容易便捷。具体说来,则是一改古文与篆书的图画式的、圆曲纷乱上而又下,左而又右、逆顺倒笔、杂沓多变的笔划,而规范为:横、竖、撇、点、捺、折等六种基本笔划所组成的部首偏旁,完全改变了圆曲的笔划走势,因此,被说成“古文绝矣”,从此奠定了以后两干余年汉字的基本字形。同时,也 自然 形成了由上而下、由左而右的书写笔顺。从此奠定了以后两千汉字的基本字形。同时也自然形成了由上而下,由左而右、的书写笔顺。例如:将一划的圆、椭圆、方圆、长圆、扁圆增为三笔的方框;将上曲线、下曲线增为两笔的左撇右捺;将两笔的口增为三笔的口;将两三笔的日、月增为四笔的日、月;将一笔的左右下弯,增为两笔的折;将一长划弯曲,截为两三短直笔;将一两笔的蛇形弯、迷宫弯、胎儿弯、蝌蚪弯分别增为三笔的丐、么、巳和已;将一笔的上、下、左、右开口框均增为两笔的框;将一、二、三笔的纽丝和绞丝均增为三和六划的纽丝和绞丝;将两笔花瓣样弯曲的虫增为六笔;将三笔弯曲的木、禾增为四、五笔的木、禾。凡此种种不胜枚举,恕不一概述,有前列统计数字为证。(4)笔划虽然增加了,但却好写多了。这也就是“约易”不是“简化”的实情。此外,当然也有少数部首偏旁有减笔。如:水旁由五笔改为三点;皿旁由七笔减为五笔等,惟其数量不过十之一二,但恰恰就是这十之一二却被某些文改先生用来当作汉字简化的例证,而绝口不提十之八九的汉字繁化的总趋势,这只能说是以偏盖全,任意取证了。至于聂先生是人云亦云,还是望文生义地误解“以趣约易”天晓得!
第五,对于小篆变隶书的隶变其性质如何:古人作正确解释者大有人在。如《说艾》夹注引班固的话说:“今之隶书而无点划俯仰之势”。这个“无点划(5)俯仰之势”·实在是道出了隶书易写的三昧。又如《晋书卫恒传》称:“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曰隶字,汉因之,隶书者,篆之捷也”。将篆书的圆笔-曲笔与弯笔的俯仰逆顺说成“难成”,而将隶书的直笔顺行以一“捷”字概括,也可说是一语中鹄。此外,如近人(清)赵翼的《陔余丛考》称:“时以篆字难成,乃用隶字,以为隶人佐书,务趋便捷,故日隶书。”也不将隶变的“以取约易”理解为笔划的“简化”可见误解古文和别有用心者远不像今天这样多的。不知聂先生和大讲汉字发展趋势“就是简化”的先生们对此有何论驳?
大篆被“省改”为小篆其总体变化也不是“简化”
大篆被“省改”为小篆,现在已经被定成为汉字“简化”趋势铁定的例证。尤其因为许慎在《说文》中说得十分清楚:“秦初并天下,六国文字异形,李斯奏罢其不与秦文合者,于是李斯作仓硕篇、赵高作爱历篇、胡母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是也。”一个“或颁省改”就成了盖棺论定。
但是,我认为这个定论还有很大的商榷余地,原因是清末民初的小学家之间,曾引起过一场论争。这场争主要虽是论古文和籀文和大篆是一是二?但其实质却是古文籀文较小篆为“简”引起了人们的疑惑。原来《说文》附古箍重文1100余字,其中一个明显的现象是小篆较大篆籀文笔划简省的少而增繁的反多。殆金石文实有之字日众,这一情况又更为清楚。但可惜的是,竟无人考虑''或颇省改''四字既可能指笔划的简化,还可能另有所指。最后,罗振玉在《殷墟书考释》中说“古人文字有繁简二体”,接着王国维又在其《汉代古文考》中做出了令当时小学家们普遍认同的结论。他说:“秦之小篆本出大篆,六艺之书行於齐鲁爰及赵魏,而未尝流及于秦,其书皆以东方文字为之,……而秦人所罢之文皆此种文字,是六国文字即古文也,观秦书八体有大篆无古文,……凡东土之书用古文不用大篆籀文,是可识矣。是古文籀文者,乃战国时东西二土,文字之异名。”当代文字学家郭绍虞先生在赞赏了王国维先生的创见之后,进一步阐释说:“……盖后人既称简体为古文,遂名繁体为籀文耳。东土行简体,秦域行繁体,此所以秦于兼并六国之后,遂有文字异形之感,而不得不罢其不与秦文合者矣”。(6)这也就是说小篆是在秦籀繁体上“颇多省改”而成。许多古文所以较小篆为简,原来是由于它是东土本来所行的简体古籀之故。郭先生因此 总结 说:“综上所言,然后知许书(指《说文》)之古籀实为晚周之古籀,而古籀之异即在于体之繁简……。”这些卓越的见解虽然解决了古文籀文大篆是一是二之争。但是,我认为它并未解决文字发展的趋势问题。因为:
第一,东土行简体,西土行繁体,并没有说明文字发展的趋势是简化是繁化(当然,这并不是小学家们原本讨论与论辩的目的)。
第二,郭绍虞先生在《晚周古籀申王静安先生说》一文中说得好:“……周宣王时,太史病简体之易於混淆也,遂辑录繁体,定为《史籀》一篇以作准的……”郭先生在这里虽讲出了文字繁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即简体易于混淆)可是如果说用繁用简只是任意选择,这也难令人释疑。
第三,史穗大篆虽被改并入小篆,但当时秦籀必在金石文中留有实字,所以不妨也做一实地考查,何况古籀较小篆为简是一些小学家已有的疑虑,只是碍于“或颇省改”的定论,只好另找解释理由。所以,我也用《中国书法大宇典》中的《说文古籀补》之古籀文字与所收之小篆作比较。比较的结果是:共用〈〈大宇典》中可用之古搐808宇,与相应的小篆相比。其中:小篆较古籀增笔的共488字,占61%;为减笔的72宇,占8·9%,不增不减的共248字,占30·1%。(7)
我认为这一结果还是符合古籀(大篆)改为小篆的改变的实际情况的。所以许慎才用了“颇”“改”来概括这种改变,而对于小篆到隶书的改变却用了“古文由此绝矣”来界定其改变的巨大。那么,许慎的“或颇省改”又何所指?其实“或颇省改”是就古籀到小篆改变的总体情况而言。它实际上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是字数的省减;另方面才是指笔划的增减和宇形的改变。1934年徐文镜编《古籀汇编》之凡例中称:“本编说文提行宇为3445字……古籍重文为27772字……。”(8)这也就是说当时每个字平均可有10个字的异体重文:即使当时,许慎没能见到如此多的重文,但起码五六个是有的,而这些重文都在确定小篆时必需省减之列。所以许慎才说:“颇多省改”,而其中的“多”“省”实在是指大量异体重文之省减。其实,这种重文的省减,从《说文·叙》中“或颇省改”几个字的上文已经说过了。他说:“七国…文字异形……罢其不与秦文合者……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政所谓小篆是也”。这里明明是说罢去大量不与秦文合者之六国文字而依秦籀字形统一为小篆。小篆之形成既是“颇”“省”七国异体重文,又是取秦籀为范本加以“颇”“改”的共同结果。许文明明是一气呵成,不知为什么偏要在,罢其不与奏文合者之后,读的人大喘一口气另起一段?而且,在“或顿首改”前该加逗的地方不加,结果就成了或颇省改的只是秦籀的笔划了。
自古以来汉字的发展总趋势就是由简到繁
拙文《汉字的社会学研究》曾说:“最常用,最古老的宇,笔划大都不多,相反非常用字, 现代 字笔划就不得不多起来。这与拼音文字由单音节字向多音节字发展,其 规律 是一致的。”于是聂鸿音先生就反驳我说:“被称为代表了美洲最古老文化的玛雅文字,字形之繁复是世界所公认的,不知毕先生是否对古玛稚人的思维进行过研究,能够证明他们的思维的“复杂深刻”远胜于现代人?”这真是牛头不对马嘴。我讲的是汉字的发展,由于字数的增多笔划也随之增多,可聂先生一来就讲玛雅文字创始的复杂。请问汉字今天的繁化现状和古玛雅文是可比的吗?而且,自称是能“综合世界上各种文字的事实”的大文字学家聂先生,您知道十六世纪的玛雅文是怎样的吗?它比它自已上古时的文字是繁是简?其实如果找本来就复杂的文字,何必用玛雅文吓人,中国的西夏文就够复杂的了。但这与文字发展规律的繁化完全是两回事。而且,玛雅文是拼音文字,它的发展规律是音节的增加和变化,不是笔划的繁化。逻辑学里最普通的原则是“不同类不相比”,甚至小学的数学都有这样的原则。像聂先生这样‘拉郎配’似的乱比一通,我看“违背逻辑学基本常识的论证”(聂文责我的原话)这个断语还是留给聂先生自已为好!
聂先生将我的“文字的发展趋势是繁化”,斥为“古怪的命题”,可是找来的三个字例恰恰证明了文字是由简变繁的发展规律。他说:“还想到了这样一个事实:《说文解字》中部首如:艹、ㄅ、囗等,已经只用几笔就能清楚明确代表思想含义了,可是人们却偏偏习惯写成草、包、围,如有人要把她们简化成艹、ㄅ、囗一定会遭到激烈的反对吧?”(原句如此)聂先生自己举的实例,自己却说不出原因。只好由我来解答。在《说文》的 时代 ,这三个符号既是部首又是字。《说文》分别对她们解释说:“艹、百艹也,凡艹之属皆从艹,”但是,后来,艹之属的字越来越多,于是将艹加了声旁成为草本字,以区别于偏旁的艹;〈说文〉又说:“ㄅ,包也,像人曲形有所包,凡包之属皆从ㄅ。”但后来也许是为了本字的方正,加了意旁‘巳’(胚胎之意)成为包本字,以区别于部首的ㄅ;〈说文〉又说:“囗,回也像周匝之形,凡囗之属皆从囗。”但后来明显是为了避免混淆,将囗加了不同的偏旁成为回、围本字,并与口字加以区别,类似的例子还很多很多。这也就是汉字繁化一部份发展规律,可是聂文对此先是反对,接着又对自己反对的原则举例赞成。真是一张嘴怎么用都可以的。
所谓‘化’是一种变化的过程,即由‘不是某’变为‘是某’。所谓‘规律’也不应具有任意性。所以我对聂先生的反对‘繁化’却又从不变的角度赞成‘繁字’;以及小学家们的“东土行简,西土行繁”的古人任意性的选择文体的说法都不敢苟同。那么,古代文字体系又是怎样演变的呢?
研究甲骨文有年的陈炜湛先生对古代文字的发展有着精辟的论述。他说“甲骨文是正在发展变化中的一种文字体系。我们不能用形而上学的观点来看待甲骨文,而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去分析它。……就单字而论,在273年之中甲骨文字逐渐趋向繁复,是由简到繁,而不是由繁到简。……应当着重指出的是,甲骨文字的发展变化,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并不是一朝一夕突然发生的。我们既要承认它的阶段性,同时又得注意其渐变性。”又说:“……甲骨文中富于变化的异体字,有些是同时并存的,也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时代先后的不同而产生的……。”(9)陈先生古代文字繁化的结论是正确认识汉字发展规律极有价值的论证。它也给“东土行简,西土行繁”不是任意选定的一个可能的合理解释。这就是说,它们所以如此,是由于地域广阔,文字发展阶段差异造成的。
但是,令人奇怪的是,有人竟举了“车”的例子证明古文就是由繁而简(10),是简化。那么,也只好把所有可能找到的例子(即样本)来调查一下。我选用了李圃选注的《甲骨文选注》后附“正文所收甲骨文字检索表”做样本。调查结果是:该表共收269字(约占已认知的甲骨文总数的1/5)。与今字相比,今字繁化的计214字占80%,简化的计17字占6%,不繁不简的计35字占14%。由此,可以知道原来有些“学者”的研究就是如何用少数例证去掩盖大多数的实情。学术上的假冒伪劣产品也就是这样出来的!
总括说来,汉字发展在楷书以前,是以繁化为主,每次大的文体变化与调整时,大约只有10%的字是简化了的。至于楷书以后,至少字数的增加是与笔划的繁化成正比例发展,而不是相反,否则汉字一路简下来岂非只剩下一、二、三了?在楷节定型的近两千年间,行、草和手头字、简化字始终作为楷书的辅助字体而流行于世。而且,古人一直以“识繁写简”或“正繁便简”,这种聪慧做法来协调“保持正体楷书传承一贯利于表现辨认”和“行、草、简手写方便”之间的矛盾。
汉语文“字词同一”的优越性
聂先生在反驳我的论点时说:“我们知道,作为人类社会生活发展的直接反映的,是语言中的‘词’,而不是写下来的‘字’。”''聂先生真是洋泾滨的西方语言学用得连中国的‘话也不会话’了。说聂先生是“洋泾滨的西方语言学”是因为聂先生用了西方语言学的概念,却不知道按照西方语言学的基本常识来说中文是“词符和音节文字”(见《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401页)。这就是说中文除了少数联绵词中的字外,绝大部分的中国字都是‘词符’。中国的字和词是不分的。中国语文的基本表意单位是字也是词。而西方的文字是字母文字,字、词是不同的。不屑于“只对汉字和拉丁字有一点非理性印象”(聂文批我语)的聂先生,却连索绪尔和乔姆斯基所用的基本词汇Lettre(法文),Letter:vocable(法文),word的含义也没弄明白。说得通俗点,在这里Lettre和Letter的中文译意应是字母,而vocable和word才是词。就中文来说,我们只有单字词和多字词之分,而没有字、词之分。所以,从中文的发展上说,我们用不着像聂先生要求的那洋为近代东西找一个个单字词去表示,只用“火车”“电脑”等合成多字词表示就行了。这也就是中国语文的优越性所在。在中国文字的发展 历史 上,古代用偏旁部首生成的新字(亦即单字词)较多。如:各种颜色的马是用马字旁分别加上因、辛、佳、俞、皇等形成新字来表示的。而到了近现代,基本上不再造新字(单字词)而用已有的字生成新的多字词了。乔姆斯基发现了人类语言的“生成性”,并把这种生成性看作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高能智慧(用通俗的话说,当一个人掌握了母语的一些词汇和句式后,他就会自已生成无限的新句来。这种生成性无疑会激活人的思维,促进人的创造力、理解力等。——此系我的理解,如有差误由我负责)。乔姆斯基说的西方语言的生成性是从句子开始的。可是,汉语文的生成性却是从字词就开始了。例如我的被聂先生讥为错别词的“扼止”就是我的生成词,因为“扼止”并不是“遏止”,前者是“扼杀阻止”合义。而后者只是“用力阻止”的成词而已。其实,在聂文中这种词典上没有的生成词是很不少的,如:捧出、复杂化、真如、远胜、预置、侈谈等。这种字词的生成性是汉语文最大的优越性之一。如果从宏观上考查一下,那么这种优越性也许可以更清楚些。《中文大辞典》共收字5万,多字合成辞37万条。这些多字合成词,大体上约有80%是由6000至7000常用字生成的成词,也就是说用六七千常用字生成的成词共有30万。相反,《英汉辞海》(所据原本基本上为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English Dictionary和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共收 英文 辞条,52万条,其中合成词约有4万条,减去13后缀不同的派生词等,余下31万单词,如再尽最大估计减去1万口语使用的词(这就是卢赣章和某些文改家所说的“字母与切法习完,基于字话一律,凡字能无师自读”的神话所涉及的范围。)那么,剩下的30万个词都是知识词、学术词,技术词、专业词、外来词,就是说 英语 民族的人也要通过习得才能学会的。30万单词和30万生成词,哪个好学?对比之下,应该是不言自明的。这也许就是唐德刚先生曾说过,他发现美国的大学生往往连《纽约时报》也看不下来的原因吧!
语言(口头语言)与文字的辨证发展关系
聂先生抓住我的‘岐异’有时写成‘歧异’,‘笔画’写成‘笔划’,就要证明我是脑子中先想到语言声音,因而才发生这样的同音笔误(我主张“文字不是语言的书写符号”而是与口头语言等同地一样都是表达思维的符号。因此,人在写文章时是用文字来思维的——见拙著《汉字的社会学研究》一文)。聂先生是少见多怪了。岐、歧本来就相同(这在《现代汉语辞典》里就有),画、划的繁体字也是同用的。它们都不是同音假借,而是‘同’用的异体字。如果聂先生对此不清楚不妨查查字典。至於说到写文章是用文字思维。还是用语言思维?却有一个更有说服力的证明。汉语有音节506个,分音调后为1295个,可是汉字共有五、六万,每个音节后的同音字平均约有40至5O个。例如,JI音节和SHl音节在国际一、二级字库中就分别有105和67个同音字。所以,我们写文章时,如果脑子里想的是语言声音而不是文字,岂非要写出连篇的错别同音字了吗?由此又进一步为我们揭示出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中文中要有如此多的同音字?热衷于拉丁拼音文字的文改先生们折腾了几十年最终就栽在了这上面。难道是仓颉先生在造字时预见到有此劫难,而设置了什么密码使文改先生永远不能得逞?当然,这只是笑谈。然而,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现象不能不便我们寻找答案,解开谜底。我们知道文字起源于图画,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书写这种图画,又是出于记录和向远处传送人的思维和信息的社会需要。所以,文字从它出现的那一天起,就不是为了表达语言,而是为了满足人类思维和信息的积累与远播的社会需要而产生的。
《淮南子》称:“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虽系神话。但按我的理解(我不同意原注的解释)它意指自此以往“天道得行、故雨粟:鬼祟难逞,故夜哭。”人类从此将进入一个文明智慧的 时代 !人类自已的创造发明反过来又把自己提升到一个更高得多的物种层次和 社会 阶段。语言的出现可能先于文字,但语言的思维与文字的思维是不同的。所谓“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11),语言的陈述快捷而尽情,文字的表达慎密而艰深。语言在没有文字的引导下的思维将很难超脱生活的园囿。而文字在文化与智慧积累基础上的思维却常常活动在一个领先的更高的层次上。汉文字是由540个偏旁部首,“生成”的,而这些偏旁部首95%以上是有明确意指的。所以,当人们有了新的概念,就可以不管语音创造出新字来,何况汉字又可以无限地生成新的多字词来。所以,从语言和文字的 发展 上看,语言并不永远超前于文字。而文字却往往在更高的层次上领先于语言的产生。语言与文字的发展关系就是一种这样的辨证关系。这就是从汉字同音字词很多这一现象引发出来的一个语言文字发展模式的‘猜想’。如果说文字只是语言的书写符号,那么文字只能永远被动地落在了语言发展的后面。所以,西方语言学那个借以建立学科存在基础的“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的基本命题,实在是一个只从拼音文字出发,颠倒错误的概括。
文字的社会文化性质决定文字要发展不要改革
今天在对汉字的优越性有了相当的认识和实践体会后,再来回顾80年代党中央和政府决定取消“文字改革委员会”而代之以“文字工作委员会”的决定,实在感到这一决定的十分正确与英明。文字的社会功能本身就拒绝改革。因为,文字产生的最基本目的,就是将人类的思维、信息、经验、技术和知识等,传之长久和遥远才产生的。如果改来改去还谈什么长久和遥远?拼音文字最致命的缺点就是它不得不在地域上、时间上随语言的岐变而改变、否则它只能脱离语言成为不变的拼音表意符号。这种情况尤其当一个民族文化因使用某种文字体系而积累丰厚的时候,对这种文字体系的改革就是对这种文化的破坏。那么,汉字从甲骨文、古籀大篆、小篆、隶书、楷体真书以至行、草不都是一路地变了下来吗?其实我认为这些变化,按今天改革两字的意指说,它们只能说是发展而不是改革。
首先,从甲骨文开始以至今天的真书楷体,其造字 方法 仍不出古人 总结 的六书的范围。只不过古代象形、会意字多一些后来形声字多一些。而且,最重要的是它们全体都保持了表意文字的基本特性。
其次,由偏旁部首(12)所组成的每个字的基本结构也没有变。即使是许慎所谓“古文由此绝矣”的隶变,也只是笔划走势形状数目的大的改变,而不是字的基本结构的改革。例如,木、草、水、火、目、口、等等部首及配搭的各种偏旁,仍然依旧,只是这些部首偏旁的写法和笔划数目走势改变了。所以,汉字才能保持四五千年的传承一贯性。(13)
第三,单字一旦出现,基本上就固定下来。文字的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创新或生成新词,在一般情况下,却并不改旧。这不仅汉字如此,就是“综合世界上各种文字发展的总趋势(我对趋势一词的理解和使用与聂先生与文改先生不同,我认为趋势起码代表大多数情况,而不是大约10%的情况)”,也是如此。
第四,就汉字的发展特点来说,汉字不在乎同音字,异体字,但最不喜欢“同音假借”。早期同音假借的情况很多,表明生成新字跟不上语言发展速度的情况。但后来新派生的同音近音形声字很快代替了同音假借字的假借意,所以,在汉字的发展过程申,大量的派生的同音近音形声字,代替同音假借的现象也是汉字发展的明显的重要进步趋势之一。如:
‘且''''派生:租、粗、祖、组、阻、沮。
‘白’派生:伯、帛、泊、粕、拍、舶。
‘肖''''派生:消、硝、梢、宵、道、霄。
‘交’派生:校、效、绞、郊、姣、菱。
‘方’派生:彷、芳、坊、防、纺、妨。
‘半''''派生,伴、拌、判、拌、洋、畔。等等。这是因为同音替代有违背表意 规律 的倾向。
第五,楷书出现以后,中华民族的大文化已经形成。汉字已经不止是汉民族的文字,它已经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字和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载体。在这种情况下,汉字以“正楷便简'',''正繁便简'',''正楷便异(体)'',“正真便行、草”等方式、既兼容并蓄求大同存小异,又保持了汉字的传承一贯与中华民族文化的积累与发展。这也就是袁晓园先生最早概括出的“识繁写简”“正繁便简”的做法。这种做法反映了 中国 古人实事求是辨证处理矛盾的明智。由以上 历史 上的中华民族和世界各族人民文字发展的规律可以看出。文字需要发展,但拒绝改革的这种特性。尤其是近代一些积累了丰厚文化基础和 科技 信息的大语种,如果不算中国汉字简化的话,那么至少世界绝大多数人口所使用的文字都没有‘改革’的先例。
可是,聂先生不是在他的大文中,列举了一大堆文字改革的实例要我做出解释吗?除了江枫先生已经讲清楚的几桩改革只是字母形态改变,并不损坏词语的原来拼写结构外,我还想补充几个事例说明文字改革的目的与后果。我这里说的都是大家容易知道的事,不是用什么古契丹文、粟特文,抄来的连自己也没见过的东西吓人的。党项族本来从唐朝就已经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唐太宗赐其先祖姓李,其服饰、语言、文字均与中原无异。但到了那个残暴荒淫、因奸子妇被儿子削掉鼻子而死的李元昊,却于1036年令人完全仿汉字的造字原则,创造了一套笔划极其繁杂的西夏文并强迫推行。其目的无非是切断与中原文化的联系和愚弄其人民,实现其自成一国的始皇帝的梦想。到1227年西夏灭亡后,西夏文遂成了死文字。它除了给今人了解当时西夏的历史造成很大困难外,对西夏人和中原文化的发展毫无建树可言。咸丰十年,海参威等大片土地割让给沙俄以后,汉字一直在该地通行。直到1931年在马尔学派的思想主导下召开了拉下化新文字会议,并决定在当地华侨中推行。结果新文字没有推行开,汉字从此在当地被清除了。这也是一次文字改革。抗战时期,日、苏张鼓峰事件之后,签订了日、苏友好条约,双方互相承认各自扶持的傀儡政权。到了雅尔达会议,英美竟背着中国政府和人民,以打垮只剩下空架子的关东军为条件,承认了“外”蒙的“独立”。于是乔巴山将老蒙文字母改为基里尔字母,据说是因为与5000公里以外的斯拉夫语有亲缘关系,并取消了汉字的流行。这又是一次文字改革。我前面说过文字本身的社会和文化性质要求发展,而拒绝改革。但是如果一定有人就是要‘改’那么一下,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我不知上引几种改革的模式是否是在聂先生的理想之中。还是要回家向令郎学点历史和爱国主义再来选择?
汉字的发展与统一
语言和文字没有阶级性,它们是全民的财富。这是批判马尔学派的最可贵的收获。但是,马尔的幽灵却是阴魂难散。因为,在讨论某种 理论 或现象时,只要给自方挂一块革命一类的牌子,反方就得哑口无言。比如,汉字的发展是繁化是简化,这还可以通过调查来证实。可是一把这两者扯进两个不同的阶级归属,于是一般的读者立刻就不敢存疑了。据说简化字自古就在人民中间使用,而繁体字则是统治阶级的专利。而且,更为令人敬畏的结论是:“汉字就是这样在人民大众的进步力量和封建统治者的保守力量的矛盾中缓慢地向简化前进”(14)。可是,如果我们随便翻翻《淳化阁帖》或《三希堂法帖》就会发现,不但封建大官僚,甚至皇帝老倌的‘帖文’‘笺文’很写了不少当时的简化字或简化偏旁。相反,民间墓碑、牌坊、家庭的门匾、楹联、文契、合约、桃符、喜帐、挽联、祭文、安民告示、服务招贴、封套皮面等,却大部使用正体楷书。不知这些举例合不合这位 研究 者的胃口。而且,更妙的是这种‘阶级 分析 方法’还被用到了国民党政府内部。1935年南京 教育 部要推行简化字,但“由于戴季陶等反动官僚的坚决反对”而取消了。作者的这支笔:‘真逗’,只要那么一划,就“天下太平”了。省事倒是省事,可未必合于事理的真实。
近来,出口转内销在商品领域的号召力早为跳楼价、出血价所代替。惟在文字范围却时兴起来;颇有那么几篇杂文,讲到推行简化字汉字时总要拉扯上新加坡。说是连那里也实行了。所以,就应以他们为榜样如何如何。我小时只知道那里有位爱国华侨胡文虎先生,还曾经为那句常用的歇后语——万金油虎(唬,)牌的,而很为胡先生不平过。这两年才领悟到,原来新加坡还是镀金圣地。卢赣章到那里当了三年洋奴小买办,尽管中文他连小学也没毕业(即没进过学)。但居然可以当起纵论中文、洋文优劣的权威。学了26个字母就会了 英文 的神话就来自此公。似乎现特流行的诸事讲究‘罚款’也学自那里。而推行简化字还要把以汉字为第三文字的国家作样板,这也未兔有点太‘取法乎下’了。
我常在想,为什么像北魏、辽、金、元、清的统治者们有的有自己的文字,有的没有,但他们都没有像李元昊那样创制一种文字强制推行,也没有像近代的东西洋帝国主义者那样,在殖民地里强制推行他们自己的文字,;反而在长期使用汉字中,受到汉字承载的大文化的熏陶, 自然 地融入到那个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之中了。可是,在李元昊那里,利之所至,今天向这个认祖,明天又向那个称臣,要睡妻舅妻就睡妻舅妻,要睡儿媳就睡儿媳,儿子激愤下削掉了爸爸的鼻子,爸爸再把儿子和自己的发妻杀死,真是淫欲横流、人伦尽丧。考查一下敦煌石室秘笈保存的缘由,也不难想象当时李元昊兵燹所至焚烧劫掠之惨。这也正是贾谊《过秦论》中,讲暴秦的话:“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由此看来古今中外开明的统治者在发展本族本国的文化上,并不与人民背道而驰,只有野蛮的残暴者才要大搞愚民政策。这也就是列宁痛斥“无产阶级文化派”的原因。
西方的拼音语文,天天都在发展音节不同的新词。可是,汉文、汉语则不需要创制新字,只付予旧字词以新意,或用旧字“生成”新的合成词就行了。如:侃大山、混钝、博奕论等。这里我又想举个例子,日本的外来语辞典约有4万多单词,全系欧、美、拉、非的音译词。这些词大部是 现代 科技用语,绝非只会日本字母的一般人能“无师自通”的,它们要比“烟斯披里顿”更难懂更难记。相比之下,汉字全无此种弊端。例如“烟斯披里顿”早被改成意译的中国人易识记的“灵感”了。这又是聂先生不太爱听的“汉文字的优越性”所在。但是,这无疑会给汉文、汉语表现现代生活、 科学 技术带来极大的方便。现在,一写繁体字就被叱为“复古”,还会给扣上顶“附庸风雅”的帽子。其实,误写了繁体字不过是习惯,因为我们这一辈的人或建国后出生的人都经过简化字改来改去的年代,所以,有时也会弄混。另外,或是为了好看,如宝的繁体就比简化字写来好看,敝姓更是如此。既然,当初公布实行简化字时,有对书法和姓名可以繁简由人的规定,我对某些繁体字也就照此办理了。此外,有些繁简的转换也不明确,不然,聂先生怎会诬指别人为“白字叔叔”。(15)
那么,就不要统一吗?当然不是。但是,任何统一都是在兼容并蓄,求大同存小异原则下实现的。如果排除异已,搞孤家寡人,做清一色,也就无统一可言。四五千年的汉字发展正是因为她具有这样一种“博大胸怀”才使她成为中华民族人民共有的文化基础载体和交流工具。如果,汉字只是一种拼音文字,它必定会排斥不是讲标准语的人的使用。欧洲文字庞杂纷纭的事实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例证了。而且,更值得我们深省的是,汉字更远播于东亚各国。在他们做了适应本民族语文情况的调整后,已成为他们各自语文的一个重要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所以将来汉字统一必定是彼此承认现存现实的一种统一。从大陆说简化字已经推行了几十年,从繁体字说也有两千年的历史。即使大家都认可了简化字。古代留传至今的繁体字也无法改变或销毁,更何况简化字当初匆促上阵,今天大家已经发现许多弊病。而且,就电脑汉字输入来说繁体字也比简化字有优势。这样一来我认为“识繁写简”,是今天可以预见得到的最可取的统一汉字的方针。这已是今天许多人的共识。只有使用汉字的中国人先实现统一,才能将汉字推上重建亚洲汉字文化圈的日程。
至于说生造简化字的 问题 ,我认为并不像某些人说得那么严重。因为这些字大多只见于菜摊、果摊或小贩推车上。其实,有些人的大讲生造简化字的目的,只是用它做砸拦繁体字牌扁的陪绑罢了。(16)中国毕竟是个12亿人的大国,文盲半文盲占了相当的比重,民间错别字的纠正,还要从提高文化人手。而且,首先还是放在有很大 影响 的大众传媒上。中央电视台和电台上的名主持人,居然把“横槊赋诗”读成“梅槊赋诗”;“夜雨剪春韭”读作“夜雨剪春菲”;“月照花林皆似霰”读做作“月照花林皆似散”其影响大概要远胜于小摊上那一两个错别字了。所以,某些人的兴师动众,也令人有醉翁之意不在酒及桃子只捡检软的捏之感。而且,说句老实话,最最重要的,是生造简化字的老祖宗们不要再以各种借口乱造新的简化字了。其次,是要清除汉字拉丁化的影响。就此我也举两例:其一、汉语拼音原只作为汉字注音之用,不是文字、可是有的商业牌匾上却居然把它当文字用,如东亚XX公司,其中东亚用的是汉语拼音,而X公司却用的是英文。这样的牌匾倒是真该改改,因为,它是中国人看不懂,英国人也看不明白。另一个例子。是小学儿童“拼音文字”的 学习 。现在的孩子被强令把汉语拼音当一种文字来学。本来普通话是要通过口耳传授的方法学习的,现在却要孩子死记硬背那艰涩的带四声拼音符号,而到头来在生活中孩子们却仍然说着他们自己的方言或方音。这样的拼音学习可实在是儿童们学习上十分困难却又收效不大的沉重负担。其所以如此无非是受了汉字拉丁化的影响,他们借口推广普通话,实质上却是为推广拼音文字做准备。
现在,日本、韩国的有识之士,已经从“汉字落后论”的噩梦中醒来,各自开始研究他们使用的汉字的划一和规范化的问题。 目前 ,汉字的电脑输入已经解决,而且其输入速度达到了世界上任何拼音文字难以比拟的程度。但是如果,它能成为世界文字,其中一个需要努力发展的方面,是它本身所涵载的科技信息量和文化信息量的多少。除了汉字主要使用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及科技的发展水平如何外,也要看汉字文化圈内汉字兼容与沟通的程度和合作的情形如何而定。
今天,我们对汉字的认识已经与过去大不相同了。所有这些成就应该说都是从80年代以来,延续10年的有关于汉字优越性和反对汉字落后论的专业的和非专业学者共同取得的成果。这个讨论的最明显的成就,就是把汉字从一个被文改先生辱骂和攻击得体无完肤、行将被消灭的文字体系,复原成为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说都是无可争辩的一种先进的文字体系。而且,正是由于汉字没有被改成拉丁化的东西,因此,它的继续存在和发展,才得以保存并且延续了中华民族光辉而伟大的文化。一想到这一点我就无法宽容像卢赣章那样冒牌的忧国忧民者。我想我们的讨论还不能“就此打住”,并不是因为还有不同意见,没有不同意见就没有争鸣了。倒是因为我坚信通过更深入的讨论,我们一定会像过去一样进一步发掘出汉字的、汉文化的和汉字文化圈的一个更加辉煌光明的明天!
注:
(1)早在周有光先生的《汉字改革概论》(文字改革出版社,1961年修订本)中他就说:“文化符号发展的一般规律主要是简化”(2页)又说“在历史上,汉字每当传习扩大, 应用 频繁,就发生简化。隶书的产生就是如此。”(Il页)
蒋善珠《汉字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对汉字的简化史说得更肯定。他说“在汉字学史上,不论什么时候,简化总是占优势的。汉字的繁化现象,只是极少数的例外。不但是局部的;而且是暂时的。”(185页)又说:“简化是和一种文字的演变相始终的。汉字的金甲文、古籀和小篆的笔划繁多,结构重叠的字如:……等字到了真书出现笔划都变少了(此处的实例从略——引者)。这是汉字简化的实证。……简化不但决定了文字的演变,并且决定了文字改进的途径,文字形体如没有简化这个主要方向是无法改进的。”(184一185页)
(2)这里对所选用的样本的操作定义略加说明:《书法字典》共收首文提头字4392字。字典中引用〈说文〉小篆的首文字大多只有一字。但引用《隶辨》中的隶字每字却有时有数个。在此情况下,只选与《说文》小篆形体相近的字为准。
(3)许慎著《说文》时,隶书已通行300年,因未见善本此为估计。
(4)为避免排字工人的麻烦,对篆、隶书的笔划、部首、偏旁的举例,不列实形,只用文字描述,篆书笔划的名称也是我杜撰的,希不至引起误解。
(5)点划即笔划结构。(见〈辞海〉3582页)
(6)以上罗振玉、王国维诸人引文及郭绍虞先生引文均见郭绍虞〈照隅室语言文字论集〉中《晚周古籀申王静安先生说》一文。
(7)《中文书法大字典》中所选的《说文古籀补》中的古籀文,每字大多只有一体,但也有少数有数体的。我只选用与小篆近似的一体为比较样本。
(8)〈古搐汇编〉1980年武汉市古籍书店据1934年商务印书馆初版本影印。凡例中尚称::“说文重文为七百二字,说文所无提行之字为五百九十字,说文所无古籀重文一千二百五十二字。均因数目不大,不改变《说文》提行字与大量古籀重文的基本情况,故从略。(作者)
(9)引文见陈讳湛著《甲骨文简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73——75页。陈著并附有一干支各期发展变化字形表,极具直观性。
(10)见邓雪琴《关于汉字简化字规范化的历史回顾与思考》载《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4期。作者说:“甲骨文和金文里的一些文字都是由繁到简,且繁简不一。比如‘车’字最早就写成带车箱、车辕、车轭、车衡和车轮的繁体,后来有省掉车厢的写法,有省略车辕和衡、轭的写法,也有只写车轮部的简体。(118页)
(11)见《文心雕龙·体性篇》。又此处的“理发”绝非剃头之意,但当年文改先生如此同音假借了一下,我也只好跟着“复古”一回。
(12)可见《辞源》和《中文大辞典》等部首部。
(13)甲骨文的情形有不同,因为是早期创始期的文字,所以,尚有近2/3的符号至今尚难认知,除了卜辞过于简要,不易从上下文猜出字义外,文字字体结构与后来的古文文发生大的改变也是原因之一。
(14)见注10。
(15)见其新作《就此打住》载《语言建设》1995年第2期。只说“白字”的事。聂先生是常向他上小学的儿子请教的,不耻下问的精神可嘉。但是,聂先生常把该查字典和该问儿子的事弄颠倒了,结果效果都不佳。如江枫先生将形象写成像形,聂先生就拿着请教他上小学的儿子,他独生子竟指为“白字”。可是《辞源》0256页,《辞海》1055页“象”二解;597页“像”二解,均指出象、像在此可“同”。尤其“像”当动词用时。相反,像我、你、他这样的字是否是词?该问问他儿子是否说错了?“LETTER”和 “WORD”这样的英文词也该问问他刚念英文字的子,侄如何译时,他却又摆出一付专家的样子说“……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直接反映的……”。反而倒显出了半瓶醋。
(16)带领孩子上街查招牌,砸老匾,好像当年横扫“四旧”。这次敝人有幸也被聂先生斥为文革余孽了。可是聂先生“有没有搞错”。“可以休矣”可是鲁讯先生的发明,至于“污泥浊水”、“紧锣密鼓”等何时成文革大字报语汇,却不见有任何一本辞书标明。倒是“道听途说”、“望文生义”、“捕风捉影”、“张冠李戴”、“听风是雨”等手法,尤其是“扣帽子”、“拉大旗作虎皮包着自己吓唬别人”可是毛泽东为“四人帮”定了性的特征,聂先生何妨对照一下自己?!
梁章钜的字号
清嘉道间名臣、福州人梁章钜(1775—1849年),为嘉庆壬戌(1802年)进士,曾任江苏按察使、山东按察使、江苏布政使、甘肃布政使、广西巡抚、江苏巡抚等职,为官四十年颇有政绩。居官之余,不废著述,计有著作《论语旁证》《夏小正通释》《三国志旁证》《文选旁证》《制艺丛话》《枢垣纪略》《南省公馀录》《称谓录》《退庵随笔》《浪迹丛谈》《归田琐记》等近七十种,林则徐称他“仕宦中著撰之富,无出其右”。其所著《楹联丛话》及《楹联续话》《巧对录》等,首创联话之体,更被誉为我国楹联学“开山之作”。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六月二十日,梁章钜卒于温州。林则徐为他撰写的《墓志铭》中写道:“公讳章钜,字闳中,一字茝林,晚年自号退庵。”林则徐与梁章钜同乡好友数十年莫逆之交,又是墓志铭这种严肃文体,所记必然无误。其字号本无可厚非,但历来诸多资料中,对梁章钜的字号乃至姓名记录却各不相同。甚至梁章钜自己的著述中,前后亦有差别。如《墓志铭》中写他“字闳中,一字茝林”,但梁氏自撰《枢垣纪略·卷十八》自记为“梁章钜,字芷林,福建长乐人”,其字有“茝林”“芷林”之别。
见《吴郡名贤图传赞》(道光七年,1827年)序言,印有梁章钜手迹,落款钤印“茝林”,同书陶澍手书序言也写是“梁茝林方伯”。道光刻本梁章钜诗稿《藤花吟馆诗钞》卷首所刊为“长乐梁章钜茝林”,梁章钜鉴赏的元人倪瓒《溪山访友图》所钤印文亦为“茝林审定”。同时期包括后来人所记也多是“茝林”,如清朱彭寿《旧典备征》记“梁茝林中丞”、清恽毓鼎《澄斋日记》记“连日看梁茝林《退庵随笔》”、清钱泳《履园丛话》记“福州梁茝林方伯为访古迹”、清震钧《天咫偶闻》记“前有梁茝林题签”等。
但也有不少书中确录其字为“芷林”,如同为梁章钜好友的龚自珍就说“以丙申岁归于长乐梁芷林侍郎”(见《龚自珍集》),清宋楚望《公门果报录》记“在梁芷林中丞幕中”、清觉罗乌尔通阿《居官日省录》记“梁芷林中丞”,另见徐世昌所纂《晚晴簃诗汇》有同时期人张允垂所作《梁芷林方伯仿禹鸿胪卜居图诗》等,况且梁章钜自撰《枢垣纪略》也明确写是“字芷林”,可见“芷林”亦为其字。
梁章钜撰《枢垣纪略》时自署为四十八岁,甫才京官放任地方,授湖北荆州知府,此后他所写诗文、书稿便多为“茝林”,尤其晚年七十岁时所撰《退庵自订年谱》只写道:“退庵居士,系出安定梁氏,名章钜,字闳中,又字茝林,晚年自号退庵”,字号都已提到,仍未提“芷林”二字。据此推测,“芷林”多用在他早年在地方任职之前。
《广雅》说“山茝,藁本也”,《汉书·礼乐志》有“侠嘉夜,茝兰芳”句,后世注为“即今白芷”。茝、芷本意相近。屈原好用茝字,《楚辞》有“沅有茝兮澧有兰”,《离骚》又曰“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皆其“美人香草”之颂。《康熙字典》援引《韵会》说茝“通芷”,茝、芷俱为香草之意。更有人考证,茝亦可读为芷音。因此,这也是许多人将梁章钜字“茝林”记为“芷林”的一个重要原因。近人徐珂《清稗类钞》更是一处记为“茝林”,一处又记为“芷林”。
有时,有人也将“茝林”又写作“茝邻”。如他《楹联丛话》书成后,请广西状元陈继昌撰序,序言开篇就是“茝邻先生,八闽硕儒”,梁章钜自己也未改动,仍镌入书中,可知默认。清刘声木《苌楚斋随笔》所记系“长乐梁茝邻中丞”,清人钱清履也有《茝邻方伯新建梁高士祠徵诗》,清人杨恩寿《词余丛话》载“粱茝邻中丞《浪迹续谈》”,民国吴恭亨《对联话》亦称“江阴张、许二公祠,梁茝邻巡抚联云”,不为孤例。将“林”写作“邻”,当是时人通假的习惯使然。偶也有用“邻”的异体字,写作“茝隣”的。同样,也有把“芷林”写作“芷邻”的,如清人郑祖庚《侯官县乡土志》就是“章钜字芷邻,由庶常改礼部主事”。
“茝”字从书法写起来,因笔画相近,很容易被写成“苣”,梁氏字号当然也常被误写为“苣林”,如近代陈衍《石遗室诗话》所载诗作即为《题苣林藩伯灯窗梧竹图》,另一处更写为“梁苣瞵先生章钜”,较为随意。还有因笔画相似,将“茝”误写为“茞”的,如清吴大廷《小酉腴山馆主人自著年谱》便是“入城,住梁茞林中丞花园”。当然,这些是笔误,也不排除后来刊印时刻工误刻的可能。
梁章钜本字“闳中”,只是用得较少,已知前人著述中更是少见提及。汉刘歆《甘泉宫赋》中有名句“按轩辕之旧处,居北辰之闳中”,他之字或从此而来。而他的家乡福州,在北宋时曾出过一位名儒郑穆,也是“字闳中”(见《宋史·郑穆传》),或许是出于对乡贤的敬重,抑或为加以区别,使他鲜用“闳中”之字。至于“退庵居士”,如他所言,都见于晚年。梁章钜六十以后,主要精力便在著述,所著《退庵随笔》《退庵诗存》《退庵所藏金石书画题跋》等均以此名,是体现其归田隐退之意。
字号易为人所误记也就罢了,其实关于他的姓名,也时有写不对的。古人常有“文章钜公”之誉,古文既有“东京才子文章钜”“尝观唐三百年间文章钜公,如韩柳刘白”等,笔者推测其名或由此而来。梁章钜毕生署名均无别名,且查《清史稿》《清实录》亦明确只记有“章钜”二字,如《清史稿·卷十八》就有“夏四月癸亥,以梁章钜为广西巡抚”等。但部分书中,如清刘声木《苌楚斋五笔》记为“归田琐记,梁章巨”,清盛康《皇朝经世文续编》记为“抚臣梁章巨请铸大钱”、近人李放《皇清书史》记为“梁章巨张迁碑跋云”等,应皆笔误使然。
至此厘清而后应是:梁章钜,字闳中,初字芷林,后常用字为茝林,有时又写作茝邻、芷邻,晚号退庵居士。世所见有章巨、苣林、茞林、苣瞵、茝隣等,皆异体字或一时笔误,今日当不再提倡。林则徐有赠梁章钜一联“曾从二千石起家,衣体新传贤子弟;难得八十翁就养,湖山旧识老诗人”,今日能借此厘清梁氏字号,也算是重识这位清代著述等身的“老诗人”。
(作者为中国楹联学会对联文化院副院长)
范-汉字的艺术与中华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一、文字演变
二、姓氏读音
拼音:fàn
注音: ㄈㄢˋ
繁体字: 範
汉字结构: 上下结构
造字法:艹
简体部首: 艹
五笔86:AIBB
五笔98:AIBB
UniCode:U+8303
四角号码:44112
仓颉:TESU
GBK编码:B7B6
规范汉字编号: 1010
范的部首笔画: 3
总笔画: 8
笔顺: 横竖竖捺捺横折折
模子:铜范。铁范。
榜样:模范。典范。
一定界限:范围。范畴(a.类型;范围;b.概念性最高的基本概念,如“化合”、“分解”是化学的范畴;“矛盾”、“质”和“量”等是哲学的范畴)。规范。
限制:防范。
姓。
三、姓氏起源
源流一
出自祁姓,东周时期杜伯之后,以封邑名为氏。明朝姓名名典《姓觽》:“杜伯无罪见杀,其子隰奔晋,为晋士师,子孙以职位为氏,遂为士氏。晋上卿士会佐文公,襄公,又灭赤狄有功,食邑于范,为范氏。” 据《古今姓氏书辨证》和《元和姓纂》所载,周成王灭唐,迁之杜,为杜伯。杜伯无罪见杀,其子杜隰叔奔晋,其孙杜蒍在晋国担任士师(步兵),遂为士氏,称士蒍,其玄孙士会因功封于范(今河南省范县),子孙遂以封邑范为姓,称为范氏。士蒍后世大宗世代称士氏,士蒍有二子,长子士缺、次子士毂。士缺又有二子,幼子名士会,是为范武子。士会后累迁至晋国正卿,封于随邑,为随氏之祖,又封于范邑,立范氏,为范氏始祖。士会嫡子范文子士燮,为国之贤臣;次子士鲂,立彘氏,士鲂便是彘恭子。幼子士囏侍秦,复刘氏,汉高祖刘邦就是他的后代。士燮生范宣子士匄,善刑法,执政晋国。士匄生范献子士鞅,又为晋国执政。士鞅生子范昭子士吉射,因为前497年赵氏发生内乱,赵鞅杀死了中行氏的姻亲邯郸赵午,也作为中行氏姻亲的范吉射帮助中行氏和邯郸赵氏一起对赵氏进行围攻,但最终被四卿打败为赵简子所驱逐,范氏才退出了晋国政坛。此时,士蒍已是子孙满天下。
范氏的始祖,在得姓之初便已显赫万分,自士会范武子以后,范文子、范宣子以及范献子,世代都是晋国的上卿,可以说是曾经左右早期的世家钜族之一。
源流二
出自楚国,以地为姓:楚国有范地,左传文公九年,有范山。
源流三
源于西南夷,出自晋朝末期林邑王范文,属于文化上汉化改姓为氏。晋朝时期,南蛮有林邑王(亦称占城,今越南中南部)范文。林邑,在汉朝时期为象林郡,“林邑”就是象林之邑的省称,其地境在占城一带(今越南中部地区)。
秦、汉时期,林邑为象郡象林县地。东汉末期,象林功曹之子区连杀了县令自立为王,到公元八世纪后改称环王,公元九世纪后期又改称占城。其后王无嗣,由外孙范熊代立。范熊逝世后,其子范逸继立,称林邑王。
史书记载,“林邑国民果于战斗,便山习水,不闲平地。四时暄暖,无霜无雪,人皆倮露徒跣,以黑色为美。贵女贱男,同姓为婚,妇先娉婿。居丧翦鬓谓之孝,燔尸中野谓之葬。其王服天冠,被缨络,每听政,子弟侍臣皆不得近之。”至晋武帝司马炎太康中期(西元285年),复来贡献。晋咸康二年(公元336年),范逸逝世,由其辅臣范文继位。
范文,原来是日南郡西卷县(今越南垣雍城)夷人首领菩跋摩的奴仆,为古安南土著夷族,原本不姓范。后来由范逸赐他名为范文,并将其故主人菩跋摩改称为范椎。
范文从小就经常随商贾往来,曾多次进入中原地区,了解晋朝社会制度,后来到林邑王范逸的属地,教范逸“上国制、作宫室、城邑及器械。逸甚爱信之,使为将”,成为了林邑王范逸的重要辅佐大臣。到林邑王范逸逝世后,因无子,范文随即其位,成为在历史上最著名的林邑王。
范文自立为王后,把原来范逸的妻妾悉数关押在楼里,愿意转而成为自己妻妾的,就放下来伺候自己,不从者就绝其食,将其活活饿死。
后来,范文率林邑国之兵攻伐周边的大小部落,如大岐界、小岐界、式仆、徐狼、屈都、乾鲁、扶单等诸国,然后将其兼并,最后拥众四、五万人。待势力达到一定程度后,范文遣使通表入贡于晋帝。
至晋永和三年(公元418年),东晋王朝濒临灭亡,范文率其众乘机攻陷日南县,杀太守夏侯览,并屠杀居民五、六千人,然后奔九真(今越南河内顺化以北清华又安),让国人参观所杀人尸,并以其祭天。随后,又率兵铲平了原来自己为奴时的西卷县城,占据了整个日南地区。之后书告交州刺史朱蕃(今越南河内),要求以日南北鄙横山为界,割据地区势力。
其后,中原大乱,五胡十六国战乱纷纷,谁也无暇再顾及林邑国之事,林邑国遂日渐坐大,这使范文一族逐渐强势,该支范氏族系不断繁衍壮大,成为今天越南范氏一族的主源。如当今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副总理范家谦,就是范文的后裔子孙。该支范氏族人在历史上多有进入中国广西地区定居者,是今广西地区瑶族、苗族、京族范氏的主流,并有复归至广东、海南、福建、浙江等地者,皆已经汉化为汉族。
源流四:源于满族,属于文化上汉化改姓为氏。
据典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博都哩氏,源于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孛木律氏,金国时期为女真孛术鲁氏,以姓为氏,满语拼音为Boduri Hala,世居索伦(今黑龙江嫩江以西广大地区)。清朝中叶以后多改汉字姓为范氏、博氏、鲁氏、花氏、卜氏、布氏等。
⑵.满族范佳氏,满语拼音为Fangiya Hala,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辉发(今吉林柳河、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桦甸、辉南一带),清朝中叶以后约有三分之一的族人皆改汉姓为范氏。
源流五:源于鄂温克族,属于文化上汉化改姓为氏。
据典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鄂温克族布利托天氏,亦称布勒多索夫氏、博都哩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孛木律氏,金国时期称孛术鲁氏(孛鲁术氏),以姓为氏,世居索伦(今黑龙江嫩江市以西广大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拼音为Boduri Hala。清朝中叶以后,鄂温克族、满族布利托天氏多改汉字姓为范氏、博氏、鲁氏、花氏、卜氏、布氏等。
源流六:源于其他各少数民族,属于文化上汉化改姓为氏。
今彝族、京族、阿昌族、土家族、蒙古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范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文化上流改为汉姓范氏,世代相传至今。
士会(约前660年-前583年)即范武子,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士蒍之孙。祁姓,士氏,名会,字季,因封于随,称随会;封于范,又称范会;以大宗本家氏号,又为士会。
因迎公子雍之事流亡秦国,河曲之战中为秦国献计,成功抵御晋军。后被赵盾用计迎回晋国。邲之战中看到晋军内部不和,主张班师。荀林父死,升任执政,专务教化,使晋国之盗皆逃于秦。郤克使齐受辱,请求伐齐不得,士会担心晋国发生内乱,告老让郤克为执政。二十年后,晋悼公犹修“范武子之法”,百年之后,赵武、叔向等犹追思士会,欲从之游。范姓尊士会为范姓的得姓始祖。其后,又有范献子,在晋国六卿中。后来,范氏和中行氏一同被智、韩、赵、魏四氏所驱逐、消灭,此乃三家分晋之前夜。
顺阳范氏,是指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个兴起于顺阳郡(今河南省淅川县李官桥镇 一带)的范氏家族。范氏是当时顺阳地区重要的士族之一。这支范氏人,兴起于秦汉之际,在东晋南北朝时期声名显赫,自隋唐时期开始衰落,历经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其间累世相继,有多达二十九人名载史籍,贵显于世,是当时中国范姓最为显赫的一支。顺阳范氏凭藉累世经学,坚守术业,迈十百载,浸成文化世族。范氏第一代范晷少年游学他乡,被辟为官,子孙藉其荫资,好学文化,为官朝政,效忠儒学皇权,终保范氏一族仕途坦捷,顺阳范氏家族政治地位在两晋南朝也得以维持。
因战国的越相范蠡的籍贯和顺阳范氏在地望上一致,故有人认为顺阳范氏的先祖为范蠡。只是,范蠡之子范中男被处极刑后,其余二子也不知所终,致使顺阳范氏之后的世系开始不明,无从考证。还有资料称智伯灭范后,有范姓人自范县徙居顺阳。
范氏自战国范蠡后由于世系不明,子孙又不闻达,致使其后范氏很少有人见显于历史,范氏在魏晋以前的家族世系自是模糊不清。延至魏晋,范晷的出现才使顺阳范氏家族的发展峰回路转。依照田余庆先生所论定义,顺阳范氏于两晋始应属新出门户。作为两晋南朝顺阳范氏第一代的范晷,他的出现对顺阳范氏的振兴和发展起到了关键的铺垫作用。范晷以士起家,进取登仕,正是因为他的入仕,使得其家族子孙在门阀阶层形成的两晋时期开始凭其余荫,入仕为官,几代之后,门第兴盛,终使顺阳范氏成为两晋南朝的世族之家。
东晋一朝,顺阳范氏成员家族兴儒学,助儒学皇权,但终究难抗玄学门阀政治,屡受排挤,成为皇权与门阀政治争权夺利的牺牲品。及至南朝,范泰本创新局面,甚得刘宋皇权青睐。但其子范晔又惹祸端,使得顺阳范氏受诛牵连者甚众。其后虽有梁初范云以振顺阳范氏,然其后代又不通显。至陈,顺阳范氏同所有的士族一样,又复归西晋以前难显于史的状态。在经历了两晋南朝的辉煌之后,顺阳范氏最后又蔑尔无闻。
四、得姓始祖
见姓氏起源
五、人口分布
范氏是一个很大的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五十一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五百六十六万一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35%左右。范姓在尧为伊祁氏、在舜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
先秦时期,范姓活动的地区主要在山西、河南和湖北地区。秦汉时,范姓已经分布到、河北、山东、江苏等长江以北地区,随后进入江南地区。唐安史之乱时,有河内人范坤举家十八口迁杭州,又迁南京,再迁福建宁化黄竹迳,是为范姓入闽始祖。唐代宰相范履冰(汝南范滂后裔)为唐代范姓的最高官,其六世孙范隋在唐懿宗时调任浙江丽水县丞,后因战乱不得北归,遂定居苏州吴县。 宋时,入闽的范姓有移居广东 海阳县、嘉应、梅州、大埔、长乐、陆丰、饶平等地,此期范隋的后裔出了范仲淹,范仲淹去世后葬河南府洛阳县尹樊里万安山下(今河南伊川县彭婆乡许营村北),其子孙因守墓之故居洛阳。随着金兵南下和蒙古兵南侵,范仲淹裔孙大举外迁避难,有嫡孙范正国开基江西临川,明时有其十四代孙范昌期从苏州回中原主祠.
宋朝时期,范姓大约有69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9%,为宋朝第二十一大姓。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河北、河南、江苏,这四省范姓大约占范姓总人口的57%,其次分布于山东、山西、湖北、江西、陕西,这五省的范姓又集中了31%。四川为范姓第一大省,居住了范姓总人口的20%。全国形成了四川、冀豫、苏鲁三大块范姓人口聚集中心。
明朝时期,范姓大约有43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7%,为明朝第五十二大姓。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范姓人口增长是负值,600年中范姓人口净减少了26万。面对战乱和屠杀,受害群体首先应是主体在北方的人群,范姓是北方地区的姓氏,自然遭到严重的冲击。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福建,这三省范姓大约占范姓总人口的50%,其次分布于山西、江西、山东,这三省的范姓又集中了25%。浙江省的范姓人口约占范姓总人口的20%,为范姓第一大省。全国范姓中心由北、由西向东南漂移,形成了浙苏闽赣的范姓人口聚集中心。
当代范姓的人口已近460万,为全国第五十一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7%。在全国的范围内主要集中于河南、安徽、山东三省,大约占范姓总人口的33%,其次分布于河北、江苏、四川、辽宁、黑龙江、山西,这六省的范姓又集中了29%。河南省是范姓第一大省,约占范姓总人口的17%。全国形成了以河南为中心的四川、辽宁三大块范姓人口聚集地区。范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晋豫鲁、冀京津、皖苏沪浙大部,范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4%以上,中心地区可达0.9%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30.3%,居住了大约72.5%的范姓人口。在四川东部、重庆、云南北端和西南、贵州西北、甘肃大部、宁夏南部、陕西西南、湖北西南、湖南东北部、广东大部,范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3%一0.4%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7.8%,居住了大约18.4%的范姓人口。
六、家谱文献
安徽休宁范氏族谱九章,(明)范涞修,明万历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九册
范氏宗谱十卷,首一卷,(清)范启照纂修,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后乐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
江苏钓渚范氏宗谱十卷,首一卷,(清)范启照纂修,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后乐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
湖南长沙范氏族谱九卷,(清)范真直等修,清光绪甲午年(1894年)木刻活字印本
范朱通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木刻活字印本
范氏家乘左编二十七卷、右编十九卷,(清)范端信等纂修,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十六册
湖南宁乡楚沩范氏续修族谱三十三卷,末五卷,(民国)范南陔主修,民国二年(1913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郴州汝城范氏族谱十八卷,(民国)范阳等纂修,民国三年(1914年)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古虞金坛范氏宗谱二十五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范金相纂修,民国四年(1915年)芝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
湖南浏阳范氏族谱,(民国)范神福元等修,民国十三年(1924年)高平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
七、郡望堂号
郡望
南阳郡,高平郡,钱塘郡,敦煌郡,汝南郡,河内郡,山阳郡,外黄县
堂号
南阳堂、高平堂、钱塘堂、敦煌堂、汝南堂、河内堂、山阳堂、外黄堂,都是以望立堂。
此外还有后乐堂、芝本堂、鸡黍堂、永思堂、崇本堂、敦本堂、积善堂、忠恕堂、经义堂、逵道堂。
八、字辈排行
范仲淹编定中原地区范氏字辈:“仲纯正直公良士宗文伯叔子希昌彦友善可弥安君章微显用循迪广钦崇存本宜充厚时遵道晋隆同享祖贵荣传谱苏河通珍珠全地理古松万代青”。
范仲淹编定苏州地区范氏字辈:“仲纯正直公之家帮国庭天元从汝启惟允必能兴仪德宏烈学端承敬懋芳秉中延孝立引谷裕名扬同福祖有功宣林苏居丰金玉贯九州幽兰好其青”。
范仲淹后裔一支字辈:“仲淹纯佑节亘三万二郎滋文生伯十大四均甫良文显子清素文政处士彰监公传伯王立云廷裕后昌十九世祖讳子孙念勿忘昌元振绍显万世继荣光积德存心远中和位育长师为九州宝善宜正家常济美经多本延龄福祚康千代河海洋”。
黑龙江范氏字辈:“芝玉希(喜)德祥”。
辽宁省海城市范氏字辈:沈阳:十三世忠宣房范岳(详见江西支)谪戌沈阳,岳四传至范鏓,生子范沉,孙 范楠,范楠生范文程。所定20字号:承时鸿建树、正一茂先传、垂世思广(光)大、维基在北(本)、原(源)。
四川巴中双流范氏字辈:森法高富庭,子文世明国,如希好朝良,后代永兴龙,宗清四云华,为先得大大圣
山东青岛范氏字辈:“德学业佳”。
山东济南范氏字辈:“本立而道生振殿文学尚”。
山东德州范氏字辈:“双连富大兴振英万宝同”。
山东潍坊范氏字辈:“希(士)文洪(世)兆会怀之作”。
山东日照范氏字辈:“锡庆崇伟奉开成世颜龙”。
山东惠民范氏字辈:“存春兆子有”。
山东夏津范氏字辈:“忠厚传家远诗书续第昌”。
山东新泰范氏字辈:“明清庆培(新)”。
山东泰安范氏字辈:“长纯宪兆希”。
山东宁阳范氏字辈:万家立业长,世赐佑文淑,永希怀兆玉,继孝成德昌。(磁窑范正一)
四川苍溪范氏字辈:“德恩兴帮文”。
河南范县范氏字辈:“德思兴传永道在俊玉常”。
河南南阳范氏字辈:“运国玉云”。
河南郑州范氏字辈:“钦崇存本”。
河南辉县范氏字辈:“家乃友维新”。
河南沈丘范氏字辈:“敦(景)法(玉)守成书耕传家”。
河南开封范氏字辈:“百士(世)常(长)相建永名耀后仙”。
河北唐山范氏字辈:“垂世(士)恩光(广)”。
湖北江陵范氏字辈:“大德后必苍”。
安徽砀山范氏字辈:“安盖汝朝树,斗荣保存升,忠厚传家远,和平作胜基,继承先祖德,繁茂万世昌。”
范氏一支字辈:“英贤广登恢先申”。
范氏一支字辈:“神世锦运道连让逸辉久”。
范氏一支字辈:“希文存金芳梦福”。
范氏一支字辈:“宗先(德)高平”。
范氏一支字辈:“长丙文治礼义,广明家传理旭”。
范氏一支字辈:“孝学修乃兴德”。
范氏一支字辈:“大三士恭锦元衍儒照光永昌正清明道家庭安康天开文应长发齐祥”。
范氏一支字辈:“君源殿奕度(宪)宗国邦炳康兴仲文鸿伯艺淑伟秀”。
范氏一支字辈:中树西立震,云春景玉增,学成红文宝,德福永泽锋
九、姓氏名人
范武子范会(约前660年-前583年),春秋时晋国大夫,官至正卿中军将,范姓得姓始祖。他执政时以教民劝化为务,使晋国之盗皆逃于秦国。
范文子范燮(?-前574年),范会之子,春秋时晋国大夫,官至中军佐,被誉为是晋国良识派大夫。
范宣子范匄(?-前548年),范燮之子,春秋时晋国大夫,官至正卿中军将。他执政期间,剪除栾氏党族,制定《范宣子刑书》,使得晋国进入六卿专权时代,并由礼治走向法治。
范献子范鞅(?-前501年),范匄之子,春秋时晋国大夫,官至正卿中军将。他执政期间架空国君,使范氏成为晋国第一大世卿。
范昭子范吉射(生卒年不详),范鞅之子,春秋时晋国大夫,官至下军佐。他是晋国六卿中范氏的最后一代宗主,最终在六卿内讧中败亡,与中行氏一同出奔齐国。
范蠡(前536年-前448年),字少伯,又称鸱夷子皮、陶朱公,楚国宛地三户(在今河南淅川)人,春秋末期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经济学家,越国大夫,曾献策辅助越王勾践灭吴复国,官至上将军,后归隐经商,三成巨富,三散家财,被后世尊为财神。
范雎(?-前255年),又称范且,魏国芮城(今山西芮城)人,战国末期政治家、军事谋略家,秦国宰相,曾向秦昭王提出“远交近攻”的策略,被拜为相国,封于应(今今河南宝丰西南),号为应侯。
范座(生卒年不详),战国末期魏国宰相,魏安釐王时担任相国。赵国上卿虞卿曾建议赵孝成王以百里土地换取魏安釐王杀死范座。
范增(前278年-前204年),居巢(今安徽巢湖西南)人,秦末谋略家,曾劝项梁立楚怀王后裔为王,后成为项羽的首席谋臣幕僚,被尊称为亚父,辅佐他建立西楚霸业,封历阳侯。
范明友(?-前66年),陇西人,西汉将领,霍光的女婿,在对匈奴、乌桓、羌的战争中建有战功,历任羌骑校尉、中郎将、度辽将军、光禄勋,历封平陵侯、关内侯。
范升(生卒年不详),字辩卿,代郡(今山西代县)人。东汉经学家,曾任易经博士。
范迁(?-66年),字子庐,沛国(今安徽濉溪西北)人,东汉宰相,官至司徒。他担任渔阳郡太守时,以智略安边,使匈奴不敢入境。为官清廉,持身俭约,被后世奉为清正廉洁的典范。
范式(生卒年不详),字巨卿,山阳金乡(今山东金乡)人,东汉名士,有“鸡黍之交”的典故流传后世,曾任荆州刺史、庐江太守等职。
范冉(112年-185年),又称范丹,字史云,陈留外黄(今河南省杞县)人,东汉名士,马融的弟子,精通五经,曾被汉桓帝任命为莱芜县长,但没有就职。因家中贫穷,被时人称为“甑中生尘范史云,釜中生鱼范莱芜”。
范滂(137年-169年),字孟博,汝南征羌(今河南郾城)人,东汉名士,与郭林宗、宗慈等人并称八顾,因抑制豪强,反对十常侍,党锢之祸时死于狱中。
范粲(202年-285年),字承明,陈留外黄(今河南民权)人,范冉之孙,三国时曹魏大臣,官至侍中。他忠于曹氏,自司马氏废黜曹爽起便闭口不言,并长住车上,以示足不踏晋土,直至去世,长达三十六年。
范慎(?-273年),字孝敬,广陵(今江苏扬州)人,三国时孙吴大臣,历仕孙权、孙亮、孙休、孙皓四朝,官至太尉,曾著有《矫非》二十篇。
范平(生卒年不详),字子安,吴郡钱塘(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孙吴学者,曾任临海太守。他性好藏书,家中遍备诸子百家著作,达七千余卷。
范晷(生卒年不详),字彦长,南阳顺阳(今河南淅川)人,西晋大臣,历任冯翊太守、凉州刺史、雍州刺史等职,劝民农桑,政绩突出。
范长生(219年-318年),一名延久(重久),字元寿,涪陵丹心(今四川黔江)人,十六国时成汉宰相。他是蜀地天师道首领,被成汉政权任命为丞相,封为四时八节天地太师、西山侯。谯秀的《蜀记》将他与容成公、张道陵等道教人物并称为蜀之八仙。
范乔(221年-298年),字伯孙,范粲之子,陈留外黄(今河南民权)人,西晋隐士,一生多次推辞朝廷征辟,史称“一举孝廉、八荐公府、再举清白异行、又举寒素,一无所就”。
范隆(生卒年不详),字玄嵩,雁门(今山西右玉)人,十六国时前赵大臣,官至太尉。他博通经籍,无所不览,著有《春秋三传》、《三礼吉凶宗纪》,
范宣(生卒年不详),字宣子,陈留(今河南陈留东北)人,东晋书画家,曾教授戴逵书法。《历代名画记》称赞他的画“荀卫之后,范宣第一”。
范坚(生卒年不详),字子常,范晷之子,南阳顺阳(今河南淅川)人。东晋官员,曾参与讨伐苏峻之乱,官至护军长史,封都亭侯。
范贲(?-349年),范长生之子,十六国时期成汉宰相,历任侍中、丞相。他在桓温平蜀后被隗文、邓定等将领推举为帝,最终被东晋益州刺史周抚、龙骧将军朱焘攻杀。
范汪(?-373年),字玄平,范晷之孙,南阳顺阳(今河南淅川)人,东晋名士,官至徐兖二州刺史,封武兴县侯。他善于清谈、书法、医术、围棋,著有《范东阳方》、《棋品》。
范宁(约339年-401年),字武子,范汪之子,南阳顺阳(今河南淅川)人,东晋经学家,官至豫章太守,封阳遂乡侯。他推儒学,反对魏晋玄风,撰有《春秋榖梁传集解》,是现存最早的《谷梁传》注解,被收入《十三经注疏》。
范弘之(生卒年不详),字长文,南阳顺阳(今河南淅川)人,范汪之孙。东晋官员,历任太学博士、余杭县令。他提倡忠君、节俭和礼、义、廉、耻,反对世家豪族聚敛无度、淫糜奢侈的作风,但也因此引起桓谢两族的愤恨,以致长期不得升迁。
范泰(355年-428年),字伯伦,南阳顺阳(今河南淅川)人,范宁之子,南朝宋大臣,官至侍中、国子祭酒,撰有《古今善言》24卷。
范晔(398年-445年),字蔚宗,南阳顺阳(今河南淅川)人,范泰之子,南朝宋史学家、文学家,号称“博涉经史,善为文章,能隶书,晓音律”,著有《后汉书》。他认同无神论,反对天命论、图谶说。
范缜(450年—515年),字子真,南乡舞阴(今河南淅川)人,范汪六世孙,南朝思想家、哲学家,历仕齐梁两朝。他是无神论者,其哲学著作《神灭论》,继承和发扬了荀况、王充等人的唯物论思想。
范云(451年-503年),字彦龙,南乡舞阴(今河南淅川)人,范缜从弟,南朝文学家,历仕齐梁两朝,官至尚书右仆射,封霄城侯。他早年曾入竟陵王萧子良幕府,与萧衍、沈约、谢朓等人并称竟陵八友。
范履冰(?-690年),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唐朝宰相,官至春官尚书、同平章事。他与刘祎之、苗神客等并居北门学士,为武则天撰写《列女传》、《臣轨》、《百僚新诫》等九千余篇。
范崇凯,四川内江人,唐朝丙辰科状元,曾奉唐玄宗之命作《华萼楼赋》,与其弟范元凯并称“梧酮双凤”。
范希朝(?-814年),字致君,蒲州虞乡(今山西运城)人。唐朝名将,历任振武节度使、麟胜节度使、神策京西行营节度使、朔方节度使、河东节度使。他曾主动放弃节度使职位,要求去任还朝,因长期镇守边疆,被时人比作赵充国。
范延光(?-940年),字子环,五代时期将领,历仕后唐、后晋两朝。唐明宗年间平定朱守殷叛乱,三次担任枢密使,官至天雄军节度使。后晋建立后,封临清郡王,又改任天平军节度使、东平王,获赐铁券,但一直受到猜忌,最终被杨光远杀害。
范仁恕(生卒年不详),字超光,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宰相,官至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曾与李昊劝说后主孟昶投降北宋。
范白虎(910年-972年),五代十国时期越南地方豪强,十二使君之一,号范防遏,据守藤州(今海兴省金洞)。后归顺丁部领,成为丁朝的亲卫将军。
范质(911年-964年),字文素,大名宗城(今河北威县)人,五代宋初宰相,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五朝,两朝为相,官至侍中,历封萧国公、鲁国公。他曾主持编定《显德刑律统类》,撰有《五代通录》。
范廷召(927年-1001年),冀州枣强(今河北省枣强县)人,五代宋初名将,官至殿前都指挥使、河西节度使。他从军四十余年,曾参与高平之战、宋灭北汉之战、雍熙北伐、徐河之战。
范墉(?-990年),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大臣。他原是吴越官员,随吴越王钱俶归宋,官至武宁军节度使。后被追封为周国公。
范正辞(936年-1010年),字直道,齐州(今山东济南)人,北宋大臣,历任淄州知州、饶州知州、江南转运副使、考功员外郎、河东转运使、膳部郎中等职,以执法猛烈著称。
范杲(938年-993年),字师回,大名宗城(今河北威县)人,范质之侄,北宋官员,曾任史馆修撰,参与编修《文苑英华》、《太祖实录》。
范巨俩(944年-984年),又作范巨量、范巨备,曲江茶乡(今越南南策县)人,北宋时期越南丁朝、前黎朝将领。他是吴朝将领范令公之孙,率部投奔丁部领,成为黎桓的心腹。后煽动兵变,拥立黎桓为皇帝,并随黎桓击退宋军、征讨占城。后世越南人将其尊为狱神。
范宽(约950年-约1032年),本名中正,字中立(仲立),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北宋画家,擅画山水,与董源、李成并称“北宋三大家”。赵孟頫曾称赞他的画“真古今绝笔也”。存世作品有《溪山行旅图》、《雪山萧寺图》、《雪景寒林图》等。
范讽(生卒年不详),字补之,齐州(今山东济南)人,范正辞之子,北宋大臣,曾任龙图阁直学士、三司使,在宰相李迪与吕夷简党争中被贬谪出京,后起复,官至给事中。他旷达豪放,与张轞、石介、李冠、徐遁等交游,时号“东州逸党”。
范雍(981年-1046年),字伯纯,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北宋大臣,官至振武军节度使。他镇守陕西期间,被党项人称为大范老子。
范讽(生卒年不详),字补之,齐州(今山东济南)人,北宋文人,曾任龙图阁直学士。他旷达豪放,与张轞、石介、李冠、徐遁等交游,时号东州逸党。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苏州 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范梦龄曾孙--范墉之子,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曾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被党项人称为小范老子。后以参知政事(副宰相)之职主持庆历新政。他作有《岳阳楼记》,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被誉为千古名句。
范镇(1007年-1088年),字景仁,华阳(今四川成都)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官至端明殿学士,封蜀郡公。曾参与修撰《仁宗实录》、《起居注》、《新唐书》、《类编》等书,与范祖禹、范冲并称三范修史。他在政治上支持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认为变法是残民之术。
范祥(?-1060年),字晋公,邠州三水(今陕西旬邑)人,北宋大臣,官至陕西转运副使。他曾建议朝廷改革盐法,实行钞盐制度,免除百姓运盐的劳役,每年节约榷盐货物经费数百万缗。
范宗杰(生卒年不详),河南(今河南洛阳)人,范雍之子,北宋大臣,官至陕西转运使。他担任陕西路解盐制置使期间,曾整顿范祥制定的盐钞法,以防止因不法商人而导致的盐价暴跌情况。
范师道(1005年-1063年),字贯之,苏州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北宋大臣,官至户部郎中、明州知州。他任职台谏近十年,遇事必有谏诤。著有《垂拱元龟会要详节》四十卷。
范纯祐(1024年-1063年),字天成,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范仲淹长子,北宋官员,官至司竹监。他精通兵法,曾随父抵御西夏,参与修建大顺城(在今甘肃庆阳,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范纯仁(1027年-1101年),字尧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范仲淹次子,北宋宰相,官至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与司马光同属保守派,但却反对废除青苗法、免役法。他自布衣至宰相,始终廉俭如一,平生唯重“忠恕”,认为只要能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便能达到圣贤的境界。
范育(生卒年不详),字巽之,邠州三水(今陕西旬邑)人,范祥之子,北宋大臣,官至户部侍郎。他担任熙州知州期间,据理力争,反对放弃兰州障蔽的质孤堡与胜如堡。
范子奇(生卒年不详),字中济,河南(今河南洛阳)人,范宗杰之子,北宋大臣,官至吏部侍郎。他担任庆州知州期间,“广储蓄,缮城栅,严守备,羁黠羌,推诚待下”,深得军心。
范百禄(1030年-1094年),字子功,华阳(今四川成都)人,范镇之侄,北宋大臣,官至中书侍郎。他曾奏请朝廷分,建议恢复文吏领兵的旧制,后又劝说司马光,反对废除免役法。
范百常(生卒年不详),华阳(今四川成都)人,范镇之侄,北宋大臣,曾任茂州知州。他在任期间,修筑茂州城(在今四川阿坝,现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击退邻州蛮族的进攻。
范纯礼(1031年-1106年),字彝叟(夷叟),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范仲淹第三子子,北宋大臣,历任秘书省正字、遂州知州、京西转运副使、江淮荆浙等路发运使、吏部郎中、给事中、开封知府、尚书右丞、静江军节度副使、鸿庆宫提举等职。
范世京(生卒年不详),字延祖,苏州长洲(今江苏苏州)人,范师道之子,北宋大臣,官至秘书丞。他担任海盐知县期间,劝农耕桑,教化百姓,治绩突出,史称“治声动浙右”。
范祖述(生卒年不详),华阳(今四川成都)人,范百禄之子,北宋大臣官至朝议大夫。担任巩县知县时,开凿南山,引水入洛阳,使得巩县再无水患。
范祖禹(1041年-1098年),字淳甫(淳父、纯父、纯甫),一字梦得,华阳(今四川成都)人,范镇侄孙,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参协助司马光编修《资治通鉴》,负责唐纪部分,著有《唐鉴》十二卷、《帝学》八卷等。《唐鉴》一书深明唐三百年治乱,被程颐誉为“自三代以后无此议论”。后世学者因而尊称他为“唐鉴公”。
范纯粹(1046年-1117年),字德孺,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范仲淹第四子,北宋大臣,官至徽猷阁待制。他政治上属于司马光的保守派,反对王安石变法,曾建议废除元丰改制中修定的蕃汉官叙位法,恢复蕃官叙位一律在汉官之下。
范坦(生卒年不详),字中济,河南(今河南洛阳)人,范子奇之子,北宋大臣,官至户部侍郎。他曾参与币制的整顿,废止夹锡钱,并将当十钱改为当三钱。
范筠(生卒年不详),婺州兰溪(今金华兰溪)人,北宋大臣,官至上柱国、少保、资政殿大学士,封荣国公。他生有十子,号称“一门双柱国,十子九登科”。
范致虚(?-1129年),字谦叔,建州建阳(今福建建阳)人,北宋大臣,官至陕西宣抚使,曾率五路西军入京勤王,抗击金兵。南宋建立后,被召为资政殿学士、知邓州。
范致明(生卒年不详),字晦叔,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北宋官员,庚辰科(1100年)榜眼,授待制,后贬岳州酒税监。他著有《岳阳风土记》,考证郡县历史沿革、山川变化、古迹存亡,清代时被收录于《钦定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中。
范温(生卒年不详),字元实,华阳(今四川双流)人,范祖禹之子,北宋诗评家。他是秦观的女婿,曾随黄庭坚学诗,著有《潜溪诗眼》。
范冲(?-1141年),字元长,华阳(今四川双流)人,范祖禹之子,南宋官员,官至宗正少卿兼直史馆。他重修《神宗实录》,全面否定王安石,保留原书的黑墨字,新修以红字,删字以黄,被世人称为“朱墨史”。
范汝为(?-1132年),建州瓯宁(今福建建瓯)人,南宋时期农民起义军首领,出身私盐贩,在建炎四年(1130年)、绍兴元年(1131年)两次发动起义,最终被韩世忠镇压,自焚而死。
范宗尹(1100年-1136年),字觉民,襄阳邓城(今湖北襄樊西北)人,南宋宰相。他自科举及第,仅九年便宣麻拜相,官至右仆射、同平章事兼御营使,年仅三十,史称“近世宰相年少,未有如宗尹者”。执政期间,推行镇抚使制度,废除御营司,以宰相兼掌枢密院。
范如圭(1102年-1160年),字伯达,建州建阳(今福建建阳)人,南宋官员,官至利州路提点刑狱。他曾公开指斥秦桧“曲学倍师、忘仇辱国之罪”,称其“丧心病狂”、“遗臭万世”。
范浚(1102年-1150年),字茂名(茂明),世称香溪先生,婺州兰溪(今金华兰溪)人,范筠之子,南宋理学家,在宝惠寺香溪书院绛帐授徒,被朱熹尊称为范子,著有《香溪文集》。他的理学思想影响久远,被称为“婺学之开宗,浙学之托始”。
范锺(1171年-1248年),字仲和,婺州兰溪人(今金华兰溪)人,南宋宰相,官至左丞相兼枢密使,封东阳郡公。他廉洁奉公,虽官至宰相,却没在故里置地建宅,辞官后只能住在金华驿馆中,被时人称为“无地起楼台宰相”。
范文虎, 男,祖籍山东省 ,南宋军队指挥官。
范成大(1126-1193),号石湖居士,吴郡人(今江苏苏州),著名南宋大臣,“田园诗派”的集大成者。初为徽州司户参军,累迁礼部员外郎。淳熙五年以中大夫为参知政事,是著名“中兴四大诗人”之一。封崇国公,谥文穆。
范天顺(?-1273)南宋末抗元将领。任荆湖都统制。1273年,主将吕文焕降元,他不屈,自缢而死。
范椁(1272-1330),字亨父,一字德机,清江县人(江西樟树市)。元朝诗人,是当时文坛领袖,“元诗四大家”之一。
范文若(生卒年待考),字香令,号荀鸭,自称吴侬,松江人。明朝戏曲家。
范钦(1506-1585)字尧卿,一作安钦,号东明,浙江鄞县(今宁波)人,明代著名藏书家。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官至兵部右侍郎。与张时彻、屠大山称为“东海三司马”。他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天一阁”的主人。
范景文(1587-1644),字梦叔(梦章),号思仁,吴桥(今河北吴桥)人。万历四十一年(一六一三)进士,崇祯间起用,累官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宰相),入参机务,京师陷,俄传帝出,景文草遗疏,赴井死,谥文贞(文忠)。
范淑泰(?-1642)字通也,大来,又字木渐。在生在范氏这样的家庭里,自幼跟从叔父范廷辅读书,立志以天下事为己任。他24岁中举,次年中崇祯戊辰(1628)科进士,授行人司行人,又升工科给事中,兵科右给事中,吏科左给事中,兵科都给事中等。
范文程(1597-1666),字宪斗,号辉岳,辽宁沈阳人。著名清朝开国宰辅、文臣领袖,杰出政治家、谋略家。有“清初第一文臣”之称,曾任内秘书院大学士、议政大臣等职,封太傅兼太子太师,谥号“文肃”,清圣祖为他亲提“元辅高风”匾额。其子孙范承谟、范承勋、范时绎等十几人,分任总督、尚书、侍郎等要职,家族官居高位者之多为中国历史少见。
范承谟(1624-1676),字觐公,一字螺山,镶黄旗汉军人,范文程次子,清朝大臣。顺治九年(1652)进士,历官浙江巡抚、福建总督。任上历勘浙江荒田,请免赋三十余万亩,赈灾抚民,漕米改折。“三藩之乱”起,被耿精忠囚禁,后被杀。赠兵部尚书,谥忠贞公。诗宗盛唐,字则骨劲神清,法兼颜、米。
范承勋(1641-1714),字苏公,范文程第三子。历官至云贵总督、江南江西总督、兵部尚书、太子太保。三藩叛乱时,督运粮饷于湖广、云南。裁贵州卫所二十五,改并为州县。多次疏请免、缓征当地逋赋。赈淮扬灾荒,监修高家堰堤工。康熙五十三年卒。
范当世(1854-1905)近代诗人。字肯堂,因排行居一,号伯子。原名铸,字无错。江苏通州(今南通市)人。清末文学家、诗文名家、桐城派后期作家。
范西屏(1709-1769),名世勋,海宁郭店人。清代围棋国手,被棋坛推崇为“棋圣”。著有《桃花泉弈谱》2卷,总结前人经验,推陈出新。为清代棋谱中权威之作,流传颇广。另著有《二子谱》等。
范汝增(1840-1867),太平天国将领,广西平南人。以功封首王。
范渊(1453~1512),字静之,号君山。明桂阳(今汝城)县热水人。范渊自幼聪敏,写得一手好字。稍长,考入县学。笃志好学,长于吟咏,弘治元年(1488),省提学副使沈钟(时任湖广提学,1436-1518),来考试生员,选拔范渊为第一名。弘治九年(1496)登进士,授刑部陕西司主事,历任员外郎、郎中。
以上资料为荀卿庠在网络收集整理,为宣传国学蒙学教材识字为主,了解家族历史为辅,更多资料、更多姓氏在收集中,欢迎建议与留言……
-----------------------------------
荀卿庠 >>>
1.《千字文》-每日一字练字视频。
2.《百家姓》-姓氏文化,家族历史。
3.《荀子》-传统文化,国学学习。
邹-汉字的艺术与中华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一、文字演变
二、姓氏读音
拼音:zōu
注音: ㄗㄡ
繁体字: 鄒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阝
简体部首: 阝
五笔86:QVBH
五笔98:QVBH
UniCode:U+90B9
四角号码:27127
仓颉:NSNL
GBK编码:D7DE
规范汉字编号: 3749
邹的部首笔画: 2
总笔画: 7
笔 顺: 撇折折横横折竖
〈名〉
(1) 古国名 。春秋时叫“邾国”,又称“邾娄国”。战国时,鲁穆公将其改称为“邹国”。汉置邹县,属鲁国,在今山东省。唐为邹县,历代因之,明清时皆属兖州府
邹,鲁县古 邾国,帝 颛顼之后所封。——《说文》。 朱按, 曹姓。 邹者,邾娄之合音,战国时 穆公改号 邾娄为邹,后为 楚所灭,若今 济南府邹平县之 邹。
邹人与 楚人战。——《孟子·梁惠王上》
(2) 又
邹敌 楚战。
(3) 通“驺” 。如:邹虞(兽名;乐名;古代为帝王掌鸟兽的官)
(4) 姓
邹忌讽 齐王纳谏。(邹忌,齐国人,善鼓琴,有辩才。曾为齐相,封成侯。讽:用含蓄的话劝告或讽喻。纳:采纳,接受。谏:对君主,尊长进行劝告。)——《战国策·齐策》
邹君 海滨。(邹海滨先生。邹鲁,字海滨。他早期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后来反对三大政策,成为西山会议派的领袖。君,表示尊称。)—— 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5) 又如:邹马(汉邹阳和司马相如并称);邹子(指战国齐人邹衍)
〈形〉
(1) 小;狭小的
邹,狭小之言也。——《释名》
(2) 又如:邹查(小语声,悄悄话);邹搜(气势不开阔)
(3) 货物质量低劣的 [inferior]
今人言物之不佳或薄小者曰邹。——《直语补正》
三、姓氏起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蚩尤族人邹屠氏,属于以居邑名为氏。
黄帝在打败蚩尤部落联盟以后,蚩尤属下部分族人分迁至邹(今山东济宁微山湖一带)、屠(今陕西西安)之地,该部分族民以地名命氏,居邹地者为邹氏,居屠地者为屠氏。
该支邹氏,为最古早的姜姓邹氏,是为山东邹氏,史称邹氏正宗。
第二个渊源:源于子姓,出自商纣王微子启的封地邹邑,属于以居邑名为氏。
西周初年,周公旦平定武庚的叛乱后,把商都附近地区分封给纣王的兄长微子启,建立宋国,都于商丘(今河南商丘),微子启死后,其弟微子仲继位。
微仲的八世孙是正考父,为宋国上卿,得食邑于邹(今山东邹县),其后代第五世孙叔梁仡以邑名“邹”为姓氏,是为山东邹氏。
当今的河南族邹氏,多尊微子启为得姓始祖。
第三个渊源:源于姒姓,出自春秋时期越王勾践之后,属于以先族之名字讹为氏。
勾践,其姓名原本为姒驺,又名菼执,是春秋末期越国君主,公元前497~前465年在位。
越国,系夏王朝后裔古越人所建之国,在越王允常时其国渐强,故当时的楚国乃经常联越以制吴。
周敬王姬丐二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勾践即位后不久,即打败了吴国。两年后,吴王夫差攻破越都,勾践被迫屈膝投降,并随夫差至吴国,臣事吴王,后被赦归返国。勾践自战败以后,时刻不忘会稽之耻,日日卧薪尝胆,反躬自问:“汝忘会稽之耻邪?”他重用范蠡、文种等贤人,经过“十年生聚又十年教训”,使越之国力渐渐恢复起来。可是吴对此却毫不警惕。
周敬王三十八年(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为参加黄池之会,尽率精锐而出,仅使太子和老弱守国。越王勾践遂乘虚而入,大败吴师,杀吴太子。夫差仓卒与晋国定盟而返,连战不利,不得已而与越国议和。
周元王姬仁三年(公元前473年),越军再次大破吴国,吴王夫差被围困在吴都西面的姑苏山上,求降不得而自杀,吴国就此灭亡。越王勾践平吴后,声威大震,乃步吴国之后尘,以兵渡淮,会齐、宋、晋、鲁等诸侯国于徐州(今山东滕县),周天子使人命勾践为“伯”。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诸称霸王”
不过此时,春秋世代行将结束,霸政趋于尾声,勾践已是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位霸主了。
因春秋、战国时期,“驺”与“邹”二字可以互假通用,因此“驺”字多被写为“邹”。因此,在越王勾践的后裔子孙中,有人以先祖名字之通假字为姓氏,称邹氏,世代相传至今,是为吴越邹氏。
第四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战国时期鲁穆公所设邹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西周初年,周武王姬发分封上古五帝之一颛顼的后裔曹侠建立了邾国,又称邾娄国,初建都于邾(今山东曲阜陬村),春秋中期又迁都于绎(今山东邹县纪王城)。邾娄国势小力单,一直为大国鲁国的附庸国,并屡受鲁国的欺压和掠夺。
到战国时期,邾娄国以邾、娄合音鲁国人读作“邹”,因而鲁国君主鲁穆公姬显在孟子的建议下,强行改邾娄国为邹国。
周烈王姬喜七年~周显王姬扁二十九年间(公元前369~前340年间),楚宣王熊良夫亲率楚军灭了邹国,即邾、小邾二国,掳走“二邾”的国君臣民,押解向荆楚西南方向迁移,经过数月长途跋涉到当时楚国的偏远荒芜地区居住,并在其地以邾国遗民之名建立了邾城(今湖北黄冈黄州乡禹王城)。
邹国为楚国所吞并后,故国子民以原国之名为姓氏,称邹氏,世代相传至今,与曹氏、朱氏同宗同源,是为荆州邹氏。
第五个渊源:源于满族,出自明朝末期女真邹佳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八旗通志·列女传》记载:
满族邹佳氏,亦称组佳氏,满语为Joogiya Hala,世居铁岭(今辽宁铁岭),属于满族老姓之一。
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邹氏、组氏、铁氏等。
四、得姓始祖
蚩尤、微子启、曹挟、正考父、勾践(姒驺、姒菼执)。
五、人口分布
邹氏是多源流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排第六十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450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35%左右。
先秦时期,邹姓的活动主要在山东地区。秦汉以后,邹姓很快迁到河南,湖北地区。三国两晋时,邹姓已挺进到陕西,南下渡长江入湖南、浙江、江西、安徽等地区。唐朝时二次中原南下大移民,邹姓主体移入了江南,福建、广东等地的邹姓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清朝初期邹姓进入了台湾地区。
宋朝时期,邹姓大约有13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7%,排在第九十六位。邹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约占全国邹姓总人口的61.5%。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江苏,这二省邹姓大约占全国邹姓总人口的75%,其次分布于福建、湖南,这二省的邹姓又集中了14%。全国形成了赣闽和江苏两块邹姓聚集区。
明朝时期,邹姓大约有38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1%,排在第六十一位。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邹姓人口增长速度高于全国人口增长速度。明朝时期,江西仍为邹姓的第一大省,约占全国邹姓总人口的38.6%。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福建,这二省邹姓大约占邹姓总人口的48.6%,其次分布于广东、江苏、湖北、浙江、山东,这五省的邹姓又集中了36%。宋元明期间600余年,邹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除了人口急剧增加以外,其人口主要由北向南和东南迁移。全国重新形成了以赣、鄂、湘、闽为中心的江南邹姓人口聚集区。
当代邹姓的人口450万,为全国第六十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5%。从明朝至今600年中邹姓人口由38万增到近450万,增长了近12倍,邹姓人口的增长速度低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宋朝至今1000年中邹姓人口增长率是呈∧形的态势。邹姓在全国的分布如今主要集中于江西、湖北、湖南三省,大约占全国邹姓总人口的38%,其次分布于四川、广东、福建、江苏、重庆、吉林、贵州,七省的邹姓又集中了37%。江西为邹姓第一大省,大约占全国邹姓总人口的14%。全国形成了以赣、鄂、湘为中心的邹姓聚集区。在600年期间,邹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主要由东南部向北的回迁,南部向西部的迁移。邹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湘、赣、闽、黔渝、四川大部、湖北大部、陕西南端、山东东端、云南东部、广西北部、广东大部、浙江西部、安徽南部、黑吉东部、辽宁南部,邹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42%以上,中心地区可达1.5%以上,上述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1.8%,居住了大约65%的邹姓人群。在粤桂南部、台琼、云川西部、湖北北部、陕甘宁南部、青海西部、河南南部、皖浙大部、江苏、山东中部、辽吉黑大部、内蒙古东部、新疆西北,邹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14%—0.42%之间,上述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31.8%,居住了大约31%的邹姓人群。
六、家谱文献
江苏镇江润州邹氏宗谱四卷,(清)邹衍庆、邹衍斯等增修,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镇江润州邹氏宗谱六卷,(清)邹宝霖等修,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肇礼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丹阳云阳邹氏重修宗谱十卷,(清)邹永福主修,邹士俭、邹士勤等修,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云阳正学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
江苏丹阳云阳邹氏重修宗谱十卷,(民国)邹德大主修,邹德怨纂修,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云阳正学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
江苏丹阳邹氏宗谱十六卷,(民国)邹云如纂,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苏省丹阳市松卜乡皇庄村。
江苏武进毗陵邹氏宗谱十一卷,(清)邹濬川等纂修,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仁厚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两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武进毗陵邹氏宗谱八卷,(民国)邹焕炳等续修,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仁厚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加拿大人类历史与发展史学会。
江苏武进毗陵邹氏赵墅宗谱十六卷,(清)邹瑞发、邹松南主修,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显忠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
江苏武进毗陵赵墅邹氏重修宗谱二十卷,(民国)邹培耕主修,潘伯康、邹幼航编纂,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显忠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
江苏武进邹氏家乘四十八卷,(清)吴敏纂修,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敦睦堂铅印本四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江苏无锡邹氏宗谱三十六卷,(清)邹仁溥纂修,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中和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市图书馆、河北大学图书馆。
江苏常熟虞山邹氏世谱,(明)邹武修,明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常熟市图书馆。
江苏常熟小山邹氏支谱一卷,(清)邹冠瀛重辑,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辽宁省图书馆、江苏省常熟市图书馆、陕西省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范阳邹氏家史,(清)邹梦同、邹漪等修,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江苏范阳邹氏家谱,(民国)邹大贵等续修,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吹律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苏范阳邹氏家谱,(民国)邹氏族人重修,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吹律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浙江绍兴邹氏宗谱四卷,(清)邹兰君、邹铭等重修,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木刻活字印本五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兰永邑邹氏宗缯一卷,著者待考,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兰谿县灵洞乡弗龙口村。
浙江常山邹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清)江昇墀重修,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县毛良坞乡塬头村。
浙江常山邹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县同弓乡杜亭坂村。
浙江常山范阳邹氏宗谱,(民国)程继尧纂修,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县同弓乡杜亭板村。
安徽桐城邹氏宗谱三十卷,(民国)邹鲁臣、邹开益修,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加拿大人类历史与发展史学会。
安徽怀宁皖怀邹氏宗谱七卷,(清)邹全宗等修,清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敦厚堂木刻活字印本七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福建闽南邹氏族谱,著者待考,(清)邹昌钰修,清嘉庆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福建省图书馆。
江西南昌省会邹氏祠主录,著者待考,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江西修水邹氏族谱,(清)邹公瑞等纂修,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江西宜春袁郡邹氏族谱,(清)邹腾蛟等纂修,清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范阳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江西铜鼓邹氏宗谱一卷,(清)邹述堂、邹传瑞等纂,清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西省铜鼓县地名办公室。
江西奉新邹氏族谱十二卷,首一卷,(清)邹光繁等纂修,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范阳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湖南新化邹氏庆户家谱三卷,首一卷,(清)邹晓窗纂,清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湖南新化清谿邹氏庆户续修族谱三卷,(清)邹孔衍、邹文苏纂修,清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
湖南新化邹氏庆户续修谱,著者待考,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
湖南新化邹氏才户五修族谱十八卷,首二卷,(清)邹煜南纂,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爱敬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广东中山沙湖邹氏族谱,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加拿大人类历史与发展史学会。
广东大埔邹氏族谱初基,(清)邹荫棼撰,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手写本。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四川长寿邹氏家谱四卷,(清)邹宗彦撰,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四川省长寿县沙溪乡三青村。
四川台江邹氏范阳正宗谱一卷,(清)邹文灿补,据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台江县图书馆。
四川内江邹氏族谱一卷,(清)邹应楠续修,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内江县杨家乡。
四川丰都增修邹氏宗谱,(民国)邹集之、邹南陔等纂,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半都邹氏宗祠石印本五册。现被收藏在重庆市图书馆。
四川建昌邹氏家谱,(民国)邹永铭纂修,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石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邹氏族谱二卷,(清)邹守增修,清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东鲁堂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
邹氏族谱,著者待考,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邹氏宗谱十六卷,(民国)邹传云主修,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柏树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邹氏宗谱,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巫溪县书馆图、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邹氏族谱,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加拿大人类历史与发展史学会。
邹氏四修支谱十三卷,著者待考,民国戊辰年(公元1916年)广佑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西万载邹氏族谱,(清)邹允祥等修,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范阳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广东揭西邹氏联宗族谱,(现代)邹氏联宗族谱编辑部编修,1997年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虞山邹氏谱,明朝年间始修,(清)彭汝、彭汝球等增修,木刻活字印本。注:记事止于清道光年间。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邹氏家谱,(民国)邹永铭纂修,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元恺堂石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邹氏族谱二十一卷,著者待考,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范阳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湖南株州黄龙桥邹氏六修族谱二十卷,(民国)邹树潭等倡修,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近圣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七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七、郡望堂号
郡望
范阳:秦皇赵政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初设范阳县,因在范水之北而得名(范水:定兴县固城镇鸡爪河),辖区大约在今河北省定兴县境内,治所在固城(今河北省定兴县固城镇)。从范阳迁出的族人,一般姓氏前会加范阳两字以念先祖故地。
太原郡:秦汉置太原郡,治所在晋阳,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隋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中,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太原市)。以后宋、金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以来省会都在此地。
广陵郡:秦置广陵县。西汉改江都国置广陵国,治所在广陵。东汉改为郡,辖境相当于今江苏省扬州市西北一带。隋改江阳,治今江苏省扬州。南唐恢复广陵原名。宋熙宁五年(1072年)并入江都。
南阳郡:①春秋战国称南阳的地区颇多。鲁南阳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晋南阳指太行以南、黄河以北地,战国为魏南阳,一部分属韩(按公元前263年,秦白起攻韩取南阳,韩本部与上党郡被分隔)。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地亦称南阳,分属韩楚。②秦以宛为治所,置南阳郡。隋唐邓州南阳郡改良穰县(今河南省邓州)为治所。元明清南阳府治南阳,即汉宛县、今南阳市。
渤海郡:靺鞨粟末部为主体所建,先称振国(震国)。西汉置渤海郡,在今天河北省,辽宁省的渤海海湾沿岸一带。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遂名渤海。渤海地跨乌苏里江两岸,公元926年,为契丹所灭。
丹阳郡:①古楚国原在丹阳,即今湖北省秭归东南。楚文王东迁至今湖北省枝江西,仍名其地为丹阳。②丹阳(杨)县,秦置,在今安徽省当涂东北,唐并入当涂。③汉置丹阳(杨)郡,治宛陵(今安徽省宣城),三国吴移治建业(今江苏省南京),隋灭陈后废。炀帝又以蒋州(今南京)为丹阳郡。
堂号
范阳堂:秦汉时期,邹氏人有一支从今山东省境内迁至范阳(河北省定兴县固城镇),西汉邹仲俊后发展成为望族,所以邹氏人以“范阳”为堂号。以邑为氏及以国为氏邹姓的总堂号为范阳堂。
东鲁堂:据邹氏宗谱记载:汉武帝时,仲俊公为上谷守,元光六年(前129)与大将军卫青大破匈奴于涿鹿城,晋秩赐封东鲁侯,东鲁是邹氏仲俊的封地,东鲁堂因此而得名。
碣石堂:战国时期的驺衍,深通阴阳、盛衰、兴亡之道。燕昭王招贤,专门建造了碣石宫来招待邹衍。
讽谏堂:战国时期的驺忌,看到齐威王不喜欢听别人向他提意见,于是以巧妙的方式规劝他。齐威王接受了他大意见,下令:凡是对他提出意见的人可以得到不同的奖赏。一开始大家都争着给他提意见,两个月以后,提意见的人很少了,三个月以后,提意见的人几乎没有了,大家把能提的意见都提完了。齐威王收集了这些意见,改正了自己的错误,把国家治理得很好。这就是邹忌讽谏的结果。所以邹氏又称“讽谏堂”。
南阳堂:2013年湖南新化敦睦堂、睦亲堂合修宗祠,因都是33世祖邹湛(字闰甫,南阳新野人,大学博士,晋国子监祭酒,称南阳杰人)的后代,定名为“中华邹氏新化南阳堂“。
南谷堂:南宋邹应龙后人修建。
此外,邹姓的主要堂号还有:“回春堂”、“古经堂”、”三古堂“、“敦睦堂”、“睦亲堂\"、’承启堂”、”序伦堂、”太和堂“、”显忠堂”、“中和堂”、“敦本堂”、“元恺堂”、“晋德堂”等。
八、字辈排行
山东莱芜莱城邹氏一支字辈:“青而玉复法、志学笃忠正。”
山东烟台龙口邹氏东支字辈:“尚云国发文王廉凤天景学元恒利贞祥”。
山东烟台龙口邹氏西支字辈:“尚云国发文王廉凤天景学丕显忠功大德承世继长”。
山东烟台龙口邹氏一支字辈:“东一承宏显龙文通大(明凯)风令长振世德润永广嘉天开瑞光吉熙兆登芳升”。
山东烟台龙口邹氏一支字辈:“一志喜永云书世祖”。
山东烟台龙口邹氏一支字辈:“同书世兆”。
山东威海邹氏字辈:“居恒立本、积德存良、守先延嗣、庆余绪昌”。
山东莱阳邹氏字辈:“克(立)学(本)世(积)德广仁敬宗裕嗣庆成绪昌”。
山东莱西邹氏字辈:“发振明元西王允克金国(曰)水殿土”。
山东邹氏一支字辈:“本仁吉永远”。
山东临沂邹氏一支字辈;“圣公民之起,方能立谟训,允为文学士,芳名斯可钦,尔若修广大 ,锡善曰天心,欲希孔子道,承德高秉仁,求克正世纪,朝廷有贤君,永光我宗者,特望於后昆。(六十字自十世起)”。
山东泰安东平邹氏一支字辈:“桂兰承家业,开典庆国恩。”
山东夏津、高唐邹氏一支字辈:“纯诚尊祖法,孝友纪宪传”,再续:“昭德达至善,修齐臻治平”。
江西进贤邹氏字辈:“守法加文节循常绍本宗”。
江西寻乌邹氏字辈:“吉仕奋兴观上国”。
江西红土地庙、湖北邹氏字辈:“天元孟世民居国君龙之长守忠厚维善必昌永传家德万代发祥”。
江西赣州邹氏字辈:“习思文拔章华邦经纶佐国忠厚联芳”。
江西邹氏一支字辈:“世启国正辅朝兴邦忠良志士显大清定安泰全在尚德传芳荣耀宗祖景膺永昌”
江西都昌邹氏字辈:“文孝之若士益子明国伯淑道世永远存正光天德邦本曰万民太平时可必全乐景贤良智义安常则”。
江西信丰大阿川风 邹氏字辈:“……日昌隆庆长征志德”
重庆秀山邹氏字辈:“邦应世大家用本方如其以德祖泽愈光乃为上兆宏学丕昌同宗兴广元由吉安子能自立定可绍先咸中有庆荣华长延”
重庆涪陵邹氏字辈:“学道明先圣习书启大贤文章光上国万事九重天”。
重庆奉节邹氏字辈:“金皇必见判子非坦全心为祖灵见洪元立祖国”。
重庆綦江邹氏字辈:“思世章崇仕振文绍开华云升登科第铭扬永安宗”。
重庆忠县邹氏字辈:“......永茂庭院,世仁应启,孝发朝官,定国安邦,万代长久......”(部分)
重庆合川邹氏字辈:“良孟明孔天,世代文芳传,忠孝为仁本,国朝得利先.....”(部分)
重庆石柱邹氏字辈:“应友千祥,治忠万士,永发文学,正国安邦 道明孔圣,书启大贤,张光习尚,世代荣昌”
重庆邹氏一支字辈:“开文云红安康”。
重庆邹氏一支字辈:“学高家升正”。
重庆黔江区邹氏一支字辈:“大仕永进学,万胜显云杨,福禄如东海,富贵与天长”。
重庆綦江永新一支字辈:克 绍 龙 登 绪,弘 开 景 盛 基,文 章 昭 世 德,中 正 辉 先 贻。
贵州遵义邹氏字辈:“学道明先圣习书启达贤文章高尚国富贵永朝天”。
贵州思南邹氏字辈:“学道明先圣习书启大贤文章光上国万事九重天”。
贵州铜仁邹氏字辈:“文笔思自定富尚炳国正廷天元世德贤大学祖宗”。
贵州邹氏一支字辈:“学高家生振 品修贤义皇”。
湖南新化、祁阳(东)、衡阳、长沙邹氏字辈:”学高家声振 品修贤誉洪 一生存美德 多福自全逢“,以宣靖父为开姓祖繁衍至今有103世代。
湖南长沙邹氏字辈:“克振铭崇大,永廷岳益尊,德洪(派后定)。承先怀义训,忠孝树家声。科甲联延远,英才定显荣”。以宣靖公为第一派计算“克”为第77派(或第76派)(1920年八修谱记载,从衍公派起算“克”为第55派)。
湖南宁乡邹氏一支字辈:”宗启省绍昂 再传效舆瑞九一正文邦 福寿永吉祥 盛世欣康乐 明廷重淑良 本仁成大德“。
湖南宁乡邹氏一支字辈:”广国景堂永 谛都之汝光 忠孝传家大 勋名继泽长“。
湖南宁乡邹氏一支字辈:”优继学甲道 国安邦政允本勋垂锡 求荣炳型 锺鸿业烈 在钧润根“。
湖南宁乡邹氏一支字辈:”祖宗如今洪 重扬孔盛世 元开万意名 庆袭陶唐治忠孝永传流 诗书恒继立 国勋敦礼让 家政存仁义“。
湖南宁乡邹氏一支字辈:”思绍英明祖 廷和本首忠 学高家声振 品修贤誉洪 一生存美德 多福自全逢“。
湖南株州邹氏字辈:“德时荣思友怀常明儒启添征世泽家声茂文名国运昌傅经崇宝训笃学绍书香”。
湖南新化洋溪和槎溪邹氏字辈:“新序今联定 同修洽族亲 敦纯徵至性 履敬笃常伦”。
四川巴中邹氏字辈:“国正天心顺,预见世其昌,文章为学本,申锡永鸿光”。
四川乐山犍为县邹氏字辈:“文明国正天心顺,仁孝家敦世泽长,兴志克诚思远大,夏余兰桂庆联芳”。
四川射洪县邹氏字辈:“乾坤义帝康,时美忠奇玉,富贵显文章”。
四川宜宾宗场邹氏字辈:“道德学应永绍宗志从斯新朝政祖诚愈昌顺世代承恩有振起基先盛”。
四川金堂竹篙邹氏字辈:“善佩瑶琨尊凤祥,万贤盛玉国正兴,德昭前代钟灵秀,光耀先宗启俊英,大业建成维汝翼,书香继世永标名”。
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东禅镇以及龙塘金竹塆邹氏字辈:“朝大仲廷仕,文运正昌洪,祖德贻谋远,宗恩庆泽隆,忠孝广谟列,礼义振家风,继述咸熙绩,垂统建伟功,裔嗣亨肇起,选拔显尊崇”【明末清初经过战乱,四川人口锐减,在康熙年间离开今湖南娄底新化洋溪入川(湖广填四川),听老辈人说,有的还是绑着来的,不愿意离开故土,有的是为了更美好的生活,自愿入川。后来在20世纪初期,在字辈贻(祖父辈)这一代有离开迁移去今什邡市以及广安武胜县.】
四川省攀枝花仁和邹氏一支:一至方学礼,引子三尚天,兴道明孔胜,世代显林阳。
四川成都双流邹氏字辈:“炳兴永富贵,护民国安康。\"
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邹氏一支字辈:育淳思时民,之克永昌荣,忠孝传家国,兰玉满阶庭。
安徽枞阳邹氏字辈:“宗应之后世其孙永自昌定有贤贵士振国安朝邦忠孝传家国读书择孔章”。
安徽合肥邹氏字辈:“培本多芳,传家尚任”。
安徽双堆集镇邹圩村邹氏字辈:“克XXX长 秉承启贤良”。
广东湛江邹氏字辈:“国家秉忠贞才优颖异学演科名”。
广东汕尾邹氏字辈:“鸿拥振世同锦茂念本丁荣昌”
辽宁沈阳邹氏字辈:“太和华青海甸”。
云南邹氏一支字辈:“进思世德符纯全忠正发”。
云南昆明禄劝县邹氏一支字辈:“国正天兴顺,官清民自安,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内蒙古邹氏一支字辈:“世洪文利业武全振家生”。
湖北恩施龙凤邹氏一支字辈:“始文良正世,大国元邹忠,朝政永天龙,闻开应席中,敬恭辅名胜,显耀必光宗,传家为孝友,一心希孔孟,远绍先祖发,万代长兴隆。”
湖北建始邹氏一支字辈:“思养英宗孔,世代永兴隆,敦伦首孝友,行一重贤良,尚继先人绪,贻谋亿万光。
湖北红安、麻城邹氏一支字辈:千庆普惠希,来瀚骐崇辂,思承惺琬涉,桂盛德开基远,丰功永世传,常怀光大志。
湖北随州邹氏字辈:正有明德,世守宗传,广绣红云,忍言家学。
邹氏广佑堂一支字辈:“太峯应美德程 清扬明隐山 汝派系绵长 日印吉玉开 文章本秀才 孝友恢先绪 诗忆启后来 道乡绵骏业 理学定鸿魁 盛世名儒富 邦家贵有培”。
邹氏一支字辈:“世启国正辅朝兴邦清定安泰全在忠良志士显大尚德传芳荣耀宗祖景膺永昌”。
邹氏一支字辈:“万世绍荣光刻昌”。
邹氏一支字辈:“百世其昌”。
邹氏一支字辈:“官清民自安子孝父心宽”。
邹氏一支字辈:“居恒立本 继(积)德倡(存)良 守先延嗣 庆余绪昌”——此家谱在山东至东北一带很常见,但由于常年口耳相传有些不同支脉已发生变化,但总体还是以如上读音为基准的。
九、姓氏名人
邹忌:邹氏家族在战国时期有名的人物,以鼓琴游说齐威王,后被任为相国。他曾劝说齐威王纳谏,导致齐国实力加强。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衍:亦作驺衍,春秋战国时齐国人,著名的思想家、阴阳家、士大夫。他学究天人,雄于辩口,号“谈天衍”。创五行始终说。“深观阴阳消息”,借以论述天道、世运的转移。邹衍的著作很多,皆已散佚。《史记·卷七十四》说邹衍著有“十余万言”。《汉书·艺文志第十》阴阳家著录《邹子》四十九篇,《邹子终始》五十六篇,也都亡佚。
邹奭:齐襄王至西汉时期(前283-205) 频采父之术以纪文,”称谈天衍,雕龙奭“,与慎到、田骈齐名。驺奭著《驺奭》12篇,战国“三邹子”之一。
邹阳:西汉散文家,藩王太傅。齐人。文帝时,为吴王刘濞门客,以文辩著名于世。吴王阴谋叛乱,邹阳上书谏止,吴王不听,因此与枚乘、严忌等离吴去梁,为景帝少弟梁孝王门客。邹阳“为人有智略,慷慨不苟合”,后被人诬陷入狱,险被处死。他在狱中上书梁孝王,表白自己的心迹。梁孝王见书大悦,立命释放,并尊为上客。著有《上吴王书》、《狱中上梁王书》。邹阳是汉代著名文学家,也是雄辩的政治家,有着深厚的家学渊源。这种文化传统对子孙后代的发展兴盛,无疑是起到了重大作用。
邹仲俊:西汉上谷刺史、幽州统制,封东鲁侯。
邹牟王:也称作朱蒙(音转),是古代高句丽国家的第一代王。以高为氏。邹牟王开创基业,营建城池,发展生产,壮大势力,合并周围部落方国,为高句丽国家的兴旺发达奠定了基础。死后被尊为始祖东明圣王。关于邹牟王的神话传说,古代文献《论衡》、《魏书》、《北史》、《三国史记》中均有记载。详略不同,文采各异。集安市东郊著名的好太王碑碑文一开头也简略地记述了这段美好的传说。实际上,朝鲜学者搞不清邹牟的来历,因此将其神话。有许多学者考证其为西汉景帝刘启执政时期(公元前156~前141年在位)著名的齐国人(今山东淄博临淄)、文学家邹阳之后。邹阳一族就是古邹国贵族后代。山东胶州《邹氏宗谱》记载邹牟是西汉邹仲俊二夫人所出。
邹(驺)靖:籍贯荆州长沙(今湖南湘阴),东汉末年时期的北军中侯,刘焉之校尉。
邹全哲:唐初幽州统制。
邹思道:讳函字志儒,唐贞观年间举孝廉,除江阴刺史,迁杭州刺史。
邹沨:字起泓,号绿墅,江西吉水人,唐穆宗年间临川刺史。
邹天经:字云祯,别号阿蛮,行重一,北宋初幽州范阳统制。
邹天纬:字云祥,行重二,唐天祐袭封荆南节度使,屯兵范阳。
邹勇夫,字愈,生于唐末,原籍固始县。闽国尚书左仆射协镇闽疆,加封威武军节度使、银青光禄大夫。至今仍尊称他为“开泰公”。
邹望龙:字辉,北宋干德甲子二年钱粮助石守信兵护宋太祖有功授银青光禄大夫殿前检校国子监酒兼监察御史。
邹义甫:太平兴国二年(997)登进士,初授河东军中节度判官,泉州知府,转授龙图阁学士与侄子轼卿同寓金陵。
邹安卿:醇化元年(990)进士,泉州知府。
邹伯元(伯原):初授淮安知府,景德三年(1006)任太子太傅兼春坊侍读,(1021)敕诰命御史。
邹锡守:字世守名孝先,北宋哲宗年间先后任麻城、泰和县尹,转任云南大理签判。邹补之:北宋学者,著述颇丰,有《春秋语孟注》、《兵书解》、《宋朝识略》等。
邹浩:常州晋陵(今属江苏省)人,宋代大臣、诗人,自号道乡居士。曾两起两落,历吏部、兵部侍郎、宝文阁大学士等职。著有《道乡集》诗集。
邹应龙(隆):南宋官员,字景初,泰宁城关水南街人,状元,官至尚书、参知政事,理宗亲书“南谷”两字送他,并封他为太子少保,开国公。
邹沨: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部将,兵部侍郎。
邹普胜:铁工出身,元末红巾军领袖,天完政权太师,后仍为陈友凉太师。一说他后来战死,一说他隐姓埋名做了道士,化姓名为何野云。
邹应龙:明朝陕西省西安(长安)人。嘉靖进士。曾上书揭发严嵩父子,言辞激烈,嘉靖帝不久下旨令严嵩致仕,将严世蕃下诏狱治罪。嘉庆时任云南巡抚。万历年间因得罪东厂太监冯保被罢免,后病死。邹元标:江西吉水人。明万历进士。刚作官的时候因得罪张居正而被贬,于是潜心研究理学。张死后,他又出来作官,以敢言著称,母死后居家讲学三十年。为东林党首领之一,与赵南星、顾宪成号为三君,后为魏忠贤所忌,被迫辞官而归。著有《愿学家》。
邹守益:江西安福人。明学者,字谦之,号东郭。官至南京国子祭酒。师从王守仁,强调“缜独”、“戒惧”。著作有《东郭集》。
邹亮:明代学者,工诗文,为景泰十才子之一。喜藏书,著有《鸣珂》、《漱芳》等书。
邹政(1425-1506),别号淳溪,明英宗天顺年间,参加丁丑科会试,取得会元,被钦点为探花,官至两广总督,举家入籍广东高州府,居茂西顿梭贵牌,成为贵牌邹氏开基祖,后代分布高州、廉江、茂名及广西防城等地。
邹一桂:江苏省无锡人,字小山,清代大臣、画家,累官至礼部尚书。工绘事,尤工花卉,间作山水。著有《小山文集》等。
邹宏义:明末清初著名武术家,梅花拳始祖。
邹复胜:清代爱国将领,光绪年间陕甘提督,与老将冯子材并肩取得镇南关大捷。没有他率队及时赶到,炮台就失手。
邹伯奇:清代科学家,字特夫,广东南海人。精通天文、历法、算术。把数学应用于实际,总结中国关于几何学方面的经验,写成比较完整的几何学著作《格术补》。用数学方法表述了反光镜、透镜等的成像规律以及关于眼镜、望远镜、显微镜等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另 外还著有《赤道星图黄道星图》等。
邹炳泰(?-1820)字仲文,江苏无锡人,清朝大臣。乾隆三十七年进士。历官国子监祭酒,兵部、工部尚书兼管顺天府尹事,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乾隆中,援古制疏请立国学辟雍。先后督山东、江西学政。屡被贬降。嘉庆中,因林清事变罢官。嘉庆二十五年卒。
邹汉勋(1805—1854),清著名学者,湖南新化人,字叔绩。咸丰元年(1851年)举人。是我国近代史上杰出的舆地学家,中国近代舆地学奠基人。
邹杰:字汉卿(1875-1915),原酉阳后溪乡长园村邹家堡人。少年练就一身武艺,好打抱不平,有“力挽狂澜之志”,蜀军总司令属下第四标标统,后被袁世凯杀害,追认为“蜀中先烈”,后代分支有龙潭水、九溪、沿溪木塘、大溪等支系。
邹容:近代革命先驱。原名邹绍陶(1885-1905),四川省巴县人。1903年加入爱国学社,组建中国学生同盟会,写成著名的《革命军》一书,倡言反清革命,号召推翻清廷,创建中华共和国,颂扬革命为世界之公理,自称“革命军中马前卒”,遭到清廷和上海租界当局的迫害,《苏报》案发,章太炎被租界当局拘捕,邹容自投捕房,一同入狱于提蓝桥的公共租界监狱。1905年4月3日死于狱中,年仅21岁,辛亥革命后被孙中山追授大将军。
邹鲁(1885—1954),原名邹澄生,广东大埔县人,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中央执委委员、常委,青年部长。1925年11月,参与发起西山会议。国立广东大学(现中山大学)首任校长。1930年,邹鲁回到广州,张学良支持蒋介石,出兵入京调解军阀间的矛论。日本特务土肥原贤二借机拉拢邹鲁,反遭到邹鲁驳斥。1946年,任监察委员。1946年,为监察院委员,1949年7月,去香港,移居台北,后任中央评议委员。
邹作华(1894-1973),字岳楼,吉林永吉人。国民党炮兵总指挥,二级上将。
邹韬奋:原名恩润。1895年出生,原籍江西余江,生于福建 长乐县。中国现代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1921年毕业于圣约翰大学。1922年入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工作。1926年在上海主编《生活》周刊,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2年创办生活书店。1933年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大同盟。同年7月被迫流亡海外,周游欧美,并至苏联参观。1935年回国。在上海、香港主编《大众生活》周刊、《生活日报》和《生活星期刊》,并任上海各界救国会和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领导工作。1936年因从事抗日救亡活动被国民党政府逮捕,为七君子之一。抗日战争爆发后获释。先后在上海、汉口、重庆主编《抗战》、《全民抗战》等刊物。1941年皖南事变后,再度出走香港,复刊《大众生活》。1942年到苏北解放区。1944年7月24日病逝。中共中央根据他生前的申请,追认为中共党员。辑有《韬奋文集》。
邹云彪:民国初年孙中山委任福建闽西警备司令,追赠陆军上将。
邹鹏振:民国第四十四军中将军长。
以上资料为荀卿庠在网络收集整理,为宣传国学蒙学教材识字为主,了解家族历史为辅,更多资料、更多姓氏在收集中,欢迎建议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