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农历九月初九日,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
重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也叫“重九”,因为《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曰“重阳”,古人认为重阳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庆祝重阳节一般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据文献记载,早在战国时代重阳节时民间就有登高、饮菊花酒的风俗,作为节日,当在西汉时期。重阳节这一天的活动丰富多彩,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这一风俗始于东汉。登高的地点,没有统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中国政府在1989年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每到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交流感情,锻炼身体。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
今日初九,牢记:“1要办,2要敬,吃3样,忌4事”,莫忘老传统
春节假期虽然已经过完了,但我们的春节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才结束,在我们的老传统里,正月里的每一天都有各式各样的传统风俗。
俗话说:“七不出,八不归,上九办事一大堆”,正月初九也是个重要的日子,民间相传,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诞辰,玉皇大帝是天庭中地位最高的神仙,因此,正月初九这一天又被称为“天公生”。
今日就是正月初九了,按照我们的传统习俗,要记得“1要办,2要敬,吃3样,忌4事”,新年行大运,我们一起来看看分别指的啥?
今日年初九,记得“1要办”正月初九是个好日子,人们把这一天当做“办事日”,这也是“七不出,八不归,上九办事一大堆”的由来。
所谓的“上九办事一大堆”,是指在正月初九有很多事情需要做,因为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人们为了给玉皇大帝庆生,会举办各式各样的祭典,不少妇女还会燃放清香花烛来祈求玉皇大帝的恩泽。
人们相信在正月初九这一天会受到玉皇大帝的保佑,办事不仅顺顺利利,而且又快又利索,有不少人还会专门把事情留到正月初九去做,认为这一天适合做事。
明日年初九,记得“2要敬”一,敬父母
古人们认为正月初九是亲人团聚、尊敬父母的日子,正月初九是“天公日”,但在我们的文化中,父母为孩子撑起了一片天,对子女来说,父母又何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呢,所以,在正月初九这一天,我们要敬父母,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二,敬长辈
正月初九也是敬长辈的日子,我们见到家里面的长辈和工作时的长辈一定要记得问好,民间认为,如果正月初九保持谦卑尊敬,对长辈有礼貌,出门办事会受到上天庇佑,一年之中都会顺顺利利,有好运相伴。
明日年初九,记得“吃3样”一、白菜
正月初九是菜的生日,而白菜不仅营养丰富,被誉为“菜中之王”,还有吉祥的寓意,正月初九吃了白菜,新的一年一定能百财聚来。
推荐食谱:【猪肉白菜炖粉条】
1.准备红薯粉条一把放入盆中,倒入热水,放在一边浸泡15分钟备用。
2.白菜叶五到六片切成段,五花肉半斤切成薄片,大葱一段切成马蹄片,生姜切成姜片,再抓入几粒红干椒,一粒八角,几粒花椒,蒜苗几根切碎备用。
3.炒锅烧热添入一勺食用油,倒入肉片快速翻炒,炒出肥油,倒入葱姜和红辣椒爆香。炒出葱蒜香味以后,加入蚝油5克,老抽几滴调色,翻炒化开,倒入白菜帮翻炒几下,再下入白菜叶继续翻炒,这样可以避免白菜生熟不一致。
4.再加入生抽10克,从锅边淋入,继续翻炒几下,添入适量清水,加入食盐2克,鸡粉1克,胡椒粉0.5克,白糖0.5克提鲜,用勺子搅拌化开。
5.等汤汁煮开以后,改中小火连续炖15分钟,使粉条充分吸收到汤汁,等五花肉香浓软烂的时候,倒入蒜苗,淋入芝麻油,放上香菜,美味即成。
二、鸡
自古以来,逢年过节总会吃鸡肉,尤其是在吉利的日子吃鸡,还能讨个好兆头,因为鸡谐音“吉”,寓意着大吉大利,所以不少人家都会在正月初九选择吃鸡肉。
推荐食谱:【凉拌鸡丝】
1.准备鸡胸肉1块,先片成薄片,再切成均匀的细丝,放入小盆里面。香菜1小把切成段,蒜子几粒切成蒜末,小米辣几个切成细圈,不喜欢吃辣的可以去掉小米椒。
2.起锅烧水,加入一勺食盐增加底味,再加入少许植物油增加菜品的亮度。等水快要烧开时,下入鸡丝,用勺子推动滑散,使鸡丝均匀受热,避免粘连,开大火焯水1分钟,水开后,撇去浮沫,倒出控水,再过一下凉水备用。
3.取一个拌菜盆,倒入小米椒和蒜末,加入食盐2克,白糖1克,味精1克,香油2克,葱油3克,红油3克,用筷子搅拌化开调料。
4.倒入鸡丝,用筷子搅拌均匀,放入香菜段,再次颠盆拌匀,使食材和调料融合在一起,装入盘中,就可以上桌食用了。
三、面条
我们中国人在过生日时,总会点上一碗面条,生日时的面条又被称为“长寿面”,面条细细长长的,有长命百岁、幸福安康的寓意,为了祝福玉皇大帝的生日,正月初九少不了吃面条。
推荐食谱:【鸡蛋酱拌面】
1.准备二细的鲜面条一盘备用。洋葱半个切成碎粒,放入盆中,青红椒各半个切成小片,一起放入盆中。
2.准备一个小盆,打入三个鸡蛋,用筷子搅匀打散备用。
3.炒锅烧热,加入一勺食用油,倒入鸡蛋液,用筷子搅散,倒入漏勺中控油。重新起锅加入少许食用油,油热后倒入洋葱粒翻炒,炒出香味,倒入炒好的鸡蛋,翻炒几下。
4.下面调一个料汁:盆里加入一勺生抽,半勺老抽,半勺蚝油,一勺黄豆酱,加入适量的清水,用勺子搅拌化开调料。再倒入料汁盆里翻炒均匀,最后倒入青红椒片,改中火翻炒几下,把青红椒炒至断生即可关火起锅。
5.锅中添入清水,水开后下入面条,把面条煮熟以后捞出,放入凉水盆中过凉。
6.再把面条盛入盘中,浇上做好的鸡蛋酱,就可以开吃了。
明日年初九,记得“忌4事”一,忌晒衣物
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诞辰,古人认为在这一天里晾晒衣服是对玉皇大帝的不尊重,人们会举办各种活动祭拜玉帝,家里人上上下下都会沐浴干净,打理自己,如果把衣服晾挂在屋外,玉皇大帝在下凡时就会看到,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表现。
二,忌乱扔垃圾
正月初九这一天,玉皇大帝会下凡看看人间,平日里乱扔垃圾已经是不道德的表现,在玉皇大帝的诞辰乱扔垃圾更是不应该的,如果被玉帝看到这种没有礼貌的表现,接下来的一年就会倒大霉。
三,忌夫妻吵架
平日里夫妻吵架没有关系,但在正月初九这一天,忌讳夫妻吵架,正月初九是个吉祥的日子,如果夫妻同心,生活和睦,新的一年会受到玉帝的庇护,往后的生活也能事事顺心,福气才会更加长久,但若是在家中大吵,家里的福气也会散掉。
四,忌宅家不出门
“七不出,八不归,上九办事一大堆”,正月初九被人们称为“办事日”,可见正月初九有许多事情需要我们去做,而且春节假期过去之后,有很多大大小小的事情都需要人打理,因此,正月初九最好别宅家不出门。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此为止了,新春日子里的每一天都有许多风俗,你们那里有什么风俗习惯呢,来评论区一起分享吧。
重阳节的小知识:为啥又叫菊花节?重阳糕长啥样?
中新网北京10月23日电(记者上官云)“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又叫登高节、菊花节等等,有晒秋、饮菊花酒等丰富多样的习俗。
青岛大学特聘教授董德英表示,重阳节时值农历九月初九,九九重阳含有长长久久、长寿尊贵的美好隐喻,有辟邪与延寿等节日主题。
许多习俗,也包含着人们尊重生命、祈福美好的诉求。比如菊有“延年客”“延寿客”之称,古人认为,重阳饮菊花酒延年益寿。另外,还要登高远眺、吃重阳糕等等。
重阳节的由来?
重阳节,时值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故有“重九”之称。
在古代,人们认为单数为阳,九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相重,“九九”与“久久”谐音,有长久之意。
此外,重阳节时,北方秋收基本结束,即将迎来寒冬,人们常常在重阳节观天察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节日主题有哪些?
汉代,重阳节已经出现。后来,南朝梁吴均在《续齐谐记》中提到,桓景九月九日登高避祸传说,这也使重阳节和登高习俗得以广泛流传。
重阳节出现至今,节日主题主要有辟邪与延寿等等。不过,在初期的时候,节日习俗和生活更加注重辟邪、驱灾、祓禳,节日信仰的色彩浓一些。
在历史发展中,人们更加注重重阳节求吉等等,节日的休闲性、娱乐性渐渐浓厚起来。
为何要饮菊花酒?
重阳节求寿的习俗从节日产生初期就已经出现。
农历九月为晚秋,百草由青转黄,菊花灿然独开,是物候将尽的生命延伸,以一束菊祝“彭祖之寿”,所以菊有“延年客”“延寿客”之称,有不少诗词歌赋咏赞重阳献寿主题。
葛洪《西京杂记》中记载,汉代“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古人认为,重阳饮菊花酒延年益寿,此外,亲朋好友间也会馈赠菊花酒。
为何曾有大小重阳两节?
魏晋南北朝时,重阳节很受重视,登高宴饮、佩茱萸等各项节俗也更加丰富。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曰:“九月九日,四民并藉野饮宴。”
唐宋时期重阳节百官有官假,重阳日皇帝大宴群臣,士庶百姓登高宴饮,重阳节俗逐渐趋向休闲娱乐。
宋代重阳节有大小重阳两节,在重九后一日,再宴赏,因此有“小重阳”之称。吕原明《岁时杂记》云:“都城士庶,多于重九后一日,再集宴赏,号小重阳。”
晒秋习俗从何而来?
有观点认为,重阳节的“晒秋”习俗,其实源自秋收后尝新荐祖的秋祭仪式。
从时间上来说,重阳节正值秋风瑟起、寒冬将至,古人感恩收获,进行隆重的献祭尝新活动,祈祝辟邪消灾、生命长延。
古时的春祭、秋祭是民间重要的仪式活动,直至今日,民间仍重视春祭、秋祭,重视尝新荐祖的仪式活动。如北方用新收的麦子,秋天用新收的瓜果粮蔬献祖祭祀。
重阳糕如何制作而成?
重阳糕或源于九月尝新荐祖之俗,《西京杂记》提到九月九日食蓬饵,饵、糕是同物异名,“蓬饵”具有秋祭与辟邪之意。饵用黏米制成,有秋报尝新之意。
宋代,重阳糕更加讲究材料配置、造型工艺和色彩搭配,有多种花样做法。《东京梦华录》载:“上插剪彩小旗,掺饤果实,如石榴子、栗黄、银杏、松子肉之类。”这些食材使重阳糕增添了许多民间祈愿和喜庆色彩,如“栗黄”寓意“顺利”。
“糕”“高”谐音求吉。此外,“糕”还与重阳“登高”有一定关联,既使没有登高远眺,但在家中吃一些重阳糕,也算应了节日之景。
为何登高有“辞秋”之意?
据说,登高远眺最原始之意在于祓禳。重阳节后秋寒将至,秋收也已完成,人们即将进入室内过冬,登高亦有与大自然告别的“辞秋”之意,富有自然与人生哲理。
对远离故乡亲人的游子来说,登高远眺往往会激起怀念故土、思念亲人之情。唐代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流传千古。
因此,重阳登高从时间和空间双重视角构筑了人们登高避灾、思乡怀人的信仰与人文情怀。登“高”的“高”也寓意人年龄上的“高寿”,“九”与“久”谐音,都含有祈寿的意蕴。
还有哪些趣味习俗?
重阳节还有佩茱萸、赏菊等习俗。
佩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节俗,晋周处《风土记》载:“九月九日,律中无射而数九,俗尚此日折茱萸以插头,言辟除恶气,而御初寒。”
唐诗宋词中有不少写佩茱萸的诗句,如孟浩然《九日得新字》提到,“茱萸正可佩”,重阳节除了佩茱萸,还有赏茱萸、饮茱萸酒等习俗。
为何此时要放风筝?
重阳节放风筝的习俗,相传源于汉代桓景与费长房的故事。
农历九月初九,桓景向费长房求取除邪祛瘟的药,迷路山林,后经鸽子引路,才找到费长房。后人为纪念此事,以纸糊鸽子,登高时随带上山发放,有祈福去除晦气之意。
《漳州府志》记载:“九月登高,童子作纸鸢放于野,方言谓之‘放公叉’。”不过,有些地方重阳放风筝时忌讳“风筝断线”,有些地方故意断线让风筝远去。(完)
来源: 中国新闻网